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孟子三乐-真维斯加盟
“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
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
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
学段是“能辨认从不
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本单
元重在动手操作,教材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和实践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提供了平台;<
br>动手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
意在
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观察物体(三),前面已经学习了观察
物体(一)和观察物体(二),因此学生对于
观察物体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前面所学的知识重点在于
观察,而这一单元的知识侧重于
动手操作,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
理—验证的过程,学
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1. 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
,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
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
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
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
实组织好学生的课
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1. 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便于组织活动的教学素材。
2. 要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
的活动空间和机会。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
够,这就需要借助于直观的活动进行自由探索,亲身实
践。
3. 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观察物体(三)
2课时
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 第2题。
1
1.
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
力。
2.
通过思考,使学生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
3.
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小正方体若干,投影仪等。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
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1. 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
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
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
,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2. 探究结果汇报。
学生展示:
师: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学生接着展示:
2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设计意图
:几何知识的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图形,是帮助
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
有效途径。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
它的形状,感知到从不同的角度,所看
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而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
3. 学生探究。
师:如果再增加
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
形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
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4.
汇报探究结果。
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拼搭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
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所拼搭的图形进行点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这节课我们研
究了,根据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立体图形,同学
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
思考,找出了各种拼搭的方法。按照物体的平面图形进行拼搭
时,先根据平面图形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
形有几层,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再根据平面
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观察物体(三)
3
1. 这节课,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学具,切实组织好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
来。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强化了视图与实物的认识,不以教师的演示来替代学生的操
作,不以对教材
中的插图观察来替代对实物的观察。
2. 关于根据视图拼摆出相应的物体的教学,我鼓励学生思考不
同的摆法,锻炼学生的直
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交流摆法时,我肯定了不同学生的摆法,有的学
生摆了4种,
有的学生摆了6种,有的学生上台摆出了第7种摆法,我都对学生进行了表扬,但我要求所
有
学生都能拼摆出7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
有不同的发展。
A类
1. 一次最多能看见长方体的( )个面。
2.从( )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3. 从正面观察,所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B. C.
B类
1.
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2. 要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立体图形,你有几种摆法?
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3 2. 上 3. B
B类:
1. 5种 2. 4个。
教材习题
教材第3页练习一
1. 上 正 左
2.(1)(答案不唯一)
(2)(答案不唯一)
4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3~7题。
1.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
形的情况。
3.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
4.
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
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推测出小正方体的
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小正方体若干,投影仪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根据从某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拼搭出立体
图形的方法,这节
课我们再来研究怎样根据从多个角度观察得到的三视图来拼搭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2个,有的说3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
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
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能正确辨认从
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
形状,并画出三视图。这节课以这个为出发点,充分
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人的数学知识与经验,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进行比较。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
受从两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
立体图形形状的,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1.
投影出示例2。
2. 分小组探究。
5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
方体木块,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能拼搭成
符合兰兰看到的三视图的立体图形,看一看哪个小
组最先完成并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
想象、判断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空间位置中的
关系与变化;尝试引导学生用分析推理的
思路表述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
性、开阔性、灵活性和概括性,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空间理解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3. 探究结果汇报。
我们拼搭的
图形为。因为兰兰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
形都是由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
,因此说明这个立体图形只有一层,并且它的前面是2
个小正方体,它的左面也是2个小正方体。而从上
面看是两排,它的前排是2个小正方体,第
二排是一个小正方体并且应该在左边,因此我们组拼成了上面
的图形。
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各小组都能积极地思考,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过
程。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拼搭立体图形,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动手参与,积极地思考。在按照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拼搭时,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共有几层,
要拼搭
的立体图形共有几排,再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和位置。
观察物体(三)
1.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数学教
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
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
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教学
过程中,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获得关于从
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得到的图
形的理解和感悟。
2. 通过观察物体、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
感知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本
节课的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难点。
A类
1. 填一填,下面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6
2.
有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
请在它的下面画“☆”。
的,请在它的下面画“”;从侧面看到是的,
( )面 ( )面
( )面
B类
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用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上面 正面 右面 2.
第一个画“”,第二个画“☆”
B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3页练习一
3.
4. (1)①③ ⑥ (2)24 (3)略
5. 第一个立体图形 6.
(1)有两种摆法,图略 (2)略 7. ① ③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