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一篇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019-2020年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读《鸟鸣涧》,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与下面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念无与为乐者
A、念念有词
B、心无杂念
C、念念不忘
D、念过大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1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
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
人们的
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答案】:
2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际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把酒问月》是唐代伟大诗人______创作的一首______诗。
【答案】:
【解析】:
3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8题【填空题】
读《逢入京使》,“行旅诗”
写作上或______,或______,或 ______,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月下独酌》一诗体裁是_
_____,它与近体诗相对。每篇句数不限,以五言、七言较多,不求对仗,
用韵较自由。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读
《月下独酌》,诗人上场时,背景是______,道具是______,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
br>______,加上“______ ”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_____
_,和月光下______,
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
起来了。
【答案】:
4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字子瞻,号
______,是______朝的______家。他
与父亲______、弟弟______合称为
“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读《逢入京使》,本诗用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____
__”,摄取生活镜头,有浓厚的______生活气
息,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
情景,因无纸笔而______,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
之感。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苏轼,字 ______,号
______,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即弟弟
______)及父
亲______同为“ ______”。
5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苏轼
______遥问天上宫阙 ______何事长______向别时圆?
低绮______户
chánjuān______起舞弄______人间清影。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读《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______,“东望
”点明家园的位置,也
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______。
【答案】:
【解析】:
6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16题【问答题】
古诗默写。①
, 白露为霜。(《诗经·蒹葭》)② ,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③闲
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④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⑤不应有恨,。(苏
轼《水调歌头》)⑥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⑦温家宝最后满怀
深情地说:“台海
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答案】:
【解析】:
第17题【问答题】
读《月下独酌》,在体现诗人感受的诗句中,你觉得哪一句最动人?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8题【问答题】
《记承天寺夜游》结尾句中“闲人”是何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
7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19题【问答题】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
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
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答案】:
【解析】:
第20题【问答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前句与后句有什么联系?怎么理解“难全”?
【答案】:
【解析】:
第21题【问答题】
读
《逢入京使》,为什么“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和“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会成为乡
愁
诗中的名句?
【答案】:
8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22题【问答题】
写出词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
【答案】:
【解析】:
第23题【问答题】
划分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朗读节奏。
【答案】:
【解析】:
第24题【文言文阅读】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
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 方山子传(节选)
9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
、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
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
,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
亦矍然,问
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
、
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
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解释下列文言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遂至承天寺______
相与步于中庭______
余告之故______
下面句子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相与步于中庭
贤于才人远矣(《伤仲永》)
B、适见焉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欣然起行 然终不遇
翻译下列句子。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10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25题【默写】
古诗文默写填空。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有悲欢离合,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如何处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十则》中的“______ , ______
”一句。对此做了很好的诠
释。
【答案】:
11 12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