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合集
爱的箴言歌词-北美灰狼
《燕子》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状
物的文章,描绘
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春光中飞掠和憩息的
优美画面。在文中,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
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伶俐
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文章的篇幅短小、条理性强、语句优美,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表现了燕子
的可爱,春天的美丽
,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本单元培养
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审
美教育的好素材。
2.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
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
聚”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
解燕子的特点。
3.重点、难点分析
(1)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
和“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湖面、稻田;按
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燕子。
【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宜将情教
学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
感情朗
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时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
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课时安排】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第二课时:探究第2、3、4自然段;质疑问难,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创
作。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由学会听儿歌《小燕子》引
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触动了儿童对童年生活
的回忆,增强了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齐唱便无形中让学生对
歌词中的“燕子”、
“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觉,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
字的词语,把课文
读通顺。
学生通过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句子
做铺垫。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就为下面深入研究课文作好铺垫,也能培养学生阅读
的能力。
3.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
外形美?表
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利
用形象
的教学手段可弥补语言文字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学直观性的特点,也可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
的观察能力。
(2)“凑”字是什么意思?(几方面合起来)
教师提供媒体演
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
点击电脑课件,与学生一起边叙述燕子的外形
,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使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
刀似的
尾巴”(尾巴闪动)这几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
字就使
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3)指导并背诵第1自然段(读出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4.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
关词语。
(2)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外形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了一种美
感,有助于学生体会春
天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
和“聚拢”这两个词。
(3)欣赏
教学光盘中本段描绘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
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
养美的情感。
(4)指导感情朗读。
5.探究第3自然段
(1)运用“读——划——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感受
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投影出示练习题。
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
),叽叽叫着,有的( )过湖
面,尾尖偶尔( )一下水面。
①按课文内容说一说
②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
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
思维,把学生
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
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4)指导背诵,强化记忆。
6.探究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辨析“几痕”和“几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在两组线上分别添上几笔,利用板书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形
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以读代讲理解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7.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鼓励学生勤发问多发问,有利于更好地理解
课文内容,发
展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不懂就问的习惯。
学生根据板
书总结全文,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
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感情
朗读,可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说板书】
羽毛——乌黑 外形
翅膀——俊俏轻快(活泼机灵)
尾巴——剪刀似的
燕子 赶来 (增添生机)
飞行 (快) 停歇
该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
括归纳,有利于概括能力和布局
谋篇的能力。它是施教的“蓝图”,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是一篇课文教
学的缩
影。
一、教材分析
《荷花》是人
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叶圣
陶先生的作品。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
并展开想象的
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课
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
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
悦目,又有身临其
境的感觉。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 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课堂教
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
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
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二、
学生情况分析
荷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 吸引力。我所教的三年
级的孩子们思维
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由于生活在城镇,对荷花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
认识和欣赏荷花
那不同寻常的美。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目标:
l、学习本课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
2、通过观察画面、创设情景、深入感知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 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
形象化、音效化。
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自主、个性化的阅读。从而
达到感受荷花之美,培养学生审美情
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样的
教学目标。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2、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
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以读代讲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
读中体会。
学法:
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
原
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
2、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后自主探究合作。
六、 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定,我把荷花第二课时的教学设定为
四大环节:
(一)录象引入,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
情)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 新课开始,教师要让孩子情
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
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
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先来个
谜语“一个花姑娘,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
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
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把孩子们带
到荷花池。 如此激情导入
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
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
学也因为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
状态。
二)直奔重点,品味美丽 (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欣赏画面以后,我将以“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
呢?”的这一过渡语让孩子直接去
学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由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存在着诸多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
一个
学生。因此,我提供三种方法让学生选择:(朗读法、画图法、
讨论法)朗读法:用感情朗读表达出你体
会到的美;画图法:用五彩
的笔描绘美丽的荷花;讨论法:用语言和伙伴交流学习体会。学生根
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组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样设计
教学,将使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
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藏知识的容
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在学
习后交流学习体会时,交流的方法是:找出自己觉得美的句
子,说说美在哪里,能讲出理由更好 。 “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
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
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
嫩黄色的小
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借助图画,通过自
主学习,孩子们一定能大胆地、自由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从“挨挨挤挤”体会荷叶的茂盛之美;从“碧绿
、嫩黄”
体会颜色之美;从“冒、饱胀、破裂”体会荷花的长势之美;从“有
的……有的……有
的……”体会一池荷花千姿百态的美。
1、
在引导学生提出“冒”字后,我将采用以下步骤让学生深刻
理解“冒”
(1) 换词体会“冒”的妙处;
(2) 读课文体会怎样长才叫“冒”,选一个喜欢的词填
到这句
话中,大声朗读、用心体会是不是这种味道?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
度、不同层面解读“
冒”,是对“冒”字内涵的领悟。
(3)荷花冒出来的心情怎么样?
(三)
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精读时要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
情感深化。我通过三条途径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层,产生移情。1、
借助比较区别;2、借助想象展开;
3、借助语言媒介。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
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
环节: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2、指图引读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
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用这么美的词
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设计,既
锻炼了学生
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使学生更深地体
会受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四) 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表情朗读虽然读
的
是作者的语言,但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
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抒发他们对
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情
感。因此,在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中,我都设计了表情朗读。特别是
第二自然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之美跃然
纸上,呼之欲出。此时,学生的情
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
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
br>的积累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有情,教材有情,
“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
桥梁就是教师。由教师来传递情感,让
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学生在充满
情
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
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
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荷叶 挨挨挤挤 像大圆盘
3.荷 花
荷花 半开 全开 含苞
《鹿角和鹿腿》说课稿
一、说教材 <
br>《鹿角和鹿腿》这篇课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
一则寓言故事,课文按
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两束
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接着写到狮子扑来了
,鹿四条细长的腿让它逃脱了,
而美丽的角却让它差点送了命,课文情节紧奏,前后对比分明,语言非常
优美,
在生动的故事当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学习体会故
事蕴含的道理是学习的难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腿和角前
后不同的态度是学习的重点,同时这篇课文是一篇
略读课文,那么略读课文只要
求初知课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师只要抓住重点引导孩子理解课文即
可,
而孩子主要是运用他们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那么有了对课
型特点的分
析和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我就为学生们设计了以下目标:
1.通过阅读来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边读边想来读懂课文。
3.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体会,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感
情地来朗读课文。
4.能够结合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那就是要全面地
看到事物,全面地
看待他人、美和适用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环境下,它却有存
在的价值,从而学习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和想
问题的方法,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
法的教育。
三、说教学流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孩子具有感受理解、欣赏、
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他个性
化的行为,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
他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生活经验来走入文本开始阅读的,在
阅读当中
他会利用他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来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在交流中来欣赏文
本,进
而来评价文本与生活中的人和物,以及文本本身,最终他会带着新的感悟
走出文本,走进生活。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紧紧地抓住学生的阅读学习和生活的联系,采用以读
为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
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活动当中来感悟文本,在悟中来
明理,具体的教学思路有三点:
1.形象展示,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两个动
物朋友狮子和鹿,
将美丽的鹿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引导孩子去猜想狮子和鹿之间到底会有什么
样的故事呢。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进而激发起孩子阅读文本的兴
趣。
2.多层
次阅读,感悟交流,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我们知道学生对文本
的理解的程度是建立在多层次的阅读
的基础之上,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将和孩
子们一起经历阅读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四个层次的阅读活动,
让学生们在自己原
有的基础上来生成并建构新的知识。具体来说:第一读就是让孩子们自由地读,
让他们扫清字词障碍;第二读就是引读,检查学生课文读通的情况,老师通过语
调来渲染气氛,让学生
整体感知这个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三读就
是细读,主要运用图画而与音乐,把学生带入故
事的情景,让他们运用自己在精
读课文当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边读边想,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来朗读
课文当
中的有关段落,然后将印象最深的段落与同伴进行交流,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
际,这样
来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第四读就是品读,赏析文中的佳句,并把它
积累下来。
3.注重积
累,走进生活,学用结合。我们知道语文的学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
的过程,必须厚积而薄发,我想没有积
累,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一课的
教学当中,我将和孩子们一起把寓言故事当中优美的语句积累下
来。结合孩子的
生活实际,用结合、积累这一课当中所学到的道理,那就是全面地看待事物,全
面地看待他人。我想这样,让孩子的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与生活的结合,实现在生
活当中真正的意义。
四、说板书
我的板书主要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赵州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它从坚固和美观两方
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
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
雄伟、
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
赵州桥设
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
干。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
识结构情况,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
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
段话。
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说学情
我班学
生的拼音、字词基础比较好,而且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字词的学习相
对轻松。但学生处于三年级的下学期
,年龄小,阅历浅,就本课来说,他们对赵
州桥的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浅表的形式上,要激发孩子了解赵州
桥的特点和设计的
妙处是一个难点。因此我在教学时会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把“总——分”的写作顺序作为重中之重。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
生理解课文
的重要手段。”第1自然段比较简单,第3自然段写赵州桥“美观”
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部分让
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
会。
“扶放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
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
扶放结合”法。首先扶
着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
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
法学习第3自然段,旨在教学生
乐学、会学。
“直观教学”法:通过投影配合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
难点。
学
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
操。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赵州桥的投
影片)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一千四百多
年来经受住无数次洪水的冲击, 八次大地震的
摇撼,以及车辆的重压,千年如一
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你们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特
点,是谁设计建造的吗?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今天要学的《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后说说你搜集了赵州桥及其设计者的哪些资
料。
2.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认读,然后重点讲解易
错难懂的生字词。
3.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带着问题: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
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和搜集
资料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学习。)
(三)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
这段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自由读,找出第一段写了哪几个内容
。(地点、
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理解“世界闻名”。再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四) 教给学法,学习
第2自然段。(这一段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总
——分”的构段方式,我是以找出中心句→围绕重
点词理解→总结学习方法的
思路来设计的。)
1.这段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
解赵州桥的雄伟,我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话?说说
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个自
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指名
说出中心句,请学生读1、2句,问:这两句告诉我们
什么?(预设生答:第
1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2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
常雄伟。)我针对列数
字的说明方法,出示投影片并采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
方式引导学生:赵州桥五十多米长,就是我们操场
的跑道那么长;九米多宽,
比我们课室的长还要多一米,我们可以想象、感受一下,赵州桥的雄伟。引导
学生明白第一句是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
状特点等,都是围
绕“雄伟”展开具体的描写。今后,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会
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再通过指
导朗读感受赵州桥的雄伟。(设
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有效地把阅读与写作进行
整
合)。
2.体会赵州桥的坚固 ,理解赵州桥巧妙的设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了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我让学
生默读4—6句,找出设计巧妙的句子,并用
横线画出来,然后议一议这种设计的巧妙和好处;围绕“设
计”这个重点词,
我由浅入深地设计以下问题:
(1)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左右两边各有
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2)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板书四个好处:减重量、省石料、冲击小、
承重大)
(3)这种设计有什么作用? (重点理解“创举”)。出示文字投影片:
“这种设计,
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
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节省了石料。”让学生齐读,第一遍
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第二遍朗读时将前后两条画线部分内容互
相交换。
这样,使学生从朗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
体会并列
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
(设计意图:避免讲语法术语,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利用投影片将“既”和
“又”
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行读的训练,真正做到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
3.画一画赵州桥,然后指名上台展示并介绍桥的形状、特点,加深对本课
重难点的理解。
4.填空练习: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主要特点是:(
),
这种设计的主要优点是:( )。这种设计在(
)
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是一个( )。
5.总结学法:先找出中心句,再围绕重点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首先辅助学生学习
第2自然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
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
3自然段,旨在
让学生乐学、会学。)
(五)运用学法,学生自学第3自然段。
(1)自由读后,小组合作讨论,找出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认识过渡
句,讨论归纳出它“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找出重点词——美观。
(板书:美观)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讨论交流后指名答。
预设答:生A:我读懂了这段话写赵州桥的美
观。生B:我读懂了这段话是
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写的。生C:我读懂了这段话写
栏
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板书:精美的图案)。生D:我读懂了这段话写了龙
的三种姿态。(
投影出示三种龙的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
其境,
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
一历史遗
产的珍贵。
(3)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
一说。
(4)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表
演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体会美
感,再次感悟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5)训练迁移。(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把它写具体)
①操场上真热闹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园真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说、读、写
的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有效地把阅读与写
作进行整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六)以读代讲,学习第4自然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
生对第四段的内容已心领神会,因此,采用以读代讲法,
读出自豪、骄傲的感情,让学生领悟赵州桥是我
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板书:宝
贵遗产)
(七)总结。
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
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
学习。它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
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出示投影片),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
br>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我的板书简洁、重点突出,把课文的思路、
教师的教路、学生的
学路融为一体,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小虾》说课稿
【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
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一篇课文《小
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
章。通过“我”观察小虾生气、打架
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
对小虾的喜
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
通
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
小虾的特点,
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对小虾很熟悉,有很直观的了解,但是他
们未必能观察到小虾
活动的动作形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写作方法能够把文章写得语句
通顺。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
的。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
2.教学中能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在教学中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实物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虾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请大家
轻轻地打开课本第54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根据拼音
读准字音,用笔划出拿不准的生字,带
生词的语句多读几遍。
2.
小小检察员你们在哪里?拿出你们的生词卡片帮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组
同学读生字的情况。
反馈:全对的小组请组长举手。
3.同学们回家预习作业完成得真不错,现在能接受老师的检
查吗?能的话就
站起来大声的读出下面这些词语来。
词语:水缸 空隙 掀开 背上 追逐
末端 较大 腹部 一副钳子 搏斗 较大
甚至 青苔 洒落 一副 搏斗 猛烈 小卵
4.默读课文、谈感受
生字的障碍已经被我们大家解决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可爱的小
虾。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出你对小虾的了解,谈谈作者对他产生了一
种怎样的感
情?你呢?
(此问题属于个人了解,且在上课不久,会很紧张拿不准,所以在这里老师
要注意
鼓励支持学生大胆表达,教师鼓励:不要紧啊,只要是通过读书读到的,
哪怕是一点那也是很棒的!)
随机板书:样子、有趣、脾气不好
师:自己读课文能了解这么多关于小虾的特点说明你们很会读书。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喜欢小虾的哪些方面?为什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特
点,到课文中细细默
读,画出重点的词语和语句并且说明理由。
2.
画完的同学和你同桌来交流一下你划的句子和你的感受。
3. 集体交流
(教师提出交流前
要求:别人交流的时候你都应该仔细听!如果你画的部分
和这位同学一样,那么你可以随时起来补充不同
的感受;如果你刚才没有画这一
部分,也欢迎你来随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你的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找的句子的不同顺序指导不同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
A、学生说到第2自然段
,采取指名朗读,教师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表现小虾样子的可爱。
B、学习第3自然段
是怎样表现小虾的脾气不好的。教会他们抓住关键词语
进行朗读,采用比读的方式教学。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是围绕哪句话
、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
生:第3自然段是围绕“小虾十分有趣”来写的。
(2)
大家找得好,我们找出的这句话叫中心句,那作者又是怎样围绕中心
句把文章写具体的呢?
生:抓住了小虾生气时的动作,还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3)你们不仅读书认真,而且还善
于倾听,互相合作,作者正是运用了围
绕着中心句,抓住小虾的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这种方法才把这群
小虾刻画得栩
栩如生的。
(4)在小作者的悉心照顾下,小虾一天天的长大“我”捉出几只大
的虾发现……
不久……不久缸里的小虾真的多了起来!
三、妙笔生花,运用方法
1.师:你想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吗?你想写些什么?
集体交流,并告诉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不光可以写小动物。
提醒学生先为你写的内容确定一句中心句,并要把文章写具体。
2.学生进行片段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肥皂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肥皂泡》这篇
课文反映了作者冰心童年时代的有趣生活。本文按“吹肥皂
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
趣”的顺序构建文章,结构清晰。
而且文章通俗易懂,用词准确、精美。但由于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不
易理解,
抓住一些关键词句理解文本,这将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两年半的学龄,他们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的能力,对文章“按事情的
发展顺序”的表
达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吹肥皂泡的顺序,不
会很难。这篇课文内容离生活较近,很多
学生也曾做过这个游戏,这为学习本课
提供了必要条件。但由于学生在游戏中往往不注意观察肥皂泡的形
、色的变化,
这又会对学生感受作者细致入微、用词准确地描写肥皂泡的理解产生困难,所以
我
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理解、品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抓住关键词语,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2)自己吹肥皂泡,观察肥皂泡的样子,
并能试着说一说自己吹的肥皂泡
与作者吹的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并能谈一谈自己的
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第3、4、5自然段,学习抓住关键词语,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难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 对重点段的处
理:(教法)
课文第3自然段重点写“怎样吹肥皂泡”,尤其把“吹”“提”“扇”的过
程交待得非常清
楚。教学中如果仅限于学生找到“吹”“提”“扇”这些动词,
那么“生活中的乐趣”“学习中的情趣”
又从何体现呢?在感受了“吹泡泡”需
要“吹”“提”“扇”之后,我反问:只要这样做,就能吹好泡泡
吗? 再读读课
文,找一找吹泡泡还需要什么“窍门”?学生对这个“窍门”非常感兴趣,纷纷
品读着课文,思考着,寻找着,当学生们发现,需要“慢慢地”吹,“轻轻地”
提这些窍门时,喜悦自然洋溢在了他们的脸上。此时我继续引导学生感受:“慢
慢地”“轻轻地”多
么简单的词语用在这里却是那么地恰当、准确,缺一不可。
当学生们感受到,如此普通的词语却再次发挥
着关键而神奇的作用时,对语言文
字的情趣,已在他们的心田萌发。此处的教学设计以小见大,培养学生
对文本的
认知情趣。
第4自然段对肥皂泡的颜色形状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五色的浮光”“轻
清
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凌乱”等词语准确地写出了肥皂泡的特点。
为了尊重学生
的认知,从情趣出发,我采取让学生用“组词”的方法理解“轻清
透明”。“轻,轻重,表示肥皂泡的重
量很轻很轻。”“清,清澈,肥皂泡壁很
干净,没有杂质,透明。”虽然这些解释不够准确,但足以说明
学生对语言文字
“轻清透明”的理解,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为了进一步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与恰
当,我又从情趣出发,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比较“轻轻透明”“清清透明”“轻清
透明”有何不同。学生在
反复地朗读比较中,逐渐感受到只有
“轻清透明”才
能帮助我们想象出肥皂泡“清澈透明”“轻悠悠”地在空中飘舞。
课文的第5自然段主要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理解“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飘
过大海,飞越山颠”感受
肥皂泡给作者带来快乐与自豪,带来希望与幻想,对于
三年级学生有些难度。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挖掘
、把握和运用教材是语文教学
的关键。在此我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之后,运用多媒体创设了想象
和表
达的情境:这美丽的肥皂泡,轻轻地飞起,带着我的心愿飞向远方。我希望,学
生的思维在
不断的发展,情感在不断的升华。此时学生对自己美好愿望的表达,
足以说明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情感
的体验。
五、学法
学生两次亲身实践,边吹肥皂泡边观察,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中的重点
词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
六、本课安排了以下几次口语训练
1.说一说,自己吹的肥皂泡的样子。
2.把自己在吹肥皂泡时的新发现,介绍给大家。 试着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想象:这美丽的肥皂泡,轻轻地飞起,带着 我的心愿飞向远方。
《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语文版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
的彼得·西摩。这一单元以“
探索、发现”为主题,共编排了3篇课文,体裁不
尽相同。而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
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
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
妙世界的热爱。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
br>“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
构相似。最后又总
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文章首尾呼
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
强烈。
二、目标分析
结合本册教材及本单元的具体内容,我设定的三维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
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解课文,体会情感,领
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懂得留心观察,激发热爱大自
然的感情。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因此,引导学生理解、
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文章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大自然
中常见的事物,学生都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
一定留心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所以,如果让学生来写,往
往写不具体,难以言
之有序,言之有物。而本课教学,就是要结合课文,让学生也随作者感受到,每一片云彩、每一颗星星、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水珠都充满了神奇,要真正领悟世
界的奇妙,就要做生
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还要从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做
到读写结合。
为此,我在教学中主
要以“读”为主,从第一课时的“初读”,到第二课时
的“精读”“品读”,层层深入。在读的过程中,
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脉胳,
领悟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
的方法,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的情
感。这一过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
的好奇
心和探求欲,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学情分析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应注意安排好预习环节,关键是字词的掌握。提前给学
生布置好预习题目,
要求他们自己利用工具书及资料,解决字词难点,保证教学
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五、教学流程设计
依据本课的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即“初读感知”“精读领
悟”“情感升华”,共需两个课时。
第一环节:初读感知。
1.激趣导入。通过倾听一段关于大自然的音乐,启发谈话,引入到本课的教
学。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初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胳,知道作者是从
“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
来写大自然的奇妙的。同时,检查学生对生字、词
的把握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3.再读课文,加深巩固。通过再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结构、课文内容的印象,
巩固理解。
以上属于第一层次的教学,也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第二环节:精读领悟。
1.首先
让学生去精读课文的2~8自然段,并思考:天空向我们展示了它的
哪些宝藏?学生自读交流后,教师进
行小结,并让学生谈谈作者是怎样把它们写
生动、写具体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课文的精读
,领悟作者的写作
方法,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学习“天空”
部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的
方式进行自学,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反馈自学成
果,加深对作者写作方法的理解。
3.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先让学生自由地读,然后思考交流
:最后两
段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文章第一段的关系。在教师引导下,完成这一步
后,再
让学生谈谈读完这两段,从中明白了什么。这样设计,旨在通过读,进一
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理解首
尾呼应对文章主旨的突出作用。同时,明白这篇
小散文带给我们的启示: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
样才能发现美,发现这
个世界的奇妙。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环节:情感升华。
课堂应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的课堂,应是学生开拓思维的课堂。因此,在
把握
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安排了“仿述”的环节,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眼中奇妙的世
界。这样做
,既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又锻练了他们的口语能力。之后,还安排了
一段小小的视频,从而更让他们懂得
:蓝天白云、山川河流、飞鸟走兽……只要
留心观察,你眼中的世界就一定是个奇妙的世界。以上两个步
骤,既是对文章内
容的拓展,又是在情感层面的升华。
以上三个环节,都是希望在“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的原则上突
破难点,达成目标。
六、板书设计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集中体现就在板书上。板书的要求是力争做到实、新、精。本文以“总——分——总”的顺序重点展示了“天空”和“大
地”的奇妙,这是
作者留心观察世界的感悟,也是教学文本的核心内容。为体现
这一核心,我采用了图画式板书,引导学生
从课文所体现的两个方面内容有所领
悟,即“留心观察,感悟奇妙”。借助板书这一窗口,学生可以直观
形象地解读
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所传达出的对生活的启示。
总之,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开放
而又有活力的,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字词、
朗读、说写等基本能力,又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情
感领悟。在本课的
教学中,难免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恳请各位同仁予以指出,使我们共同进步。
附板书设计:
这个奇妙的世界
天空 大地
(留心观察,感悟奇妙)
《海底世界》说课稿
一、说教材
《海底世界》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六册的第七
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
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
丰富。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紧扣课题提出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
处
是什么样的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2至6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具
体、生动、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
藏,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
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最后
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给学
生留下一个整体的深刻印象。
二、说教法、学法
1.激发兴趣
《海
底世界》一课着重描写了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教材虽配有
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们精心制作了一
套动画课件,为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2.突破重点
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之处,但这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海底那静中有声,动静结合的奇异景色。为了便于学生充分了解海底世
界的景色,我创设了
和谐情境,即通过CAI让每位学生亲自去领略一番。
①进行海面和海底的对比:利用动画先后演示海
面上波涛澎湃(伴有海浪拍
打岩石的声音)和海底悄然无声的对比情境,并分别提问:这样的景象可以用
个
什么词来形容它?学生不仅理解了“波涛澎湃”和“宁静”这两个词的意思,更
体会到了大海
动中有静的奇异之处。
②整体感知,加深印象:通过CAI欣赏海底美丽的景色,再次整体感受“海<
br>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大志,长大探
究海洋奥秘的情感
。
这样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和谐情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外显为直观形象的
动态画面,让学
生充分感受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重
点,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强化训练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我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是这样进行训练的:
(1)观察训练。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根据
课文内容设计CAI课件,把文字
介绍转化成动态画面。要求学生在观看画面时,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
,这促使
学生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特点,积极进行思考。
(2)说话训练。观察解决了言之有物
的问题,而说话应该是培养学生表现事
物的能力。在进行说话训练时,我是这样做的:
①看画
面,说图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第2自然段的语言描述用对比的动
态情境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用学
过的观察方法仔细地看了画面以后,用自己
的话说说画面的意思。由于说话训练是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进
行的,所以学生在
表达观察时都能做到有条有理。
②看画面,练复述。在学完课文后,出示总起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
产丰富的世界” 。
通过电脑把海底美丽奇异的景象呈现于学生面前,要求学生
看着画面,用上总起句和板书上的重点词语说
一说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
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同时又锻炼
了运用语
言的能力。
总之,通过CAI创设和谐情境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兴趣盎
然,
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教学程序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3课,你们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一下海底是
怎样的世界?那么,海底景色的奇异表现在哪里?物产丰富又表现在哪里?这一节
课
,我们再一次去探索一下。
(二)创设情境,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自
然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共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细读交流
①讲读第一、二句(板书:宁静)(相机出示课件)
②讲读第三、四句(板书:有光)(相机出示课件)
3.齐读第2自然段。
小结:海底的景象就是这么光怪陆离,这么千奇百怪。
(三)讲读第4自然段。
1.小组讨论: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是什么? 2.请同学们自由读,看看你对哪种动物的活动方式最感兴趣,说说它的活动
特点。(相机出示课件
)
3.选择读。
小结过渡:为了写动物活动方式的多种多样,作者选取了五种动物来具体说
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由于这些动物不同的活动方式,也使海底世
界奇异无比。海
底植物的风采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5自然段。
(四)讲读第5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再自由读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色彩多样,形态各异)
3.欣赏美丽的海藻。
小结过渡:海底植物真是千姿百态,奇观异彩,不仅丰富了海底的物产
,使
海底的景色也如此奇异。海底除了我们所看到的动植物,还有什么?
(五)讲读第6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矿物、丰富)
2.齐读。
(六)总结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一
个生气勃勃的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
1.欣赏海底的美丽和富饶。
2.齐读课文,出示练习。
3.已经有不少探险家、
研究海洋的科学家到过海洋,还把奇异的景色拍成电
影、电视,但是,人类对海底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
还要想办法打开这座神秘的
宝库,这就需要科学知识,需要勇气。
(七)作业。
1.继续阅读有关海洋的书,准备交流。
2.运用本课已学过的先总后分的写法,写一片断: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总之,本课的教
学设计首先遵循整体性教学原则,无论是全文的教材处理,
还是一个自然段阅读的训练,都采取了整体—
—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其次,
遵循了实践性与主体性教学原则,让学
生在和谐情境中去理解与体会,从而获取
知识,形成能力。再次,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各方面
能力得到了发展。
说课稿《趣味故事会》
一、说教材
本次口语交际是在学习了“有趣的故事”这一专题课文后安排的让学生讲讲
人物故事的一次活动。可以讲课本里面的,也可以讲课外的,还可以讲现实生活
中的人物故事。旨在训
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是对本组课文
的拓展和延伸。
二、说教学目标
1.讲述人物故事有条理,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人物形象有特点。
2.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
深刻印象的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
言行举止,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3.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
4.认真听,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讲述中思路清晰,会表达;能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提前一周组织学生到图书室阅读搜集一些人物故事。
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留心他们的外貌特征,找一位给你印象最深刻特
别的人。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查阅资料、引导、讲解法。学生主要采用自学交
流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开一
个故事会。(板书课题: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2.明确交际要求:
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是书中的人,也可以是电影电视中的人,还可以是我们
身
边熟悉的人。看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后
有不清楚的地
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二、小组讨论,领悟方法
1.同学们,通过本组课文,我们认识了圆滑善变的王熙凤、技艺高超的刷子
李、临死不忘两茎灯草的严监生。那么在你所看到的书籍或电视中给你印象最深
刻的人物又是谁
呢?他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说)
2.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再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旁听。
3.小组内推荐一两名同学讲故事。
4.听的同学针对讲的人物故事中没听清或觉得不够具体的地方进行提问或
补充。(师对学生在
讲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指导)
5.师生小结把故事讲好的方法:
(1)故事有趣,情节完整生动。
(2)讲之前要做好准备。
(3)语速不能太快,声音要洪亮。
(4)能配上动作是最好的。
三、结合方法,分组讲故事比赛
1.全班共分为三大组,以每一大组为单位讲故事比赛,看看
谁讲的故事情节
最生动,人物形象最鲜明。
2.三个大组,每个组的成员都要讲一个故事,组
员做出评价,最后评选出两
名最优秀的讲故事能手。
3.评价标准:
(1)普通话标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特点鲜明。
(3)仪态自然大方,动作恰当得体。
(4)时间:每人2分钟内完成.
4.小组比赛
多媒体出示讲述者与听者要求:
讲述者:讲的生动具体,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听者:认真听,听不清楚的地方可询问或补充相关内容或对其做一两句点评。
四、评选故事大王
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1.小组公布获胜者。
2.小组代表上台讲故事。
3.全班评比选出故事大王。
4.奖励故事大王。
五、全课小结
1.要想故事讲的
生动具体,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自由发言:把握好语
气,语调,语速;充分应用表情动作;故事经
过交代清楚具体)
2.通过今天的故事会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