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外交学院-关于少先队的手抄报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X|k | B | 1
. c|O |m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用小数(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其中的
37份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3. 1.11表示( )元( )角( )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
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小数的意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学 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 )元
9分米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
部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X|k | B | 1 . c|O |m
2.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
读作:( )
4.连线题: 0.008
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
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
0.296(
) 0.269( )
三、作业布置。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四、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
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
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
义,知道
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黑板有多长
1、教师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2、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课本上黑板长度为2米36厘米。
3、教师提出问题:黑板长多少米?
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5、教师公布答案。
三、精讲例题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
,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36米,
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总长等于2米+0.36米=2.36米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4、教师叫学生回答。
四、当堂训练。
1、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三道练习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2、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判断对错。(小黑板出示)
(1)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0份是1角。( )
(2)把1000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5份是0.005千克。( )
(3)百分之十二就是0.02。( )
(4)十分之七米用小数表示是10.7米。( )
(5)0.05表示百分之五。( )
(6)3.21是三位小数。(
)
(7)0.034写成分数是 ( )
二、当堂训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1、用箭头指出下面各数在直线上的位置。
2、写出下面的小数。(9分)
(1)蜂房的容积几乎都是零点二五立方厘米。写作: __________
(2)人的眼睛大约能分辨只有零点零六毫米的物体。 写作:_________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0,它
是(
),读作( )。(8分)
4、请你用0、3、6、9四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按要求组数。
(1)整数部分最大,而小数部分的千分位是6的数是( )。
(2)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的是 ( )。
(3)0读出来,而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小数且不是0的是( )。
三、作业布置:作业本做2、4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小数的意义(三)
教学目标:
1、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
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2.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或分数。
= =
0.8= 0.021=
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2、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
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同
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3、教师精讲。
三、探究新知
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什么?
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4、精讲例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4分米 =( )米 52厘米 =( )米450克 =(
)千克 69
克 =( )千克5元6角7分 = ( )元1米5分米 =(
)米
2.(1)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0.36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3)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 )份,有这样的( )份。0.4米里有
(
)个0.1米。
(4)0.5元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 )份,有这样的(
)份。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比大小
学习目标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比较小数的大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3、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展示)X K b 1. C om
1.一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或 。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或 。
4.0.307的3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示 。
5. 1米= 分米,1分米=
米;1千克= 克,1克= 千克。
二、合作探究。
1.谁跳的高。
在一次调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
哪一个
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9.87 ○ 9.90
2.谁跳的远?
三位出场的选手的得分评委也打
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说说你的方
法,小组合作。
( )>(
)>( )
3.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
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
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
部分大的这个数就
大;如果 部分相同,就从 部分的 位比起,
位上大的
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当堂训练。
1.在下图中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
0.839 ○ 0.9 6.07 ○
6.7 5.45 ○ 5.63
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 =( )米
37厘米 =( )米
5元4角 =( )元 150克
=( )千克
4.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
(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1)
0.720, 0.702, 0.712
( )<(
)<( )
(2) 8.09, 8.91, 9.08
( )<( )<( )
5.根据要求,写出三个小数。
(1)在0.6和1.0之间:( ),( ),( )。
(2)在0.25和0.5之间:( ),( ),( )。
(3)在0和0.1之间:( ),( ),( )。
6.下面数中的□内可以填几?
0.□7 < 0.6 1.□<□ 2
□.□ < 1.□ 0.□1 > 0.1□
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买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导航
1、完成课本估一估。
2、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3、小组合作,每组根据任务
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成果,同学认真听,认
真评,并提出置疑。
4、在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中,计算法则是什么?
1.25+2.41=
3.66-1.25=
5、概括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它起什么作用?
三、当堂训练
1、0.2+5.5= 1.2+9= 5.03+3.24=
4.5+1.05=
2、判断对错,有错的题目在下面空白处订正。
4.28 5.23 0.8
+
4 + 1.17 + 0.6
4.
32 6. 30 1. 4
(
) ( ) ( )
四、作业布置:
1、练一练4、5、6题写作业本。
2、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比身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
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
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通过活动,培
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倾
听
他人的看法或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w
W
w .X k b 1. c O
教 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7= 5.8-2.6=
2.列竖式计算。
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
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 = ( )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 = (
)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
数点”和
“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 ,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
6就等于 。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 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
借1,
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 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w W w .X k b
1. c O
1.计算。
2.列竖式计算。
0.93-0.47 = 8.17+6.94
= 8.25+1.55 =
10-2.45 =
0.56-0.307 = 2.34+1.067 =
2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
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小数的性质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
br>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
实际问题,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
力。
教学重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小
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讲练结合法。
学
法:主动探究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
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
样判断谁的表
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
合素质
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
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
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
法。
三、当堂训练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
3、4.4时=4时40
分。
( )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 )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
数。
( )
(二)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四、学习体会。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X k B 1 . c o m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3、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
教
法:主动探究法、练习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的意义。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怎样进行小数加减的计算。
二、展示交流。
专题训练一:完成课本18页第一题、第二题。
专题训练二:完成课本18页第三题
专题训练三;完成课本18页第四题。
专题训练四:完成课本18页第五题
专题训练五:完成课本18页第六题。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小小知识窗看谁本领高!(25分)
1、0.78里面有(
)个0.01,3.6里面有( )个0.1。
2、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3、0.050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
位。
4、58厘米=( )米 540克=( )千克
7元8角3分=( )元 9吨40千克=( )吨
5、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6、10.1千克、1000克、1.1吨、1千克10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 )﹥( )。
7、在○里填上“<”、“>”、“=”。
7.9○8.2
0.09○0.12
5.7○5.8
3.61米○362厘米 284克○0.284千克 5.3米
○532厘米
8、0.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 )。
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
是( )位。X
k B 1 . c o m
10、□5.□5,使这个数最小是(
),使这个数最大是( )。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
同。 (
)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
3、4.4时=4时40
分。
( )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
法。
( )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
数。
( )
三、选择。 (10分)
1、0.9比10少( )
A、0.1 B、
9.1 C、9
2、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
A、4.25
B、2.54 C、5.42
3、大于4.35小于5.35的小数有(
)个
A、9 B、10 C、无数
4、8080.80这个数( )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5、小红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将减数3.8错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
的结果是(
)A、66.2 B、142.2 C、
10.8
四、计算。(32分)
1、口算:(10分)
6.9-6=
0.9+0.6= 1-0.09= 0.9+0.1=
2.7+2.2=
0.2+0.8= 0.7-0.7= 5.5+11=
1.3-0=
9.7-7=
2、列竖式计算:(6分)
27.09-9.28
22.45-19.156
9.07+2.88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6分)
15.89-(5.89+6.98) 4.9+12.87-5.38
75.6-10.8-9.2
4、列式计算。(10分)
(1)一个数比2.02与3.28的和多1.3,这个数是多少?
(2)从100.86里减去10.54与20.86的和,差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18分)
1、五月份某运输公司一队运货30.6吨,二
队运货35.08吨,三队比二
队多运货2.02吨,三个队五月份共运货多少吨?(4分)
2、妈妈买鞋用去125.4元,买袜子用去13.8元,给了售货员150元,
还剩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计算)(6分)
3、光明小学四二班向灾区的小朋友捐款情况如下表:
小组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钱数(元) 50.61
比第一小组少18.29 比第二小组多42.87
(1)第三小组捐款多少元?(2分)
(2)三个小组一共捐款多少元?(3分)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3分)
六、智力大比拼(5分)
一桶油连桶重55.1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30.1千克,这桶油重多少
千克?桶重多少千
克?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图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
2、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
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 法:主动探究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版、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w W w .X k b 1. c
O
一、预习检查
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目,组内交
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
看一看田园风光,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看,这幅图上有些什
么
?说出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P20的各项要求。
(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2)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
(二)合作学习:课本20页的这些图形每一步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看书20页实践活动第二题。回答下列问题。看一看,说一说。
(1)这些图片中的图形你见过吗?
(2)第一个图中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3)第二个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组内交流、解疑、个
别汇报、老师点拨。
(4)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
四、点拨升华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是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
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填空。
(1)三角形具有( )性,平行四边形具有(
)性。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
形。
2、数一数。
( )个三角形(
)个平行四边形。
2、完成学案的练习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
示长
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
再用一个圈画出
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
论,教师加以点拨。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
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
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2、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
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
<
br>教学重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
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
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分类活动,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
法:主动探究法。
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3中的图1。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目
组内
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问题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可以把角分为什么? 产生质疑,
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22页的各项要求。
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角?
2、从情境图入手。这是什么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些三角形一样吗?
3、你能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二)说一说、认一认w W w
.X k b 1. c O
1、认识笑笑的分法。笑笑为什么这样分呢?
2、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
角三角形。
<
br>3、观察第一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直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
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4、观察第二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钝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
个角是
角的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
四、当堂训练
1、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
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三角形
按边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
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
2、(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 (2)有一
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 )
三角形;(4)有两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
3、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_____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____
_角;
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_____角。
4、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不等边三
角形( )条对称轴。
5、完成检测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6、进行找一找、填一填
。进行23页练一练第2题。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
数学游戏。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7、练一练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8、学生独立练习做练一练的第3、4题。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
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