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下数学教案
一只鞋-洪培博
北师大四下数学教案
【篇一:2016年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6年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
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
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
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
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小数的意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 )元 9分米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
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2.0.78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4.连线题: 0.008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
小数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0.296( ) 0.269()
三、作业布臵。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四、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
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
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
及意义。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黑板有多长
1、教师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2、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课本上黑板长度为2米36厘
米。
3、教师提出问题:黑板长多少米?
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5、教师公布答案。
三、精讲例题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
00分
之36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总长等于2米+0.36米=2.36米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4、教师叫学生回答。
四、当堂训练。
1、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三道练习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2、独立完成课本练
一练第1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判断对错。(小黑板出示)
(1)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0份是1角。()
(2)把1000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5份是0.005千克。()
(3)百分之十二就是0.02。()
(4)十分之七米用小数表示是10.7米。(
)
(5)0.05表示百分之五。( )
(6)3.21是三位小数。( )
(7)0.034写成分数是 34
( )
100
二、当堂训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用箭头指出下面各数在直线上的位臵。
2、写出下面的小数。(9分)
(1)蜂房的容积几乎都是零点二五立方厘米。写作:
__________
(2)人的眼睛大约能分辨只有零点零六毫米的物体。
写作:
_________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2,其余各位都
是0,它是( ),读作(
)。(8分)
4、请你用0、3、6、9四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按要求组数。
(1)整数部分最大,而小数部分的千分位是6的数是( )。
(2)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的是 ( )。
(3)0读出来,而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小数且不是0的是( )。
三、作业布臵:作业本做2、4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小数的意义(三)
教学目标:
1、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体会小数的
意义。
2、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
数的关系,理解小数
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
法:主
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2.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或分数。
100111000==0.8= 0.021= 100
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2、每组根据
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
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臵疑。
3、教师精讲。
三、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什么?
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4、精讲例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训练。
【篇二:2014最新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
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
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
中多
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
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
位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
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
,
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
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有
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
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
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
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
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
的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
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
数的近似数。
三、单元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四、单元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五、教学建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
,
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
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
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
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
,
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
下几点。
1、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
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
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
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小方块的过程,引出
“十
万”的计数单位。
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比较大的数
。因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
数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说一说这些
数据的实际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接着,可以对学生收
集的一些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
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
“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
面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
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
法。
3、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数据
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
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
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
理。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
p>
“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
果这个计数单
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两者之间相差
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的情境加以说明,以减
少学生在改写过
程中出现错误。
4、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
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本单元的学习是使学生在体会近似数的作
用
及意义的同时,掌握(以四舍五入法为主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单元计划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
进制计数法,知道十万是
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
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
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
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
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
大的数。例
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
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
。(板书课题:数
一数)
二、自主学习
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
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
(3)、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思考讨论,引出
“十万”的计数单位。
三、反馈交流
(1)、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2)、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3)、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四、精讲点拨
提问1: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
后用计数器验证。
五、当堂训练
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
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 第2、3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
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
?;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
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br>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第二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
万、亿”。
2、知道亿以内数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初步感知十万等数的大小,并能在感知中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数感的培养。
难点: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请同学们默读下面一段话。(出示主题图)
如果把全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头尾相连,相当于绕地球赤道
330圈,制造这些筷子需要砍伐250
00000棵大树,使森林面积减少
2000000平方米。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约
2.2
亿,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能循环使用5
年,可节约528
0000吨文化纸。生产这些纸要耗费3000000亩木材、
528000000吨纯净水、6335
000万吨煤、1584000万吨化工原料。
师提问:这是老师搜集整理的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2、发现问题。
(1)小调查。会读的同学请举手,有困难的同学也请举手。(老师
统计、分类)
(2)小汇报。请有困难的学生代表上台说一说,(学生可能会指着
25000000和2000000
等较大的数说,这个数我不会读。)
(3)小交流。请会读的同学来读一读,读完后,教师
提出问题:
25000000和2000000是怎么来的,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学
生对
这两个问题是比较陌生的,比较困惑的,此时,让孩子们独立
地去阅读教材已是水到渠成。)
3、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设计意图] 让学生
在阅读的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
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诱发学生独立阅读文本(
自学或预
习)的动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并通过小资料对学
生进行环保教育。<
br>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十万”
(1)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带着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
第2和第3页,边看边思考;100
000元它表示什么?1000000元呢?
你还看懂了什么?
(2)教师巡视。
走近那些自学有一定困难的学生,适时、适度地与
他们进行交流、指导。及时地了解大部分同学的想法,
并把他们的
看法进行分类,作出如何引导的策略。
(3)100000元是怎么来
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根据自
己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是他们的描述有一定的理由,教
师
都应该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只要有道理就
给予肯定,
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
愿望。
(4)如果10000可以在计数器上这样拨(如下图),那么100000
怎么拨呢?你能
继续拨下去吗?(学生可能会在万位上拨10个珠子,
也有的学生会从中发现“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
数学思想并在十万
位上拨1个珠子,此时,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是
很有效的。
)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
“十万”。 板书:十万
[设计意图]利用计数器上动态拨珠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
万”以及“万”和“十
万”之间的关系。
(5)师出示相关数据资料:
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设计意图]以资料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对“十万”有更形象的认识。有
助于学生对“十万”
的理解和运用。
2、认识“百万、千万、亿”
(1)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师: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篇三:2015最新版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29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能
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
。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
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
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
因此成绩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
br>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包括: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认识三角形和
四边形,小数乘法,观察物体,游戏公平,认识方程等教学
内容。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
和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第
三单元“小数乘法”。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
法,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br>
3、第七单元“认识方程”。包括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认识方程,等式
的性质,用等
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三角形分类,各
类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三角形
任意两边的和大
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设计简单的
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包括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
顺序;体会到同一
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六单元“游戏公平”。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中,都配有题材具有
现实性、趣味性呈现
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
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
规律”三个专题活
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
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
解小
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
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
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
小数乘法、除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
数乘法和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和的计算方法,了解<
br>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
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
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
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等式性质,
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通过分类
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
形的特征;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
索并发现三角形
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
运用学过的
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5、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
验转
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
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
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
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6、通
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
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
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
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7、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
设计公平的简单游戏规则。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认识加减乘法计算;图形的分类。
教学难点:小数四则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创
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
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注重培
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
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
、体验、理解数学。
5.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6.加强个别辅导,特别
是学困生的辅导,对他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心,
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
六、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
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
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
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
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 )元 9分米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
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2.0.78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4.连线题: 0.008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
数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0.296( ) 0.269()
三、作业布置。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四、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
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
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
及意义。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黑板有多长
1、教师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2、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课本上黑板长度为2米36厘
米。
3、教师提出问题:黑板长多少米?
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5、教师公布答案。
三、精讲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