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

余年寄山水
642次浏览
2020年09月16日 16: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出入境管理处-军训作文


2019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

查字典数学网为你整理了2019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题的相关内容。
一、填空。
1、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2、三角形具有( )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3、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是( )度。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0,它的一个底角是( )。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是( )度。
6、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为( )角形,( )三角形和( )
三角形。
7、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0,它的顶角是( )度。
9、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的和一定是一个( )角。
10、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一个是50度,一个是80度,这个三
角形既是( )三角形,又是( )三角形。
11、用长分别是5厘米、7厘米和( )厘米的三根小棒一定能摆出一个
三角形。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
2、等腰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 )
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第1页共4页


4、一个顶角是8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
5、三角形任意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
6、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四边形。( )
7、锐角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
8、一个三角形可能有两个钝角。( )
三、计算。
1、口算。
0.46-0.06= 3.7+4.3= 1+0.55=
4.6-1.8= 0.65+0.32= 10-9.9=
4+0.92= 4.1-1.1= 0.05+0.5=
7.2+1.8= 1.7+0.37= 6.6-6=
2、用竖式计算。
26.7-17.5= 61.6+31.9= 30-1.65=
24.08+4.33= 67.08-7.58=
验算 验算
32.5+17.45= 45.8-22.27=
验算 验算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7.2-4.42-2.58 38.3+45.5-8.3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
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 、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
第2页共4页


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 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
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 看得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
学习正确的观察方 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
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
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
幼儿乌云是什么 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
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
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
时机 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
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 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
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 br>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 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
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 导幼儿
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
发展语言。如啄木鸟 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
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 象地描述观
察对象。
9937+37 9845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 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 句
第3页共4页


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 老师”有
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
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
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 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
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br>2019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题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
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
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
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 于教书,最初出
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
为出此 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
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 ”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 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本源 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 “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
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
师之意基本一致。
第4页共4页

跟女朋友道歉的话-福建会考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韩国f4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生网-车间年终总结


津桥学院-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外事接待-感恩的短信


日本动漫学校-拉歌口号


文明礼仪作文-工程合同范本大全


广东专科院校排名-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