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738次浏览
2020年09月09日 16: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式婚礼流程-大连航运职业学院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1页-82页。
【教材简析】
相遇问题是和 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
掌握一个物体运动中有关速度、时间和路程之 间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安排学习
的,主要是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及工 程问
题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安排不只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是借助线段图
帮助学生理解 题意,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可以说,相遇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
的重、难点之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br>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2.让学生模拟相遇问题中两个物体的运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求路程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平时你是怎样上学的?
你知道自己家到学校有多远吗?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实际生活,为后面的学习作
铺垫。】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介绍小青每分钟走60米, 3分钟就可以到学校。请同学们帮忙算算小青
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问: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导:速度×时间=路程,这是同学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我们将在这个< br>知识的基础上研究一种新的数学问题。(揭题:相遇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设计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
请学生帮忙计算小青家到学校有多少米,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 忆,引出新知
识的切入点,促进由旧向新的迁移,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教师精心设计导
语, 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此类问题的愿望,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索中。】
二、尝试探索,合作交流
1.初步感知,理解题意
读题,问:你从题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复习题是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今天例题研究的是两个物体的运动
情况。
【设计意图: 初次读题,让学生找出题中已知的信息,与情境题进行比较,初
步感知相遇问题的特征。】
2.观看微视频,深入学习
观看制作的微视频,学习相遇问题线段图的画法。
同时:同一时间、一齐开始。
相遇:在校门口相遇上或碰面。
相距:小明家和小红家的距离是多少米。
学生上台表演,师问:小明,你走了几分钟?小红, 你走了几分钟?你们
同时走了几分钟?也就是从开始到相遇,经过了几分钟?
【设计意图:观 看制作的微视频,让孩子们深入学习相遇问题线段图的画法。
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明和小红,在讲台前 演示相遇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 理解相
遇问题的特征,进而理解“相遇”的含义。】
3.小组交流,探索方法

共7页,第1页



四人小组交流想法,要求:
①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②说清楚算式里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③记住用手指指着你列的式子说。
汇报:注意让学生说清楚①你是怎样列式的,②算 式里每一步算出的是什
么?(学生直接投影出示,自己讲解,师板书。)
第一种方法:小明4分钟走的路程+小红4分钟走的路程=两家相距的路程
60×4+75×4
=240+300
=540(米)
小结: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知道两家相距的路程,其实包括哪两部分?
第二种方法:两人每分钟所走的路程和×走的时间=两家相距的路程
(60+75)×4
=135×4
=540(米)
多媒体演示,介绍:
1分钟,她们一共走了1个(60+75)米;
2分钟,一共走了2个(60+75)米;
3分钟,一共走了几个(60+75)米?
4分钟,一共走了几个(60+75)米?
走完4个(60+75)米她们就相遇了。
小结:第二种方法先求出两人每分钟所走的路程和,再求出两人4分钟所
走的路程和。
提醒:做解决问题最后别忘了作答。
【设计意图: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 交流,分享
自己的探索成果,从而得出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最后,通过多媒体的演示,

共7页,第2页



加深对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的理解。】
4.看书质疑,提高认识
类似这样的题目,我们称为相遇问题,看书本P81-82,再想一想还有没有
不明白的地方?
质疑:(60+75)×4中没有小括号,行吗?
小结:我们要注意每一道题都有它 不同的解决方法,不要因为一时想不到
而气馁,我们应该要认真去读懂题,分析清楚,理解它们之间的关 系,题目就
会迎韧而解。
【设计意图:完成新课的学习,再让学生看书进行回顾,重温学习的 知识,整
理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如果发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让大
家一起注 意。】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看图编题,只列式不计算
学生先编题,再多媒体动态演示


每分钟跑200米
小华家
每分钟跑180米
小明家


?米
【设计意图:看图 编题、只列式不计算是基本练习,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多媒体动态演示他们相对跑来的过程,学生的 兴趣很浓,也加深学生对题的理
解,清晰明了。】
2.拓展练习
甲、乙两 车同时从同一车站向相反方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
每小时行55千米,开出3小时,两车 相距多少千米?
理解:同时、相反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还是相反,它们解题

共7页,第3页



方法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列式解答是相反运动方向的相遇问题,通过学生上台表演,让学
生意识到 “相对 ”和“相反”运动方向的相遇问题求路程,它们的解答方法是一样
的,对相遇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3.智力冲浪:
小青和小红同时从自己家走向学校,小青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65
米,两人走了2分钟时还相距125米,她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小组讨论:跟例题有什么不同?(没相遇,走了2分钟时还相距125米)
再列式计算:60×2+65×2+125 (60+65)×2+125
问:每步算出的是什么?两家相距的路程包括哪几部分?
【设计意图:智力冲浪题的设计,与例题进行 比较,小组合作讨论、表演,满
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 维活
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和谈谈感受,既是对本节课 知识的整理,
又锻炼学生的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






共7页,第4页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性爱技巧


郑州师专-个人总结怎么写


保留枫叶卡-天津商业大学分数线


pets成绩查询-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中学生夏令营-高考分数线2016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小学生读书笔记


神奇校车-菏泽人事考试信息网


公民道德日-福建省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