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以竞争为话题的作文-依兰县政府网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基础知识与积累(41分) (共6题;共41分)
1. (9分)根据拼音写字组词。
hé _______苗 我_______你 _______气
yī _______服 _______个人 上_______
2.
(9分)仿照例子,展开联想,接龙组词语。
大海——海龟——龟缩——缩写——……
杰出——_______
轰动——_______
团聚——_______
夜校——_______
3. (6分)下列说法正确吗?用“正确”“错误”表示。 <
br>(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2)“斜”应查偏旁“斗”,左右结构。
(3)《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出自杜牧的《山行》。
(5)《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讲述了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里读书,发现不懂的问题向先生请教的故事。
第 1 页 共 7 页
4.
(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差别”、“鬼使神差”这两个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相同。
B .
我国四个直辖市如果按音序排列应为“北京—重庆—天津—上海”。
C .
在“低头折节”这个词语中,“折”的读音是“shé”。
D .
在古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没有整体认读音节。
5. (8分)忆一忆,填一填。
(1)《文心雕龙》中“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练习过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
乐,观察过很
多把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2)“_______。两小儿笑日:‘
孰为汝多知乎?’”读着所填部分的句子,我想到了孔子的名言:
_______。
(3)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
(4)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玛丽的性
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_______、_______,有远大、_______的追求。<
br>(《跨越百年的美丽》)
6. (6.0分)按要求写句子。
(1)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改为陈述句)
(2)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把诗句补充完整)
(3)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用下划<
br>线词语写句子)
二、 阅读知识与积累(24分) (共1题;共24分)
7. (24.0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第 2 页 共 7 页
广州的“小蛮腰”
提到我的家乡广州,人们一定会想到这里的小吃,因为“吃
在广州”嘛!但是,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广
州的新地标——高耸入云的广州塔,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小蛮
腰”。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与海心沙岛、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总高度600米,有一百多层。远
远望去,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计时沙漏,两端粗,中间细,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小蛮腰”。
每当
夜幕降临,塔身会亮起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灯光变幻无穷,整个广州塔璀璨闪亮,与珠江新城的
夜景交相
辉映,把广州城点缀得分外迷人。
乘坐高速电梯到达观光平台,平台四周都是透明的玻璃,从玻璃向外
望,可以鸟瞰整个广州城。地上
的人就像一只只小蚂蚁,汽车成了一只只蠕动的甲壳虫,珠江就像一条弯
曲的细丝带,就连高楼大厦也变
成小孩子手中玩的积木了。
来广州的朋友,一定不要忘记登上“小蛮腰”,看一看我们美丽的广州!
(1)这篇文章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广州塔的夜景。
(2)根据上下文,我知道“鸟瞰”一词的意思是( )
A .
像鸟儿一样从上向下看 B . 像鸟儿一样从下向上看
(3)根据文章的内容,照样子连一连。
广州塔_______
像蠕动的甲壳虫
地上的人_______ 像弯曲的细丝带
汽车_______
像一个巨大的计时沙漏
珠江_______ 像一只只小蚂蚁
(4)根据文章的内容填一填。
人们把广州的新地标——广州塔称为“_______”,
它有_______米高,有_______层。
三、 作文(35分)
(共1题;共35分)
第 3 页 共 7 页
8.
(35分)表达、习作。
(1)国外一家钟表公司的广告是:“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
聊。”这则广告的言外之意
是_______。
(2)缩写《牛郎织女》,把课文缩写成一
个简短的故事,然后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故事是否完整,
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
第 4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与积累(41分) (共6题;共41分)
1-1、
2-1、
3-1、
3-2、
3-3、
3-4、
3-5、
4-1、
5-1、
5-2、
5-3、
第 5 页
共 7 页
5-4、
5-5、
5-6、
6-1、
6-2、
6-3
、
二、 阅读知识与积累(24分)
(共1题;共24分)
7-1、
7-2、
7-3、
7-4、
三、 作文(35分) (共1题;共35分)
8-1、
第
6 页 共 7 页
8-2、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