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和单元备课

巡山小妖精
773次浏览
2020年09月11日 06: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格致中学-自我介绍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 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这些知
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知识(包 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教材 中首先用乘法算式直
接给出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再在此基< br>础上,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2,5,3的倍数的特征,其中在掌握了2的
倍数特征的基 础上,又安排了介绍偶数和奇数的概念;然后再进一步探讨因数和倍
数规律中认识质数和合数。本单元的 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概念也比较多,教材中恰
当地运用了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 究意识和抽象思维能
力。
二、学生分析:
1、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知识作
为基础。
2、 学习 习惯方法: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
备了一定的思维基础,能够在活动中 探索发现和总结归纳新的知识。
3、 学生心理品质:对于概念的理解,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 掌握知识,
不能死记硬背。机械地记忆概念和结论。
三、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能够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 (2) 掌握2,5,3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判断
一个数是不是它 们的倍数。(3)学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 过程与方法: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概念和结论的认知探究过程,体验推理
分析和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锻炼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学习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知道2、5、3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3或5的
倍数。



五、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卡片,主题图等。
六、存在的问题:



课题 因数和倍数
学习内容:课本第12-14页例1、例2。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
和区别。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
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
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因数和倍数的认识及求一个数的
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体验类推、列举和归纳、总结等学习方
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
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件:1.学习目标2.练习题。
补充资料:口算卡片






课前预习:1、自学课本第12、13、14页内容,并完成做一
做中的题目。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三分钟:出示口算题:2×5 3×6 12×4 10×25
18×4 25×4 24×3 150×4 210×4
2.情境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
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整
数乘法中还有另外一种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探讨的
内容:因数和倍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
和区别。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
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



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教材第12-14页例题,小组交流,通过预习,你
都知道到了什么?
预想: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
数。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18的因数有
1.2.3.6.9.18。18是1和18的倍数。18是2和9的倍数。
18是3和6的倍数。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
措施: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
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
四、展示与提升
1.全班交流。



预想:学生会发现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就是因数,相应的
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那个因数的倍数(这里一般指整数乘
法)。同时学生根据汇报还会体会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死无限的。
措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迁
移知识的能力。
五、达标测评
课本第13和14页的“做一做”。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课本练习二1.2第1题。
八、课后作业:课本练习二第3、4题

板书设计: 课题 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死无限的。

教后反思:














作业批改记录:



































































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内容:课本第17-18页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
一个数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数。2.认识偶数和奇数,能判断
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
验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
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
数学的良好情感。
学习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讨论验证。
课件:1.学习目标2.练习题。
补充资料:1-100的数字表、数字卡片。
课前预习:1、自学课本第17-18页内容。
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三分钟:①判断下面各数谁是2的倍数,谁是5
的倍数?26、95、172、390、4027、5045、②学生派一个代
表说数,老师来判断。
2.情境导入:同学们认为刚才谁判断的又对又快,(学生:
是老师)大家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判断的又对又准吗?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方法。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
二、出示目标: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者5的倍数。2.认识偶数和奇
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三、自主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课本第17-18页例题,交流预习内容。


预想:1.学生可能会说出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偶
数,或者说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
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2.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
是5的倍数。
措施:学生在通过猜测、观察。验证。反思等数学活动和练
习使学生揭示2、5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在合作交流中感悟和领会2、5的倍数的特征。
四、展示与提升
全班交流



预想:学生说出2、5的倍数特征,并能进行归纳概括,
总结出规律。
措施:让学生充分交流,把观察探究结果得以展示,调
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五、达标检测:
课本第17、18页的“做一做”。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课本练习三第1题
八、课后作业:课本练习三第2、3题。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是5的倍数。
教学反思:








作业批改记录:






课题 3的倍数特征
学习内容:课本第19页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
是3的倍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体验观察
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
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
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习方法:观察操作、小组合作。
课件:1.学习目标2.练习题。
补充资料:小圆片、数位顺序表。
课前预习:1、自学课本第19页内容。
2、完成做一做中的内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三分钟:复习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
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
索这个问题。
二、出示目标: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
力。
三、自主合作学习


1.交流预习内容,根据算式,先找出3的倍数,再观察
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预想:1.有的学生会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
的倍数,这是受2、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有的学生会猜想:
个位上是3、6、9的是3的倍数。还有的会猜想一个数的各
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有
的学生会说出错误的猜想,这样在验证环节之后,再进行猜
想。
措施:让学生主动猜想,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
四、展示与提升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预想:学生们再验证错误猜想时一般都是用举反例的方法,
教师要给方法上的肯定。
措施: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采用逐一排除的方法,
同时要再增加几组数据,便于学生观察,探讨出3的倍数的
特征。
五、达标测评:课本第19页“做一做”
六、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七、课堂作业:课本练习三第4题。
八、课后作业:课本练习三第5、6题

板书设计: 课题3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反思:










作业批改记录:









课题 质数和合数
学习内容:课本第23-24页例1。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能够正确判断出质数或者合数。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质数、合数的认识和辨别的过程,
体验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直观认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
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
度。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能够正确判断出质数或者合数。
学习方法:观察比较,讨论归纳。
课件:1.学习目标 2.情境图3.练习题。
补充资料:1-20的数字卡片、表格纸、作业纸。






课前预习:1、自学课本第23-24页,并完成做一做中的内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三分钟:写出下面这些数的所有因数。
18、15、20、41、55




2.情境导入:请大家拿出1-20的数字卡片,把这些卡片
分成两堆,该怎样分呢?(奇数和偶数、一位数和两位数)
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种新的分法,就是按着一个数的因数的
个数来分,把它们分成质数和合数。
二、出示目标:


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找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能够正确判断出质数或者合数。
三、自主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通过预习你是怎样把这-20个数字进行分



类的?
预想:分成三类1、只有一个因数的2、只有1和它本身
两个因数的3、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措施:学生的观察与思考沟通了质数、合数与因数个数
之间的关系,为抽象概括出质数、合数的内涵进一步奠定了
基础。
四、展示与提升


全班交流。预想:学生会概括出每种分类后所形成的新
的概念,如: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
的数叫做质数(或者素数)如2、3、5、7都是质数 一个数,
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15、49都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措施: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揭示新知识
的内涵。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发现、概念归纳的数学化
的过程。
五、达标测评:课本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六、全课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练习四第1题。
八、课后作业:练习四第2、3题。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
质数(或者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
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作业批改记录: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 ),100以内19的倍数有( )。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
3、( )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 ),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 )是偶数,但不是合数;( )是奇数,但不是
质数。
6、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7、24=1×24=2×( )=( )×( )=( )×( )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 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
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 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
二、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
A.36和9 B.210和70 C.0.2和100 D.30和60
2、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

3、2是最小的(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A.奇数 B.偶数 C.两种情况都有
可能
5、一个奇数要( ),结果才能是偶数。A.乘3 B.加2 C.减1
四、找一找、连一连。

60 36 680 24 9
18 12
6
3 6


12的因数:
12的倍数:




五、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个)。
9 因数: 倍数:
20 因数: 倍数:



25 因数: 倍数:
17 因数: 倍数:
28 因数: 倍数:
2、按要求写数。
(1) 从354起,写出连续5个奇数。

(2) 从354起,写出连续5个偶数。

(3) 从354起,写出连续5个3的倍数。

3、猜猜我是谁?
(1) 我是比3大、比7小的奇数。

(2) 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15。

(3) 我是一个偶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的数字之和是15。

4、用0、5、8组成三位数:
(1)这个三位数是2的倍数:
(2)这个三位数是5的倍数:
(3)这个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有9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
完吗?如 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六、(1)一个数是48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 。
(2)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3)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同时还是3的倍数,这个数
是 。



七、新图书馆开馆了,小红每隔3天去图书馆一次,小灵每隔 4天去一次,请问小红
和小灵某天在图书馆相遇后,经过多少天她们有可能会在图书馆再次相遇?




龙公主戏神珠-客服工作总结范文


北京邮电大学分数线-学习总结怎么写


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圣诞节什么时候


上海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参观邀请函范文


产假请假条-2013吉林高考数学


我心中的雷锋-岗位练兵方案


荧光棒-爱在平安夜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年度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