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时事评论-端午节的由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师:王强
教学意图: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
称、中心对
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
对于
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
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
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省编义务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平面图形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就大胆尝试在这
里编排一节《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既可
以使学生对所学的
平面图形有一个新的认识与界定,又可以渗透数学的生活
味。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
对称
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 9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
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探索某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各种平面图形等学习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
2 9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一、游戏导入,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你们会玩纸吗?怎么玩?看老师怎么玩?
你们会不会像老师这样玩呢?每人都有机会,不妨请大家也
来玩一玩。
(设计意图:从
“玩”这一话题引入,结合师生的撕纸作
品,自然引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感知图形,体悟特征
(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1、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
抽象出这类平面图形的特点。
师:既然这些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
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
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通过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深入认识对称轴,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
3 9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特征。
3、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
形。
(1)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2)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并且画
出对称轴,你发现可以画几条?
(3)汇报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设计意图:在操作
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
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习的主动
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判断下列这些国旗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5.想象:根据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象它的另一半,
并判断给出的是什么图案。
4 9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设计意图: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对新知的
掌握情况,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数学就在自
己身边。)
三、动手实践,深化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
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
素材,自己想办法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设
计意图:具有开放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给了
学生自我
表现、自我创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
学数学的亲切感,也有利于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5 9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教
学
设
计
6
9
教师:王强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后反思
教师:王强
一、
创设情境,让课堂“动”起来
课前,我以玩纸的游戏导入,先示范撕纸,得到了一个
轴对称图
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也动手操
作,创造了各种漂亮、别致的作品,并且把它们一一展示出来,在初步感知要学的知识的同时,更让学生体悟
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了愉教娱乐的目的。接着
,我让学
生从“对折”中体会到对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观察自
己的作品,从而发现轴对称图形
的特征;同时,发现“折
痕”引出对称轴,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再归纳
总结,引到学生
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判断轴对
称图形的方法。在这里面,还有一个难点,就是“重合”
与“完全重合”的区别,我引导学生先观察手中的作
品,采用比较法,解决了这个难点。整个过程,都是
操
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伴随着“动”、“静”有
机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从而
更投入学习。
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得到充分体现
在判别轴对称图形的环节中,我让学生从认识的几何图
7 9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形和其他图形中找一找轴对称图形,小组合作
,共同探
讨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因为需要判别的图形较多,
小组间就分工合作,并把各自判
别的图形在小组间进行
交流,实现了小组间的互动。然后在判别各国国旗图案
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时,学生的猜测、观察、教师的质疑,
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动。
三、不足之处 因为这个内容的教学一般出现在六年级,对于四年级的
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就如在
“判别各
个平面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这一环节,学生在感知上和
操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欠缺,当
然,如果,之前能安排
一个铺垫练习,可能会有所好转。如可以这样设计:同
学们,看看老师手
中的这个小猪作品,有几条对称轴
啊?(一条)那么这个窗花呢?可以有几条折痕对折
的?也就
是有几条对称轴?
另外,在课堂小结环节,可设计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
轴对称图
形,再出示课件中的图片,符合学生感官认知,
又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8 9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教
后
反
思
9 9
教师: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