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721次浏览
2020年09月11日 05: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青海人事信息网-林清玄的经典散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 生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通过一个实例从而揭示了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 数不为0)的
商。
【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4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 br>2、技能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
思维和分析处 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体< br>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经历探究过程,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剪刀胶棒或双面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今天,班里同学来家里做客,妈妈烙饼来招待大家。
二、复习旧知,探究新知。
1、引入题
课件出示题目,直接提问。
(1)把6张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口答列式,教师板书:6÷3=2(张)
(2)把3张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口答列式,教师板书:3÷3=1(张)
(平均分问题用除法来解决。)
2、教学例1
(1)课件出示题目,直接提问。 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
(2)尝试口答列式,教师板书:1÷4=
(3)引导学生理解1÷4,就是把1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取其中的一份,也
就是( ) 张饼。
(4)用多媒体课件图解结果 完善板书:1÷4= (张)。
2、教学例2。(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例2。
(1)课件出示题目。 把3张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张?
把2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
(2)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3÷4= 2÷3=


(3)四人小组讨论:3÷4的结果可以表示为多少? 2÷3的结果可以表示为多
少?
(4)四人小组合作进行“分一分”活动:每个圆形纸片代 表一张饼,实际分分
看,每人可以分得多少张饼?
学生回答设想:
A:一块一块分,把1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每次得到( )张饼,分了3次
每个人得其中的( )张饼。(将自己的想法贴在作业单上,展示交流)
B:把3个月饼重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一小摞 ,打开之后再合起
来就是一张饼的( ),也就是( )张饼。 ( 将自己的想法贴在作业单上,展示
交流)
问:你还想把( )张饼平均分给 ( )个人,平均每人得到多少张饼?
( 游戏接龙)
4、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板书。
(2)小组讨论:把你的发现告诉组内的同学。
(3)完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
(4)讨论分母不为0。 提问:在被除数÷除数= 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
题?
板书:被除数÷除数=

(5)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
示是 a÷b= (b≠0)
被除数
(除数不能为0)
除数
a
ab(b0)
b

(6)尝试用桥型图呈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扎实训练,活用新知。
1、填空。

- 2 -


5÷7=( ) 3÷5=( )

411
()()
11÷( )=
98
2、列式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期
间 老师巡视。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答案。)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分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3)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多少米?
3、考考你
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 ),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 ),除号相当于
分数中的( ),( )不能为零。( ) ÷ ( )= ( )( )。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思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1
6÷3=2(张)
14
(张)
4
3÷3=1(张)
2

23
(张)
3



34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不为0)
除数
3
(张)
4
ab





a
(b0)
b


- 3 -





- 4 -

钓鱼岛事件起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


天津财会网-化妆品促销方案


东北电力大学就业网-延边大学招生网


社会团体章程-工程设计合同


小学生作文评语-实习工作总结


加拿大预科-2014广东高考语文


衣食住行网-教师资格认定中心


操场上教学设计-幼儿园中班开学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