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6年级教学计划大全-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别妄想泡我
598次浏览
2020年09月10日 14: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写秋天景色的作文-河南工商局企业年检


小学数学各年级教学计划大全

目 录
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
【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数学】小学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
【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
【数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第七册)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教学计划
【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数学】第十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
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
前,先安排数一数、比 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
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 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
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 较;通过分一分,
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
立加、减法概念和 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
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 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
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 童年龄、心理的特点,
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 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
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
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
成本学期的学 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方 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
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 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
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 法和减法的含义;
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
几时。结合具体的 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
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
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 一些物体的长短、
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
问题,能和同伴交 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 的
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
发展思维能 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
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 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
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 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
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 地
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
大小和物 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
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 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 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
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 的几何体进行
2


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 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
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
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 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 情,有主动参与数
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七、课时安排

周 次 内 容 课时

1 数一数、比一 比 、分一分 5

2 认位数、认数 5

3 认数 5

4 认数、认物体 4

5 ~6 分与合(国庆节) 6

7~9 加和减(1) 15

10 期中考试 3

11 ~12 加和减(1) 8

13 ~14 统计、认数(2)、认钟表 7

15~18 加和减(2) 17

19 期末复习 5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 学乐园;认识图形(一),活动园地;
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 应用题,我们的校园,
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

4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 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 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
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 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
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 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
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 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
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
几个”熟练地掌握1 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5


2、使学生认识计 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
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 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
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 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
系, 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 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
位名称, 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
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 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
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 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 用具体的数据描绘
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
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6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 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
与生动、直观的 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 br>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
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 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7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
方法。

5、让学生每天读一篇课外书,一个小故事,每周写两篇数学日记,每周总评一
次。

6、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五.教学进度安排。



【数学】小学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4)班有学生44人,一(5)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平均成绩一(4) 一
(5) 95分以上的学生两个班都只在百分之四十几,中下面广。主要原因学生自
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
的学习习惯、 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本册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
识,认识人民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 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
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 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
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 分。这册教材
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
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
学, 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
现实生活中相关的 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在学生初步认识 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
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 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 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
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 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
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
正式 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
图表,经历用统计 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小
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 的
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全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
数10 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
握100以内 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并会进行简单的估 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 位数和整
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 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 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
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9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 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

平均错误


20以内的
退位减法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
到每分钟做
8题

100以内
的加、减
法口算

12%以内

绝大多数达
到每分钟做
5题

10%以内

7%以内

绝大多数达
到每分钟做1
0题

绝大多数达
到每分钟做6


速度



平均错误率

速度



(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 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
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 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 提出数学问
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
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10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 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
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 学习中去。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

五、教学进度:

全学期上课为21周,除去节假日和复习四周,实际上课时间为17 周,共85节。根据教学内
容,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1

2.8-2.14

位置

机动

2

2.15-2.21

20以内退位减法

例1

机动

例2

3

2.22-2.28

20以内退位减法

例2

例3

机动

4

2.29-3.6

20以内退位减法

整理和复习

机动

图形的拼组

5

3.7-3.13

图形的拼组

机动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数的组成

6

3.14-3.20

100以内数的认识

读数、写数

4课时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2课时

机动

1课时

11


7

3.21-3.27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1课时

机动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
应的减法

摆一摆、想一想

机动

8

3.28-4.3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机动

9

4.4-4.1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一)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课时

机动

10

4.11-4.1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一)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
十数

机动

11

4.18-4.24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一)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
十数

机动

12

4.25-5.1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
十数

机动

13

5.2-5.8

3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4课时

1课时









“五一”
休假

14

5.9-5.15

认识时间

机动

小小商店

3课时



1课时

1课时

4课时



1课时

15

5.16-5.22

找规律

机动

12


16

5.23-5.29

统计

机动

3课时



2课时

17-

21



5.30-6.30

复习迎考





二年级:
【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这一学期里为适应 课程改革的要求,尽快跟上教学改革
的步伐,以便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乘法的初步认识 ;6以内的表内乘法;角的初步认
识;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东、南、西、北 等方向,从
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种物体,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统计与概率和实践活动;混合运
算 。



二、班级情况简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 差,注意力易分散,但他们有了一年的学习基础,
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教师有层 次的、耐心的进行辅导。



三、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编1~6的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会写乘、
除法算式。

13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带括号),并能正确 地进行运
算。

4、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5、认识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6、在统计 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7、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能在现实
情景中辨认方位。< br>
四.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育学生爱祖国、爱集体。

2、珍惜时间做把握时间的小主人。

3、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乘法、除法 和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是:
统计和可能性、混合运算。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目标:

争取达到的目标是,优秀率达到3 5%,及格率达到90%,总成绩在乡统考中达到
中游以上水平。



七.教学措施

14


1、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 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将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阅读有关参考书,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明确教学任务,弄
清双基内容、重点、难点和关键,研究单元、章节和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br>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知识的全貌,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教
学目标,确定教 学的深广度,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
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2、搞好课堂教学:

⑴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关键的一环,
上课时按教案进行,并随机应变。严格按教学计划上课,并视情况 适当调整,

⑵、遵循“探索领先-学导结合、优化训练、当堂达标”的教学思想,重视结论获取过程的教学,建立“目标-探索-结论-训练”的知识点教学的基本程序,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 能力,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实现学生“学”与教师导的最佳结合, 优化训练的材料、时机,通过训练促进学生
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培养能力,当堂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br>
⑶、教学方法灵活得当。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采用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 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一定要实用,不
要过分追求时髦。

⑷、教学手段先进实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改
善改善视听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投影、录相机、录音
机、多媒体等。并自制简易教具,研究开 发教学课件。

15


⑸、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情对待 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每一
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
成、张 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
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 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主要目的。转变学习方习方
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转变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有 主动性、
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⑺、作业设计符合“四性”:目的性、 科学性、量力性、计划性。精心设计练
习和作业。认真批阅作业,并进行讲评。

⑻、 加强调后辅导,重点是学困生。要把功夫花在学困生的提高上,同时也要
兼顾其他学生,使优生更优,使 全体学生都能弥补自己的学习缺陷。

3、教育理论学习及教研课题实施方案。
本年度理论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每周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有关教研报
刊,每周抽出一定时间 浏览有关教育网站,随时关注教改动态。



八、教学进度:

参照市教研室的进度表进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 些内容: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化、表内除(二)、
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的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

16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除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
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 基础。因此,表内除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
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除 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
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 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
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
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克和千克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
理解使用统 一的重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
排了图形和变化等教学内 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形成初步的
空间观念。

在统计 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
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 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
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
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 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
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
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 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掌
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
十加、 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
口诀求商。

17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
学的数学知识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 br>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
和整理 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
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 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 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
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表内除法

单元结束时

平均错误率

6%

速度

绝大多数达到每
分钟做8题

平均错误率

4%以内

期末

速度

绝大多数达到每
分钟做10题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 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
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 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
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 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
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两册实验教 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
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 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 ,本实验教材
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18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
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 达到计算
的熟练。此次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笔算加法中安
排了参观 博物馆的乘车问题,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比较问题等。这
里的编排顺序是:在现 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
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 ,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
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使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万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 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由
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 中。通过例1、例2、例
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不进位加和 进位加的三
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 br>观图出示算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在例3中,每辆车限乘70
人, 通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
二班不能合乘一 辆车。”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
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 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
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良 好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他们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认识现实世界的
重要手段,也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重 要基础。因此,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的
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小学生在观 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图案设计、
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更好地 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
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根据上述教育理念和《标准》第一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本册实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
内容的编 排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素材。安排了
图形与变化、克与千克 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
观察、拼摆、折纸、测量、作图、制 作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平移、旋
转现象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对从不同的 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图形、以及对所获图形
间关系进行体验和理解等,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感性 经验。其次,教材设计了丰
19


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例如,在认识重 量单位之前,安排了关于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行
测量必要性的探究;在认识克之前,安排了探索有效的测 量黄豆重量的活动等。让学生在各
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 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
所学图形的特征,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中的成员,对 客观世界变化的敏捷反应和对各种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的
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中要培养的估计能 力正是上述能力的基础之一。在以往的小
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对于估计能力培养涉及得很少,在现行九年义 务教育教材中所安排的一些
乘、除法估算也只作为选学内容。加强估算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 一。《标准》
中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计意识、技能的培养的要求。例如第一学段要求:“能结合具
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本套实验教材把加强估计意识的培养作为改革的要
点之 一。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结合其他数学知 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例如,本册教材在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 估算”一小节,这是
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教材结合实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 法。使
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
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思想。其次,教材还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
练习中渗透 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例如,在“重量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
多重、测量某一实物时只 要求大约的重量等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
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 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教给学生
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应用估算方法解 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以便逐步提高
学生的估算能力。

4、 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 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
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
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 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
念,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 容为学生提
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 br>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如前所述,在教学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之前,先
20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归纳推理等活动,得出要用统一的 重
量单位进行测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才能彼此进行交流的结论。在学生认识了克、千克之
后 ,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还有比克大的长度单位千克,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测量一袋盐的重
量的方法,使学 生在活动中产生应该用比较大的重量单位的想法,从而引出“千克”。本册
实验教材安排的两个数学实践 活动“剪一剪”和“有多重”,都是开放式的对周围事物或操
作材料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究的活动。在这些 动手实践的探索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
还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 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
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也正是 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
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

周次

1

2

3

教学内容

起始复习

一、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

测验

二、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

4

5

6

1、平均分

2、除法

3、用2—6乘法口诀求商

3、用2—6乘法口诀求商

4、整理和复习

测验

7

三、图形与变换

1、锐角和钝角

2、平移和旋转

3、剪一剪

8

测验

四、表内除法(二)

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9

10


课时

2

5

2

1



2

1

4

5

3

1

1



2

2

1

1



4

5

2

21
2、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


测验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00以内数的认识

11

12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整百、整千加减法

复习

测验

六、克和千克的认识

13

测验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4

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整理和复习

3、有多重

15

16

17

18

19

测验

八、统计

九、找规律

测验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期末考试






三年级: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1



2

3

2

2

1

2

1



4

2

2

1

1

4

4

1

5

5

5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 认识。
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
力和实践能 力创造了条件。

22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 想、编写原则等
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 实
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
体 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
点。同时,由于 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 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 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
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 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
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 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 《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 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
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
内容 ,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
低),重新安排教 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
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 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
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 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
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 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 算
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
强 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
验教材根据学生 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
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 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
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
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 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
23


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 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
好的数 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
它的作用。所以,应 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
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 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
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
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 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
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 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 重
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所 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
展示了笔算和估 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
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 ,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
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 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
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 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
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 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
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 ,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 ,实验教材
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
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 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
内容对于学生理解、 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 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
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
24


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
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 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
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
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 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
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 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
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
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
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 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
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
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 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 单实验所有可能
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 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
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 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
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 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
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 、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
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表(略)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一届三年级 学生已使用了三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
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 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
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 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26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 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 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
性,数学广角等。



三、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 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 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 名称,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 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 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
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27 < /p>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
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
初步建立分、 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 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
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 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 生活中的数
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 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
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 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
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28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能积极参
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 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
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
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 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
方法。



教 学 内 容

29




0

1

2

3

4

5

6

7

8

一、

9

10

间的计算

练习十四、口算乘法、填一填、说一
11

说、

12

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中间、末尾有0
13

的乘法

14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整理复习

15

分数的初步认识

有余数的除法意义和计算、练习十二、

解决问题、秒的认识、练习十三、时
学生报名、始业教育

毫米、分米的认识

千米的认识、练习二、吨的认识

练习三、、加法、练习五

减法、加减法验算

国庆放假

练习七、整理复习、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练习九、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估计、练习十
30


16

练习二十三、可能性

17

可能性、数学广角

18

掷一掷、总复习

19

期末考试

20

学科教学质量统计分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
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 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
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 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
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 习的活
动中,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
的是使 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
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 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
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 数,用数
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3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是本册教材的教
学难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 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
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 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 ,每求一位
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
必 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
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
问题的范围,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
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 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 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
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 些
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
过现实的数 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
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 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
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 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
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 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 生估计
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32


在统计 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
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 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
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 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br>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
法计算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 、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
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 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
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br>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 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
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
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
除法估算和验算 。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
数 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 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
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33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 给定的一
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
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 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
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 换算;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
估计给 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 以及全年的天数;
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 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
观察、分析及推理的 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 想观念,实施
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 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
34


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
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
的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
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 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
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 和反归一等应用题
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
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 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
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 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
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 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
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 ,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
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 ,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
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 步发展。把共
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5


(3) 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
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 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
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 教
学; 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
往比解决一 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
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 ”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
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 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
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 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 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
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 ,体现
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
力。此 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
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 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
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
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36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
部分学生家长讲明 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四年级:
【数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小学数学第七册)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

四年级共有学生300余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 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
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 发生,还需要进
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 手
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37

湖南高等专科学校-勤工俭学工作总结


关于拔河比赛的作文-四年级科学教案


上海中考改革-道德格言


咸阳市教育局-四川师范大学招生网


选修课论文格式-毕业答辩问题


马说原文及翻译-学生会外联部


开化中学-托福考试费用


青岛大学录取分数线-肇庆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