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大数的读与写教学计划:下册
大一新生入党申请书-校本培训心得
小学二年级数学大数的读与写教学计划:下
册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
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
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二年
级数学大
数的读与写教学计划。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并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2、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读写万以内的数 2、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3、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1)325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
(2)655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
(3)914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
2、揭示课题:万以内数的读与写
二.探索与发现:
第1页共6页
?
探究一:多位数的读法
师:摆一摆,用四张卡片组成四位数
生自主交流。
师:老师也摆了两个四位数,你能用连加来表示这两个数吗?
生:2458=2019+400+50+8
4582=4000+500+80+2
2、读一读这两个四位数
2458 4582
师:尝试读这两个四位数
你是怎样读的?
小结: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
百;十
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师:选其中的四张卡片组成四位数
学生摆数。学生交流。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摆的四位数中出现了0,这些0的位置
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
(有的“0”在数的中间,有的“0”在数的末尾,有的数中间、末
尾都有“0”,)
师:数的中间与末尾有“0”,该怎样读呢?自学看书
学生汇报
小结:读数时,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
第2页共6页
0。
如:8012、8102 读作:八千零十二,八千一百零二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如: 8120、……… 读作: 八千一百二十
跟进练习:(1)书上四大山峰高度的读数
(2)用已知的数卡:1、0、0、0、7,排一
个四位数,要求,
一个零也不读、只读一个零。
探究二:多位数的写法
1、写出下列数
师:我们已经会读四位数了,那么现在我们来写一写吧。
珠穆朗玛峰:八千八百四十四 米
写作:
希夏邦马峰:八千零十二米
写作:
马纳斯鲁峰:八千一百五十六米
写作:
马卡鲁峰:八千四百六十三米
写作:
2、学生汇报,交流。
师:你是怎么写的?从哪位开始写,写几?再写哪一位?写几?
3、归纳写数方法:
小结:写数时,从高位写起,一位一位往下写,中间或末尾
第3页共6页
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位上写0。
4、跟进练习
(1)写数:
飞得最高的鸟——大雁
能飞到:一千六百五十八米
写作:
最重的动物——鯨
体重:九千六百五十千克
写作:
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
每小时:九千零五十千米
写作:
最长的爬行动物——鳄鱼
身体长:四千零八毫米
写作:
小结:写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探究三: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图片,电冰箱和电视机
师:下面的电冰箱和电视机哪个价格高?
电冰箱:2850元 电视机:2880元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第4页共6页
3、师小结:比较多位数有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种直接看数位,哪个数位多,哪个数就大
第二种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依次类推,
直到哪个数位上的数比出大小为止
第三种可以在数射线上比较,标在右边的数比标在左边的数
大。
“师”之概念,大体
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
中有
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
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
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
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当然
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
尊称,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
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跟进练习: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
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
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
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第5页共
6页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
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
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
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
前的
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
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
可记300多条
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
富。这些成语
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
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在
( )里填上
“>”或“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