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
情人节吃什么好-关于普通话的手抄报
范进中举
(一)导入设计
1、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
映了整个
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
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
,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
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2、比较导入: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
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
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
知识分子--
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也可以运用对联等形式导入:
3、对联导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
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
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
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
都来锦上添花!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古人云: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二)检查预习
1
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
》第三回,作者吴敬样(1701-1754),字敏轩,安
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2.关于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
br>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
象,以不同类型的
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
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
3.注音
作揖(yī) 带挈(qiè) 相(xiàng)公 醺醺(xūn)
行(háng)事
长(zhǎng)亲 腆(tiǎn)着 啐(cuì)抛(pāo)
嗑(kē) 亚(yà)元
解(jiè)元 绾(wǎn) 桑梓(zǐ)
轩(xuān)敞 锭(dìng)子
4. 疑难词语补充解释。
进
学: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科试而考中入县学,称为进学,即文中所说
的中了相公。“相”读xiàn
g,不读xiāng;“中”读zhòng,不读
zhōng。
烂忠厚:过分忠厚。
闯将来:闯来。将,助词,没有实义。
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
鼓报时。
权变:随机应变。
见外:当作外人看待。
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
5、为什么古代的白话小说中有这么多难懂的词?
一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好多当时通用的习惯
用语,现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称
“妻子”为“浑家”,称秀才为“相公”。
二是文言
文对口头语言的影响。如“谨具贺仪”“华居”等。所以,我们在
阅读古代白话小说时,要注意古今词义
的不同,以免产生歧义。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2.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讨论并归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 第二层写疯跑。
第三层写跌倒。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
3.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四)初探讨论:
1.
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1)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
人们思想,
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2)个人原因:范
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
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
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
(从病理学分析:范进多年屡试不第,中了秀才后又中举人,连自己也
不敢相信,
所以神经受不了刺激,便发疯了。这种发疯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表现。)
2.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
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
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
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
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
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
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3.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根据。
(主要是两点: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
粮,仍要
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4.
作者借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
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打他一个嘴巴”,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极端痛恨的情感流露。范进热
衷于功名,以致
发疯。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信奉者。这一巴掌打在范进脸上,却
印在科举制度的“心”上。正是作者对封
建科举制度的无情鞭挞。
5.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
范进的人物形象。
讨论并归纳: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
倒,到54岁才考进
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
视岳父
可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
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
情形就完全
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
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政
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
后,他回忆疯额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
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课文刻画了范进这个
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6.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
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
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之所
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
自己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
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
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
也指向整个社会,
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孔乙己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图片
)这是在绍兴咸亨酒店门前
矗立的一尊铜像,他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
格的人物形象,大家说是谁?孔乙己(板书孔乙己)。是的这是中国
现代文学开山之祖鲁迅先生笔下的人
物,想必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
了深入的了解,我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鲁迅(只要是鲁迅先生的有关知识点均可)。同学们讲得非常好。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代
文学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
阅读排行榜上,鲁迅先生的两本短篇小
说集《呐喊》、《彷徨》分别雄据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
小
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而揭开了中
国新文学的序幕,他的这
两本短短的小说集,内容深切,格式特别,
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见
到了绚
丽的阳光。感受是那样的至深至切。如果说,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长
篇小说的开拓者的话
,那么鲁迅先生则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拓
者,今天让我们走进孔乙己,去感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被旧
制度所吞
噬。
本文写于19
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
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
育领域,虽然1906
年就废除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
旧是
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
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
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听课文朗读录音,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
阔绰 舀出 羼水 荐头 蘸酒 打折了腿 间
或 附和 颓唐
2、画一画鲁镇酒店的格局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节):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一生的四个片断。(开端、发展)
(1)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2) 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3)
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4) 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
第二层(10-11)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
第三层(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四、文本研读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板书:情节、人物、环境
2、谁来说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
明确: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
他深受封
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但他屡考不中,直至最后连个秀才也没有捞到,
后来他为了度日替
人抄书,但由于他懒散成性,经常把人家的书纸笔
砚丢掉,导致连叫他抄书的人一个也没有了。于是他经
常偷人家的书,
也经常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的,他经常来咸亨酒店,他教酒店的小伙
计识字,分
孩子们茴香豆,他经常受到众人的取消,直到有一天,他
因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直到死去。
3、我们知道要把人物形象刻画完整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物描写手段,
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手段有
哪些?
板书:外貌、语言、神态、动作
4、那么我们依次照这几
种描写手段梳理一下全文,我们首先来看外
貌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描写孔乙己外貌的有关语句。
(1)、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
穷愁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
劳动所致),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他
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表明
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颓唐萎靡)。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
没有洗(说明他穷愁的经济状况和懒得出奇的
性格特征)。
(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
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
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
br>住,他满手是泥(说明他已经被打折了腿,丧失了劳动能力,断腿前
后外貌的对比,更显出其遭遇
的悲惨。)
5、文章中依次画出孔乙己讲的话,这里要提一下,直接用引号说出
的叫直接语言
,还有一种是叙述人讲出孔乙己讲的话叫间接语言,凡
所有的语言一并画出并作体味。
明确:依次语言排列是:
(1)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
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板书:迂腐可笑)
(2)“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有钱时很阔绰,好喝,舍得
花钱)
(3)“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板书:死要面子
(4)“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明他
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
死要面子的性格。(板书:自命清
高,自欺欺人)
(5)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迂腐)
(6)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迂腐)
(7)“你读过书么?读过书,我
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
写的?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
br>时候,写帐要用。对呀对呀,回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么?”(说明
他一方面很自命不凡,又迂腐
不堪,同时字里行间也显示出他善良、
热心的性格)
(8)“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说
明他迂腐又不失善良)
(9)“温一碗酒,温一碗酒”(说明他俨然失去了先前的阔气,同
时也表明他当时的身体状况
很差)
(10)“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说明死要面
子,好喝)
(11)“不要取笑,跌断、跌,跌”(说明他至死还是死要面子,始
终没有醒悟)
6、神态描写也有好几处,请找一下。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说明
他死要面子,怕人讥笑)
(2)、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
自命清高)
(3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
说些话。(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
的毒害,至死不悟)
(4)、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
点头说。(说明迂腐不堪)
(5)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
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说明其迂腐不堪)
7、动作描写有几处,画出并细细体味。
(1)、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明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
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
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
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出了他的心理。)
(2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直起
身又看了一看豆,自己摇头说。(表明他
虽然迂腐可笑,但本性还是
善良的)
(3)、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
明孔乙己已
经穷困潦倒到了极点,摸字表明他悲惨的境地。)
4、(1)、这篇小说的环境描
写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前三个自然段,思
考一下:小说为什么并没有直接先写孔乙己,而是先介绍酒店的格
局
和顾客的情况,这样有何用意呢?
明确:封建科举制度并未废除,贫富悬殊阶级对立,并为
孔乙己的悲
剧命运创设了一个吃人的社会环境。板书:封建科举制度并未废除,
贫富阶级对立明
显
(2)、文章还有一处环境描写是: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看看将近初冬。
明确:渲染冷酷的环境,预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四、问题探究:文章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
死了,你认为孔乙己究竟
死了没有?既然是大约,哪为何还要用的确,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明
确:大约说明作者没有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到孔乙己的死讯,他最
终的命运几乎无人问津,在这样一个冷
漠的社会里,没有人能关心他,
照他这样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境遇,加上从此失踪的迹象来看,孔乙己
p>
的确死亡无疑,作者这样写更加凸现出社会的冷漠和底层人的麻木,
漠不
关心了。这样的简练而不失精确的语言艺术深得我们学习。
我们现在讨论一下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板书:客观上社会原因是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麻木不仁
(3)、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主观上自身的原因是
热衷科举
好喝懒做 麻木不仁 至死不悟
五、课文总结
孔乙己是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
生活拮据又死要面子,迂腐可笑又
不失善良本性,但最终被社会所吞噬。
在封建社会中,民众
的思想被毒害而变得麻木不仁,读书人则通过科
举爬到上层,却变得残忍冷酷。
鲁迅先生在这
篇小说中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发出
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深哀叹,孔乙己的
人物形象将永远矗
立在世界文学的艺术之林中。
六、布置作业
请你自选一个角度(
可以使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塑造或小说的语言等
方面)写一篇评论文章,主标题自拟,副标题——读鲁迅
小说《孔乙
己》,要求有具体分析,字数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情节 外貌
穷愁潦
倒 悲惨
语
言 迂腐可笑 死要面子
人物 孔乙
己
神态 自命清高 自欺欺
人
动作 不失善良
环境 封建科举制度并未废除
我的叔叔于勒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前几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
(播放歌曲)
歌
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
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
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
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
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
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 19
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
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我的叔叔于勒》。
二、检查预习
1.读准生字音。(幻灯片出示生字)
拮据(jié jū) 栈桥(zhàn) 牡蛎(mǔ lì) 褴褛(lán lǘ)
.......
撬(qiào) 煞白(shà)
诧异(chà
....
2.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
1
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
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
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
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
《我的叔叔于勒》等。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
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3.与小说有关的文学常识。 (幻灯片出示题目)
三、研读细节——“称呼”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
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
学生找,教师板书:
全家唯一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学生讨论:
请同学大致分分类,说说这些
称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
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按时间顺序。
3、明确:
占钱——赶
赔钱——盼
有钱——赞
没钱——躲
4、教师小结情节。
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一副对联来概括两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
,同胞好似摇钱
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家人盼于勒,盼了十
年,希望与
日俱增,甚至在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明明远在天边,却如
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当成摇钱树,为了用于勒
的钱订了上千种计划。
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变成了穷水手于勒,他们失望沮丧,本是同
根生
,相逢就是不相认,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
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因为什么?这幅对联
少了一个横批。请同学们来
拟。(出示对联)
5、学生试拟横批,明确文章主题。
参考:人不如钱/金钱至上/世态炎凉
四、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1、教师提问:前面的评价分别是谁说的?分别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性
格?
注意下面的细节描写:
①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写于勒,而是写他们<
br>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
②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
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
“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③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
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④“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我”的什么
心理?
2、学生明确:“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等
人的语言各有特色,
通过人物语言的分析,让学生明确:
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
、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
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
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
泼辣。
“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
3、表情诵读这些语句。
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
去的
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延伸——金钱观
1、你如何看待本文的几个人物?
阅读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
当时法国
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
动勾勒出了一幅1
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
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
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2、你如何看待金钱?
在金钱和亲情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3、探究文章的主题。
思考:菲利普夫妇是可笑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
br>恶,对于亲兄弟于勒,本来应该是互相帮助,和和睦睦,共渡难关才
对。但他们展示给人们的只是
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请同
学们想一想,形成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主题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
劈
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
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
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
自私。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揭
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同时,寄
予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关
爱,多一份温情。
结束语:与于勒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
人与
人之间充满了和谐,充满了关爱,让我们共同沐浴爱的阳光,呼
吁爱的春风吹遍全世界,温暖全人类!
乞丐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说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在地
狱中,众鬼魂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看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
筷子夹到的食物竟无法放进自己嘴里
,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
可是在天堂之中,天使们也围着桌子在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
br>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到食物就送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
个开心。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
很简单:助人其实也是助己。道理可能
人人都懂,但是在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今天,我
们
将学习屠格涅夫的《乞丐》,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二、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早期写诗(《帕
拉莎》《地主》等)。1
847~1852年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
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
成中篇小说
《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
年)、《贵
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
记》等。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
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
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
义
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
年)和《处女地》(1877年),
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
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
月》和散文诗等。
三、字词巩固
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污秽( )
脓疮( )( ) 呻吟( )( ) 颤抖( )
四、品味文章中描写手法的作用
1、学生在文中划出人物描写的笔墨。
2、学生诵读交流。
3、明确:
(1)外貌描写:
红肿的两眼含着泪水,嘴唇发青,缠着破烂的衣服,浑身污秽的脓
疮……
他把一只浮肿、又红又脏的手伸给我。
乞丐拿他的红肿的眼睛注视着我的脸;他的发青的嘴唇微笑了。
(2)动作、神态描写:
他呻吟,哀求一点施舍。
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在颤动。
我伸手搜我的衣袋,我把袋子摸遍了……
我慌张起来,很不好意思,我把他那只颤抖的脏手紧紧地握住。
他也捏紧我的冰冷的手指。
(3)语言描写:
“兄弟,原谅我,我什么都没有。”
“兄弟,哪儿的话!”他低声说,“我谢谢你这个——这也是周济啊,
兄弟。”
4、这些描写在文章中起何作用?
〔学情预测〕学生容易忽略对乞丐的外貌描写实质上也是对
我的侧面
描写,关于侧面描写的常识要适时复习。
(1)外貌描写:
红肿的两眼含着泪水,嘴唇发青,缠着破烂的衣服,浑身污秽的脓
疮……
他把一只浮肿、又红又脏的手伸给我。
乞丐拿他的红肿的眼睛注视着我的脸;他的发青的嘴唇微笑了。
——穷困潦倒、污秽不堪;从侧面突出了我对乞丐的尊重、善意的可
贵。
(2)动作、神态描写:
他呻吟,哀求一点施舍。——为了起码的生存,已抛开自尊。
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在颤动。——有紧张、有期待。
我伸手搜我的衣袋,我把袋子摸遍了……——很仔细、很窘迫。
我慌张起来,很不好意思,我
把他那只颤抖的脏手紧紧地握住。——
把乞丐当作平等的人的发自内心的歉意和尊重。
他也捏紧我的冰冷的手指。——内心的激动的流露,是一种无言的感
激。
(3)语言描写:
“兄弟,原谅我,我什么都没有。”
“兄弟,哪儿的话!”他低声说,“我谢谢你这个——这也是周济啊,
兄弟。”
——以兄弟互称,表明了彼此之间亲密的感情交流,是平等的人与人
之间的交流。
五、比较、探究,深入理解主题
(一)词语比较、探究。
1、学生自主思考:乞丐向我哀求的是“施舍”,我却给予他“周济”,
这二者有何区别?
2、讨论交流。
(希望借此题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两个词的内涵的了解可能不
够到位,教师可从词的感情色彩上加以引导。)
3、明确:“施舍”有恩赐之意,内含对受者的鄙视,
而“周济”则指一
种平等的帮助,内含对受者的尊重。相比而言,“周济”更显善意。乞
丐认为
他得到的是“周济”,说明他内心对我所给予的尊重与善意的感
受与感激。
4、如何理解“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弟兄那里得到了周济”?
5、学生前后交流研讨。
(本题的解答已涉及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学生可能无法准确的体会。
借助生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互相启发
、补充。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
及导语分析解读。)
6、师生交流明确:
因为他
从乞丐那儿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为可贵的信任和爱。是的,本
来施舍者为没有东西施舍给乞丐而感到羞愧
,但他没有采用居高临下
的傲慢态度,而是用平等的、诚恳的态度向乞丐表示歉意,这种态度
使
他与乞丐之间的关系平等了。于是,乞丐也感到了满足,我们从乞
丐的话里能够体会出他对真正的爱心和
同情的理解与感激。任何施舍
都是对等的,任何帮助都是互相的,当施舍者施予他人物质的帮助时,他同时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回报。这种回报是多样的,一声谢谢,也
是一种温暖,一种回报。其实人
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满足的。
(二)文章比较、探究
1、学生思考:《乞丐》中的“我”对
待乞丐的态度和《孔乙己》中人
们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如果是你,会如何对待这样的“苦人”?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前一问的回答应该会较为到位;后一问,可鼓励学
生说真言、抒真
情。但对待“苦人”的态度要注意防止走极端,重在引导学生培养对弱
者的真诚
的同情心,但也要引导学生不要滥用这种同情。)
3、明确:“我”给予乞丐的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真
诚的同情与善意,
而人们对待孔乙己却是无情的嘲弄与漠视。
教师
补充:同情是一种美德,它是由爱与互助的本能派生出来的一种
感情。真诚的同情能给弱者和贫穷者以战
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种
帮助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撒下了爱的
种子,使一个人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灾难、自私、冷漠之外,
还有一种温暖和关怀。这种温暖可能
对给予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
的事情,但对被给予者来说却能享用一生。但是,同情之爱从表现形式而言,往往体现在强者对于弱者、富者对穷者、社会地位高的人对
于社会底层的人之间,这就难免
夹杂着一种“恩赐”、“施予”的色彩。
同情如果有了这种色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情之爱,反而成
为一
种表演或炫耀。我们常说“同情心”,同情与“心”相联,才是一种真同
情,与“心”无关
的同情是令人厌恶的,因为没有“心”的同情,往往对
被接受者来说就构成了人格上的不平等。虽然有时
接受者迫于生存压
力也会无奈地接受这种同情,但在精神上他会感受到强烈的屈辱,例
如大家熟
知的“嗟来之食”的故事。此外,同情之爱是一种善良的美好
的情感,但必须是对真正需要同情的人施用
才有意义。如果不分是非,
不辨真伪地滥用这种同情,不仅会危害社会,也会危害自己。《伊索
寓言》里农夫和蛇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对那些恶人、坏人滥施同
情,你可能是发自真心的,但毒蛇却
会借助你的同情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就适得其反,失去了同情之心的意义。
(三)明确主题。
1、学生自行归纳。
2、教师总结:“我”路遇乞丐,虽无钱施舍,却给予了他真诚的同情,
平等的尊重。在“我”给予他真诚的同情、平等的尊重的同时,“我”也
获得了精神的满足与回
报。
六、布置作业
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本课练习。
陈小手 汪曾祺
导入新课: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上有一位
大师级的中国小说家——汪曾
祺,他的一系列小说体现出来的风格:洗练的语言,明丽的色彩,淳朴的民
情,
都达到了难以超越的极致,是中国现代小说最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
而《陈小手
》足以代表他的至高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短篇小
说的魅力。
一、亲近作者,了解“小手”其文。
活动一(我来说一说):我了解汪曾祺其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当代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
士大夫。
——他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学生。
——他的小说多以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为主。
活动二(我们来抢答):我了解汪曾祺作品——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代表作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
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小说的风格:疏放透凝重,平淡中显奇崛;神兽归有光“无意为文”的
影响。被誉为“抒情
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
大夫。”
教师总结出示: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
br>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
反右斗争、“文
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
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
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
置身清丽澄明
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
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
期待视野的调整。
二、字词正音
不屑 细腻 忌讳 銮铃 迤逦 盅
三、梳理情节,聆听“小手”故事。
教师:请同学们速度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方式:
自主阅读,初理结构——同位合作,相互补充——小组展示,组内完善
学
生:展示选录:
开端:交代背景,人物上场,铺设下文。
交待(是“交代”的异体字)当地接生的特有风俗,自然地引出陈小
手,这就将陈小手置身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发展:刻画人物,展现形象。
刻画了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不计报酬的男性医科大夫形象。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陈小手为团长女人接生,反被打死。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陈小手无辜丧命,团长倒挺委屈。是装的吗?
教师总结:小说情节的突然转化超出了读者的预期,在结构的安排上,作者<
br>巧妙地利用悬念的设置,使一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正是作者的匠心
使得《陈小手》成
为现代小说的精品。
三、分析形象,欣赏“小手”绝技。
教师:小说以曲折生动触动读者的心灵,而人物才是小说的灵魂。
活动设计:请以“陈小手是一个 的妇产科大夫,例如: ”句式说话。
(温馨提示:紧扣文
本内涵,品析精彩词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鼓励创新
表达,但不可游离于文本之外。)
活动一“小手”之绝“技艺绝”
学生活动成果展示:
学生A:
1.
陈小手是一个 医术高明 的妇产科大夫。 ....
例如:
⑴团长太太难产,老娘请了来几个弄不出来,唯独他。 ....
赏析:以“几个”人与陈小
手进行对比,从反面衬托了陈小手的技艺的高超,
“唯独”二字运用得精妙传神,突出了陈小手技艺之“
独”。
⑵“出色”,专治难产横生侧生。
⑶他下马,立刻走进产房,过一会儿,“哇”孩子落地。 ....
赏析:“一会儿”时间副
词,强调时间之短,表现陈小手接生的医术高明,
“哇”拟声词,以声夺人,以孩子叫声的可爱衬托陈小
手医术和医德。
活动二“小手”之绝“人品绝”
学生活动成果展示:
学生B:
2.陈小手是一个医德高尚的妇产科大夫。例如: ....
⑴为尽快接生而养马,高度的责任感。
⑵不在乎闲言碎语,乘专车接生。
⑶接过酬金,看也不看,不计报酬。
⑷“太重了,太重了。”不贪钱财。
学生C:
2.
陈小手是一个特立独行、敢为天下先 的妇产科大夫。 ..........
例如:同行的医生,看
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陈小手他不
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
赏析:说
明了作为男性产科医生的陈小手与世俗和传统格格不入。陈小手受
同行的蔑视,可见他注定无法摆脱人们
传统心理构成的潜意识的毒害。
活动三“小手”之绝“写法绝”
1.叙事从容恬淡。
2.以小见大,深刻反映现实。
老师小结:
所以有人说:勇者陈小手;敬者陈小手;技者陈小手;德者陈小手。 (板
书:勇 敬 技
德)
四、明晰主旨,探究“小手”命运。
过渡语:
作者以散文的笔法写小说,疏放透凝重,平淡中显奇崛,作者
以
小见大,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小手的命运如何呢?
老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小组讨论)
1.陈小手惨死在野蛮团长的枪下,没有人为陈小手鸣不平,杀人凶手反倒
觉得怪委屈的。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
明确:近乎无理的反常的心里真是意味深长,中国传统
的观念就是如此,男
女之大防即使医生和病人也难以逾越。陈小手致死出手的是团长,认可的是传统。<
br>展现了这种隐藏的杀机和群体的劣根性。陈小手的死,与民族积淀相结合,便超
越了平常意义的死
,具有更耐人寻味的意义。
2.是谁杀死了陈小手?
学生活动:小小辩论会
步骤:先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辩论,推选出最佳辩手,参加全班的组间辩论。
最佳辩手成果摘录:
甲方学生:团长,他具备杀人不眨眼的恶行,所以这个罪恶的使命交给了他。
陈小手自己运气不好,死在—个恩将仇报、草菅人命的军阀团长的手下。 乙方
学生:传统文化
中狭隘愚昧的男权思想容纳不下陈小手这样的“异端”,他的死
是社会大环境决定的。
主持人
:是啊!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把女人当成是男人的附属品。男女
之大防,即使医生和病人也不能逾越
,这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不仅团长这样,
那些大户人家的男主人和中小户人家的男主人,还相同行的男
性医生们莫不这
样。陈小手在这些男人心中早就应该死无数次了。只不过最后动手的是团长罢了。 老师总结:课文通过叙述名医陈小手因为团长太太接生而被无辜枪杀的事
情,反映了我们传统文化、
民族心理中的弊病,批判了守旧的传统文化与狭隘愚
昧的男权文化。
五、课堂总结
师:文中那些看似平淡的民俗介绍隐隐透露出已经沉积千年的封建泥淖仍然
是不可触动的禁区;“女人属
于男人私产” 的阴暗心理仍然盘踞在人们心灵的
深处;一声“得罪”更透露出即使陈小手本人也以为自
己的职业是对整个社会的
冒犯而毫无哥白尼那种勇吃禁果的豪放气概。正是这种浸润整个社会的封建传统
支撑着团长的疯狂并借助团长之手酿成了陈小手的悲剧。正是这精彩的结尾激活
了全篇,牵出无
穷的回味。
【板书设计1】
当地接生风俗后 陈小手医术高超
陈小手
为团长太太接生 守旧 狭隘 愚昧
(勇、敬、技、德)
陈小手无辜被杀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
丹尼尔.麦克法登
一、导入新课
《范进中举》、《孔乙己》、《我的叔叔
于勒》,还有《乞丐》,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
就是讽刺那些歧视穷人的人在道德品质上的缺陷。那么
,歧视穷人为什么是不应该的呢?文
学家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士作了回
答。他认为:“一个人
是贫穷还是富裕,这首先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这是一个看来有点惊人的回答。
但是作为
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却获得当今世界广泛的认同。他的看法是否有理?他是如何阐述自己的看法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唯一的一篇议论文《为什么有贫穷
和富裕》
。
二、预习检测
作者简介(投影)
本文作者:丹尼尔
.麦克法登,1937年7月29日出生。美国经济学家。他因为提出“暗示
选择”理论而和詹姆斯
赫克曼共同获得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
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
三、整体感知,把握作者观点
1、重温有关议论文的三要素的相关知识。
2、学生自主思考:在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
3、学生交流。
〔学情预测〕本
文作者的观点比较分散,学生寻找的观点可能会失之零碎,教师要引导学生
从比较中思考、整合,培养学
生捕捉有效信息的准确性。
4、讨论明确。
在文中作者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是“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这首先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
二是“我们的世界就是不公正
的,就是这么回事。……在好几千年里,人类一直没有发明可
以公平分配财富、不让产生穷人的经济制度
。”
三是“尽管市场经济有着种种缺点,这仍然还是迄今人类所想出来的最好的经济制度。”
最终归结为一句话:“‘世界是不公正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人类是自私的,我们首
先想到我们自
己,以后也许会想到别人。”
四、研读课文,了解论证特点
(一)学生研读第一段到第八段。
1、学生阅读第一段到第四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提出第一个论点的?
2、学生交流。 〔学情预测〕学生对每一段文意的理解可能不是很到位,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关键
信息。
3、明确:先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穷和富的现象说起,循循善诱,自然引出论
题:“为什么
有贫穷和富裕?”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论点:“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这首先是一件碰运
气的事情”。
4、学生研读第五段到第八段,小组讨论:文章是如何论证第一个论点的?
5、交流明确。
〔学情预测〕学生对主要内容的归纳可能不到位,教师要提点学生简明地表达。
作者从几个方面来阐明:
(1)不同的地区和家庭贫富程度是悬殊的,而人们出生在什么地方
和家庭,纯粹是碰运气
的,偶然的事情。
(2)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也大不相同。人们既能继承财富,“也能继承贫穷”。
(3)就算有非凡天赋的人,但若在落后的地区,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机遇。教育的好坏,决定了日后收入的高低。
(二)学生研读第九段到第十五段。
1、学生研读第九段到第十一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得出第二个论点的?
2、学生交流。
3、讨论明确:
作者先提出一对矛盾。问题的一个方面是:收入一共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出卖
劳动力,二是
生产资料,三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外一方面则是:一些人
由于种种原因(疾病,缺乏自我约束力,意志力,吸毒等等)而收入甚微。另一些人虽然没
有这
些缺点,也有技术,但是找不到工作,失业了,因而十分艰难。作者用最后一种情况作
为文章的过渡,引
出了第二个论点。
4、学生研读第十二段到第十五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引出第三个论点的?
5、讨论明确:
第二个论点不但是个观点,而且是个问题。由此,作者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
这种不公平呢?
第一种是市场经济。接着就对市场经济进行通俗的分析。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
是
有“效率”。但是,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并不对所有的人都“公正”。第二
种是计划经济,
其好处是全社会“共同决定社会财富的分配。”但是,这种经济模式不能让劳动和利益直
接
相关,没有利益的刺激,就没有强有力的动力,这就是人的本性。加之中央官僚机构的工作
人
员既没有切身利益的推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信息。这样的计划经济,就转化为无计划
经济。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个论点:尽管市经济有着种种缺点,这
仍然还是迄
今人类所想出来的最好的经济制度。
(三)学生研读最后两段。
1、学生思考:第十六段作者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讨论明确:要用政府的税收政策来抑制
市场经济的消极性,但是要有限度,否则会破坏
效率。
3、学生在文章中划出最后的结论:“
世界是不公正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人类是自私
的,我们首先想到我们自己,以后也许会想到别人。
五、教师小结
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议论文结构,是比较粗浅的议论文,比较复杂、深刻
的议论文,
一般不这样,而是采取层层深入地展开论点,最后得出结论的模式。
这种结构的文
章,和三要素的议论模式最大的不同是,三要素的议论文,是先有论点,而且
是现成的论点,然后去选择
与之一致的材料;而今天讲的议论文,则重在立论,并不是先有
一个无庸置疑的论点,而是不断去探索论
点,发展论点,最后得出结论。同时还明确指出,
这个论点,不一定是真理的终点,还有许多探讨的余地
。全部文章就是一个层层推进,不断
排除可能产生的片面和谬误,确立论点的过程。论证也不是一次性,
往往是刚刚论证了一个
局部论点,又提出一个与论证不一致的现象,迫使论点再调整。因而,这种模式的
特点,就
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分析问题,从而深化论点的过程。
六、拓展讨论
1、学生讨论:你是否赞成文章的结论?我们可以如何规避人性的弱点?
(本题允许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可。)
2、如果范进、
孔乙己、于勒、“乞丐”和陈小手生活在文章中所说的“市场经济”社会,
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裕,请具体
分析。
(本题在回答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重在言之有理、有据,要从人物性格以及《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一文的观点出发加以分析。)
七、布置作业
1、完成“阅读练习8226;探究”第三题。
2、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本课练习。
〔附〕板书设计
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
1、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这首先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
2、我们的世界就是不公正的,就
是这么回事。……在好几千年里,人类一直没有发明可以
公平分配财富、不让产生穷人的经济制度。
3、尽管市经济有着种种缺点,这仍然还是迄今人类所想出来的最好的经济制度。
4、世界是不公正的。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人类是自私的。
《
武松打虎》教学设计
施耐庵 罗贯中
[教学目标]
1、能在阅
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晌午”、“怠
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能抓住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尝试表现当时紧张激烈的
气氛。
4、通过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
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
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
2、通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揭示揭题。
1、播放《好汉歌》,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你们看过《水浒传》吗?
2、出示媒体,简单介绍:
《水浒传
》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由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描写的以宋
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农民起义将领的故
事。
3、
师:在《水浒传》第22回中,详尽地描述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
猛虎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打虎英雄的风采。
出示课题:21、武松打虎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根据“喝酒→打虎→下冈”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打虎
前后)
(3)说说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2
、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晌(shǎnɡ)、毡笠儿(zhān lì
er)、冈(ɡānɡ)爪(zhǎo)
理解词语 :晌午、怠慢、半歇等
(2)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第10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第二部分(第11-第24自然段)武松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第三部分(第25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3)填空:
武松是一个 的人,因为
。(可
放最后)
(通过武松一口气喝下十八碗酒可以看出他是个豪爽的人;通过与猛
虎的搏
斗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勇猛等等,只要言之有据即可。)
过渡:是啊,最能反
映武松机智勇敢特点的莫过于他在景阳岗上打虎的部分,我
们先来看看武松打虎的视频。(多媒体)
三)研读重点,进行复述。
1、默读第二段,用“~~”划出描写老虎的语句
,用“——”划出描写武松的
语句。想想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两个部分?
2
、学习“防”的部分:(15-21节)
媒体出示句子
1)交流描写老虎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板书:扑 掀 剪
凶猛
指导学生在理解“掀”、“剪”的基础上做做动作,有感情地
读出老虎凶猛
的气势。
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
的武松
就更也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
2)老虎是凶猛的,可武松更是技高一筹,他是怎样对付老虎进攻的?
交流并板书:跳 闪 躲
这些动词的位置能不能交换,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些动词的运用非常准确,可以看出武松的勇敢、机智。)
(“闪”既
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
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
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
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
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
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板书:机智勇敢
3)把两部分内容串在一起讲一讲、演一演。(同桌合作准备、指名交流、点评)
过渡:机智的武松等老虎招数用尽,开始全面反攻,他又是如何打老虎的?
3、学习“攻”的部分(22-24节)
媒体出示句子
1)交流并板书:劈 揪 摁 踢 打
2)重点指导朗读,体会武松的勇敢机智。
边读边做做动作,体会武松的勇猛。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摁”“踢” “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
生风,形
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
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
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
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③做做动作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出示媒体,复述课文:
老师找到了武松打虎的连环画,你能为这些画配上生动的故事吗?
可以根据板书,借助连环画,复述武松打虎的过程。
要注意把武松和老虎搏斗时的动作讲清楚,把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表现出来。
(轻声准备、大组交流、生生互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水浒传》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武松
的英勇气概,那么课文中
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出了武松的这一特点呢?
学生自由交流,板书:好汉不怕虎
,
怕虎非好汉
2
、武松是梁山上的一位好汉
,
其实在《水浒传》中还有许多好汉,你还知道
哪些梁山好汉呢?
学生交流,出示媒体
3、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这本书,并把你看到的精彩故事说给同学、家
长听。
板书设计:
武
松
打
虎
跳
闪
躲
扑
掀
剪
抡
揪
踢
摁
打
(机智勇敢)
(凶猛)
好汉不怕虎
,
怕虎非好汉
隆中对
司马光
(一) 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
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
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
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
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
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
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试试能
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臣
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
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茅庐。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
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
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
也都有所了解。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
学习
《隆中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
【评价】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
习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
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
用。所以,如果有必要,导语的设计可以稍长一些。
(二) 简介背景及题目: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魏曹操在统一北
方后,准备南下消灭东吴孙
权和西蜀刘备等,而刘备此时兵微将寡,
正是求贤若渴之时,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
到隆中
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胸有成竹的为刘备提出了
战略决策,本文所记
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始末和他与诸葛亮问答的情
况。
对,对策,答问的意思,封建时代臣子回答皇帝所提出的问题,叫对
策。
(三)
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实行个别读,齐读与教师范读相结合。
教师注意正音:
suì
yì bǐng qīng tuí duó shēn
遂 诣 亮 屏 人 倾 颓 度德量力 信大义
kuài dài yīn xù zhòu zhū
róng dān
吴 会 殆 民殷国富 存恤 帝室之胄 诸 戎
箪食
壶浆
(四) 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
能
译出大意即可。遇到困难可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
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
特殊句式的翻译,如:
1 时人莫之许也——(倒装句)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贤
能为之用——(被动句)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翻译: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反问句)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出示问题让学生一一思考并回答: <
br>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那
么是谁在问?问谁?问什么?
为什么问?是谁在答?他答了些什
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答?这是一个怎样<
br>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 是谁在问?——先主刘备。
2 问谁?————问诸葛亮。
3 问什么?—— “计”
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
4 为什么问?——A 有徐庶的推荐。
B 先主的
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
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
日,然志犹未已。”
5 是谁在回答?——诸葛亮。
6
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
),
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
已历三世(历史),
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
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
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
渴。
(4)确定霸业兴
汉的策略:(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
(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
众出于秦川。
7
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
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
心的谋划
(1)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
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
(2)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
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
8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
即诸葛亮为刘
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
胸怀大志,高
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
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
际的政治才能的
政治家。
(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
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
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治国之栋梁。
(六)对
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
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
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 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
(七)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
人。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八)印发资
料,让学生快速阅读《三国演义》第37,38回,试比
较分析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有什么不同之处?试
举一例说明。
史家笔法叙事简约,“唯书其事”,通过记事记言,客观公正
的记
录历史,文中一般没有褒贬评论。而文学笔法则讲究故事情节生
动,人物形象鲜明,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
适当加入传说和作者的想像
等。所以读起来往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比如刘备在拜访诸葛亮时,
《三国志》中的叙述非常简练,只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
见。”而《三国演义》中叙述的就
非常细致生动,每一次都祥细描写
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并且人物的语言非常符合各自的性<
br>格特点。
(九)拓展:欣赏《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书法和歌曲。
附:板书设计
亮自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庶推荐: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 备三顾:凡三往,乃见。
曹 孙 记
分析政治形 荆 益 事
中
将军优势
亮对策: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记
对
制定战略方针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言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
……
备推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顾茅庐
罗贯中
一、导入:
东汉末年,天下大
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
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
故。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
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
书写了近
五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
顾茅庐
》,去一探究竟!
二、出示目标(齐读)
三、预习检查
1、文学常识
2、指导生字“茅”。看好了,“茅”字的横钩要比草字头略微长一点,这样才好看,最后一笔
是撇。下
面,请大家在书上,课题的右边各写一个,不仅要写对,还要写好。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你告诉我,你从题目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主要人物:刘备
主要内容: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大业。
四、
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放录音范读全文。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
4、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后,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
一样啊!”这句话
是什么意思?(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等)
5、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刘备什么样的品质?
五、细读课文
2、
讨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呢?自
由读第一自然段,用其中的句子
或词语来回答。(诚心诚意)
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词语和句子。
3、组织交流:
(1)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
同桌分角色朗读张
飞和刘备的对话,交流自己的体会。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3)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
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
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感情朗读这一句话
,交流自己的体
会。
(4)等了半晌功夫……又等了一个时辰……
(与“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进行对比)
交流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思考: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他怒斥张飞、三顾茅庐。还有半里路就早
早下马步行,在房门外
恭候多时,快步走进草堂和诸葛亮见面……看来,刘备
渴望得到诸葛亮这个贤才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这就叫“求贤若渴”。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小练笔:
正因为刘备求
贤若渴,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刘备二顾茅庐而不遇孔明时,他
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留给诸葛亮。
这封信,一般读《三顾茅庐》的人都
忽略了。其实这封信也深深地打动了诸葛
亮的心。因为信中,刘备将自己的一
番诚意、仰慕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现在,请大家发挥想象,替刘备
写一封简
短的信留给诸葛亮。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令人欲罢不能
。然而,这仅仅是《三国演义》这部近八十万字巨著中小小的
一角,当你了解“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
成学”的智者诸葛亮;当你认识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曹操;当你同情“既生瑜,
何
生亮”的大将周瑜时,你才会真正明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诗中所蕴含的落寞与安然。
请同学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再读《三国》,
去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
力。
三顾茅庐
刘备 诸葛亮
诚心诚意
(
《出师表》诸葛亮
一、解题,导入新课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之子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
明,三国时蜀汉丞
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同学们听说过“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吗?它说的是诸葛亮与刘备的故
事刘备是汉朝皇室
的后代,他为兴复汉室,与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抗争,在兵败失利的情况下,曾三
次屈
尊到诸葛亮隐居的隆中(湖北襄阳)茅屋中拜访他诸葛亮感其“三顾茅庐”之恩,就答应随
其出山,接着就是奉命出使东吴,完成了联吴抗曹的使命在赢得赤壁大战胜利之后,辅佐刘
备建立了蜀汉
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他又接受刘备临崩托孤的重任,扶持后主刘
禅因此诸葛亮对刘禅既有臣
下对皇上的恭敬与忠诚,又有长辈对下一代的关怀与期望刘禅是
个糊涂皇帝,诸葛亮对他很不放心,在自
己亲领大军出师伐魏之前,写了一个“表”规劝和
告诫刘禅这个“表”,后人称之为“出师表”,就是我
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
《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中的杰作,是一篇使人动感情的好文章,其人其文
历来为
后人所景仰陆游曾赞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是古代一种文体,是臣
下向皇上陈情、请愿的一种奏章
二、老师指导阅读课文(要求读得富于感情,有层次感),同时画出生字新词
三、听写生字新词,给生字注音
崩殂恢弘妄自菲薄陟罚臧否郭攸之
费祎以遗陛下裨补阙漏猥自枉屈夙夜忧叹庶竭驽
钝 以彰其咎 咨诹善道
四、指导分段
1 围绕“出师”思考以下几点: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了哪
几条治
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第三,在说明出师理由
之后,作为臣下,是
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伐魏的决心?
2 讨论后分段,写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1—5段)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段)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研读第1、2段
1 结合文中注释阅读课文,并补充如下注释:
疲弊:比喻国家衰弱贫穷
秋:引申为关键时刻
盖:语首助词,可译为“原来”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
忠谏:忠于皇上的谏言谏,读jiàn,臣下规劝皇上,向皇上提意见
昭:读zhào,诏示,显示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刑,受罚
光:名词活用为动词,发扬光大
臧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奖励惩罚,表扬批评
恢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扩大发扬
2 指导分析第1段弄清第1段中三句话的意思
(1)提问: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读第1句)值此存亡危急之秋,内外大臣
表现如何?(
读第2句)内外大臣这样表现的原因?(读“盖追”句)内外大臣能如此,作
国君的又当如何?(读第3
句)诸葛亮向刘禅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2)指导背诵:这三句话语意连贯,互为因果,要顺着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3)指导辨析词的引申义和“以”的连接作用
①结合上下文,辨析词义,完成下表
(“秋”的引申义学生回答可能有困难,教师可提示:民以食为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②复习“以”的介词用法——当“用、把、拿、凭”等意思讲,分析“以”作
连词的用
法“开张圣听”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以”连接目的,可译为“用”、<
br>“用来”
妄自菲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以”连接结果,可译为“以致”
“
以”用作连词,连接的大多是句子,句与句之间有一种逻辑上的关系,在朗读时要注
意“读断”
(4)指导朗读
3 指导分析第2段
(1)作者在此向刘禅提出的另一条建议是什么?
板书: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分明
(2)提示背诵:宫中……若有……宜付……以昭……不宜……异法也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1、2段
2 熟读3—7段,思考哪些是议论文字,哪些是叙述文字
半截故事 王鼎钧
一、相关视频,导入课文
1.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读
书人中
可谓是家喻户晓。成为人们心目中正能量人物。然而当代作家王鼎钧却为我们讲
<
br>
述了他鲜为人知的后半截故事,贾平凹又将其改编成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共同
学习其
中之一王鼎钧的《半截故事》,看看周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标题、作者)。
[设计意图] 本导语将刘义庆,王鼎钧所讲的故事联系起来,初步感知文章
内容,不仅符合本
文的主题思想,而且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本
文的热情,引出课文内容。
二、检查预习
1.教师:作者简介
王鼎钧: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山东省临沂市
兰陵县兰陵镇人,14岁开
始写诗,16岁写成《品红豆诗人的诗》,51岁时移居美国,一直在纽约居
住。
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著作近40
种,以散文
产量最丰、成就最大。
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崛起的脊
梁”20世纪70年代他的“人生三书” (《开放的人生》,
《人生试金石》和
《我们现代人》在台湾总发行量60万册。他淡薄名利,穷毕生之力于“写出全
人类的问题”,风格多样,题材丰富。 1925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由
于对日抗战,王鼎
钧少年时代就和家人分离,八年抗战,他有四年多时间在日本
占领区生活,打过游击;抗战军兴,194
2年夏去大后方投入李仙洲将军创办之
国立第二十二中学,辗转安徽、河南、陕西各地。抗战末期初中毕
业即辍学从军,
随国民党军队宪兵团经南京、上海、沈阳、秦皇岛、天津、青岛。1949年到台
湾。
2.学生填空:加粗字注音
幡然悔悟( fān ) 倏忽( shū )
疑惑不解( huò )
当头棒喝( hè ) 衷悃( kǔn )
三、感知课文
(一)读上半截故事——赞一个猛士!
指导语:请同学们默读文章
的1-5段,你认为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从
文本中找出依据,分析人物。(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
勾画词句)
明确:
1.周处不畏凶险,为民除害。得知自己为患乡里,便幡然醒悟,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2.周处是一个执着用功,有才华的人,文武双全,后来步入仕途。
(二)读下半截故事——悲一个忠士!
讨论:
1.周处步入仕途之后,性格有没有改变?
明确:仍然是为人忠直,做人不畏险恶。
2.虽然知道司马彤居心不良,可周处还是决心上战场,为什么?
明确: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
心。周处的心中有“以身殉国”“人臣尽节”的
信念,所以才甘心情愿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出来尽忠。 <
br>归纳总结:这是一个把信念看的比生更重要的英雄,是一个悲剧的忠士。然
而他自己却没有丝毫的
悲凉之感,有的只是一种悲壮的豪情。
(三)合两截故事——叹一个壮士!
指导语:请同学
们阅读这两段文字,并把两段文字结合理解,说说对周处有
怎样的评价或新的感受。 周处前半截故事:
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
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
除,何乐
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处曰
:“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
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
,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
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
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
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
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
之
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周处后半截故事:297年正
月,齐万年屯兵七万于梁山(位于今陜西乾县),
司马肜、夏侯骏逼周处仅以五千兵力发动攻击。周处抗
议:“我军没有后援,必
然失败,不只会死,而且为国取耻。”司马肜不听,逼迫周处前进,与齐万年军
战于六陌(位于今陜西乾县),士兵连饭都没吃就被推上战场,没有后援。周处
知必败无疑,奋
勇杀敌,数以万计,终于弦绝矢尽,友军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
史解系皆不救援。旁人劝周处撤退,他却
按著剑说:“这是我效忠死节、以身殉
国之日!”遂力战至死。
讨论明确:我们赞叹这位为民除害的英雄,虽然他不知自己曾是一害,
我们赞叹这位效忠死节的英雄,虽然他知道自己是被陷害。
我们赞叹这位以身殉国的英雄,因为这种牺牲充满了悲壮的豪情。
(四)议“半截故事”——揭一个主旨
指导语1:作者王鼎钧补出来的半截故事,不仅仅是让
我们了解一个不一样
的周处。这个英雄成为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
容。
明确:周处的悲剧,不是司马彤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朝廷的奸邪横行造
成的,是统
治集团的腐败,最终导致一个忠臣良将的陨落。不得不让人惋惜。这
也是作者本文的一个主旨,把矛头指
向权贵统治集团的腐败。
指导语2:作者在第八段写道“至于覆灭的五千步卒,谁无父母,谁无兄弟,
谁无尘世的贪恋,谁无生存的权利?他们纳粮当兵,敬畏官吏,何负于晋?”。
这句话句式有何
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用排比和反问句。突出作者对司马彤残害忠良,滥杀无辜的愤慨。有
强烈的谴责意味。
指导语3:导演为什么不愿意把周处的真实一生拍摄出来呢?
作者在文章最后说“那是他懂,我不懂。现在我懂,你懂不懂?”。作者懂得的
是什么?
明确:大众娱乐文化的商业化的媚俗,也就是对利益的追求。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感知文
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主要故事内容,由故事
引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主题,循序渐进,问题环环相扣,提
高阅读能力,引发学
生深思。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写周处悔悟、拜师、为官及最
后以身殉职,表现了周处大彻大悟、
一心向善的巨大思想变化,一方面揭露了权贵统治集团的腐败;另一
方面也批判
了大众娱乐文化的媚俗,只知道片面追求利润。而这个故事却也告诉我们许多鲜
为人
知的“后面”的故事,这些后面的故事被人们齐心协力掩埋起来的,这种行
为是不是值得同学们引发一些
思考呢?
[设计意图]每一堂语文课,都有一种别样的收获,总结文章中心思想,指导
学生做
人的道理,让人回味无穷。让作者在小说中最想表达的感情在学生的脑海
中流转。
六、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5):周处由坏变好。(前半截)
第二部分(6——8):周处遭陷害而死(后半截)
第三部分( 9 )
:对“后半截故事”的态度。(揭示主旨)
三棵树 苏童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白杨树在茅盾先生心中是中华儿女英勇不
屈的象征。那么,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苏童先生心中的“三棵树“又是如何地让他难以
忘怀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苏童的内心世界吧!
二、检查预习
1.为加点字注音:(投影或板书)
嫉妒( ) 颤抖( )
埠(
) 残垣( )
楝( ) 瓦砾( )
桷( )
枇杷( )
(三)、朗读文章,把握大意。
1、三棵树在文章中究竟指什么?一趟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我”
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树。
2、三棵树是指哪三棵树?苦楝树苗、石榴树、枇杷树
3、这三棵树有什么特点呢?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苦楝树--幼小无依
枇杷树--含蓄深沉
石榴树--热烈奔放
讲述'鸟儿、孩子'。作者在对果树的描写中还提到了孩子和鸟儿,
作者驱赶鸟和孩子,果树却迎接它们的到来,没有怨言、执着的付出,
无边无际的奉献。
那么两相对比的话,我们在果树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什么精神?
(提示:对人平等无私奉献的精神
4、 在作者的一生中,这是他拥有的三棵树,但是应该说在其余
大部分的时间里,他没有得到树,那么关于树的其他的情节,请你概
括一下―――思树、种树、丧树、
得树、失树
(二)、情感把握。
在不同的阶段,作者在对待树的得与失中的情感又
是怎样的呢?
下面我就请同学从文章中找语句,来谈一下作者的情感脉络。
怅惘---
无奈自责---悲伤、隐痛与缺憾---快乐与欣喜---哀伤与
缅怀
(教师补充:最早
在作者的想象中的树是很高很挺拔的挺立在原
野上的,有着绿色的冠盖和褐色的树干。但是这只是作者的
想象,在
现实中作者多次提到“我”没有树,这让“我”怅惘,成了“我”的
隐痛,成年后我见
过了很多树,但是那都不是我的树,这不由的将读
者的思绪引向一个悬念:那么作者的树到底在哪里呢?
在迁居新居之
后,“我”得到了“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两棵树。在作
者欢快的描述
中我们可以想象其实无论石榴枇杷,还是其他,都是不
重要的,重要的是树,枝繁叶茂的树。树的存在,
让我知道我是个幸
运的人。
但是“我与两棵树的相互注视渐渐变成单方面的凝视,”“我
忽
略了树”,对它熟视无睹,当树终于有一天将离去时,我才又怅然若
失起来。
看作者这一生,他种过树,但是苦楝树只能种在花盆里,并且被
我偶然的疏忽和难以抗拒的天灾毁了,从
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不
难感受到生存的无依、无奈。)后来我拥有了两棵果树,但是七年之
后,它们依然离我而去,作者连续使用两个'埋葬',表现对逝去的一
种哀悼,可见他情感的悲伤与凄
凉,那种得而复失的感觉不是简单的
伤心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不同的是,幼小
而无依的苦楝因我的疏忽和
天灾而离开,而这两棵树被城市的建设所毁。结果“我”的树消失了,
“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那么“我的树到底在哪里” ?
(三)、主旨理解。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询问:“我的树在哪里”,请思考为什么作者
一直在寻找树呢?结合作者的情感脉络来
分析,没有树会对“我”有
怎样的影响?
没有树让作者怅惘、觉得缺憾,有了树让他觉得
'弥合了我与整
个世界的裂痕',关于果树的描写也是本文最为欢快的章节。这说明
他觉得没有
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作者渴望完整,因此不断寻找,也
因此作者在文中说“我生命中应该有三棵树的”
,只有这样才有完整
的生命形态。
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有树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呢?你如何理解?
树是自然的物化,是自然的代表,
因此呼唤“我的树”也是呼唤
树与人共生和谐的环境,呼唤对树(自然)的珍惜和感恩。
思考:如何正视自然?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在这样一个寻找的过程中,你觉得作者的感情基调是怎样
的?为什么?
伤感、无助、无奈。关键是结果“我”没有了树,可见基调。
(五)、总结课文:人与树的依存关系、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通过对童年记忆中火车站名'三棵树
'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
命中曾经拥有的三棵树,表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依存关
系的
眷恋。
(六)、拓展(表达训练):
教后记:感情线索
的把握较为简单,但是中心和主旨的理解还需
教师多加引导。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从文章中找到支
撑。
那树
王鼎钧
一、导语 设计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
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
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
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
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
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二、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
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
感》等。
2.多媒体播放反映人类生存困境的若干画面,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
肆虐、森林面积锐减、资源严重枯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并交流。
多媒体显示;
佝偻(gōu
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骨(huái):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qiú):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dī)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2.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应深沉,不宜强
烈奔放。
3.学生大声读课文,入境。
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
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
他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发展让路的主旨。
生2:本文写了一棵老树绿着生,生为人类、生为大地而最终绿着死的悲剧生涯,揭示了
人类文明造成的灾害,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
生3:本文写了一棵老树从生到
死的生命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和思考——
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教师总结:三位同学的看法各不相同,到底孰是孰非,让我们探究一番再作决断。
四、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2.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明确: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
和对人类“友
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从“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描
写近期的大
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沦,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从“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到结尾),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的最
终命运作了关
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教师总结: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
述得越详细。
写大树的早期、近期和现时的情况,都有较为明显的浯言标志。如第6段开头有一“但
是”转折,表明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将要讲述,由早期的大树自然过渡到近期的大树。如第9
段开头说“这
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将要讲述某一具体事件,由写近期的大树
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
。梳理文章思路时,要充分借助这些浯言标志(路标)。方可快速
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五、感知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1.提问: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
运? 全班分为
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讨论分析概括树的特征。以其中一个小
组为主,另一个小组补充或
评价。
成果展示:
第一部分,概括地说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大树有奇特的
容貌: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
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
铸就。大树生长在
特殊环境中:站立在泥泞的马路边,周围有几处老式平房,一片破败、荒凉景象。大树
对人
类大有功德:面香,成为人们心理的慰藉;炎热的夏,送来阴凉和清静;朦胧的夜晚,送给
情人温馨的感觉;它扩张着荫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总是,大树为世间珍奇之
物,是人类的
守护神。
第二部分:大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即便如
此,大树依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忍辱负重、胸
怀豁
达的本性。
第三部分,那树无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异常,像勇士被迫
离开
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
教师总结:那树经久经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
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
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它绿化大
地,荫庇人类,只愿给
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
,表现了
豁达宽容的胸怀;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自己也要保护自己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2.体味作者的情感。
提问: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
,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
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
情感?
学生品味、辨析。
“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多情、忠诚,作
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树
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
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
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
地时呻吟了一声。
”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2.揣摩关键语句,思考:大树身遭屠戮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七、板书设计
怎样的树:古老、坚固、神奇、茂盛、善良、奉献……
命运如何:被屠杀 悲惨的命运
为什么写:人与自然
现代发展与古老传统 反思之后的忧虑、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一、导入
听到“悬崖”这个词,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画面?
很高很险,恐怖、惊险,害怕。
大家想想,生长在悬崖边的树可能会经历些什么呢?
风大了可能被摧毁掉入深渊。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代诗人曾卓的一首现代诗《悬崖边的树》,去看看这棵树经历
了哪些磨难。
二、走近作者
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1922年出生于武汉
,1936年加入武汉
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
7年毕业后
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先后任教于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
952
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
他14岁开始写作,17岁正式发表作品,是在抗日救亡运
动中成长起来的一位诗人。诗
人一生境遇坎坷,1955年诗人因被卷入所谓的“胡风事件”而被迫搁笔
。文化大革命中再
次受到迫害,诗人经受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直到1980年诗人才获得解放,整
整做了
25年的囚犯。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老水手的歌》等。 曾卓在逆境中坚持创作,他的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如《悬崖边的树》、《有赠》
等,沉郁中透
露着刚毅,孤苦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曾卓于2002年4月10日因病逝世,他的临终遗言是:
“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这
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我没有被打败”。
三、了解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70年,当时中国正是“文化大革
命”时期,社会极端动乱,诗人经受
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但他并没有停止对生活的思考,没有停止
抒写最真切的感受,而
这首诗就是正直而又勇敢的诗人面对厄运时内心的独白,表现了生活中一个强者的
信念与追
求。
四、分析诗歌
给生字注音:喧哗xuān huá
倔强jué jiàng
全班朗读
1、这首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是什么?——大树
2、这棵树生长在什么地方?——悬崖边上
3、说明生长环境怎样?——险恶
“悬崖边的树”是一棵怎样的树?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诗歌,进一步了解“这棵树”的形象。
品读第1节
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深沉而有力的语气,“孤独、寂寞、倔强”重读)。
1、“奇异的风”你认为是什么样的风?——不可预测的、突然的、肆虐的风,或是凛冽寒
风。
2、这阵风把树吹向了哪儿?——那边、平原的尽头
“那边”说明树被吹得怎样?——很遥远
“平原的尽头”又说明什么?——遥远得人迹罕至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说明环境?——险恶
(板书:树的生长环境———险恶)
3、“悬崖边的树”听到了什么?——“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真的能听到吗?
不是的,这是作者的想象。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悬崖边的树”内心充满了光明和希望,虽生活在险
恶处,却能听到
喧哗和歌唱,以此来衬托和渲染树对自由、和平以及爱的渴望,它像一丝光明划破了全诗
的
阴霾,又像一股暖流慢慢融化了诗人心头的坚冰,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板书:树的内心———渴望自由、和平)
4、“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写出了树的什么性格?
面对磨难毫不畏惧,敢于顽强斗争、执着追求。
(板书:树的性格———无畏、顽强、执着、自信。)
5、把“显得寂寞而又倔强”里的“倔强”改为“坚强”好吗?
“坚强”是指人的性
格、品质,“倔强”主要指人的脾气、个性。这里用“倔强”,便
将“悬崖边的树”个性化、具体化了,
更突出地表现出“悬崖边的树”面对“奇异的风”,
偏不妥协、低头的个性。
品读第2节
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悬崖边的树”的执着追求的情感,语气坚定,语调高亢、昂扬)。
1、“弯曲的身体”是谁造成的?——风
(板书:树的形体———弯曲。)
2、“风的形状”该如何理解?
“风的形状”是外在的狂暴力量对“树”的压迫之后留下的痕迹:肢体变形。
3、“它似乎即将倾跌进
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这两句互相矛盾吗?“似乎”
和“像”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不矛盾。“似乎”和“像”表明这一切都是从树的外形生发出的想象,这个想象把树的
精神品格升华了
。
“展翅飞翔”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展翅飞翔”是树的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再现,是冷静的审视和对待逆境,重新出发。
(板书:树的追求———顽强意志、重新出发。)
4、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现主题?——象征、托物言志。
(板书:象征、托物言志)
5、分析完诗歌,联系创作背景,你认为诗中的“奇异的风”象征什么?“一棵树”象征哪
些人
?
奇异的风:文革时期严酷的政治环境和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命运的不幸。
一棵树:遭受冤屈的革命者。总的来说,是一个面对磨难敢于顽强斗争、执着追求的受
难者的形象。
(板书)
五、拓展延伸
1、大家回忆,上次课学的《礁石》讲的是什么?你能说说
“悬崖边的树”和“礁石”这两
个形象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两者都经受着磨难,处境都极其困
难。只是悬崖边的树处境更为凶险恶劣,受到的伤害
更严重,追求更显执着。
2、我们在生活
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作者相比,你有何感受?你觉得你以后应该
怎样面对遇到的一些挫折?
六、小结
《悬崖边的树》全诗共2节。第1节写一棵树被风吹到了“临
近深谷的悬崖上”,虽然
孤独寂寞,但内心依然充满希望:它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和小溪的歌唱。第2节写
这棵树虽然
被风摧残得肢体变形,但倔强的性格使它时时想要“展翅飞翔”,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敢于和不幸的命运搏斗,始终挣扎着、奋斗着、追求着的受难者的形
象。本诗使用了象征的手法,以“奇异的风”喻命运的不幸,以“树”来写人。这首诗可以
说是诗人命运
与人格的写照,也可以说是所有同样命运的知识分子的写照。
在《悬崖边的
树》这首自由诗中,“树”只是一个切入点,在他身上融入了诗人丰盈的
生活感受,托物言志,借物起兴
,给人以深广的联想与领悟。我们由树想到了人,其实,我
们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只有经受住狂风暴雨的
洗礼,才能攀根生节,长成傲立苍穹的参天大
树。
七、板书设计
悬崖边的树
曾卓
象征、托物言志
树的生长环境———险恶
树的内心———渴望自由、和平
树的性格———无畏、顽强、执着、自信。
树的形体———弯曲
树的追求———顽强意志、重新出发。
把酒问月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
是半个
盛唐。”——大家来猜一猜,他写的诗人是谁呢?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一首《把
酒问月》,去领略伟大诗人的浪
漫风采。(板书:课题,作者)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体会重点词语和语句。
3、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感情,把握文章主题。
一、检查预习。
李白,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盛唐诗人,有“ 诗仙
”之称。少年抱负宏大。
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
臣,以诗赋为
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
连,
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安徽当涂。有《李太白集》。其诗的艺术特色是
想象丰富,
风格豪放 飘逸 。
、
1、为下列字注音:皎 丹阙 嫦娥 栖
2、解词。
①丹阙:红色的宫阙。
②白兔捣药:古代神话说月中有玉兔捣药。
③绿烟:遮蔽月光的云影。
④嫦娥:古代神话说,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
的不死药,飞升奔月。
⑤但见:只看到。
⑥宁知:怎知。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
2、个别朗读。
3、结合注释,理解全诗大意。
4、个别回答。
5、教师展示诗歌大意,生自看。
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高挂在青天上的呢?我现在停下
喝酒,仰望苍穹,发出了疑
问。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
都是徒劳,明月却依依不舍伴随着人们行路。月出像明镜飞升
,下照
红色的宫殿楼台,云影散尽,清辉焕发。只见到一轮明月在夜间从海
上升起,又怎会知道
她为何在拂晓隐没在西天云海中?月中白兔年复
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和谁一起享用呢?)嫦娥在月宫
里孤独地生
活着,到底谁来陪伴她呢?生活在当今的人们不曾见过古时的月亮,
现在的明月也曾
经撒下清辉照见古人。古人今人世代交替就像流水一
样,他们所看到的都是这一轮明月。只希望在唱歌饮
酒的时候,皎洁
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美好的人生。
6、全班齐读。
依据提纲,探讨下列问题:(自由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
1、开头二句有什么好处?( 开头
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
极富气势感。“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杂糅的情态)
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道出月与人的什么关系?(、
这两句写出了明月
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蕴
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
3、“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运用
了什么写法?(这两句写月色之美。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洁
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散射出清
澄的光辉,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
诗人以“飞镜”为譬,以“丹阙”、“绿烟”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
br>得妩媚动人,光彩夺目。)
4、“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是作者的一次
反问,突出
表现了作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和感叹?(这两句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
慨叹时光流逝之
速)
5、“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是诗人的第二次发问,突
出表现了作者对什么
问题的思考和感叹?(在对神兔和仙女寂寞命运
的同情中,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 6、哪些诗句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意蕴?你从中读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感
悟?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今人不见古时月……共看明月皆如
此。”表达了自然漫长稳定、人世短暂多变的人生哲理和感慨。全诗<
br>表达了诗人孤苦高洁而又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情怀。)
7、总结诗中明月的形象。(全
诗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
秘的月的形象,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飘逸的诗人自我。) 教师总结: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
,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
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
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
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
术感染力。
2、 背诵诗歌。
2、填空:1、白在《把酒问月》
中感慨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②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
几时,我今停
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中有从这句脱胎而来
的诗句__________。
月下独酌
酒
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大家来猜一猜,他写的诗
人是谁呢?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一首《月下独酌》,去领略伟大诗人的浪漫与寂寞。
(
板书:课题,作者)
一.预习检测
李白的处境:
李白怀抱一腔政治热情到了长
安,被贺知章等欣赏,唐玄宗任为翰林待诏,把李白当作词臣
而已,更兼李白本性正直纯真,得罪了权贵
被排挤出京后,漫游江湖间,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762年,病死当徒,初葬采石矶。杜甫“世人皆曰杀
,我意独怜才”,可见李白一生始终受到
权贵们的排挤,郁郁不得志。
二.诗文赏析: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我们对“月”这一传统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
说本诗中“
月”这一意象的含义。
“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思念家乡”“渴盼团圆
”等意。此诗中“月”的意象应
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2.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
“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
3.但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
“独酌”
4.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以乐景写悲情”
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
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
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5.赏析“邀”字。
“邀”字,主动者为诗人,
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在这良辰
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
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轮明月可
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因
而也寄寓着作者高洁的品质在其中。
所以“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邀月与影为友
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
可见?
“不解”“徒随
”“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
的孤独。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1.“同交欢”的场面的表达作用?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永结”与“
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
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三.总结
1.板书:
良辰独酌→邀月与影→不解徒随→暂伴行乐→醉后分散→永结相期:一波三折,曲径通幽。
2.艺术技巧:
总之,这首诗以乐写愁,以闹写寂,以物为友,以群写独,起伏自然的构思
和反衬手法结合
在一起,成就了这篇佳作。
月夜
一、导入
月在古典诗歌中可以说是用得最频繁的一个意象,远离亲友,漂泊在外的游子总
是通过那一轮明
月千里寄相思。望月思亲成为古典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知
道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等等,
关于望月思亲的诗,不胜枚举。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
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青少年时期,怀有远大理
想,但他仕途不得志,一生贫困潦倒,饱经
忧环。曾经在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之
乱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是我国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
三吏”“三
别”。
他的诗歌多是体现忧国忧民,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有反映
,故
称“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作品风格沉郁顿挫。
杜甫一生历经坎坷,饱尝
生活的磨难,体味人世的悲辛。在杜甫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月的
诗句,据不完全统计,杜甫的咏月诗有
一百多首,有很多妙语佳句,传诵千古。在一向“沉
郁顿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杜笔下,那是一
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月亮世界,一
个情谊淳厚、绵绵不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
空精灵。其中有“枫林纤
月落,衣露净琴张”的恬静优美,也有“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的战争悲愤
;有“星临
万户动,月傍九霄多”的拳拳忠心,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悠悠深情。 <
br>二、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
名诗人
。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
入长安,困顿十载。
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
事被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
称其为杜工部。他所投奔得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
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
岳州舟中。
中学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
多
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
反
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
就极其突出后人
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杜甫诗风:沉郁
顿挫。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登高》等。
三、学习《月夜》
(一)、写作背景:天宝十五载(756)
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
(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
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
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
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
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
月夜,诗
人望月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
三、整体感知
1、齐读,正音,把握节奏。
2、教师范读。
3、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
安史之乱的第二年,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后离家北上,
企图为平定叛军出力,但起程之后
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一个
秋天的月夜,诗人写下这首诗歌。
四、思考与探究
1、诗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闺中的妻子。
这种手法叫对写法,也即从对面写来,也叫对面落笔,属于曲笔的一种。
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表
达诗人的思念之
情,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
一层。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
,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
一往情深。
2、从诗歌可以看到,在家里的不仅有妻子,还有儿女。为什么作者却说是闺中“独”
看呢?
明确: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
不懂得“忆长
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
又进一层。
3、“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有人说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
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
并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表现了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其实是写
诗人看月之久,忆妻
之深的痛苦现实。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4、诗歌之中有两个相互照应的一诗之眼的词语,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中蕴涵的感
情?
明确:“独看”:写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
而自己“独看”长
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
,而把并倚“虚幌”、
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时”的未来。“双照”泪痕才干,表达诗人希望尽
早结束这种两地思念的痛苦生活,“独看”泪痕不干也就包含其中了。
“独看”的泪痕里浸透
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
理想,渴望和平的生活,包含战乱之中广大人民
的共同心声。
. “独看”和“双照”是这首诗的诗眼,是最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
5、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吗?
明确:诗中所写的个人于亲人离散的痛苦
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
活。其中写夫妇、父子之爱已与忧国忧民、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
,这就是文学
的典型性。
四、小结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
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暗示手法望月
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
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
活的向往。
五、作业
对比阅读本诗和本书P19
张九龄《望月怀远》,分析两首诗在感情和写法上的异
同,你认为哪首更好,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赏析
文章。
板书:
线索:月
手法:对写(想象 虚写)反衬 借景抒情 暗示
诗眼:独看 双照
主旨:渴望和平的生活
水调歌头
一、唤起体验
1、导语设计:
昨天是什么节日
?(中秋节)同学们是怎样过的呢?中秋节又有哪些习俗
呢?(吃月饼、赏月等)同学们知道哪些与中秋
咏月有关的诗词呢?集体背诵上节课所学的
一首唐诗——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中
秋咏月的宋词——苏轼的《水
调歌头》。(出示相关课件,板书课题。)
2、交流作者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出示相关课件):
1)苏轼:(1037-1101)北
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
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
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
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
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
合称“三苏”。其
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
独具
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
等传诵甚广。
2)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
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
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
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
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
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
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
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
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词。
2、学生自由试读。
3、学生齐读。
4、播放配乐FLASH动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初步感知
词的意境及音乐美。
(可以边看画面边想像词的意境)
5、学生默读全词,结合注释,感知词意。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边点拨边出示相关PPT课件):
1)上半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
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qùe):宫殿。
归去:回到天上。
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大意: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
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
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
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2)下半阙: 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
有睡意
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不该。
何事:为什么。
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大意: 月光转过朱红色
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
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
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
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
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三、品赏探究
1、联想想象,感悟情境。
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境,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把词
的意境描绘出来。四人小
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边出示PPT课件边点拨:
丙辰年(1076年
)的中秋夜,孤身在密州的苏轼一边饮酒,一边赏月。他端起酒杯,遥问
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不
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
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于是,只好
在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
我陶醉,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夜色渐渐的深了,月亮还是那般明亮,他回
到了房里准备休息。只见那月光转
过朱红色的楼阁,又慢慢贴近雕花的窗户,却照得我无法
入眠!他想:那可人的月亮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
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别离的时候又圆又
亮?哎!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
、晴天出来,团圆残缺。这些
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既然如此,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
这明月互相祝福
吧!
2、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1)诵读全词:女生读上半阙,男生读下半阙。(要读出情景交融的意味)
2)找出你认为最
富有表现力、最能够表明作者情感的词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尝试
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
点拨。可能有(适当出示课件):
①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
”的疑问。这问年问月
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追问: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因为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
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
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
奇思妙想。
②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点拨:“我欲乘风
归去”,明白的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
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未能望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
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
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
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③这里的“归去”应怎样理解?
(“归去”带有归隐、超然世外的意思。)
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
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
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
”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
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
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⑤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
(“转”、“低”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
阁”“绮
户”与上阙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
用,自然过渡到怀念弟
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
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表明了“月圆人不圆”的遗憾
之情。“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
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
而开始自解自叹、自我安慰了,巧妙转入下一句。)
⑦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它将人世的聚
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
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正
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
是关于祝福的流传千古的名句。
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安慰,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
爱中获得补偿,这
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这句与上阙结束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
以美
好的境界结束。)
⑧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
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幻
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
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乐
观的情致。
3、课堂小结。
1)逐步引导学生对全词作小结。点拨并板书(参见板书设计):
本词上半阙写饮酒问月,由
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半阙写对月怀人,由感
伤离别转为探求人生哲理,进而表达对离
人的祝福。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情景交融,
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
,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表达出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师生共同总结欣赏古词的方法(用PPT课件出示):
第一步:初读全词,感知内容。
第二步:联想想象,感悟情境。
第三步:品味探究,体会诗情。
四、拓展迁移
1、创设生活情境,回答问题。
(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可以引用《水调歌头》中哪一句来表达祝福?
(2)你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一句诗来劝劝她,你会
怎么说?
2、交流课外积累的咏月诗句。(师生共同交流,用PPT课件出示部分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头望明月,地头思故乡。 ——李 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 继《枫桥夜泊》
3、课外阅读《我的
思念是圆的》,并尝试从内容、情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将
本课的三首中秋咏月诗词进行比较。
4、背诵本词,背诵中要想象(联想到)诗词抒写的情境。
附: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 轼
上阙:饮酒问月
——幻想超脱尘世,喜爱人间生活。情景交融
咏
月
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情致
下阙:对月怀人 ——感伤离别,探求人生哲理、表达对离人的祝福。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导语设计: <
br>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
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
创新的画家,……一个月夜的漫步者,
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曾为妓女题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
他是谁?
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东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让学生上黑板正音::藻荇(zǎoxìng) 竹柏(bǎi)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
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
时曾在凤翔、杭州、
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
受
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
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
、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
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
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4]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
、画
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独具风格,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
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
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
”
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
易传》、《东坡乐府》等
传世。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古文味道。
1.自由读课文,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不正确的指出。
3.老师范读
4.学生齐读
5.托音朗读:请同学们把“念”“盖”“但”三个字
在读的时候采用
托音的方法来读,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指名学生读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翻译课文,不懂的可以划出来,小组交流,
小组不懂的可以放到全班提问,共同解决。
四、精读课文,感受作者复杂的感情。
设计问题:
(1)“记承天寺夜游”这是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加上人物,事件
把它说成一句完整的话。
明确:苏轼和张怀民在晚上在承天寺欣赏月景
(2)苏轼和张怀民是什么关系?
明确:朋友
(3).朋友分一般朋友和好友及志同道合的朋友。你认为他们属于哪
一
类,并从文中找出根据。
明确:志同道合的朋友,根据“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4)出示张怀民简介,张怀民:1083年
被贬谪黄州,初寓居承天寺,
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贬谪之事,公
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超逸的人
(5)写作背景链接: 元半二
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于对
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
乌
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
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
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
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
权的闲官。
(6)过渡语:怀民和苏轼同为贬谪之人,有着共同的感慨,面对澄
明的月光,他们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作者称两人为“闲人”,由此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入夜及睡,闲,见月色入
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
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两人都很闲。何夜无月,
何夜无竹柏,冬夜出游赏月的更是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都是忙人。
结尾更是直接点出两人是
闲人。自嘲的意味。贬谪的悲凉心境。
同学们,加上叹词“唉”字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前面,读
出诗人的悲凉心境
学生试读,齐读
设置问题:联系作者和怀民的处境,我们体会到了他们贬谪的悲凉和
无奈。但是,苏轼还是一位豁达乐观之人,难道这“闲人”二字仅仅
是反映了他悲凉的心境,还有没有其
他感情。
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何处没有美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闲人:闲情雅致
加上“唉”字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要求读出作者的对世人追逐名利的
蔑视和自己独有的闲情雅致
。
学生试读。
老师总结:只有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才能欣赏出景色的美妙,而我们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忙着追求,忙着工作,迷失在富贵中,迷失在物欲
横流中,而忽略了自己身边美丽的风
景。丢掉了那一份闲情雅致。
齐读课文,
五、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是苏轼和怀民在承天寺夜晚赏月,那么,他们赏到了什么样的美
景呢?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同学们从修辞或者语气上来分析此句。
试读此句:请同学们在“盖竹柏影也。”前边加上“噢”这个叹词,
表达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情
,试着读一下。
学生加上叹词试读,师生共读。
老师总结:(出示幻灯片)2000年法国
《世界报》这样评论苏轼:
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
方。在朝期间,他直言进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赈贫救孤,颇多
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
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
写下了无数传世杰作。
师生配乐共读
六、精读课文,探究文人心境。
古往今来,有这种豁达乐观心态的文人很多。(出示幻灯片)
材料1: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仍然在乎山水,题词写诗,最终被后人
称赞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材料2:欧阳修,即使被贬到滁州,但仍与百姓同乐,写下“醉翁之<
br>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
材料3:范仲淹,驰骋沙场的时候就很乐观,在变法中被
贬后,居于
偏僻之地,但仍然保持着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挥笔写下“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句子。
总结语:
同学们,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
,面对
生活的风雨坎坷,请经常读一读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
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
达从容
月诗两首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鸟鸣涧》王维
激情导入:多媒体播
放贝多芬《月光曲》,并展示月夜图片或动画。
教师解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朝边塞诗人
李益与李白
也许有同等心情,也说 “月如霜”,
“月”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
满含悲戚。不同的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
轮明月。今天我们来共
同学习两首堪称是咏月之精品的古诗!
板书:《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鸟鸣涧》王维
一、赏月之音——读出诗音 【导入语】“月”曾激发无数诗人的才情,也触发无数离人的乡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古诗有触动
诗人怎样的情思呢?你了解这两位
诗人吗?
【个人展示】——介绍诗人
学生展示搜集的关于李益和王维的有关常识,教师多媒体展示:
1.李益(748—约829
),字君虞,唐朝诗人。受降城,唐代在西北
筑有东、西、中三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
古杭后锦
旗乌加河北岸。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愁情的名作。诗歌笔法简
洁轻灵,意韵深隽
,曾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中晚唐的重要诗人,
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
2.王维,盛
唐时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
所以人称王右丞。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是中国
文学史上受佛学影
响很深的大诗人,因其诗歌中多有禅宗意象,故后人将其和“诗仙”
李白、“
诗圣”杜甫并称为“诗佛”。王维的诗描写形象、气韵生动,
往往在短小的诗篇中借助特殊的意象显示出
浑然的意境和隽永的诗
意。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
画,
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艺意境做了很好的总结。
【个人展示】——美读月诗
【指导语】“三分诗,七分读。”诗的语言精练、含蓄,想象的空间
非常大,要想从诗中品出“味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这两首
诗语言富有美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朗读这两首诗歌,注意要把诗歌
读流利,读出节奏美韵律美,然后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人闭眼听,<
br>想象其画面。然后根据老师指导让每个小组进行朗读演练。
(1)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说一说如何读出诗味。
(2)小组自由安排朗读方式,组内朗读。
(3)两个小组比赛朗读。其他组员评议。
多媒体展示诵读指导:
其一,读出节奏。中国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特别讲究节奏。四言<
br>诗二字一顿,五言七言的在此基础上小有变化。句有节奏,篇也要有
节奏。教师不可容忍学生采取
“喊歌”式的朗读方式。
其二,读出韵律。诵读时不能如池塘之水平缓无奇,要有高低轻重音
之别。轻重高低的标准是要依据表达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有利于表现
作者情感的关键字词要重读,提高声
调,反之就轻读。当然,语速的
的把握也是要注意的。
其三,读出情感。把握住诗歌的情感基
调,诵读时或激昂慷慨,或深
邃幽长,或激烈飞扬,或缠绵悱恻……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出诗歌的
抑扬顿挫的音乐之美。
【设计意图】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是因为它是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的
结合。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要把学生引入更深次的赏读领域,诵读
是不可逾越的一关。诵读不能采取放
羊式的读,教师要有所指导,力
求把学生的诵读引向“美读”的层次。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所以之
一环节设计学生读出诗音。
二、赏月之景——读出诗景 【互动一】——观“塞外月夜”
【指导语】“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光是以月亮的共赏来引发
相思的愁绪,就显得有点儿单薄。那么李益的这首诗,是不是增加了
一些什么东西呢?
要求:1.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话叙述 2.结合具体字词分析诗句。 <
br>学生大声朗读诗歌,并在诗中标出这两首诗的意象,然后结合课下注
释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
的塞外月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
举目远眺,蜿蜒数十
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
在月光
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
秋的寒霜。
在万籁俱寂中,夜风
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
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
怨的笛声又
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怀?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
而起,忧郁的目
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
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芦管
,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
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
板书:沙似雪
月如霜
【互动二】——赏“春山月夜”
【过渡语】同是写月,李益望月思乡,同是月夜,李益看到“
沙似雪”、
“月如霜”,读王维的《鸟鸣涧》探讨: 那王维看到了哪些景色呢?
学生自由诵读诗歌,探讨后回答。
教师归纳后明确: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图,
花落、月
出、鸟鸣、春山这些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如
一幅线条清朗的水
墨山水画,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正是王
维所擅长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板书:花落、月出、鸟鸣、春山
三、赏月含情——读出诗情
【互动三】——品月言情
【指导语】“豪情万里寄千秋,如画江山月中游! ”诗言情。同是一
轮明月,情因心生,月下情感各有不同,诗人抒情笔法也各异。再读
这两首诗,比一比、想一想:这两
首诗,你更欣赏哪首诗?
学生组内合作讨论,推荐展示。教师分组点拨,适当补充。
答案预设,多媒体展示:
⒈我喜欢《夜上受降城闻笛》,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
出边塞的荒
凉、凄冷。这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第三句描摹笛声,故意不
言曲调之内容、
声情,直至第四句才一语破的,让读者在“一夜征人
尽望乡”的图景中去揣测和回味那笛声所流露出的浓
烈乡思和满心的
哀愁。读来,余音袅袅,言尽而意无穷。
⒉我喜欢
《夜上受降城闻笛》,因为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李益却蹊
径独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
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
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
洁
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
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⒊我喜欢《鸟鸣涧》,因为王籍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王维这首小诗与
此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细品味,王
籍诗句不免给人以说理的感觉,哲理意蕴十足,但缺乏形象生动的描
绘,而这首诗却写得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
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
“这些动态的景物,是以动衬
静、动静相生地表现“夜静春山空”的幽静。
板书:思乡
幽静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品味,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经验去想象和感受
诗歌所表现的形象和
情味。努力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与诗人有所共
鸣。
四、赏月异境——感受不同
【互动四】——望月怀人
【指导语】景因人而有情。齐背《夜上受降城闻笛》与《月夜》后想
一想:同样是月夜思念远方的亲人,《夜上受降城闻笛》与《月夜》
中的对月的描写有何不同特
点?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多媒体展示: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中对
月的描写十分精彩:高城之外月光皎洁,
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
非秋
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
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虽与“庭下如积水空明”都写月光之明亮,
但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
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
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
愫。孤独的芦笛声起,唤起了戍边将士心中激荡的思乡之情。
《月夜》中没有实写月亮,而是
通过闺中爱妻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
眠的情景,写出了月圆人不圆,思念之情刻骨铭心。“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
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
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
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
的诗
人深切思念吗?
【互动五】——“闲”情各异
【指导语】月寄情思,因人而异
。《鸟鸣涧》中的“闲”与《记承天
寺夜游》中的“闲人”之“闲”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联系前面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展示后教师明确:
《鸟鸣
涧》中的“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
闲静。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
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
觉察。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
能
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
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
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
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
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
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
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其“闲”是心灵的静谧与美好。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表面上看是闲情逸致欣赏月色之美,
但其深层中则含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
慨!虽闲但绝不静。
【结束
语】与自然和谐共存,早已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至高理念。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正贴合了人们的这种需
求。他的诗可粗读,可细
品。粗读,有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细品,则被那美仑美奂所陶醉。
喜
欢自然就读王维的诗吧。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一、导入新课:
背诵上节课所学的诗歌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
茶》。(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情况检测(设计目的: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我”来介绍。(学生做简介,课件补充)
胡晓明,
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
文学批评史专业,获 文学博士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目
前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
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2、“我”能注音。(字词检测) 完成助学P212的学习测评的第一题。
3.“我”来解释。(词语积累) 完成助学P212的学习测评的第二题。
四、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边读边思考多媒体出示
的问题,在课文中画出来)
1、在作者眼中早晨和下午茶各自有什么特点?用文章中句子回答。(设计
目的:培养学生
的快速读书能力)
生1: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
扬。
生2: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是的
教师在其他学生评点后作结:
两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思考,大家的点评也是中肯的,把
他们两个人的答案综
合到一起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提示: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
山,观海则意
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是
的
。
2、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是早晨”? (设计目的:让了解唐诗的精神特质)
生1:早晨是充满希望的少年精神
生2:早晨是清新的
教师在其他学生评点后作结:
两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思考,把他们两个人的答案综合到
一起外加上早晨是神
采飞扬的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提示:提示:早晨是充满希
望的少年精神,
清新,神采飞扬,这与唐诗中表达的精神一脉相承。
3、唐诗具有哪些精神特质?请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然后分条概括回答。
(设计目的:让了解
唐诗的精神特质)
生1:(1)唐诗世界广阔,力量充沛,精神豪迈
(2)
唐诗有贯通宇宙之豪气;
生2:(1)可以提升人格,振作生命;
(2)选择题材多为大江大河,高山平原,生命刚健,积极有为;
生3:唐诗中有充沛的生命力量
教师在其他学生评点后作结:总之,唐诗中充满了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
命精神。
五:精讲精练:(边读边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在课文中画出来)
1、倡导读唐诗
对今天的时代具有怎样的意义?分析归纳,然后回答。(设
计目的:培养学生的了解唐诗的时代价值)<
br>
生1:可以增强提升生命的真实力量,从而增强我们社会的英雄主义
生2:可以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思想,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引申发扬
生3: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尊重人性
教师在其他学生评点后作结:总之,⑴可以增
强提升生命的真实力量,从而
增强我们社会的英雄主义 ⑵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尊重人性。
⑶可以让我们正
确认识现代思想,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引申发扬。
2、结合学生学过的唐诗,适当地评点,分组进行。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生活时代去
理解诗歌。)
(1)在你学过的诗歌中有哪些具有明显的“早晨”的特征?试举例。
(2)在你学过的诗歌中又有哪些具有“下午茶”的特征?试举例。
七、达标检测:
1、背诵文中出现的诗句
2、完成助学P212学习测评的第3题
八、布置作业:
1、背诵文中的诗句
2、完成助学
板书设计: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胡晓明
唐诗的作用:提升人格、振奋精神
唐诗的性质:积极进取、蓬勃向上
赞美唐诗、倡导读诗
导入新课: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
首诗表现的主题。有人说:“乡愁是袅袅的
炊烟,转辗的石磨,老寨的明月,望夫石淌淌的眼泪。”也有
人说:“乡愁是弯
曲的山路,摇晃的小桥,雨打芭蕉传出蛙鼓虫鸣的诗韵。”边塞诗人岑参“马上
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浓浓的
乡愁无不折射出英雄诗
人的边塞豪情和温情男子的柔美情思。
学习《逢入京使》
一、温情男子的柔美佳作(感受乡愁)(板书)
岑参(cén shēn)(约715-77
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
湖北荆州市)。[1]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
人因称“岑嘉州”。[2]太
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
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
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
。后出
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
边塞风光
,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
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
称岑高。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
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活动一:“故园东望”---探寻方位的变化
思考:作者第一次离别在长安的家人和妻子,请结合“东望”,品读第一句诗的
茫茫愁绪。
要点把握:
1.“故园”指自己的家园。
2.“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诗人现在正在走马西行。
3.“路漫漫”:“漫漫”就
是遥远的样子。不但说明离家之远,而且也表现出望
乡时的沉重心情。
小结:
这一
句从诗歌的写作来说,诗人通过方位的变化表现出了诗歌的空间,情蕴其中,
营造出了高远的审美境界。
活动二:“双袖龙钟”---感受英雄的温情
思考:能否从夸张手法运用的角度,分析“双袖龙钟泪不干”呈现出怎样的温情
婉约。
要点把握:
1.“龙钟”即流泪的样子,此为眼泪沾湿的意思。
2.“泪不干”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地表现内心的情感的深厚与激烈。 小
结:
从写作方法来说,诗歌是讲究形象的,也注重含蓄蕴藉,因而,诗人岑参写内
心
的伤痛,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描写,特别是“龙钟”这一细节描写,
并运用了“
泪不干”这一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思乡念亲之情,
而且所描写的形象,最易引发读者的
想象,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二、英雄诗人的边塞豪情(虚实对照)(板书)
活动三:“马上相逢”---破解“来不及”的窘迫
思考:强调的是“马上相逢”,为什么要突出马上相逢?“无纸笔”,这里要纸
笔干什么?
要点把握:
1.“逢”字点出了“逢入京使”之题。
2.“马上相逢”说明了诗人
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
是戎马倥偬,来去匆匆。
3.“无纸笔”
,这里要纸笔干什么?这里设置也一个悬念,相逢互不问候,却说
“无纸笔”,让人有所不解。其实,从
诗歌的表现来说,这是因为诗人的故人回
长安,西行去安西的诗人,因长安触动了积郁于心的情感,马上
想到的就是在长
安的家人,因此,要“无纸笔”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看似出人意外,实则在情
理之中。
活动四:“凭君传语”---品味“仓促间”的无奈
思考:你觉得“凭君传语报平安”作结,对全诗来说,有什么意味在其中。 要
点把握: 1.“君”指入京使者,即诗人的朋友。这一句紧承上句马上相逢故人想给家人写
信而无纸笔,而这
一句顺势而下,无奈诗人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向家人报平安。
这就暗示了时间的紧迫。
2.
传语平安,说明他身在边疆,不但自己思念亲人,而且也深知家人同样思念自
己。这样的思念就形成了虚
实对照:实写自己,虚写家人。二者息息相通。
3.“凭君传语报平安”,
看似明白晓畅结尾,实则很有意味的。这样的结尾,
从写作方法上说,收束得得很干净利落,表意和目的
也是清楚的。从意义上说,
这里不但表现出诗人远离故园和亲人,心中总是依依不舍,用“传语报平安”
来
表明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暗含着唐代边塞诗人所具有的“功名只向马上
取”的理想与
壮志豪情。可谓,柔美与壮美同在,英雄内心的柔弱处长满思念。
课堂训练:《逢入京使》的背诵默写。
1.同桌互查,教师抽查。
2.指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集体点评。
学习《渡汉江》
三、空间时间渲染浓烈乡愁(依次层递)(板书)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
汾阳市)。宋之问特别擅长五律,对
后世影响很大,所以,其诗歌深受时人的喜爱。《渡汉江》的写作背
景是,此时
诗人宋之问从被贬之地的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宋之问春风得意之日,已是
武则
天皇后实握朝政之时
活动五:“岭外”“冬春”---横在时空距离上的乡愁
思考:诗的前两句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你能概括出作者的“苦”体现在哪些方
面吗?
明确:
“岭外”,即五岭之外的岭南,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音书绝”,音讯隔绝。诗人被贬蛮荒之地,此一苦;故乡音空信渺、家人境况未知,此二苦;在仕途失
意孤苦无望、心忧家
人牵肠挂肚的情况下捱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此三苦。层
层递进,三苦叠加,将诗人谪居蛮荒时那种与
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
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
神痛苦,鲜明地呈现了出来。空间距
离大,音书断绝的时间长,这就加深了思念之情。
思考:“断”、“复”二字,在渲染作者的思念之痛上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断”、“
复”二字,看似平平道出,实则是诗人在“痛苦尝尽”之后的辛酸语。
仔细体味就会发现,“断”的何止
是家乡的音讯、“复”的又何止是时间的冬春?
诗人所有美好的希望、所有华年的回忆、所有情感的皈依
,似乎都断了。诗人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反复复咀嚼的只是无尽的孤独与凄凉。
四、情深情怯蕴含矛盾心理(两极发展)(板书)
活动六:“近乡情怯”---竖在矛盾内心处的不安
思考:有人在默写“近乡情更怯”时,把
“怯”写成了“切”。请结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分析一下他出错的原因。
解读:
这是没有从根本上理解作者“近乡情怯”的矛盾心理。
按常理讲,经历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
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异常的强烈,当在回
乡的路上遇到从故乡来的人时,内心是非常想问一问故乡亲人的
相关情况的,可
是,宋之问却写出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写“近乡”之情为什
么用“怯”而不用“切”呢?这一切看似有悖于常理的写法,其实最能把
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学生课前借助名著类书籍或上网查资料,以P
PT的形式完成《寻找托尔斯泰》、《寻找
茨威格》这一主题作业,准备介绍给全班同学。
2.课前阅读或者欣赏影视:托尔斯泰的《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阅读茨威格
的《回望昨日的忧伤》等作品。
二、课堂导入(结合学生的介绍对托尔斯泰加以总结)
以《追梦人·神秘园》为背景音乐配以说明文字如下:
列夫·托尔斯泰
一个震撼世界文坛的响亮名字;
一位出身贵族却心系平民的杰出作家、文学巨匠;
他被誉为“19世纪俄国的巨人”、“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和“天才艺术家 ”;
他是1
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是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被公认为全世
界的文学泰斗;
他是一位文学巨匠,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
作品
”:
《战争与和平》是他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
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
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
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不懈追求,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那么,拥有着如此辉煌成就的伟人最终会将自己的灵魂安息于何处?
让我们怀抱最真挚的感情和作者一起瞻仰托尔斯泰灵魂的安息之地吧!(出示课题)
三、课文学习
(一)介绍阅读法:
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疏通音义、理解内容、体
味感情。朱熹说:“文须多诵数遍,自然上口,
永久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现’,谓读得熟则
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四级阅读法:
音义读——文意读——情境读——美感读
(二)分级阅读。
一级阅读(音义读)
1.词语积累
尘嚣chénxiāo 荫庇yīnbì
禁锢jìngù
飒飒sàsà 穹隆qiónglóng 墓冢mùzhǒng
2.多音字
空 空kòng地
挖空kōng
3.形似字
当 即jí
既jì 然
二级阅读(文意读)
1.速读课文找出客
观描写托尔斯泰坟墓的句子,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在文本中圈画
出关键句、关键词)
(1)描写托尔斯泰墓的句子。
明确:
①“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②“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③“它只
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
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
名字也没有。”
④“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
天,白
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2)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坟墓特征——朴素
只有:长方形土丘、几株大树、开满鲜花、不关闭的木栅栏
没有:守护者、管理者、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姓名
2.跳读课文画出作者对托翁墓直接
评价的句子,讨论作者为什么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
美的坟墓
(1)作者对托翁墓直接评价的句子
明确:
①“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②“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③“人们重新感到,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了。”
④“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⑤“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
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2)概括茨威格对托尔斯泰墓的评价。(也用文中的一个词)
总体评价——最美 (3)探究:联系两次阅读的结论,我们可以在“朴素”与“最美”之间替茨威格画上等号,
那么你
是否认同呢?请从以下的一些世界著名的陵墓与托尔斯泰墓的对比中去思考,谈谈你
自己的看法。
请同学简单介绍托尔斯泰和茨威格的背景资料——知人论世,深入挖掘伟人的人格力量。
明确:
坟墓的风格与主人的人格完美的结合——“返朴归真”之美
作者的思想与托翁的思想惊人的一致——“心灵相通”之美
开放的圣地与游人们的呵护配合默契——“世人认可”之美
尽管这是一个极普通,极朴素的
墓地,但它和伟人高尚的心灵联结在一起,也可以说,正是
墓地惊人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
比,感动了作者。作者又将自己被剧烈震撼的
情感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来,
多少情思、多少感慨,都包含在平淡朴素的文字中,使文章
的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考都达
到了完美的统一,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级阅读(情境读)
1.要求学生以导游者的身份,根据课文的描写,向前来瞻仰的游客介绍托尔斯泰墓。
2.采用的艺术手法:对比(详讲)、排比(略讲)、白描(略讲)
排比:“它只是树林中
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
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
有。”(突出托尔斯泰墓的朴素)
白描:(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本文是一篇
寓情于景的散文,借助于
对景物的描绘抒写个人情感。
例如:“夏天,风儿俯临,在这座无
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
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A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
一点生气和温暖的色彩,使读者不仅感受到“严肃”,更感受
到美好、动人。B:墓地周围
的自然与其他墓地的奢华装饰形成对比,更显示出坟墓的朴素。C:通过对
自然景物的动态
描写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3.探究:作者是如何让我们身临其境去感受到坟墓之美的?
明确:
对比的运用:
(1)无名墓冢 ——伟大声名
(2)托尔斯泰墓的朴素--其他伟人墓的奢华
(3)瞻仰者的心情 --观赏者闲情
(4)尊严圣地 --孤寂冷清
(5)永为后人敬畏朝拜--无人守护、无人管理
4.想一想:与几位伟人的坟墓的比较能表明什么?
明确:托尔
斯泰墓与拿破伦墓穴和莎士比亚石棺的奢华美相比:“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
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
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
没有。”反衬出托尔斯泰墓的朴素和“
宏伟”,使读者产生更具体深刻的印象。
5.品味语言:文字清丽简洁,行文朴素自然,简朴的语言
写朴素的坟墓,却蕴含作者深挚
动人、油然而生的热烈感情。
四级阅读(美感读)
1.拓展阅读,体会感受。
(1)世间最美的坟墓——逼人的朴素。
对有的人
来说,墓地就是他的一种生命体态,一副心灵表情。托翁墓便和其作品一样,为世
间添设了最壮阔最优美
的人文景观。这位一生都梦想作农民的人,终于有了一间朴实得可被
称作“农舍”的茅舍,他睡在自己亲
手种下的阴凉里,那阴凉将随着时间的飘移而愈发盛
大……
墓地——如果非要为生命留下遗
址的话,那它应该是富有美感的,应充分体现“生命”特征
(而非“死亡”特征),应注重地理节约、以
不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完整性为前提。如此,墓
地将不失为人类生态中的一抹重要风景。
应以
对生命的尊重态度对待它,应最大限度地赋予它以爱意和活性。一块好的墓地,看上去
应像“家”一样,
是适于生命居住的地方:干净、朴素、安谧、祥和、自由,阳光、水分、
草木、风雨、呼吸皆充足,符合
生命本身的审美设计和要求。因为,它是一个灵魂永远栖息
和长眠的田园,是生者为自己保存一段情感一
场怀念的地方,是人间离上帝和天堂最近的所
在。因此它最神性、最人道、最纯净……
世上
有些墓地,虽巍峨巨硕,如宫殿般豪华,却由于缺乏自然感和生命性,并不感人。比如
埃及法老的金字塔
、中国的秦始皇陵、明孝陵……凸起的都太夸张、太生硬,有意突出“业
绩”反将生命格式化,强调权力
至尊反使人格符号化,扎眼的体形,空荡荡捆着一团死气和
历史瘴雾,太具表面的公共色彩和彰显意味,
太具物质的膨胀力……总之,有一种疏远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