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行程中的相遇问题》教案)

温柔似野鬼°
810次浏览
2020年09月09日 16: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冬季保健-廉洁诚信


《行程中的相遇问题》教案
执教老师:太来小学:何涛
教学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
答方法,正确解 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答下面各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1)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芳每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并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题7情境图。
(2)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
( 3)导入:这两个同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两人在途中相遇,这
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 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收集信息。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题目,观察情境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
是什么。
已知条件: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
所求问题: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整理信息。
(1)引导:我们找到了这么多 信息,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呢?(列表、画图)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把 这些信息整理出来?
(2)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整理。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线段图或 表格,组
织进行评议和订正。
画图整理:
70米 70米 70米 70米 60米 60米 60米 60米
小明家 小芳家
?米
列表整理:
小明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70米 走了4分钟
小芳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钟
3.分析解题思路。
提问: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先算什么吗?
思路一:小明走的路程加上小 芳走的路程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分别
算出小明和小芳走的路程,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加, 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
思路二:两人4分钟一共走的路程,就是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算两人的 速度
和,再把“速度和×相遇时间”就等于总路程。
4.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以上两种解题思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 70×4+60×4
=280+240
=520(千米)
解法二: (70+60)×4
=130×4
=520(千米)
5.观察比较,感受联系。


提问: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1)两种方法的得数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将它们连起来?
(2)观察等式,你想到了哪个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
6.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交流体会 :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
不同的解题方法;要注意寻找不同解法 之间的联系。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9页“试一试”。
这道题是例题7 的补充,题中一个向东走,一个向西走,可以理解为是“相背
而行”,“相背而行”求总路程的方法和“ 相遇问题”求总路程的方法相同。
2.完成教材第6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7相似,进一步巩固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策略,加深对“相遇问
题”的理解。
3.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1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黄翌青-圣诞节的由来英文


送花的学问-怎么写个人简历


宜昌教育网-陕西中考网


中国政法大学研招办-写信的作文400字


安昌古镇-开幕词


重庆工商大学分数线-爱护公物标语


应聘原因-沈阳中考吧


洗车人家加盟条件-哺乳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