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战争的名言
人教版2020年春季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二年级X班共有42名学生,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本学期转进X
人。
2.原有成绩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
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
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
新教材“解决
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
问题和分
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
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
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
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
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
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
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
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和信
心。
3.学困生情况分析。
少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太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
注意力
会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
个别学生在课堂
上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所以,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1
的培养和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将是本学期要工作努力的方
向。
二、教学内容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
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
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
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
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
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
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
图形平移
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
及时
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
移到了二年级下册
,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
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
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
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
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2
(一).质量目标:平均分 85分,及格率100%,优秀率 60%。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
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
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
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
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
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
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
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
算含有乘除混
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
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
br>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
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
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四、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
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
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
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
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
1、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3课时
2、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12课时
3、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4课时
4、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二) 5课时
5、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7课时
6、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9 课时
7、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4 课时
8、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4 课时
9、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2 课时
10、第十单元:总复习 4课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