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宇公开课《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师节鲜花-有关亲情的作文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高用方程解决
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
2、
进一步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会根据此
数量关系解答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的实际问题。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
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
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
时?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
淘气和笑笑相约出去游玩。(出示课本71页的情境图)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进
行估计,两人在
何处相遇?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
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
求相遇时
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72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读题,审清题意。
(2)分析比较本题中的两个问题与教材中例题的相同
之处和不同之处。
(3)完成第(1)小题,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完成第(2)小题,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解题思路。
(5)反馈汇报。
2、
完成课本72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读题,分析本题与求相遇时间问题的关系。
(2)独立列方程,解决问题。
(3)反馈汇报,集体订正。
四、知识回顾,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决求相遇时间问题的
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两个人或两辆车的速度乘相遇
时间,等于两个人或两辆车各自所行的路程,路程
之和就是
两地之间的距离。
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解方程。
2、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4、5题:用方程解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相遇问题
解:设出发后x分相遇,淘气走了70x米,笑笑走了50x
米。
70x + 50x = 840
120x = 840
x = 7
答:出发后7分相遇。
假设甲速度为a,乙速度为b,路程为c,相遇时间为x,
则 ax + bx = c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