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萌到你眼炸
911次浏览
2020年09月11日 14: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安徽公务员培训-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7


课题:生活中的小数
内容:小数的意义
课时: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 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
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基本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谈话引入: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又长大一岁 了。今年是——2005年。你
们多大了?板书出数据。总结出“整数”。生活中除了碰到这些整数,我 们还
会碰到——小数。你在哪里遇到过小数?说一说。
二、小数的意义
1、阅读书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数。(了解学生对小数读法掌握情况)
2、学生试着解释这些小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
3、一同探究小数意义。从长 度单位“米”来研究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用1米的
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有诸多不便。有时不足1米,因 此我们可以把1米怎么样?
——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也就是1分米。如果测量更小的物体,1分米的 单
位长度还是大了,我们还可以继续将1分米平均分成10份……这时小数就产生
了。
4、结合刚才长度的线段图,分上、下板书出十分之一,一百分之一;0.1,0.01。
再让学生观 察、分类。上层的数都是什么数。(分数)这些分数都可以直接写成
相应的小数形式。观察这些分数都有 什么共同的特征:分母都是10、100、
1000……
5、观察这些小数和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6、我们在写整数时都可以按照数位顺序表来写, 小数可不可以呢?看P4的计数
器。了解数位顺序。明确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各数表示什么。边 想边填。
三、运用拓展
1、 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 ?小组讨论一


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
2、完成试一试。注意学生的读、写小数。
3、完成练一练。
教学反思:
.1、整数和整十数、整百数学生不明确。因此,虽然教材上没有整数这个概
念出现,但要提一提,对 理解小数意义有帮助。
2、对于171000,31000,4091000学生容易出错。因此,在 理解小数意义时,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110可以写成0.1,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一
位数。1100写成0.01,是两位小数……。



课题:测量活动
内容:用小数表示数量
课时:1
教学准备:让学生带软尺
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分组测量
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 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
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问题:(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
(4)教师门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拓展
1、第7页试一试第1题,一 种大雁,翼长2米1分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骨骼重113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11 3克=( )千克
为什么?它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7页练一练。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课题:比大小(一)
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2、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为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42米;李明,11岁,身高1.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板书:1.42米>1.38米
3 、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谁的
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 样表示?板书:9.87<9.90
4、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40米 ,我们先来关心
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猜一
猜评委 可能给出多少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说
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5、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6、小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巩固与应用


3、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4、第9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
5、第9题《数学游戏》。
四、总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学。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让学生讨论比较的方法。总结出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课题:比大小(二)
内容:小数的性质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 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
用几何模型研究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的规律。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
比一比,再说一说。
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与应用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你知道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
课本上涂一涂的1、2两题比较直观。学生在这 之前已经意识到小数的性质,但
不能解释。其实书上之种方法,也就是从直观上看出来。实质上是这样做 原数的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没有发生变化。班上周稼祥同学就说出这一点。真不错。
补充:


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小数的性质》案例

师:拿出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学习纸(各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其中一个被平均分成10份 ,
另一个被平均分成100份)。请大家用水彩笔在两个正方形中分别涂出面积相等的一块,并试着用< br>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涂色,并在涂色处标上相应的小数。随后,教师引 导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各自的画
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如下的等式:
0.3=0.30 0.5=0.50 0.8=0.80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独立观察,并大组交流。
生:我发现,等号左边的小数末尾没有0,而等号右边的小数末尾多了一个0。
师:那它们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没有。
师:那你的发现就是——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有同样的发现?
同学们纷纷举手。
师: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谁愿意将它写在黑板上?
一位学生上前,芹在黑板上写上“在小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觉得他这样写,有没有准确地表达了你的发现?
生:我觉得“后面”这个词不恰当,容易引起误会,最好改成“末尾”比较合适。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


生:比如0.4吧,如果只说是在它的“后面”添 一个0,可能有同学会误解添成0.04。这样,小数
的大小就发生变化了。而说“末尾”的话,就不会 产生这样的误会了。
师:你们认可他(发言的学生)的观点吗?(认可)那谁愿意上来将我们刚才的发现作一下修改?
一学生上前,将结论中的“后面”一词改为“末尾”。
师:看来,多一份思考,我们 的结论也就多一份准确、多一份严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知
道“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 小不变”。那今天的学习是不是到此结束了呢?
生:(略迟疑)我觉得不能。
师:(故作惊讶)为什么?该有的结论,我们不是都得出来了吗?难道大家还有什么新的问题需
要进一步 探讨?
生:刚才我们的发现只是通过给正方形涂色得来的,我认为还比较肤浅。小数的末尾添 上一个0,
小数的大小究竟为什么不变,我觉得我们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征得学生广泛认同后,教师将这一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问题1: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大小究竟为什么不变?”
生:另外,刚才我们的研 究只是局限在“一个0”上,要是添两个0、三个0甚至更多的0,小数
的大小还会不变吗?
生:如果不是“添”,而是“去”,也就是说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
同样,在征得学生广泛认同后,教师将这些问题依次板书在黑板上:
“问题2:小数的来尾多添几个0,小数的大小变吗?”
“问题3: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吗?”
师:看来,下面的学习,我们就应该围绕 这三个问题进行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研究时大家最
好能结合具体的例子展开。
在 教师的建议下,学生们纷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研究。教师深入每一学习
小组,倾听 他们的发言,并对他们的研究作出评点、引导、激励、修正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
学生展开交流。
生:我先谈谈第一个问题。以 0.4和 0.40为例:因为 0.4元=4角, 0.40元=40分=4角, 0


.4元=0.40元,所以说 0.4=0.40。
生:我是这样想的,0.4表示4个0.l,0.40表示4个0.l和0个0.01,0个0 .01表示什么都没有,
所以0.4与0.40的大小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0.4=0.40。
生:我们还可以这样想: 0.4=410, 0.40=40100=410,所以 0.4=0.40。
(注:部分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已初步具备感性的认识。)
师:同学们的交流都非常活跃,也很有道理。看来,任何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
考,往往 就会找到不同思路,并获得不同的理解。这才是真正的数学学习。
生:我们组选择了第二个问 题。通过研究,我们一致认为,小数的末尾多添几个0,小数的大小
仍然不会发生变化。
师:能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谈谈吗?
生:能。还是以0.4为例,如果添两个0,那就成了0. 400。因为0.400=4001000=40100=410,
所以0.4=0.400。添三个0 、四个0,结果还是如此。
生:我觉得我们还可以这样想。0.400表示4个0.1、0个 0.01和0个0.001,0个0.01和0个0.0
01都表示没有,所以0.400与0.4的大 小是一样的,并没有发生变化。
生:甚至可以说,无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小数大小都不会发生变化,道理是一样的。
师:这样看来,我们一开始所获得的结论是不是又要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了?谁愿意上来将它
补充完整 ?
学生上前,将原来结论中的“添上一个0”改为”无论添几个0”。
师 :还有研究第二个问题的吗?(不少学生举手)你们觉得,探讨这一问题对我们刚刚获得的结
论有没有什 么影响?为什么?
生:有影响。如果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同样不变,那我们的结论 就应该改为“小数的
末尾无论添上或去掉几个0,小数的大小都不变。
生:或者说,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井不会影响小数的大小。
师:既然这样,那么哪个小组愿意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生:我们小组认为,小数的末尾去 掉0,小数的大小并不会发生变化。因为从数的组成上看,小
数末尾的0无论多少个,最终都表示什么也 没有,所以去掉后不会影响小数的大小。
生:我们还可以这样想,小数的末尾每去掉一个0,改写成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也都将同时少掉


一个0,而分数中分子和分母同时去掉一个0,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生:当然,我们还可以这样想。刚才我们探讨“添0”的问题时,是从左往右看的。如果我们从
右往左倒 过来看,那么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也没有改变吗?
师:这样看来,刚刚获得的结论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内涵,谁愿意将它补充上去?
一学生上来,在“添几个0”后面加上“或者去几个0”。
师:刚才我们所得到的,正是小数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谁能给这一重要结论取个名字?
生:小数“添0去0”的性质;关于小数的重要发现;小数的特征;小数的基本性质。
师:回想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一重要的结论的?
生:先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然后不断补充。
生:当发现原来的结论无法说明新问题,我们又去寻找新的结论。
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去解决它,从而使原来的结论逐渐补充完整。
师:数学学习往往就是这样。我们通常不可能一下子就获得完美的结论,而需要




课题:练习
内容:小数的意义练习
课时:1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2、巩固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对使用小数的作用的认同。
基本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你对小数是怎样认识的?小数和什么样的数关系比较密切?
二、重点练习
1、第12页第1题。你是怎样想的?怎么样迅速找到1.5的位置?你是怎样
确定C点表示的是什么 数?
你对这条线怎么看?
2、第12页第2题。有参加过飞机模型制作的吗?怎样评判?飞 得时间越长
成绩越好。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你比较的方法。
3、第13页第 5题。说到比较大小,有一位同学也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并


把他们按顺序排列了起来, 我们来看一看。发现什么问题?原来是他过于马
虎,把小数点丢掉了。小数点虽然小,但影响却很大,我 们来帮他添上吧,
看一看小数点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
立 。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 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
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 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教学反思:









课题:小数加减
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时: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
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
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 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
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 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
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 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
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3、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2、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
5好选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 。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
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 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教学反思:











课题:购物小票
内容:小数加减法综合应用
课时:1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超市购物小票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和小数打交道,最常接触的就是在超市中了,在超市买完东西,我们就会拿到一张电脑小票,见过吗?有没有在超市买东西出过错误
的?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出示电脑小票,观察。
2、谁能解释一下这张电脑小票?
3、我们来核对一下吧。怎样核对?
列算式:20-(12.30+4.85)
算在书上。
4、还可以怎样核算?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试一试。4.2+12.3+5.8+2.7,15—1.2—3.8仔细看一看,再算。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 a+(b+c)
a-b-c=a-(b+c)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能结合电脑小票的问题说一说吗?
三、运用数学模型
1、第17页第2题。
2、第16页第2题。
3、第17页第3、4题。
四、总结。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二
内容:小数加减法综合练习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7、口算。第19页第5题。注意练习和是整数的小数加法,为简便算法作准
备。
8、笔算(注意练习有连续退位的减法)10-2.85
二、重点探究
1、第18页第4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直接比较。
2、第19页第7题。让学生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考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3、第19页第6题。
关键是激励并帮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三、总结,布置作业
1、第18页第1、2题
教学反思:


美国华盛顿大学-运动会开幕式主持词


爱因斯坦的名言-高中生班主任评语


浪漫签名-教师工作评价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厦门市外国语学校


普通话考试试题-准考证号


大连水产学院-班主任计划


长沙外国语职业学院-小班下学期评语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高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