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教案
幸福的方法-毕业论文结论范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教案
教学内容:义教课标(苏教
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
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6题。
教学设计说明:正数和负数的认识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
内容。《课标》调整安排在第二学段初步认识
负数。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结合
现实情境教学负
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学会读、写负数。
因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正数
和负数,然后通
过分类来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最后再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
数来深化对
负数意义的认识,促使学生有层次地认识负数。
本节课是节概念课,根据学生学习概念的心
理规律,我们认
为本课中应使学生了解概念的来源,理解概念的意义,区分概念的联
系,应用概
念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适当拓展,提升数学化的程度。
因此,我们精心安排了以下四个层次的活动:
1.从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负数的来源。
一开始即创设说天气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背景,促使学生
积极广泛地参与讨论学习,
2.由相反关系展开理解负数的本质。
顺接着课始看温度计渎气温这一问题情景,从三大城
市的气
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自然引出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
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
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区分这一问题,不仅让
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
,产生学习
新数的需求。继而借海拔高度这一生活事例,用正负数来表示海拔高
度,使学生再一次感知相反的量这一负数概念的本质意义。
3.以比较反思提升丰富概念内涵。
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
外延
有完整的认识,这里通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零度刻度线,海平面等分
界点,并借助直线上的
点来理解接纳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正数部大于0,负数都小于0。同时在习题中
让学生体
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正数,以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
联系。
4.用多层练习巩固拓展概念外延。
在基本练习之后利用嫦娥卫星即时
信息资料来激发进一步学
习探究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实际中寻找生活中的正数与负
数,
既与开头的生活引人情景相呼应,又为下节课进一步体验并尝试
行生活中应用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作了
较好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
景,初步认识负数,
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会用正,负数记载相反量。知道0既不足
正数,
也不足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
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在联想、概括,推演中,体会数学的丰富、联系以及其生
活中的应用价值,渗透进行对立统一、联系发
展等最朴素的哲学思想
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事例引入了解负数的来源
1.同学们,不知不觉就到了金秋时节了(课件呈现美
丽的秋
景图片),大家觉得我们苏州这两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后,课
件呈现苏州天气预
报、温度计图)这个温度计上显示的是昨天的最高
气温,你能看出昨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吗?
(学生汇报过程小,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上一般有左右两行刻
度以及左右两边刻度名称,左边代表摄氏度
,通常用字母℃表示,一
大格表示两度)
2.据科学研究,气温在1824℃时,
人体感觉最舒服。昨天
达到28℃,我们就感觉热了。猜想:从现在往后,温度计上的红色
酒精
柱会怎样变化呢?
(设计意图:气温变化是学生生活中每天都会面对和感觉到的
自
然话题,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自然,贴切,能够吸引学生的
广泛参与、考虑到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
井不是非常熟悉,先单独安排
一个看温度计的插曲,为后面新知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由相反关系展开理解负数的意义
(一)教学例l,初步认识负数。
1.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关注大气变化的人,几乎每天都要看中
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有一
次我记录了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第一个
是东方大都市上海(出示温度计图),你能从温度计上面看出当
天上海
的最低气温吗?
2.第二个城市是江苏的省会南京(出示温度计图),你能
从温
度计上面看出南京的最低气温吗?这个温度比上海的气温怎样?
3.第三个城
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根据你的生活经
验,北京的气温通常要比上海和南京怎样?学生提出猜想
后,出示温
度汁图,让学牛说出北京气温零下4℃。
4.刚才二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中,非常巧,南京正好是0摄氏
度。而上海超过了0摄氏度,是零上4摄氏度;北京却低于0摄氏度,<
br>是零下4摄氏度。这是一组相反的量。大家能想出巧妙的方法来记录
这两个相反的气温吗?
5.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老师选择性板书:+4℃或4℃,
-4℃等,并讲解
负号,正号以及它们的读写。
6.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当天我还记下了几个城市和地区的最低气温,(分别
出示西
宁、哈尔滨、香港等城市温度计图)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写出它们
的最低气温吗?
(2)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
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
<
br>摄氏度。
(设计意图:在引入负数这一环节,顺接着课始看温度计读气
温这
一问题情景,从祖国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教学流
畅,衔接自然。而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
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
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过
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
而且促使他们借助生活经验联想到在
4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
达相反意义
的量的方法)
(二)教学例2,深入理解负数。
1.(显示珠穆朗玛峰图)谁知道它有多高吗?(8844米)这个高
度是从哪儿到上顶的距离呢?
(学生回答后,在添加8844米前面添加海拔,并在图上添加
一条海平面的水平虚线)
2.世界上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比海平面高的,比如,我国的第
五大盆地吐鲁番盆地,就低于海平面155
米(接在珠穆朗玛峰图旁边
出示盆地图)。
大家能从刚才表示气温的方法受到启发
,也用种比较科学的
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呢?(板书:+8844米-155米)
3.模仿练习。
课本第6页练习一第1,2题。
4.小结:通过刚才
的研究,我们看到,在表示气温时,以0℃
为界,高于0℃时用正数表示,低于0℃时用
负数表示;在表示海拔
高度时,以海平面为界,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用负数
表示
。
(设计意图:用正负数来表示海拔高度,是学生对相反的量的
再一次感知。由于
前面有对气温认识的基础,所以本环节力求利用前
面学习中获得的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经验和范式,在突
出以海平面为
界这一基准后,就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在先前经验的作用下,容易
想到高于海平
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的计数规则。在深层次上把握
了负数产生的背景和计数的要领与方法)
三、以比较反思提升深化概念的内涵
1.我们用这些数分别表示零上和
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
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课件同时呈现:温度计和海拔高度图,其中
0℃和海平面用红色线标出)
2.观察这些数(课件出示),你能把它们分类?按什么分?
分成
几类?小组讨论。小结:像+4,40、+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
-7,-
11,-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3.讨论:0属于正数或负数呢?(指导学生借助网络在设置的
讨论区内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辨析: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
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
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
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教师借助课件观察画有箭头的轩线(即
数轴),认识到:0是
下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
数
小于0。
4.练习-完成第3页练练第l题(在原题中增加0)。
提问:
(1)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5.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学生自由浏
览网上资源)
(设计意图:本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
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
识,这里将温度计、海拔高度图同时出示,让
学生直观地感受零度刻度线、海平面是分界点。让学生很好
地借助直
观情景来理解接纳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同时在习题中注意
让学生体会过去已
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以帮助学生沟通新旧
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用多层练习巩固拓展负数的的外延
1.基本练习。
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并进行交流:读出所写的数,
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2.对比练习。
选择合适的结果填在括号内:
2007年,我国发射
成功的嫦娥卫星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
()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但通过隔热和
控制,卫星舱内的温度始
终保持在(),保证了卫星能够正常开展探测工作。
①21℃②100℃③-100℃
3.应用练习。
(1)生活中的负数信息发布会。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随后课件配合出示有关图片。
(2)小结: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
平面以下,地面以上
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
股票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
数来表示。
4.拓展延伸。
调查自己家一个月的收入、支出情况,并
作好记录,记录后
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家人说一说,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
的感受及
开支建议。
(设计意图:这里的练习安排富有层次和变化:第一题注意充
分挖掘习
题功能,在展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丰富学生对负数的
认识,巧妙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体会
正数和负数是无限的;
同时巧妙地引出数轴,为学生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作了很好的
渗透
:第二题利用嫦娥卫星即时信息资料,既是知识的应用,又是思
想的熏陶。第三题,进一步让学生回到生
活实际中寻找生活中的正数
与负数,井采用网络信息发布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既是与开
头的生活引入情景相呼应,又为下节课进一步体验并尝试在生活中应
用负数和理解负数的
意义作了较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