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四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12

温柔似野鬼°
689次浏览
2020年09月11日 14: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卫生制度



一、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比较小数的大
小。
2 .结合小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小数
加减法运算及混合运算,并能 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积累数学活动
经验,发展数感。
3.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
4.主动参与认识小数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养成严谨仔
细的计算习 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比较小数的大
小。
2 .结合小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小数
加减法运算及混合运算,并能 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积累数学活动
经验,发展数感。
3.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教学难点: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比较小数的大
小。
2 .结合小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小数
加减法运算及混合运算,并能 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积累数学活动
经验,发展数感。
3.主动参与认识 小数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养成严谨仔
细的计算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总计课时:
12课时

1



小数的意义(一)
——认识小数的意义

累计 :1课时 月 日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
本课安排了层层递进的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通过生活 中的元、角、分等
素材,认识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是抽象到一般意义
上的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第四个问题联系生活中的小数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
义。前三个问题重在将 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建立联系,第四个问题重在让学生带
着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回归生活,进一步体会小数 的意义,并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小数的现实模型 (如元、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理解小数的意
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结合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预学单
学习目标:
1.我能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我能进行元、角、分之间的互化。
3.我能根据相应的学过的知识完成习题。
具体内容:
1.用分数表示。
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是几分之几?
2



2.填空
5元=( )角 1角=( )分
20分=( )角 30角=( )元
3.读出下面的划线的小数,并试着说一说表示的意义。
小明的身高是1.42米。
一条毛巾的价格5.5元。
4.填空
(1)125.36元表示( )元( )角( )分。
(2)156厘米表示( )米,1.35米表示( )厘米

共学单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学生活动
一、做一做,说一说
教师活动
教师巡视,找
二次备课
1.课件出示人民币1.11元,1 .11米,让同学说一说,
学生小组探讨1.11元是什么意思。 如果发现不会
2.小组合作 借助附页1,和直尺,也可以的学生加以引
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来说一说,交流汇报。 导。
3.学生总结自己的发现,教师适时的点拨。
二、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涂色部分。
1.学生在组内借助画图、涂色来理解。

教师强调一定
2.小组成员每个人画一个正方形,然后平要平均分。
均分成10份、100份,涂10份中的1份、
3份表示什么?涂100份中的1份、23份
表示什么? 教师边巡视边
3.学生小组讨论其中的意义,交流汇报。 引导学困生,
三、想一想,填一填。 教师让学生汇
1.根据刚才的画图、分份、涂色、说意义 报,追问用分
来完成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数表示的分母
1份或59份表示什么 ,并用小数来表示。 都分别是多
2.学生总结平均分的分数不同分母是否相少?。
3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同,小数的表示是否相同,区别在哪里? 先让学生汇
3.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 报,然后教师
学生自己说一说身边的小数,并解释例此 处加以讲
子中所反映的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交流汇报。
解。
教师巡视并指
生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 的收获。 教师巡视并指
生总结。


延学单
反馈测试:
1.数学书3页第1题先说说下面每个数中的“3”分别是什么意思?
1.39元 5.63元 3.04元
0.73米 3.25米 6.318米

2.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61份是( — ),也可以表示为( )。

3.数学书3页第3题用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

4.数学书3页第4题。把附页2中的图剪下来,涂一涂。

5.学生自己读3页的“你知道吗?”交流汇报
作业:练习册1页。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把1平均分成10分,其中的一份是110,也可以表示为0.1
把1平均分成100分,其中的一份是1100,也可以表示为0.01
把1平均分成1000分,其中的一份是11000,也可以表示为0.001
教学反思:
4







小数的意义(二)
——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累计:2 课时 月 日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
在上节课学生借助分数直观图,即面积模型初步体会了小数与十进分数关系
的基础上,本节课教科书创设 了长度和质量活动中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成较大
的度量单位,体会小数的意义与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测量长度、质量等活动的具体情境,体会把较小的度量单位转化为较
大的度量单位是产生小数的现实背景。
2.会用小数表示长度、质量等常见的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
教学重点:
将十进制的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确定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小数位数。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预学单
学习目标:
1.我能够记住所学过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2. 我能根据相应的学过的单位进率完成习题。
具体内容:
5



1. 写出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2.写出相邻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进率分别是什么?
3.填空:
(1)3米=( )分米。
(2)2千克=( )克。
(3)2米=( )厘米
(4)5分米=( )厘米

共学单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自学探究
合作交流








学生活动
一、黑板有多长
教师活动
教师让学生来
二次备课
1.学生先来猜一猜这个数可能是多说一说黑板有多
少。 长,教师巡视并
2.每个小组派一名组员来量一量。 让学生来测量。
3.小组交流自己在测量的结果,让
组内每个学生都说不是整米数怎么
办,怎样用“米”来统一这个单位?
4.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方法,在全
班进行交流。
如果有一个整数米怎么办?我们需
要换算的是什么? 教师课件出示教
二、 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科书中测量两种
多少千克? 鸟蛋的情景图,
1. 组内先讨论怎样来把克化为千并提出问题。
克。 教师边巡视边引2.小组交流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导学困生,教师
率,先用分数表示,然后再化为小让学生汇报。
数?交流汇报。
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1克= 1先让学生汇报,
/1000千克=0.001千克。由此可以然后教师此处加
6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知道12克=( )千克。500以讲解。
克=( )千克。
3.学生来说一说解决较小单位的量教师巡视并指导
表示为较大单位的量的关键是什学困生。
么?组内说一说可以用哪些数来表教师适当的补充
示呢?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总结。
教师巡视并指生
总结。



延学单
反馈测试
1.独立完成1题,量一量,填一填(数学书5页)
2.填空题
1021克= ( )千克 1千克31克=( )千克
60元6角6分=( )元
61.46元=( )元( )角( )分
6分米=( )米 48厘米=( )米
320克=( )千克
96克=( )千克
3.判断题。
(1) 3.4千克5克就是3.45千克 。 ( )
(2)8元5分就是8.5元。( )
(3)7.20米就是7米20厘米。( )
4.用小数表示下面各题的数据。
(1)一辆汽车载重6520千克。用“吨”作单位。
(2)一根绳子长12米8厘米。用“米”作单位。
作业:练习册2页。
板书设计:
7



测量活动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6分米是6∕10米,就是0.6米 45厘米=45∕100米=0.45米
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三)
——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
本节重 点是通过拓展整数数位顺序表的途径理解小数的意义与小数的基本
性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数 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数位的计数单位及
其进率关系,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结合实例, 认识小数的十分
位、百分位与千分位等数位上的计数单位与数字的意义;第二个问题是在数位顺
序表上认识小数点所起的指示个位位置的作用,小数数位的计数单位;第三个问
题是解释两个相邻小数数 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累计:3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
2.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
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关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8






预学单
学习目标:
1.我能够读出小数。
2.我能掌握学过的数位顺序表。
3.我能根据相应的学过的数位顺序表完成习题。
具体内容:


1.写出 学过的整数数位顺序表。
2.读出下面的数。
24.3 120.34 456.26

100.2 102.98 11.1
3. 填一填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
(2)整数的计数单位有(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
率是( )。




共学单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9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
分享


一、在计数器上拨珠子。 教师课件出
1.学生根据情景图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示书中情境
也可以自己画计数器,在计数 器上画出图。教师巡
22.222。 视 。
2.组内互相观察并说一说每一个“2”所
表示的不同意义。
3.小组的学生,每一个学生试着说,然
后组内同学讨论修正,依次进行 。 教师适时的点
4.每个小组推选刚才在组内不理解的同拨 ,关键处追
学再来说每个“2”的不同意义,全班同问理答,让学
学交流指正。
二、 认一认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生感受道理、
体会读法。
1.学生自己尝试画整数数位顺序表,再
根据刚才的理解接着画小数的数位顺序
表。
2.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画法,并仔细倾教师课件出示
听别人的方法。 书中 后三幅
3.全班交流各组的方法。着重说一说小图。教师巡视
数的数位顺序表与整数的区别。 并指导学困生
全班交流提4.小组讨论:小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写数。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10
2.组内讨论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最高位
是什么?
3.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教师适当的追
问与理答。

教师适当的补
充总结。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 的收获。 教师巡视并指
生总结。



延学单
反馈测试
1.填空题
(1)0.42中的4在 ( )位上,2在( )位上。
(2)0.6的计数单位是( ),0.02的计数单位是( )。
(3)6.507的5表示5个( ),也可以表示5个( )。
用9,1,2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能组成几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小数?把它们
写出来。
作业:练习册3页。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三)
千 百 十 个 十 百 千
位 位 位 位 • 位 位 位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三)
——小数的基本性质


累计:4 课时 月 日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
本节课主要通过具体情境和直观模型,让学生探索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
2.让学生理解小数末尾是指小数的最低位。
教学重点:
11



理解并掌握小数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预学单
学习目标:
1.我能够掌握每个数中“0”的意义。
2.我能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具体内容:


1.说出下面每个数中“0”表示的意义。
500 1260 30000 50000
2.把下面的数字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5400000=
9800000=
5000000=



8550000= 万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000= 亿
3000000000= 亿
8= 亿
共学单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一、下面两个商店的毛巾的价格一样 教师课件出
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1.学生小组内讨论,并说出理由。
示书中 情境
图。教师巡视
2.小组内说一说5元与5.00元的相同并引导学困
与不同。 生。

12
二、 涂一涂,你发现了什么?



自主学习





1.学生自己;来画表格,并涂一涂,组
内成员来说自己的画法,总结。 教师适时的点
2.全班汇报交流,学生总结小数的性拨,提出计数
质。
3.学生举例来验证这个性质。
单位。

三、利用小数的性质时,我们要注意什
全班交流提升 么?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1.学生观察这几个小数数,读一读,组
内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说出这几个小数课件出示一组
的特点。 小数,“0”在
2.学生独立探究:“0”在不同位置时,不同位置。
意义是否相同,什么时候的“0”可以
去掉,什么时候的“0”添上小数大小教师巡视并学
不变?自己尝试。
3.全班进行交流,明确方法并汇报。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 的收获。
困生给予提
示。
教师巡视并指

生总结。


延学单
反馈测试
1.填空题
(1)把30.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把7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
(2)0.7与0.70比较,它们的大小( ),计数单位( )。
(3) 在小数的( )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 )不变。
2.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3.90 420040 34.0800 0.0600 3.20


13



3.200 0.06 3.09 42.04 34.8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10.7=1.7 ( )
(2)8.60=8.6 ( )
(3)0.5和0.50的大小不同。 ( )
作业:练习册4页。
板书设计:
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



比大小
——小数的大小比较

累计:5课时 月 日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
数的大小比较是数的认识的基本问题,本节课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科书以运动会跳高和跳远比赛的情境为载体,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
题是用通过直观模型和小数意 义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第二个问题借助数位顺序
表和数线比较小数的大小; 第三个问题是概括小数比 较大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三个问题侧重点不同,但又围绕着小数的意义,其中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是基 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小数的意义,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4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在数线上表示它们的位置。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
教学难点:
比较小数的大小及将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预学单
学习目标:
1.我能够会比较整数的大小。
2.我能掌握学过的数字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3.我能根据学过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完成习题。
具体内容:
1.比较下面数的大小。
152 ( )125 1063( )2125 3600 ( )1825
9999( )10000 7023( )6125 5305( )5120
2.把下面的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64 、 1305 、 9999 、 10000、
5002 、1039 、 2800
3.写出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提示:有两种情况)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共学单
教师活动
教师课件出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一、谁跳得高?
1.学生先独立比较,把自己的方法写下示书中 情境
来。 图 ——跳高、
2.小组汇报。认真倾听这些方法,选出跳远的成绩。
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或者最适合 自己的教师巡视并引
15






自主学习




方法。 导学困生。
3.组长再出一组小数,让组员来比较,教师适时的点
看谁的方法最好。
4.小组交流,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二、谁跳的最远?
拨,指生汇报,
师总结。

1.学生独立观察课件中的数据,并尝试
画数位顺序表和数线来比较。
2.小组内交流用这种方法比较的好处,

教师巡视并学
困生给予提
全班交流提升 并总结。








3.全班交流、汇报。
三、说一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1.小组讨论。归纳出所有方法的特点。 示。
2.全班交流,学生总结? 教师适当的追
3.全班再次交流,比较整数的大小与比问与理答。
较小数的大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汇报,总结。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 的收获。
教师适当的补
充总结。
教师巡视并指生
总结。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延学单
反馈测试
1.奇思和淘气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谁更高?涂一涂,填一填,再与同伴交流你的
想法。

出生时米
3岁时米

2.比大小。

0.839 ( )0.9 6.07( )6.7 5.45( )5.63
16
奇思
0.48
1.1
淘气
0.5
0.95



4.03( )4.009 7.217( )7.22 7.19( )71.9
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0.472 0.407 0.724

(2)1 0.1 1.001 1.10

(3)6.07 6.72 7.06
作业:练习册5页。
板书设计:
比大小
比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比较大;
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
数比较大;十分位相同,就看百分位,百分位
大的那个数比较大;

教学反思:



买 菜
——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
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元、角、分的现实背景中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本
节课主要学习一般意义下的 两位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科书安排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估计所需钱数;第二个问题是运用已
17

累计:6课时 月 日



学的知识,用多种方法计算所需钱数;第三个问题是总结竖式计算小数加减的方
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
计,体会小数 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在小数加 减法的计算过程中,小数点要对齐。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预学单
学习目标:
1.我能够掌握整数和一位小数加减法。
2.我能运用一位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我能根据所学知识来完成习题。
具体内容:
1.竖式计算。
78 108 287 3.5
+ 64 -- 95 --151 +1.2
———— ———— ———— ————
2.写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写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方法。



18



共学单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
一、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元?
教师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
二次备课
1.学生自己结合情境图来说一说,你书中情境图。
是怎么估算的。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教师巡视并让
3.总结整数或小数的估算方法的特学生汇报。
点。
二、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


1.根据情境图,学生独立计算
1.25+2.41=
2.组内汇报自己的算法,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汇报,总结几种算

教师巡视并对
全班交流提法。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三、用竖式计算,总结算法。
1.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1.25+0.74 有困难的小组
2.76—2.1 给予指导。
2.学生独立概况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的要求和方法。 教师适当的补
3.先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充并总结。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 的收获。 教师巡视并指
学生总结。


延学单
反馈测试
1.填空题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 )对齐,然后按照( )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2)两个加数的和是26.75,一个加数是13.43,另一个加数是( )。
19



(3)8米60厘米—5分米=( )米。

2.计算。
4.3—2.3= 5.3+4.5= 8.11+1.22= 36.6—32.1=
21.3+11.2= 78.9—53.4= 4.12+1.23=
3.数学书12页5、6题。
作业:练习册6页。
板书设计:
买菜
1.25+2,41=3.66(元)
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教学反思:



比 身 高
——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累计:7课时 月 日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
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 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主要学习小
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科书选取了一组一位小数的数据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小数
进位加的算 法;第二个问题是探索小数退位减的算法;第三个问题是解决小数末
尾需补“0”的退位减法。三个问题 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小数的意义探索算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中,探索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
20



法和退位减法,逐步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
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预学单
学习目标:
1.我能够掌握整数和一位小数加减法。
2.我能运用一位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我能根据所学知识来完成习题。
具体内容:
1.竖式计算。
7.1 10.8 2.87 3.5
+ 6.4 -- 9.5 --1.51 +1.2
———— ———— ———— ————
2.写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写出一位两位小数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的方法。

共学单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一、鹿妈妈高多少米?
教师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
二次备课
1 .学生自己结合情境图来说一说,书中长颈鹿一
想知道鹿妈妈的身高要怎样列算家比身高的情
式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境图。
21





自主学习




2.组内交流,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3.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方法。
二、小黑高多少米?
教师巡视并让
学生汇报。
1.根据情境图,学生独立列算式并
计算。
2.组内汇报自己的算法,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并对
3.全班交流算法,汇报,总结小数有困难的小组
给予指导。

教师适当的补
全班交流提升 退位减法的方法。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三、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1.学生独立用列式计算6—2.4
2.小组内交流整数减小数的方法。充并总结。
根据小数的性质。
3.先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总结方
法。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 的收获。 教师巡视并指
生总结。



延学单
反馈测试
1.填空题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 )对齐,然后按照( )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2)两个加数的和是26.2,一个加数是13.4,另一个加数是( )。
(3)8米60厘米—5.9分米=( )米。

2.列竖式计算。
3.7+5.8= 18.4+6.8= 3.8+1.7=

22




10.5—8.7= 7.4—6.8= 12—11.3=


3.数学书15页3题。
作业:练习册7页。
板书设计:
比身高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



比身高 试一试
——巩固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累计:8课时 月 日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
主要是在上节课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 增加小数的位数,进一步提高学生小
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能力。
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科书安排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称体重,增加到了两位数小数;第二
个问题是运 用已学的知识,来改正计算题的错误并说出错在哪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多位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用所学知识找到每道题的错音,
教学重点:
23



理解并掌握多位小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中,小数点要对齐。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预学单
学习目标:
1.我能够掌握整数和一位小数加减法。
2.我能运用一位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我能根据所学知识来完成习题。
具体内容:
1.竖式计算。
7.8 10.8 2.2 3.5
+ 6.4 -- 9.9 --1.5 + 1.8
———— ———— ———— ————


2.写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写出一位小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


共学单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学 案
一、称体重。
导 案
教师课件出
二次备课
1.学生自己结合情境图来说一说,读一示书中情境
读三个问题。 图。
2.组员独立列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说一说与上一节课教师巡视并让
内容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学生汇报。
24



自主学习





二、想一想,计算错在哪里?
1.学生独立改正错题,并写出错音。
教师巡视并对
2.组内汇报自己的算法,相互交流。 有困难的小组
给予指导。
3.全班交流算法,汇报,总结在计算
教师适当的补
充并总结。
全班交流提升 小数进位加、退位减是要注意什么?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 的收获。 教师巡视并指
生总结。



延学单
反馈测试
1.森林医生(书15页4题)

2.竖式计算。
3.75+5.18= 18.4+6.83= 3.82+1.27=


10.5—8.79= 7.84—6.88= 12—11.36=



3.数学书15页5、6、7题。
作业:练习册8页。


25



板书设计:
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小数的进位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从末位加起,哪一位
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退位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从末位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
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上退“1”,在
本位上加十再减。

教学反思:




歌 手 大 赛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
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 主要学习小
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科书 选取了一组一位小数的数据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小数
进位加的算法;第二个问题是探索小 数退位减的算法;第三个问题是解决小数末
尾需补“0”的退位减法。三个问题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 小数的意义探索算法。

累计9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中,探索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
法和退位减法,逐步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26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
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预学单
学习目标:
1.我能够掌握整数和一位小数加减法。
2.我能运用一位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我能根据所学知识来完成习题。
具体内容:


1.竖式计算。
7.1 10.8 2.87 3.5
+ 6.4 -- 9.5 --1.51 +1.2
———— ———— ———— ————

2.写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写出一位两位小数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的方法。


共学单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一、鹿妈妈高多少米?
教师活动
教师课件出
二次备课
1.学生自己结合情境图来说一说,想知示书中长颈
道鹿妈妈的身高要怎样 列算式?学生鹿一家比身
独立列式并计算。 高的情境图。
27





自主学习




2.组内交流,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3.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方法。
二、小黑高多少米?

教师巡视并
让学生汇报。
1.根据情境图,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
算。 2.组内汇报自己的算法,相互
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汇报,总结小数退位教师巡视并
对有困难的
小 组给予指
导。
全班交流提升 减法的方法。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三、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1.学生独立用列式计算6—2.4
2.小组内交流整数减小数的方法。根据
小数的性质。 教师适当的
3.先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补充并总结。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 的收获。 教师巡视并
指生总结。



延学单
反馈测试
1.填空题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先把( )对齐,然后按照( )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2)两个加数的和是26.2,一个加数是13.4,另一个加数是( )。
(3)8米60厘米—5.9分米=( )米。

2.列竖式计算。
3.7+5.8= 18.4+6.8= 3.8+1.7=


28



10.5—8.7= 7.4—6.8= 12—11.3=


3.数学书15页3题。
作业:练习册9页。

板书设计:
歌手大赛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8.65+0.40=9.05 (分) 9.43-9.05=0.38(分)
答:田老师是冠军,比贾老师高0.38分。
教学反思:




练学一

累计:10课时 月 日
练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意义,通过训练让学生更好的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2.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的顺位顺序表并会应用。
3.会用小数表示长度、质量等常见的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形式:
学生独立完成、合作交流、展示、教师指导。
练习内容:
1.填空
(1)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29



成( ):其中的26份是( )。
(2)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小数点右边的第四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3)3.4567是( )位小数,“3”在( )位上,表示( ),
“6”在( )位,表示( )。
(4)4个0.01写成小数是( ),8个( )是0.8.

2.写出小数数位顺序表,在表中写出下面的数,并读一读。
95.71 6.029 0.805 2.102



3.把下面的小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0.49 4.099 10.09 0.23 13.24

( )>( )> ( )> ( )> ( )

4.判断。
(1)小数都比1小。( )
(2)0.7与0.70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
(3)8个十分之一比8个0.01大。( )
(4)0.960千克的铁比0.96千克的棉花重。( )

5.写出下面小数中的“5”表示的意义。

2.15米 3.52元 50.1米 0.125米 2.15元


一单元复习


累计: 11课时 月
练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0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能结合具体情 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
计,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练习形式:
学生独立完成、合作交流、展示、教师指导。
练习内容:
一、口算。
0.13+0.29 0.24—0.09 0.9+7.5 0.6—0.37
3+0.8 3—2.7 1.3+0.5 5—0.1—0.9

二、列竖式计算
0.6+6.04 8.05—2.97


10—5.26


0.45+1.7 32—6.34



三、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61—4.28+6.39 32—6.34—3.66


5.15—(4.91—3.85) 3.17+4.35+1.863+5.65
四、解决问题。
1.王伯伯把一根4米 长的竹竿垂直插入鱼塘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5米,露
出水面的部分是1.24米,这个鱼塘水深多 少米。

31
7.29+23.8




2.快餐店里几种食品的价格如下:
大汉堡:9.50元个 小汉堡7.00元个 柠檬汁:8.40元瓶 冰激凌:4.60
元个 红茶:3.80元瓶 大薯条:6.50元袋 小薯条:4.50袋
(1)一瓶柠檬汁比一瓶红茶贵多少钱?


(2)自选套餐:一个小汉堡+一袋小薯条+一瓶茶(或一个冰激凌)请你自己组合
一份套餐,计算买这份套餐需要多少钱?


(3)妈妈给淘气20元,他可以怎样买一份套餐?还剩多少钱?
3.学校食堂买来西红柿 30.25千克,黄瓜12.07千克,买来的芹菜比西红柿和黄
瓜的总和少3.91千克,买来芹菜多 少千克?


一单元测试

累计:12课时 月 日
测试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测试内容:
一、 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1×1= 1-0.9=
0.32+2.58= 10.8+5.05=
10.9-6.1= 3.11+2.22=
0.36+0.4= 12.5+12.5=
二、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32



1.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 )。
2.0.4里面有( )个0.1,0.025里面有( )个0.001。
3.100.0103读作( ),五十点五零写作( )。
4.69克=( )千克 5元6角7分=( )元
5平方分米=( )平方米 1千克500克=( )克
1米70厘米=( )米,8千克10克=( )千克
5.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
6.6.09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
9在( )位上,表示( )个( )。
三、比大小(共12分)
0.56 0.65 3.8 3.08 5.009 5.09 3.217 3.22
4.28 4.280 8.402 8.042
四、竖式计算(共18分)
12.3+4.12 23.5-2.8 20-3.65



3.84-2.3 5.1-1.23 2.8+4.65



五、计算下列各题(共16分)
3.8 + 1.4 – 2.35 18.3 – 3.6 – 4.4



6.24 – (2.19 + 1.86) 5.3 + 12.38 + 4.7



33



六、笔记本每个5.85元, 练习本每个0.95元, 书包每个25.8元, 彩笔每
盒18.45元
(1)买一个练习本和一个笔记本共用多少元?


(2)一盒彩笔比一个笔记本贵多少元?


(3)小明由30元,买一个书包,找回多少元?


(4) 妈妈有50元,想买这四种文具,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如果够还剩
多少元?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4

公务员申论-重庆58同城招聘网


搬迁通知-孔子世家


辽兴宗-政工师工作总结


广州涉外经济学院-英语口语考试成绩


七夕情人节是什么时候-元旦节日记


圣经密码-骂人不带脏字的文章


西安二本大学排名-家乡的名人


消防工程施工合同-莆田学院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