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绝世美人儿
895次浏览
2020年09月16日 09: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会计成绩查询-2014考研时间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
1 北京的春节
一、辨字组词。
寺( ) 饺( ) 拌( ) 腊( ) 侍( ) 绞
( ) 伴( ) 醋( ) 待( ) 跤( ) 绊
( ) 措( )
二、读拼音,写词语。
là yuè zhǎn lǎn chú xī biān pào
( ) ( ) ( ) ( )
rán fàng yuán xiāo fēng zhēng cǎi huì
( ) ( ) ( ) (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切事物或景象都焕然一新。( )
2.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
3.(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 )
四、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地修辞方法。(填字母)
A.比喻 B.排比 C.引用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饺子。( )
3.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 的,有的都是纱灯……( )
五、填空。
1.本文作者是 ,原名 ,字 ,满洲人,被授予“ ”
称号。代表作有 等。
2.本文是描述北京风俗民情的 (体裁),描述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
卷,表现了春节的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 ,表达了作者对
传统文化的 之情。
3.课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其中 这几天写得详细。
六、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 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
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鞭炮声日夜
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
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先用“”将这段话分两层。再说说你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 、 、 、 、 、
、 、 。


3.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 、 、 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
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七、课外阅读。
正 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
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 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
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 ,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
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 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
“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又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 把风气
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
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
《三国演 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弄枪。我小时候最喜欢看
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 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
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 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
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 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
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1.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是

2.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的特点是

3.花灯是真正的艺术品,选段是从 、 、 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4.作者在选段中介绍了哪些花灯?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寺院 饺子 拌面 腊月 侍卫 绞痛
伙伴 白醋 等待 摔跤 绊倒 措施
二、腊月 展览 除夕 鞭炮 燃放 元宵 风筝 彩绘
三、1.万象更新 2.截然不同 3.间断
四、1.C 2.A 3.B
五、1.老舍 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骆驼样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
馆》
2.散文 隆重和热闹 温馨和祥和 喜爱
3.时间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


六、1.家家赶做年菜…… 依据是先总体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2.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灯火通宵 放鞭炮 吃团圆饭 守

3.香味 色彩 声音
七、1.上元节(灯节) 2.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但是没什么文化内容
3.形状 材料 样式
4.作者介绍了纸灯笼、绢灯笼、纱灯笼、玻璃灯笼、宫灯、仿动物灯、“气死风”
灯。我喜欢仿动物灯 ,因为我喜欢各种动物。


2 腊八粥
一、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唾沫( ) 腊肉( ) 稀烂( ) 黄焖鸡( )
....
沸腾( ) 搁置( ) 嘟囔( ) 肿胀(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hú tu nòng chòu kě kào cāi xiǎng
( ) ( ) ( ) ( )
fěn suì wài tào chéng rèn jiǎo huò
( ) ( ) ( ) ( )
三、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 ,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
上的唾沫了。( )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 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
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 的感觉呢。( )
四、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 )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
极了!
( )
3.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
五、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本文的作者是沈从文。( )
2.“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个句子是设问句,意思是“没有什么法来反
抗”。( )
3.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
融融。(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围绕 等着吃母亲熬煮的 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
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 ,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


的眷恋。
七、课内阅读。
……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
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1.八宝粥的颜色是 ,原因是 。八儿看
到如此颜色的粥,心里想到的是 。
2.妈妈做的八宝粥好吃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 ”画出来。
3.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八、课外阅读。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 ,围在桌旁边,在洗红
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 每年都
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
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 ,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
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 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
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 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
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 条战线的
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
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
字样。他把 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
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2.用“ ”画出与结尾互相照应的语句。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泫然”所流露的心理。


参考答案
一、tuó là xī mèn fèi gē nāng zhǒng
二、糊涂 浓稠 可靠 猜想 粉碎 外套 承认 搅和


三、1.拟人 2.反问
四、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五、1.√ 2.× 3.√
六、八儿 腊八粥 其乐融融 家庭亲情
七、 1.深褐色 妈妈把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染缸里的脏水
2.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
了。
3.等粥 喝粥 既表现出制作八宝粥过程的漫长,也表现出八儿想吃美食时的
迫不及待。
八、1.五代人。母亲、“我”、“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
2.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 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
红枣,剥花生。
3.作者想到自己的亲人和周总理已离开人世,感到十分悲痛。


3 古诗三首
一、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春城无处不飞花( )
..
2.寒食东风御柳斜( )
..
3.盈盈一水间( )
..
4.脉脉不得语( )
..
5.中庭地白树栖鸦(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chūn chéng hán shí là zhú qì tì
( ) ( ) ( ) ( )
jī zhù qī yā yíng yíng mò mò
( ) ( ) ( ) ( )
三、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四、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 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
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这首诗


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
2.《寒食》一诗中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的明媚春光的诗句是

3.《十五夜望月》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 ,通过听觉
觉察到的景物是 。
五、对《十五望月夜》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 ”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
沉浸在洁美的意境之中。
B.“冷露无声湿 桂花”会让我们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明写诗人
“望月”,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C.后两句的弦外之音是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六、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 觉和 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
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 。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桂花”
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 。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
七、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首句用“ ”和两个“ ”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
感受。渲染出诗人 。
2.“ ”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3.“ ”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
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 ”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 ”的
具体内容了。
4.有人评价“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
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 的体会。



参考答案
一、1.春天的京城 2.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形容清澈


4.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5.庭中,庭院中
二、春城 寒食 蜡烛 泣涕 机杼 栖鸦 盈盈 脉脉
三、1.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2.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树枝上安歇着鸦鹊。夜深了,秋露
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3.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4.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四、1.牛郎织女 夫妻分离 泣涕零如雨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地白 树栖鸦
五、B
六、1.视 听 寂静
2.孤寂,怅然 月中的桂树
3.不行。“落”能给人以动的形象感。
七、1.独 异 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2.倍
3.遥知 忆 佳节
4.示例1:这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
抒胸臆 ,显得深沉 含蓄。示例2: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
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 遗憾不已。


4* 藏戏
一、在下面句子中填入读音为“shì”的字。
1.许多( )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 )。
2.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 )架桥。
3.藏戏艺人用歌舞说唱的形( ),表演宗教故( )、历史传说……一代代师
传身授,使藏戏流传于( )。
4.演妖魔时,戴上青面撩牙的面具,以( )压抑和恐怖。
二、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 )的歌声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唱腔
( )的江水 ( )的激流 ( )的百姓 ( )的性格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吞噬——( ) 敦厚——( ) 演绎——( ) 雄浑——( )
保留——( ) 压抑——( ) 松散——( ) 威严——(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藏戏具有鲜明的特点。藏戏的演员必须戴着 演出,表示戏中的人物身
份;演出时以 作背景,以 作背景;藏戏的情
节 ;藏戏的唱腔、动作 ;藏戏的演出时间 。
五、请在符合课文内容的句子后打“√”。


1.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也各不相同。( )
2.藏戏靠师传身授得以保留和发展。( )
3.藏戏演出时没有舞台。( )
4.藏戏的创始人是唐东杰布。( )
六、课内阅读。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 在藏戏
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像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1.根据下面的描述,你能判断出它们各代表藏戏中的什么人物吗?
(1)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这是 的面具。
(2)用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这是 的面具。
(3)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这是 的面具。
2.在藏戏里,唐东杰布的面具是什么样的?

3.唐东杰布的面具为什么是白色的?

参考答案
一、1.试 噬 2.誓 3.式 事 世 4.示
二、雄浑 俊俏 婀娜 优美清新 咆哮 野马脱缰般 过江 两面三

三、吞食 忠厚 表现 雄壮 保存 压制 分散 威武
四、面具 雪山江河 草原大地 任其拖延 可以随意发挥 可以演三五天毫不稀

五、2 3 4
六、1.(1)巫女 (2)村民老人 (3)妖魔
2.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3.因为在传说中,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

语文园地一
一、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














二、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是 。
2.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是 。
3.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是 。
4.双鹊对飞或对立,共视中间的古钱的图案。寓意是 。
5.倒贴“福”字。寓意是 。
6.结婚时,亲友将花生、枣子、桂圆、栗子等撒在洞房中。寓
意 。
三、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字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
.....
牛角 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统统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
2.全校运动 会上,刘明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杨飞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赵勇
........
在跳远 比赛中摘得桂冠,李强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




四、把诗句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对最后两句的理解。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
,万物生光辉。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
少壮不努力, !
我对最后两句的理解:


五、结合课文《北京的春节》,说说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要这
样安排 ?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万事如意年年高 2.年年有余 3.福从天降 4.喜在眼前 5.福到了 6.早生贵

三、第一个句子中,“一律”“清一色”“都 是”“统统”都表示统一,全部的意思。第二
个句子中“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 筹”都表示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句子更加生动活泼,避免了相同字词的重复。
四、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常恐秋节至 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提醒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不应浪费时间。也用来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
到老了的时候,一事无成,这样只能 留下悲伤、悔恨。
五、《北京的春节》详写的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 ,其
他的日子则是略写。这样这样安排,是因为最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这几天了。
这 几天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过春节小高潮,所以要详写。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
要一一详细描述了。










5 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
2.形容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
3.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 )
4.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
二、读拼音,写词语。
qī liáng jì mò kǒng jù yàn huì
( ) ( ) ( ) ( )
yōu yù shān lán kòng zhì xí jī
( ) ( ) ( ) ( )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帐篷 ( )的心情 ( )的宴会
( )的同伴 ( )的生活 ( )的荒岛
四、选词填空。
凄凉 凄惨
1.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十分( ),令人潸然泪下。
2.远行的游子置身于异国他乡,一种( )之感油然而生。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2.船上的人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边。(修改病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鲁滨孙漂流记》是 作家 写的 , 是书中
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 失事,漂流到 ,
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 上战胜了 ,生活了 年,最后回
到 。
2.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 记叙,写了鲁滨
孙 、 、 、救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
扣 ,塑造了一位 、 、
的主人公。
七、课内阅读。
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少有 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
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 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
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结合课文,想想“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的是


2.用“ ”在文中画出鲁滨孙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的句子。并说说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


八、课外阅读。
做陶器(节选)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 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
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 根本不合用;又
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 br>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
结果,我 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
它们叫作缸。
我 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盘子、水罐、小
瓦锅等等,总之,一切我 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
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 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
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 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
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 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
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 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1.鲁滨孙是在 发现了烧制陶器的方法。
2.鲁滨孙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通过不懈的努力,鲁滨孙终于成功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1.聊以自慰 2.郑重其事 3.天涯海角 4.知足安命
二、凄凉 寂寞 恐惧 宴会 忧郁 栅栏 控制 袭击
三、简陋 不安 野蛮 倒霉 寂寞 可怕
四、1.凄惨 2.凄凉
五、1.鲁滨孙看到痕迹和人骨。
2.船上的同伴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边。
六、1.英国 笛福 长篇小说 鲁滨孙 暴风 荒岛 小岛 种种困难
二十多 英国
2.时间顺序 遇险上岛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 星期五 回到英国
不畏艰险 机智坚强 聪明能干
七、1.鲁滨孙流落荒岛后的面临的种种困难
2.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 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


己。
这句话是说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 ,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
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 心。
八、1.火堆里
2.鲁滨孙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做出用来装流质可以放在火上烧的容器。
3.示例 :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相信凭借自己的不懈
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 的办法。


6* 骑鹅旅行记
一、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咯咯( ) 犬牙( ) 黑莓( ) 潺潺( )
....
混乱( ) 刨虫子( ) 缰绳( ) 头晕目眩( )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 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2.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
3.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
4.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
三、照样子写词语。
1.得意扬扬(ABCC式)
2.闪闪发亮(AABC式)
3.没完没了(ABAC式)
四、选词填空。
锋利 锐利
1.翠鸟有一双( )的眼睛。
2.猫( )的犬牙触到了男孩的咽喉上。
障碍 阻碍
3.敌人的火力点( )了我军顺利前进。
4.他没遇到任何( )就跑了出去。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 (国家)的 (人名)。
2.尼尔斯变成了 。
3.当尼尔斯变小时,其他动物的心情是 。
4.一群鸡围到尼尔斯周围叫着:“ ”。
5.大黑猫本来要杀死尼尔斯,但是看在 的面子上,饶了他。
6.尼尔斯被 带着飞向了天空。
六、课内阅读。
牛棚里只有三头牛。但男孩进去的时候,却是吼声四起,一片混乱,听起来至少是
三十头。


“你过来,”名叫五月玫瑰的牛说,“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
“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你过来,我也叫你尝尝去年夏天你经常用木鞋打我的滋味!”名字叫星星的牛吼道。
“你过来,你曾经把马蜂放进我的耳朵,现在我要报仇!”金百合叫着。
五月玫瑰在她们中间 年纪最大、最聪明,而且也最生气。“你过来,”她说,“你做的
事都应该遭报应了。你曾多次从你母亲 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
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
1.三头牛的名字分别是 。
2.最生气的那头奶牛,她叫 ,同时她也是 的奶牛。
3.三头牛生气的原因是 。
4.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是 ,从中可以看出尼尔斯的 。
参考答案
一、gē quǎn méi chán hùn páo jiāng xuàn
二、1.乌合之众 2.垂头丧气 3.聚精会神 4.九牛二虎之力
三、1.小心翼翼 风尘仆仆 果实累累
2.斤斤计较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3.毕恭毕敬 多才多艺 笨手笨脚
四、1.锐利 2.锋利 3.阻碍 4.障碍
五、1.瑞典 塞尔玛·拉格洛芙 2.小矮人 3.高兴的
4.咕咕咕,你活该!咕咕咕,你活该! 5.女主人 6.雄鹅
六、1.五月玫瑰、金百合和星星
2.五月玫瑰 年纪最大、最聪明
3.尼尔斯经常欺负他们和作弄母亲
4.排比 调皮和不懂事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汉字,组成词语。
xī ( )日 ( )灭 熟( ) ( )望 ( )疏 小( )
zhì ( )量 ( )序 精( ) ( )慧 ( )向 根(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 )悲伤 一( )夜晚 一( )沙发
一( )人家 一( )大病 一( )太阳光
三、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再选词填空。
浩浩( )( ) ( )( )十美 滔滔( )( ) ( )( )褴褛


1.一说到科幻故事,他就( )。
2.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奔流不息。
3.这位( )的老人就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4.在小敏眼里,杨老师就是( )的人。
四、在比喻句的后面画“√”。
1.人们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 )
2.但贝琪直到礼拜天才能够到户外走走,看上去好像刚得了一场大病似的。( )
五、照样子写句子。
例: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急促的钟声。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1.广场聚集了很多人。

2.枯黄的叶子从树上落了下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讲述了汤姆和贝琪 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
汤姆这个 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
的精神。
七、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八、课内阅读。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 还没
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
祈祷 ,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大多数搜索的
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 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
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 ,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
子的声音,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 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
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 几乎全变白
了。到了星期二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黄昏——( ) 哀悼——( ) 祈祷——( )
寻找——( ) 呼喊——( ) 疲惫——( )
2.圣彼得堡镇的人们在哀悼什么?

3.这段话写了两层意思,一是 ;二是

4.选文中描写丢失孩子的亲人的部分非常传神,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


写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 。
参考答案
一、昔 熄 悉 希 稀 溪 质 秩 致 智 志 治
二、片 个 张 户 场 块
三、荡 荡 十 全 不 绝 衣 衫
1.滔滔不绝 2.浩浩荡荡 3.衣衫褴褛 4.十全十美
四、1
五、1.示例:广场聚集的人很多,真是人的海洋。
2.示例:如同黄蝴蝶般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
六、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 顽童 敢于探险、追求自由
七、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 领导
等诸多才能。他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他喜欢过行侠仗义的
生活 。
八、1.傍晚 悼念 祈求 搜寻 呼叫 疲倦
2.两个孩子走丢了,认为孩子找不回来了。
3.孩子走丢,人们认为找不回来了 丢失孩子的亲人的状态
4.动作 外貌 失去亲人的人们的悲痛欲绝的心情














语文园地二
一、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1.读书须有意, 。
2. ,日久见人心。
3.近水知鱼性, 。
4. ,更有早行人。
5.听君一席话, 。
二、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请你读一读,说说最喜欢哪
个。
译者
成时
译文一 译文二
这是小镇 想说什么单


经历过的最激什么也说不出来
动人心的一夜。 ——一路出去时
如下雨似的洒了
满地的眼泪。
想说话又说
这天晚上不出来——然后
张友的为大场面是像流水似的涌出,
松 这个小镇从来到处都像下雨一
没有见到过的。 般掉了满地的眼
泪。
余东 这是这个 满肚子的话


小镇前所未有想说又说不出,泪
个夜晚。 地。
陈海的最辉煌的一如雨下,洒了一

三、仿写句子。
例:快: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流泪:1.镇上的人 排着队来到
......
撒切尔发管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
....
地。
1.喜欢:
3.盼望:
4.饿:
5.厚:
四、口语交际。
你最读喜欢什么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读这本书的时候,你 想到
你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五、结合本单元的课文,想一想,如何评价书里的人物?



六、快乐读书吧。
你都读过哪些名著?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读名著的方法?


2.安静:
6.醉:



参考答案
一、1.一字值千金 2.路遥知马力 3.近山识鸟音 4.莫道君行早 5.胜读十年

二、示例:我喜欢余东明和陈海庆翻译的版本,因为他们翻译的语言简洁凝练
三、1.示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示例:家里静得出奇,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3.示例:年老多病的奶奶盼望着外出打工的孙儿回家,盼得眼睛都瞎了。
4.示例: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5.示例:这本书厚得我一年都看不完。
6.示例: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四、略
五、略
六、略




















8 匆匆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这次拔河比赛尽(jǐn jìn)管我们班失败了,但大家都已经尽(jǐn jìn)
..
力。
2.明明每天都在寻找隐藏(cáng zàng)在书中的知识的宝藏(cáng zàng)。
..
二、读拼音,写词语。
kōng xū cōng cōng xuán zhuǎn tàn xī
( ) ( ) ( ) ( )
nuó yí níng rán jué chá pái huái


( ) ( ) ( ) ( )
三、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答案。
日子:A.日期;B.时间(指天数);C.指生活或生计。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
..
2.昨天是我参军的日子。( )
..
3.日子越过越美。( )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匆匆——( ) 痕迹——( ) 遮挽——( )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空虚——( ) 觉察——( ) 伶俐——( )
五、分别判断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六、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文章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 ,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
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
B.文章大量运用 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
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七、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 ,只
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微风 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
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 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
白走这一遭啊?
1.文中划线的句子中,“痕迹”是指 ,“游丝样”突出作者
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 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
;“赤裸裸地回去”指 。
3.最后一句表达作者 的精神。
八、课外阅读。
一只鸟又飞走了
儿子小时候,每次吵闹,我就拿起电话 筒拨117给他听。117是报时台,会不断播报
时间,每十秒一次。儿子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
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都飞来飞去,
有时候多一 只鸟,有时候少一只鸟?”
我把电话拿来听,话筒里播着:“下面音响十一点五分五十秒……下面音 响十一点六


分零秒……”
原来,儿子把“秒”听成“鸟”,“十一点五分五 只鸟,十一点六分零鸟”,这不是非
常奇怪吗?我正思索的时候,儿子把话筒抢走,说:“爸,你听那么 久,一只鸟又飞走了!”
我每次想到时间宝贵,就会想起这件往事,生命里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 鸟,它
不断地张开翅膀飞去,仿佛天上的鹭鸶成行。
最悲哀的是,每一只鸟都不属于我,每一只鸟都留不下来。
1.儿子把“秒”听成“鸟”是因为 。父亲
说“生命里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鸟” 是因
为 。
2.你对选文的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是 。
3.读了这篇文章,写写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1.jǐn jìn 2.cáng zàng
二、空虚 匆匆 旋转 叹息 挪移 凝然 觉察 徘徊
三、1.B 2.A 3.C
四、1.匆忙 印象 挽留
2.充实 忽视 愚笨
五、1.比喻 2.拟人 3.反问
六、B
七、1.生命的痕迹 连蛛网蛛丝样
2.婴儿光着身子降临到这世界 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痕迹就走了
3.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
八、1.“秒”和“鸟”读音相似 时间和小鸟一样,离去了就不再回来
2.时间是公平而无私的,它不会为任何人多做停留
3.示例:我们要珍惜时间,抓住生命中 的每一个瞬间,不要等到珍贵的鸟儿飞走了
才来叹息生命的逝去。


9 那个星期天
一、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吓唬( ) 拨弄( ) 耽搁( ) 揉动( )
....
泡沫( ) 急遽( ) 缥缈( ) 惆怅(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tíng dùn yuán liàng xiū zhǐ gū dú
( ) ( ) ( ) ( )
jīng huáng qīn wěn yī wēi wǎn huí
( ) ( ) ( ) (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或写出词语的意思。


1.( ):消失。
2.荒凉:
3.依偎:
4.( ):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 )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2.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 )。
3.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 )的变化,孤独而( )的黄昏到来。
4.(男孩儿)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 ),一派( )。
五、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母亲)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 )
2.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我一 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
六、填空。
本文讲述了在一个 ,母亲答应带作者外出,作者从 等
到 ,再到天色暗下去,最终 的事,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七、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 在哭,在不出
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
是出去的, 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
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 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男孩哭的原因
是 。
2.母亲“惊惶”的原因是 。表现为




八、课外阅读。
渴望
晓萌今年过生日,他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 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男孩子们凑
到一块儿会比赛,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雄啊!
生日前三天,晓萌就开始为自己的礼物作谋划。他给爸爸详尽描绘了一个人蹬上滑
板车 之后的愉快感觉。然后,他在作业本的反面尽可能准确地画出一辆滑板车的图形。
最后呈上的是一张价格 调查表,上面开列着每个商场出售的滑板车的不同品牌、不同质
3.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 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作用是


地以及不 同价格的清单。爸爸听完后,只是说一句:上学吧。晓萌愣了半天,也没想明
白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生日前一天,没见到爸爸的任何动静。为保险起见,他把那张滑板车价格调查表拿
出来,用黑笔 描得粗粗的,先搁在爸爸的枕头边,又用酱菜瓶压在桌子上,最后拿糨糊
粘在冰箱把手上。晓萌心里想, 爸爸肯定会看见的。
可是生日那天,早晨起床以后,晓萌彻底伤心了,因为爸爸什么也没有买。晓萌在
家里垂着头站了好久。然后他背上书包,出门上学去了。
1.晓萌今年过生日渴望得到一辆滑板车的理由是


2.生日前三天,晓萌为自己的礼物做了哪些方面的谋划?想一想,在文中用“ ”
画出来
3.第3段中画横线放、搁、压、粘三个动词表现了晓萌
的心理。
4.《渴望》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hǔ bō dān róu mò jù miǎo chóu
二、停顿 原谅 休止 孤独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三、1.消逝 2.人烟少;冷清。 3.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4.一声不吭
四、1.拨弄 2.耽搁 3.急遽 惆怅 4.消逝 荒凉
五、1.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环境描写
六、星期天 早晨 中午 没有外出 伤感
七、1.他觉得母亲骗了他,他等待了一天都没有出去玩
2.母亲意识到她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心里感到内疚 一把把孩子拉进怀里,并不
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3.写出了光线荒凉的特点,衬托了作者盼望无法实现的悲伤心情
八、1.①街上的孩子们好多人都有。②比赛时滑得最快最溜的那个,就是大家心中的英
雄。
2.他给爸爸详尽描绘……地以及不同价格的清单。
3.渴望爸爸给他买滑板车,提醒爸爸别忘记这桩事
4.对孩子合理的要求,父母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如果做不到也要耐心解释。



10 古诗三首
一、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何当金络脑( )
..
2.烈火焚烧若等闲( )
..


3.粉骨碎身浑不怕( )

4.要留清白在人间( )
..
5.任尔东西南北风(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dà mò yàn shān qiān chuí wàn záo
( ) ( ) ( )
qīng bái qīng qiū fěn gǔ suì shēn
( ) ( ) ( )
三、默写郑燮的《竹石》。
, 。
, 。
四、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五、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李贺在《马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是 。描写他
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诗句是 。
2.《石灰吟》是 代诗人 通过对石头不畏“ ”和
“ ”,即使“ ”也要留下清白的描写,赞颂了石灰 、
的品质,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名句是: 。
3.《竹石》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 品格的同时,
寄寓了自己 的高傲风骨。
六、课内阅读。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在诗的前两句中,“沙如雪”、“月如钩”描绘了边塞月夜怎样的景色?

2.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3.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七、课外阅读。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 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
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
瀑布的突出特征,为 后两句蓄势。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 ,似乎
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 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
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参考答案
一、1.何时将要 2.平常 3.全,全然 4.高尚的节操 5.任凭你
二、大漠 燕山 千锤万凿 清白 清秋 粉骨碎身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1.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2.(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
事。
3.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4.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五、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明 于谦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坚韧,执著 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
六、1.描绘了边塞月夜悲凉肃杀的景色。
2.表现了志士们渴望建功立业而又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
3.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七、1.这首诗表达了志向远大、敢于进取的胸怀,坚 韧不拔、排除万难的坚定信念。本
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2.B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从下列词语中找出6对近义词,分别填入括号里。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 )——( ) ( )——( ) ( )——( )
( )——( ) ( )——( ) (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cí xiáng jūn fá bì miǎn mó guǐ
( ) ( ) ( ) ( )
kǔ xíng yán jùn fěi tú jū liú
( ) ( ) ( ) ( )
三、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峻 严重
1.局势越来越( ),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 )态度。
3.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 )地批评了一顿。
4.升旗时要( )认真。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2.我看见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五、在课文中找到与下列句子相呼应的句子。
1.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2.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 ,写于 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
周年。文章写的是 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
按 、 、
、 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七、课内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 ,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
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 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父亲”指 ,“伟大的力量”指 。
2.在法庭上,父亲的脸上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3.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你想起了哪些来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



八、课外阅读。
李大钊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李大钊父母早 逝,由祖父李如珍一手带大。祖父管教很严,不准他外出去看赌博,
更不许他骂人、打架,否则就要受到 种种处罚。如此严格的家教,对李大钊的影响很深。
李大钊自己做父亲后,从祖父的家教中受到启发,同 样对子女进行严格的教育。扫雪就
是他教子实践中的一则小故事。
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 。李大钊对他的儿女们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
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 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孩子:“天这
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怎么办?”李大钊笑 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
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呆 在家里不
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雪,一
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
边听父亲讲 新奇的故事,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反而越扫越有劲……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处罚——( ) 严格——( ) 新奇——( )
2.李大钊为什么孩子们去扫雪?而孩子们的外祖母为什么不让去呢?结果如何?



3.从这则李大钊教子实践扫雪的小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参考答案
一、残暴 残酷 含糊 模糊 安宁 安定 可惜 惋惜 占据 占领 坚决 坚定
二、慈祥 军阀 避免 魔鬼 苦刑 严峻 匪徒 拘留
三、1.严重 2.父严峻 3.严厉 4.严肃
四、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2.我看见了脸。
五、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六、李星华 1943 1927年 被捕前 被捕 被审 被害
七、1.李大钊 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用“安定”和“沉着”影响亲人,使 他
们化悲痛为力量。
3.示例:坚贞不屈,临危不惧。
八、1.奖励 宽松 陈旧
2.李大钊对子女进行严格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明白劳动的意义。
孩子 们的外祖母心疼孩子,怕他们冻病了。结果孩子们一边扫雪一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
事,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反而越扫越有劲。
3.示例:我们也应该从小养成吃苦的好习惯,不娇生惯养,不做寄生虫。








12 为人民服务
一、查字典填空。
1.“鼎”是( )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音节( );用部首
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 )。
2.“精”的解释有:①经过提炼或挑选的。②完美;最好。③细。④精通。⑤精神;
精力。⑥ 机灵,心细。在下列词语中“精”应选哪种意思?选一选。
精兵简政( ) 精益求精( ) 精神萎靡( )
...
博而不精( ) 聚精会神( ) 精明强干(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gé mìng bō xuē yā pò pī píng
( ) ( ) ( ) ( )
jiě jiù zhuī dào mù biāo xī shēng
( ) ( ) ( ) ( )
三、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兴旺——( ) 光明——( ) 提高——( )
批评——( ) 紧张——( ) 团结——( )
四、解释带点词,并写出句子的含义。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2.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


五、课文内容梳理。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 追悼会上所作的
演讲。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
— ;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来写:树立 ;正确对
待 ;搞好 、克服 、提高 、互相 ,使整个人民
团结起来。
六、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
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 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


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请用“ ”选段的中心句。
2.对于死的意义,毛泽东同志是怎么论述的呢?


七、课外阅读。
长征路上尝百草(节选)
1936年夏天,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翻过大雪山,开始过草地。
艰难地走了二十多天以 后,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全都吃完了。为了战胜饥饿,走出
草地,党组织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带头“尝 百草”的庄严号召。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
入党,但他被那些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带头尝草的勇气所感 动,于是暗下决心,要
向他们看齐,主动加入“尝百草”的活动中。只要看到以前未见过的草,他总是先 尝一
尝,一旦找到一种能吃的草,就马上去告诉其他人。
有一回,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 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忽然高兴
地叫起来:“野萝卜! 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 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
草,叶子看上去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去,拔起一 棵就往嘴里送。
张思德急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 br>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肚子-阵绞痛,随之呕吐起来。
他急忙对 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把手中的草一扔,
就栽倒了,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
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 ,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时刻想着别人,直至最后为保护人民利益光荣牺牲。
1.第3自然段中,对张思德的两处语言描写前都加了“急忙”,由此可以看出
2.这篇短文重点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从个故事中,你感受到张思德怎样的高尚品质?

参考答案
一、1.上下 D dǐng 目 7 竖折折
2.① ② ⑤ ④ ⑤ ⑥
二、革命 剥削 压迫 批评 解救 追悼 目标 牺牲
三、衰败 黑暗 降低 表扬 轻松 分裂
四、1.固:本来;或:有的。句子意思: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
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2.完全:全部; 彻底:贯彻到底,没有遗留。句子意思: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
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五、张思德同志 为人民服务 生死观 批评 团结 困难 勇气 爱


六、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 .他先引用名言,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然后运用对比的写法,具体写什么样的人死
得有价值,什么样的人 死得毫无意义。
七、1.当时的情况紧急,张思德的心情非常急切。
2.这篇短文重点讲了红军过草地期间,张思德主动尝百草的事。
3.我感受到张思德舍己为人、奋不顾身、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13* 金色的鱼钩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抽噎( ) 红锈( ) 青稞面( ) 鱼饵( ) 和面( )
....
搀一段( ) 瞻仰( ) 收敛( ) 搪瓷碗( ) 奄奄一息( )
....
二、给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1.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啊?”( )
...
2.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
..
三、把词语填写完整。
喜( )望( ) ( )边( )涯 ( )( )一息
( )( )腾腾 ( )长( )短 昏迷( )( )
四、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严峻
1.老班长忽然(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2.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 ),但同学们却很敬佩他。
3.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立正敬礼,显得很( )。
4.望着他那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改成陈述句)

2.我背过身,喝鱼汤。(扩句)

3.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
A.这个鱼钩是金子做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B.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闪烁着革命英雄主
义的光辉。


七、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 猫鱼,上面漂着一丁
点儿的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 跑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
么 ,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
么了,吃不下?要 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
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 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 身,擦擦眼
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
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 收敛”的意思。

2.有“ ”画出老班长的神态。
3.用“ ”画出老班长的语言。
4.从老班长的表情、语言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一个人?

参考答案
一、yē xiù kē ěr huò chān zhān liǎn táng
yǎn
二、1.忍不住 2.爱护
三、出 外 无 无 奄 奄 热 气 三 两 不 醒
四、1.严厉 2.严格 3.严肃 4.严峻
五、1.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是不行的。
2.示例:我悄悄背过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喝着鱼汤。
3.鱼钩上闪烁着光芒。
六、B
七、1.收敛指的是(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2.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3.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他说:“ 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
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 太脆弱!”
4.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语文园地四
一、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有意栽花花不发, 。
2. ,忠言逆耳利于行。
3.树欲静而风不止, 。
4. ,莫把无时当有时。
5.书到用时方恨少, 。
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诗人把什么事物赋予了人哪些品格和志向。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口语交际。
在街上路遇电视台采访,记者让你谈谈对“中小学带手机去学校”的看法。



四、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
是否会 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 头发
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2.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
双手就像鹰 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五、仔细阅读下面的这些开头和结尾,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1.开头:19 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哪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
十六年了。——《十六年前的 回忆》

2.开头: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
朗,使我总 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草原》

4.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地母
亲说:“妈 ,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十六年前的回忆》

5.结尾: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
太阳,光线 正无可奈何地消逝,一派荒凉。

参考答案
一、1.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子欲养而亲不待
4.常将有日思无日 5.事非经过不知难
二、1.诗人给竹子赋予了人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2.诗人给“荷”和“菊”赋予了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格。
3.诗人给石灰赋予了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三、略。
四、1.从这句话中可 以看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
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父亲施 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如果删 掉这些内容,表现不出李大钊对共产主
义的坚定和对孩子的慈爱。
2.通过对扁鼻子军官的神 态和“弓”“伸”“扭”“拉”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出
他的心狠手辣。如果删掉这些内容,就表现 不出扁鼻子军官的凶狠和雨来的勇敢。
五、1.开头直接交代回忆的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作者的记忆深刻,语言简洁。
2.作者由景生情,直接表达了自己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这是一种情景交融
的写法。
4.结尾强调父亲的被难日,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的写法,可以把事情说得更加清楚,
使文章前 后联系得更加紧密。
5.照应开头,首尾呼应。通过对男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心中的失落 与
伤心。环境的描写衬托出男孩此刻荒凉的心情。

















14 文言文二则
一、辨字组词。
弈( ) 俱( ) 援( ) 盂( )
奕( ) 惧( ) 缓( ) 孟( )
二、读拼音,写词语。
xué yì biàn dòu zhuān xīn zhì zhì
( ) ( ) ( )
hóng hú pán yú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
( ) ( ) ( )
三、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
....
4.及其日中如探汤。( )( )
..
四、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五、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表现出孔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从《两小儿辩日》中你体会到两个小孩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六、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
若与 ?曰:非然也。


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每句中“之”字的含义。
之:A.弈秋的教导 B.天鹅 C.他,这里指前一个人 D.的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 )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4)虽与之俱学。( )
..
2.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 )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
出( )的语气。
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
3.用“____”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
4.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七、课外阅读。
曾子

杀猪
曾子之妻之

市, 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

还,顾

反为女杀彘

。” 妻适

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

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

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
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②之:到,去。
③女:通“汝”,你。 ④顾:回来。⑤彘:猪。 ⑥适:往,到。 ⑦特:只不过。⑧待:
依赖。⑨子:你。 ⑩遂:就。
1.当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写出你积累的与本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

参考答案
一、学弈 俱全 援助 痰盂 博奕 惧怕 缓慢 姓孟
二、学弈 辩斗 专心致志 鸿鹄 盘盂 沧沧凉凉
三、1.全国 善于、擅长 2.教导 其中
3.他,指前一个人 一起 不如 4.到 热水
四、1.另一个 学生虽然也听着,但是心里却一直想着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
射下来。
2.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但是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3.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
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五、1.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2.孔子具有谦虚的品质。
3.敢于对问题进行思考、辩论。
六、1.(1) D (2) A (3) B (4) C
2. B D
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
4.专心致志是学好的唯一秘诀,如果自恃聪明,三心二意,就是老师再好,也是学
不好的。
七、1.曾子说:孩子年纪小,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教导。如果
母亲欺 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2.示例:做人要讲诚信,尤 其是家长,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诚信的表率,让
孩子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3.示例: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
2.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 )
3.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4.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
二、读拼音,写词语。
xǐ zǎo jī xiè jiāo shòu huā pǔ
( ) ( ) ( ) ( )
méi guī yán suān shí ruǐ lǐng yù
( ) ( ) ( ) (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事情 ( )的实验 ( )的花朵
( )的机遇 ( )的灵感 ( )地注意
四、用“充”宇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科教兴国这个决策( )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2.这种产品畅销,货源也( )。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很不错,内容很( )。
4.他的歌声嘹亮、动听,( )了革命热情。
五、仔细读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填写表格。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反复实

找到真理


谢皮洗澡水的漩为什么?抓住问
罗教涡宗朝逆时号不放


针方向旋转

反复试
验研究



漩涡的方向
与地球自转
有关










六、课内阅读。
当然,见 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
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 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
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 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
不舍精神的人。
1.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在这段话中“条件”指的是什么?

2.从全文列举的事例来看,科学发现中确实存在着“偶然的机遇”,联系生活实际谈
谈本文对 你有哪些启示。


七、课外阅读。
奇妙的蜘蛛网
我回到农村过暑假。有一次在场院乘凉,爷爷说:“ 要下雨了,咱们回家吧!”后来,
果然下雨了。我好奇地问爷爷:“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爷爷笑着 说:“你常看看蜘
蛛网,就知道了。”
于是,每天傍晚我都去观察蜘蛛网,一连几天,我看蜘 蛛网都是平平地挂在那里,
没有什么变化。又过了几天,我发现蜘蛛离开了原来的蜘蛛网,从屋檐下面的 篱笆上竖
着拉了一条条长丝,像一根根细柱子。然后,蜘蛛就沿着这几根竖丝,侧着身子来回地
爬着,绕上一圈一圈的细丝,不一会儿,蜘蛛就结了一个竖网挂在那里。
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爷爷。他让我第二天再去看看蜘蛛网。
夜里下起了大雨,第二天一 大早,我就跑出去看那奇妙的蜘蛛网。噢!我看出来了,
平挂着的蜘蛛网被雨水砸坏了,而竖挂着的蜘蛛 网完好无缺。原来,下雨前,气压低,
蜘蛛感觉出来了,便赶在下雨前先结个竖网,以免雨后无家。
1.在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痛苦——( ) 残缺不全——( )
2.第3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是 。
3.蜘蛛为什么在下雨前结个竖网呢?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

参考答案
一、1.司空见惯 2.无独有偶 3.见微知著 4.追根求源
二、洗澡 机械 教授 花圃 玫瑰 盐酸 石蕊 领域
三、普通 反复 迷人 偶然 科学 敏锐
四、1.充分 2.充足 3.充实 4.充满
五、
人物
谢皮
罗教

化学
家波
义耳
奥地
利医

发现现象
洗澡水的漩
涡宗朝逆时
不断发问
为什么?抓住问
号不放
是什么?会不
会?有什么反
应?什么样意
义?
什么关系?百思
不得其解
反复观
察和分

推断出凡睡
者眼珠转动
时都表示在
做梦
许多试

终于制成了
酸碱试纸
反复实

反复试
验研究
找到真理
漩涡的方向
与地球自转
有关 针方向旋转
偶然发现盐
酸会使花瓣
变红
儿子做梦时
眼珠转动
六、1.在这段话中“条件”指的是善于独立思考和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2.略。
七、1.高兴 完好无缺
2.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3.下雨前,气压低 ,蜘蛛感觉出来了,便赶在下雨前先结个竖网,因为平挂着的蜘
蛛网容易被雨水砸坏了,而雨水可以顺着 竖挂着的蜘蛛往下流,蜘蛛网不易被破坏。
4.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就能从中发现一些道理。

















16 表里的生物
一、用“﹨”画去括号中用得不当的字。
1.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密)。
2.我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决 绝)我。
3.这声音比蝉(名 鸣)要柔和些。
4.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 在)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二、读拼音,写词语。
sān xián hóng liàng qīng cuì chǐ lún
( ) ( ) ( ) ( )
jù jué kǒng bù zhèng shí xī shuài
( ) ( ) ( ) (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单调——( ) 洪亮——( ) 愉快——( )
坚硬——( ) 继续——( ) 丑恶——( )
柔和——( ) 呈现——( ) 猜测——( )
四、选词填空。
严肃 严格 严厉
1.晚饭吃过了,屋里气氛( ),谁也不开口说话。
2.爸爸对我要求很( ),他经常( )地对我说:“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
能更好地位祖国做贡献。”
五、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父亲把表打开了,我问:“为什么它蒙着一层玻璃 呢?”“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
许动。”父亲说。( )
2.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
3.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 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
,并相信了父亲说的 。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
,是个 的孩子。
七、课内阅读。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 。我那时以为凡
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 br>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
地响起来, 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


有死的东西会 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1.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2.把画“ ”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3.文中列举了 等声
音。
八、课外阅读。
一张纸条
上小学时,我喜欢《格林童话》到了 痴迷的地步。那时,父母工资微薄,除了维持
生活以外,根本没有剩余的钱去买一本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的 书。
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
我试着 用钥匙找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2元的纸币,第二天,我从书店里买回了
那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 话》。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父母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
不久,书店里进了一批新书,其中《 绿野仙踪》是我盼望已久的一本童话故事。禁
不住“仙子”的诱惑,我如法炮制。当我再一次打开写字台 抽屉时,却发现里面多了一
张纸条:“峰儿,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我 很惭愧,取
出纸条,悄悄地锁上了抽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张纸条成 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
了我一生的尊严。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我”十分喜欢《格林童话》的词语有 。“风平浪静”
在短文中指 。“如法炮制”在文中具体指

2.“一张纸条”是谁留在什么地方的?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张纸条对“我”的
教育极大?抄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1.密 2.决 3.名 4.在
二、三弦 洪亮 清脆 齿轮 拒绝 恐怖 证实 蟋蟀
三、丰富 细小 痛苦 柔软 中断 美好 生硬 消失 确信
四、1.严肃 2.严格 严肃
五、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六、能发出声音的 极为好奇 表里有个小蝎子 强烈的好奇心 善于观察、爱思

七、1.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 秋晚有各种的
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2.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的。
3.列举了鸟叫、狗吠、蝉鸣、虫声、钟声和三弦声
。“类似的错误”在短文中具体指


八、1.痴迷、梦寐以求 父母似乎没发现“我”拿钱的事 像上次一样,打开写字
台的抽屉,私自拿出里面的钱去买书 不让父母知道,私自打开抽屉,拿父母的钱买

2.是父母留在抽屉的。“从一张纸条成 了我一生的警示,一张纸条给了我一条的尊严”
这句话看出的。



17* 他们那时候很多有趣啊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屏幕( ) 拆开( ) 琼浆( )
...
插槽( ) 闪烁( ) 鄙夷( )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学识浅薄,见闻狭窄。借以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
( )
2.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
3.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
4.双方或多方对某一个问题各执一端,讨论不出最终的结果,谁也不肯停下来。
( )
5.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浪费——( )
( )——失望——( )
( )——鄙夷——( )
( )——痛恨——( )
( )——高傲——(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将一百多年后的上学情形讲得生动有趣:专门的 ,
的课程都不复存在;老师被 取代,纸质书被 取代,互相讨论
变为
等。这一切让读者在玩味情节的同时,也对未来和现实的学习进行反思。
五、冯琪平时看什么书?冯琪对学校的态度如何?


六、课内阅读。
“当然,他们有老师,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是一个真人。”
“一个真人?真人怎么可以当老师呢?”


“是这样的,他只不过给孩子们讲讲课,留些作业,提提问题。”
“真人可没那么聪明。”
“当然聪明啦!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人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冯琪不打算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我功课。”
托米尖声大笑。 “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冯琪。那些老师才不到你家里来上课呢。他
们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所有的孩子都 到那儿去上学。”
“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功课吗?”
“那当然,如果他们的年龄一样的话。”
“可我妈妈说,一个老师必是需要调整的,好适合他 所教的每个孩子的智力。另外,
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应该是不同的。”
“他们当时刚好不是那么做的。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
书。”
1.托米描述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冯琪的学校跟汤米描述的学校有什么异同?

3.读完本文,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学校、厚厚的课本有了一点珍惜感呢?请写出下你的
感受。
参考答案
一、píng chāi qióng cáo shuò bǐ yí
二、1.孤陋寡闻 2.津津有味 3.不屑一顾 4.争论不休 5.因材施教
三、挥霍 节约 绝望 满意 轻视 崇拜 怨恨 喜欢 骄傲 谦

四、教学楼 同样 机器人 电子书 独立思考
五、冯琪平时是通过荧光屏来看书的。冯琪非常“讨厌”她的 学校。因为她的机器人老
师总让她做地理测试题,而她总是出错。机器人老师还没完没了地提问题、让她 回答,
还要把作业和试卷塞进机器里去。
六、1.学校有真人老师,有专门的地方,学习同样的功课。
2.相同点:都有老师。不同点 :冯琪是在家里上学,书是“电脑书”,老师是机器人,
没有同学一起上学。我们现在读的是印在纸上的 书,有真人老师,大家一块学习。
3.略。





语文园地五
一、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穷则变, , 。——《周易》


2. ,日日新, 。——《礼记》
3.青,取之于蓝 。——《荀子》
4.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淮南子》
二、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1.走马观花。
意思:
2.自愧弗如。
造句:
意思:
3.声泪俱下。
造句:
意思:
4.不以为然。
造句:
意思:
5.过犹不及。
造句:
意思:
6.赴汤蹈火
造句:
意思:
三、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2.莎士比亚说:“书 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
功能更是不言而喻。

四、口语交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如人们如何该不该 说善
意的谎言;在电脑时代,人们需不要认真练字等。针对类似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辩论?
并举 例说明。



五、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你能临摹
一下他的 作品吗?


造句:



六、通过六年的学习,你养成了哪些学习的好习惯?和大家分享一下。



参考答案
一、1.变则通 通则久 2.苟日新 又日新 3.而青于蓝 4.不必法古 不必循

二、1.意思: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
下。
造句:示例: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马观花,草草了事。
2.意思: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造句:示例:对他的台风与舞技,我们自愧弗如,只有甘拜下风。
3.意思: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苦、激动。
造句:示例:说起往事,他又后悔又难过,声泪俱下,大家都很感动。
4.意思: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造句:示例:好东西都是相对的,你所谓的好东西别人也许不以为然。
5.意思: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造句:示例:减肥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对健康有害。
6.意思: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造句:示例: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军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三、在文中引用名言警句或者 诗文,既可以起到点题、揭示主旨、渲染气氛的作用,又
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成为一大亮点。
四、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举例略。
五、他的楷 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
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 方。他的代表作是《三门记》。
六、略。














回忆往事


一、读句子,给带点的字注音。
1.明德小学新调( )来一位姓王的语文老师。

2.“老师,我是差( )生,没人提问我的。”

3.陈立是班上数( )一数二的淘气包。

4.我很兴( )奋,即刻就想去看看。

5.我想想也是,就接着往下“折( )腾”,后来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二、用“ ”划去句子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1.从那以后,(慢 漫)长的岁月过去了,经(历 厉)的事情许多也(以 已)淡
忘。
2.陈先生阅后在(末 未)尾批了“(嗅 臭)觉特长”四个字。
3.从(是 事)文学创(做 作),(需 须)要丰富的想象力。
4.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幻 幼)小的心田上(播 插)下文学的种子。
三、判断下面哪几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在后面打“√”。
1.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 )
2.田老师执教40年,桃李满门。( )
3.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 )
4.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
四、按要求写句子。
1.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双重否定句)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陈述句)

3.刘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五、说一说你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


六、课内阅读。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40年前的 一年级
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
下 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田老师所说的“不过是无心插柳”对作者而言,是指


2.最后一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是 。


3.“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七、课外阅读。
他要感谢那双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 到一
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 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
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 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 表
现使她迷惑不解。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 曲的孩子桌前,弯
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 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
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 是脏兮兮的。
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不仅有物质上的给予,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支持。对< br>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
每个人都应 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文中小道格拉斯要感谢的是 的手?原因是

2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 。

3.在你的生活中,有要感谢的手吗?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参考答案
一、ào à ǔ 4.xīnɡ ē
二、1.慢 厉 以 2.未 臭 3.是 做 须 4.幻 插
三、1 2
四、1.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
3.刘老师在灯下认真地批改作业。
五、略。
六、1.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
2.点明中心
3.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
七、1.老师 老师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给他温暖和关爱
2.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3.略。




依依惜别
一、选字填空。
栽 载 记( ) ( )种 ( )倒
诲 悔 追( ) 教( ) ( )悟
历 厉 严( ) ( )程 ( )害
二、用“珍”字组词填在括号里。
1.我们十分( )我们之间的友谊。
2.博物馆里陈列了许多艺术( )。
3.我们要( )青春年华,努力学习,刻苦锻炼。
4.你给我的最( )的礼物——真诚的友情,我将永远( )。
三、选词填空。
热热闹闹 冷冷清清 陆陆续续
1.放学的铃声响过,同学们( )被家长接走,( )的校园,顿时变
得( )。
胆小 无知 幼稚
2.在您的怀抱里,我们从( )变得懂事,从( )变得成熟,从( )变
得勇敢。
四、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老师,您真是童话中的仙子。( )
2.再见,敬爱的母校,在您的怀抱里,我们 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从
胆小变得勇敢。( )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的哺育深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 )
五、你会写赠言吗?把下面几条赠言分别送给老师和几种不同性格的同学。
老师 真诚 意志坚强 悲观 惰性较强 心胸狭窄 缺乏自信
1.送给 :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
2.送给 的同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乃大丈夫也。
3.送给 的同学:我们的情谊如大海,拥有天下最真挚的友谊。
4.送给 的同学:生活有时虽不像你所想的那样美好,但是也不像你所想的
如此糟糕,愿你笑对人生,一路走好!
5.送给 的同学: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6.送给 的同学: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炼。
7.送给 的同学:宽容是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和谐的人生色彩,让宽容永驻
我们心田。
六、课内阅读。
就这样,您无怨无悔地把我们从( )的一年级带到( )的六年级,
成长路上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将铭记在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 之情。
3.请你仿写一段。

七、课外阅读。
明天我们毕业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 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
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 我们传授各
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
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
粉笔的灰尘,已 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
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 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
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 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教诲”的意思是“教训、
教导”。( )
(2)短文中多次出现“您”这个字,在这里特指毕业班的老师。( )
(3)短文中只有两个排比句。( )
2.“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 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仿照这样的句式自己也写一个。

参考答案
一、载 栽 栽 悔 诲 悔 厉 历 厉
二、1.珍视 2.珍品 3.珍惜 4.珍贵 珍藏
三、1.陆陆续续 热热闹闹 冷冷清清 2.无知 幼稚 胆小
四、1.比喻 2.排比 3.引用
五、1.老师 2.意志坚强 3.真诚 4.悲观 5.惰性较强 6.缺乏自信 7.心胸
狭窄
六、1.懵懂天真 心智成熟 2.感激 3.略。
七、1.(1)√ (2)× (3)×
2.省略号指的是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和教诲。
3.是您,在课 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
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 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
资料……
略。
古诗词诵读(一)
一、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昔我往矣( )( ) 2.杨柳依依( )
....


3.今我来思( ) 4.雨雪霏霏( )
...
5.行道迟迟( ) 6.载渴载饥( )
...
7.莫知我哀( ) 8.渭城朝雨浥轻尘( )
..
二、默写诗句。
1.在《采薇》(节选)中写景叙事的诗句
是 。
2.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描写中描写环境的诗句是

3.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相反的诗句是

三、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四、佳句赏析。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诗词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尽”的意思是( )。
A.饮完 B.全,都 C.尽头
(2)“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 ).
A.死去的人 B.老朋友 C.故事中的人
2.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 ,地点是: ,景物是 和
,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诗中作者用一个“ ”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
4.王维的这首诗 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
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 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一、1.从前,指出征时)(指当初从军 2.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4.下雪 5.迟缓的样子 6.又
7.没有人 8.湿润
二、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1.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
2.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3.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四、1.诗人没有直接倾 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
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 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从风景画面中自
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这两句看来 平平常常,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却情真意挚,有着丰富的内涵。
表达了对对友人深厚的情意。
五、1.(1)A (2)B 2.春天 渭城 朝雨 客舍青青 3.柳
4.因为有“朝雨”,道路才显得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从而构
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









古诗词诵读(二)
一、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春光懒困倚微风( )
..
A.懒惰,困难 B.疲倦困怠
2.天街小雨润如酥( )
..
A.天上的街市 B.京城街道


3.最是一年春好处( )

A.时 B.到处,处处
二、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三、填写诗句。
1.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春雨滋润万物的诗句是

2.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柔和、浅淡这一早春特有景色的
诗句是 。通过对比衬托,表明早春之景优于
晚春的诗句是 。
四、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 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
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 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
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 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
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 时光的意思。
五、阅读《春夜细雨》,回答问题。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
写一句话。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 ”
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参考答案
一、1.B 2.B

3.A
二、1.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2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
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三、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四、C
五、1.拟人手法。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深刻的印象。
2.这首诗赋予春雨 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
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 相关的思想感情。
六、1.比喻。俗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一场严冬过后,庄稼是多么盼望春雨 的到来呀!
此时的春雨像滴滴甘露,滋润着大地。
2.一年之计在于春
3.一切美 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
人以希望和盼头。


















古诗词诵读(三)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江上渔者》的作者是 (填朝代)朝时期的 ,字 。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有 传世。《江上渔者》这首诗
表现了


2.王安石,字 ,号 ,人称 。今有 、
传世。《泊船瓜洲》全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的 之情。其中“绿”
的意思是 ,“还”的意思是 。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江上渔者( )
..
2.但爱鲈鱼美( )

3.出没风波里( )
..
4.泊船瓜洲 ( )

三、用“”表示出《泊船瓜洲》诗句的朗读节奏。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根据诗意写诗句。
1.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3.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4.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五、《江上渔者》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六、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2月,王安石再一次被任命为丞相,从南京乘船渡过长江,
来 到北岸的瓜州渡口,回眺家乡金陵(今南京),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泊船
瓜洲》,抒发了诗 人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再写下来。

七、诗词阅读。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 ,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2.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 ;“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
却说只 几座山;“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 的景


象。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 后定稿时才用
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

参考答案
一、1.宋 范仲淹 希文 《范文正公集》 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
2.介甫 半山 半山居士 《临川先生文集》 《王文公文集》 思乡
吹绿,拂绿 回
二、1.捕鱼的人 2.只 3.若隐若现 4.停泊
三、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1.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这首诗主要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岸上人来人往 ,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
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 “江上往来人”
的规劝。
六、略。
七、1.月 思乡
2.一水间 隔 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
3.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 风化为鲜明的形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南一片新绿
的景物变化,既有色彩又有动感,极其传神。








古诗词诵读(四)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游园不值( )
..
2.应怜屐齿印苍苔( )
...
3.小扣柴扉久不开( )
..
4.才始送春归( )
..


二、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三、根据诗词内容填空。
1.《游园不值》是 代著名诗人 写的,这首诗前两句写作者去游园,没
能进到园里去,本来是件 的事,但是作者从 看到
了满园的春色,心情由 转为 。表达了作者
之情。
2.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作者把水比作眼波,把山比作眉峰的诗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中,作者巧妙 地把“惜春”
和“惜别”联系在一起,表现美好情怀的句子是 。
四、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是对偶句,又是比喻句,交代送别之地,从空间着眼,景中寓情。
B.三、四句 巧用设问,一问一答,点明行人去处。此二句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
又流光溢彩,摇曳多姿。
C.下片写离别之情,“才始”、“又”清晰地交代了时间顺序。此二句又为粘对句。
D.整首词善用比喻和想像,写得形象、别致、流利、深刻,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五、诗词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
含意是什 么?



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

参考答案


一、1.没有遇到人 2.在青苔上留下印迹 3.轻轻地敲 4.方才
二、1.园主人大概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2.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3.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
方。
4.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
住。
三、1.宋 叶绍翁 扫兴 伸出墙外的红杏 扫兴 快慰 对春天的赞美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四、B
五、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2.词人从“眉如春山”“眼如秋水” 的比喻中翻出比喻,反过来用“眉峰”“眼波”
比喻山水,构思新奇。“眉眼盈盈处”一语双关,既指友 人所去浙东的秀丽山水,又描绘
了送别时脉脉含情的神态。
3.“春归”“君归”全都无法挽 留,“才送”“又送”可见悲情不断,以“春归”映衬
“君归”,表现愁苦之深。但词人痴想友人能赶上 春并和春同住,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
愿。



古诗词诵读(五)
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萧萧暮雨子规啼( )
..
2.谁道人生无再少( )
...
3.休将白发唱黄鸡( )
...
4.寂寞无行路( )
...
5.因风飞过蔷薇( )
..
二、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2.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三、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山 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
美,淡雅宁静。
B.“萧萧 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
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 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
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四、《浣溪沙》这首词上阙写景, 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
幅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五、诗词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 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之情。
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 ”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
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 ”,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 之情。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
一、1.杜鹃 2.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3.感慨时光的流逝
4.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5.借着风势
二、1.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 ,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
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2.春天回到了哪 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
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三、C
四、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
晚,下起了小雨,松林间传出了子规鸟的叫声。
五、1.初夏 惜春
2.若 因风飞过蔷薇 惋惜或“喜爱”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或 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
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 ,寄托了词人对奏的
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
4.奇妙的想象:词人运用想象,将春 天拟人化,表达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
求。美丽悠长的情味:词人不知春归何处,一心向人请教; 无人知晓时,又向鸟儿请教,
问人人不语,问鸟鸟百啭。在这妙趣横生的抒写中,词人的惜春之情跃然纸 上。




尊重作文-五年级数学题


文科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勤俭节约的故事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网-论坛个性签名代码


减负增效-我不想不想长大读后感


这件事我做对了作文-辽宁招生考试网


我的母亲作文800字-幼儿园大班安全计划


爱弥尔-赞美女人的话


美国肯塔基大学-护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