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案
冷笑话集锦-关于钱的作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案
1. 使学生借助直观并联系对分数的已有认识,探索并初步掌握求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拓展对分数的
认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 使学
生通过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
题,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
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用不同方法比较两个数量,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42页第8题的统计图。(改多云天数为3天,雨天天
数为8天)
要求:从图中任意选择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并用一个数表示比较
的结果。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特点,分别用差数或倍数表示两个数量
比较的结果。
指出: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除了可以比较这两个数量相差多
少,以及其中一个数
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还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
的结果。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比较方法。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1
8
[说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本质上是用分数表示两个
数量倍比的结果,它既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数学问题的
自然拓展,又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
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有着一定
关联。因此,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相关的两个数量<
br>进行比较,再由此引导学生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
本方法,符合数学知识发展的
逻辑,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
构。]
二、
教学例4,初步学会用真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1. 出示下图。
提出要求: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根据图意,可以提出哪些数学
问题?
结合学生的交流,提出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
2. 启发:要求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应该把哪种彩带
的长看作单位1?图中把红
彩带平均分成几份?黄彩带的长相当于这样
的几份?
3. 要求学生根据
上述讨论完成教材中的填空,并小结:要求一个
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先要确定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在此基础
上,可联系分数的意义进行思考。
2 8
4. 追问:你能把上面的示意图改一改,使黄彩带的长正好是红彩
带的15吗?如果要使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10,上面的示意图又
可怎样改动?
5. 指导完成例4后面的试一试。
(1)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引导讨论:
要求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应该把哪根彩带的长看作
单位1?
从图上看,红彩带的长被平均分成了几份?蓝彩带的长相当于这
样的几份?
(2) 追问:你能把这道题的示意图也改一改,使蓝彩带的长正
好是红彩带的35吗?如果要
使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310,这道题
的示意图又可怎样改动?
[说明
:教材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前,安排求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
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
关系
积累感性认识。上述教学过程,注意强调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分之几,先要确定作为单位1的数量
,而这样的思考方法既有利
于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理解相关问题的数学本质,也有利于学生初步
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8
的内在一致性,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同样也要先确定
作为比较标准的那个数量。这就为学生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
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此外,让学生根
据指定的比较结果(分数),调
整表示相关数量的示意图,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在此过程中更为透彻地把握基本思考方法。]
三、
教学例5,初步学会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1.
出示例题:已知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如下图)的54,你能
画出表示绿彩带长度的示意图吗?
2.
讨论:根据题意,你认为是红彩带长一些,还是绿彩带长一
些?说说你的想法。
组织讨论后,要求学生各自画出表示绿彩带长度的示意图。
3. 引导反
思:解决这个问题时,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红
彩带的长被平均分成了几份?绿彩带的长相当于这
样的几份?
4. 拓展:如果画出的绿彩带是这样的7份,那么绿彩带的长是红<
br>彩带的几分之几?如果画出的绿彩带是这样的8份,那么绿彩带的长
又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这样
的比较结果还可以怎样表达?
学生讨论后,明确: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84,也
可以说成是绿
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2倍。
4 8
5. 指导完成例5后面的试一试。
(1)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引导讨论:
都是对两根彩带的长进行比较,为什么两次比较的结果却不相
同?
(2) 启发:求花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需要把哪根彩
带的长看作单位1?求红彩带
的长是花彩带的几分之几,又需要把哪根
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
(3)
强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关键要弄清应
把哪个数确定为单位1,单位1不同,比较的结
果也就不同。
[说明: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化<
br>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而且能使
学生进一步领会假分数的实际
意义及其应用价值。先让学生画图表示
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从中体会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
较
结果的基本思考方法,这样能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利于
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相关数
量关系的数学实质。通过改变绿彩带所占的
份数,并让学生用不同的假分数或整数继续表示两个数量比较
的结
果,既体现了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又突出了相关数学知识和
方法的内在关联和发展
线索,有利于学生把新的数学内容主动纳入原
5 8
有的认知结构之中。至于试一试中的问题,则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进
一步明确方法,提高分析和理解问题
的能力。]
四、 运用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2题。
先让学生各自完成填空,再通过交流
并明确:解答这里的每一个
问题时,分别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被平均分成了多少
份?另一个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
2. 出示课始的条形统计图,要求
学生从图中任意选择两个数量进
行比较,并用分数表示比较的结果。
适当
提示:多云的天数是阴天的39,也可以说成多云的天数是
阴天的13;阴天的天数是多云天数的3倍,
也可以说成阴天的天数是
多云天数的93或31。
3. 口答。
小红有9张画片,小明有13张画片。
(1)
小红画片的张数是小明的几分之几?小明画片的张数是小
红的几分之几?
6 8
(2) 如果小明送1张画片给小红,这时小红画片的张
数是小明
的几分之几?小明画片的张数是小红的几分之几?
(3) 如果
小明送2张画片给小红,这时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
他俩画片张数的关系?还可以怎样理解这样的关系?
如果学生解答第(2)、(3)题感到困难,可提醒他们先用学具
摆一摆,再回答。
4. 课堂作业:练习七第5~7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
交流,进一步突出正确确定单位1的数量
对于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性。
五、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哪些比较两个数量的方法
?你认
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关键是什么?
总说明
本节课试图以两个数量的比较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
知识和学习经验,由
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索并掌握求一
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纵向来看,
先让学生学
习用几分之一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再让学生依次学习用几分之
7
8
几(真分数和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最后让学生综合运用上述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自主探索并体会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
几与求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的
联系和区别。这样的过程,凸显了分
数意义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
时,逐步拓展并加深对分数的理解,不断增强数感。横向来看,本节
课也十分注意通过一些具体
的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两类问题的内
在联
系,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本质上就
是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
倍比的结果,从而为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提供了机会和保障。此外,本节课还注意根据知识发生、发
展的进
程,适时、适度地提出一些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
的探索热情,促进学
生不断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也有一定的积极意
义。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