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1~6年级)教材整体介绍

巡山小妖精
610次浏览
2020年09月11日 18: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化妆知识-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


新世纪(版)语文(1~6年级)教材整体介绍
语文(1~6年级)教材编写组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作为验证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本套教材的编写 是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依据。
本套教材的编写力争在我国语文 教材编写的科学化方面有所突破,即充分吸收有关语
文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力争使教材的各方面内容都 建立在科学实验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特点,我们特别邀请了以下专家参与 编写工作,体现出了
他们所主持的相关研究成果。他们是王宁教授的《汉字构形学》、舒华教授的《小学 语文教
材等级字表的研制》、伍新春教授的《小学低年级儿童阅读兴趣研究》、王泉根教授的《儿
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研究》、张大成教授的《汉语拼音教学问题研究》等。
本套教材的指导思想如下:
注重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针对目前语文教育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所存在的极其严重的
问题,本套 教材从内容到呈现方式都注重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
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不仅 选文注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而且选文的活动设计和呈
现方式也富有引起学生与其对话的魅力。
注重学习策略,学会学习。改变目前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
练的单一、 僵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不断体会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
程与方法。在富有个性化的 语文实践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态度、习惯与方法,逐步
学会独立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整体推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改变目前语文教材过分追求知识点和能力训练
点的序 列化、精确化,以及听说读写的机械割裂现象,加强语文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以及能力、策略等各 方面的整合,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注重积累,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积累包括语言、篇章样式、人生体验、思想感情等
方面,这种积累必须是反刍式而不是灌输式的。要特别 重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作品
的各方面内容,语言积累不是要学死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生活 中大众的、古人的、
外国的活的语言。篇章积累不是要背写作知识,而是从古今中外文化精品中感受丰富 多彩
的文章样式与创造力。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做人,因为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认识社会、认识
自 然、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在语文实践中,发展创新意识和能 力,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在教材中创造一切
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充分肯定、鼓励学 生不同的想法与认识,不轻易否定
学生的意见与答案,确实错误的要巧妙引导,切切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 心与思维的积极性,
要充分地鼓励与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特别注意在教学中与 学生
心灵的沟通。以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与创造性为根本宗旨。
构建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 。本套教材教学过程全程开放,让语文课本、语文课
堂、语文教学向社会、向其它学科、向学生的生活、 兴趣与需要开放。语文学习内容覆盖
着人类生活各个方面,而生活里又处处有语文。学好语文才能学好其 它学科,而学好其它
学科又能有助于学好语文。另外,本套教材富有弹性,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可以对教 学内
容、课本篇章与安排做增删调整。
二、教材体系和结构


为了改 变目前语文教材僵化、封闭的单元体系和结构,以及每个单元和每篇课文的能
力训练点和知识点的线性化 排列,从而造成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无法提高的弊端,本套教材
是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采用适合学 生认知水平的主题或情境为主要形式的教材呈
现方式。
第一、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设 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想象
世界相结合的专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专题或情境,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形成语文综合素养。
第二、每个主题单元强调整体和综合,是 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学习,除了听说读写等语
文基本活动之外,还要进行观察、调查、参观、访问和搜集查 阅资料等,在活动中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活动中用各种方式不断呈现 学习、探究
的结果。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形成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策略、方法等。每个主题单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领域,在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第三、每个主题的选择与确定是多角度的。不是按照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编排。
第四、每个主题单元是开放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调整、选择和补充。
理想的教材:
教材不应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教师创造的
激情。 < br>教材应该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富有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魅力,能够唤起学生挖掘自
身潜力的意识 。使学生不断获得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的、蕴含内在激励的学习经验。
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 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
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现自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 成功感,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三、教材的特色和选文原则
本套教 材坚持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和现代化,注重让学生通过对文学精品的品味与感悟,
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审美 情趣,充分体现学会学习的理念。
第一、学会学习的前提是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即学习兴趣的激 发、培养。对学
生而言,没有自愿投入其中的激情、动力,没有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获得继续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年级上册第67页)
第二、学会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尝试 、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对自己的学
习过程进行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持续地调试自己的学习策略 。(一年级下册教材第
43、60页)
第三、从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而言,语文课程内容本身就 具有内在的价值,学习这些内
容和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目标的实现。因此教科书的内容及设计安排、 学生学习语文
的过程应该蕴涵、渗透学会学习的理念,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不着痕迹中形成学会学习的< br>素质。(开放单元的设计思路)
第四、学会学习的实现要通过学生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依靠讲 解、灌输、背知识点
是不能够实现的。(一年级下册第83页)
1.开放性
第一、 让学生以语文教材为切入点,从教材引发开去,与其他学科和学生的生活结合
起来,通过查找资料、参与 社会活动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突破传统语文教
科书的有限空间。全方位学习语文。 第二、语文学习内容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启发性,富有引起对话(学生与教材的对话)
的魅力。尤其 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应该启发学生对各种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进行


多向度的理解 与体验。
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练习)采用了游戏性的呈现方式,学生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
形式灵活多样(根据学生、学校、地区的差异可选择、调整、删减、补充)。
第三、语文学习过程是教 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
师和学生都是积极地、时刻保持批判性的敏感 ,通过探讨、交流而不断修正并形成自己的
认识。
2.选择性
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 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是多样化的,教
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自主安 排与设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自己有
目的、有计划的探究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 。
3.适应性
第一、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 ,为开
发各地区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了可能。
第二、适应各个学校现有条件的不平衡性,为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空间和条件。
第三、适 合各种层次和水平的教师适用,在保证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创造性
地使用本套教材提供了条件和 机会。
本套教材编选课文的原则是:
1.内容形式精美,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认 字、写字教学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人文
精神内涵。
2.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儿童 生活,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潜移
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3.符 合时代精神,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受到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保护环 境等思想的熏陶。
4.体现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进步文化的精华,使学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
教育。
5.诗歌与散文,现代与古代,中国与外国,主体课文与自读课文保持适当比例。
四、相关语文教学资源介绍
如何既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丰富资源 ,为教师教学提供周
到支持,既保证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又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用丰富多 彩的活
动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课外生活,是我们进行教材配套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支持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
1.《<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教学用书把学生课本的 内容缩小放在版面中心,四周
提示各种教学要点、教学难点、教学建议、活动组织建议,为教师提供尽可 能详细的教学指
导、教学选择,尽量不干涉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为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下更大的空 间。
2.《教师教学生字卡片》 每个生字一张卡片,背面附有生字拼音、组词、教学重点等,
供教师在教学时选择使用。
3.《汉语拼音卡片》 将每个拼音字母配上精美的画面,或者从字形或者从字音帮助教
师教学。
4.《语文录音磁带》 每册教材一盒,请著名专业播音员用标准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另 附故事、歌曲等,可供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自学使用。
5.《语文多媒体课件》 每篇主体课文均配有 标准朗读或情景配乐动画,每个主题单元
均设置了“语文天地”,提供了多种形式供学生读、写、练、做 的活动资料、视频资料和相
关图片。本套光盘还提供了能有效管理和使用这些资源的平台。该平台具有检 索、浏览、资
源重组、存储等功能,并支持各种文件的导入与导出,操作简便快捷,辅助教师利用资源备


课及根据各自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设计与开发教学课件,支持教师应用资源进行新型课堂 教
学模式的探索。
6.《语文教学挂图》 用彩色挂图表现教材中的教学重点、难点,方便教师教学。
(二)支持学生的辅助材料
1.《语文伴你成长》 它采取与教科书主题单元对应的方式,是学生语文学习资源的重
要组成 部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也是孩子成长的记录。具有三个特点:(1)
趣味性。它完全从 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来开发和设计的,不用教师布置,也不用家长督促。
(2)开放性。其题目设计新颖 ,能把各种学习活动结合起来。(3)创新性。其题目设计的
开放和新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同步阅读文库》 由编写组组织编写,是学生语文学习资源的另一组成部分。它采
取与教 科书主题单元大概呼应的方式、按大写字母顺序编排,与课文关系密切,学生学习的
有力助手,课文内容 的扩展,并适当向课外延伸。
3.《语文·写字本》 由编写组组织有关专家编写,著名书法家写字, 前三册还配有简
单的书法指导。让学生通过摹写和临写生字来识记生字,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美观。 写
字本中的字,不仅有生字,还有词语和只认不写的字,这有利于巩固熟字,并缩小识字、写
字 之间的差距,也有利于词语积累。从三年级开始,还增加了毛笔字的书写练习。
4.《学生识字卡片》 每课生字印在一张纸上,中间用虚线分开,教师家长帮助学生裁
开后,学生可自己认读或同桌相互认读, 做识字游戏。
5.《语文寒假生活》《语文暑假生活》 在巩固本学期学习内容的同时,安排了丰富多彩
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语文。
五、教师培训和实验支持情况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环
节。 < br>2001年暑期,在北师大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的统一组织下,语文编写组为
全部首批 实验区教师进行了一级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研讨、教材介绍分析、课堂实例分析三
个方面,受到实验区教 师的广泛好评。调动了广大实验区教师和教研员的教改、科研积极性。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课改实验 通讯》(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办),《“新世纪”
小学语文实验通讯》,网站(),编写组实 验区回访,定期的课改实验经验交
流会,论文、教学设计、研讨课交流、推荐、评比,北师大小学语文课 程改革实验指导委员
会等形式,我们实现了编写组和实验区广大教师的直接交流、互动,及时发现并研究 解决实
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实验工作通讯》 (即将更名为《新课程》)由北师大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办,
是指导“新世纪”版教材各学科实验工作的正式刊物,每期有固定版面刊登 语文课程改革的
相关信息、成果。
2.《新世纪(版)小学语文实验通讯》 由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语文课程工
作室主办,专门指导小学语文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3.网站() 小学语文栏目随时刊登语文课程改革的信息和成果,为
实验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4.编写组实验区回访 每学期定期组织编写组老师到各实验区以听课、讨论等形式了
解实验 情况,和实验教师一起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5.定期的课改实验经验交流会 每个学期, 我们都会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交流研讨
活动,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针对课程改革 中出现的问题,专家学者与
各实验区教研员、教师共同研讨解决方案。自2001年到2002年,我们 共举办了3次这样的
研讨活动,有力地推进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6.论文、教学设计、研讨课交流、推荐、评比 我们鼓励实验区以研究者的身份从事
课程改革。我们征集广大教研员、教师的科研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录像,组织专家进行评
奖工 作,并为获奖文章颁发证书,迄今为止评奖已进行了三届,第四届评奖活动的参评文章
已开始征集。我们 把部分优秀文章在《新世纪(版)小学语文实验通讯》发表,还把优秀文
章汇编成《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一书,正式出版(已出两辑),并推荐给《学科教育》、《语
文建设》、《实验工作通讯》等杂志。每 年,我们还组织专家、学者分析、观摩实验教师的公
开课、研讨课,对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教学给予 鼓励。
7.北师大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指导委员会 在2002年12月的研讨会上,我们初步< br>成立了北师大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由知名语文课程专家学者、北
师大语 文教材编写组成员、各省语文教研员、一线优秀教研员、教师共同组成,负责北师大
小学语文的实验指导 工作。同时,迄今为止,已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了实验
指导委员会分会。
六、实验取得的初步成果
这套教材自2001年进入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2002年开 始在全国二十多个省、100
多个省级实验区使用,使用学生超过100万人。其中,有沈阳、成都、西 安、青岛这些教育
发达的中心城市,也有贵州贵定县、宁夏灵武市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和教育在 全国
有重大影响的北京海淀区也选用了我们的语文教材。在实验中受到学生、教师、家长的普遍
欢迎,为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做出应有贡献。实验教师普遍认为,这套教材充分体
现了《课标》 的基本理念,富有时代精神,给教师创造性的工作留下了较大空间,同时,这
套教材贴近儿童、贴近生活 ,学生更喜欢学习语文了,更会学习语文了。学术界、学生家长
和社会各界也都给予本套教材很高的评价 。
欢迎各实验区选用我们的教材。这套体现国家课程标准、具有创新精神的教材,为孩子
们提 供一个愉快的语文学习情境,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创造新的教学经验提供广阔的
空间。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提高未来国民的文化素质做出贡
献。

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1~6年级)教材编写组


新世纪(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编写说明
语文(1~6年级)教材编写组
一、教材的体例
1.主题单元的设置
语文学习是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的。“整体”的 含义
是:①三个维度整体设计,每个环节都应体现三个维度的发展。②听说读写各种实践活动综
合。所以,本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
(1)连同入学教育,本册共设置18个主题单元。这些 单元排列在一起,体现学生语文素
养形成和发展的“序”,主题之间不构成知识体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体 系。每个单元没有明
确的教学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连成 一条知
识“线”。
(2)每个单元的内容,借“题”松散地组合在一起,“题”是“题目”的 意思,起着营建
学习情境的作用,不是文学意义的“主题”,没有统辖整个单元的作用。“主题”不构成 单元
的内容核心,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是借“题”发挥。
(3)单元里的内容没有“导— —扶——放”的前后序列,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的需要自行组织、安排、调换单元内的各项 活动。
(4)每个单元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注意:“语文天地”中的练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是课外作业,不是课后复习,更不是考试内容。]
第一、第十二单 元是开放单元,没有课文。学生是在活动中学,在生活中学。其他单
元也设计了一些开放的活动内容。拼 音的几个单元,课文在后面。
2.丁丁和冬冬两个人物
设置这两个人物,增强了教材与学生 之间的亲和力,编写者的意图、教师的意图,通
过儿童的探究、用儿童的语言显示出来,使教材主要是学 生的“学本”,而不仅仅是老师的
“教本”。这两个人物将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
3.“金钥匙”系列
“金钥匙”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以培 养“会学习”
的人。金钥匙安排在每个单元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其穿插在教学中。还可以
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心得予以补充。
自检:自审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自检“帮助学生在学 习中反思、调适。本学期的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经常回头看的习惯,不在自检的方法和水平上要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主要靠实践,不要把金钥匙的内容当知
识点。
4.其他
(1)课文后面原打算附词语,因为本册单音节词占多数,又受篇幅所限,就没有列 出来。
请老师们注意教学时应补上学习词语的环节。(见下面识字部分第(3)点)
(2)教 材中一律没有写明笔画名称,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习惯叫法教学。有一部分难学
的笔画下学期学习。 < br>(3)因为本套教材还有课外阅读,成长手册、写字本等配套材料,写字描红的内容就不

< br>再占课本篇幅了。课本中只对易错和难写的字给以辅导。
(4)语文天地中各种图标的含义都在 教师用书中说明了。课题下加横线的要求背诵;古
诗要求背诵。蓝色打开的书表示自读,教师可以不过问 ;红色打开的书表示必须在课堂上读
的材料。
(5)凡是加三角的项目可选做。没加三角的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削减、更改
内容。
二、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分析
1.关于汉语拼音教学
(1)首先 学习汉字的必要性:①汉字是母语文字,随处可见,应当充分利用。拼音不是
汉民族的母语,不应当脱离 母语环境学习拼音。学生入学后首先学习拼音,客观上灌输汉字
必须向拼音文字靠拢的意识。②汉字是方 块字,像一幅图画,儿童认识汉字比认识拼音字母
容易得多。拼音不是文字,只记录语音,学习拼音不是 识字。儿童学习拼音 困难,容易一
入学就产生挫折感。③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工具,学习拼音的6~8周 内,数学等科目将不得不
替语文承担识字教学的任务。
(2)首先学习汉字的可行性:①在1 956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人们是怎样识字的?
在使用注音字之前的几千年中,中国人是怎么识 字的?②日本人、韩国人、我国的少数民族,
都操着各自的语音学习汉字,可见作为书面的文字,汉字字 形对字义的影响,远远大于字音
对字义的影响。③专家的研究,都证明不识拼音直接学汉字可行,而且比 先学拼音效果更好。
(3)《课标》的精神是淡化拼音。新教材的改革尝试:①先学100个左右的汉 字,再学
拼音。②以汉字带学拼音,在学习拼音时学习汉字。③注重过程,层层递进,滚动前进,螺旋上升:其一,一年级上册——认字母,拼音节,读生字(注意不要硬加内容)。下册——抄
写字母 和音节。二年级上册——粗略学习拼写音节,以适应写作和上机的需要(此处超《标》)。
下册——大写 字母,音序,汉字输入。其二,本册内部1~4单元渗透,整体认读渗透,9单
元后渗透。④主体课文不 注音,以免干扰识字。自读课文注音,以利学生阅读。
[注意:从整个学习进程看,拼音是识字的工具 ;从本册看,拼音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务必使全体学生学会拼读。方言区可根据本地情况,重点纠正某些 声母韵母的发音。]
(4)汉语拼音的评价。原则上不单独进行总结性评价,而与识字结合起来,考查 学生能
不能看拼音识字。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学生学前教育差异大,要及时帮助差生学会拼音。
2.关于识字教学
(1)教材追求的理想:①尽快学会1800~2000汉字,使学生尽快 进入阅读和习作,这对
儿童的发展(知识、智力、情感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②使学生掌握独立识字 的方法,使
语文教学尽快度过识字阶段。③识字与阅读同步。
(2)依据《课标》的精神,本教材实行认写分流。
·为什么要实行认写分流?①认容易,写 难。一般人会认的字都比会写的字多。硬要认
写同步,势必让“会认”等“会写”,从而贻误了学生尽早 进入阅读的时机,弊远远大于利。
②人们对认字和写字的需求是不同的。A数量不同。B选字不同。“熊 、蜻蜓、潜望镜”等
阅读中需要认识的字可能一辈子都不写。③儿童“认字”和“写字”的心理发展是很 不相同
的,请看下表:

用眼,用脑 用眼,用脑,用手
但是儿童手部写字用的小肌肉群发育晚
整体感知 从笔画和部件入手


儿童熟知的具体事物,笔画越多越好认
先记忆后理解
在语文环境中识字较容易
从简单到复杂,从独体字到合体字
理解了才容易会写
写字的环境越单纯越好
可见,“四会同步”,是违背儿童学习心理的一厢情意的苛刻要求。


·分别构建认字和写字的教学序列。

总目标
(小


段)














序 识字方法。

运用汉字规律,独立识字的步骤
和方法。
口语语汇中选字,听读识字,感
知汉字特点。

成批识字,掌握汉字规律。学习
阅读的常用字 儿童习作常用字。
构字能力强的母体字。
独体字 笔画笔顺
↓ ↓
认识汉字的结构方 间架结构
式,常用合体字 ↓
↓ 体式章法
在组词、造句、选 ↓
词填空、习作等实 熟练,速度较快
际应用中,解决“ ↓
写对”的问题。 常用行楷偏旁
(1~3年级) (1~6年级)

A.识字1800~3000
B.学会识字的方法,能不依赖老
师独立识字。
A.写对,写好,写快。
写对笔顺笔画,在使用中写对。字的间架结构好。体式章
法好(超标)。会写行草偏旁,书写>20字分 (超标)。
B.有办法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超标)。

[注意:几套实验教材都 实行认写分流,本教材的特别之处:①应写的字有些是过去
学认的字,按写字发展规律选字,又都在本篇 课文里(“人”例外),以分散学习的难点。②
课文中不少生字只是渗透性学习,教材不做要求。]
(3)识字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①充分利用儿童听力极强、机械记忆力极强,以及整体认知事 物的心理特点,以听领
先,读、背课文,(这时儿童面前是一大片字)然后逐步缩小语境(词、语、短句 ,这时儿童面
前是一块字或一条字),最后抽出单个汉字认识,然后再放回到课文中去认读(指读)。这 种方
法与“分散识字”的方法基本相同,简单概括为“听读识字”。
就目前研究和实验的情况 看,指读有利于使儿童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帮助他们把字音
与字形对应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认字方法 。如何理解《课标》在阅读部分的第2点提出
的“不指读”?第一,指读是一种识字方法,不是阅读方法 ,认读课文后朗读时,应当不用
手指。第二,这个目标是整个学年段的目标,学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 个学习的过程。即
使到三四年级,《课标》也只是提“初步学会默读”。第三,目前尚没有发现比指读更 好的方
法,如果有,可以推广。
②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与大语文接轨,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通过电视、广告、报纸、
说明书等途径认字(见第12单元)。教材插图展现了城市的景象,农村地区可 以根据自己的
生活环境,在村公所、小学校、化肥袋、日历等处挖掘学习资源。
(4)使学生掌握一点独立识字的方法。
·“听读识字”在课堂上表现为听老师读,认字。在 课外自己识字,则应当通过“问”,


听别人读出字音,认字,见P61金钥匙。
·看图识字。第一册选取的“图”,是那些能显示汉字字形和字义的象形字和会意字,
数量较小。
·看拼音认字。学生从第九单元开始借助拼音识字。
·教材渗透一点形声字、会意字的学习,只做渗透,不提要求。
(5)注重识字过程。①渗透 性识字。《查字表》中的字,自然“渗透”,不做要求。(如“上
学了”的十个字)②我们要求学生会认 的字,都是最常用的,课文中复现率很高。教师不必
要求学生当堂“学会”,步步落实。
(6)要割舍不合理的要求,简化头绪,提高学生认字和写字的质量。
①字理识字以及部首识 字、部件识字、母体字识字等方法,抓住汉字特点教学,是一
种智慧学习,本身无可指责。但是,如果不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考虑儿童的认知心理,
一味把它们当作时尚教学法去追求,就有可能事与愿违, 使教者、学者都感到吃力。儿童是
整体认知事物,听读的方法识字效率最高,没有必要拆解字形讲解。及 至识字量大了,汉字
的规律自己就显现出来的时候进行字理教学,就水到渠成了。故而本册只有一点点这 方面的
内容,不能作考试题。
②儿童手部小肌肉群发育晚,握笔、运笔都有困难,写字应着眼 于笔画笔顺以及掌握
字的基本结构。偏旁变形等,是书法问题,学生可以描红,但不可能全掌握。不应把 “写对”
与“写好”同等要求。对低年级儿童来说,“写好”的主要办法是:描红,通过实践、模仿体会;在探索比较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讲很多规则,自上而下地灌输不是好办法。
③部 首名称、笔画名称、笔顺等,是约定俗成的东西,不应当当作严密的科学知识体
系要求学生掌握。打好基 础重要,我们的原则是“严而不死”。
(7)识字教学的评价。①识字总数只划最低限,实行“上不封 顶下保底”。本学期至少认
字350个,写字160个。应有措施鼓励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基础上,多识 字,多写字。②由
于学前教育存在着差异,入学后的发展存在差异,检测识字成绩可以分批进行,无论在 哪个
学段,只要达到上述要求即为通过;一次检测不合要求,可以测试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合
格为止。检测成绩不依据通过的先后顺序判断。③“写对”在本学期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写字
习惯、掌握基 本笔画笔顺及汉字结构,宜随平时教学进度检查,及时纠正写字姿势、笔画笔
顺的问题,期末不单独测试 。
3.关于阅读教学
(1)编写者的想法:①扩大阅读量。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阅 读对各科学习乃至
终身学习、对人格的形成、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发展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阅读 能力
的形成和提高,必须以量为基础。本册教材共编写了36篇课文(包括主体课文和自读课文),以及若干篇谜语、语段、笑话等,大大超过了传统教材学生的阅读量。②强调整体感知课文,
特别重 视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背诵古诗的要求建立在认可儿童记忆的回潮上,
抓住学生能多读、 多背的年龄特点,务使他们多多积累,日后含英咀华。③注意阅读习惯的
培养。本册的重点是:培养每天 阅读(书、报)的习惯。以后渐次培养入情入境阅读、读书动
脑又动笔、及时查工具书等习惯。④把阅读 教学的过程看作是个性化学习的过程。
(2)阅读教学的方法:重要的是“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朗读,启发他们想
象。课文后面通常有一道思考题,既致力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注意向课文 外延伸。这些
思考题供学生讨论,不应成为考试的内容。现在的问题主要是:①教师讲得太多。教师设问 、
学生答实际也是“讲”。②企图挖深讲透,一步到位。“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
的。③用“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思想,压制学生的创造力。④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实际
上是忽视了阅 读教学的人文教育目标。


(3)阅读教学的评价。①阅读教学应特别重视过程性评价。 大量事实证明,能说出、写
出(建立在记忆基础上的说和写)阅读的结论并不能真正反映阅读者的心理感 受,也不能反映
阅读者的阅读能力。应通过朗读、统计课外阅读时间和读物等方法,从情感、态度、价值 观
方面评价学生。(见教参关于评价的附录1)②阅读能力应有水平评价,即总结性评价。评价
内容应适合语文的特点,适合考察对象,不要掇选某个知识点、某一种能力,而应考查学生
整体感知文章 的水平。选文的篇幅和深度应略低于课文。③考查朗读,应以《标准》为标准,
即“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应要求学生基本上是普通话、不读
破词和破句、不读错字为准,不要因 为有一点方音、丢一个字、加一个字、“啊”没有音变、
“了”没读轻声等琐碎问题而影响整体朗读情况 的评价。“有感情”尽量由学生自己体验,
而不依靠模仿老师。
4.关于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是没有地位的。其原因主要有四:一是应试教育,基本
不考口语交际;二是 认为口语交际不用教学,自然就会,入学前已经解决了;三是误认为口
语交际教学会培养能说会道、油嘴 滑舌的人;四是不可视,难于把握。
以往在这方面的教学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完全不重视→教材有一 点这方面的内容,
实际教学抹去了→作一些文明礼貌用语的练习→表情达意
《课标》对口语交 际能力的培养予以特别关注。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
及知识、思维、性格、人文关怀、组织 才干等方面,是智慧的反映。口语交际涉及的诸方面
问题,首先是尊重人、愿意与人合作的态度问题,从 低年级开始就应密切注意。口语交际能
力核心在“交际”,脱离“交际”的谈话充其量是一种自我表达。
如果拉成一个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线”,以此安排教学序列,设计虚假的“情境”,对
学生进行 模拟“训练”,可能会造成人格缺陷。
本教材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主要是:在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引 导学生学会尊重对话
者,能迅速、准确、全面地判断说话者的观点,能迅速形成自己的认识,并善于选择 恰当的
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用通顺、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交际”的对象,从同学、家长、老师,逐步扩大到邻居、领导、陌生人,最后融于社会。本教材将选择适当的时机安
排这方面 的辅导和自检。本册主要是鼓励学生大胆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5.综合活动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综合活动,体现语文素养是整体形成和提高的。
(1)全套教材、全本教材 是一个循环上升的整体,要把每个主题单元当作一个整体来设
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不要把 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的内容割裂开来,不要以主
体课文为核心使语文天地的内容处于从属地位,不要简单 地视每个主题单元为“识字”、“写
字”和“口语交际”等课型。
(2)课堂教学。主体课文 的学习、语文天地的每一项活动,其实都是综合活动,都应从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全面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①综合
设计每个主题单元的全部内容,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 从儿童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出发做统
一的安排。②活动应当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安排周密、衔接紧凑。③ 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
允许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形成综合活动中分工合作的活泼局面。
(3) 几种值得注意的倾向:①只“放”不“收”,或收不回来。②追求花样翻新,因“文”
害义。③把知识能 力的学习与活动割裂开来,或单纯地学知识、训练能力,或单纯地搞活动。
有的活动综合性特别强,甚 至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其他课程,需要与相关科目的教师
以及家长配合。


(4 )综合活动的评价。因为是新的学习内容,允许有个摸索和完善的过程,评价注重参
与的程度。领导评价 教师,首先要看教师重视的程度,是否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组织、
参加综合活动;教师评价学生也要 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可以设三星级——参与了,一个星;
积极参与,两个星;能主动、积极、有创造地 参与,三个星。态度差的,即使能力较强也暂
不做评价。不必设立具体的、统一的“目标”。
三、课堂教学
1.为什么普遍用上过的课作公开课?为什么上上过的课不是“好课”?
请从以人为本的教育(包括老师本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目的是什么?是完成任务,讲完 课本,还是发展人?是对领导负责,还是对学生负责?
学习的目的应是①爱学习,②会学习,③有学识。
出发点在哪里?是从领导出发、课本出发、知识体系出发、教案出发,还是从学生的
经验世界、 想象世界出发?教学的出发点应是意愿和能力。
[特请领导注意:评价老师不能从教案出发(写得如何 ;是否完成),不能从老师的表演
出发,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出发。]
2.“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是否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能这样做是个很大的进 步,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学生的意愿和能力”。不能不
承认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有多种形式如电脑课件 ;游戏;奖励等。
学生应有选择权,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
3.什么样的 课是一节好课?应从学生而不是从老师、从课本、从教案或其他什么出发来
评价,包括比例分配(师15 分钟)、调适能力。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课标》理念。教教材→用教材
(2) 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目的(见《课标》各项要求)。
学习兴趣与生俱来 ,兴趣的丧失是教育的失败。
(3)密度。什么是负担?功利的目的+接受性学习+枯燥的内容+不合 理的要求+不适当的
方法→负担
学习应当是紧张而愉快的。需要快乐,也需要刻苦:是追求真 理、探究问题、战胜困
难的快乐,不是表面的浮躁的热闹的形式。兴趣中的学习→学习中的兴趣
(4)全员。①好中差的差异②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分析差异、利
用差异,还要 使学生有差异地发展。“统一”对教师有极大的诱惑力,必须注意抑制。坚信
只要方法对头,给以时间, 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达到优。学生有犯错误、不爱学、学不会
的权利。以上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制 约。
4.怎样理解自主学习的原则?
(1)是终极的、阶段性的目的,更是过程(发现法 多种方式 阅读、习作个性化)因此,凡
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老师不要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完成一部 分的,要想办法启发学生利
用“会”的那部分探究不会的部分;即使是那些学生完全不会的,也妨让学生 做一做,从中
发现症结所在,找到突破口。
(2)老师的作用。要避免两种倾向:大撒把,放 弃教育的责任;导演既定剧本,忽略学
生的自主发展。
(3)老师要求应适合学生的水平,哪个年级、哪些学生适合“自主”什么内容,要认真
研究。


(4)活动、游戏应注重实效,“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安排周密,衔接紧凑”。是否使 用
电化设施,不能作为是否好课的标准。
(5)个人自主学习的环节不能省略。
5.老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上好一节课?
(1)教师要自觉完成由“宪法”、“真理” 化身到教学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转变。
教师的表率,首先是民主、平等的态度;其次是爱学习、会 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隐性地
体现在组织学生学习实践中。
(2)教师的教学艺术 :①教育直觉——与教学当时情况结合着的专注而迅速的思考,直
接、理智、快速,而且坚信直觉的成果 (表现为灵感、猜想、预感)是正确的。②教育机智—
—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 临时突变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
恰当措施的能力。“一位教育者如果没有教育机智,就不可能成 为良好的教育实践者”。(乌
申斯基)
(陈铮 执笔)


新世纪(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编写说明
语文(1~6年级)教材编写组

一、教材整体介绍
(一)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共设16个主题单元。其中含3个集中识字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和一个
开 < br>放单元(《书的世界》)。每单元大致包括2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共27篇主体课
文 ,读背古诗7首,自读短文12篇,听故事2篇。集中识字3个单元:二、七、十二。学
习部首(25个 ):二、宀、穴、广、厂、门、户、七、身、月、目、页、耳、手、攵、爪、
扌、十二、山、石、土、金 、玉、鱼、贝、皿、刀、刂,按山上、地下、水中、厨房中的顺
序,选择相关常用部首。
(二)全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 态度
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2.认字431个,学习偏旁部首累计达70个。
二、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应是小学低年段的重点,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和一年级相比,有什么区别?
学习用 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规律(重点在汉字的表意特点)分析字形,识
记生字。并对认字方法有 个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独立识字。
一二册渗透性学习字理识字:如字与 画(象形字、会意字),“语文天地”中的一些识字
活动(独体字+偏旁),但一直不作为知识点讲授, 只要求学生接触,有感性认识,去发现,
去思考。本册则在一、二册量的积累上,要求产生顿悟,产生飞 跃,对汉字的表意功能有认
识,有体会。而汉字的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也开始在本册渗透。
第10、14单元出现这类设计(P65半、伴,P93成、城),两个设计有一个梯度,由
发现到比 较。要由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汉字形声字的声旁特点,教师只应给予简单的
提示。
这一册对形声字的声旁特点做了渗透,第四册将安排以形声字声旁归类的集中识字单
元。
2.在三册结束时,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基本上会分析字形。四册时将引导学生学会综 合使用学过的认字方法,基本掌握独立识
字所需的技能。( 11单元 P75)
3.本册开始学习查字典,运用部首查字法,教材是怎样进行编排设计的?
本册从第二单元 开始,学习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的学习安排在第四册。查字典的学
习以“金钥匙”形式出现。从丁丁 冬冬的视角,认识字典,学习查阅,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逐步掌握。
第二单元:认识字典 (方法见教参P13)。
第三单元:学习查字典 (方法见教参P19)。
第四单元:查找难检字 (方法见教参P27)。
第七单元:开始限时,要求学生通过练习基本上能一分半钟内查到要查的字。
4.关于学习部首查字法,有什么想法和做法可以介绍一下?


学习查字典,如 果由教师来讲,将包含很多内容,极易枯燥乏味,要利用画面,引导学
生读画,读画中的文字。可以像图 中所画,分小组,用实物(字典),让学生自主学习。这
里需要教师课前做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 学习查字典的欲望。
可以让学生边读文字,边按照文字表述尝试做一做,这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可 以促
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起点上有新的提高。况且学生之间的交流语言有时是直接而有效的。
学习查难检字(方法见教参P27)。
部首查字法应当是独立认识生字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 要组织好各种活动,创设问题情
境,引发学生爱查、会查、自觉查,把查字典当作最可靠的识字方法来对 待,把使用工具书
当作最重要的阅读习惯之一来培养。
由于学生识字量小,读正文有困难,学 习查字典,刚开始时只要求会查,能找到要查的
字、读准字音,只练习查字典的技能,对认字的结果不做 要求。初学时不应要求速度,日后
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加快速度。到第七单元时明确提出速度问题。15 单元查字典比赛。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部首、翻页、检录)及时 让
学生总结经验,交流方法。(方法见教参P46)
5.第三册教材在写字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
本册在写字方面的要求是学会书写294个字。
本册依旧在“语文天地”中设计了例字描红,并对字形结构的安排作了一些指导。《写
字本》上 也很具体地对所写汉字做了规范的指导。教师不要把这些指导作为知识来传授,也
不必由教师提醒学生注 意对照指导去写每一个字,而是由学生去感知、发现、体验汉字的美。
在低年级阶段,不必强求每一个孩 子都把字写得那么漂亮,首先是正确、工整、规范。学生
的发展不平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可指导学生 注意关于书写的提示,能领悟多少是多少,
能尝试多少是多少,逐步掌握。例如:由学生自己去看、去尝 试、去发现字体的变异,字形
的间架。(见教参P2)
“会写字”,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标 准:可以指会笔顺笔画,也可以指能听写对,还
可以指在使用时不出错别字,此外还可以从书法艺术的角 度来讲“会写”。二册的写字目标
是指按照正确的笔画笔顺听写(包括填空、连线等)下来。兼顾使用和 写好。不要把几方面
的要求同时下达,造成沉重的书写负担。三册重点指导怎样把字的间架结构写好。至 于如何
写对,不出错别字,三年级后写话的活动多了,将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6. 册要继续练习抄写音节,能为生字标音,在查字典时准确读出生字字音。
7. 写字本怎样使用? < br>写字本的设计基本上是随着单元走的,描红两个,自己书写两个。教师一般还要另外安
排学生的抄 写。原则上应该是以学生会写为准,不必布置多遍的抄写,也不必要求所有的孩
子都写相同的遍数。要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写字本。
8. 复习拼音时,y和i的用法,ü的拼写规则,uo和o的区别等等,需要教师反复指
导、
练习。
三、关于阅读
1.一般要求
(1)在第二册“借助手指但不出声 ,或者小声但不用手指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练
习,在本册逐步过渡到练习不用手指、不出声的默读( 见教参P44)。 让学生逐步脱开手指、
降低声调,学习默读。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差异,不必强求 所有的孩子一步到位。在三册
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可以实现默读一个段落即可。个别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 耐心、长时间的
关注、引导。
(2)学会借助课文插图阅读。学会读图,能看懂情节简单的多 幅画面讲故事(见教参


P36), 能看懂单幅图,根据文字提示和图中显示的各个细节了解图意,并联系自己的经验
展开想象。
(3)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习不同句式,同时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愿意和书交朋 友。
(4)朗读和背诵要按教材要求做到正确流利,可鼓励学生多背,在阅读中多识字。古
诗 只要求背诵,不作分析,学生可借助插图大致理解。
(5)在《书的世界》这个开放单元,要在培养学 生爱读书的同时,学习查找目录,树
立查找资料的意识,知道书应分类。
2.阅读课文的学习怎样把握尺度?
二年级的课文都是浅显易懂的,只要能够读下来,就可知 道大意。上课能够指导学生学
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即可。不必逐句逐段分析讲解, 品词品句。学生
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逐渐学会品味、体会。
四、关于教材的几点说明
1.“金钥匙”的处理:不能当作教学内容讲解,要引导学生从丁丁 冬冬的角度看他们的
探讨,同时参与进去。(看,丁丁冬冬又在讨论什么了?你们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你们还
有什么好建议?看看谁的办法更高明?……)
2.口语交际和口语表达:(P52商讨营救计划 P58 介绍一本书 P66 环保考题)设置
问题情境,自然引出话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学会讨论(P39在课堂
上 怎样做才算勇敢?P53“金钥匙”——学习在讨论中与同学合作)书面表达方面:练习写
话;鼓励平时 做记录,学记事(P86 学记事:培养习惯,练习,积累);开始学习写日记(P115
学完《松鼠日记》后,开始提出明确要求:在寒假里写几篇日记)。
3.积极、认真地参与各 项语文活动,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能结合课
内外阅读,共同讨论,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 向。
4.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几点建议
(一)关于备课
1.备课备什么?
(1)准备教参以外的相关资料;
(2)对每个单元的总体把握、了解;
(3)了解学生原有基础水平,针对性设计教学策略、方式;
(4)树立科研意识,把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理性地备课。
2.教案的形式要有变革,不再是线形的形式,由一连串序号组成,按固定的模式排列。
(1)教案应是模块式的,网络型的,学生、教材、三维目标、教师自身优势,都应考
虑。
(2)教案要设计多个方案。
(3)教案要留白。
(4)教育是在动态 环境下的主体创新活动,要有学生的创造,教师的创造。因此备课
时要注意:不能无视儿童头脑中的知识 结构,要了解他们头脑中装的东西。教案中要有对学
生的分析,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 课堂教学设计。
(5)教育应以人为本。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利益和需求为主要依据,为学生的
存和发展服务,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再一厢情愿地编写导演剧本。例如有
位老师上 《好事情》: 教师想让学生知道,尤拉想的实际做不到,从而揭示主题:要想做好
事,应从身边的小事 做起。他把尤拉想做的三件好事在黑板上列出来,先让学生读尤拉想做


的好事,再让学生 说说自己能做到什么。但学生纷纷表示自己能做第一件(救马莎)和第三
件(背奶奶上医院)。这时,老 师不是因势利导,而是想把学生扭过来,于是反问:“救马莎
你会游泳吗?背奶奶你有力气吗?”但学生 仍不按老师思路走,有的学生说用救生圈,有的
说叫邻居,打110,打120。教师仍不甘心,一直追 问到一个女孩心领神会,站起来说:“如
果我站在尤拉面前,我就要问尤拉,你想救马莎,你会游泳吗? 你想打狼,你有枪吗?你想
背奶奶上医院,你有背奶奶的力气吗?”终于有人说出了老师想听的话,老师 就让全班同学
为她热烈鼓掌。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学生表现的主动性,表现出的创造力,因不同于老师的
标准答案,而被忽视,被否定。老师把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成人思维的模式,强行按照自己
意愿 进行。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案,漠视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真诚地想办法做好事,却被
否定。这样的教学 过程对学生造成了全方位的伤害,打击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损伤了孩子
向善的美好情感。
还 有位教师上《怎么都快乐》,学生喜欢捉迷藏、骑车、打游戏机,而教师备课没有备
到,只能出示预先做 好的课件,而学生真正喜欢的游戏,却被忽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情
感。
(二)关于上课
1.要转变几个观念
(1)由重视讲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由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次发现和重组知识。
(3)由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的解
决问题。
(4)由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点间的综合贯通。
(5)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2.几点注意
(1)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
(2)把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3)给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
(4)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5)师生双方都有发展的教学是理性的教学。
3.课堂的即时评价目前有哪些想法和做法?
二册提出让学生设立评委。如第一单元“元宵节”的口语交际,由学生轮流担任评
委。三册仍继续采用学生评委的形式。目前课堂评价出现的偏差,一是一律化——你真
棒!对 学生的称赞并不是发自内心。我们要认识到让学生看到差距也会是一种激励。二是一
边倒——或者都挑刺 ,或者都说好。这些都不是科学的评价。
学生对别人做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学会合作,学会尊重
别人。教师的指导要具体,不要走形式。
三册应有评价水平的提高。评价时要讲出理由:为什么给这个成绩?还应能提出建议:
需要怎样改进? 教师可进一步组织学生评价评价者,这种评价是一种示范,一种提高,教会
学生如何评价,也是一种学生 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评价应当作一个教育的过程来
对待。
4.期末评价应注意什么?
请参阅《语文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认字、写字、阅读、写话。
5.怎样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学习内容等不同情况组织自 主学习的形式。提出自主学
习的要求,不要空泛地开展,没有具体措施或要求过多。


6.关于整体推进
现实课程中存在两种偏向:活动和学习剥离,趋向两极,形成单一课型:
(1)过多地单纯地 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放弃了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的教育,忽视了过
程与方法。仅保知识单线出击,明显表 现在识字、写字上。
(2)单纯搞活动,为活动而活动。例如:《怎么都快乐》。让学生表演掰手腕, 拔河。
学生不能体验快乐,同时忽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做任何学习活动都要考虑三个维度,促使学生的发展,促
进人的发展。
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有 临场发挥,要有教学机智,新就新在前面没有,教案上没有。教
师需创新,也需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相应策略
1.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意识—— 在各种实践
活动中,学习语文,培养语文素养。
2.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者与他人 互动的社会环境是学习的媒介。鼓励参与、探
究、合作。合作学习要讲究“适当”二字,当多个人比一个 人更好时,才应采取合作形式。
分享交流对每个人是有益的时候,才应采取合作形式。合作学习不要流于 形式,要有个人体
验的过程和空间。
3.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要让他自行修正,学生是通过修正来实现学习的发展的。
4.重 视学生自我评价有效的学习,需要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认知监控能力是至关
重要的。要重视学生思维 过程,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展示出这个过程。
5.教师要创设情境,给学生思考,探究,寻求答案的机会(如学查难检字)。
(谈文玉、叶剑新 执笔)

压岁言-发行网


沈阳会计-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喷泉作文-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注会机考-厂领导


沈阳工程学院专科-司机简历


名人名言学习-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分数线-党员民主评议个人总结


升职演讲稿-中央政治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