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江苏中国银行-土方工程承包合同
目录
一 趣味数学故事………………………………………………… 1
二
牛奶与糖水的数学问题……………………………………… 9
三 分奶问题
…………………………………………………… 10
四
数学脑筋急转弯………………………………………………12
趣味数学故事:剪草奶牛(牛吃草问题)
孔子弟子冉有放学回到家里,一进门,就看到他的爸爸正在柜台后面专心致
志地用一
个精致的小秤称着一堆碎银子,不用问也知道,这是他家的冉氏土产公
司一天的营业收入。要说冉氏土产
公司,那可是鲁国第二大的奶牛饲养生产基地,
受到国君嘉奖的冉有爸爸干脆连自己的名字也改了,叫做
冉牛,端的是冉冉升起,
牛气冲天。
难得看到爸爸,冉有兴趣勃勃地凑上去和爸爸聊天。他说
:“爸爸,你知道
吗?孔老师不光数学很棒,语文也很强。他修订了一本《诗经》,前几天出版了,还登上了咱们鲁国新鲁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呢。”
冉牛一边调整着秤星,一边漫不经心地问说:“什么经?”
“诗经!”
“湿巾?那有什么了不起的,咱们巷子口那个百货铺里一个铜贝币就可以买
一大包呢。”
“你说的那是什么呀,不是毛巾的巾,是经典的经。诗经,有好多好多诗歌<
br>的诗经。”
“哦,是这个经呀,那也没什么。我敢说有一种经,你的孔老师肯定比不过
我!”
“啊?真的吗?是什么经?”
“哈哈,生意经!”
“吹牛,我们孔老师说了,做生意也要有知识才行的。”
“谁说的,你老爸我的生意本领,那
可是祖传的!人家说了,‘龙生龙,凤
生凤,老鼠生儿子会打洞’,从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起,咱
们冉家的人就
会做生意。想当年……”
冉有知道,爸爸要是开始痛说家史,那没有几个小时是
结束不了的,连忙说:
“那好,爸爸,我先去做作业了……”说着连忙溜回自己房间去了。
看
着自己书桌上的“铺地锦”,冉有心想:“要不是懂得计算中的数学道理,
我能发明得出‘铺地锦’吗?
对了,上次齐国来的那个文具公司的老板,还说要
用高价钱买我的专利呢,也不知道是卖给他,还是让爸
爸来帮我生产……”
正琢磨着,他的爸爸又进来了,看着冉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冉有奇怪
地问:“爸爸,你有什么事吗?”
冉牛不好意思地说:“嗯,是这样的,你也知道,前阵子那个三无
牛奶公司
往奶里乱加坏东西,被官府给整治了。现在咱们冉氏的牛奶卖得很火呀,这可是
咱们家
的奶牛产业抢占全国第一的最好机会,所以我打算要养更多的奶牛,生产
出更多的好牛奶,造福天下百姓
。”
冉有一伸大拇指,说:“造福天下百姓,同时还能装满咱家的钱箱,好,我
支持!” <
br>“可是,这奶牛可不是随便就能多养的,要考虑到咱们家的牧场禁不禁得起,
要是来一大群牛,那
不象蝗虫一样,转眼就把牧场给啃成泥滩了?”
“这倒也是,爸爸,你想得真长远,这就是你说的生意
经吧?”冉有对爸爸
的生意头脑还是很佩服的。
“那可不?所以爸
爸我来找你算算,一片草地能够让10头牛吃20天,如果
放15头牛,能吃几天呢?”
冉有在沙盘上列起算式来:“20÷10×15=30天!”
冉牛刚一看,就把头摇得象拨浪
鼓一样,说:“你还以为牛头数越多,吃的
天数也越多吗?怎么可能?!”
冉有也发现了不对
,他连忙说:“应该是牛头数越多,吃的天数就越少,对
了,我猜是反比例关系!”于是他又列起算式来
:“20×10÷15≈13天!”
可是冉牛还是摇头:“不对不对,我试过了,只能吃10天!问题
没那么简
单,牛吃的草,有的是原来的,有的是这些天里新长的,又不是只吃原来草场上
的那些
草。我虽然不懂数学,但是牛多了,新长的草还不够牛吃的,肯定吃的天
数就少多了。”
冉有一听可傻了眼,叫起来:“这么复杂呀?那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冉牛连忙说:“对呀,
就是要让你另请高明呀,你的孔老师不是数学很厉害
吗?你帮我问问他好不好?就问这样的一片草地养2
5头牛,能吃几天?”
于是冉有就带着爸爸的重托,第二天一早到了学校……
以
上这些,就是冉有在数学课上对大家说的昨天他家的情况。对于最近的牛
奶事件,孔老师自然也是相当关
心,另外还加暗暗庆幸。(庆幸的是多亏当初孔
师娘没有听他的话,买三无公司的牛奶给孔鲤喝,饶是这
样,孔老师也被师娘数
落了一顿。)所以,他一看到冉氏公司的请求,知识分
子的责任感高度膨胀,立
马带着我们全班同学研究起来。
言偃先发言说:“这片草地到底有多
大不知道,那么是不是可以看成单位1?
不过草又是不断增长的,看成单位1似乎也不合适。”
颜回不以为然地说:“这倒好解决,可以把1头牛1天吃的草看成一份,10
头20天就吃了200份
,15头10天就吃了150份。”
言偃听了很受启发:“好呀,这样一来,200-150得到的5
0份,不就是那
20-10=10天里长出来的吗?顺理成章地,50÷10=5份,每天新长出来的草
,
就是5份啊!”
我一听这两位分析得头头是道,要不赶紧开口,那全让他们说完了,连忙说
:
“知道了每天新长出5份草,不就可以求原来牧场上的草了吗?比如说10头吃
20天,那么
200里减去新长出来的5×20,原来的草是100份。”
在场的同学中,冉有是听得最认真的,他
也补充说:“15头10天,150-5
×10,也能得到100份。”
孔老师听到大家讨论
得很到位,非常高兴。他掰着手指数着:“原有100
份,每天长5份……这两个数据都是很有用处的!
那接下来呢?可以让25头牛
吃几天?”
颜回计算起来:“100÷25=4天?不对,那这几天又新长了的草还没吃
呢……”
冉有看着颜回在苦苦思索,叹气说:“是啊,其实我在家里想的时候,虽然
没想到这么多,但也觉得这
一直长出来的新草真是讨厌呢,如果能够不长新草,
就容易了。”
孔老师哈哈大笑起来,说:
“冉有的这句话很对,让草不新长出来,正是这
个问题的解决关键!”
“让草不长出来?”“怎么可能?”“算式里怎么表示呢?”“还是不明白……”
看我们纷纷
摇头,孔老师用手指蘸了蘸茶水,在桌子上画起来,他先画了一
个大长方形,说:“这就是原来的100
份草。”再在边上画5个小小的正方形,
说:“这5份就是每天长出来的草。”
子路问:“那每天都长5份呢,不是要好多个5份吗?”
孔老师摇摇头,说:
“你这样想就不灵活了,看,这是25头牛。”他指着
的是捡来的25颗小石子,接着孔老师动手拿出5
颗小石子,放在旁边的5个小
正方形上面,说:“如果我派出这5头奶牛,专门吃这5份草呢?”
这种说法很新奇,我们一时没反应过来。
宰予思路敏捷,他第一个鼓起掌来,叫着:“我明白
了!这5头奶牛,就象
我们派出去剪草的工人,它们专门负责对付这些新长出来的草,每天草一长出来,
就进了这些牛的胃。”
我也明白了,接着说:“对啊,这样一来,这个草场上的草,不就相当
于不
长了吗?那么只要把原来的100份草吃完,任务就完成了。”
孔老师对着我和宰予竖起
了大拇指,这可是他最隆重的表扬方式之一。他说:
“宰予的这个比喻很好,我们就是要派出5头‘剪草
奶牛’,把这个草不断增长
的难题,转变成草的总量是固定的,剩下的步骤就简单了。”他又转向冉有说
:
“冉有,你知道答案了吗?”
冉有很快地说:“剩下20头牛吃原来的100份草,那么1
00÷20,也就是5
天就吃完了!我这就回家告诉我爸爸去,而且,我还要跟他说一个道理!”
“哦?什么道理?”大家都等着他的下文。
“一个人要想念好生意经,语文经、数学经、科学经,都是必不可少的!”
“太对了!” <
br>数学链接:英国的著名数学家牛顿在1707年写的《普遍的算术》一书中,
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所以大家都把它叫做“牛顿问题”或是“牛吃草问题”。
它最大的特点是草的数量在牛吃的天数中还是
在不断地增长着的。解题的关键是
先设法求出草地的原有草和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再把牛分成两部分,一
部分专门
对付新长出来的草,问题就转变成吃不变的草,也就容易了。想一想,在生活中
有哪些
问题和它很类似呢?
牛奶与糖水的数学问题
1、有两只相同的大桶和一只空杯子,甲桶装牛
奶,乙桶装糖水。先从甲桶内取
出一杯牛奶倒入乙桶,再从乙桶中取出一杯糖水和牛奶的混合液倒入甲桶
。请问
此时甲桶内的糖水多还是乙桶内的牛奶多?
解析:一样多,假设两桶各
有80滴的牛奶和糖水,甲取出一杯20滴牛
奶倒去已糖水中,已中有80滴糖水和20滴牛奶,然后全
部充分混合,已取出
一杯20滴牛奶和糖水的混合物,依据已在中混合物的比值糖水:牛奶
=8
0:20=4:1可知20滴混合物中含有16滴糖水,4滴牛奶;这样已中还剩下64
滴糖水和16滴
牛奶;然后将混合物倒入甲中,甲中含有80-20+4=64滴牛奶和
16滴糖水;可以知道甲桶内的
糖水多和乙桶内的牛奶一样多
分奶问题
1、据说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一位数学家由一个偶然的机会 改变了父母希望他做
医生的志愿,
成了数学家。原来。他在小时候就解决过这样一个问题:有8公斤
的牛奶装在一个人大桶中,而只有两个
分别装5公斤和3公斤的瓦罐,现在需要
把8公斤的牛奶平分,怎样办?
2、一位牛奶商只
有容量分别为5升与3升的两个瓶子可供他从牛奶罐中量取客
户所需的牛奶。请问如何利用这两个瓶子,
量出一升牛奶,而且不得浪费任何牛
奶?
3
、一杯牛奶,小梅先喝了半杯,往杯里加满冷开水,再喝半杯,又加满冷开水,
最后小梅将它全部喝完,
问她一共喝了多少杯牛奶?
4、
一杯牛奶,甲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就
这样每次都喝
了上一次剩下的一半。甲四次一共喝了多少牛奶?
1.有一棵树,在距树7米的地方有一堆草,一
头牛用一根3米的绳子栓着,最后这
头牛把这堆草全吃光了,请问为什么?(注意:这头牛体长不足2米
)
2.大勇总爱吹牛,他说他能不用任何容器将一杯水带走,小朋友都不相
信,但
他却做到了,是怎么回事呢?
3.一头牛一年吃三公顷的牧草,现有面积三十公顷的牧
场养了五头牛,请问需
要多久才能全部吃完?
4.一只青蛙掉进三十公尺深的枯井,如果它每
次能跳二公尺高,它需要跳几次
才能跳出井口呢?
5.
船边挂着软梯,离海面2米,海水每小时上涨半米,几个小时海水能淹没
软梯?
6.在什么情况之下24和44不会约为成最简分数?
7.(写数)从一写到一万,你会用多少时间?
8.小强数学只差6分就及格,小明数学也只
差6分就及格了,但小明和小强的
分数不一样,为什么?
9.有17头牛,弟兄三人分,老大
分一半.老二分19,老三13,问他们弟兄三个
每人能分几头?(整头牛不能分开)
10.
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
算把香蕉背回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
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蕉?
11.一个农夫
带着三只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夫的秤只能
称五千克以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
br>12.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
又买回来了,
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13.地铁车厢并排坐着5个女孩,A坐在离
B和离C正好相同距离的位置上,D
坐在离A和离C正好相同距离的作为上,E坐在她的亲友之间。谁是
E的亲友?
14.一棵树八米高,一个人每一分钟爬上去四米,又掉下去三米,问几分钟能到达
树顶?
15.四只空瓶换一瓶汽水,买24瓶汽水后最多能喝几瓶?
16.小明哥哥的个体商店里,
同时放着甲、乙两种收录机,售价都是990元。但
是甲种收录机是紧俏商品,赚了10%;乙种收录机
是滞销品,赔了10%。假如
今天两种收录机各售出一台,小明哥哥的商店是赚钱了还是赔钱了?若赚了
,
则赚了多少?若赔了,则赔了多少?你会算这笔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