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1-6年级教案集
中考英语词组-采访老党员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
教 案
1
目录
一年级
-----------------------------------------------3
二年级
----------------------------------------------14
三年级
----------------------------------------------29
四年级
----------------------------------------------33
五年级
----------------------------------------------45
六年级
----------------------------------------------57
2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8~
89页(例1~例5)
及课后“做一做”。
1.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让学
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
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
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
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
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
1.设情引课
师:你们知道吗
,快要过大年了,喜欢过年吗?知道吗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
在高兴地期盼过年,他们还要开联欢会呢,这
不已经忙着布置开了教室,连小青
蛙呱呱和小猪哼哼都赶来帮忙。
(电脑分别出示小猪和小青蛙布置的教室)
师: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置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
布置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2.学生讨论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
请各组派代表来汇报各自不同的想法。
生1: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这样看起来很整齐。
生2:我们认为小猪布置的好,因为花和灯笼放在一起好看。
生3: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它的布置是花和花,小旗和小旗,我觉得这
样的好。
生4:我们认为小青蛙布置的漂亮,因为小旗是一红一黄,灯笼是一紫一黄,
很有顺序。
师: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喜欢哪一种就可以选择哪一种,刚才
有人说到小青蛙的布置中小旗
是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
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
4.引入生活
师: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随着教师的
语言电脑
出示四幅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比如:树枝上叶子的排列,妈妈买的花布上花
纹的排
列,地面上地板砖的排列以及旅行家旅行时用的热气球上颜色的排列等等
都是有规律的。
5.揭示课题
师:看来规律的用处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3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观察主题图
师:其实小博士班的同学也比较喜欢小青蛙呱呱布置的教室,请仔细观察(电
脑出示书上主
题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
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
规律。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找出不同的规律。
3.汇报结果
(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
学生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如:学生答出灯笼的排列有规律)
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是一紫一黄、一紫一黄、一紫一黄的排列的。
再指名学生回答,在第二名学生回答的同时,电
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
线,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
师:对,这组灯
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重复出现的。(在教
师讲解的同时,电脑上一紫一黄、一紫一黄逐
个闪动。)
4.同桌说说
四组规律同时在电脑上出现,同桌两人互相说说他们的排列规律。
三、连闯三关,应用规律
师:小博士班的同学要带大家一起来这间漂亮的教室里参加一场智力竞赛。
1.涂一涂
由四人小组长给组员每人分配一道,共同完成,实物投影订正。
2.演一演(用不同的动作或声音把这些规律表演出来。)
①
学生独立表演。
②
同桌两人从中任选一组。
3.(1)找一找
师:刚
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不同的声音表演出了不同的规律,看来
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那谁能说说在
生活中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也是有规律的。
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是有规律的。
(2)帮帮他
师:老豆博士想请大家帮个忙:他买了一块花布想做窗帘,但买回来之后又
觉得这块布缺花边,所以他想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规律帮他设计一种花边,你们
愿意帮这个忙吗?
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用彩笔画的,还有拿各种形状的纸片贴的。(用实物投
影展示一部分作
品,学生互相评价。)
四、全课结束
4
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
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
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准备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准备10个1分硬币,10张一角纸币、
硬币。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导人新课。
说:小朋
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今天我
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2.认一认。
(1)说:每个
小组都发给了你们一个盛钱的小箱子,我们称它为小小银行,请你们到小
小银行里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
。
下面请小朋友相互介绍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钱。
(适时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小结:我们已认识了1元的钱和比1元少的钱,其中
1角、2角、5角这些都是几角
的钱,1分、2分、5分这些都是几分的钱。
平时小朋友讲的1块或几毛,是地方话,1块应该说成1元,几毛应该说成几角。
一年级数学下小小商店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
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
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学器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
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教师提前几天给学生布
置这节课的准备工作。
1.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学游戏,把教室布置成
一个小小商店。
2.同学们有的要扮演售货员,有的要扮演顾客,有的要扮演废
品回收员。 3.商店里的商品需要我们
自己准备,请大家把平时经常使用的玩具、
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带来一些作为商品。 4.这些商品的价
格标签要自己制作。
价格你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到,例如,可以到商店去调查一下,可以问问你们的家人,还可以查一查书本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 1.今天的教室布置的漂亮吗?(教师参考教科书上
的样子把教室布置成一
个商店的样子。把学生座位绕教室三面摆放,一方是玩具
柜台,左右两边分别是学习用品柜台、废品回收
站和生活用品柜台) 2.这些物
品中哪些是玩具,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生活用品?我们给它们分分
类。(请
四名学生分别选出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可回收的物品,摆放在相应的柜
台上)
二、新授活动准备 1.请读一读物品标签上的价格,看看你喜欢的商品
是多少钱?
2.你要买什么商品? 3.应该去哪个柜台购买?活动示范
1.谁来
扮演顾客,谁又来扮演售货员呢?(选出购物示范学生两名)
2.教师问顾客:
你喜欢什么商品?准备去哪个柜台购买?(买什么)
3.你喜欢的商品标价是多
少钱?(读价格) 4.你手里有多少钱?怎样付款?(算付款)
5.教师问售货
员:顾客拿出了多少钱?他要买的商品是多少钱?(读价格) 6.你要找多少零
钱给他?(算找零)教师请其他学生观察这两名学生如何进行商品买卖,在买卖
过程中有什么步骤。
三、开始活动 1.活动要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
2.卖
易拉罐和矿泉水瓶的同学要检查废品回收员有没有算错一共应该付多少钱。
3.售货员要看清顾客付款对不对。 4.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合伙购买。
教师选定一
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扮演顾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
币卡片购买商品及开展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
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
没有发生错误。教师
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
四、活动汇报活动结束后,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汇报。
1.你在活动中
碰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2.大家讨论一下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
是最好的呢? 3.抽取几名顾客进行汇报。
a.你原来有多少钱? b.买了哪些
东西? c.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d.原来的钱数减去花去的钱数等于
剩下的钱数吗? 4.抽取几名售货员汇报结果。
a.一共卖出多少东西? b.收
入多少钱? 5.请废品回收员汇报。
a.数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和多少
个矿泉水瓶,付出多少钱。 b.付出的钱等于所回收物品的
价钱吗?教师要利用
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活动讨论 1.把你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互相听
听大家的购物过程。
2.购买相同价钱的商品有没有不一样的付款方法,分别是
怎么解决的?
3.售货员在一起讨论今天你卖的商品是怎么计算找零的?
6
六、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 2.你有什么收获?在
学生发言的
基础上,教师做简短小结:一方面我们复习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进一步熟练地
运用
百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活动,我们还可以
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
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把它
解决。
一年级数学上数学广角我们的校园
教学内容
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4~1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我们的校
园”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
容和情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加深理解
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并学会简
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
2.让学生体验校园生活中存
在的数学,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
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让学生
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
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
题。学具准备
同桌两位同学一幅花朵配叶子的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
刚才下课时,你们都去哪儿活动了?(校园里)你们在校园
里进行了哪些活动?你最喜欢什么活动?
学生说完后,计算机放映校园里课外活动的录像。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爱我们的校园吗?校
园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学习的场所。
课间或活动课时,校园可热闹了,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可是你
们知道吗,
这些活动里面还有一些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要带领你们再次走进我们美丽的校
园,
用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活动中的一个个问题,看谁最灵活,好吗?
板贴:
二、活动
(一)介绍各种活动情况并分组解决
7
[教师课前先将全班学生按每4个人分为一组]
课件出示“我们的校园”第1
14~115页各个活动场景图,并配有画外音:
“小朋友们,快到校园里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吧!”教师
结合大屏幕场景图向学生
介绍以下各项活动。
1.跳绳活动。
师:大家看,教学楼
旁边的小树下面有很多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跳绳)
[跳绳场景图闪动]。
教师让学生具
体地说出这幅图的图意,说到哪些人,大屏幕画面中哪些人就
相应地跳动闪烁一下。
师:有个
同学就给我们提出问题了[课件显示出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问我们什么?哪些小组的小朋友喜欢跳
绳?请举手,等一会儿这个问题就交给你
们解决。
2.踢球活动。
师:操场上面也有很多小朋友,他们在那儿干什么?(踢球)[踢球场景图
闪动]
教
师让学生说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学生说到哪个队和哪个人,大屏幕的画
面中哪些人就相应地跳动闪烁一
下。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算出踢球的共有多少人吗?除了这个问题以外,你还可
以提出什么样
的问题?怎样解答?[课件显示出问题:踢球的一共有多少人?还
可以提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哪些小组的同学喜欢踢足球?[学生举手]踢足球活动的这么多问题等一会
就交给你们来解决。
3.跑步活动。
师:快来看,跑道上的这么多小朋友在于什么?(跑步)[跑步场景图闪动]
师:一个女同学跑第一,一个男同学跑第五[画面上跑第一的女同学和跑第
五的男同学跳动]下
面的小方框里要我们填什么?(跑步的名次)你还能从跑步
这项活动中发现什么问题?能自己解答出来吗
?
让喜欢跑步的小组的同学来解答跑步中的问题。
4.办板报、练武活动。
教师
介绍这两项活动时,这两个场景图闪动,教师可以问学生根据这两个活
动可以提哪些他们想知道的数学问
题,又该怎样解答,然后按各自所感兴趣的活
动进行分组。
5.踢毽子活动。
[这项活动教材没有,因大多数学生对它非常熟悉,教师特别设计此活动场
景。]
师:在这块空地上这三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踢毽子)[踢毽子场景图闪动]
师:哪个同学
正在踢?(小丽)小丽第一次已经踢了几个了?(6个)1、2、
3……就说明小丽第二次已经踢到了3
个,还没踢完。
师:根据这幅图,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会解答这些问题吗?[课件显示:
可以提什么问题?怎样解答?]哪些小组的小朋友喜欢踢毽子,你们就来想一想
这个问题。
(二)各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给学生适
当的帮助和引导
8
[教师指出:本组的问题讨论解决完以后,也可以帮助别组的同
学解决问题,
大家共同进步。]
数人数的时候,数的方式不受限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还可
以一组一组地
数,也可以用加法计算出来,只要能正确得出人数的都要给予肯定,使各个层次
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保护。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每幅图的图意发现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使学生学会有
意
识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各个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的结果并在全班交流 <
br>让每一组的代表说一说本组所讨论的结果,自己不同的思路,自己不同的数
法,提出的不同问题,
怎样解答,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发言,课件演示。
(四)评价
让学生评议一下哪些组观察仔细,问题提得好?哪些同学积极发表意见、想
的方法好。
教师结合实际,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
三、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一)完成统计图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又进入了一次校园参加了活动,你们都解决了哪些
活动中的问题?
学生每说出一种,教师就在黑板上贴出这项活动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的本领可真大,再让我
们来数一数办板报的有几个人?(4个
人)打开数学书第115页看一看,我们就在第一栏办板报的这幅
图的右边把4
个头像涂上了颜色,表示力板报的有4个人。[教师板贴出4个头像]。大家会照
样子把其他几项活动的人数也涂出来吗?
学生各自进行涂色练习,涂完后让一个学
生上黑板板贴头像,集体订正。
(二)回答统计图下面的问题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统
计图问:根据我们校园里的这个活动小档案,你们能解
决数学书上给我们提出的几个问题吗?
课件显示教科书上的4个问题:
(1)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哪项最少?
(2)
(3)
的比
的和
的多几人?
的一共多少人?
(4)想一想,还能提什么问题?
让学生看着统计图,回答图下面的前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
让学生直观比较,
得到答案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第(4)个问题,先让同桌同学相互提,然后
在班上展开交流,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的目前他们还解答不了
,但只要合情合理,都要肯定。
课件演示。
四、开放式练习(花朵配叶子)
9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校园美丽吗?为什么呢?(因为校园里有许多花,许
多树)这些花里面也有数学问题。
老师这儿就有一朵花[课件显示:]叶子上的两个数加起来
正好等于花
中心的这个数:6+7=13。请你们在自己的图中,把叶子和花用线连接起来,使
叶子上的两个数加起来的和是花中心的这个数。
同桌两位同学进行连线练习。
课件显示学生的图(见图1)。
学生反馈结果,课件演示正确答案(见图
2)。每连对一朵花,计算机里发
出“你真棒”的鼓励声。
师:校园里的花很美丽,可看见这
么多好看花,小朋友能不能把它们摘回家?
我们要爱惜花草树木。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快要上完了,下课后小朋友们又能进人我们的校园去参加你
们所喜欢的活动。当
你再次进入校园里活动时,你想到了什么?
六、课后实践活动
下课后到校园里活动时去发现一些类似的数学问题,把它编成题,自己来解
答。
板书:
10
一年级数学上数学乐园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活动培养
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
教具、学具准备
进行每项活动的用具。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
应用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数学乐园”的全景图,然后和学生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
做游戏吗?(喜欢)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数
学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想)
(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师:在“数学乐园”里还有很多“数字之星”,待会儿谁
最爱动脑筋,发言
最积极,老师就奖给他一颗“数字之星”。
[上课,创设带领学生去“
数学乐园”游玩的情境,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过来了,同时以奖励学生“数字之星”这种外显的评
价、激励手段激发学生
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
活动(一):走迷宫游戏
1.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师:数学数学,可离不开数字。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数字
呢?
11
(生说出0~10,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师:瞧,咱们认识的“
数字娃娃”都到齐了,谁能用上面一个或几个“数字
娃娃”说一句话呢?杨老师先说一句,你们想不想听
?(想)“动物园里有1
只熊猫,3只小山羊,5只猴子,它们都可爱极了。”
生:动物园里有5只老虎。
生:马路上有7辆汽车。
生:我家有9个人,吃了5个苹果。
……
师:你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会用“数字娃娃”说话了,你们除了在课本上,
还在哪儿看到过他们?
生:在电话上。
生:在日历上。
生:汽车上也有“数字娃娃”。
生:我们的钱上也有……
师: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数字娃娃”,今天我们
邀请“数字娃娃”
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你们欢不欢迎?(欢迎)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10以内各数说一句话,也
就是用它们来表示一些物体的数量。这一方面复习
了10以内各数的基数含义和
序数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师:刚才,“数字娃娃”悄悄告诉我,说他们站的队全乱了,谁能按一定的
顺序给他们排排
队?其他同学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排一排。
(一生上台摆卡片,并说出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其他同学分别在自
己桌面上摆数字卡片。)
师:你们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一生上台摆卡片,说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排队是校园中常见的活动。利用它的直
观有序性引导学生对0~10各数进
行排队,使学生能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这11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
2.从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师:(出示小黑板)老师这儿有个“小白兔迷
路”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想)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可怎么办呀?于是
,他
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妈妈,我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
说:“孩子
,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只要你按1、2、3、4……的顺
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到家。”于
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到了
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是怎样走的吗?(一生上台演
示)
[以帮助小动物找家的童话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助人
为乐的品
格,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兔找家。
(让四生分别在四块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不同路线,其他同学在课
本上画出小兔回家的路线。)
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找到了很多条不同的路线,但
你们是想到哪儿,走到
哪儿。能不能找到一定的规律呢?请你们观察数字表,想一想从1走到2有几种<
br>走法?(2种)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3种)从右边的2走到3有几
12
种走法?(3种)……如果你们按一定的顺序思考,一定能找到更多条路线。请
你们在课后互相交流合作,一起完成,有信心吗?(有)
[学生“走迷宫”开始的思路是无序的。
怎样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进行思考的
能力呢?这就应在教学中以活动内容为载体,教给学生思考的一般方法
。教师引
导学生利用图表,使学生看出“1”到“2”有2条路,“2”到“3”有6条路……
孕伏排列的一些基本方法,使学生的认识水平经过“跳一跳”而跃上一个新台阶。]
活动(二):对口令游戏
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下面我们来复习。(出示8)
老
师出一个数,你们出一个数,使这两个数组成8。(放鼓点音乐)
师:我出3。
生:我出5。
师:我出4。 生:我出4。……
(同样的形式师生互对组成10,之后同学互对组成9。)
[对口令游戏方便、快捷、效率高。用
这种方式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
台唱戏”,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显得更加和谐
、融洽。]
活动(三):送信游戏
师:复习了数的组成之后,我们要利用它们来做
一些加减题了,你们有没有
信心完成?(有)下面请你们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
封,
信封反面有一个数字,请你们把桌面上得数与你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
信封。
[将枯燥的10以内加减计算变成有趣的送信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用自己熟
悉的方法完成
简单的口算,同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活动(四):起立游戏
师:接
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数数排第几”的游戏。游戏之前,老师想了解
一下,你们会报数吗?(会)请两竖
行同学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师:其他同学也数数自己从前数排第几,从后数排第几。
(师点到从前数第3位同学,从后数第4位同学,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下手。
之后让学生练
习从左数,从右数,并注意让其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起立游戏让学生感到既紧张又轻松,通过
数数和思考,每位同学对在班上
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从前(后)数,自己是第几个;从左(右)
数,自
己是第几个。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前、后、左、右等空间方向,
又区分了
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活动(五):投掷游戏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看谁投得多”的游戏。
(点学生按规则向篮里投球,
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同学
当评判员,用图片表示投进球的数量并贴在黑板上,之后请
其他同学当“小记者”,
报导几位同学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同学们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
说出自己的算法。)
[投掷游戏在全体学生中进行,尽管投掷者寥寥无几,但活动让全体
学生感
到新鲜,每个人都是评判员。就在这看似纯游戏的活动中,学生通过数投进(或
未投进)
球的个数,并将这些数目用小圆片贴出来进行比较等活动,使学生感知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初
步了解直观比较两个数多少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
心?(开心)其
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
领呢?(想)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能成为“小小数学家”。
13
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长高了》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活动课《我长高
了》
活动
目标:通过学生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锻
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重难点:并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
力。
活动准备:每组1把米尺,1根长绳,2个皮尺,2张练习纸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我们今天就要在这个新教室里举行一次测量大比拼,决出一个冠军小组。
你们有信心吗?
生大声说:有。
师:既然是测量大比拼,那谁来说一说,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1:首先要找到物体的两端,然后用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再看另一端
对着刻度几。
生2:还要与被测物体保持水平。
(评析:教师将测量这一枯燥的操作活动,融入趣味十足,
富有竞争的比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活动积极性,使测量更具有挑战性。)
二、展开活动
11米、2米长的绳子。
(1)量出1米长的绳子。
师:
下面进行第一轮比赛。我们每个组都有一把米尺,一根绳子,请大家量
出1米长的绳子,做出记号。比比
看,哪个小组量得又准又快。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检查测量结果。
师:第×组量
的又准又快,请拿出一面小红旗。你们组量的既准又快,能说
说你们是怎么分工的吗?
组:我们组是两个同学拿尺子,两个同学拉绳,一个同学检查,一个做记号。)
师评:他们组
不仅分工明确,而且还能互相配合,所以量的又准又快!希望
其他组能向他们学习,学会分工、合作,在
第二轮比赛中争当第一。
(评析:一句“你们是怎样分工的?”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反馈合作过程的<
br>思想。合理的分工,是成功合作的前提。教师善于从合作过程中,发现善于合作
的小组,为大家树
立榜样。)
(2)量出2米长的绳子。
师:第二轮比赛,请合作量出2米长的绳子,做好记号,开始。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检查测量结果。
师:第×组量的最快,请拿出一面小红旗,能说说你们是怎么量的吗?
组1:在第一次量出的1米后面再量出一个1米,就是2米。
师:其他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14
组2:我们组是把上次量的1米对折过来,又得到一个1米,
合起来就是2
米。)
师:你们认为哪种测量方法最好呢?为什么?请第二组也拿出一面小红旗
,
有了这种好办法,再量3米、4米时,还用米尺吗?
生:不用,对折就行了。
师评:看来,测量时,我们要选择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这样才能又快又好
的完成任务。 (评析:充足的实践活动,给了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2组的同学在第1
次测量的基础上,经过观
察、思考,发现了对折的方法。这是学生推理意识的具
体体现。师生的正确评价,使2组的每一个同学尝
到了合作带来的成功体验,增
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2
课桌的长是(
)厘米。
课桌的宽是( )厘米。
课桌的高是( )厘米。
(1)学生讨论分工方法。
师:咱们学校打算定做一批这样的课桌,第三轮比赛就是,请大家
帮帮忙,
量出课桌的长宽高,填在表格里。大家先讨论一下,要想准确、快速地量出这3
个数据
,你们打算怎样分工合作呢?
生:我们是两个同学量长,两个同学量宽,一起量高。
师:老师相信,其他组也有了各自的分工方法,下面开始吧。
(评析:为了达到快速测量,结
果准确,教师提出如何分工的问题。再次强
调了分工的重要性,渗透了合作学习的方法。)
(2)生活动,师指导。
(3)集体讲评。
师:请说一下,你们组的测量结果。
组1:课桌长120厘米,宽55厘米,高80厘米。
师:其他组和他们的结果一样吗?
生:我们量出的课桌长是119厘米。
师:同学在测量时,都会出现一些误差,不要紧。刚才
,我看大家表现的都
非常好,请每个组都拿出一面小红旗。
(4)总结比赛情况。
师:通过前三轮的比赛,第×组暂时领先,其他组也不用着急,我们还有比
赛。
(评
析:独生子女自我表现欲特别强烈,缺乏合作能力。针对这一弱点,强
化了小组活动的评价。“第×组暂
时领先”的话语,把个体竞争转化为群体的竞
争,组与组的竞争。在小组内出现的是互动、互助的局面。
有意培养了学生合作
学习的意识。)
3
(1)出示:
小小体检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高 头围 胸围
15
师:通过测量我们不仅可以知道一些物体的长度,还能检查我们的生长发育
情况。一年一次的
体检到了,学校委派张老师来当小小体检站的站长,由于大家
都会测量,所以我想聘请大家来当本站的医
生,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请看这张小小体检表,先观察一下,需要测哪几项?
生:要测身高、胸围、头围、。
师:回想一下,医生是怎么给你测身高的?
生:(边说边演示)头要挺直,不能低头,也不要仰头。
师:那怎么测头围和胸围呢?
生:不要把尺子拉的太松,也不要太紧,在头部和胸部绕一圈就可以了。
师:但是,由于天气
冷了,同学们穿的比较厚,所以我们在测量胸围时,尺
子可以拉的紧一些。生:(边说边示范)手臂要抬
平,不要往前,也不要往后,
否则量出的数据就不准。
(2)小组讨论。
(评析:
测头围和胸围难度较大,教师及时指导示范,很好地体现了教师是
数学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的角色。) <
br>师: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张“小小体检表”,想请你们小组合作,
量出每个人的头围、胸
围和身高。请你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分工合作?怎样合理
使用米尺和皮尺?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准确测量
并填好表格。
(3)小组汇报。
师:你们是怎样分工的?
组1:我们是两两合作,互相测量。
师:老师觉得,两两合作,互相测量,不仅可以节约时间
,而且人人都可以
做一次体检医生。不过大家也可以采用你们自己的方法进行测量,下面就进行第
四轮的体检比赛,开始吧!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注意观察指导,并让量出身高的小组把自己小
组
成员的姓名贴在身高统计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评析:量身高,贴身高统计图的活动设计,
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实践中经
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很好地把统计知识融入测量知识中。)
(5)进行健康教育。
A
师:这是同学们在活动中做出的咱们班的身高统计表,观察一下,你可以看
出什么?
生:××最高,×××厘米的人数最多等等。
师:132厘米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1米32厘米。
师:刚才在活动中,是第×组最先完成任务,请拿出一面小红旗。
B
师:我们量出了身高、头围、胸围,那怎样才能看出我们的生长发育情况呢?
老师
这里有一张6~8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课件出示)。
6~8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
左面
是男生的数据,右面是女生的数据。同学们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
生长发育情况怎么样?(生自由说
)
师:你身高多少呢?(超出这个范围了,看来你的身材是偏高或偏低的。)
16
师:你的胸围是多少厘米呢?从对照表上你可以看出你的身材怎样?(偏
胖
或偏瘦。)
师:同学要想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对,大家今后要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体变的更棒!这张体检表虽小,可是作用却非常大,请大家
保存好这张表,以后
每年给自己体检。
(评析: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通过观察对照表,了解了生长发育的常
识,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分析数据的学习方法。)
师:在刚才的测量比赛中,每个组配合的都很不错,请每个组再拿出一面小
红旗!
(6)总结比赛情况,决出冠军小组。
三、课外延伸
师:大家还想测什么?
生:黑板,腿长,步长等。
师:刚才有同学想测量步长,那什么是步长呢?(课件演示)步长
就是我们
平时走路一步的距离。从脚尖到脚尖的长度,或者是从脚跟到脚跟的长度就是步
长。(
课件演示,从脚尖到脚跟的错误量法。)
师:老师这里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从你们家到学校是多远,怎么测量呢?
生:用卷尺等。
师:要是我们什么测量工具都没有怎么办?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测量工具?
生:步长。
师:同学们,现在就可以找你们的好朋友合作,测量出你的步长。
生量步长,师指导。
师:放学后,试着量出从家到学校有多远,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好吗?
(评析:课虽结束,
但实践活动并未到此为止。适时的课外延伸,再次激发
起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测量知
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起到
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
课后反思
数学活
动实践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生活联系。设计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事件,
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知识带到课堂
,使学生感到无比的亲切。所以在活动中才
会自由的发挥自己,展现自己。
但是实践活动不能
仅仅停留在学习形式上的活泼,而不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
时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去实践。所以只有建立在
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
的基础上,实践课才会有意义。
通过设置竞赛的游戏,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有些活动
必须通过小组中的配合才能成功。使学生积极的与他人交流
,在合作中运用自己
掌握的知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真正体会到小组合作的好处。
《实践活动:剪一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7
1、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结合图形加深
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
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剪纸,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具准备:
教具:一个小人、半个小人的错误画法;整副的2个、4个、8个小人;一
张彩纸;《某班剪纸
欣赏》。
学具:剪刀;每人一张小纸;信封里:每人三张大纸;两人一张示范图案。
教学过程:
课前:媒体欣赏《中国剪纸艺术》(重复播放)
一、激趣引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漂亮的剪纸作品。你以前剪过吗?剪过的请举手。
谁来说说看,你剪了什么?
(问3个学生)
二、探究新知
A.单一对称小人的剪法。
师:这里有个小人,你会剪吗?该怎么剪?
(媒体出示单一对称小人的剪纸,叫2个学生说。)
(师边小结边媒体演示:纸对折,画好半个小人)
师:刚才小朋友都认为先对折(演示:纸对
折),把纸分成了这样的……两
块(慢,让学生跟说),在其中一块上像这样(演示:画半个小人)画上
半个小
人,剪下来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师:拿好桌上的纸,做好准备。(有些人还没准备好哦,听老师的口令。)
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剪,教师边巡视边选择几个学生作品,再一次性投影出作品进行
讲评。)
讲评:
师:这是几个小朋友刚才剪的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有什么想
说的?
(让2生自由说)
师:有的剪的很成功,有的有些缺点。但是,他们都剪出了完整的小人。
(慢)为什么只画半个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呢?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
吗?
原来,是对称的原因啊。是不是只画半个,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呢?
为什么?
师:这里也只画了半个,老师把它剪下来,你们看。
(边说边演示教具:错误画法导致剪出不完整的小人)
师:怎么这样了?
(让一个学生对师演示的发表看法)
师:(切换到媒体上的半个小人),在画半个小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这一边(鼠标指一指)相当于这个轴对称小人的什么?(生说出对称轴
则不问。)
师小结:(教具出示半个小人)看来,我们都认为先对折(演示纸对折),
把纸折成了这样的两块,再
其中一块上找准对称轴,沿着对称轴的这边(手指)
画上半个小人。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
18
(师把教具贴于黑板)
B.
多个并排排列的小纸人的剪法。
1.尝试讨论:
师:老师这里也只画了半个,你知道剪出什
么了吗?看,老师剪出了2个、
4个、8个,甚至更多的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黑板整副出示教具:2个、4个、8个的小人)
师:你会吗?有什么方法?
师:多折几下,真能剪出这样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吗?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剪
一剪!
请
四人小组长发一张纸给你的组员。准备好了吗?(有几个小朋友还没准备
好哦,赶紧了。)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2.展示探究:
师: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剪出手拉手的小人请举举手。
很多人都成功了。表扬一下自己。
不过,刚才老师还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剪成这样了,有的剪成这样,还有
这样的。(媒体逐个
出示错误剪法)
师:怎么会剪成这样?我们来帮他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剪出正确的手
拉手的小人?
(手指黑板上的几串小人,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
师: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讨论后,叫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们组有什么好办法?这里有张纸,你们可以边说边示范。
(生说)
师:其他人有补充吗?
师拿纸演示并小结:看来,我们还是要找准小人的对称轴,沿着对
称轴
这边画上半个小人,手不仅要画到边,还要剪到边。这样,才能剪出一串串手拉
手的小人
C. 找规律
1.学生操作:
师:接下来,让我们再用正确的方法来剪一剪,好吗
?小组长再发一张彩纸
给你的组员。开始动手吧! (生剪,师巡视。)
2.反馈:
师:剪成功的举举手。你剪了几个?你呢?
师:为什么小人的个数会不一样?小人个数和什么有关呢
和折的次数有关。
师:折的次数越多,纸被分成的块数也就越多。看来,小人个数和折成的块
数有关。
(师投影一串小人)
(1)师演示数:我们看看这串小人,它被折成了几块?剪出了几个小人?
(和生一起数)
19
(2)学生数:你会数了嘛?把你剪的所有小人摊在桌上,数
一数,折成了
几块?有几个小人?
(让生自由数)
(3)反馈填表:我们一起来填好这张表。
媒体出示表格:
折成的块数
剪的小人个数
(学生说,教师填好表格,最后一栏用“……”。)
3.揭示规律:
师:看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师:要剪出4个小人,就要把纸折成几块?
师:把纸折成16块,就能剪出几个小人?
师小结:我们都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剪出的小人个数总是折成块数的一半。
三、总结
师: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从剪纸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说,
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根据图形的对称,把纸多折几下,只要找准小人的对称轴,沿着对称轴的一边画上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四、运用拓展
1.师激趣:我们知道
了怎么剪,还发现了其中的规律。除了剪小人,老师
相信小朋友一定还能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让我们
像电脑一样,做个《剪纸欣
赏》,好不好?我要把你们一串串漂亮的作品贴在这张纸上。
师:你们想剪什么?
师: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几个漂亮的示范图案(媒体逐个出示示范图案
),
小组长的信封里也有,同桌两人拼一张。动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先
想好剪什么
?剪几个?要剪这样的几个图案要把纸折成几块呢?想好了吗?开
始动手吧。
2.学生动手剪多个并排排列的图案,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
师逐个把学生的优秀作品粘贴到铅画纸上。
2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茶壶、9袋各种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
课前准备
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发给小组长
一组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即将结束,你又要和同学在一起了,同班同学那熟悉的身影
还记得吗?
生:(齐答)记得。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这儿有一位同学的照片,猜猜看,他是谁?
(出示一张学生背面的照片,学生情绪高涨,都做了自我判断,教师又出示这个学
生侧面的
照片,一部分学生已猜到,此时教师又出示这个学生的正面照片,学生为自己的正
确猜测叫好。)
师:你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看后面不好辨认。
师:同是一个学生,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
生:我站
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
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这位同学的样子也就不同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
讨研究的内容: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以同班同学的照片巧妙引入,
新颖有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讲授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同一物体
师:请把茶壶放在桌子中间,茶壶嘴对着
1号座位的同学。 (学生分前、后、左、
右四个方位坐好)
师:你坐在这个位置,请问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
生1:我看到了茶壶把和茶壶盖。
生2:我看到了茶壶嘴和茶壶盖。
生3:我看到了茶壶嘴、茶壶身和茶壶盖。
21
师:咱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
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
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你现在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纷纷发言)。
师:我们继续换位置观察,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3号座
位的同学到4号座
位,……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茶壶又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完毕后,学生再次换位置观察并交流。最后让学生回到原位。)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
的位置对茶壶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几号座位的
同学看到的茶壶是这个样子的?请站起来。
教师边说边出示:
师:××同学,你为什么站起来?
生:因为我在我这个位置上看到了茶壶的嘴和茶壶的盖子,而图片上画的也是这个
样子。
师:答得真好。大家刚才都换位置观察了,请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生:(齐答)是。
出示:
(做法同上)
继续出示:
师: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茶壶是这个样子的?
(2号座位和4号座位的同学都站了起来。)
师:他们都站对了吗? (立即有几个学生坐下)
师:你们几位同学为什么又坐下了?
生1:我看到的茶壶嘴是朝右边,而图片上是朝左边。
生2:我看到的茶壶嘴是在右边,茶壶把在左边,而图片上是茶壶嘴在左边,茶壶
把在右边。
生3重复生2的说法。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此时判错了的学生相继坐下)
出示:
(让学生辨认,做法同上。)
师:通过从不同位置对茶壶的观察,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1:在1号座位我只看到了茶壶嘴和茶壶盖,在2号座位我又看到了茶壶把、茶
壶嘴和茶壶盖……
生2: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茶壶的样子也就不同。
生3:我和他(生2)的看法一样。
(师生共同肯定: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是不同的。)
[评析:通过交换位置观察茶壶
,亲身体验到位置不同,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是不同
的,而当教师依次出示四幅图片后,更加形象直观地说
明了这一点,由实物到图片,遵循了
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观察不同物体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茶壶,是不是别的物体也是因为你站的位置
不同,看到的就不
一样呢?下面把茶壶收起,请你们小组内选一件你喜欢的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的正
面对
着3号座位的同学。
师:请认真观察一下,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上,看到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
互说一说。
22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师:请你与其他三位同学换一下位置,再来观察玩具,看玩具又是什么样子的?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玩具,你有什么发现?
生:(齐答)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玩具的样子是不同的。
[评析:通过观察不同物体,进一步证
实自己的发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小
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学生
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应用拓展
(一)听故事
师: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听故事了,下面讲一个小虎贝贝的故事。
“
森林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老虎叫贝贝。他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呢。这天,它在
森林里玩,碰上了牛伯伯
,牛伯伯对它说: ‘森林王国要举行一次摄影作品展览,你参加
吗?’贝贝听了高兴得直拍手,说:
‘你等着,我这就去拿相机。’瞧,它来了。” (播
放老虎照相的课件)
师:(展示牛侧面的样子)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
生1:牛的左边。
生2:牛的侧面。
然后教师依次展示牛的正面、背面的样子,让学生回答贝贝站在牛的哪边拍摄的
。
最后欣赏贝贝从不同方位对大象、汽车拍摄的一组照片。
(二)游戏:找位置
师:下面把熊猫玩具放到桌子中间,玩具正面对着2号座位的同学,小组长把熊猫
图片整理
好,你们组的每个成员都从图片中抽一张,当老师说“开始”,你迅速看看抽到的
图片上的熊猫是什么样
子的,再找到相应的位置。游戏规则是:不许转动熊猫玩具。
(游戏开始,当学生找到位置后,进行反馈、矫正。)
(三)看图连线
师:数学王
国中的聪聪和明明带来了两道题,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70页第1
题,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点击。)
师:聪聪没有难住你们,明明能不能难住你们?
课件出示:
师: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聪聪和明明都没有难住你们,他俩夸你
们真聪明!知道吗?
聪聪和明明还给你们带来一个任务:让你们课后把你喜欢的东西,从不同位置看到的
样子画
下来,展示给同学们,好吗?
[评析: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练源于生活。]
四、小结全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走进乡村
〖教学目标〗
1. 在
“走进乡村”的具体问题情境中,能运用所学有关方向与路线、混合运算,
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
等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3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
活中的大数、测量这五个单
元后进行的一次大的整理与复习。它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
过程和收获,
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学习习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的兴趣,提高解决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的师资力量正在逐步加强,师生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发
生转变。学校阅览室全
天开放,学生可随时借阅,查询资料。但由于条件有限,学生上网查
阅资料机会很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较少(没有多媒体及网络教室等)。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一部分是来我镇打工者的孩子,家长文化水平
不高,家庭教育状况不是很理想,学生获取知
识的主要渠道来源于学校。加之我班有50多名学生,学生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较困难。
学生具有初步与人交流的能力,多数学生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别人发
言并积极发表自
己的意见,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方法不太明确,观察不够系统、仔细;初步具备在具体
情
境中和实践活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但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还有
待
于进一步培养。乡村学生有着丰富的乡村生活体验,思维活跃、动手实践能力强,有强烈
的好奇感,喜欢
提问题,具有浓厚的乡村气息。对于“走进乡村”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
知识储备,关键是如何发展他
们应用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设计〗
(一)指导与实践
教师先
列出要走访调查的地方,如乡村路线、果园、商店、手工艺品厂,再根据学
生的特长分工。教师给学生广
阔的空间,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学生可采用观察、欣赏、
访问、查资料等方法,也可采用拍照、摄像
、绘画等方法,利用周末,开展一次“走进乡村
大探索”活动。比比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并尝试合作
解决。
(活动中由教师带领、指导,负责好学生活动的安全,并由家长负责接送。)
(评析《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
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
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本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充分体验实践活动的特
点,亲自走进身边的生活,课内课外
紧密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学习和锻炼,并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扩大学习收获。教师应做
好对小组的指导、点拨,掌握好学生的进
展情况。)
(二)成果展示与知识的梳理、应用
1. 小小汇报会
师:同学们周末的“走进乡村大探索”活动已经结束了,大家感觉
怎么样呢?(生答。)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家乡的整体面貌吧。(放录像,展示整个乡村的鸟瞰图
。)
花团锦簇、彩蝶飞舞、绿树成荫,一座座瓦房拔地而起,一家家厂房在修建,田野
里
、果园里丰收在望,硕果累累,展现了一派浓浓的乡土风情。(生被此情此景所感染。)
师:你们看了这段录像后,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1:原来我们的乡村这么美呀!
生2:要努力学习,将来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生3:难怪我们在探索活动中,看到农民伯伯脸上挂着甜蜜的笑容。
师:你们也来展示一下,在“走进乡村探索”活动中的收获吧!
(评析“走进乡村”的探索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其内在的学习动
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同时,又使学生感到生活
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进一
步认识到现在的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
2.
小记者采访会
24
组1:我们组通过观察、合作画了一幅乡
村路线图,(展示)上面有关于方向、路线
的知识。大家能找到吗?
(1)生观察,并独立提出问题。
(2)小组内相互交流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记录。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所提出的问题。
生1:商店、学校、果园、田野、养鸡厂、手工艺品厂、小树林、居民区各在车站
的什么方向?
生2:从学校到养鸡厂的路线是什么?
生3:从手工艺品厂到学校怎么走?
……
(小组讨论解决,集体订正。)
生4:如果我们想知道更远的地方在我们的什么方向,怎么办?
师:同学们能为他想办法、出主意吗?
生5:看地图呀!我们不是学过辨认方向了吗?
生6:问别人呀!
师:同学们对他们的答案满意吗?
生7:不满意,如果身边没有地图怎么办?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方法,对吗?
师: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生8:我们可以发明一种随身携带的可辨认方向的物品,可以放在我们的
手表上,
这样观看、携带都方便。
师:我们感谢你的小发明,等待着它早日变为现实。
(评析教师大胆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
尽情地展
示自己发现、合作的成果,交流想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亲身感受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组2:我们走访的是果园。
生1:我们组估计一棵果树大约结100多个苹果,10
棵果树大约结1000多个,果
园里共种植了90多棵苹果树,我们估计共结9000多个苹果。数了数
,果真差不多。
生2:我们组发现生活中许多地方存在大数。
生3:我们发现20
个苹果装1箱,1棵树大约装5箱,那么10棵树大约装50箱,
平板拖拉机一次最多能拉9箱。用我们
学过的除法,就能解决50÷9=5(趟)……5(箱),要
拉5趟。
生4:我们有疑问,他说要拉5趟,那剩余的就不再拉了吗?拉5趟不对吧?(学生
集体讨论)
生: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得拉6趟才能完成。
生5:这辆平板拖拉机每时行18千米,不一会就把这些水果运完了。
生6:调查的时候,要尽量找那些专业人员,才能把许多问题搞懂。
生7:我们组还查到许多关于
果树种植的学问,欢迎同学们来查阅。还有我们也从
活动中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所以我们在平时一定要
珍惜劳动成果。
组1:感谢你们的精彩讲述,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知识。
组3:要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别人服务,同时更要珍惜别人的劳动。
(评析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
,大胆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答案,
使问题生活化。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为进一步学习数学产生积极作用。
学生在观察现实生活时,筛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还欠缺,有待于教师
更进一步的指导。)
25
组3:我们调查的是手工艺品厂,
里面有草编、柳编、布编等各种手工艺品,引人
入胜。这是我们收集到的手工艺品样品图片。(展示图片
。)
生1:真想不到,我们乡村人有这么好的手艺。
生2:听说我们村的手工艺品――“布老虎”还走向了世界,作为艺术精品,赠给
国际友人。
生3:我们组特地办了“我为家乡添光彩”的手抄报,上面有家乡的发展变化,同
时我们也为家乡的发展
献计献策。
生4:这是我们收集的手工艺品销售量表。
生5:1日比2日销售量多还是少?
生6:估计这7天大约共销售多少个手工艺品?
师:我们通过你们小组的资料复习了大数的读写与比较的问题。非常感谢。
(评析让学生在课堂上
尽情地展示自己发现、合作的成果,交流想法,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民主、平等、和谐的
师生关系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
会,同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组4:我们组去了商店,体验了当售货员
的生活。在这里有许多关于混合运算的知
识。今天我们组带来了两幅挂图(学生展示:文具及其价格、食
品及其价格绘画图),请同学
们充当小顾客,来考考我们这些售货员。
生1:买4个蛋糕和1瓶牛奶共花多少钱?
生2:有20元钱买了3枝铅笔应找回多少钱?
组4:作为售货员不只需要这些知识,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
生3:还需要讲礼貌、真诚,对顾客热情周到。
(评析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充满数学味,同时要具
有人文气息。在关注学生对数学
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
展。本节课,在评
价过程中,内容比较广泛,既包括对知识的理解,也包括对别人的看法,还包括对学习
过程
中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评价。)
(三)师生总结
师:学习了本节课后,你有哪些收获?你满意吗?自己和大家一起来评一评。
生1:生活中存在方向与路线的知识。
生2:乡村生活中有许多大数的知识,还有混合运算的知识。
生3: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利用它帮助别人、服务别人。
师:乡村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
慧建设着自己的家乡,我们也要努力呀,为
它的将来变得更加美好出一份力。
实践活动:剪一剪
教学目标:
1、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结合图形加深对图形的
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
数学的乐趣。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剪纸,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具准备:
教具:一个小人、半个小人的错误画法;整副的2个、4个、8个小人;一张彩纸;《某
班剪纸
欣赏》。
26
学具:剪刀;每人一张小纸;信封里:每人三张大纸;两人一张示范图案。
教学过程:
课前:媒体欣赏《中国剪纸艺术》(重复播放)
一、激趣引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漂亮的剪纸作品。你以前剪过吗?剪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看,
你剪了什么?
(问3个学生)
二、探究新知
A.单一对称小人的剪法。
师:这里有个小人,你会剪吗?该怎么剪?
(媒体出示单一对称小人的剪纸,叫2个学生说。)
(师边小结边媒体演示:纸对折,画好半个小人)
师:刚才小朋友都认为先对折(演示:纸对
折),把纸分成了这样的……两块(慢,让
学生跟说),在其中一块上像这样(演示:画半个小人)画上
半个小人,剪下来就能得到一
个完整的小人。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师:拿好桌上的纸,做好准备。(有些人还没准备好哦,听老师的口令。)开始动手吧。
师:这是几个小朋友刚才剪的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
(让2生自由说)
师:有的剪的很成功,有的有些缺点。但是,他们都剪出了完整的小人。
慢)为什么只画半个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呢?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原来,是对称的原因啊。是不是只画半个,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呢?为什么?
师:这里也只画了半个,老师把它剪下来,你们看。
(边说边演示教具:错误画法导致剪出不完整的小人)
师:怎么这样了?
(让一个学生对师演示的发表看法)
师:(切换到媒体上的半个小人),在画半个小人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这一边(鼠标指一指)相当于这个轴对称小人的什么?(生说出对称轴则不问。)
师小结
:(教具出示半个小人)看来,我们都认为先对折(演示纸对折),把纸折成了
这样的两块,再其中一块
上找准对称轴,沿着对称轴的这边(手指)画上半个小人。这样,
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小人。(师把教具
贴于黑板)B. 多个并排排列的小纸人的剪法。
1.尝试讨论:师:老师这里也只画了半个,你知道
剪出什么了吗?看,老师剪出了2
个、4个、8个,甚至更多的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黑板整副出示教具:2个、4个、8个的小人)
师:你会吗?有什么方法?师:多折几下,
真能剪出这样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吗?让我
们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请四人小组长发一张纸给你
的组员。准备好了吗?(有几个小朋友还没准备好哦,赶紧
了。)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2.展示探究:
师: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剪出手拉手的小人请举举手。很多人都成功了。表扬一下
自己。
不过,刚才老师还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剪成这样了,有的剪成这样,还有这样的。(媒体逐个出示错误剪法)
27
师:怎么会剪成这样?我们来帮
他们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剪出正确的手拉手的小
人?
(手指黑板上的几串小人,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
师: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讨论后,叫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们组有什么好办法?这里有张纸,你们可以边说边示范。
(生说)
师:其他人有补充吗?
师拿纸演示并小结:看来,我们还是要找准小人的对称轴,沿着对
称轴这边画上半个
小人,手不仅要画到边,还要剪到边。这样,才能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C.
找规律
1.学生操作:
师:接下来,让我们再用正确的方法来剪一剪,好吗?小组长再发一
张彩纸给你的组员。
开始动手吧! (生剪,师巡视。)
2.反馈:
师:剪成功的举举手。你剪了几个?你呢?
师:为什么小人的个数会不一样?小人个数和什么有关呢
和折的次数有关。
师:折的次数越多,纸被分成的块数也就越多。看来,小人个数和折成的块数有关。
(师投影一串小人)
(1)师演示数:我们看看这串小人,它被折成了几块?剪出了几个小人?
(和生一起数)
(2)学生数:你会数了嘛?把你剪的所有小人摊在桌上,数一数,折成了几块?有几个
小人?
(让生自由数)
3)反馈填表:我们一起来填好这张表。媒体出示表格:
折成的块数
剪的小(学生说,教师填好表格,最后一栏用“……”。)
3.揭示规律:
师:看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师:要剪出4个小人,就要把纸折成几块?
师:把纸折成16块,就能剪出几个小人?
师小结:我们都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剪出的小人个数总是折成块数的一半。
三、总结
师: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从剪纸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说,师揭示课题
并板书。) <
br>根据图形的对称,把纸多折几下,只要找准小人的对称轴,沿着对称轴的一边画上半个
小人,就能
剪出一串串手拉手的小人。
四、运用拓展
1.师激趣:我们知道了怎么剪,还发现了其中的
规律。除了剪小人,老师相信小朋友
一定还能剪出更多更漂亮的图案。让我们像电脑一样,做个《剪纸欣
赏》,好不好?我要把
你们一串串漂亮的作品贴在这张纸上。
师:你们想剪什么?
28
师: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几个漂亮的示范图案(媒体逐个出示示范图案
),小组长的
信封里也有,同桌两人拼一张。动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先想好剪什么?剪几个
?
要剪这样的几个图案要把纸折成几块呢?想好了吗?开始动手
2.学生动手剪多个并排排列的图案,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方向与路线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叙述某一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培养学生
思维的灵活性。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适时进行情感教
育,感受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路线、明确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中做
1、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观察(教师指导:观察图时应引导有序地观察)。
2、请学生说一说从图中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①横看有两条街:北京街和光明街;竖看有两条路:平安路和幸福路。
②从北到南,从西到东
分别有这些建筑物:小军家、医院、育才小学、邮局、图
书馆、光明中学、公园、商场和电影院。
3、学生获得信息后,开始练习。
(l)第(1)小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后,让
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4人一组讨论这道题怎么回答,
让小组其他同学听一听,也说一说。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第(1)小题
以图书馆为中心,周围的
小军家、医院、育才小学邮局、光明中学、公园、商场、
电影院分别在图书馆的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名学生来说一说如何回答这道题。学生回答得好,教师
应给予鼓励。
学生回答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这张图,让学生充分交流,说一说图书馆在图中的
位置。
学生可以想出很多种描述图书馆位置的方法。学生可以说出图书馆在小军家的东
南方、在商场的北面、
在电影院的西北方,在公园的东北方……教师还可以让学
生任意选择其中三个建筑物,用同样的方法描述
它的位置。
(2)第(2)小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哪个词理解有困难呢?学生指出:交叉
路口这个词。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叫交叉路口。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交叉路口就是两条路
交叉的地方。教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在黑板上加以说明。
29
教师让学生
结合题目找出光明街和平安路的交叉路口,并在图中用“O”圈出来。
教师让学生在图中说一说是如何找
出这个交叉路口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加以
说明。教师让学生独立回答第(2)小题,并在书中填一填
。
学生填完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填出来的?
(3)做第(3)小题。
教师让学生读题后,4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从小军家出发到电影院有
几条路
线可以到达呢?说一说路线图。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讨论后,教师
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答案不统一,有好几条线路可以走,
教师应对想出路线的学生给予鼓励。
最后,教师让学生选出最满意的线路。学生选出后,教师让学生说明理由,学生
回答:因为我们选出的这
条线路最近。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应给予表扬,增强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4)做第(4)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后,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
的想
法,自己确定起点和终点,自己说出怎样走。讨论后,在书中填一填。
学生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上台说一说想从哪里到哪里,怎么走?让学生说出自
己的想法。
4、学生尝试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学习汇报,指导评价。
认识路线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
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
养运用生
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
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
?没去过没
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走,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教学公交路线图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