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修定版)

温柔似野鬼°
558次浏览
2020年09月11日 20: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辽宁省高考状元-国税局实习报告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开学第一课 跟同学们谈谈语文学习
■备课 李兴旺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认识语文的内容与特点,明 确语文学习的目的,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间:二课时
一、语文是什么
语——语言,言语
1.语言: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2.全世界有好几千种语言。使用人数最多、最通行的有汉语、英语等。
3.语言的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4.语文的对象:汉语言所表达的言语
文——文字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2.汉字的特点、数量、发展
3.汉字的书写;书法
——文章
1.内容与对象:人、事、物、理
2.作用:表达思想;表达感情;实用交际
3.结构与章法
4.语言的表达与表现技巧;准确性、严密性、形象性、含蓄性
——文学
1.文学的几种样式
2.文学的基本特点:表现性
(以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
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为例)
3.形式与语言的审美特性
——文化
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历史、政治、种族、地域、艺术、
生活等等
二、学习语文的目的
主备人:
1






语文是学 习一切知识的基础;语文素养决定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生活质
量。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语文 素养,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从而
提高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怎样学语文
(一)夯实语文基础
1.语文基础的基本内容:汉语言的基本要素;各种语文知识
2.学习方法:认真学习,扎实积累,能动运用
(二)大量积累语文材料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三)积极思维,积极表达
(四)理性思考和感性体 悟相结合;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生
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认真:认真写字,认真阅读,认真听话,认真说话,认真写文章,认
真看电视
2.主动: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表达
3.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5.树立“大语文”观念:
a.生活处处有语文
b.各门学问广泛联系
c.各门学科首先都可以当作语文去学习
四、关于语文课堂
(一)语文课的特点
1.语言材料是散乱的
2.语文知识不系统,语文课本呈现的 不是语文知识,知识藏在语言运用
即言语(词语、句子、篇章等)的背后
3.语文学习的主要 内容和活动是吸收别人的言语(听、读),将自己的
思想和感情表达为自己的言语(说、写);语文学习 的主要方法和目的是通
过听说读写活动训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二)语文课堂上容易出现的错误做法和认识
1.老师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交流、表达活动
2.学生用记住老师讲解的结论代替自己的阅读、思考、发现、感悟
必须明确:语文阅读训练的意义在过程而不在结论
主备人:
2






(三)语文课堂上应怎么做
1.老师:安排任务,讲解知识,组织活动,引导、启发思维,答疑解惑
2.学生:认真听讲 ,按老师的要求认真阅读、查找、分析、批注、交流、
表达;要勇于质疑,善于思考,善于发问,乐于表 达。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单元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注意字词句的积累和应用,能正确识记、熟练应用。
2、 能了解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体裁,作者、出处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3、 了解叙述故事的要求:清理要素,讲清关键情节。能用简介的语言复述
故事。
二、 能力目标
1、 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 学习铺垫的写作方法,了解人物语言,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 德育目标
1、 懂得珍惜纯正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与信心。
2、 学习长妈妈、卖灶糖老汉作为底层劳动人民所具有的仁爱、善良的优秀
品质
单元阅读指导
本单元以童年生活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 情的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从而
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养成好的语感。在诵读中清理文章的行文 思
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仔细钻研课文内容 ,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
主备人:
3






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
的束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1、3,本文的第2自然段
三、教学用时:3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指导思想: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探索精
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1、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
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
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 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
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简介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 和革命家。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
一 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
书信等共800多万字 ,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
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
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 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
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 其它
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3.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字音,解
释课本未注释的词)
缠络chán 相互缠绕在一起 豁huî 此处状声
主备人:
4






觅食mì 找食 渊博yuān 学识深广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ân 油蛉 líng 攒cuán 斑蝥máo
珊瑚shān 蟋蟀shuài 敛liǎn 脑髓suǐ 陌mî 人迹罕至hǎn
竹筛Shāi 秕谷bǐ 系jì 传授shîu 书塾shǔ
宿儒rú 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g 窦dîu 厥士juã 拗ǎo
倜傥tì tǎng 金叵罗pǒ 盔甲kuī 绣像xiù 锡箔xī bï
4.指定学生朗读全文。
二、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限时6分钟
提问: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
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
4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 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
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小结: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10至第22
段写的是作者儿时 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板书:乐园
三、分组讨论:
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2分钟
四、用自己的话来总结。3分钟 < br>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
情,听有趣的故事,所 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五、提问:1、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2、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
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 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
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小结: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
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 ,整天飞行在嬉笑中。、”所以当鲁迅一天
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想见 一个小孩子被
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3分
钟)
六、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分钟)
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
板书:学堂
主备人:
5






七、小组讨论:
1、 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于生 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
的观察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 2分钟
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
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 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
师的尊敬。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 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
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 去上学吗?
板书: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
的见解。(3分钟)
八、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10分钟)
九、下面我们再 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
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3分钟)
十、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
天真、好奇、求知 欲强等)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诸多乐趣,恋恋不会百草园的感情。
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
文章先后写了两种 生活,第一部分(1至9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
无穷乐趣。第二部分(10至24段)写的是“ 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
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⑴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提问: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②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断定
主备人:
6






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 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
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逝”,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 记得,不敢妄下
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本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文
回忆描写百草园。
⑵请学生朗读第2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明确: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 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
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 、斑蝥。
②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明确:莱畦,石井栏。
③提问 :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
更加生动、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 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百
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
明确:不被大人看得 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
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我 ”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
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
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 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④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
明确: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
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 春季;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
的是夏季;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
这样写了春、夏、冬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
动、植物,错综交织 ,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⑤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
么持点?
明确: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 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
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 状
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
鸣声的悦耳。
⑥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祥精彩?
主备人:
7






明确: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 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 爱之情。
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小结: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 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
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 br>热爱。
让学生轻声齐读第2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
⑶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提问: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 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
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②提问: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
邪不压正,美女蛇被 制服了。
③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 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
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 限制了“我”在
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
边时 ,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这就
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其三百
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 吸引力,所
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⑷让学生齐读课文第7、8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这两段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雪天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②让学生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
的表现力。
明确: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
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 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和对捕鸟的喜爱。
③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明确:第8段写 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
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 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明写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
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实
主备人:
8






在、具体。
⑸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①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 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
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 进书塾是遭到
了惩罚的心理。
②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这一 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
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
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 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
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 里还可以做在大人
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
是 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
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这 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
草园中的种种乐趣。
⑹布置作业
①背诵默写课文第2自然段。
②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③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三味书屋的单调陈设、枯燥生活、失败教育和百草图中情景构成
的鲜明对比。
1.检查背诵、默写第2段。
2.进行新课。
⑴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1、12两段,边读过思考:
①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②“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明 确: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三味书屋给作者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黑
油的竹门”,多么沉重、压抑的 颜色,它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红”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屋里的陈设就更单调了,只有匾和画儿,不 象百草园中的
生机勃勃。鲁迅先生对这里极为熟悉。寥寥几笔,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
主备人 :
9






使读者有如目睹。
“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
正、质朴、博学的人”。 < br>⑵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2段至末尾。(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个读先生
的语言,一人读叙述 部分)
教师提示:对19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逗应该是这样的:“仁远乎哉?
我欲 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
苞茅、橘柚。”朗读后引导学生 进行分析。
①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生活
情况?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 的;
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去被先生批评;师生
一起朗读时的情 景;课上的意外收获——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②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
( 学生讨论,回答。)小结:第一个是问“怪哉”是怎么回事。先生说“不
知道”,而且脸上有些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
(他)决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这是对压制 学生求知欲的
十分不满。进了三味书屋就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可
是少年 鲁迅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这在老师的眼里简直是左道旁门,
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第 二个是读书的内容和形式。老师“大声道。
‘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这书读得多没劲呀 ,是在老师的
压力或命令下读的。读的又是什么内容呢?有的宣传“仁”这个虚伪的封建
道德。 有的低级趣昧地取笑别人;有的宣传迷信风水;有的拼凑起讲古代税
法的话;这些令人难懂而又无用的书 ,读不成句,读错了也没有人纠正,只
有死记硬背。学生怎能感兴趣呢?这和百草园中生动活泼的生活真 是大相径
庭!
③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先 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
知道”!当孩子们到三味书屋后的小园中去玩而被老先生发现时,只不过是
“瞪几限”,大声道:“读书!”当学生惹他生气时,他有戒尺,但不常用;
他可以让学生罚跪 ,但他也不常用。当他自己读书读到得意处时,他就微笑
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寿镜吾
主备人:
10






老先生秉性慈祥,酷爱读书,鲁迅先生是尊敬的。可是他不自觉地为旧制度
效劳,是 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他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象长
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也没有象 闰土的父亲那样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
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泯灭 他们的
求知欲,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
尽管如此,他在塾师中是比较好的,对 学生还“和蔼”,不常用戒尺与罚规,
也正因为他是比较慈祥的。他尚且如此严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更 何况其他
人了!所以鲁迅先生在“恭敬”的同时,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判与否定,
以此来否定 三味书屋的生活,否定旧教育的制度,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④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 书屋
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作者从自己的角
度否定了三味书 屋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
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己也做 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地
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
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
的。
⑤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
成了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小结: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括的枯燥无味,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总结)
提问:作者把情趣盎 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昧书屋对比着写,表达了什
么祥的中心意思?(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作者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
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 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儿童对知识的追
求,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配套练习,本课生字词抄写两遍;
2、 预习下一课。
版书设计:
碧绿、紫红、黄——色
主备人:
11






视觉 :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触觉: 光滑
听觉: 长吟、低唱、弹琴——声
味觉: 又酸又甜——味
教后记载






























主备人:
12






作文训练1.
一、命题:我和我家
二、指导.
1.写一篇向老师和同学 介绍自己的文章,要介绍清楚下面几个方面:自
己的姓名(能阐释取名意义更好),性别,家庭住址和家 乡概况,家庭成员
及与自己的关系,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志向追求等。
2.文章思路要清晰,一段写一层意思。
3.句子意思要明白,行文要力求通顺。
4.认真写字,注意段落与标点符号运用的格式。
三、批阅记录.















四、讲评要点.
学生入初中第一次作文,一定要特别注意行 文与誊写格式的指导。要通
过激励、展示等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主备人:
13








2.雪地贺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
2 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
经过、结果)
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重点:
1 掌握生字新词。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
果)
教学难点:
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
教学过程:
一、认知阅读
1、导入:
小时侯,我们听到过许多童话故事,我们曾希望圣诞老爷 爷能从烟囱里爬进
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礼物,也曾盼望过能拥有一条能实现我们所有心愿的金
鱼 ,然而,当我们的祈盼都没有实现时,我们是不是有点失望呢?可是你知
道吗,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 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贺卡,
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雪地贺卡》)
2、检查预习:指名让学生自主给文中的生字、词,正音。
二、理解阅读
3、结合课文,指名用简洁的三四句话来复述故事大意
(在叙述中要包含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
结果)
4、合作讨论
①“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你觉得等不到回音的李小屹会受到“我”的伤害吗?
请与如果“我”不给她寄去第一封贺卡的结果作比较。
三、品味阅读
5、课堂活动:请你给你最希望联系的人物(非现实的)也设计一张贺卡。
6、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练习
(1)请为这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
主备人:
14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2分)
诚挚: 臃肿:
(3)请找出与“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相照应的句子。(1分)
(4)推测李小屹在雪人前站着的心理活动,并用具体语句描述出来。(2分)
(5)作者为 什么要以“雪人”的名义给孩子寄贺卡?他说“我不知道这样做
对不对”。你认为作者对不对?(3分)
(6)怎样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的含义?(2分)
(7)读了这篇文章 ,你想提什么问题与同学讨论?估计同学可能会有什么看
法?请简要写出来(提两个问题)(4分)
四:作业
1、 完成本课的配套练习。
2、 预习下一课。
教后记载




















主备人:
15







比较·探究

阿长与《山海经》
鲁 迅

教学目标:
一、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
二、 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
的主张。
三、 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
四、 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五、 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
重点:目标二、目标三
难点:目标四
教学设想:1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目标一、二、三;第二课时< br>完成目标四;课后完成目标五。2注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体验。
第一课时
一、引入:谁记得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美女蛇的故事?记得这故事是谁讲的吗?我们今天来
学习鲁迅先生专门 写她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阿长与《山海经》。在学习
课文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遍生字生词。
二、检查预习,完成目标一:点名回答
(一)注音:
掳( )去 震悚( ) 惶( )急 疮( )疤( )
诘( )问 惧惮( ) 粗拙( ) 疏( )懒 骇( )
(二)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 ( )
A 名字 B 说出 C 名誉 D 有名的
2、(念)念不忘 ( )
A 惦记,常常地想 B 念头 C 读 D “廿”的大写
3、(疏)懒 ( )
A 分散 B 不亲密 C 粗心 D 不熟悉
4、烦琐之(至) ( )
A 极 B 以至 C 到 D 至于
主备人:
16






(三)点评检查情况并一分钟记忆。
三、导入:
现在我们看到课文的标题。 作者将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了一起,那么,她
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
她除了给我讲过美女蛇的故事还为我做过什么事?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她又
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请大家将课文仔细地阅读一遍,解决下列问题。
四、课文讲解,完成目标二、三:
(一)、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以自由讨论。
1、 看看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2、 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
的形象, 再体会这样写真人实事的好处。
3、 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划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
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4、 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1、 明确问题一:适当引导,大概意思正确即可。从记叙事件的篇幅的长短、
情节的具体 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可得知哪些是重点。
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
懂得许多规矩如元旦吃福橘,还教给我很多道理。
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给我买来《山海经》。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2、 明确问题二:引导归纳,教师小结
“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
鼻尖”的神态――饶舌多事。
摆“大”字等细节描写――不拘小节。活画出她的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
性格特征。 元旦吃福橘,将福橘“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教给
我的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 我的关心爱护。
讲长毛的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的大炮便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
了!”的话,更是让人 看到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
写到买《山海经》时,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 非常具体的细节来写,作者
只是随意地告诉阿长《山海经》的事,她却真的买了回来,而令作者对她产< br>主备人:
17






生了衷心的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 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而文章自始至 终就一直在刻画她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她“不许我走
动”到吃福橘的祝福和 “晒裤子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及后
来买《山海经》都充分体现出来。
所以 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
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淳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点评:作者这样写阿长,“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是一种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而且这样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
的丑相掺杂,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美的光辉, 将阿长这个人物写得更加
真实感人。因此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
3、 明确问题三:
作者对她的“喜欢切切察察”和“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
不 大佩服”甚至“最讨厌”的。
对她的烦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
而后对她讲的“长毛故事”却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
崇敬和敬爱的心意, 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
消失”。
最后她买来《山海经》时, 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这才是真正的崇敬和
敬爱,才是发自内心的、 深切的、永久的敬意,因为作者说:书的模样,到
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 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
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
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
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种先抑低后扬起的写法就叫先抑后扬。
4、 明确问题四: < br>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
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 抑 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
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 小孩的长妈妈形象,
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三)小结:将内容归纳整理成表格形式,构成附表一。如图:
事情
喜欢切切察察
不许我走动 说我
形象特征
适性任情 纯朴
真率
感情色彩
实在不大佩服
“最讨厌”
先抑
写法
主备人:
18






玩皮
睡觉摆“大”字
懂得许多规矩教
给我很多道理
她常常给我讲
“长毛”
买《山海经》
愚昧无知
关心和爱护 善良
仁慈
五、作业:巩固训练
1、语文配套练习册本课练习一、二、三、四,巩固训练目标一、二、三。
2、 课文后面的练习一、二,巩固训练目标二、三。
六、板书设计:(见上表)

第二课时
“空前的敬意”
真诚、善良的祝
福 对孩子的关
心和爱护
“烦琐之至”
“非常麻烦”
“新的敬意” 后扬
一、
回顾目标二、三,导入本堂课的讲述内容:
(一)设计问题,在思考中回顾旧知识,在思考中导入新内容:
1、上节课我们分析了阿长这个人物形象,谁能够口头表述出她的形象
特征?
2、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
3、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 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
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4、如果要在课文中将这些事件划分开来怎么划?可以将课文划成几个
部分?
(二)明确问题,导入新课:
1、明确: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 朗热心、
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淳
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2、明确:先抑后扬。
3、明确: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A、喜欢切切察察;B、不许
我走动;C、睡觉摆大字 ; D、懂得许多规矩,教给我很多道理;E、
讲“长毛”的故事
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F、买《山海经》
4、明确:这些事件可以划分成两部分:抑一部分;扬一部分。
主备人:
19






根据这些事件的划分,又可以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或四部分:开头部分,
介绍阿长的称呼、 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然后是“抑”的部分。
再就是“扬”的部分。最后是结尾部分 补叙她的身世,并抒发怀念之
情。其中“抑”的部分又可以划分成三个小层。
让学生自己归纳段意及层意。
(三)导入: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三部分--“扬”的部分。
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完成目标四:
(一)、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括号的字注音:
(霹)(雳)__ __: 震(悚)__:
粗(拙)__: 孤(孀)__:
(二)、设计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对艺术特色的体
会。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
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 心理?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
什么反应?表 现出怎样的心情?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
够 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
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5、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6、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7、分析“哥儿,有画儿 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
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三)、解决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归纳作答。
1、明确问题一:“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
就都对她说了。” 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
只是说说而已。
2、明确问题二:“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
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
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3、明确问题三: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别人不
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4、明确问题四: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
主备人:
20






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 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5、明确问题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6、明确问题六:“她穿 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
“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
心、关爱孩子的阿长。
7、明确问题七:“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
亲热、疼爱之情。
“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
就是这么一个不 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
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
毫不夸张了。 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
文化但却淳朴、热心、 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四)小结:这部分围绕阿长的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 性格特点写了阿
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 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
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妈妈的高大形象。
三、作业:
1、课文后练习三,巩固目标四、五。
2、完成本课的配套练习,预习下一课。
教后记载












主备人:
21






拣 麦 穗
张洁
教学目标: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4.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a.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 “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
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 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
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 散文《拣麦穗》,一起
来走进张洁。
b.作者简介: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 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
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 br>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无字》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
和“爱”为创作主题, 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
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 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
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
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字词积累:
a.字音:拣麦穗 (suì) 磕(kē)碰 戏谑(xuâ) 害臊(sào) 山坳(ào) 蹒
跚(pánshān)
b.词义
戏谑:开玩笑; 步履:步行,步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约
莫:推测,估计。企望:期盼,盼望。 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大言不惭:
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
主备人:
22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四个同学一组)
思考讨论:1.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
2.结合文章标题思 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
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3.贯穿 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
暗线)
讨论明确:
1.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 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姑娘们
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
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
我的梦;
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
梦幻的破灭
2.“我”:和姑娘们;我:嫁卖灶糖老汉 姑娘们: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 梦想
破灭;我: 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们:麻木、顺受.
3.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
四、作业:1、掌握本课的字词和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为下节课赏析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赏析全文.、体会感情、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
1、听写生字新词、检查文学常识。2、复述课文内容。
二、.赏析全文.
A.精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a.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讲解: 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 ,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
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 姻方面的不幸,
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
村姑 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
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 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
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
b.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B. 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独白,“我”,二姨,老汉各一位同学).
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主备人:
23






1.我是怎样的女孩?天真烂漫,幼稚纯真. 天真无邪
2.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 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
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 汉的爱
护。
3.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位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 对“我”
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
也没有任 何企望的”。
4.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不是.老汉对我的 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
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
C.精读第三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A.课文写到“我”在村口的柿子树下站着等卖灶糖的老汉时,有一段这样
的描写: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
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 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
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棵
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
给人 一种喜盈盈的感觉。„„(第三部分第7段和第9段)
1、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
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
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 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②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 觉”反衬“我”
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
感受 更透彻肺腑。
2.“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
风雨,不改本色。 3、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
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 、怀念之情。
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
着追求。
B.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
主备人:
24






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情感?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
个象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①“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②“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 了作者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
疼爱的回忆,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
找到生活中朴素的温爱,这种温爱是作者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
富。
三.体会感情: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美丽,有时却如肥
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 即溃。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
的火花。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第一和第三部 分,初步体会文中作者的
感情。请两个朗读较好学生读。
提问:你们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引导:微带感伤的感情基调,令人伤心,惆怅。
四.品味语言,品味细节 描写:大家已感受到文中弥漫的淡淡的感伤与惆怅。
下面请大家共同来品味这两部分的语言,看看能否有 更深刻更细腻的感受?
(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然后谈谈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句子)我也找了三处,让
我们来共同品味。
1.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 ,
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
唉,她能想什么 呢!
学生读,然后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
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
2.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 、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
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 男人,有着
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
只不过 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学生读,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
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 重复,换成“当初”,
不是更简洁吗?“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
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①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
主备人:
25






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②“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
的无可奈何,屈服和 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
情和理解。)
3.真的,我常常想念他 ,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
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用词 既不美,
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
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
率之高, 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
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②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
真的童年时代,寄托 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后一
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 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
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
4.提问学生:让每个小组谈一 谈所找的喜欢句子,谈谈他们的感受。以小组
为单位,多鼓励,一个成员发言,其它成员可以补充。看哪 一个小组说得好。
五.小结:拣麦穗以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描述一个憨知、纯朴的
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颂。
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品味语 言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
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向往。也愿我们每个 人心中的那份美好
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
六、 作业:1、完成本课的配套练习。2、预习下一课。

教后记载









主备人:
26






自主阅读
童年絮味
舒 婷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
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
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和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
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 难忘的事或人。(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
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
二、作者 舒婷,当代女诗人。
三、课文主题解读:本文是一篇富情趣的叙事散文。作者通 过回忆自己在极
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度过的充满笑声而又略带辛酸的童年时光,抒发了对童
年生 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同时,
也通过与今天的孩子们对比,引 起人们的思考。
四、课文导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都写到了童年的哪些事情。
讨论归纳
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 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③初学识字自得意 ④自编小辫
美极了
⑤家教严历成习惯 ⑥左邻右舍关系密 ⑦乘凉还有小表妹 ⑧夏秋冬季我都
爱 ⑨如今给儿买雨鞋
2、再读课文,尝识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主备人:
27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读
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作
者生活的时代是我 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条件差,那时的孩子们少玩具生活
较苦。但他们却同样的热爱生活,追求快乐,以 艰苦的环境里照样玩得丰富
多彩。他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从不缺玩伴他们可以享受漫长的暑假,< br>健康成长。而今天的孩子们,物质生活优越,他们有大量的玩具与玩伴,往
往被封锁在单元里与电 视电脑为伴,或是被各种兴趣班占去了课余时间,这
是现在孩子们的痛苦之处。 为了让今天的孩子们健 康成长,应该给他们真正
减负,把假期和课余时间还给孩子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与玩的关系,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2、作者爱劳动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对她今后有何影响?
作者爱劳动的习惯与小时候所受 的教育有关,作者很小的时候就自己洗衣服,
洗自己的碗,还要接受外婆的严格检查,渐成习惯,不以为 苦反以为乐,时
常陶醉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直到长大后,这个好习惯仍伴随着她。
(三)写法赏析
1、语调诙谐,充满童趣。
2、以比鲜明,引人深思。
五、课堂巩固训练
给下列生字注音
掴( ) 箧( ) 啜( ) 糠( ) 鬈( )撮( )
黝( ) 惮( ) 叱( ) 噙( ) 撅( )譬( )
六、总结本课内容。
七、布置作业。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小短文。
教后记载:










主备人:
28






生 命

本文为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又为“自主阅读”的第二篇,为 了培养学
生的自读习惯,训练学生的自读能力,课堂上安排学生自读。教师从下面几
方面进行引 导。
一、 发现语言障碍并查工具书自主解决。
二、 本文叙写了哪几件事情?
三、 本文作者讲了一些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认识“情”与“理”
的转换技巧。
四、 比较探究
1. 和前几篇课文相比,本文观察事物的眼光(即观察着)有什么不同?
2. 《童年絮味》的故事是否也表现出了和本文类似的意味?

























主备人:
29






作文训练2.
一、命题.
1.父母(或爷爷奶奶、老师等)的童年;2.以“我的童年”为话题作文,
题目自拟。
二、指导.
1.命题1,必须通过采访,写出一位长辈的童年生活,并表达自己的内
心感受。
命 题2,写自己童年的一次经历或几件趣事,叙事要生动,要素要完整,
要能通过叙事表现出成长或自己对 成长的认识。
三、批阅记录.
















四、讲评要点.







主备人:
30






本单元考点
1. 字词(见各课具体内容)
2. 文学常识:鲁迅,鲍尔吉·原野,张洁,舒婷;《朝花夕拾》;茅盾文
学奖
3. 文体与写作知识:记叙的要素,叙事文章的主题,细节描写,人物描写
的方法,铺垫的写法。
4. 汉语知识:体会动词的运用。
5. 修辞知识:比喻,拟人
6. 阅读能力:在叙事作品中把握人物形象,感受美好心灵,学 会品味
语言。


题型练习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
写在方格内。(2分)
不给儿童虚假的说教,防止纯洁心灵沾染罪恶。——卢梭
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鉴赏(jiàn)秕谷(bǐ)襟怀(jīn)絮说(xù)
..
B、觅食(mì) 和蔼(ǎi) 颏下(kē) 掳去(lǔ)
C、宿儒(sù)白颊(jiá)不妨(fáng)战栗(lì)
D、蝉蜕(tuì)嫉妒(dù)着急(zháo)模样(mï)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前仰后和 大言不渐 步履蹒跚 执干戚舞
莫明其妙 深不可测 毫不相干 十万火急
人声顶沸 人迹罕至 高枕而卧 万事如意
4、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
无妨:没有妨碍。
B、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起来
震悚:震惊。
C、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企望:期望。
D、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言:这里是句子的意思。
5、对本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一首 优美的散文诗。文字素朴隽美,几乎全是
白描,然而神态逼真,形象飞扬。
B、《雪地贺卡》 一文讲述了“我”发现一张寄给雪人的贺卡,好奇心之下,
“我”以雪人的名义给写贺卡的李小屹回了一 张贺卡,后来为了不破坏她的
美梦,“我”又给她回复了一张。
C、《阿长与<山海经>》中 的阿长为人质朴、真诚,文中描述阿长的诸多毛病,
体现的也是阿长不伪饰的质朴个性,尽管这质朴中包 含着那些粗鄙、愚昧。
D、《童年絮味》一文语言富于幽默感,从头到尾,语义翻新,妙语连珠,笔< br>墨酣畅,淋漓尽致。
主备人:
31






6、某校初一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为此 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3
分)
反方:我方认 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
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 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
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7、用一句话提炼下面语段表达的主要信息。(2分)
老师坐得高一点,不 是为了让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使你们彼此看得
清楚一些。老师不是教官,也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 知道,他也不可能一
切全知道。假如他装作知晓一切的样子,那么你原谅他,但不要相信他。相
反,他若承认他不是一切都知道,那么你要爱戴他,因为他是值得你爱戴的。
(节选于一位校长在开学典 礼上的讲话)
8、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
让 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
一句幽默答话,让盛气凌人的名 作家听后羞愧不已。(3分)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
书撤下,全部换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
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略
2、D
点拨:“模样”的“模”读音应该为“mú”。
3、合 惭 名 鼎
4、D
点拨:此处的“言”是“字”的意思。
5、B
点拨:后来为了不破坏她的美梦,“我”再也没有回复。
6、示例:正方: 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
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头,是孙 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
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点拨: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 ,
表意清楚即可。
7、老师不可能一切都知道。
点拨:答案不统一,意思相近即可。
8、别的书销量很好,都卖完了。
点拨:不要求语言一致,有讽刺效果即可。
主备人:
32







第二单元 秋日撷英
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掌握本单元重要诗人、 作家的简要介绍。2、
熟读本单元诗词,直至成诵并默写。
二、能力目标:
1、反 复诵读诗词,领会品味诗词意境。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
达技巧,体会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 感情。
三、德育目标:
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单元阅读指导
本单元课文以诗词为主。鉴赏诗词,应从形象出发,充分考虑到所创造
的形象的特点。中国诗词主要是 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
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词里寻找典型 人物形象。诗
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
我们 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
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 ,看到其中人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
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 趣,意象所
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诗词作品。














主备人:
33






山 行
杜牧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 理解诗的主题,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二、三
三、教学用时:1课时
四、课型:讲读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 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
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 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
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二)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三)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 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 来除在地
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
察御史,膳 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 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
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 政治漩涡之中,
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 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
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 ,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
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 丽独树一格。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
主备人 :
34






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 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
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2、解题 :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
什么呢?请同学 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四)学习诗文
1、诵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
(2)通过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根据学法自学古诗。(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3、交流总结,教师重点指导:
①字词方面: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á,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坐:因为的意思。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二月花:春天的花。
②指名让学生根据词义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驱车沿着遥远而又蜿蜒的山路向寒山行进,
远望山顶白云缭绕那里居住着几户人家。
我不时地停下车来欣赏,因为这枫林晚景太美——
这经霜变红的枫叶远远胜过二月盛开的红花。
4、精读赏析,品味美句。
①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层次吗?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 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寒山、石
径、白云、人家、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 物不是并列的处
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
第四 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 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 山
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
去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
主备人:
35






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 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 人
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
地:在那白云之上 ,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 也只是为
了引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
是在为后面 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
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
要停下来 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
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 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
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
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 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
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 呢!难能可贵的是,诗
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
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全诗的重点在第四句,前三句全是为突出第四
句起烘托、铺垫作用。 < br>③如果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看到这秋天傍晚的美景,
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你 会想什么?说什么呢?
④比较阅读
《渔家傲》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时写下的。它描写了边 塞的萧瑟风光和艰
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久戍思乡与功业未成、欲归不得的矛盾和痛苦。上片以
写 景为主,着重刻画塞下秋来荒凉雄壮的景象,景中寓情。“塞下”句总写
边塞秋天风景之“异”,“异” 字统领并笼罩全篇。下片以抒情为主,又以
景渲染情。
《苏幕遮》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写旅思 乡愁。上片写游子在途中登楼望远所
见景象,下片抒写怀远思乡情怀,层层展开,婉转缠绵。
同是由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热爱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
淹这两首词的基本情调却都是 “悲”。但两词又有区别,《渔家傲》是“悲
壮”,《苏幕遮》是“悲凉”“悲清”。
(五)小结: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碧山,石径,农舍,白云,红叶,< br>枫林,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诗人一反历来秋景萧条的
主备人:
36






写法,构思新颖,布局精巧 ,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使秋色显得生机
盎然,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让读者感 到隽永清新。兼之
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其万口传诵,经久不衰。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完成本课配套习题。
(七)板书设计:
山 行
杜牧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霜叶
教后记载:
























主备人:
37






作文训练3.
一、命题.机动(按当时的学校活动或学生生活、内外环境等因素恰当命题)
二、指导.







三、批阅记录.














四、讲评要点.








主备人:
38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 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 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 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
二、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三、教学方法:讲读课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进中 学以来初次学习古诗,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古诗。
请先听一段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 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
的?(学生谈感受。)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今天,我们就学习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
秋思》。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朗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2、介绍作者: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
京市)人,元代戏曲 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
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与关汉 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
曲四大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 br>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
志,困窘潦倒一生。于 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3、介绍元曲的相关常识
曲是 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又一种艺术形式,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
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曲大致分为 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
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又叫散套、套曲)和小令(又叫叶儿)。 马致远
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三)学习这首小令
主备人:
39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 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
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 、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
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 曲
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2、感受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①译文:几根枯树缠绕着一 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
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 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
炊烟的农 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 老马,
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ǔ)而行。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
的秋景 图。
②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
明确:凄凉、萧杀的晚秋景象。
③提问: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
感?
明确 :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
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 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
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 人的落拓与
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
乡之情, 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
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 < br>小结: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
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 崇高与悲剧美。
3、归纳写作特点:
①寓情于景。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渲 染出悲凉的气氛,烘
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怎不让作者生出思乡之情呢?
主备人:
40






②构思精巧,句法别致。全 曲五句,28字,容量极大,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
野夕照图。18字,九种物象,一词一景,无一个动词 ,连缀巧妙,构成一个
整体。
(四)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见课后题三)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情绪、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
这和诗中的一系列景物 富有这类情调的特征而且妙合无垠有密切关系。其他
三首比较模糊,甚至不统一(如白朴)。②“断肠人 在天涯”是画龙点睛之
笔,其他三首没有这么醒豁的“诗眼”。在,而且这一名使全诗进入了人的
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多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层。③写的是羁旅
愁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思乡绝唱“),思乡愁绪往往更能打动人。
2、提问:你还可以联想出一两句关于思乡主题(或者 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
者表达的情感相同)的诗句吗?你还知道哪些新诗?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河楼》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 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还可联想到
现居美国的诗人彭邦桢的新诗《月之故乡》表达在国外的华人、华 侨对家乡、
对祖国的思念。读了后我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 五)本课小结: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
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 ;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
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有一些提升。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1、从语言入手,
再现画面;2 、从画面感受意境;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
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希望 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完成本课配套习题。
(七)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九种景物 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主备人:
41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 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悲
教后记载:






























主备人:
42






秋词(其一)
刘禹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的进取精神。
4、背诵默写全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目标二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
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 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
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生前 与白居易齐名,
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
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资料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反 映了他虽励精图治、
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精神。
(三)教师范读《秋词二首》,并解说题目。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是 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
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 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
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 集中了最大
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
主备人 :
43






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 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
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这两首诗 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
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
歌。
(四)学习《秋词》(其一)
1、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诗意。(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2、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
情壮志。
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 陷逆境时,总是悲叹
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
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明确:“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
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明确:《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问题4、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明确:《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的感叹.
问题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明确:“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 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
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 。使大自然别
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
象征。 “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
一扫而空的。
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
明确: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 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
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问题7、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
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 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
主备人:
44






明确: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 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
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 的
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体会“便引诗情 到碧霄”的意蕴。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
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一 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
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
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六)小结:全诗落笔恢弘,从遥 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
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 作铺陈,在
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
不多见。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全诗。
教后记载:





















主备人:
45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毛泽东的文学常识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2.了解 词由议论而转入写景抒情,含哲理意味于直叙,议论,写景之中,寓
深情于秋光的宏观概写之内的特点。
3.训练学生诵读能力,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4.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 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5.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感受 革命前辈的奋斗情怀,战斗豪情和高度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 情是惆怅的,
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
情调, 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
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 感到革命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
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 的感情。
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三、学法指导: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伟大领袖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 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
最为浓郁。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 br>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
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 会受到无限鼓舞。
(二)诵读 背诵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3.全班诵读,背诵。
(三)分析课文
主备人:
46






1.写作背景
在1929年6月下旬于闽西龙岩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上,毛泽东未< br>能继续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于是暂时离开了红四军的主要领导岗位。毛
泽东离开红四军领导岗 位后,在闽西一边养病,一边指导地方工作。在1929
年10月写这首词前的3个多月时间里,他的行 踪及活动日程大致如下;1929
年7月20日,在上杭一带的蛟洋指导召开中共闽西“一大”;8月初 ,到达
上杭县境的大洋坝;8月上旬离开大洋坝,经长途跋涉,于9月上旬到达永
定地区金峰大 山的牛牯扑村,并在该村住20多天,后于9月下旬到达永定县
境的合溪。他在这一小段时间里,主要是 深入农村基层搞调查研究和指导农
村基层开展土地革命。在1929年重阳节前,即阳历10月11日前 (当年农历
九月初九重阳节正值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坐担架(因病后体衰)离开
永定地 区的合溪,前往由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刚解放不久的上杭县城,
在由南北上的沿途中,他对闽西山 地的秋色感受甚深。到达上杭县城后,加
之对上杭县城获得解放的喜悦心情,因而诗兴愈浓,于是便在上 杭县城情不
自禁地吟成了《采桑子•重阳》。
2.课文讲解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上阕着
重抒发面临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时的深沉感慨。它有数 层含义。首先是感慨人
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人生,人的生命或人的一生。每个人的人生,无论
是凡人的人生抑或伟人的人生,在容易衰老这点上都是一样的,每过一年任
何人都,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而天呢,大自然呢,宇宙呢,其变化相对说来
却是缓慢的,甚至难以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明显地 看出来。可不是这
样吗?“岁岁重阳”,年年岁岁都有重阳节,去年有,今年有,明年有,岁
岁 有,而且年年岁岁都似乎相似。人是岁岁老,重阳是岁岁照旧来,这不确
确实实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吗 ?毛泽东在此并非哀叹,亦非悲歌,而是用
诗句揭示唯物辩证法,既是概括揭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不 可违抗的客观
自然法则,也是在自勉和启迪众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度珍惜有限的人
生,以 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毛泽东早年就以改造旧中国,旧世界
为己任,这是极其艰巨的事业。以易 老的人生去从事这样的伟业,不争分夺
秒和竭尽全力怎么行呢?因此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应毫不气 馁地以只
争朝夕的精神,力求为革命伟业多做贡献,这该是毛泽东借“人生易老”的
诗句抒发的 深层的情怀之所在。
接着,毛泽东又着重抒发了对“战地黄花”的深切感受。“今又重阳”,
今年的重阳节又来了,今日又适逢重阳节了。这里的重复咏叹,不仅给人以
主备人:
47






回环起伏的旋律感,而且细察语气,含有今 与昔之重阳节已有所不同的意味。
不同在何处?就在于“战地黄花分外香”。这是毛泽东的独特感受。重 阳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时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两个
阳数相重,故名 重阳节,又称重九。在古人的观念里,九月九日,阳九同举,
日月并应。最为长久,因而颇重视此节日, 世代有在此日登高与赏菊的风俗,
藉以愉悦情怀和增进良朋至交的友谊。毛泽东突出地歌颂今年的重阳节 ,他
感到今年战地上的“黄花’格外芳香。黄花,即菊花;这里的季秋即秋季的
末一个月,秋季 三个月,分为孟秋、仲秋、季秋;每年秋季末月,黄色的菊
花就开了。毛泽东词里的“黄花”是指开放在 战地上的金黄色的野菊花。1929
年秋,红四军在闽西歼灭了土著军阀势力,解放了上杭,这当然是毛 泽东提
炼出“战地黄花分外香”词句的原因之一。同时,据何为的《临江楼记》说:
毛泽东在1 929年10月上旬,住在刚解放的上杭小山城“临江楼二楼一间明
朗的前厢房内”,“据老红军回忆, 那时临江楼的楼上楼下,确实种了许多
菊花”,临江楼临汀江岸边,“汀江岸边盛开的菊花”,“黄灿灿 如同遍地
耀眼的碎金”。毛泽东提炼出“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词句,恐怕与此菊花盛
开的居住环 境也有关系。当然,还不仅限于此。在秋季,在南国山地里,金
黄色的野菊花是随处可见的。毛泽东不仅 在坐担架由永定地区的合溪到上杭
城的途中,必然对沿途山坡上竞相开放的野菊花感受颇深,而且毛泽东 自上
井冈山以来,对每年秋季在转战赣南闽西各地时所见到的绚丽夺目的野菊花,
都会怀有深情 ,这多年的战地感情的积累,都可能参与他提炼“战地黄花分
外香”的词句。在战争频繁的岁月度重阳, 照样赏菊,而且深感生长在战地
的野菊花,比闲庭盆菊清香得多,这是毛泽东当年的豪情与感受,这种豪 情
与感受,充分表达于他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使词的基调更加高昂
了。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下阕进
一步抒发他对整个秋天的深沉感慨 。重阳的季节是秋天,因此这阕把笔触扩
展到描绘整个秋天是十分自然的。它着重描绘秋色的壮美,江天 的辽阔。秋,
每年都是要到来的,一年一次,而且都要刮起一阵阵秋风;劲,强劲之意,
毛泽东 感到“秋风”带有一点强烈的意味,也就是带有“劲”的特点,因此
它确实不同于春日的景致。春秋当然 是有区别的,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一
年四季都是有区别的,这也是自然法则。春光明媚,和煦宜人,桃 红如锦,
柳绿如丝,百花争艳,婀娜多姿,可见,春光也是美好的,毛泽东也是喜爱
春光的。但 是,在这首词里,毛泽东更强调的却是秋,是“秋风劲”的秋,
他说这种秋“胜似春光”,这就确实与常 人的性格有些不同了。“似”是多
主备人:
48






义词,可当“像”解,有近似、类似之意,词中前一个“似”即用此义;“似”< br>还有表示“超过”之意,词中后一个“似”即用此义。毛泽东既觉得秋光“不
似春光”,同时又觉 得秋光“胜似春光”,秋天的景致胜过春天的景致,这
种观感也是既独特又辩证的。为什么“胜似春光” ?因为放眼望去,“寥廓
江天万里霜。”寥廓,即辽阔;江天,指江面和天空,江面是那样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霜,这里实指箱天后的秋色,万里,极言其纵横广阔。于是
活画出了汀江流域天高气 爽,江天一色、秋光万里的景致。可以说其中既包
括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味,也包括着“万木霜天 红烂漫”的意味,还
包括着“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味,这么美好的
景致,比起暮春三月来,岂不果真好得多吗?岂不的确值得热爱与赞美吗?
岂不别有一番滋味吗?从这种 对红色根据地万里秋光的无限赞美中,可以展
望到光辉的前景,可以感受到坚强的信心,可以想见到宽广 的胸怀和气度,
可以感染到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使词的意境更加高远、激越了。
这是一首重阳述怀词,没有伟大的情怀,难以创造出如此动人的词句。全词
扣准“重阳”词题,反复咏叹 “重阳”。重阳离不开赏菊的举止,因此它自
然而然地写菊、赞菊;重阳的时令正值秋天,因而它继而写 秋风,赞秋色,
顺势将情意步步向前伸展。它起句突兀挺拔,充满唯物思辩色彩;它结句意
境宏 大,余韵无穷。从起句到结束,都洋溢着乐观、高昂的情调。其笔法前
后阕大体相似,都是由议论而转入 写景抒情,含哲理意味于直叙,议论,写
景之中,寓深情于秋光的宏观概写之内,其感慨独特激越,意象 瑰丽宏远,
可谓情深意永,令人击节称赞。
(四)难点分析
此词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词并非主题单纯的词,它带有多义性,它可让
人从多角度深思。当然,其旨意也并非毫无轻重之分 的。它所寄托的乐观主
义情怀和精神,是它的重心所在,而它的基调则在于革命的人生观。“寥廓
江天万里霜”,“战地黄花分外香”,“胜似春光”,岂不都抒发出一种乐
观情怀吗?而无论乐观精神 ,奋斗精神,还是战斗豪情,战争观或者对革命
前景的信心,信念等,同人生观都是分不开的。主题是概 括全词的,有的词
的主旨单纯,无需综合即可表达;有的词有多义性,则需综合方能实事求是
地 予以表达。对毛泽东这首词可作如此概括:它通过咏赞重阳风物,通过重
阳述怀,表达了对革命根据地和 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现了奋斗情怀,战
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革命的人生观、世 界观。应当说,
它赋予了传统重阳佳节以全新的时代内容和革命主题,是前所未有的。
【有关资料】
主备人:
49






《采桑子•重阳》的补充注释
1.“人生”二句
[人生易老天难老 ]即人生有尽,宇宙无穷之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里是反用其意,天是 无情的,所以天难老。
[岁岁重阳]就是天难老的证明,此重阳是泛指。
2.“今又”二句
【重阳】9月9日的节日。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 九
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重阳节习俗:
(1)登高:是全家到郊外爬小山。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
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 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的目的——登高
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 ;锻炼身体。
(2)吃重阳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
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3)重阳节还有插茱萸辟邪的习俗。
(4)赏菊:喝菊花酒。
[今又重阳]此重阳是特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3.“一年”二句
[劲]有力、猛烈。
[不似春光]是说秋风与春光之别,是客观现实。
4.“胜似”二句
[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寥廓江 天万里霜]寥廓,指天地广阔。江天,江水与天空相接。万里霜,郭
沫若《喜读毛主席词六首》:“这并 不是普通的霜雪之霜,而是秋色的代字,
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霜。但霜叶不限于红,还有黄叶。秋色也不 限于霜叶,
还有各种果实以及天高气爽的寥廓景象。”这句申言“胜似春光”的具体含
意。
(五)作业:完成课后3、4题。
板书设计:
教后记载:




主备人:
50






登 高
杜甫
教学目的要求:
1、在掌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
2、补充介绍作者生平,使学生理解诗情诗意。
3、引导学生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体验“景语”和“情语”,积累欣赏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一、三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
(一)作者介绍:
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叫“盛唐 ”。
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历史时期,唐代文学特别是唐代诗歌发展到历史上的最高
峰,诗坛上出现 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公元712年,诗坛上冉
冉升起了一轮鲜红鲜红的太阳,这轮太阳姓 杜,名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
老,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杜甫是唐 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
峰,而且也代表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广
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而被称为 “诗史”,正因为杜甫写出
了诗史,所以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有一百多首,最有代表性的< br>是古体诗“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
婚别》《垂老别》《无 家别》)等,他也特别擅长律诗和绝句的写作,许多
作品都是千古名篇。如:《春望》《春夜喜雨》《赠 花卿》《江畔独步寻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旅夜抒怀》《江南逢李龟年》《蜀相》等。
(二)写作背景: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年他大约五十六岁,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 7
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漂泊到夔洲一带,重阳登高,面对肃杀秋景,有
感于怀,遂提笔写 下这一首七律。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
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全诗写登 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
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 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
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 上是很
见功力的。
二、诵读作品,细读注释,理解词句。
主备人:
51






参考译文: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 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
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 家
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
可恨秋霜凝染了 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三、课文分析:
《登高》是一首七言 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
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首先我们来赏析前四句。
(1)朗读。
(2)这四个诗句描写了哪些事物?
——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
(3)这八种事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风“急”、天“高 ”、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 4)在这四个诗句中,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
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 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
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在这两个诗句
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 叶之多,“萧萧”写落叶
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
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 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
么的悲凉啊。在下一句中,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 江景,“不尽长江滚滚
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
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
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 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
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
2、第二层次:
(1)朗读。
(2)在这一层中,诗中由描写眼前的景,转为抒发心中的情。
“万 里”,这两个字写出了距离自己故乡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
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 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主备人:
52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
代和四处 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
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 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到别人家里当客人,应写
成“做客”,诗中的“作客”是寄 居他乡,而寄居他乡的人,当然难免会有
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 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
一生中,经常 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
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 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五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
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 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
往往多 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凄苦悲凉 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
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 沉
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 在传统
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会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
那种孤苦无 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
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
其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承接“万里悲秋常作 客”,正是因为社会动荡,
诗人才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正是因为常年在外漂泊,所以才感到生活< br>的艰难,这是一层意思;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才有了心中的“苦恨”,这
是第二层意思;正是因 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
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 多,这是第三层意思;
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愁苦,再加上身体衰老多病,所以诗人才越发觉得
潦倒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
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 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
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这是第四层意思。而诗歌至 此就戛然而止了,
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
苦 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
主备人:
53






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 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
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 步感
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四、从律诗的角度小结全诗内容
★首联写景,风急天高,猿声凄凉,这就开门见山地表现了诗的感情基调:
沉郁悲哀。
★颔联对仗极其工整,萧萧落木,无边而下;不尽长江,滚滚而来。寥寥几
笔,就把肃杀凄凉的秋景写 得气势宏大,令人触目惊心。
三、四两句写远眺之景,从大处落笔,上句写山景,承首句;下句写江景,
承次句。
★颈联:秋日的景色使得诗人触之生情。颈联就融合了诗人的感情:“万里
悲秋”。然而又想到了自己的 一生是漂泊流浪,贫病交加。风烛残年之时,
独自登高。君不见长江边高台上那一位步履蹒跚的瘦弱老人 独自站着面对滔
滔江水满目哀凉,这怎么不让人可怜?
五、六两句由上文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 抒情。两句写出自己身多疾病长期漂
泊的艰难处境和秋景萧瑟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
★尾联: 艰难苦恨又增添了花白的鬓发,满腹愁绪欲借酒来排遣,不料潦倒
新停浊酒杯啊,因为有病戒了酒,竟是 不得抒怀。写到这儿,就更增添了一
份沉重。
尾联两句是写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 情。上句写自己艰苦备尝,
白发弥添;下句写自己潦倒日甚,多病缠身。全诗就在沉重的感叹声中收结,
结得悲愤深沉,而又寄慨遥深。
五、写作特点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 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
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 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
非常自 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
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 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
诗中所用词语,声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 音乐美。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作品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落笔的 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一、三两句相承接,
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 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
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 七两句相
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
主备人:
54






“苦恨”,因“多病”而造 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
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 此复杂的感情,但
却一气呵成,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六、作业:完成配套练习题。
教后记载:





























主备人:
55






秋 颂
济慈
一、教学目标:
1、充满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学习这首诗中的生字词。
2、体会作者对秋的无尽赞美之情。
3、学习本文饱含感情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对诗的无尽赞美之情。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秋天是一个丰 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满载希望的季节,所以自古至今,秋是很
多文人赞颂的对象,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 如此,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
首由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写的赞颂秋天的诗。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817年出版第 一部诗集《诗
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在他短暂和一生中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
篇,如 颂诗中《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
天逝去了》等。
2、课文主题解读:
面对果实累累,丰收在望的秋天,作者有感而发,抒写了一曲对秋天的 赞美
之歌,体现对秋天的无尽赞美之情。
(三)诗歌导读:
1、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3、仔细体会诗歌的主要内容,了解诗歌的大意。
丰收与成熟 繁忙与喜悦
果实累累 粮仓奔忙
果枝弯弯 田沟酣睡
果仁清甜 田中拾穗
好花常开 等待果汁
4、诗歌重难点解析:
主备人:
56






(1)本文的重点是体会作者对秋 天的赞美之情。我们知道散文是非常个
性化的东西,带有主观色彩。因此要着重通过读来品味语言文字。 通过教师
范读,学生朗读来体会这篇文章所包含的感情。
(2)朴素的语言文字饱含着对秋天的深深赞美之情。
5、写法简析:
(1) 总分的结构方式。文章第一节用概括性的语言点明秋天是一个成熟与结
果的季节,而后又从果实、果枝、 果仁、好花四个方面分别写了秋天是一个
果实累累的季节。
(2)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节用第二人称------ 你,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一个
充满繁忙,心怀喜悦的秋天,显得亲切自然而又真实。
(四)结语
在这无尽的秋光中,我们相聚一堂,感悟这浓浓的秋韵,也许在某一年的秋
季,你偶尔会想起今天,想起我,但愿今天我们的相聚让你回味无穷!
教后记载:




















主备人:
57






落 叶
贾平凹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仔细体味作者由落叶引发的生命感悟。
2.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而又富含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3
难点:目标2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以下材料:
1.贾平凹简介
2.法桐的有关知识
3.描写落叶的诗文词句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当地点拨和补充
1贾平 凹,陕西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
杂志主编。著有小说集《兵娃》、 《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
等,著有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等多部作品,著有诗 集《空白》等。
其中《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全
国 短篇小说奖,《浮躁》获美国飞马文学奖,《废都》获法国费米那文学奖。
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当代作家。
2.法桐学名悬铃木,原产东南欧、印度及美洲。由于最初由法国人种植于中
国的上海法租界内 ,故称之为“法国梧桐”。法桐株型高大,蔚为壮观,花
期4——5月,果实9——10月成熟。伟岸、 雄奇、实用性和观赏性极强。有
着“行道树之王”的美称。
3.有关写落叶和梧桐的诗句
例如:闾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主备人:
58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古 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梧桐、对落叶倾注了诸多感情,那么著名作家
贾平凹又对落叶倾注了怎样的情 感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散文《落
叶》。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 朗读课文,读课文之前,老师想知道对于散文,第一次朗读
的时候你应该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初读的要求: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这篇散文写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交流学习结果
(1)生字:绰约 妩媚 忌妒 憧憬 婀娜 凋落
寒伧 嶙嶙
生词:寒伧 风姿绰约 妩媚 婀娜 停滞 憧憬
以上生字老师用一小黑板的方式出示,学生代表到黑板上填写注音,其余学
生在下面注音 。生词找学生交流自己对此语的理解。
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让其他的同学帮助学习。
(2)学生交流本文所写的内容。
明确:课文写了法桐的叶子由繁盛到凋落再到繁 盛的过程。作者的思想
感情也经历了由喜爱到哀叹到敬仰的过程,并悟出了生命哲理。
2.根据上面同学们的交流,老师继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问题
设置如下:
(1)作者是如何描写法桐的呢?
(2)作者所悟出的人生哲理:“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 这正是天地间欢乐
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对这
句 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再次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利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做好记录。
小组交流学习结果,以共享学习成果。
集体交流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当点拨。
使学生明确:
主备人:
59






(1) 这篇文章前六段分别描绘了春天、夏天、秋天、来年春天四个时间法桐
的景色。其中写的最详细的是春天 的法桐。作者从法桐的颜色、姿态、神韵
三个方面描写了春天法桐的盎然生机。同时还采用了侧面衬托的 方法,通过
鸟夫妻的欢乐来衬托绿叶的温柔美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其次较详的写
了秋天的 法桐,写出了它的枯瘦败落,和前面春天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的哀叹、同情溢于言表。然后作 者又由来年春天法桐的新叶明白了,法
桐旧叶的凋落换来了新生。正如我们收集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
春泥更护花”一样,自然作者就得到了生命的感悟。
(2)由法桐叶子由繁盛——凋 落——繁盛,作者明白了:生活中有欢乐也有
痛苦,没有痛苦的付出便不会有快乐的收获,只要勇敢乐观 的面对生活,就
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这种借某一具体的事务,通过它们的精神 抒发自己的感悟及思想的写法
就是托物寓意。它的常见思路是状物——寓意。
三、深入研读
1.品味语言
(1)本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炼优美,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找出优美的句子进< br>行赏析。在赏析之前,老师想知道,大家打算如何赏析散文的语言?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 归纳并点明:可以从用词美、修辞美、哲理美
写作手法运用美等角度赏析,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赏析。
学生读课文赏析,并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记录赏析结果。
小组共享学习成果。
集体交流学习结果。
例如:“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做一个妩媚的 笑。”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动静结合,从颜色、姿态、神韵三个方面
写出了春天桐 叶的美好形象。
(2)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
2.质疑问难:
学生仔细的品读课文,找寻自己不懂的问题,向同学和老师质疑。
学生交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其余同学帮助解答,老师视情况给与点拨。
常见的问题有:
(1)文章的标题为《落叶》,可是作者却用了较多的文字来描绘“绿叶”,
这样的安排是否喧 宾夺主了?
(2)第四段中“我觉得这很残酷”的原因是什么?“这”指的是什么?
主备人:
60






(3)“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的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掉落去。”如何
理解这句话?
(4)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
四、拓展延伸
1.《落叶》一文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读了本文你有何感受?
2.生活中有许多人和落叶 具有着同样的精神,你能试举几例,并简述他们的
突出事迹以及你对他们评价?
课后作业
1、搜集并积累有关生命的诗词和名言警句。
2、阅读下面的文章,做一篇读书笔记
教后记载:























主备人:
61







作文训练4.
一、命题:以“中秋节”或“家乡的秋天”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
二、指导.
前 一个话题,要通过生动的叙事写自己的生活,或表现对传统文化的感
悟。后一个话题,要细致观察,生动 、准确、具体地描写,写出自己家乡秋
天的美,表现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要力戒浮泛、空洞、矫情 。
三、批阅记录.













四、讲评要点.












主备人:
62






单元考点:
1、掌握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掌握本单元重要诗人、作家的简要介绍。
2、熟读本单元诗词,直至成诵并默写。
3、反复诵读诗词,领会品味诗词意境。
4、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体会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
单元考题:

一、
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确záo ( ) 菜qí ( ) 拗 ( )脑髓 ( )
kuī甲( )蝉tuì( ) 震sǒng( )诘问( )
哀悼( )戏谑( ) 肆无忌dàn( )
颏下( )嫉妒( )埋没( )呵( )斥
桑shân( )油líng( ) cuán攒成 敛( )
秕( )谷 yōng( )肿 小屹( )
2、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画出来并在后面订正。
深不可策 宿儒 攒成 心旷神移 步旅
郑重其实 大言不渐 站领 鬼叫狼毫

3、从下面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要求中心明确,句意连贯,字数在100
字以内。
小桥流水 风急天高 我言秋日胜春朝
青山绿水 风姿绰约 妩媚 憧憬




4、比较下面加点词语的不同意义。
1

2
停车坐枫林晚 (1)○井观天○

1
于无声处听惊雷 (2)○
2
霜叶红于二月花 ○
1
我言秋日胜春朝 (3)○
2
坐南朝北 ○
1
黯乡魂,追旅思 (4)○
2
化做相思泪 ○
主备人:
63






5、仿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写出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
后的伪善,

。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读人,
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 要学会大度。由此
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
幸 福。
6、文学常识填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 》,作者 ,原名 ,浙江绍
兴人,中国伟大的 家、 家 家。
第一篇白话小说《 》,散文有《 》《 》,《 》
《 》等。
《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 ,号 ,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他
于 、 并称“元曲四大家”。
张洁,当代 ,短篇小说《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散文集《 》、《 》长篇小说《 》获全
国第二届矛盾文学奖。
舒婷,女,当代诗人。新时期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
《 》。
本期我们学过毛泽东的《 》是一首 。它主要通过咏
赞重阳风物,通过重阳抒怀,表达了

7、体会品味加线字的表达效果。
1)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丛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我屡屡替她出征,大多告捷。
3)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 而端庄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
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也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 络,象无
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象一位少妇,风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
的笑。


主备人:
64







综合探究。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秋词(其一)》中刘禹锡面对秋 天抒发感情时选
取了哪些特定的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
主备人:
65







第三单元 亲情歌吟
单元提示
课标要求
一、 知识目标
1、 注意字词句的积累和应用,能正确识记、熟练应用。
2、 能了解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体裁,作者、出处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3、 了解散文的特点:理清要素,明了其“神”和“形”。
二、 能力目标
1、 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 学习人物语言,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 德育目标
1、 懂得珍惜亲情,对父母多一份爱与理解。
2、 品味父母对子女的真挚情感。
单元阅读指导
本单元以情亲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
从而提高朗读水平,培养 审美情趣,养成好的语感。在诵读中清理文章的行
文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 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
来,仔细钻研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背 影
朱自清
主备人:

66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理解本文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朗读,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二)技能性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精读课文,分析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效果及作用。
(三)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
人”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
教学难点:
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先 由学生独立完成认知阅读部分的内容,然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质疑
讨论在教师的点拔下完成理解阅读部 分的内容,最后师生共同完成拓展阅读
部分的内容。
教材类型:
讲读课文
课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很容 易想起自己的父母,同学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你们
的关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父母对你们的 爱可曾令你们感动过?哪位同学
能讲述一个令你感动的故事?并谈谈你们当时的心情。
今天我们来品味一下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他是怎样写自己的父亲的?
怎样描绘父子深情的。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县。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主备人:

67






三、阅读理解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然后教师做适当的
点拨):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亲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板书)
一、怀念父亲 惦记背影 父
二、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 父疼子 子
三、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子爱父 情
四、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 深
学生合作讨论回答,教师点评。讨论 问题(二):父疼儿
3、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亲自送行 照看行李
讲定价钱 送子上车
拣定座位 叮嘱儿子
嘱咐茶房 为子买橘
细心关照 周到入微
4、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望父买橘见背影,教师要注重引导:从穿戴、走路的姿势、爬月台的动作
分析)
5、父亲还用什么表达了这种关爱?
(父亲的语言,教师找学生读父亲的话,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依依
惜别之情。)
讨论问题(三):儿爱父
6、儿子理解了父亲的爱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合作讨论,教师点拨)
7、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事情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
四、拓展阅读
弹指间,我们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在以往的几十年里,肯定有一 些
对你的成长有过深刻影响的人,请你用一二百字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五、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车站送别以及父亲背影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
的爱,也抒发 了作者对儿子深切的思念。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的爱最 无
主备人:

68






私。学习本文我们应该能深深的懂得这份爱。懂得许许多多关心自己的那些
人的爱。

第二课时
一, 阅读第一节思考:
这样的开头在什么文章中见过?有什么作用? 讨论,回忆。
明确: 作用:点题,表现了对父亲的强烈思念。
二、讨论课文2 ----7节,重点讨论第六节。
1.读2-3节讨论:
读文中提示,开头交代家境惨淡的作用: 为下文写背影作铺垫——特定
的悲凉环境,家境惨淡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父亲伤不伤心?而此时
的父亲却来安慰我这能看出父亲怎样的情怀?
总结:更能够看出父亲心胸的宽阔,父亲情怀的高尚。
2.讨论4—5节 。
A 讨论文中提示: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再三”和“踌躇”?
(第一个“再三”:不放心 ,周到,细密。第二个“再三”:确实可以
不去。两个“踌躇”:事情太忙。 悲凉,惨淡的送别充满了爱子之情,为下
文写“背影”在情字上作了铺垫。 )
B 两个“嘱”和两个“忙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两次提到自己
的年龄有什么作用?
( 在父亲的眼里,我始终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两次提到年龄:一是:
父亲不必操心;二是我对父亲的爱还 不理解。从反面衬托了父亲的爱的无私
和真挚。)
3.讨论第六节:
A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B 讨论“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的含义?
提示:为什么要买橘子?为什么不要走动?为什么自己去买?
总结:父亲对儿子的爱无处不在。
C 标出文中的动词。并分析动词在文中作用?
动作艰难:身体肥胖,步履艰难—蹒跚,探,下去,攀,缩,倾„„
爱的感人,爱的忘我。
D.“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理很轻松似的的含义:
提示:总算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放心了。
主备人:

69






总结:是从“我”的眼光看出来的,把扑泥 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
这种轻松正是一种爱心,越是尽到父亲的责任,心理越觉得踏时满足劳累,< br>灾祸都忘了。
E.讨论父亲两句话的含义: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进去吧,里边没人
总结:挂念,关心。爱的仔细,爱到永远。
F 论“我”眼泪的原因
疏导:找出文中“我”爱父亲的文字。
理解父亲,疼爱父亲。背影的感人。
G 总结第六节:
细致地刻画背影,集中的表现父亲无私,伟大的爱。
4.讨论第七节
A 父亲的老境如何?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时?
总结;黑暗,衰败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和困顿。
对父亲的理解。
B 两个“惦记”说明了什么?
总结:对前途无望,对社会绝望。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C 读父亲的一段话,分析含义:
D 总结:安慰,老境颓唐,为父亲坎坷的一生伤感,表现了对父亲的爱
和思念。
三、总结全文:
1.背影——刻画背影——怀念背影。
思念 疼爱 思念
2.父爱子——子爱父。
附:1,板书设计;
最不能忘记: 点出背影
祸不单行: 衬托背影 徐州
送我上车: 引出背影 南京
去:蹒跚,探身,攀,缩,倾。
买橘子:刻画背影 浦口车站
回:爬,抱,放,扑,走,

写 信: 思念背影。 北京
主备人:

70





四、布置作业
教后记载:






























主备人:

71






6慈母情深
梁晓声
教学目标
1.了解梁晓声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赏析,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
“我”对母亲的感激、 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赏析课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介绍梁晓声 当代作家,主要长篇小说有《雪城》、《年轮》《泯
灭》等。
2.题目解说 本文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不仅写出了母亲对
“我”无私的爱,还包括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试复述课文。
2.自读课文思考:主要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
明确:全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开头第一段总 领全文。运用倒叙的手法。
下文分写两件事表现慈母:一是讨回小人书;二是给钱让我买了第一本长篇< br>小说。
3.这两件事写法有什么一同?
明确:两件事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两件事写 法不同:第一件事运用顺
叙,便于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第二件事采用倒叙。便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在当时贫困的情况下,母亲却能够慷慨给我买书,突出慈母的形象。文章首
尾呼应,结构严谨。
三、再读课文,体会慈母情深
1. 阅读课文,勾画文中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 。体会母亲
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主备人:

72






明确:课文在叙事过程中, 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中,集中表
现了慈母的深情,同时融入“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 强烈的感激、
崇敬与热爱母亲的情感,起到了抑扬错落的感情美,如文中
“背直起来了,我的 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
色的口罩上方,眼神儿疲竭的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地 望着我,我的母亲的
眼睛„„”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
攥着钱跑了出去„„”
相似的句子很多,如:
“母亲说完,门户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
缝纫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母亲的辛苦和
钱来之不易) 母亲说着,就在台阶上坐了下去。并且扯着我坐在她身旁,一条手臂搂
着我。(“搂”写出了母亲对 “”我的疼爱。)
母亲对他说:“不给,我就坐在台阶上不走。”“不走,妈一定给你要
回来!”(态度坚决。)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感受。
四、拓展阅读
练习册P30《美丽如初》
五、板书设


小说第一次发表 平凡,辛劳

慈母情深 讨回小人书 慈祥,善良
感激母亲
买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执著,有远见
(倒叙)


第二课时
一、阅读探究
1.分角色朗读 母亲带“我”讨回书的那部分。说说看,“葛里高利”为
什么叫来一辆小汽车,把“我”和母亲一直送到 家门口?
2.如何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
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是说,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
让我买书,使
主备人:

73






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再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
亲,对不起母
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3.熟读“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地方”到文章结束。思考、
讨论下列问题。
A.描写母亲她们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场景,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有什么作
用?
(本文描 写母亲她们的工作环境恶劣、艰苦,劳动场景忙碌、紧张,又
脏、又累,可见母亲挣钱的艰辛,与下文母 亲毫不犹豫给钱让我买书形成对
比,更有力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慈祥,突出主题。)
B.文章最后说,“我鼻子一酸,摸着钱跑了出去„„”,这与朱自清被
父亲的“背影”感动得流泪比 较,你觉得哪一个更精彩,更动人?
(选取自己认为更精彩、更动人的作一分析。如:我觉得本文的描 述更
精彩,更动人。我目睹了母亲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场景,深切感受到母亲挣钱
的艰辛,却为了 满足孩子强烈的读书愿望,给钱买书,实在令我感到辛酸、
感动,更加感激、崇敬母亲。)
4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
亲。”为什么即使为母亲也不能买 “任何别的东西”?
(因为当时家境贫困,母亲挣钱不易,艰辛的挣钱只为维持家庭生活和
满 足孩子读书的强烈愿望,从来不考虑自己,正如文中所述“那天我用那一
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 头。”“母亲数落了我一顿”“不是你说买
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吗?”所以即使为母亲也不能再买“任 何别的东西”。)
5. 文中多次出现“第一次”或“从来没有”,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其特殊意味。
(我忘不了我 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的那份儿喜悦。句中“第一次”
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母亲,还从来没 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从
来没有”意在突出母亲第一次给我一元多钱,强调“一元多钱”是个非同小
可的数字,可见生活的贫困,可见对“我”热爱读书的支持。)
二、词句品味、积累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可以采取换词比较的办法,如
“像一只充血的独眼„„瞪着 我们”能否改为“像一颗耀眼的大红宝石,光
芒四射地照耀着我们”?
(“像一只充血的独眼„„瞪着我们”不能改为“像一颗耀眼的大红宝
石,光芒四射
地照耀着我们”。因为改后的比喻句与作者当时的心情不吻合。
74
主备人:






如“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形象地写出了小胡同又狭窄又昏暗。)
2.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语调很平静。
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注意:讨回了书,取得了胜利,母亲没有笑容,也没说“谢谢”。
(“语调很平静”“昂然”表现出母亲讨回的不仅仅是小人书,更是做
人的尊严。)
3.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无精打采。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并因自己十五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
无地自客。
揣摩加点成语、熟语表达的神情或状态。
“失魂落魄”“无精打采”突出了我渴望有书的程度。
“震耳欲聋”可见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母亲挣钱的不易。
“差愧难当”“无地自容”写出了“我”惭愧的神态。
4.体会文中“我想我不能再对„„说——„„ ”、“我想我没有权利„„,
无论为„„还是为„„”句式蕴含的表达力量。
“我想我不能再对„„说一一„„”蕴含着母亲无比坚定的意念,一
定要讨回自尊。
“我想我没有权利„„,无论为„„还是为„„”句式蕴含着母亲挣
钱的艰辛。
5.母亲说完 ,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
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 态„„
如果不这样重复“立刻”,而把后面的三个“立刻”分别改为“马上”、
“赶紧 ”“很快”,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品味。
连续四个“立刻”或排比句式,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母亲为挣钱而
争分夺秒,可
见钱来之不易。而改为“马上”“赶紧”“很快”,虽有动作迅速之意,但
语势缓和。
三、布置作业
教后记载:




主备人:

75






作文训练5.
一、命题与指导.
以自己的家庭生活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着重表现一位长辈(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的爱。1.要通过具体的叙事表现出“爱”;2.要写出自己对这种
爱的感悟。
二、批阅记录.















三、讲评要点.












主备人:

76






比较·探究
父母的心
川端康成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
折动人。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重点难点
1、重点:情节的曲折性。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 《伊豆的舞
女》、《雪国》、《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
国翻 译出版。
2、导语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比彻)„„引入《父母的心》一文。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这篇小说共有19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5—6 ),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
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7—10),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部分(11—13),故事的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
给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部分(14—18),高潮部分。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
了势,这最后一次是 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9),小说的结局。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三、探究
课文如果一开头 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
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主备人:

77






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
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
如果一开始就加以 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
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 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
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四、语言训练
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
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送走长子时?
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五、积累
收集反映父母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学生互相交
流。
六、小结
1、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
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写作特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七、布置作业:
1、体会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浓浓爱心中隐含淡淡的哀
愁的写作特色。
2、体会文中父母对于子女深沉的爱,并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理解父母。
教后记载:






主备人:

78






养 母
杨新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划分层次,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本文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体会父母的爱子之情。
教学重点:
1、划分层次,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文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 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
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 指导。
2.讨论法。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课前准备
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将预习中发现问
题记在卡片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杨兴雨的《养母》中再一次去体会那深深的母爱。
认知阅读
二、作者介绍:
主备人:

79






杨新雨,男,出生于张家口市,祖籍山西五台。曾在国家机关工作,担< br>任过大学教师,现任《都市》文学双月刊副主编,太原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
席。有散文随笔《孤独 仰望》等。
三、识记下列字词并给划线的字注音、
拮据 微不足道 兄姊 吸溜 蹲稠 剜
庇护 祈祷 熬煎 深明大义 恩重如山
理解阅读
四、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熟读“穷夫妇”要回 孩子的那些段落,注意“穷夫妇”每次改变主
意时得体的开场白和“正当”的理由。如果不是用对话加以 表述,而是用类
似于《背影》省略对话细节的叙述方式(如下文),试品味阅读效果的差异,
并 把你对此的感受说给同学听听 。
(但是第二天,这位父亲带来二儿子要换回他们的长子,陈词恳切,
理由也无懈可击。不料换走长子的当天傍晚,改由母亲出面,带来了女儿,
又要换走二儿子。做 母亲的先是颇难为情地表述了歉意,接着又可怜兮兮说
了一番令人为之动容的理由。财主夫人看这母亲失 魂落魄的样子,只好答应
了。然而事情并未了结,第三天上午,两口子一起来到贵夫人跟前,一见面就啜泣起来。财主夫人一再追问,两口子才道出又想要回女儿的来意。自然
道歉的话说得更为感人得 体 ,对自己一再改变主意和差点舍弃亲生骨肉的做
法又是解释,又是自责;边哭边说,其情切切,其状 惨然。穷夫妇 的一颗“父
母之心”深深打动了贵夫人。最后自然是归还了孩子,连当初奉赠的钱也不< br>要他们归还了。)
3、《养母》写了养母的许多“小气”之处,结尾却说,养母是个“纯
粹的人”,结合《养母》中有关“小气”问题所发的议论,联系《背影》、
《慈母深情》中父母的某些 表现,再谈谈你对“纯粹的人”的理解。
拓展阅读
五、拓展延伸:
主备人:

80






某所中学的政教处,站着两位学生(打人者和被打者)和他们的母亲。
打人者的母亲 极力为自己的孩子开脱责任。被打者的母亲也据理力争。。。。。。
(1)谈谈你对这两位同学母亲的看法。
(2)假如你是政教处的负责人,你将怎样与这两位同学的母亲谈话。
六、布置作业:
自填配套练习本课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养母的形象:
(一) 很“小气”爱争吵
(二)
无私忘我

教后记载:



















主备人:
81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里柯克
教学目标
1、运用圈划、批注的阅读方法,捕捉文中的细节,思考细节的内
涵。
2、在语言的品味中,想象文中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母亲的
内心。
3、注意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感受幽默背
后的深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2、难点: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幽默的语言风格表现深沉的母爱的。
说明:
细节是最能够打动人,也最难编造的东西,所以,在阅读文
章时,如果能够养成捕捉细节,品味细节内涵 的习惯,就能更好
地感受文中母亲的伟大和无私。所以,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的内涵
是准确把握文 章情感的重点。母爱是一个深刻而沉重的话题,尤
其是母亲的无私、牺牲,往往令人落泪,而作为著名幽 默文学作
家的里柯克,选择了以幽默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深沉的情感,这恐
怕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本 文的障碍点。面对幽默的文字,除了笑,
我们还应该有怎样的思考?本文幽默的风格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
法来展现的,所以,思考可以从此处入手,利用各种形式的鲜明
的对比帮助学生感受到幽默背后 的深情,体会到笑与泪交融的力
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是怎样替妈妈过母亲节的?
交流各自是怎样为妈妈过母亲节的。
引起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作好感情上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整体内容,理解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
1、作者一家是怎样过母亲 节的?为了庆祝母亲节,父亲和孩子们
为母亲做了些什么?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2、作者这样的写法和文章的题目、主题相符合么?为什么?
主备人:

82






3、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作 一个数量的统计:为了庆祝母亲节,
父亲、孩子们为母亲做了些什么事,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事。
4、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统计结果之后有什么感受。
5、思考:文章 的题目是《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但是统计
的结果却令人诧异,这样的写法和文章的主题相符合么? 为什
么?
6、课堂交流。
通过直观的数量统计,在强烈的对比中促使学生 发现矛盾,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
现主题的?
三、仔细研读课文,教师点拨思考
“我们”一家的出发点是为了给母亲庆祝母亲节,但是 ,最
后,母亲却独自留在家里操持家务,等待一家人郊游归来,事实
上又回到了起点。梳理“我 们”一家过母亲节的细节,说说你感
受到什么?
1、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圈划出“我们”一家过母亲节的细节。
2、小组交流,说说各自的感受。
叙述性作品中细节的作用是相当大的,能够真实地反映 生活,
表达情感,所以,在阅读时要求学生研究细节,能够带给学生最
直观的情感体验,从而感 受母爱的伟大。
品味重点细节,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文章的结尾写到“一 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
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 我
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这里母亲的泪水中有哪些心绪和情感?
请想象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是 怎样的?
想象,交流:这部分描写刻画了母亲怎样的心绪和情感。
文中的细节很多 ,抓住描写母亲的一个重点细节可以帮助学生体
会母亲的心理,从而直接把握文章的主旨。
四、布置作业,延续情感的体验
观察生活,你的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一个细节给你留下 了
深刻的印象?请作一番描写,口头交流。
1、学生观察生活,准备一段口头发言的讲稿 ,描写自己的母亲在
生活中的一个细节。选择部分同学全班交流。
主备人:

83






2、其余同学聆听同学的发言,要求听完之后复述并说说自己的感
受。
教后记载:































主备人:

84






*金 色 花
泰戈尔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
诗歌的能力。
3.体验 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
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认知阅读。
教学重点: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
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认知阅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
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泰戈尔。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诗集< br>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1913年诺贝
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 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
里处处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二、指导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诗文,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
情,并用一句话来概括。
2.认知阅读
A.朗读比赛
小组内自由组合,一人读妈妈,一人读孩子。看哪组读的最
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
B.讨论:
①请同学们自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诗节,要求围绕着我和
妈妈的性格特点 ,在诗文中找到你认为最美、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的地方“我”和妈妈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
主备人:

85





②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 的色彩又象征什
么?
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C.请全班同学重新 巧排诗句,使之成为一首赋予我们自己情
感的诗歌,小组讨论完成,看哪个小组改编得又快又好。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情节的完整性。
三、.拓展阅读
1.学习这首散文诗,你从 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
谈谈。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
爱您为主题,模仿这首散文诗的语言风格,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
诗。
2.假如明天是你妈妈 的生日,那么在贺卡上写一段话给你的
妈妈,有一个要求,用“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为这段话的开头,
表达你们对妈妈的爱。
教后记载:


















主备人:

86





作文训练6.
一、命题.机动
二、指导.







三、批阅记录.











四、讲评要点.











主备人:

87






单元考点总结

一、字词句的积累和应用

二、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及散文的阅读
方法

三、动作、心理、语言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四、作文选材的典型性

附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 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
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父母之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梁实秋
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踌躇唐tuí 宽绰

chïu 颓
..
chuî 棉絮xù
B、栅栏zhà 琐屑xiâ 诞生dàn 濡湿rú
C、擦拭shì 举箸zhù 龟裂guī 搀扶chān
D、祈祷dǎo 怂恿sǒng 数落shǔ 慈祥cí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祸不单行 非同小可 羞愧难挡 微不足道
变卖典质 桀骜不驯 无地自容 感概万千
触目伤怀 虎视眈眈 无精打采 力所能及
不能自已 振耳欲聋 失魂落魄 漫无目的
4、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
绰绰:形容经济很宽裕,用不完。
B、我惴惴地仰起脸望着母亲。
惴惴: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C、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光景:风景。
D、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大去:“死”的委婉说法,即与世长辞,去世。
5、对本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背影》通篇写父亲关心爱护儿子,儿子感激思念父亲,但像
“关心”“爱护 ”“感激”这一类抽象现成的字眼却一个也没有
用,更没有华丽的词藻。
B、《慈母情深》略 写母亲的工作环境、劳动场景,因为这部分内
容对表现人物的情感、思想、品性以及文章主题没有太大的 作用。
主备人:

88






C、《父母的心》一文的作者好像有意回避直接表述感情,全文除
了开头有一些人物 衣着和场景的描写外,几乎没有渲染,基本上
是简洁的叙述。
D、《金色花》这首诗用充满童 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
可爱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
一刻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6、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么你如何真诚地向他(她)
道歉呢?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B、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
C、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D、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7、选出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2分)
也许,在绚丽的天空面前,你会觉 得自己很_____,你会___
__;也许,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_____,你会_ ___
_;也许,在宽阔的原野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_____,你会_____。
然而你却 不知道,你可以有自己的飘逸,有浪花的轻快,有小草
的翠绿!
A、渺小 自卑 狭隘 不安 平庸 懊恼
B、平庸 懊恼 狭隘 不安 渺小 自卑
C、渺小 自卑 平庸 懊恼 狭隘 不安
D、平庸 懊恼 渺小 自卑 狭隘 不安
8、某报社正在举办征集“献给母亲 的一句话”活动,你也将参与
这项活动,你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4分)














主备人:

89







第四单元 品行善恶
单元提示
课标要求
一、 知识目标
1、 注意字词句的积累和应用,能正确识记、熟练应用。
2、 了解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体裁,作者、出处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3、 了解寓言及神话故事的特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二、 能力目标
1、 了解寓言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的特点。
2、体会每篇文章的寓意,并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三、 德育目标
1、 认识真、善、美。
2、 坚信正义的永恒,邪恶注定失败的命运。
单元阅读指导
本单元以真、善、美为主题,课文以叙事兼议论为主。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读来体会课
文的寓意,从而培养审美情趣。










主备人:

90







7农夫和蛇(两则)
《伊索寓言》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3.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
4.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了解常识
1.关于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使深奥 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
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和讽喻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
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关于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
二.走进课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复述、概括故事。
这两 则寓言通过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人的本性不会改变,
不能对敌人心存任何侥幸,深仇大恨是难以和解的。
3.合作探究:两则寓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阅读练习、探究
1.两则寓言的寓意除了故事结尾所说的而外,你还有其他
的理解吗?
2.第一则寓言里,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
误写作“恶人”?
3.第二则寓言似乎正义的一方不占理,邪恶的一方却说得
头头是道,你认为蛇说得有道理吗?
主备人:

91






四.品味词句
1.课后练习四。
2.词句品味、积累(课后练习)
五.谨记寓言 学会做人
面对此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1.面对坏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
2.面对大街上不时遇到的乞丐。
六.奇思妙想 故事新编
大胆想象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蛇》的故

七.板书设计

(一)农夫 蛇
咬死
(二) 讲故事(1-4):起因、经过、结果
明寓意(5):深仇大恨是难以和解的。
八、布置作业
教后记载:
















主备人:

92







8渔夫的故事
《一千零一夜》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了解故事情节,探究魔鬼的本性。
3、懂得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道
理。
4、根据民间故事 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设计符合
情节发展的不同故事结局,培养创新精神。
5、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认识魔鬼的本质,懂得运用人的智慧战胜魔鬼、战胜邪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想
每组发一张白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张魔鬼的形象
图,并简要说明 。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了解学
生对魔鬼的了解认识的程度。然后通过课文有关描写魔鬼 外形的
录音,引入课文,告诉学生仅从外形来认识魔鬼是不全面的,再
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 正确认识魔鬼的吃人本质,然后通过设
计与课文不同的故事结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并深入体会人< br>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常识学习
1.题目解说。
2. 《一千零一夜》简介。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包括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时期阿
拉伯和亚 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
二、学习课文
1、初探魔鬼形象:每组发一张白纸,大 家商量一下,请小组
中画画高手,用简单的几笔勾画一下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形象(三
分钟完成 ),由组长展示成果,并简单说说魔鬼是怎么样的。
主备人:

93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渔夫的故事》里也有 一个可怕的魔鬼。
课文选自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是一篇外国民
间故事。民间 故事一般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反映劳动人民的愿
望。
现在,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个可怕的魔 鬼。翻开书172页第
二自然段,听课文有关描写魔鬼外形的录音。
2、深探魔鬼本质:课文 中的魔鬼和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一样,
可怕凶恶。可是我们仅仅只从魔鬼的外形来认识魔鬼是不全面的,
下面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魔鬼的本来面
目。
结合注解,用圈 点勾画的方法研读课文1—15小节,谈谈你
对魔鬼的新的认识,并能在课文中找依据,特别是从课文渔 夫与
魔鬼的对话中看魔鬼的本来面目。
先小组内讨论交流,由组长执笔整理,再在班级里交流。
3、再探伏魔方法:魔鬼是十分的凶残狡猾的,那么这场渔夫
与魔鬼的斗争,结局会如何呢?
指名朗读课文16—25小节,其他同学看课文,然后说说渔夫
是怎样战胜魔鬼的,你从中得到 什么启示?
课文的结局编得很精彩,但我觉得同学们很聪明,创新能力
很强 ,完全有可能编 一个同样精彩,和课文不同的故事结尾。请
每个小组同学紧接着15小节开始,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 想象
丰富的特点,大胆想象,给故事另外编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尾,并
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由组长展示小组设计成果,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能不能就刚才几位同学的设计比较一下,看哪 个结尾
好,哪个更合乎故事情节的发展,请试作评价。
三、阅读练习、探究
1.如果魔鬼在前三个世纪被救起,会兑现他的许诺吗?
2.渔夫和魔鬼都要求对方说的简短些,这表现了他们什么心
理?
3.课后练习三:你认为原结尾是保留好呢还是删去好?
四、布置作业
品味积累(课后)
教后记载:
主备人:

94











比较·探究
农 夫 和 蛇
克雷洛夫
教学目标:
1、诵读这首诗,了解作者克雷洛夫,理解掌握成语“乔装打扮”
2、体会这首诗的寓意,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交流、探究、讲读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李寄》一课为我们讲述了一条巨蛇贪婪 地残害人民的故事。它
无情的吞啮了九个小女孩,其凶残、贪婪的本性可见一斑。但最
终丧命于 李寄利剑下。《伊索寓言》中两则《农夫和蛇》中蛇更
是狠毒,忘恩负义、本性难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 俄国作家克雷
洛夫的寓言诗《农夫和蛇》看这首诗中的蛇有怎样的下场。板书
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内容。
1、参照注释,了解作者。
课文选自《克雷洛夫寓言诗集》。
主备人:

95






克雷洛夫:1769--- 1844俄国寓言作家。
2、范读课文,使学生体会诗歌的朗读节奏。
3、自由朗读诗歌,并参照注释学习成语“乔装打扮”。
4、指名读,集体讨论评价:
蛇的话应该怎样读,农夫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5、集体朗读,了解诗歌大意。
一句话概括:蛇花言巧语想要骗取农夫的信任,结果被农夫识破,
果断杀了。
6、交流、探究诗歌寓意。
①指名有表情的读蛇的话:体会蛇的特征。
②蛇为什么要伪装自己,目的是什么,“蛇”像征什么样的人?
③从农夫的语言和动作中可以看出农夫是个怎样的人?
④农夫果断斩蛇说明了什么?
四、迁移应用,拓展升华。
通过学习这篇诗歌,谈谈你对人生的感悟。
提示: 可以从“密切联系群众,不能脱离群众,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方面谈起。
五、巩固提高
1、乔装打扮:解释并造句。
2、练习背诵。
六、作业:背诵这首
教后记载:

主备人:

96








作文训练7.
一、命题与指导.
写一个人,要通过几件事表现出他的品行善恶或性格特点、
兴趣爱好、素质修养等个人特质。


二、批阅记录.















三、讲评要点.







主备人:
97






东郭先生与狼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理解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3、培养预习自读的方法及能力。
教学重点:交流自读笔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难点:理解词义,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五、 揭示课题 激起兴趣
五、 揭示课题:东郭先生和狼(板书课题)
2.马中锡(1446-1512),故城人。字天禄,号东田。明朝
大臣。他能诗文,有《东田集》。
二.指导自读课文
回想一下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寓言故事的?(先了解故事内
容,再明白其中的道理。)
五、 阅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关于东郭先生和狼之间的什
么事?(标上小节数)
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东郭先生好心救了狼,狼反而要吃东郭
先生的事)
2、讨论: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
(板书:东郭先生 老人 狼)
小组讨论:分别用几个动作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板书设计:
主备人:

98







1、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2、分析人物形象。
东郭先生:迂腐 愚蠢 糊涂
狼:狡猾 凶残
老先生:机智 勇敢 果断
3、归纳主题
对待像狼一样狡猾凶残的恶人,我们决不能同情,决不能讲
仁慈。
四.阅读练习、探究
1、课后练习二
2、词句品味积累(课后练习)
五.作业:练习册
教后记载:




主备人:

99






*盗 草
田 汉
教 学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内容。了解作
者及戏剧的一些基本常识。理解课文主题, 培养学生善良的优秀
品质。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体会主人公坚贞纯洁的爱情的舍身救夫的精神。
教学方法:指导、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问: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是什么?
梁祝 白蛇传 孟姜女哭长城 牛郎织女
2、谁能讲一讲《白蛇传》的故事?
3 、引入:在人们的心中,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几篇课文中,蛇这
一邪恶的形象已深深的烙在我们心中。但《 白蛇传》中的白素贞
也是一个蛇的形象,却和人们心目中的毒蛇大相径庭。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 白蛇传》选段《盗草》看课文为我们塑造了怎们的一
个形象。
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新课内容。
1、作者:田汉(1898 ----1968)现代作家。
2、京剧:戏剧的一种,主要有唱白和舞台提示两部分组成。唱白就是唱词和对白。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3、分角色,有表情朗读课文,并评价谁读的声情并茂。
4、自由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讨课文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
括出来。
白素贞为救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去仙山盗取灵芝仙草的经过。
5、分析白素贞这一人物形象,揭示课文主题。
(1)白素贞因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吓死丈 夫许仙后,后悔万分。
去仙山盗取仙草,在和二仙童斗剑时倒在地上,宁可丧生也要护
住仙草。 并说“素贞死不足惜,只可叹我那许郎就无有回生之望
了”这表现了白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
主备人:

100

张掖二中-五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中国梦诗歌朗诵稿-珍珠鸟教案


赛马串词-背影网


理综试卷-述职述廉报告范文


立春的时间-山西招生


主题班会方案-二级建造师报名表


机械类专业-常青藤盟校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