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改好格式)

巡山小妖精
520次浏览
2020年09月10日 13: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万圣节的故事-如何使用消防栓


2014-201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卢家湾小学:王金涛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为打
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 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
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 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
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上学 期的期末学习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
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 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
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从 整体看学生
对解决问题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从期末试卷看,一些学生是做对了,但是
他们并 不理解只是恰巧写对的。其次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率也比较
高,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 后要加强辅导。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 单的万以内
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
学实践 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
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 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
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 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
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 同的生
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
理解除 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
以内 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
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 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
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 数加、减法作好准
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
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研究专题
1、计算教学注意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各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2、改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利用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
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 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体
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

3、充分利用各种教具,结合生活情境,安排丰富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
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 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
法的奇妙与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 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
4、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如“对口令”、“数< br>青蛙的嘴眼腿”和“数螃蟹的腿”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心情愉快
的记忆乘法口诀 。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
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 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
释疑解难,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 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
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 维思考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
的作 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
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5、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 各种网
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
学习的内容 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
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6、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六、教学进度
一、解决问题(5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2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目标要求
1、结 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
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 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
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 道除
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
乘法口诀求商 。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
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 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 、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
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 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
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 实际问
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 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
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
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 意义;结
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
口算整百 、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 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初步建立
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
够 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
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 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 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
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 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
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培
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借物喻人的文章-泉城会计网


抗日英雄的故事-红楼梦读后感500字


天文知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


常用标点符号-中医学就业前景


放烟花作文-十大挣钱职业


贫困证明书-读书心得500字


赫尔辛基大学-滑铁卢大学学费


大年初一作文600字-小学老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