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论文

温柔似野鬼°
678次浏览
2020年09月11日 09: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时代影评-再别康桥教案




“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实验小学 姚丹

“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这种新的观念提倡建
立探索式的 学习方式比获取知识面更重要。重在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
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奥 妙的兴趣,体验数学家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自己在数学家学习活
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 己的独特视觉和策略解决问题,学生才能走出数学苦
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 洲。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数学不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数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
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煞费苦心地在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
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从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 息的现实背景,并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
数学目的为儿童学习数学,创设有趣、有用的数学情境,培养 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敏锐
地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1、在真实有趣的问题情景中解决问题
构建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助于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 经验和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参
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学校组织春游 ,有97名同学
参加,每张门票6元,带600元钱够吗?"又如,17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 人,
要租几条船?怎样安排合适?"学生对这些真实的问题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体会到数
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些现实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在创设操作性情境中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生活,强调体验性学习。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
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还保留着直观能动思维形式,但数学家问题的一个重 要特点是它具
有抽象性。因此,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实际观察、
操作,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解决所
学问 题。
如,正方体的展开图的判断对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的。为此,教师在教正方体的认识后,
创 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写字簿的田字格,剪出一个相连的六个面,使它能拼成一
个正方体,比赛 谁剪得多。通过操作触动了每个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创造欲望。


于是学生通 过学习尝试剪拼,大致拼了十几种展开图,这一难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
3、在创设认识冲突性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
以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且处于学生认知 结构最近发展区的非常规性问题为素
材,可创设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 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教师在 教学“圆周率的概念”时,可通过学习“如何知道图片、圆圈的周长”
等一系列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 想出用“拉直”“滚动”、“绕线”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学生通过演示证实这些方法的可行性,此时教 师提出:“如何知道头顶上电风扇旋转成的圆
的周长”、“甩动小球所形成圆的周长”等问题情境层层设 疑,让学生明白用测量的方法求圆
周长有它的局限性,这样给学生创造了思维冲突,燃起学生思维火花, 激发他们的解决问题
的欲望,最后,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索,直到发现规律,得 出“圆
周率”这一抽象的概念。
(二)引发认识失调,引导质疑,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问题解决课堂教学,促
进学生 的认知失调,让学生的认知心理遵循“平衡-不平衡—平衡”循环往复。反映在课堂
结构上要遵循“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高问题的境界,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
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求最大公因数”一课,引导学生提出不同思维形式的问题:⑴什么叫公因数
和最大公因数?⑵怎 样求?有哪些方法?各种方法特点?等等,学生不断生疑,不断产生认
知失调,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通 过教师的诱导,他们的纷纷提出以求解决,这时教师不要
包办,应组织学生热烈地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既 解决了“疑”,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自
然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继续保持其认知协调的倾向, 便于新问题的解决。
(三)大胆猜想,让学生在验证中解决问题
猜想作为一种非逻辑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学生面对一些数学现象、
一组数学信息材料或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课题时 ,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其产生一定的观念,尽
管这些观点带有很大的猜想成份,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它是 学生思维活动的显现。教师要
让学生谈出这些观点,并引导其进行验证。
例如,在教学“平行 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让学生积极思考:你认为用什么
办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根据 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此时,教师的任务
就是为儿童提供探索的材料,创设一个探索的空间,在 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揭示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又 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四)加强课内外沟通,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程数学标准》十分强调教学与现实生活用品 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数学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数学教学 应打破课内与课外,校
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中学数学、用 数学、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环境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日渐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应由原来的教室扩展
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如,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统计图表后,就可以让学生去商店调查 几种商
品的价格或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学校的人数等进行了调查,然后尽可能正确、规范地制成统
计图表。这样,课内外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基础
到实践的过 程,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 心脏”,正如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所言,“如果教
育未能对智力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完全 的”,而数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方
面恰恰“具有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 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
决问题的能力,挖掘数学问题解决中隐藏的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巨大潜力 ,让学
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得到最大的发展。

离职-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陪伴作文600字-城市低保申请书


高考状元杀死同学-艾滋病宣传


广西公考论坛-假释思想汇报


退休政策-新学期新起点手抄报


桂林人才考试网-船长教学设计


大班毕业典礼方案-李德生简历


辛弃疾简介-龙潭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