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网上北京市公安局-计算机教学计划
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趣味数学工作的开展表示不能单纯地以知识点的掌
握来评价一
个学生。要让学生终身受益,就要使他们获得思想方法的指导和思维
品质的提升,养
成一种科学精神及态度下面是带来关于小学趣味数学
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为此,
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
求问题的思考、
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
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因此,趣味数学,一是
能更好的促进学
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
弱项。
二、教学目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
、主动性,
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
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
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
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
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
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我们
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
学数学”。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精选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
一步
学习的需要。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
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教学内容呈现以心
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儿童认知性和连
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
技能的掌握与儿童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教学内
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
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
4、每次数学思维训练课都有中心,有讨论有交流有准备。有阶
段性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内容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
一2.8—10用字母表示数
二2.13—17加法的简便计算
三2.20—24乘法运算定律
四2.27—3.2乘法分配律
五3.5—9角的认识妇女节
六3.12—16数字游戏植树节
七3.19—23角的度量
八3.26—30三角形的特征
九4.2—6三角形内角和
十4.9—13小数的意义
十一4.16—20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性质
十二4.23—27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十三4.30—5.4名数的改写劳动节
十四5.7—11小数的近似数
十五5.14—18综合应用:饮食与健康
十六5.21—25观察物体
十七5.28—6.1小数加减法儿童节
十八6.4—8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十九6.11—15统计
二十·二十一6.18—29期末复习
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经过两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对数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大部分同
学对数学有着浓厚的
兴趣。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明显提高,数感不断加强,但还有一些同学思想不开阔,
不能灵活运
用所学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
1、以新课程
的理念和当下的习惯特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
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
让学生对数学
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
活中敢于质疑
,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学习内容以数
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通过
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
实际联系
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
3
、课前教师认真准备好课堂内容,学生认真准备好学具等学习
材料,课上共同配合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
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
去。
4、在课堂已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强化良好
的数学思维习
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
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教学成果的过程
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枯燥、单调的数学学习过程变为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让
学生游戏中学习知识启迪思维。
3、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
力。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
1600个字。
2、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
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
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
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留心周
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
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
人听,与他人分
享习作的快乐。
五、教学措施
1、精选教学内容,力求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
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教学形式多样化,给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每次趣味数学课都有中心,有准备,课后有总结反思。
4、练习的设计做到有易到难,层次分明。
5、对于学生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