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离别的文章-开工申请报告
2020年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前半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
为了做好下半学期的工作。下面是关于小学
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
读下载。
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决心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与实践,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我<
br>校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
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
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
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31人,家长有一定辅导能力的约占30%,其余学生全靠课堂教
学进行
数学学习。上期考试结果,及格率100%,优生率81%。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
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仍需提高。在数学
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
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
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
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三、本期教学内容:
以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四、教学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运用所学单位测量生活的物体,并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
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
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
符号和词语描述万
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4.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
克。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
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
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
水平方
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
进行几
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
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
2、认识一千以内的数及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3、用数学解决问题。
六、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七、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
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
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
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
,培养优生的能力,
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
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八、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
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
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
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九、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节数 备注
1 2.9---2.14 3
一、数据收集整理 (3)
2
2.17-2.21
二、表内除法(一)(14) 1、除法的初步认识_
7
3 2.24-2.28 7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_
4 3.2-----3.6 7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整理和复习
5
3.9-----3.13
单元测试 三、图形的运动
7
6 3.16
----3.20
三、图形的运动
7
3.23----3.27
三、图形的运动 四、表内除法(二)
7
7
8
9
3.30----4.3
四、表内除法(二)
4.6------4.10
期中复习期中测验十表内除法(二) 五、混合运
算
10 4.13----
4.17
五、混合运算
11 4.20----4.24
六、有余数的除法(6)
12 4.27----5.1
节假日休息十一
13 5.4-5.8
六、有余数的除法 万以内的认识
14 5.11--
5.15
七、万以内的认识_
15 5.18-5.22
万以内的认识
克和千克 七、万以内的认识 _
16 5.25---6.19
九、数学广角——推理
17-16.22-
十、总复习
9
迎接期末考试
7
7
7
7
7
7
7
7
7
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的情况来看
,孩子
们都比一年级时有很大的进步,在本学期我要根据一些实际情况对教学做一些改进措
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本册教学,我有如下
打算: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册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
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
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
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
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
的实际含义。利用自
制的方向板,在教室内或操场上辨认方向。通过数学游戏你问我答,神奇的“ 49
5”练习
万以内加减法,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
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册教学中,教
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
交流。例如,“乘车去机场”,有25人,面包车限坐8人,小汽车限坐3人。可以怎样
派车?
你认为怎样派车合理?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想出一种方案就可以,在小组交
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
行表达。特别是在回答怎样派车合理时,答案不要求一致,
只要合理即可。又如,在探讨“角的两边张口
越大,角越大,与边的长短没关系”时,组
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挪动用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的边;
用两块不同大小的三角尺,
比较它们的对应角,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一知识。
(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
不失时机培养学
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
时,先估计测量
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
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教师
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
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如,计算102+129=?学生
在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后,在进行实际计算
时,有多种方法,都应受到鼓励。教师不
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观察数目的特点,选择适合自
己的方法。在进行验
算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
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
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学习“洗衣机”这一节,研究“如果用节余的钱买
一台价格是
960元的洗衣机,需要几个月?”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也可能有多种做法,只要是合理的,
都应加以鼓励和肯定。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
教材中,安排
了多个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
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五)保持学生已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
一年半的学习,孩子几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专心听讲、勤
于思考、积极发言、孩子们已
经有一定的意识,也在平时的课堂中做得比较好,那么
就要在这学期里将学生已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以
保持和优化,将这些转化为孩子的
内需动力。注意倾听、认真作业、爱好阅读这一些需要养成的习惯,孩
子在过去的学
习生活中没有形成的,要在平时的课堂中不断地加以强化,让孩子意识到重要性,特
别是认真作业这一项,平时作业中要严格以待,让孩子在每一次作业中都要意识到我
要认真完成。从而
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为以后地有效学习打下基础。本册教材在课
后有比较大的练习量,首先就要让学生
保持书上作业的整洁和正确率。
(六)完善计算练习的评价方式
计算是这一册比较
多的内容,而计算恰恰是班里孩子比较薄弱,也是比较不感兴
趣的一块知识,如何让学生在愉悦地情境中
有效地展开计算的学习,进行计算方面的
练习,形成有效的评价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孩子计算能力的
差别,肯定做得正确
率高的孩子,让学生明白,计算首要的是正确率,然后在保正正确率的情况下,提高
计算的速度。计算量比较大,难度系数也比较大,学生特别是计算上存在一定困难的
学生,可能
会对计算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进行一系列比较完善的表扬制度,对每一
次作业全对的学生都有所奖励。
多进行口算比赛,并把口算比赛作为计算课学习的一
项常规进行。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在
比赛中不断地提高计算能力。
(七)根据班级特点,扬长避短
班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已经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师的教学应该努力地去缩小这种
距离,让在前面的孩子继续保持进步的态势,
让暂时落后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
定的进步。在教学中要关注孩子差距这一现象,在教学中努力体现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
进步。比如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自我的练习,有效地利用多余时间。而慢的学生,
如果课堂上比较完成学习任务的,要在课后加以补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