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淮海工学院教务网-公费出国留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 三 年级 语文
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时间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教 学 内 容
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燕子
3荷花4*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一5守株待兔
6陶罐和铁罐7狮子和鹿8*池子与河流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9古诗三首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
语文园地三
13花钟14蜜蜂15*小虾
习作 语文园地四16小真的长头发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语文园地五
习作:奇妙的想象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
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 习作
语文园地六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
24火烧云 口语交际:劝说 习作:国宝大熊猫
语文园地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
27漏28*枣核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语文园地八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课时数
5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备注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 一 单 元
本单
元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
子》《荷花》以及一篇略读课文《
昆虫备忘录》。其中《古诗三首》选编了唐朝诗
人杜甫和宋朝诗人苏轼、曾几的诗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向我们描绘了大自然中
几种可爱的生灵,抒发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无限喜爱之情;《燕子》是一<
br>篇经典散文,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
然以及燕子的喜爱
和赞美;《荷花》一文则运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形
态美,激发了读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昆
虫备忘录》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生
动描述了几种常见昆虫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对昆虫的探究热情,引导
他们从小培
养认真观察自然,并向往探究自然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本单元还主要安排了
“口
语交际”“习作”以及“语文园地”三方面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力求通过听、
说、读、写等多种学习形式
实现单元学习的巩固与延伸。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
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
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同时能够默
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景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那好,这节课老
师就带你们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走进春天,一起去看
看春天的美丽景色吧(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课件出示几幅春
天美景图,学生观图感知春景之美)。 2.指名说说观图感受,教师适时引入:人们都喜爱春天,画家将春色绘进
了美丽的图画中,音乐家
为春光奏出了一支支优美的乐曲。古往今来,还有很多
诗人则写出了一首首赞美春天的诗歌。你们听(配
乐朗诵《绝句》)!孩子们,刚
才我们听到的这首诗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经典名作(板书:绝句)。
3.引导学生简单交流对诗人杜甫的了解,教师补充出示(唐代著名大诗人,
有“诗圣”之称,
与诗人李白并称为“大李杜”)。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谈话创境引入法,借助形象直观
的画面
唤起学生对春天的感知以及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诗歌的学习,让学
生在良好
的情感体验中进入诗歌意境。
二、初读探究,感知诗意
1.过渡引入:同学们,要想读好这
首有趣的诗歌,我们必须首先准确认读
诗歌中的生字。看,调皮的生字朋友来了,快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
吧。
(1)课件出示生字“融、燕、鸳、鸯”,指寤朗读.教师适时提醒他们借助拼
音读准字
音,重点提醒“融”读后鼻音,“鸳”是整体认读音节,同时补充出示
“鸳鸯”的图片,并简单介绍(鸟
,外形像野鸭而较小。雌雄多只或成对生活在
水边)。
(2)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方法:
生:因为“鸳、鸯”在一起时是一种鸟的名字,所以两个字都有鸟部,而上
半部分体现了两个字
的读音。
师:你这是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生字的,非常不
错! <
br>生:我觉得“燕”可以用顺口溜的方式记住——“廿”在上头,“北”中添
个“口”,“四点”下
边走。
师:你运用了形象识字法,读着读着我们就准确记住了“燕”这个字,谢谢
你,你真棒! (3)指导书写生字,教师重点强调“融”字的左下部分易错的地方(“䒑”不
能写成两笔短横了)
;“燕”中间部分的“口”要写得偏小,下面不能写得太散了,
要注意后面三点的方向一致;“鸳、鸯”
两个字上半部分都要写得略扁,把下半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部分的“鸟”盖住。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强调提醒。
2.出示诗歌,引导学生将生字带进诗歌中再次进行朗读,注意读准词语,
读通句子。
(1)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提醒读准朗读节奏(迟日/
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诗歌朗读练习,注意读中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感。
3.细读诗歌,斌
着借助画面感悟诗意,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借助课文
中的注释或是请教同学、老师进行理解。
(1)与同桌交流自己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指名学生汇报对诗歌大
意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注释
理解词语“迟日、泥融”等词语的意思,并简要补充部分
词语的意思(江山:江
河和山岭,借指国家),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诗歌。 (3)引导学生再次研读诗歌,借助课文插图想一想:这四句诗都描写了哪些
景象?教师根据学生的
思考、问答归纳板书(景物: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动
物:燕子、鸳鸯)。
4.再读诗歌,
展开想象:诗歌画面中的这些景物各自都具有怎样的特点?
试着用诗歌中的词语来概述。教师适时引导学
生抓“丽、香”感受自然景物静态
之美,抓住“飞、睡”两个词语体会鸟几的动态之趣(补充板书:静态
动态)。
5.课件再次出示美丽的画面,教师激情小结:多美的春天呀!温暖的太阳
此时正照
耀着大地,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出醉人的芳香。勤劳的小
燕子正在忙着衔泥筑巢,可爱的鸳
鸯卧躺在温暖的沙地上美美地睡觉。祖同的山
河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来,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喜爱之
情再读一凄这首诗歌。
6.指导朗读,教师再次激情范读,学生练习有感情朗凄,可以边读边配上
有趣的动作。
7.指名感情朗读,并试着进行背涌,学生齐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中想
象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借
助对画面内容的感知激发想象,更加准确地了解了诗歌的大意,并从色彩
、味道、
感觉、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描绘春天的美景,从而真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
发热爱
之情。
三、拓展延伸,感悟诗情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过渡:诗人杜甫用这首诗来
赞美美丽的春天,孩子们,诗中的自然景物
和动物成了这种画面中的主角,它们有动有静,一定也给你们
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那么你们通过这些事物感受到了春天大自然怎样的气息呢?
2. 学生简
单交流,教师归纳板书(春光景色美动物显生机),同时引导学生
从中体会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喜爱、赞
美之情。
3.拓展学习: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其他捕写、赞美春天的诗歌,同时
让他们
进行有感情诵读。教师适时补充《春雨》《春晓》等,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诗歌。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延伸拓展学习法,让学生从一首诗歌的
学习延伸至其他同类诗歌的补充学习,实现
了学习过程中的“举一反三”,有效
形成了诗歌文化的积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
,让我们记住诗人杜甫以及他的诗歌《绝句》。并用自己优美的诵读
表达我们对于春天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之情吧(全班学生再次配乐齐诵诗歌)。
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景物:迟日、江上、春风、花草(静态) 春光景色美
绝句
动物:燕子、鸳鸯 (动态) 动物显生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2.认识本课“惠、崇、豚”3个生字,会写“惠、崇、芦、芽、短”5个生
字。理解诗句的意
思以及诗歌内容。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课件出示惠崇的《春江晚景》图,学生认真观看图画,并简要说说画面
内容。
师:孩子们,睁大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们从这幅画中部看到了哪些事物
呢?
生:我看到了几枝鲜艳的桃花开得非常好看。
生:地上的小草嫩绿嫩绿的.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生:我还看到了河里有几只鸭子正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师:经过你们的描述,这幅画一下子就充满了春天的美丽色彩。
孩子们,其实你们看到的这幅
早春图是北宋著名僧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
(板书:惠崇春江晚景)指导学生读准“崇”字的后鼻音
、翘舌音,并能够正确书
写“惠、崇”,提醒他们“惠”中间部分的横画右边还有一笔点画,且上半部分
要写得略微紧凑;“崇”上半部分的“山”写得略小。另外,两个生字的横画都
较多,书写时需
要注意横画之间等距的原则。简单介绍惠崇(北宋有名的僧人,
能诗善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便是为这幅画专门而作的诗歌。
2.师生交流对诗人苏轼
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
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
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所写的题画诗。
【设计
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课件激趣引入法,让学生在观图的过程
中有效激发出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自读情况,并进行正音。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
注意指导读准“芦、芽、豚”
三个生字的读音(同时再次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生字,重点提醒学生“芦、
芽”
两个字上半部分的“艹”都要略宽于下半部分)。
4.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诗歌
的停顿与节奏(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5.学生齐读诗歌。
6.再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诗歌主要描骂
了惠崇《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江晚景》这幅画中的
景物)。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诗人所描写的画中事
物。教师板书:竹子、桃花、江水、蒌蒿、芦
芽、鸭子、河豚。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初读感知法,让学生在朗读诗歌的基础
上进行诗歌自主研读活动,读通了诗句,同时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探究,想象意境
1.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诗句,借助课文旁边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不
理解的做上记号,与
同学、老师交流。教师巡视点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
动。
2.课件出示“蒌蒿、芦芽、
河豚”的图片,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相关注
释认识诗中所描写的几种事物(蒌蒿:草本植物。叶子背面
密生灰白色细毛,花
冠筒形。干的茎叶点燃后生的烟能熏蚊蝇。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鱼。头近圆形,身体圆筒形。遇敌害时整个身体能膨胀如球,浮在水面上。内脏有剧毒。
常生活在近海底层半
咸水中,有时也进入淡水区。)
3.学生交流对诗句大意的理解,归纳并串讲诗句意思(竹林外两三枝
桃花初
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
芦苇也
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
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
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来的,诗人用他的想象,
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息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4.再读并思考: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是从哪些诗句中惑受到的?
(1)学生交流
(描绘了一幅江景早春图,从桃花、萎蒿、芦芽等景物中可以感
受到……)。教师适时再次展示《春江晚
景》图,引导学生体会早春景物的特点(简
单补充鸭子对气候变化尤其是春天到来与否感知最准确的特点
)。
(2)质疑:诗歌的最后一句是不是诗人从画中看到的(不是,这是诗人由画面
生发的想象)?
(3)想象体验:假如你现在行走在这如画的江边,在盎然的春意里,你内心
会有怎样的感受(
感觉春光如此美好,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情……)?板书:喜爱春
天、赞美春光。
5.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中理解、
读中想象的方法,让学生更
好地感悟了诗歌的内容,并真正融入到了诗歌的美好意境之中。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四、课堂小结
1.指名有感情地诵读并尝试背诵诗歌,师生点评(注意处理好诗歌情感以及
节奏等)。 2.教师小结:苏轼真不愧是宋代最著名的诗人,一首题画诗都能够写得如
此生动鲜活,读后让人如
同身临其境。同学们,课下多搜集一些他的其他诗歌,
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一下大诗人的美好情怀。
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
竹子、桃花、江水、萎蒿、芦芽、鸭子、河豚
(喜爱春天 赞美春光)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减”,会写“梅、溪、泛、减”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知诗歌大意,感受初夏季节的美好和大自然
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过的两首古诗并进行熟练背诵,学生齐诵这两首诗
歌。
2.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课最后一首古诗(板书诗题,
注意提醒学生读准“衢”的读音,同时引导他们借助教材注释理解诗题的意
思)。
3
.引导学生交流对诗人曾几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曾几,字吉甫南宋诗人,
部编人教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自号茶山居士。其诗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生动,咏物则
重神似)。 <
br>【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回顾引入法,既让学生有效巩固了旧知,
同时又使其对本课所
要学习的诗歌产生积极的心理期待。
二、总结学法。自主研读
1.质疑交流:同学们,通过
前两首诗歌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累积了一些
有效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能简单交流一下吗?
生:我觉得学习古诗时一定要先把古诗读通顺,所以准确辨识每个生字的读
音和字形。
师:是啊,理解诗意的重要前提就是读通、读顺诗句(归纳出示:读通诗句)。
生:熟读古诗
后,我们还要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把整首诗连起
来说一说。如果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我
们可以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师:这个方法非常好,由字词到句子再到整首诗歌,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诗
歌的大意啦(继续出示:理解诗意)。
生:我们还要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诗歌。
师:作文的最高境
界是“文为心声’,诗歌亦是如此。诗人想借助诗歌表达
自己内心怎样的情感呢?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
,使不算真正学会诗歌(出示:
体会诗情)。
生:老师常告诉我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觉得我们还要反复诵读诗
歌,然后才能牢记诗歌。
师:对,诗歌的有效积累除了诵记之外.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出示:
诵读积累)。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试着感知诗句
的朗读节奏。教师巡视了
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适时予以点拨、指导。
(1)课件出示诗歌,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教师提醒读准
生字“泛”(不要读成
了“乏”音),同时适时引导学生交流对四个生字“梅、溪、泛、减”的识写认<
br>知(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型结构……),并重点指导书写“溪”,提醒学生注意右
半部分上面的三
点以及中间的“幺”均要写得紧凑,下面“大”的横画则要写得
稍长;“泛”右边“乏”的第一笔撇为平
撇,下面的“之”整体成略扁之势;“减”
右半部分的斜钩要写得舒展。学生根据教师的范写提示自主描
写生字。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教师范读诗歌
(课件出示诗歌的朗读节奏: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
/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
五声)。学生按照节奏再次练习朗
读,齐读诗歌。
3.再读诗歌,试着借助注释及图片理懈诗
句的意思以及整首诗歌的大意,
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1)与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注意相互之间进行纠正、补充。
(2)课件依次出示诗
句,指名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适时补充部分词语的
意思(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日日
晴:天气日日晴好;不减:并
没有减少)。同时指名说说对诗句大意的理解,并试着串讲诗意,教师及时
予以
补充(梅子黄透了的时节,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
到了小溪的
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清凉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
密,树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叫,比
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3)学生在感知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有节奏的朗读,并通过诗意及课文插图
想
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4质疑探究:这首诗歌主要描写的是哪一季节?想象你是一位画家,你
将用
怎样的色彩来描绘诗歌所呈现的画面?
(1)学生交流对诗歌季节的理解(夏季),说说
自己的理由。教师适时引导他
们抓住“梅子黄时”明确诗歌所写的是初夏时节(五月份)。
(
2)继续交流对诗歌画面色调的感知(绿……),教师适时聚焦“绿阴不减”
体会初夏时节兰衢道中茂盛
蓬勃的绿色(板书:绿阴界减),同时从中感受初夏时
节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板书:充满生机)。 <
br>(3)展开想象:在如此宁静的山路中,除了眼前所见美景。你还听到了什么?
(板书:黄鹂呜叫
),同时引导他们继续想象如果自己此时正走在这样的山路中,
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开心、舒畅……
),教师归纳板书(意趣盎然),同时体会
诗人对眼前所见及耳畔所闻的无限喜爱之情(补充板书:所见
所闻)。
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意境之美,并试着进行背诵练习。指名背诵展
示,生齐背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利用回忆总结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读,既体现了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的培养,同时又让他们初步掌握了诗歌学习的一般步骤,做
到了课堂教学的省时高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三、课堂小结
1.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教师小结:大自然确实是充满
生机的美好世界,同学们,课下再找一找
其他描写大自然景物美的诗歌读一读、品一品,说不定你们也能
够学会用诗歌的
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好自然的喜爱之情哟。
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所见:绿阴不减(充满生机)
三衢道中
所闻:黄鹂鸣叫(意趣盎然)
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走进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光凭对诗句
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还远远不够。因此,针对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在引导学生初读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
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借助课文内容插图的形
象再现,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更
深层次的发展,从而保证了他们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美好春景的进一步感
知,同时
也真正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以及春天的喜爱之情。
2. 燕 子
教学目标:
1.会认“伶、俐、翼”等10个生字,会
写“凑、拂、集”等12个生字,
理解“烂漫无比”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学生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按一定的顾序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春天及小燕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作者郑振铎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伶、俐、翼”等10个生字,会写“凑、拂、集”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的脉络,感受春天的景物之美。
教学过程:
一、字谜激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猜一个字谜。
课件出示(“廿”是头来“口”是身,“北”是翅膀分两边,若问尾巴藏哪里?
“四点”落在最
下边)。
生:是小燕子的“燕”字(教师肯定学生的猜测并板书“燕”)。
师:这个字在上
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相信大家一定也认识燕子吧。谁来说
说自己对燕子的了解?
生:我知道春天一到,燕子飞到北方。
师:燕子是候鸟,它们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
生:燕子喜欢在屋檐下筑巢,它们非常勤劳。
师:而且它们筑巢的技术非常高超,所筑巢穴不仅牢固,而且具有冬暖夏凉
的特点。
生:我还知道“燕尾服”的样式就是服装设计师们从燕子身上受到的启发。
师:你们的知识可
真丰富!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燕
子”(补充板书)。
学生齐读课题,注意“子”读轻声。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采取谜语激趣法引入教学,即遵
从了学生认知的心
理特点,有效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巧妙实现了前后认知的衔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二、夯实基础,理清文脉 1.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然后与同桌交流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词“吹拂、聚拢
、形成、横掠、痕迹”等,指名朗读词语,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准生字“拢”是第三声,“掠”中间的音
节是“ü”,同时注
意读准“形”是后鼻音,而“痕”则是前鼻音。学生齐读词语,教师随机指词语学生抢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范读指导,重点指
导读好课文第2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
3.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围绕着课题各段都
写了什么内容?
试着将课文划分段落,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相同的内容应归为一部分。
(1)学生思考并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
确课文分别从燕子的外形、美好春景以
及燕子飞行、停歇时的姿态三个方面来描写的,同时引导学生用简
洁的语言概述
这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与点拨指导
相结合的方法,让
学生初步实现了与文本对话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夯实了朗读基础,同时理清了
文章的脉络层次。
三、走进春天,感受“景之美”
1.出示春天的景物画面,引导学生观
看并说说自己的感知,教师适时补充
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文段,看看作者分别给我们
展示了哪些
春天的景物,作者又是如何来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的?
2.学生自主朗读并图画出文段中描写的景物,同时找出宦们各自的不同特
点。
3.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课件聚焦“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
同时引导学生说饼它们各自的
特点如何,课件聚焦“微微地、如毛的、千条万条
的、红的白的黄的、青的、绿的”等词语,引导他们体
会春天轻风温暖和煦、春
雨细密如丝、柔柳轻盈飘逸、花儿五颜六色以及草叶嫩绿的特点,从中感受春天
万物充满生机。同时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及文段随文理解“烂漫无比”(形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鲜花争相盛放,一派色彩鲜艳美丽的景象)的意思并指导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自
然段,要注意读得轻柔、舒缓。
4.课件再次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文段并想一想自己从这句话中体
会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随文理解“伶俐”(聪明;机灵)、“光彩夺目”
(形容光泽色彩鲜
艳耀眼),同时出示两幅画面(自然景物图、加入小燕子的自然
景物图),引导学生将两幅画面进行比较
,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更喜
欢有小燕子的图画,因为小燕子让图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适时引导学
生从“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一句体会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并试着进行背诵练习。指名背诵,教师
适时进行点拨。 <
br>【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图文对照法,让学生将画面与文字结合
起来进行学习,有效实
现了对自然景物美的准确感知,激发了对春天大自然和小
燕子的喜爱之情。
四、巩固生字识写
1.课件出示课后双横线内的生字.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师生再次进行朗
读纠正。同时引导学
生简单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提醒他们借助形声字形旁
加声旁、汉字添加偏旁等方法进行生字的个性
化识记。
2.再次出示田字格内的12个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结构以及笔画
等,看
看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聚”中间部分有一个短的乎撇
不能写丢了……)。教师适时进
行部分生字的范写指导,“拂”字右半部分三笔横
画之间要紧凑、等距、略长;“聚”上半部分“取”的
右边“又”的撩画变成点
画,下半部分左边的两笔撇画要注意紧凑和长短,右边最后一笔捺画要舒展;“
倦”
右半部分“卷”最后一笔竖弯钩不能超出上半部分的捺画。
3.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
巡视检查指导,及时厦馈书写情况,重点强调
学生注意笔画之间要紧凑、合理。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观察比较与教师范写指导相结合的
方式,让学更好地掌握了生字的书写要领,
提升了美观书写汉字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孩子们,作者郑振铎是如何描写小燕子可爱样子及姿态的呢?下
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这可爱的春之精灵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课文第l—3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
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文中词语,指名朗读、齐读,教师再次进行朗读规范指导与强
调。
2.
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能背诵的同学试着进
行背诵),教师肯定学生的朗读
,同时引入:看,可爱的春之精灵——燕子飞来
啦,孩子们,赶紧热情地向它们问好吧(课件补充出示小
燕子的图片)!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复习引入法,让学生不仅有效夯实了朗
读
认知,同时也自然引入了课文的主角——燕子。
二、图文对照,感受燕子的“可爱”
1.引
导学生认真观察燕子的图片,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燕子的外形特点,
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
(1)指名学生借助图片描述燕子样子的特点,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从整体
到局部进行描述,
并注意抓住燕子身体各部位的样子、颜色等特点说具体。
(2)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认
真朗读,看看作者重点抓住了燕
子身体哪些部位来介绍的,又是如何将其介绍清楚的?找出相关词语。
(3)学生交流,课件适时聚焦“羽毛、尾巴、翅膀”,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
中的描述体会这
三个部位的颜色、形状特点(板书:样子美),引导学生抓住文中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
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的描述体会作者描述的准确、形象,同时出示“剪刀”图片,进一步体会比喻之
妙。
(4)再读第1自然段,试着用文段中的词语说说自己对小燕子的感觉,教师
归纳板书(可爱、活泼)。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小燕子可
爱、活泼的特点。
(5)出示填空练习:“一身( )的羽毛,一双( )的尾巴,一对(
)
的翅膀,凑成了( )的小燕子。”学生填空并试着进行背诵。
教师指名进行背诵展示,学生齐背。
2.过渡引入:看到你们如此喜欢它们,这些可爱的小燕
子可高兴啦。瞧,
它们在阳光中快乐地飞起来啦!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
找出描写小燕子飞行姿态美的词句,想一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什么(板书:飞
行美)。
师:小燕子都是怎么飞行的呢?
生:小燕子斜飞在旷亮无比的天空(板书:斜飞),课件适时
出示天空图片,
引导学生理解“旷亮无比”(指天空开阔、明亮)的意思。
师:你从燕子“叽”的叫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小燕子飞行速度非常快,眨眼工夫就从这里的稻田上飞到了
那边的高柳下了。
师:第4自然段中哪些词语也写出了小燕子飞行速度非常之轻快呢?
生:我从“横掠”这个词语中感受到小燕子轻巧、灵敏的感觉(板书:横掠)。
生:我还从“
偶尔沾了一下水面”体会到燕子横掠过湖面时的轻决灵活,因
为“沾”字写出了燕子尾尖轻轻点了一下水
面的动感。
师:你能把“掠”和“沾”换成其他的词吗。
生:“飞”。
生:“贴”。
师:跟文中的“掠”和“沾”比较,谁更恰当呢?
生:“掠”和“沾”字更能表现出小燕子轻巧灵活的感觉(板书:轻巧、灵活)。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4自然段,注意想象小燕子飞行时轻巧、灵活的感
觉。
3.过渡:看,有几对燕子飞倦了,它们正停歇在电线上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课件出示燕子停歇在电线
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画面中电线、燕子
以及画面背景等的感知(归纳板书:停歇美),教师适时有
感情引读课文第5自然
段。
(2)学生认真自读第5自然段,看看作者将停歇的燕子放在怎样
的背景中,
整个画面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感觉?
(3)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
住“几痕”体会电线的纤细,并
借助电线、燕子等景物想象画面的和谐美,同时用文段中的词语来描述此
时燕子
给自己的感觉。教师归纳板书(闲散、小黑点),随文理解“闲散”(清闲而无拘
束的意
思).同时抓住最后一句话体会春天及燕子一起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
画(板书:有趣的图画)。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注意读出燕子停歇时的画面美。
4.指导学生将整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件适时播放舒缓的音乐。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
主要采取了图文对照学习法,让学生借助对画面的
感知更好地融入到课文语言文字中,轻松实现了对燕子
不同状态下的美好感觉的
准确感知。
三、深化感知,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简要说
说自己学过课文后的收获(感受到了春天、小燕子的美
丽……),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春
天及小燕子的喜爱、赞美的情
感(板书:喜爱、赞美)。
2.课堂小结:是啊,小燕子确实是
惹人喜爱的春之精灵。孩子们,老师希
望你们能够在课余时间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展现你眼中的燕子,可
以说一说、画
一画甚至写一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2
燕 子
样子美:羽毛、尾巴、翅膀(可爱、活泼)
飞行美:斜飞、横掠(轻巧、灵活) (喜爱、赞美)
停歇美:闲散、小黑点(有趣的图画)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在两个方
面做得比较好。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
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及小燕子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
察画面,实现了将
课文抽象语言转化为直事物的目标,从而准确感知到了春天景物的美好以及小燕
子的可爱,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能够保持积极的状态。其次,在引导
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品读
的过程中,注重了对课文关键词句的挖掘,让他们通过圈
画、比较、品悟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对作者叙述语
言准确精妙特点的感知,这为今
后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提供了借鉴,实现了读写一体化的语文学习理念。
3. 荷 花
教学目标:
1.认识
本课“挨、蓬、胀”等5个生字,会写“瓣、蓬、胀”等11个生字,
理解“挨挨挤挤”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第2~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学生热
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的美丽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形成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
了不起”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作者叶圣陶的相关资料;搜集关于荷花的诗句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挨、蓬、胀”等5个生字,会写“瓣、蓬、胀”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及行文思路,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通过朗读
品悟荷花的
美丽多姿,练习想象说话。
教学过程:
一、猜谜创境,激趣导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谜语激趣:孩子们,老师今
天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有趣的谜语(课件出示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学生猜谜语,教师
适时板书:荷花,引导学生交流对荷花的了解,课件补充出示几幅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颜色、样子。
2.引入学习:正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蓬而不妖
”的品质,
所以从古至今荷花一直是人们描写和赞誉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现
代著
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谜语创设导入情境法,
让学生在猜谜谈
话中激发兴趣,唤醒记忆,同时产生了学习课文的良好、积极的心理期待。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认真聆听,看看课文中哪些生字容
易读错.听
读后与老师、同学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
音,
尤其是容易读错的生字需要特别注意练习巩固。
2.检查学生字词识读情况:
(1)出示课
文中的生字,小组开火车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进行范
读指导,重点提醒读准“蓬、胀”两个字
的后鼻音,同时注意“瓣、翩”的读音
(不能读成“辫、扁”的音),另外,“佛”的韵母是“u”,不
要读成了“o”音。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识记,教师提醒他们可以借助比一比、加一加等方式进行生字识记,同时引导他们说说田字格中的11个生
字在书写时需要特别
提醒别人注意些什么。
生:“瓣”中间部分是“瓜”,不能写宽了,更不能写成了“爪”。教师适时<
br>进行范写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左右两部分竖画的异同,同时注意三部分要写得紧
凑。
生
:我觉得“蓬”这个字是上下结构,在书写的时候容易写成左右结构,所
以上面的“艹”要写得略微宽一
些。
教师肯定学生的观察发现,并范写指导,提醒下半部分的“逢”要写得紧凑
些,最后一笔
平捺要舒展。
生:“姿”这个字下面是“女”,横画要写得较长,完全托住上面的“次”。
教师再次范写指导,提醒注意“次”写得略小,下面的“女”横画舒展且略
成斜势。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3)引导学生描写剩下的生字,教师巡视检查并及时予以书写强调指导。
(4)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名朗读。教师教读词浯,学生齐读。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
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进行部分句段的朗读指导,
重点注意指导读好课文第2自然段。
4.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荷花的(气味、
颜色、形态)。除了描写荷花
,作者还写了什么(还写了作者看荷花时产生的联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相
应的段落。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与教师规范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
生不仅实现了基础认知的夯实,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同时也初步感知了课文
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
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潜心会文,初识荷花“姿态美”
1.质疑: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
描写了荷花的美好姿态呢(第2自然段)?同学
们,认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在公园的荷花池
旁看到了哪些景物。
2.学生阅读思考、交流理解(看到荷叶、荷花),教师板书(荷叶荷花),同<
br>时适时引导学生分别从文中找出描写荷叶、荷花的句子,看看作者抓住了它们的
什么特点进行描写
的。
3.
学生阅读、圈画,找出描写荷叶、荷花特点的句子,想一想自己从中体
会到了什么,然后与老师交流。
(1)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引导学生朗读并找出最能体现荷叶的特
点的词语(教师适
时板书:挨挨挤挤、碧绿),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挨挨挤挤”
的意思,体会荷叶长势旺盛,充满了生
命的绿意,同时体会比喻句对突出荷叶“多、
大、绿”几个特点的重要性。
(2)继续出示第
二、三句话,引导学生认真品读,看看作者分别描写了哪几
种姿态的荷花,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好?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聚焦
“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引导学生体会排比句式具体写出了
荷花的
三种姿态,教师适时借助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小莲蓬”“花骨朵儿”,理解“饱胀”
(饱
满鼓胀)的意思,体会荷花的美好形态。再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
意读准“花瓣儿、花骨朵儿
”等几化音。同时试着用排比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教
师适时引导他们注意围绕一个内容从几个不同方面进
行说话练习。
(3)重点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里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的“冒”可不可以换一个词,为什么?教
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冒”体会荷花努
力向外拱、往上升的感觉,就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可爱,从而体会
作者用词之妙。
4.再次出示荷花、荷叶图,引导学垒说说看到此情此景,自己想到了哪些
诗
句。课件适时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引导学生再次体会
荷叶密集茂盛、荷花分外娇
美的姿态。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荷叶、荷花的形
态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图文对照法,让学生在观察中直观感受
荷花、荷叶之美,并
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进一步达到认知深化,初步激发了对荷
花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
1.
面对这样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的内心产生了怎样奇妙的感受呢?下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作业布置: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第2~4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
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词语,教师适时予以纠正、
指导,学生齐读。
2.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齐读、背诵文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
了复习引入法,让学生有效实现了旧知的
回顾与夯实,同时也减轻了课文诵读任务,降低了背诵难度。
二、继续品读,感悟文情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过渡:在我们的眼中荷花无疑是美丽的,那么作者叶圣陶的感受跟我们
是否一样呢?请大家认真
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在作者的眼中,荷花又给
他带去了怎样的感觉呢?
(1)学生自
主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描写荷花带给自己感受的词句,
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板书(姿态各异、很美),同时指导学生感
情朗读第一句话,注意读出“很美”的陶醉之感。
(2)课件出示第二句话,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句子,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重点提醒他们思考“
活的画”“画家”在这里分别用来比喻什么(分别比喻“一
大池荷花”“大自然”),同时引导他们说说
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
适时引导他们体会“一池荷花”不仅美得像一幅画,而且还是一幅具
有香气、色
彩和生命力的图画,因而是“活的画”。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为什么作者会
说“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指导,引导他
们从这句话中体会大自然的神
奇且富于创造美,简直就是最了不起的“画家”。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对荷
花及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同时试着进行文段昔诵,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
2.想象激趣:如果你就站在这一池荷花前,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
生:我会觉得自己也是一朵漂亮的荷花,身上还穿着雪白的衣裳呢!
教师板书:仿佛是荷花。
师:你们的样子也很美,简直就是纯洁的荷花仙子!阳光照在你们身上,微
风拂过你们脸上,亲
爱的荷花仙子们,你们想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满心的愉悦之
情呢?
生:我想翩翩起舞,让我的衣裳随风飘动。
生:跳累了,我还想静静地站一会儿,然后与蜻蜒、小鱼聊天,玩耍。
师:它们会跟你聊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生:蜻蜒会跟我热情地打招呼,向我问好。
生:小鱼会悄悄告诉我它昨夜做的好梦。
生:小蝴蝶也来了,它夸我真美丽。
师:
跟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聊天确实让人感觉十分美好,荷花仙子们,让我
们带着这美好、愉快的感觉读一读
课文第4自然段吧。
指导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试着进行背诵练习。学生尝试齐背,教师适时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拨、引导。
3.过渡:孩子
们,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深呼吸,说说自己似乎闻到了什么(教
师板书:闻到)。
(1)学生
描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从中找出描写荷花
香味的词语,教师补充板书(清香),
同时引导学生说说“我”闻到清香后的表现
是怎样的(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
赶紧”一词体会作者
被荷花的香味吸引,迫不及待要去赏荷花的心情。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清香”一词带给自己的感受。
4.播放舒缓
的轻音乐,指导学生将课文第l~4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注意读中再次想象荷花的清香气味以及
姿态美。尝试背诵第2~4自然段,学生
进行背诵比赛。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
探究交流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读,
并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读书感受,不断深化对文章内容及情感
的理解。
三、延伸拓展,课堂小结
1.谈话引入:孩子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关于荷花
的诗句,你们能把
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吗?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出示经典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
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
蜒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指导学生有感情诵读。
3.教师小结:面对如此美丽的一
池荷花,谁都会陶醉其中。瞧,我们的叶
圣陶爷爷都是好久后才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插上了想象翅膀的赏荷
人呢!看来,这
些荷花真是大自然美丽灵动的仙子啊!
4.作业布置:认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
的花,仿照课文第2白然段的描写方
式写一段话,注意抓住该花的主要特点,要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表达。
板书设计:
闻到: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 碧绿
3 荷花 看到:
荷花:姿态各异、形态美
想到:仿佛自己是荷花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
课文时,教师巧妙利用了本课细腻生动的语言特点,首先充分运用
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荷花、荷叶等
图片,并于不知不觉中创设了趣味生动的
学习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使他们能够带着愉悦
积极的情感参与
到学习认知活动中,同时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对画面的感知,准确抓住
课文重点,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内容烂熟于心。与此同时,教师还让学生在理
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多样
化的朗读,既避开了教师乏味讲解之弊,同时又让学生
在读中不断融入到文字所营造的画面中,实现了“
以读代讲”的教学效果,可谓
一举两得。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录、凡、距”等10个生字,理解“琢磨”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快速读文的能力,并能够了解文中昆虫有趣的秘密
,体会观察
发现的乐趣,从小培养观察自然、探究昆虫世界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中几种昆虫的秘密。
教学难点:能够仿照课文的形式试着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作者汪曾祺的资料以及含有昆虫的成语;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一
一、课件激趣,引出课题
1. 课件出示几幅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图
并说说画面中动物的名字及其
所属科目,教师归纳板书(昆虫),指导学生读准“昆”的读音。
2.过渡引入:有一位叫汪曾祺的老爷爷非常喜爱观察昆虫,为了让更多人
也能通过他的观察发现了解
关于昆虫的秘密,他还写了一篇有趣的文章(补充板
书:备忘录)。
3.指导读题并说说对课
题的理解,教师简单补充(指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明与昆虫有关的图片、文字或语音资料)。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多
媒体课件激趣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昆
虫图片,自然激发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兴趣。
★导入二
一、成语比拼,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一个“昆虫成
语大比
拼”游戏,你们敢比一比谁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更多吗?
老师先说——金蝉脱壳。
生:螳螂捕蝉。
师:井底之蛙。
生:画蛇添足。
师:螳臂当车。
生:蜻蜓点水。
师:孩子们,你们积累的含有昆虫的成语可真不少哇!这说明你们平时就是<
br>个善于积累的好学生。说到昆虫,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学习一篇有趣的文章(板书:
昆虫备忘录,提
醒大家读准生字“昆”,同时简单交流对课题的理解)。简单介绍
文章作者汪曾祺,课件补充出示(中国
当代作家、散文家,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
作上颇有成就)。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巧妙利用
了三年级孩子喜欢比赛的心理特点,采用
了成语大比拼的形式创设课堂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
积极性。
二、自主读文,初识昆虫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拼音搂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不认识的字做上
记号,可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同时看看课文一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昆虫,自己感
兴趣的昆虫介绍可以多读几遍。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时予以点拨指
导。
2.检查自主读文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提醒读准生字“绸”是翘舌音。
学生齐读。 <
br>(2)指名说说课文…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昆虫。课件出示表格,教师根据学
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出
示昆虫名称(蜻蜒、苍蝇 花大姐 独角仙 蚂蚱)。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3)指名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昆虫的介绍,同时简要说
说原因(我最喜欢蜻蜒和苍
蝇部分的介绍,因为觉得它们的复眼非常有
趣……),并认真朗读该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再次
进行范读指导,注
意提醒“蝇”在“苍蝇”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再次选择白己喜欢的
昆虫介绍,根据课件出示的表格分别找出
这类昆虫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有趣发现,注意进行圈画相关语句,
同时可以联系自
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学习交流,在
填写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讨论探究。教
师深入小组间进行交流学习检查及指导,并及时给予点拨、提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语句,并在此基础上
对课文所描写的昆虫作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奠
定基础。
三、探究交流,了解昆虫
1.指名学生展示说说自己最喜欢课文中哪一种昆虫,课件聚焦出示该部分
内容,引导学生说说
该昆虫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义从它们身上发现了怎样有趣
的秘密?教师根据学生的l可答适时引导他们
利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概述,
同时归纳出示: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
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教师补充关于“复眼”(甲壳类、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视觉
器官,由许
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复眼能
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电能分辨颜
色)、“国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
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
笔、墨、国画颜料、寅
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等知识。 3.过渡:这篇课文虽然属于科普文章,但是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十分有趣。
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
找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觉
得有趣。
(1)学生读画、品味,与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指名读句子,课件重点出示句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
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引导学生体会
句子使用拟人
手法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瓢虫的样子轻盈、漂亮);“吃晚饭的时候,呜—
—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引导学生体会拟声河“呜”以及动词“扑”,
将独角仙摔下的瞬间
描写得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4.补充学习,自己课前搜集其他关于课文中几类昆虫的小知识(圈
片或者文
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教师注意提醒他们跟课文类似的知识就不要再说了。
5.说写结合,延伸拓展。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作者是如何写好昆虫备忘录的
,教师适时
引导学生结合表格明确在巧昆虫备忘录时可以写清楚它们的名称、样子、特点以
及有
趣的秘密。
(2)引导学生说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儿类昆虫外,自己还喜欢其他什么昆
虫?
注意说出该昆虫的特点以及自己发现的秘密。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把话说
流畅、简洁、清楚。
(3)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巾对昆虫的介绍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昆虫写一篇备忘
录,教师提醒他们注意结
合表格写清楚昆虫的几方面知识。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展示朗读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其他学
生认真听读并进行评价,教
师适时对他们的写话进行梳理、修改。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
要采取了问题探究法,让学生带着表格中出示的
问题进行研读活动,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提升了学习的有
效性。同时采用了读写
结合法,既激发了学生观察自然、昆虫的兴趣,又巧妙内化了认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四、课堂小结
1.引
导学生说说学过课文后自己的收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文
章作者认真观察发现的良好品质的重
要性。
2.教师小结:孩子们,昆虫世界是奇妙的,如果我们能够像文章作者那样
善于观察发
现,相信你们也能够从中发现很多关于昆虫的奥秘的。
板书设计: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反思:
本文虽然属于科普类文章,但是
文章作者却将其写得十分生动有趣,就像跟
人在闲话家常,因而学生不仅容易产生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够
通过自主学习比较
准确地感知几种昆虫的有趣秘密。为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并没有花费过多的
时间用在理解课文内容上,而是采用了“直奔重点”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完成
表格填写的形式将课文
学习重点具体呈现出来,并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中自然实现了与文本的反复对话过程,进而建立
了对昆虫更为全面的认知。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目标:
1.
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做到条理清晰、
有理有据。
2.培养认
真倾听、荨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在别人发言时能够做到耐心倾听
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要在中途打断别人
。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说话水平。
教学难点:能够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做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课件播放教材中的几幅图片,引导学生认
真观图并说说图上的内容,然
后说说自己的观图感受。
生:图上的孩子们在绿色的树林中玩耍
、看风景、拍照片,我从中体会到了
他们无拘无束的快乐。
师:春天的树林生机勃发,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生:有的孩子正在放风筝,我感受到了他们心中也渴望自己能够像风筝那样
飞上蓝天。
师:是啊,风筝被风儿送上蓝天,就像自由自在的鸟儿,真让人心生遐想。
生;我还从第一幅
插图中看到了刚刚盛开的桃花,粉红粉红的,看上去漂亮
极了,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
春天的大自然确实美不胜收,让人无限喜爱。孩子们,你们也想像他们
一样走进春天的大自然,去赏一赏
风景,并快乐地放飞自己的心灵吗?
生:想!
师:要想让春游活动开展得有意思,我们必须
首先选择一处好玩的地方。到
哪儿去春游呢?孩子们,你们能够开动自己的脑筋帮老师出出主意吗?
2.板书话题(春游去哪儿玩)。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创境激趣法,借助学生
感兴趣的话题组
织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在畅谈感受的过程中自然激发话题讨论的欲望。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过渡:在我们身边,春天里好玩的地方可多了,同学们,你们心
里一定
有自己的主意。接下来老师打算开展一次“最佳春游地点”征集活动,看看谁提
出的地方
能够有幸成为我们今年春游的好去处。不过,要想让自己能够脱颖而
出.在介绍自己的想法时是有一定的
要求和方法的。
2.课件出示“口语交际”提示语第1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认真读一读,
看
看这段话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什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br>3.学生自读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适时聚焦“每个人可以选一个
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有
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理解
归纳板书(说清楚想法和理由:去哪里?有什么
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4.继续出示提示语第2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再读并思考,看看这段
话又
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礼貌倾听:耐心听别
人把话讲完
.不打断别人),同时引导他们明确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要
耐心等别人说完后再作询问或者补充
。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发现与教师归纳小结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在练习
说话之前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几点要求,为后面能清楚、流畅表达
奠定基础。
三、合作学习,话题交流
1. 引导学生独立同顾、梳理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好玩的地方及其好
玩之处,
教师提醒他们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玩的地点进行交流。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容话
题交流.组内成员注意认真聆听同学的发言,
然后看看术组内谁说得最好,理由是什么。教师深入到小组
间了解他们的交流情
况,适时提醒他们结合板书上的两方面要求,重点说清楚“好玩之处”都有哪些,<
br>并注意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条理。
3.小组交流情况反馈。
(1)小组k推选本组代
表,注意说清楚小组成员为什么要推荐该同学的理由
(有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这个地方都有哪些好玩之处
、能开展哪些活动),教师适
时提醒他们注意所选择的地点耍远近适中(方便组织开展春游括动),同时
所开展
的活动应该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形式。
(2)指名小组代表进行班内交流,其他同学注
意在倾听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礼
貌倾听”,并在此过程中尽量注意做到中途不打断别人,耐心地等别人说
完后再
进行询问或者补充。教师及时对说话者进行梳理指导,让他们不仅说清白己建议
春游的地
点、理由,同时还要注意说得有条理。
4.组织其他同学进行投票评选活动,教师根据投票评选结果推
举最佳春游
去处,同时指名其中的2~3位同学说说自己评选该同学的理由(这个地方景色非
常
美,有很多有趣的富于童趣的娱乐设施,我可以在大草坪上放风筝……),教
师及时肯定他们准确全面的
评价,重点表扬优胜者存介绍自己想法的过程巾做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了清楚表述.同时说得有理有据。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指导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班内
展示交流以及评选活动等多样化形式,让学生尽情表述他们的想法,并在此过
程
中不断予以点拨、指导、梳理,保证了学生在说话练习中不断习得技巧,从而有
效提升表达能
力。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老师非常感谢你们能够给我们提供这样一处绝妙的春游去处,这
说
明你们不仅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而且还乐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就让我们满心
期待今年春游的日子早些到来吧!
教学反思:
在本次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中,教师尤为重视创设有效互动的交际情境,借助
“评选”活动的开展,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并把
他们带入具体积极的情境
中去。正是因为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学生情绪积极高涨,参与互动的主动性被有
效激发出来,所以他们学习的动力增强,并让交际互动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要
求。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多方面认真细致地观察、准确描写植物的方法,为自主习作提供
必要的素材。
2.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
受。
3.继续培养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植物。
教学难点: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习作范文;设计植物观察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话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课件出示春天植物生机勃发的图片,学生观图,教师激情引入:春天到
了,到处都生机勃勃。瞧
,春风姐姐给植物们换上了一袭绿色的新装;听,它们
正在向我们热情地问候呢。同学们,你们愿意走近
它们并和它们交朋友吗?
2.板书习作题目(我的植物朋友)。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
要采取了谈话引入法,让学生在教师富于激情的
描述中自然融入到春天的画面中,并激发出认真观察、与
植物“交朋友”的欲望。
二、交流学习,整理素材
1.过渡:要想跟自己喜欢的植物交上朋
发,我们首先必须得准确了解关于
该植物的知识,那样它们才能愿意跟我们交朋友。孩子们,课前老师发
给你们的
植物观察记录卡你们都按照要求完成了吗(完成了)?
2.学生出示自己填写的记录忙,并与同桌交流。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
发现大多数同学的记录卡填写都
比较完整,说一说,你们都了解了关于植物的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了春天到来时柳树的样子,柔柔的,就像女孩子的秀发一样。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的7
生:我主要是通过看,为了感受柳枝的柔美,我还用手摸了摸柳枝。
师:对,我们在观察植物的时候不仅可以通过观看,还可以借助触摸的方式
来感知。
生:老师,除了用眼睛看植物的样子,还可以用手触摸花瓣的感觉,我在观
察樱花的时候还用到了闻一闻
的方式,我觉得樱花有一种淡淡的香味。
师:老师相信,你这祥观察樱花,樱花一定能感受到了你的诚意,所以非常
愿意跟你交朋友。
3.课件适时出示“写之前再去观察一下,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也
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同时再次提醒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真细致,又
要运用到多种方式(看、摸、闻),同时,还
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段发生的变化(课
件出示:A.观察时要细致一些;B.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
手摸,还可以用
鼻子闻;C.除了写植物的样子、颜色以及气味外,还可以补充介绍该植物的其他
有趣知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指导法,让学生将自己对事物的观
察
方法、结果与同学、老师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根据教师的点拨与指导不断进行
部编人教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补充与整理,为更好地形成文字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练写习作,指导交流
1.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植物记录卡,将自己对植物的观察结果写成
一篇习
作,注意提醒他们根据课件出示的提示要求,注意从不同方面写清楚自己的观察
发现。
2.学生独立撰写习作初稿,教师巡视了解习作练写情况,及时予以个别学
生点拨指导,注意提
醒他们在描写植物特点的时候需要借助多种方式进行表述。
3.学生进行习作自主评价。
(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习作初稿,边读边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错别字,并能够
针对不通顺的语句进行修改。
教师再次巡视了解学生自主读、改情况,及时予以
个别指导。
(2)出示优秀习作范文,引导
学生认真阅读并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看看
自己是否把对植物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看看自己的习作在
哪些方面不如范文,
在对照比较的基础上再尝试修改。
★优秀习作范文:
有趣的含羞草
前几天爸爸从花鸟市场里买来一盆花草,它长得矮小、瘦弱,茎比较细,但很直,还长着许多小刺儿。它的叶子像水杉的叶子一样是对生的,好像两个好朋
友在拉着手玩拟的。
我热情地跟它打招呼,可是当我用手一碰它的叶子时,没想到它的叶子竟然
马上合拢起来了。出
于本能反应,我又用手捏它又细又长的茎,哎呀,这下坏了,
它的整条茎很快垂了下来,瞬间“枯死”了
。我吓得大声尖叫起来,爸爸急切地
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告诉爸爸事情的经过。爸爸笑着说:“哈哈,
傻孩子,这
盆是害羞草,过一会儿就会变回原样。”我急着问:“为什么它会自动把叶子合上,”
爸爸说:“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里有很多水分,当你用手去摸叶子的时候,叶子
的水分会流到别的地方
去,叶子失去了水分就会合起来。”哦,我明白了!
哈哈,含羞草真是有趣极了,真是不摸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句段赏析
习作开头对含羞草进行简单介绍,写出了它茎和叶子的特点。
用“打招呼”的方式引出对含羞
草发生奇妙变化的描写,观察细致,描写生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动。
结尾写出了自己的观察感受。
总评:文章小作者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含羞草
会“害羞”的奇妙特点,并
通过询问的途径进一步揭示了含羞草发生如此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小作者
对
于人物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细节描写也非常具体,将自己发现的这一奇妙现象
的过程写得更
加生动具体,读来十分有趣。
(3)指名交流比较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重点品悟范文小作者是如何
写自
己观察含羞草发生变化过程的(叶子合拢一茎垂下来),同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描写
最具体的
第2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小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的要领。
4.学生进行习作修改展示:指名2~3位
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初稿,其他同
学认真听读,看看他们哪些地方写得不错,哪些地方写得还有问题,教
师适时引
导他们重点抓住对植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另外,还要对习作中的语句及内容的
条理性
进行评价。
5.组织学生再次进行自主加工,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
学主要采取了交流指导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范
文借鉴以及朗读展示等方式,深化对观察、描写方法
认知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
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看到你们
如此用心地去观察它们,这些可爱的植物朋友可开心了,
老师相信它们一定会快乐地接受你们的交友请求
。如果有时间的话,老师还希望
你们把自己喜欢的植物朋友也介绍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认识,你
们愿意
吗?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教学,既是单元学习的延伸,同时也是
有效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良
好品质的契机。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聚焦对学生自主观察发现
能
力的培养,放手让他们自己走进自然,走进植物,用自己的眼、鼻、手等去真实
感知植物的特
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作用,有效提升感悟语言文字
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提升自主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
3.通过反复比较及联系具体语境的方式,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照样子练写句子,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描写动物外形特点的方法。
5.诵读《忆江南》,感受其中的景物美,丰富古诗词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有效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形成语文知识的不断累积。
教学难点:掌握描写动物外形特点的描写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唱诗歌曲《忆江南》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在单元学习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整合学习内容的能力。
2.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作用,有效提升感悟语言文字
的能力。
3.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提升自主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引入学习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单元的学习就快结束了。孩子们,在这
一单元
的学习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生:我学会了几首有趣的古诗,背起来很有意思。
生:我知道了荷花盛开的时候非常美丽。
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还认议了有趣的昆虫。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的确不少。确实,每
篇课文中的事物特点都被作者描
写得生动形象,所以才能让我们印象深刻。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一单
元的“语
文园地”(教师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单元回顾学
习法,既让学生及时进行了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旧知学习的回顾,同时又初步培养了他们梳理整合认知的能力。
二、教学“交流平台” 1.过渡引入:之所以本单元的课文学习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觉
得跟课文作者生动有趣的
描写是分不开的。同学们,再读一读本单元自己最喜欢
的课文,看看哪些语句让你觉得生动有趣,找出来
与大家交流。
2.学生再读、聚焦,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适时引
导他
们简单说说这句话到底生动有趣在哪里,同时引出“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句
子,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句子,
看看自己从这三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3.指名学生依次朗读这三句话,交流并分享白己的朗读感受,
教师适时引
导他们联系课文学习时的体会说清楚这三句话对于小燕子、荷花花骨朵儿以及瓢
虫的
样子、动作等的生动刻画,同时分别补充出示句子旁边的体会,学生齐读“感
悟”内容。
4.
质疑延伸:课文作者为什么能够把这些事物的样子、动作等特点描写得
如此生动有趣呢(认真观察)?教
师肯定学生的理解,同时小结:是啊,要想让自
己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我们就必须在描写事物之前先认
真观察它们的特点,只
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生动地把它们的样子刻画出来。芾望大家今后电要养<
br>成认真观察事物特点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品读交流法,让学生在单元
学习的基础
上再次反复品读句子,从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技巧,并能够从中有所启迪,懂得认
真观
察事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三组汉字.引
导学生认真观察汉字并说说
自己都有怎样有趣的发现(每组中的三个汉字都有一个同样的部首)。教师肯
定学
生的发现,同时引导他们说说在这些汉字中有没有自己熟悉的“老朋友”。
2.课件补充
出示拼音,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汉字,注意读准字音,
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朗读汉字的情况。 <
br>3.指名朗读三组汉字,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重点强调指导读准“援”(不
能读成了“缓”)
、“掷”(不要读成了“郑”)。然后将拼音去除,再次指名朗读
汉字,教师予以巩固强调,同时引导他
们明确三组汉字都是形声字(部首跟汉字
的意思有关,另外一部分则跟汉字的读音有关),并引导学生准
确找到每组汉字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的部首。 4.引导学生再次认真观察三组汉字,联系自己对三组汉字中的部首“扌、
纟、贝”所表示意思的认
知,想一想每组汉字的大概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
交流情况,引导他们明确第一组三个汉字都表示动
作,第二组表示与相互交织、
捆绑有联系,第三组则与货币有关联,并适时补充出示汉字组成的词语,引
导学
生再次借助已有认知理解字词的意思,教师略作补充。
5.指名再读三组汉字、词浯,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发现与点
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
学生利用已有汉字学习认知观察发现汉字部首所表示的意思,既有效提升了他们
自主学习汉字的能力,同时又丰富了他们对汉字识记的积累。
四、课堂小结
1.引
导学生联系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说说自己x有什么了不起的收获。教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他们再次
进行学习总结,明确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以
及汉字的有趣特点。
2.教师小结:这节课大家的
学习状态非常不错,学得认真,交流得十分热
烈.所以自然学到了不少知识。下节课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
样的学习热情,相信
大家一定学到更多有趣的新知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反复比较及联系具体浯境的方式,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照样子练写句子,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描写动物特点的方法。
3.诵读《忆江南》,感受诗词中的景物美,丰富古诗文化积累。
教学过程:
一、词语训练,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经历两年多的语文学习过程,我们学到了不少意
思相近
的词语,我们叫它们——(近义词),谁能给我们说说自己最熟悉的近义词。
2.学生交流(快乐 欢快、美丽 漂亮……).教师小结引入:有的词语别
看它们看上去
差不多,意思差别也不太大,但是在写作文时,用法上却还是存在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
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细微差别的,如果用得不恰当,表达效果就会差很多。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旧知回顾法,让学生在列举近义词的过
程中再次明晰近义词词义相近的特点,同时
又产生了准确区分近义词的强烈欲望,
为更好地进行认知建构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词句段运用”
1.过渡引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个句子,但是其中的某个词语
不知道
到底用哪个更合适,你们愿意帮帮我吗?
(1)出示三个句子,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句子
,想一想在特定的语境中用哪个
词语更加合适,然后选出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并说说自己这样选
择的理
由。
(2)指名汇报展示自己的选词情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这样选的理
由:
生
:第一句我选择的是“荡漾”,因为课文中就是这样写的。而且我还觉得
“荡漾”含有慢慢向周围扩散的
感觉,而“飘荡”却是漂浮在水面上。
师:这说明你真正读懂了句子的意思。
生:第二句话
我选择的是“轻快”,冈为歌曲的旋律在这里只能选择“轻快”,
而“轻巧”用在动作上更合适。 生:第三句我选择的是”灵敏”,冈为“灵活”是表示动作或者头脑的,而
嗅觉只能用“灵敏”这个
词语来表示。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对专组近义词的意思区分得非常正确。是啊,只有准
确了
解词语的细微差别,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加以应用。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个句子,注意读中再次体会三个词语的意思。
2.教学第二部分内容。
(1)课件出示小燕子和独角仙的图片,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学习简单
描述它们
各自的样子,课件补充出示“词旬段运用”第二部分的两句话,学生齐读句子。
(2
)引导学生再读句子,看看丽句话分别都抓住了小燕子和独角仙的哪些特
点来写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
行图文对照.体会作者抓住了事物最典型的特点
来介绍的,而且注意从颜色、形状等多方面进行形象生动
地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快速回顾课前观察过的一种小动物(图片、文字),试着仿照两
句话中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方法也来写一写它的外形特点,教师适时提醒他们
部编人
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同时一定要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两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即。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5)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写话作品,其他同学进
行点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
根据评价情况再作简单修改。
(6)小组交流修改后的写话作品,教师深入组问了解他们的交流情况,并适
时再作指导。 <
br>【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选词语、写话
训练,不断提升了感悟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三
首描写春天景物的诗歌,学生齐背,教师
适时引入《忆江南》一词的学习。
2.课件出示诗词
及教材插图,提醒学生这是一首词,在形式上与诗歌不一
样(字数不同)。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注意借助
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重
点提醒“谙”字的读音,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谙”的意思(熟悉),另
外还要注意
最后一句问号的语气。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指导学生
朗读时语速略微
慢一点,声音轻柔一点,同时在头脑中想象该词所描绘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简
单交流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想象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早晨太阳的光芒洒满了江
面,江边盛开的花红得似
火……)。
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这首词,看看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又有什
么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聚焦“日出、江边的红花、碧绿的江水”,同时引
导他们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述词意
。教师结合画面进行词意补充;“江南的风景多
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
鲜花火红无比,春天到
来时碧绿的江水像湛蓝的蓝草。(有这样的美景)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注意体会江南春景的美好及该词作者对
春天江南的喜爱、怀念之
情。
6.尝试诗词背诵,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图
文对照法,有效引领学生自然融入到
诗词画面之中,并在准确感知景物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诗词大意,降低
了学习诗词
的难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四、课堂小结
看来,不论是我们写作文,还是古人写诗词.在描写事物的时候都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只有这样,事物的形象和特点才能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孩子
们,希望在今后的作
文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这样的方法-还要能够正确运用,
这样,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是鲜活生动的。
5.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宋、耕、释、冀”4个生字,会写“守、株、待”等9个生
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寓言。
3.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守株待兔”的
意义,体会农夫的愚蠢,懂
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心存侥幸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寓言。
教学难点:懂得寓言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文言文、寓言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话题交流,引出故事
1. 谈话交流:孩子们,大家一定读过很多寓言故事吧?说一说,
你们都知
道哪些寓畜故事的名字,同时再简单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叶
公好龙》《掩耳盗铃》……),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简要说说
故事内容,并让他们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同时引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
再来学习两则新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二、扫清障碍,感知故事
1.过渡:对于这则《守株待兔》,同学们也许早就熟悉故事内容,
但是今天
我们要学的故事却是以文言文形式呈现的,用字精简但意思却不容易懂,最重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的是读起来有此绕口,现在,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朗读
节奏(课件出示:宋人/有耕者。田中
/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
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故事,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读准朗读节奏。
4.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适时提醒学生读准生字“宋、耕、颈”二个字是后
鼻音,特别是“颈”的后鼻音要发音到位。
5. 课件出示课后9个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及结构特点,看看这些
生字在书写时需要
注意些什么。教师适时重点提醒注意“守”下面“寸“的横域
与上面“一”的横画大致等宽;“耕”左半
部分三笔横画要写得略短且横画之间
等距,右半部分“井”的两笔横画之间略宽一些;“颈”左半部分下
面的“工”
最后一笔横画变成提画;“释”左半部分不要写得过宽,应把位置留给右半部分,
且
右半部分上面“又”的横撇要注意避让左半部分。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
视检查指导,及时进行部分
笔画的书写强调。
6. 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字词自己还不理解,试着结合课文注释准确了解意
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同时说说对课题“守株待兔”的
理解。
(1
)学生尝试了解字义、词义,同时交流对课题“守株待兔”的理解,教师
适时引导他们理解“守”指“守
在”,“株”指“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待”
指“等到、得到”,课题的意思就是“守在树桩旁等
待兔子撞死在树桩上”。
(2)质疑探究:课文主要讲了谁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交流对故
事人物、内容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白故事的主要人物(宋国的农夫),同
时引导他们概
述故事的主耍内容(主要写了古时候宋国的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一
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农
具,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
有得到野兔,而成为宋国的大笑话)。
三、精读故事,明理悟道
1.再读课文,看看这则寓富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事情发展的
顺序),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试着从文中找出故事的起困、经过和结果。
2.探究故事的起因。
(1)引导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
部
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句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引
导学生理解“者”(在
这里没有实际意义)、“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触”(碰撞、撞到
)、
“折颈”(折断脖子),明确兔“死”是因为“田中有株”,同时兔“死”也让农
夫捡到了
兔子,因而产生了“守株待兔”的想法(板书:见到兔子)。
(2)指导感情朗读句子,同时试着进行背诵练习,注意借助画面进行理解性
背诵。
(3)指名学生背诵前=句话。学生齐背句子。
3.了解故事的经过。
(1)课件
出示第四、五句话,指名朗读,同时结合大意说说“耒、冀、复”
等词语的意思,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
“耒”指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冀”
指希望,而“复”指再次。
(2)指名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农夫接下来的行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守株
待兔”概述故事的过程,同时说一说农夫在等待的
过程中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引导他们注意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想象农夫的心理活动。
(3)指导学生试着背诵第四、五两句话,指名进行背诵展示。学生齐背。
4.感知故事的结局。
(1)质疑引入:农夫这样天天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又怎样呢?
(2)学生回答
,教师适时补充出书第五句话“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嗣笑”
引导他们理解“而身为宋国人笑”(自己却
被宋国人嘲笑),同时归纳“守株待兔”
的结果(板书:不可复得)。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试着进行背诵。
5.
指导学生将整篇故事连起来进行背诵练习,指名进行背诵展示。
6.探究交流:你觉得这个农夫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这个农夫非常可笑,哪能天天都会有兔子撞死在同一根树桩上
啊?
师:也就是说农夫捡到兔子不会经常发生,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板书:
偶然)。
生:我还觉得这个农夫非常愚蠢,他以为自己可以不劳而获呢。
师:我觉得农夫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从此就放下了农具,孩子们,他会有
同样的收获吗?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生:没有,因为这样的好事情根本不町能天天发生。
师:对,所以他“不可复得”也是必然的结果(板书:必然)。
7.引导学生根据对农夫行为
的理解,说说自己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
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守株待兔”的引申义,比喻不
主动地努力,而存万
一的侥幸心理,希颦得到意外的收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同时归纳<
br>板书: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
8.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背故事。
四、课堂小结
农夫确实非常可笑,可是生活巾难道没有此类现象吗?有不少人都抱着“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希单自己能够侥幸被幸运碰上,其实,真正的收获必然是
源于努力耕耘的结果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捡到兔子(偶然) 不可复得(必然)
(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陶、罐、骄”等1 0个生字,会写“骄、傲、谦”等11个生
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凄课文,并能够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懂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继续培养学生借助细节描写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氡化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课时目标:
1.认识“陶、罐、骄”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谦”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脉络,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以及各自
的结局。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1.教师谈话: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
言故事《守株待兔》,还记得是
一篇什么类型的故事吗(寓言故事)?说一说寓言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通过有
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陶
罐和铁
罐》。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书空课题,同时凄准词语“陶罐”,然后由题质疑(两
个罐子
之间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教师适时引入:要想寻找到问题的答
案,这节课还是让我们一起去读
一读这则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生
字再次结合拼音进行准确拼读。
2.检查自主朗读课文情况。 <
br>(1)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骄傲、奚落、谦虚”等,指名朗读词语,其他同
学认真倾听并进行朗
读评价,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读准生字“懦”的声母是鼻音“n”,
“尘”是前鼻音。学生齐读词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注意适时范读指导部分句毁。
3.快速默读课文,读完以
后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按照时间顺序,
故事分为哪几个阶段?并能试着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课件出示:故事主要写
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却 )。
(1)学生思考故事内容及故事的发展脉络,试着自主练说。
(2)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学生明确故事按照“多年前”“多年后”划分为
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9自然段,第二部分为10~1
7自然段),同时提醒他们抓
住多年前和多年后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进行概述,并根据他们的回答适
时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充完善句式练习(铁罐傲慢无礼总是奚落陶罐 很有价值
连影子也没有了)。学
生齐读填写完整的句子。
4.探究交流,初识故事角色。
(
1)过渡: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各自都有什么短处和优点,它们的结局又是
如何的呢?同学们,认真研读
课文,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填写(课件出示表格)
(2)学生自主研读课文,根据
故事的前后发展变化,试着归纳并填写表格中
“短处、优点、最后结局”三个栏目的内容。教师巡视点拨
指导。
(3)学生认真读书、归纳、填写,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指名填写,教师适
时引导他
们明确陶罐的短处是“易碎”,优点则是“耐久”,最后竞成了“无价之
宝”,而铁罐的短处则是“氧化
”(适时简单补充“氧化”的意思:铁、铜等金属
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直接化合成各种氧化物),
优点是“坚硬”,最后消失
得“无影无踪”。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
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朗读生字,教师再次进行部分生字的朗读
强调指导,同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方法
识记生字的字形,教师提醒他们可以利
用形声字形旁加声旁、形近字比较、汉字添加偏旁等多样化方式识
记,并试着给
生字进行组词、扩词练习。
2.聚焦出示课后田字格内的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
察字形及结构特点,看
看在书写时自己最想提醒别人洼意哪几个生字的书写。
生:我觉得“傲
”这个字在书写时需要引起注意,主要是中间部分的上半部,
上面是三横一竖,不要将此竖画与下面的撇
连起来写成一笔了。
教师适时范写“傲”,提醒学生注意中间部分横画要写得等距且略短,把位
置留给右边的“殳”。
生:我觉得书写“虚”字时也要注意,因为上面的部分是“产”部,大家容<
br>易把中间的“七”写丢了或者写大了,另外下面是一个“业”字,不能写成了“心”。
教师继续
范写指导“虚”,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卢”的竖弯钩要写得略微舒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
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展.下面“业”最后一笔横画要略长且略有弧度。
生:还有“懦”字在书写时也要注意,因为右边的“需”容易写错。
教师范写指导“懦”,提
醒大家注意其为左窄右宽型结构,右半部分上面的
“雨”要写得略扁而小,下面“而”要笕于上半部分。
指导学生将剩下的生字认真各临写三遍,教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的书写情
况,并及时进行书写
情况反馈,同时抓住部分生字进行书写提醒与强调。
四、课堂小结
陶罐与铁罐各自都有什么
不同的性格特点,它们之间的故事到底又给我们带
来了怎样的启示呢?同学们,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铁罐和
陶罐各自的性格特点。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
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懂得相互
尊重,和睦相处的
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
1.听写
课文中的生字词,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听写检查、
订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进行字
词识写巩固。
2.指名简要说说故事内容,同时说说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多年
之后
的结局如何,教师适时归纳引入课文学习。
二、探究学习,了解故事角色
(一)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过渡引人:这是一只怎样的铁罐呢?孩子们,还是让我们先从认
识铁罐
开始,看看他对陶罐的态度怎样吧。
2.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从这段话
中体会到了铁罐对陶罐的
什么态度,课件适时出示句子并聚焦词语“看不起”,引导学生根据对故事的了
解说说铁罐看不起陶罐的原因(因为觉得陶罐易碎,没有自己坚硬),同时引导他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们体会铁罐自以为是的骄傲感觉,同时随文理解“奚落
”(指用尖酸刻薄的话揭
人短处)的意思。
3.认真自读课文第2~9自然段陶罐和铁罐的对
话内容,找出两个角色对话
时的提示语,看看铁罐都是如何“奚落”陶罐的,画出表示铁罐说话态度的词
语,
想一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铁罐怎样的性格特点。
(1)学生圈画交流,课件适时出示聚
焦词语“傲慢、轻蔑、懦弱”,引导学生
随文理解“傲慢”(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轻蔑”
(藐视、小看、鄙弃)、
“懦弱”(软弱无能;柔弱),同时指导有感情朗读铁罐说出的几句话,注意读
出
几种不同的语气。
(2)质疑交流:你从铁罐说话时的几种不同的态度和语气,体会到了他
怎样
的性格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填表“骄傲、自大、傲慢无礼”,同时体
会其内心情
感的变化过程(由轻渐重)。
4.过渡:面对铁罐的骄傲、自大与傲慢无礼,陶罐前后的态度又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呢? 生:陶罐开始时非常谦虚,然后勇敢地与铁罐争辩,接着跟铁罐讲道理,最
后实在有些生气了,便不
再理会铁罐。
师:开始时陶罐是真的害怕铁罐吗?
生:不是害怕,因为它觉得自己就是用来
盛东西的,在用途上并不比铁罐差,
所以没有必要跟铁罐碰一碰。
师:跟铁罐的骄傲、自大、傲慢无礼相比,陶罐在性格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我觉得陶罐非常谦虚(课件适时填写:谦虚)。
生:从他跟铁罐说的最后一句话中,我还体会到了他是一个对人非常友爱的
人(填写:友爱)
师:再谦虚友爱的人,面对铁耀这样的人,相信你们也一样会选择不再理会。
5.指导分角色朗读第2~9自然段对话,注意读出两个角色不同的说话态度
和语气。
(二)略读第二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看看当陶罐被从土里掘出来后,
听到自
己被人赞美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思考,交流理解(想到了把自己的兄弟
铁罐赶紧也掘出来,担心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它被闷
坏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自己是陶罐,跟它的想法有什
么不同(听到赞美非常高兴,并
且认为自己成为无价之宝,这下铁罐无话可说
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陶罐进行比较
,从中体会陶罐的善良
品质(补充填写:善良)。
三、明理悟道,课堂小结
1.再
读课文,说说自己从这篇寓言故事中都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教师鼓励
学生从两个角色前后的不同变化过程
进行感悟,同时归纳补充并完成填表(每个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自己或者别人的真实事例,再次说说对课文寓意的
理解,
教师适时出示名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寓言
哲理的理解。
3.教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或许就是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也许我们也常
常会犯铁罐那样骄傲自大、傲惺无礼
的错误,老师希望学过这篇课文后,我们能
像故事中的陶罐那样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既不骄傲自大,也
不妄自菲薄。
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7. 狮子和鹿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狮、称、禁”等9个生字,
会写“狮、鹿、塘”等12个生字,
理解相关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内容,体会鹿对于鹿角和腿前后不同
的态度变化,读懂蕴
含在故事中的深刻寓意,并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难点:真正读懂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伊索寓言》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狮、称、禁”等9个生字,会写“狮、鹿、塘”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鹿角的“美丽”和鹿腿的“难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鹿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课前对鹿的了解说说自己对鹿
的印象。
教师适时重点聚焦“鹿角”,再次引导学生对鹿角进行评价(像树枝一样,非常美
丽)
。教师归纳板书(狮子和鹿),引导学生书空练习并注意生字“鹿”的书写,
提醒他们“鹿”中间部分要
写得略扁,下面的“比”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竖短
横长。
2.过渡引入:说到美丽的鹿角,
老师这里还有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呢。孩
子们,你们想知道故事的内容吗?(想)那好,我们就一起走进
寓言故事《狮子和
鹿》吧。
二、预习交流,感知故事
1.师生一起交流分享自主预习课文的收获。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自己认真读一读
故事了,说一说,通过自主
阅读故事,你都有哪些了不起的收获跟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呢?
生:我知道故事中鹿的角非常美丽,就像珊瑚,所以连他自己都喜欢得不得
了。
生:我知道鹿的腿虽然不如他的角美丽,但是后来却救了他的命。
生:我还知道了从狮口逃生后,故事中的鹿开始喜欢自己的腿了。
师:同学们,你们对故事的
了解可真不少哇!不过,要想真正读懂故事内容
并明白故事色含的寓意,我们首先就必须得正确、流利地
朗读课文,所以老师非
常想检查一下你们课前朗读课文的情况。大家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验吗?
生:有!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并同时说出生字在课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中所组成的词语。教师适时重点提醒学生
注意生字“称、禁、撒、挣”几个字都
是多音字,在文中应注意结合具体语境读准字音,“映、挣”两个
字是后鼻音,
而“匀”不要读成了“均”。学生齐读生字。
3.再次聚焦课后田字格内的生字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及结构、笔画
等特点,看看在书写时需要重点注意哪些关键地方。教师根据学
生的交流适时指
名四位同学板演生字“狮、鹿、塘、赏”四个生字,其他同学认真比较并进行书
写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适时予以书写修正,同时进行范写指导,注意
提醒“狮”右边的“j”
注意弯钩的弧度不宜过大,字的左右两个部分要写得紧
凑,“鹿”的“广”部撇画要舒展,被包住的部分
中间要写得略扁且紧凑,下面
“比”的竖弯钩则要写得竖短横长;“塘”左半部分的“土”要写得略小,
且第
二笔横画要变成提画,同时要被右边“唐”的撇画托住;“赏”中间的“日”要
写得扁小,
“贝”字的点画略长,保证字整体的稳定。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
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再作重点强调指
导。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
范读指导。
5.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又写了什么事?然后完成填空练习[课
件出示:课文写了
( )非常欣赏自己( ),而抱怨四条( );当( )
扑来时,鹿的(
)帮助他( ),而( )却让他( )的事]。
(1)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并试着进行填写,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
(2)指名填空,课件适时补充(鹿 美丽的角 细长的腿 狮子腿狮口逃生
鹿角
险些丧命),学生齐读句子。
三、品读感悟,初识“角”“腿”的特点
1.课件再次出示鹿
的图片,质疑引入:如果你就是图上的这头鹿,当你站
在水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呢
(会欣赏水中自己的影子……)?
那么,故事中的鹿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角和腿的呢?
2.课
件出示课文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文段,想一想自己从这两
段话中读懂了哪些内容,结合文中
的句子具体说说自己的体会。
(1)指名学生交流鹿对“角”的评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第3自然
段第
二句话体会鹿对自己漂亮的倒影的喜爱之情,同时引导他们抓住该段中鹿的话体
会鹿对自己
美丽的角的由衷欣赏与赞叹(板书:鹿角
美丽)。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鹿的话,注意体会两个“!”的赞叹语气。
(2)继续交流鹿对“腿”的评价,重点引导学生
抓住“噘起了嘴、皱起了眉
头”等动作、神态描写,想象鹿内心对于腿的不满之情,同时抓住第4自然段
中
鹿的话体会其对于腿的失望心理(板书:鹿腿 难看),再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
句话,同
时将第3、4自然段中鹿的话进行对比感悟,从中体会鹿对于“角”和
“腿”的不同态度。
四、课堂小结
后来,故事又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呢?同学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
事《狮子和鹿》。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故事内容,体会鹿对于鹿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变化,读幢蕴
含在故事中的深刻寓意,
并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1.指名说说故
事中的鹿看到自己水中的倒影时,都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觉得
自己的角美丽得就像是珊瑚,而腿却难看得
配不上自己美丽的角)。课件适时出
示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两段话,注意读出鹿
的不同态度
和语气。
2.引入: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丛林,看看故事到底发生了怎样令人意想不
到的变化。
二、感受变化,读懂寓意
1.认真朗读课文第5~7自然段,看看故事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着
用自己的
话概述故事的发展变化情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简洁概述鹿突然遭遇危险,并借
助细长
的腿狮口逃生的经过。
2.再读课文,看看狮口逃生后的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到最能说明这一态度变化的句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同时找出相关的句子,课件适时出示句子: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
狮口逃生!”引导学
生从这句话中体会“美丽的角”和“难看的腿”在其逃生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及作用(板书:险些送命狮口逃生)。同时,体会鹿对角和腿的态度发生了
截然不同的变化。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鹿的话.体会鹿的感叹之情。
3.质疑探究:那么鹿为什么会发
生这样的态度变化呢?让我们再次还原当
时危险的情形。孩子们,再读课文第5、6自然段,同时展开想
象,看看自己的
脑海中都有哪些精彩的画面。
(1)学生自主朗读,画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语句,想象当时的情形。
(2)师生交流。
生:我似乎看到了有凶猛的狮子正龇牙咧嘴地向鹿逼近的画面,我感受到了
一种危险的气息。
师: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那只鹿,看到狮子向自己逼近,你有什么反应?
生:我会毫不犹豫撒开长腿就跑,赶紧逃离危险。
师:哎呀不好了,鹿的角被树枝挂住啦!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狮子抓住机会猛扑过来,危险再次向鹿逼近!
生:我感受到了鹿拼命挣脱树枝想要逃命的害怕与焦急的心情。
师:最后鹿是如何逃离危险的?
生:是靠他那细长的腿。
师:好。凉险的一幕啊!
孩子们,让我们用自己人情入境的朗读把故事的紧
张与刺激给读出来吧。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语速加快,读
出形势的危急。
4.交流讨论:死里逃生的鹿此时该怎样来评价角和腿呢(角虽然看上去很美
丽,但是却差点让
我送了命,丽腿虽然看上去有些难看,但却救了我的命)?教师
适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的结局,体会鹿对
角和腿的看法所发生的变化,同时体会
其内心的后悔、叹息以及感激等复杂情感。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自
然段鹿说的话,
注意读出后悔、叹息、感激之情。
5.课件出示鹿站在小溪边的图片,引导学
生观图并想一想:气喘吁吁的小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鹿再次站在小溪边,如果他想锯掉自己的大角,你会怎么劝慰他(虽然角差点让
你送了命,但也不是一点
价值也没有……)?教师适时补充介绍关于“鹿角”的
重要性(鹿搏斗时的强大武器……),并引导学生
从鹿对于角和腿前后截然不同的
态度中明确一切事物各有所长,要全面看待问题的道理(板书:一切事物
各有所
挺,要全面看待问题)。
三、延伸拓展,课堂小结
1.课件出示两组词语“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
口逃生
”,引导学生试着根据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故事,
教师在此过程中适时予以点拨、
指导,重点提醒他们注意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
容。
2.把课文与《陶罐和铁罐》作比较,说
说两篇课文有什么共同之处。教师
适时引导学生明确两篇课文均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全面看
待问题的
道理。
3.教师小结:同学们,其实《伊索寓言》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课下大<
br>家可以找来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会对寓言这类体裁的故事有更多的认知。
板书设计:
鹿角(美丽):险些送命
7 狮子和鹿
一切事物各有所长,要全面看待问题
鹿腿(难看):狮口逃生
8* 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滔、涯、妇”等8个生字,理解文中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进行朗读体验。
3.了解课文内容,准确了
解文中池子、河流的在生活中所对应的形象,同
时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并能正确评价池子与河流各自不同的观点。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诗歌最后一小节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奉献他人、社会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导入一
一、媒体激趣,话题引入
1.课件出示池子、河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种事物并说说二者
的不同
之处(池子的水很多时候是死水,而河流的水总是流动不息的……),教师肯定学
生的认
知。
2.过渡引入:有一天,池子和河流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辩论,孩子们,你们
想知道他们辩
论的话题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吗?那好,让我们一起走
进课文《池子与河流》吧(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导入二
一、回顾交流,引入学习
1.引导学生说说通过本单元几
篇寓言故事的学习,自己都有哪些收获(知道
了三则寓言故事各自都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教师适时
引入:这节课,让我
们再来掌习本单元最后一篇寓言《池子与河流》(板书课题)。
2.学生
齐读课题.试着根据课题进行质疑,教师质疑激趣:是啊,小小的
池子与长长的河流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
有趣的故事呢?学过课文后,相信大家一
定就会恍然大悟。
二、自读检查,感知课文大意 <
br>1.质疑交流: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认真朗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不知道大
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寓言
故事跟我们前面学过的在形式上略有不同呢(是一首诗
歌)?对,其实寓言故事有时候也可以用诗的形式
来叙述,这样读起来或许更有意
思呢!
2.交流检查自主朗读课文情况。
(1)课
件出示文中的生字,指名朗读生字,教师适时进行朗读规范指导,注
意指导读准“尊、遵”两个同音字的
读音,并准确进行区分字义。学生齐读生字。
(2)指名分小节轮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
意指导读好“行吟、
任凭、淤塞、衰退”等词语。针对读得不够流畅的部分内容,教师再次指名学生进行赛读。
3.快速再读诗歌,看看这个寓言故事主要讲了谁与谁之间的什么故事。教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回答板书(池子河流), 同时引导他们将二者之间的故事进行简
要概述(池子与河流发表不同的生活态度观点),并引导他们明确 诗歌中池子与河
流各自发表观点的内容所在(第1~6小节、第7、8小节分别是池子和河流说的
话)。
4.指导学生进行部分对话朗读练习,注意读中体会各自不同的说话语气。
5.指 名两位同学进行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进行朗读评价,说说他们的朗读
各自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处理得 不够合理,教师小结:要想真正读出池子与
河流各自不同的说话语气及情感,我们还墨要走进它们的内心 世界,看看它们的
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三、深入研读,体情悟理
1.过渡引入:那 么,池子与河流各自的观点都是怎样的呢?认真读一读诗
歌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看看自己从 中都读懂了它们怎样的价值观。
2.学生自主研读、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师巡视并作点拨
指导。
3 .质疑探究:从池子说的几段话中,你听出了它对于河流的一种怎样的态
度(听出了池子对于河流的同情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同时课件
出示诗歌第3小节,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句子:“我的命 运有多好,比起来,你我
相差竞这么大!”指导他们读出池子同情、可怜河流“不幸命运”的情感。 < br>(1)引导学生再读诗歌第1~7小节,想一想在池子看来,自己的命运“好”
在哪些地方,河流 的命运又“相差”在哪些地方?试着用文中的词语进行概述。
(2)指名汇报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师适 时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第1、2小节体会
池子对河流的奔流不息、负重与操心的同情和不解(板书:奔流、 负重、操心),
再抓住第5、6小节感受池子为自己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板书:安逸、清闲、平静)。随文理解“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哲理”(关
于宇宙和人生 根本的原理),同时指导学生对比朗读第1、2,5、6几小节,进一
步体会池子前后说话的不同语气。
4.再读诗歌第7、8小节,河流认同池子的观点吗?
(1)课件出示两小节,指名朗读,想一想自己从这两小节河流的话中听懂了
什么。
生:我从“啊,你在推究哲理”这个问旬中体会到了河流对池子说的话感到
部编人教版小
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可笑与不相信。
师:为什么河流觉得池子的话很可笑?
生:因为在河流看来,池子其实根本就不懂自然规律,不知道水是需要流动
才能保持清洁的。
师;是的,古人说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像池
子那样只喜欢安逸、
清闲和平静的人,大概迟早会失去生命力的吧。
生:我还体会到了河流因为总是不顾自身的安逸,给人
们送去源源不断的清
洁的水,所以受到尊敬。而池子就不一样了,渐渐地就会被人们遗忘掉(师归纳板书:受到尊敬被人遗忘)。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河流的话中体会其无私奉献他人,因而必
然会被别
人尊重,生命也更有价值的道理。
5.再读诗歌第9、10心节,看看河流的话是否正确。
(1)指名朗读,同时说说对“应验
”(后来发生的事实与预先所言,所估计的
相符)的理解,教师补充,同时抓住“长流不断、完全枯干”
体会两种人生态度
导致的完全不同的结局。
(2)重点出示最后一小节,引导学生交流对这小
节诗歌意思的理解,教师适
时引导学生明确“才能”在于不断利用、勤劳奋斗以及乐于奉献的过程中才不
会
磨灭。
6.延伸探究:想一想,在生活中“池子”和“河流”分别代表哪类人(池子
——只顾享受眼前安逸的得过且过的人,河流——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的才能
不断增添光彩的人),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更赞同谁的观点呢?
同时龅说自己的理由,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生
活中的两类人的不同表现、获得
的成就等进行比较,从中再次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努力奉献他人的道理(
补充板
书:生命的价值在于努力奉献)。
7.课件出示几则关于奉献他人的名言警句,指导学生朗读。
四、课堂小结
是啊,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时段内都不可白白地荒废了大好年华,应
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像河流那样为社
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生
命增添光彩。相反地,如果我们像池子一样只顾享受眼前的舒
适,到后来,换来
的只能是人生价值昀空白,才能彻底被毁灭。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板书设计:
池子:安逸、清闲、平静
(被人遗忘、完全干枯)
8* 池子与河流
(生命的价值在于努力奉献)
河流:奔流、负重、操心
(受到尊敬、长流不断)
口语交际: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教学目标:
1.能够针对所讨论的话题进行认真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
理有据。
2.继续培养认真倾听、礼貌交流的良好习惯,注意对别人的话语进行认真
分析,并能够由衷尊重他人的
想法。
教学重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理有据。
教学难点:能够认真倾听,并能对别人的话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励标牌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出话题
1.
教师谈话引出交流:孩子们,你知道我们班每学期、每学年的班干部的
任用都是采用什么形式的吗? <
br>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了解到的本班班干部任用情况(一般的班干部如班长、
学习委员等都是从开
学一直担任到学期末,但是小组长常常是根据每次单元测试
以及平时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情况不断进行替换
的……),教师小结引入:有人针
对班干部任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是班干部任用要采用轮流制。
同学们,
那到底需不需要采用轮流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的讨论会(板书:
该不该
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二、明确话题,小组交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课件出示教材话题情境,引
导学生自读并说说自己从刘杰浩所在的三年
级(2)班的两份班干部任用名单的比较中发现了什么(班干
部是由同学每月轮流
担任的)。
2.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想一想三年级(2)班采取班干
部轮流制可能是出
于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很多同学都争着要担任班干部;可能是老师想让更多的
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同时质疑:你们觉
得到底该不该轮流呢?
接下来,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个话题,然后再举行一
场班级“小小讨论会”。
3.讨论合
作学习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根椐学生的交流进行归纳,引导他
们注意说出自己支持轮流制或者反对轮流
制的具体观点、理由;同时.在倾听别
人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认真倾听,并一边听一边思考-想一想
别人说的话是
否有道理,有什么意见等别人说完后再进行补充或质疑(板书:表明观点说清理
由
认真倾听认真分析礼貌补充)。
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看看谁的发言更加精彩,理由电更加充分,把
他(她)
推举到班里参加班级“小小讨论会”。教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学生交流情况,适
时予以
点拨指导。同时提醒他们注意在聆听的过程中将别人说的好的地方简单记
录下来,为接下来的讨论充实自
己的资料。
三、讨论激趣,丰富认知
1.请各小组E报本组所推选的人员名单,同时简要说
说本组的推选理由(声
音洪亮、理由非常具体清楚……)。
2.开展班级“小小讨论会”,教
师适时宣布本次讨论会的开展形式(将参与
讨论的同学按照各自小组的先后顺序决定讨论交流的顺序,观
点相同的可以等别
人说完后及时予以补充、丰富)、评价方式(同学投票选出本次讨论会“好口才”“礼仪之星”等个性化获奖者)。
师:事件我来评述,观点各不相同。孩子们,你们的观点是什么
,理由又是
否具有说服力呢?想得好不如说得妙。接下来,就把时间交给我们的各路小选手
们。
生:我觉得班干部不该实行轮流捌,在我看来,班干部就是应该在各方面表
现都要优秀的同学来
担任,那样其他同学才能服他们的管理。
师:有道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照他这
样说,如果没有被选为班干部,那是不是后
来的努力和进步都没有意义了呢?
师:对,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要求上进的美好愿望。
生:我也不同意,因为班集体是我们所有人
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参
与班级管理,我们才能懂得班干部们的不容易,也才能更加懂得遵守纪律
的重要
性。
师:经历是最好的学习过程。
生:我还是觉得班干部轮流有点麻烦,因
为一个班干部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做
好,就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一个月一轮流,都还没真正学到本领就
没有继续
锻炼的机会了,不是挺没意思的吗?
生:如果锻炼的机会都给了少数人,我们更多人难道就不需要锻炼了?
师:同学们,听到你们
讨论得这么激烈,让老师一下子觉得你们突然间就长
大了,懂得了用自己的大脑去理性冷静地思考问题了
,并且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
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思想。那么,在他们中间你觉得“好口才”奖该颁给谁更合
适,
“礼仪之星”又该给谁呢?
3.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教师适
时要求他们说
说自己的理由,同时颁发特色奖励标牌。
四、课堂小结
其实对于班干
部到底该不该轮流制,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和理由,但不论是哪
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没有对错之分
,只要我们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
就行。
习作: 看图画,写作文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认真观察图画,准确了解画面上的人物及其活动情形。
2.借助对图画上人物动作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及语言。
3.借助范文的学习引导,学会将图画巧妙转化成文字,提升构思、想象、
表达等习作能力。
4.继续培养自主修改、评价习作的能力,提升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重点:能够将画面自然转化为文,并做到内容具体。
教学难点:能够细致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动作,并由此体会人物的心理及语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习作范文
教学过程:
一、唤醒记忆,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看图说话、写话类经历吗?说
说自己喜欢不喜欢这样的
类型训练,为什么喜欢?
生:我非常喜欢,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把简单的画面写成
有趣的文章。 师:说的很好!那么,要想把“简举的画面”写成“生动有趣的文章”,你
们知道有什么妙招吗?
生:要认真观察图画(板书:认真观图)。
生:我觉得还要抓住图丽中人物的动作想象他们的心理、神态、语言等。
师:对,只有刻画好细节,才能让画面中的人物鲜活起来(板书:展开想象
刻画细节)。
师:这节课,我们将要训练的习作内容就是“看图画,写作文”。
板书:看图画,写作文.引
导学生聚焦课题重点词语“看、写”,同时明确
本次习作的步骤是“由看到写”。
二、明确提示,观图说图
1.课件出示教材插图,过渡引入:观图是写妤本次作文的重要前提
,到底
如何有质量地观察这幅图画呢?其实刚才大家已经给出了有益的方法。对,我们
不仅要在
观图的时候做到认真细致,看清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还
要联系他们各自的动作,此时心里
有可能在想些什么。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
认真地去观察这幅插图吧。
2.学生自主观图,
教师指名说说这幅图画的大致内容是什么(孩子们在草地
上放风筝)。同时课件出示观图要求,课件出示
:(1)图画上有哪些人物?(2)他
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然后将自己观察的情况与同
桌进行交流。
3.指名交流自己的观图情况,教师引导他们重点抓住图画上人物放风筝时
各自
的动作展开交流,同时说清楚风筝的样子以及它们在天空中飞行时有趣的姿
态等,并联系自己平时放风筝
时的真实经历想象体会图上人物可能会产生的心理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活动及说出的话。还可以给画面中的人物取个相对应的名字(既可以是身边的同
学或自
己,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名字)。教师适时对他们的描述予以点拨、指导。
三、范文引路,化图为文 <
br>1.过渡引入:老师这里有一篇看图作文的例文《放风筝》,同学们,大家认
真读一读习作范文,
再对比相关的图片看一看小作者写得如何。
2.课件出示图片及范文,学生自主观图品读习作,看看小
作者有没有写清
楚图片上的人物及他们的活动,同时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说说好在哪儿。
★优秀习作范文:
放风筝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阳光大草坪”春游,崔老师
的提议下,我们班
准备在大草原上开展放风筝活动。
一大早,同学们就带着各自的凤筝兴奋地
向别人展示,瞧,各种各样的风筝
可真有些让人眼花缭乱,有“孙悟空”,有“大鲨鱼”,有“飞机”,
还有火焰一
样的“长龙”……真是漂亮极了。
来到大草坪后,没等老师一声夸下,同学们便自
由地活动开来。我和于晓乐
一组,共同来放飞我带来的那只美丽的“彩燕”。
我端着风筝,他
左手拿线,右手拿着线轴,迎着风往前跑,他边跑边放线,
风筝飞起来了,但飞得不高,刚刚越过头顶。
等他收住脚后风筝才飞得特别高。
我开心地大声喊道:“哇,瞧,我们的‘小燕子’多精神!”听到我的
叫喊,其他
人也纷纷为我们拍手叫好。
后来,天空中的风筝慢慢多起来了,五颜六色,各式各
样,有高有低,把天
空装点得美丽极了。飞得最高的要数那条“长龙”了,那火红的身躯在空中自由地摆动着,多像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哇!
要是我也是一只风筝该多好,那样我就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啦!
句段赏析
根据画面信息理性思考,并准确定位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为引出故事埋下
伏笔。
能
够在认真观阉的基础上重点凸显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展开想象,将
面面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
写得生动、形象。
由点到面,写出了天空中风筝飞翔的美丽画面,同时更突出了自己想变成风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筝的美好愿望,富于童真童趣。
总评:本文小作者借用对画面的细致观察展开想象,给我们描述了同学们放
风筝的美好画面,内容具体
且有条理。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巧妙运用了细节描写,
让故事更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因而可以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3.学生自读、对比,圈画,然后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教师适时引导他们
看看
文章小作者分别都写了画面中的哪些人,重点又抓住了其中哪些人的动作进
行描写的(重点刻画了于晓乐
放风筝时的动作)?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聚焦习作的重
点内容——第3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描写最为精彩有
趣的动作、语言描写,从中
体会其通过大胆的想象将人物的细节刻画得神形毕现的手法。同时,引导学生
再
抓住最后一自然段,体会文章小作者由此生发的感受。
4.学生独立构思自己的习作,教师
提醒他们首先学会认真拟题(注意题目简
洁,最好能直接抓住活动名称如“放风筝”等),并抓住图片中
的主要人物展开
想象,同时还要重点结合他们的动作、神态想象各自的内心活动及语言等。
5.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练写情况,适时予以个别学生点拨指导。
四、互评互改,完善初稿
1.小组进行习作初藕互评互改,教师深入组间进行评价指导,注意引导他
们从词语、句子、内
容以及顺序等方面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根据组内成员的建议
进行习作修改。
2.指名班内朗读
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完后注意结合板书给予评价、
建议,朗读者要虚心接受他人建议并再次修改
习作初稿。
3.再次指名朗读优秀习作初稿,教师给予点评、激励。
4.誊写习作初稿。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借助自己细致准确的观察以及大胆合理的想象,成功地将一幅简单的画面转化成了生动有趣的习作,回家后,一定别忘了
把自己的习作与爸爸
妈妈分享,记得让他们再给你提一提宝贵的建议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对寓言故事的学习认知,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特点,并能够借助
生活中的类似的人或现象实现认知的进一步深化。
2.能够自主观察并发现词语的有趣构成,能够通过照样子写词语的形式实
现词语累积。 3.能够通过人物说话内容及语气准确体会提示语的情感色彩,并借助补充
提示语的形式提升准确运
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了解“通知”的一般格式及内容特点,并能够正确进行运用。
5.掌握横画或者竖画较多汉字的书写要领,提升汉字审美及书写能力。
6.诵读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不断丰富对寓言故事的认知积累。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教学难点:积累对词、句的认知,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日积月累”中的成语相关的寓言故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对寓言故事的学习认知,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特点,并能够借助
生活中类似的人或现象实现认知的进一步深化。
2.
能够自主观察发现词语的有趣构成,并能够通过照样子写词语的形式实
现词语累积。
3.能够
通过人物说话内容及语气准确体会提示语的情感色彩,并借助补充
提示语的练习形式提升准确运用语言文
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引入学习
1.教师谈话:孩子们,在刚刚
学过的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四篇有趣的
寓言故事,说说,你们喜欢阅读寓言故事吗?如果喜欢,能说
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阅读吗?
2.学生简单交流自己喜欢阅读的原因,教师归纳引入:那么,学
习寓言故
事都可以让我们学到哪些有价值的知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阅读寓
言故事
的重要收获吧。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二、阅读交流,丰富认知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交流平台”三位同学所给出的提示语,看看
每个人
都是从哪一方面来介绍关于寓言故事知识的,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故事内容深刻
道理受到
启示)。
2引导学生再次认真回顾自己本单元学习寓言故事的经历(也可以是课外阅
读的其他
童话故事),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十方面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出自己
打算交流的知识内容,同时简单记
录下来。
3.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阅读寓言故事的收获,教师深入到小组间进行
点拨指导
,注意提醒他们结合读过的寓言故事的内容、道理及自己受到的启示进
行交流,只要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
刻的一两点即可。
4.开展班内阅读交流活动,教师适时引导他们用简洁的话概述寓言故事的
主要内容,并说说自己不会忘记该故事的原因(有趣、印象深刻……),同时说说
所列举的寓言故事的深
刻道理,重点引导他们能够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的人或者事
情去理解道理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5
.教师简单小结:孩子们,看来正如教材中同学们所说(课件出示:许多寓
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寓言故事蕴含着道理;寓言故事能让我想到生活中
的许多人和事),今后我们一定要多读寓言故事,特别
要读那些优秀的寓言故事。
三、教学“词句段运用”
1.说说下面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照样子写几个。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
的两组词语,认真读一读,看看自己
都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2)学生交流(两组词语的结构
不一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第一组
词语是AABC式结构.第二组则是ABAC式结构。 <
br>(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学过的词语,看看哪些词语都具有这样有趣的特点,
试着与同桌进行交流
,比一比谁积累的更多。并将自己想到的同类型结构的词语
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指名汇
报自己写出的词语(津津有昧、鼎鼎大名、洋洋得意、无法无天、
无拘无束……),教师适时提醒学生第
二组词语只要符合ABAC式即可,不一定非
要将思维限定在“无×无×”构词类型上。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过渡引入:刚才大家不仅
快速发现了藏在词语中的有趣现象,还进行了
同类词语的延伸补充,相信在接下来的句子练习中,你们一
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2)课件出示两个例句~“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
br>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真的,一个陶罐!’
其他的人
都高兴地叫起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学习想一想自己从第一句话中体
会到了鹿说话的语气及说话时的神
态动作(语气中充满_『对腿的不满意和叹息),
课件适时补充出示加着重号的词语“噘起了嘴、皱起了
眉头”,而第二句话中的
“高兴地叫起来”则准确表现了说话人高兴激动的心情。指导学生齐读这两个句
子,注意体会句子所包含的语气。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着重号部分是表示人物的提
示语,可以更好
地表现说话者当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内心的情感。
(3)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这两个句子所给出的说话部
分内容,看看自己分别从
话语中体会到了说话者怎样的心情,然后再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横线部分的
内容填写。
①学生自主品读、思考、填写,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深入到小组间
进行点拨指导,重点指导他们抓住引号部分的内容进行准确品读。
生:我从第一句话中的“急死我了
”以及“!”体会到了说话人当时非常焦
急,所以,我填写的是“他涨红了脸大声嚷道”。
师
:对,我们在着急的时候确实常常会大声叫嚷。当然,人在着急的时候还
会有其他的表现,老师想看到不
一样的“着急表现”。
生:我填写的是“他使劲地捶着桌子大叫起来”。因为我爸爸有时候看到我怎么也改正不了错误时,就会有这样的反应。
师:说明你的观察非常细致准确。
②学生
继续交流第二个句子的填写,教师重点提醒他们注意抓住“终于、好
好地玩儿啦”体会姐姐开心、激动的
心情,进而准确填写后面的提示语。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回顾本节课的
学习内容。
2.教师小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大家不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关于寓言故
事的知识,还进行了很多有
趣的词语积累,同时,也学到了如何合理运用提示语,
希望你们能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今后的语文学习
中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通知”的一般格式及内容特点,并能够正确进行运用。
2.掌握横画或者竖画较多汉字的韦写要领,提升汉字审美及书写能力。
3.诵读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不断丰富对寓言故事的认知积累。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学写“通知”
1.话题激趣,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4月9号下午3点钟,
我们学校打
算在操场上举行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活动,校长让我给出一份通知,把这个
消息
告知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可是,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去写,你们能帮帮我吗?
你们能告诉我“通知”该怎样
写吗?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通知”范例,引导学生自主研读,看看通知的格式
如何,内容
又需要写清楚哪些方面的信息。
3.学生自读研究,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适时结合
教材
中的“通知”范例引导学生明确通知的格式(第一行正中间要写明“通知”二字,
正文部分
开头要空两格,后面要注意表明通知的单位及具体日期,且此日期要早
于活动开展时间)、正文内容(活
动精确时间、参与人员、活动地点以及活动内容),
教师重点强调时间的精确性以及活动地点、参与人员
、活动内容等的明确性。
4.延伸练习:课件出示两则通知事项,引导学生根据对范例的学习尝试选<
br>择其一进行通知拟写,提醒他们时间、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但是,
后面的落款日期
务必要早于通知正文中活动安排的时间。
(1)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点拨指导,提醒他们注意格式
的正确和内容的
精确具体,特别是落款日期与正文日期之间的先后关系。
(2)指名学生朗读
自己的通知,教师适时投影出示,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
其他同学也进行自主修改,然后与
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评价。
二、教学“书写提示”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过渡引入:孩子们,汉字书
写是有一定的技巧方法的,为了让我们书写
的汉字更加美观,你们在平时的练习中都有哪些好的方法?
生:我总是在书写时记住老师常说的写字口诀,这样,我的坐姿才能端正,
字也才能写得端正美
观。
师:嗯,用哥字口诀来约束、提醒自己端端正正写字,很好。
生:我先是认真观察字的
结构,看看哪些地方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然后
在书写时我就能避免将结构或者笔画写错了。
师:对,抓住要领是写好汉字的关键所在。看来,大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
字书写能力啦!-孝师这里
有几个汉字朋友,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写好呢?
2.出示田字格中的“艳、植、睛”等8个汉字.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看看
8个汉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横画、竖画较多)。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引
导
他们继续思考如何写好横画、竖画较多的汉字。
3.学生思考交流(要把笔画写紧凑……)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这类汉字
书写时需要遵循的原则(课件出示: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事
先考虑好
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同时提醒他们要做到横画之间注意等
距的原
则。
4.指名四位同学板演生字“植、睛、最、静”,引导学生根据书写原则进行
评价,教师
适时进行书写修正,同时进行范写指导,重点提醒他们注意将笔画之
间的距离安排得等距、紧凑,同时注
意长短比例。
5.学生自主描写8个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反馈书写情况并予以
强调
、提醒。同时展示书写较好的同学的作品,并予以点评、表扬。
三、教学“日积月累”
1.
激趣交流:课内外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学到了不少从寓言故事中提炼
出来的成语,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呢
?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出示“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邯郸学步”等,
引导学生借助拼
音自主朗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然后与同桌进行朗读交流检查,
看看哪些成语在朗读时容易读错。
3.指名朗读成语,教师适时指导“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杞人忧天”三个
成语。学生齐读。
4. 引导学生再读成语,看看自己都了解哪些成语故事的内容,然后在小组
部
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内跟同学交流,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简单概述故事内容即可。
5.指名说说自己r解的故事
,教师适时进行梳理指导,引导他们简要概述
故事内容,并能够说说自己从成语故事中明白的深刻道理,
同时补充部分成语所
对应的故事及道理。
6.指导学生再次朗读成语,同时联系有趣的故事内容尝试进行背诵练习。
7.
指名进行背诵展示,学生齐背成语。
四、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中短短的一节
课又将结束了!看到你们不仅能够
将汉字写得端正美观,还能准确诵读积累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老师
也为你们
感到开心,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们能够始终保持这样积极的学习状态。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准确、流畅地将自己阅读过的一则故事及其包含的深刻道理与
同学分享。
2.进一步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准确、流畅地将自己阅读过的一则故事及其包含的深刻道理与同学分
享。
教学难点: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谈话激趣: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
的阶梯,爱读书的人博学睿智,
精神也更充实富足。孩子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那好,接下来老
师就带你
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课件出示动态画面:快乐读书吧)。
2.引入话题:著名儿童
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
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
,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道理(
板书:小故事大道理)。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说说对“小
故事大道理”的理解(故事
看上去非常简单,但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深刻,让人深
受启迪)。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阅读寓
言故事的经历,说一说怎样做才能更好地理解
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并补充
出示:A.先读懂故
事内容,再理解寓言道理;B.联系实际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二、分享阅读,快乐交流
1.过渡引入: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凝结着中华名
族智慧的寓言故事,它们
大多数来源于历史传说成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读起来也相当有趣。
老师这里就有一篇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这则寓言故事究竟要告诉我
们什么深刻的大
道理。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教材中的寓言故事,注意凄通句子,想一想故事主要
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自主阅读,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内容,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
补充。
4.指名朗读故事,同时说一说故事的内容,教师适时归纳补充(一个人不听
客人的建议,结果家里如预
料那样失火,这个人等大火被扑灭以后,设宴答谢街
坊邻居,唯独不请给他正确建议的人)。
5.再读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那位主人可笑之处在哪。
生:我觉得这个主人是一个不听从别人建议的人。
生:这个主人在做事情的时候缺乏考虑,家
里烟囱砌得不合理,没考虑到危
险性,而且失火后唯独不宴请给自己忠告的人,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生:我还觉得这个人是一个不明是非的人,分不清好歹,对他好给他建议的
人,反倒让他产生了
仇恨心理。
师:你们理解得非常正确,那么,这个故事究竟给我们带了怎样有益的启示
呢?
生:我认为是想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进行考虑充分,不能留有任
何隐患。
师:有点意思,还有吗?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生:从这个主人后来对待给自己提建议的人的表现来看,我觉得作者是想告
诉我们,不仅要多听一听
别人的意见,而且还要对给自己提出忠告的人表示感谢
之情。
师:如果老师将你们的意见结合在一起,道理就完整了。
6.课件出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
防患于未然,消除产生事故的因素,还应
该多多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问题解决时也不要忘了恩人),同
时引导学生明确
这个故事的名字是“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三、自由阅读,分享交流
1.过渡:除了中国的寓言故事之外,相信大家也读道不少外国的寓
言故事
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孩子们,你们能把自己阅读
过的经
典寓言故事跟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吗?
2.引导学生认真回顾自己所读过的、最喜欢的寓言故事,试着用
自己的话
说说对故事主要内容的了解,并能够将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与大家分享,也
可以说
说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迪。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交流,将自己阅读过的寓言故事分享
给组内同学,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他人的分享,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等别人讲完之后再进行
询
问或者质疑。教师深入到小组间,重点提醒他们务必说清楚“小故事”中的“大
道理”。
4.
指名同学班内分享交流,教师适时进行梳理、指导,注意让他们用最简
洁具体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的同时
,讲清楚故事中的道理。
四、课堂小结
阅读使人明智,阅读让人充盈。孩子们,让我们做一
个快乐的读书人吧,从
更多经典寓言故事中汲取精神的养料,并通过故事深刻的道理丰富我们的人生,<
br>相信有阅读相伴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会增添更多的美好!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9
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春节、清
明节、重阳节。《元日》
描写的是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充满欢快、积极向上的奋
发精神。《清明》一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被人们广
为传诵。《九月
九日忆山东兄弟》不仅写到了重阳节的风俗,更在诗中抒发了诗
人的思乡怀亲之情。这三首诗文风朴素自
然,是千古传诵的佳作。《语文课程标
准》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要指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
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
歌
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
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
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深厚内
涵及独特的过节风俗。读了之后,我们会从中了解古
代过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
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其他古诗。(教师)
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搜集一两首跟传统节日有关的其他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同
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这些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个
节日?为什么?(学生交流)很多同
学都最喜欢过春节,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
(农历正月初一)
2.板书诗题,释题。
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是什么意思?(每年的第一天,这里指的是农历正
月初一。)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诗《元日》,看一看当时的人们是怎
样过节的。
3.简单介绍诗人。
【设计意图】:通过与熟悉的生活联系,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拉近了文
本
和生活的距离,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同桌互相交流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读准“屠苏”“旧符”。
(3)师范读古诗,读出节奏。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古诗,读出节奏。
2.识记生字:屠、苏、魂、酒、牧、兄、倍。
(1)说说自己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
如,加一加:屠,“者”字加上尸字头;形近字辨析:酒—洒。
(2)交流书写注意点。 <
br>旧: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右边的“日”字中间一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右
侧不能挨到笔画横折上
。
符:上下结构,竹字头。下面的“付”笔画少,要写得略大,稳稳地托住上
半部分。竹字头
,是因为古代符节都是用竹子做的,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用铜、玉
做的。
(3)书写生字“旧、符”。
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临写生字各2个。
【
设计意图】:中年级识字依然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要把识字、写字落到实
处,因此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
记生字是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复现生字,让学生
记住字形,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意义识字、区别
形近字等方法,引导学
生仔细观察,牢记生字特点,掌握书写要点,把字写规范,写正确。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的语音语调,一边听一边想,古
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你知道当时的人们过春节时都有哪些活动吗?
2.交流填空。
宋朝的人民过春节会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爆竹、
喝屠苏酒、换桃符)
教师相机出示三幅图片。
3.理解诗句意思。
借助书中的注释,试着弄懂诗句的意思。
学习前两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你知道什么是爆竹吗?(就是鞭炮)为什么春节要放爆竹呢?(寓意竹报
平安)
(2)过年了,我们的年龄有什么变化呢?(长大一岁)“一岁”就是一年的意
思,在欢闹的鞭炮声中
,旧的一年过去了,第一句中哪个字有“过去”的意思?
(除)
(3)在古代,春节时人们除
了放爆竹,还会喝一种酒,一种用屠苏草泡的酒,
叫屠苏酒,据说可以驱邪和躲避瘟疫。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
春节这一天,全家
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喝屠苏酒,外面放起了爆竹,人们
会是怎样的心情?指名朗读,读出这种开心。
后两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千门万户:千家万户,家家户户。“千”“万”在这里是“多”的意思。
(2)等到第
二天一大早,打开千家万户的大门,看见的是什么?(初升的太阳
照进家门,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光明和温
暖。)
(3)出示图片:桃符。师讲解:在古代,人们在过春节时喜欢挂桃符,可以
除旧迎新
,驱邪避祸。后来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贴春联。后来也用“桃符”借指春
联。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语速、节奏。
5.背诵全诗。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设
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可以使古诗中的画面重现。俗话说:“书读
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能让学
生感悟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古
代过春节的习俗。
四、总结全诗,布置作业 <
br>1.总结:这首诗写了以前的人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诗中写到了三种过
节习俗:放爆竹、喝屠
苏酒、换桃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整首诗读来让人感
受到一种积极、奋发的情感。
2.布置作业:
(1)过春节,除了诗中描写的这三种习俗,流传到现在还有什么习俗呢?查
查资料。
(2)搜集其他描写春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元日》。
2.回顾学习《元日》的方法。
(1)借助拼音识记生字。
(2)借助注释理解词语。
(3)想象画面感悟诗意。
(4)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3.师过渡:今天,我们就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本课的另外
两首古诗
《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设计意图】: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需要
老师精心创设阅读情境,给出阅读方法的引导。因此,帮助学生提炼学习方
法,
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扶手,使学生能在帮助下自主学习,从而
习得自学能
力。
二、自主理解
(一)学习古诗《清明》。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将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查查字典,和同学讨论。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3.交流:
(1)指名读古诗。读准生字“欲、魂、借、酒、牧”。
(2)用生字进行组词,初步理解字义。
(3)师简单介绍作者:杜牧。
(4)解
题:清明就是指清明节。谁知道清明节的相关知识?(清明在我国古代
是个重要节日,是家人团聚、扫墓
祭祖或踏青游春的日子。)
(5)抓住重点词,理解诗句意思。
前两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雨纷纷:
①春天的雨下起来常常是怎样的?(绵绵不绝、淅淅沥沥)
②说一说“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思。
欲断魂:
①欲:将要。
②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③路上的行人为什么会“欲断魂”?他们为什么伤心难过?(
很多人这一天
都要去扫墓,他们想起了已逝的亲人。)
师补充:诗人本该和这些行色匆匆的旅
客一样与亲人一起扫墓、踏青,但现
在他一个人,内心感到孤寂难受。再加上细雨蒙蒙,内心更加难受。
④说一说“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思。
⑤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
后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①这句诗让你知道了什么?(诗人问牧童哪里有
酒馆,牧童指着远处,只见
在那开满红杏的地方,露出了酒旗。)
②同桌合作,想象说话:诗人和牧童会怎么对话?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7)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首先,抓重点词,是理解诗句意思一个很好的办法,能够引
导学生在阅读中捕捉敏感的词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其次,通过想象
画面,模拟对话
,很好地再现了诗中描写的情境,使学生获得了对古诗的直观理
解。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二)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读诗题。根据注释,说说对诗题的理解。
(诗人王维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思念自己远在家乡的兄弟。这里的山东,
指的是华山以东。)
2.再读诗题。读出节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交流对诗人的了解。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
亲人而作。)
4.说说对重阳节的了解及本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5.交流理解的内容,以及不理解的字词。师相机教学点拨。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①独:一个人。异乡:他乡。异客:成为他乡的客人。
②师介绍当时创作背景:17岁的王维
离开家乡,一个人漂泊在洛阳和长安
之间,一直没有回到家乡。
③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④倍:更加。
(每次到佳节的时候,总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⑤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⑥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诗人就是这样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的,而他的亲人此时在干什么呢?
(登高、插茱萸)
②他们在登高、插茱萸。登高是古时候重阳节的风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
今,你有没有过重阳
节登高的经历?
出示图片,介绍茱萸:茱萸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时在重阳节有插戴茱
萸的习俗。
③和同桌互相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④想象画面:诗人的兄弟们在登高、插茱萸的时候,会想
些什么?如果你是
诗人,此时写一封家书给家人,你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
(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两句诗,那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⑤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
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前两句写诗人自己,结合王维的资料,从“异”字入
手,让
学生感受身在他乡的孤独感,由此产生对亲人的思念。后两句写诗人兄弟,从“登
高”和
“少一人”入手,结合图片介绍及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说话进行
思维激发,进而理解诗意,感受
诗人的思乡之情。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2.播放生字书写动漫,观察生字,说说注意点。
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个“酉”字。
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反犬旁第三笔是“丿”,不出头。
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两个土,要注意横画均匀。
牧:左右结构,左边的牛字旁末笔是提。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练习。
4.学生书写展示,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认认真真写字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
在课上要给予
学生观察、示范、临写的时间,让学生识准字,写好字。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积累和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2
.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小组合作,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
法,了解过节的风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
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语文,学会合作。通过指导学生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
传统节日,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
、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板书设计
元日
宋
王安石
喜悦
清明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唐 杜牧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孤独 思念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诵读,理解古诗意思。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传统文化,目的是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的
经典文化,理解并背诵古
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这三首
古诗时,我注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并初步体会诗人
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古诗时,采用多种方式读,如:自由读、同桌读、范
读、
小组读、男女赛读等,使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慢慢喜欢上古诗。
2.读中想象,体会诗人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习古诗,要求能通过诵读,
展开想象,获
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而到了中年级,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
诵
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创设不同的
情境,让学生想象诗中描绘
的场景,想象《清明》中诗人和牧童的对话,想象《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和兄弟之间的思念,充
分感受到了诗中蕴含的作者的
情感。
10 纸的发明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文章介绍了
从古到今记录事件的
方法的演变及造纸术的发展。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自主合
作,主动探究,通过查找资料、网络搜寻、小
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获得和纸有
关的知识。体会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热
爱祖国传
统文化的感情。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纸的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2.查找纸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纸的家族吗?来说一说吧!(学生交流自己知道
的纸)
2.出示“资料袋”——纸的家族。读一读,认一认。
3.揭示课题。
师:不过现
在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了。
你知道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吗?它有着怎
样的发展历程?是谁发明的纸?今天
我们就学习课文《纸的发明》,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纸。在新课开始,通过交流熟悉的纸,
从而激起学生对纸的起源的
好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
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认读生字,相互正音。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一册 保存 大约 经验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创造 携带 制造
蔡伦
积累 朝鲜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读音。
“术”读“shù”;“洲”“社”“创”是翘舌音;“
册”“蔡”是平舌音;
读准多音字“累”“鲜”,用不同读音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录:上下结构,下半部分不是“水”,而是“氺”,最后一笔是捺。
洲: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意思是水中的陆地。
社:部首是“礻”,不是“衤”。
(4)学生练写生字各一遍。
3.指名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与同伴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任务。学
生在低年级已经掌
握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所以从中年级开始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
力。本环节的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并给出学习方法的提示,意在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
识字,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哪里具体讲到了纸的
发明?其他段落讲了什么?
2.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在班级汇报。
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2自然段:讲造纸术出现以前,人们是怎样记录文字的。
第3自然段:讲了西汉时期出现了麻纸,但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第4自然段:讲了东汉时期蔡伦造纸,并且传承到了现在。
第5自然段:讲了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默读课文,
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词组,想一想:在每一个时间段
里,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
1,照样子抓住关键字词填一填。
4.交流:
早在几千年前:还没有发明纸,人们把文字刻
在龟甲、兽骨、青铜器、木块、
竹片上,后来又写在丝帛上。
西汉时代:用麻造纸。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东汉时代:蔡伦造纸。
后来:传到全世界。
【设计意图】: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时间变化,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
为深入阅读做好必要的准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伟大贡献”体会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产
生的巨大作用。 <
br>2.师:同学们,请你关注这句话中的词语“之一”,你想到了什么?对,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
明之一。
出示资料,简单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3.小结:是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印刷术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
途径传至
各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词语“
之一”,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通过
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了解,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
慧,更产生了
探究造纸历程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和造纸术相关的资料,读一读。
【设计意图】:布置学生课外搜集
和造纸术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可
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认读词语。
2.谈话:通过上
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有着
伟大贡献。那么,这个可以让我们写字的纸是什
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让我
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求这个秘密。
【设计意图】:复习上
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任
务,简单明了,直接进入新课学习。
二、合作交流,了解纸的发明历程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小组合作,研读第2~4自
然段,思考:关于纸,你知道了些什么?画出
关键语句,和同学交流交流。
2.交流,相机教学。
(1)古代还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是怎样记录事情的?按照先后顺序说一说。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2)出示图片:
欣赏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欣赏竹简;介绍帛,欣赏帛书。
(3)说一说:你觉得这些记录方式怎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①费时费力。用铸刻的方法费很多时间,还不能写多少。
②不好携带。不管是龟甲、兽骨,还是竹、木,都太笨重了,不好携带。
认识成语“学富五车”。
③太昂贵。帛太贵,只有少数人用。
3.小结:同学们说
得对,这些方法虽然能记录事情,但是不方便,不普及。
所以,人们迫切希望能有一种轻便的,能普及的
记录方式。纸,就这样诞生了。
4.学生借助课文说一说纸的发明过程。
麻纸―→蔡伦造纸
西汉 东汉
5.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
传承下来。
(1)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2)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出的纸,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轻便又好用;②原料容易得到;③可以大量制造;④价格便宜,满足大多
数人的需要。 用上“因为……所以……”或“……由于……”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说
说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
下来的原因。
6.三读课文,画出蔡伦造纸的句子,圈出动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捞出来晒干(成纸)
(这是蔡伦造纸的过程)
用自己的话再说一说造纸的过程。
(2)原料容易得到: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设计意图】:围绕“纸是怎么
发明的”这个话题,教师引导学生三读课文,
从重点句入手,在课文中走几个来回,对文本有充分的了解
。通过补充的图片资
料,让学生既有了直观的体验,又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三、深化内涵,感受造纸术的巨大影响力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
2.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我们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影响了全世界。)
3.师补充:中国造纸术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推
动了欧洲文化知识的
普及和发展。
4.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到自豪)
5.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自豪之感。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借助文本和老师的资
料,充分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
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的深远影响,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课外阅读《奇妙的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等书,去了解伟大的中国发明,
感受中国力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篇科普类的课文,很容易上成自然科学课、综合
实践活动课。我们的语
文课堂要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指导学生从文本中读<
br>到有关造纸的知识,了解纸的发明历程,还指导学生了解如何抓住关键字词去了
部
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解这些内容。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采用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补充了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语文素养,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的统一”。
11 赵州桥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
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对“桥”
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
认识赵州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
程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关注文本的人文内涵,
又要注意归纳和领悟文本
的读写方法。这篇课文就是要引领学生了解围绕一个意
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赵州桥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赏图入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能说说你见过的桥吗
?(课件
出示各种桥的图片)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你觉得哪座桥比较古老?(指赵州桥)
看,
就是这座桥!你想知道它有多少年的历史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其中
的奥秘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赵(zhào)、州(zhōu)”这两个翘舌音。
【
设计意图】:“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表明,配合直观演示,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
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出示自读要求。
(1)说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一标。
(2)默读课文,遇到的比较难记或容易读错的字词圈一圈,并多读几遍。
(3)读一读多音字“爪”的两个读音。
读zhǎo时,指的是指甲或趾甲;鸟兽的脚趾。读
zhuǎ时,指的是禽兽的脚
(多指有尖甲的);某些器物上像爪的东西。
2.出示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3.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不丢字、不添字,还要
把句子读通顺,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
(指导阅读过程中
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有一千四
百多年。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
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冲毁:冲垮。)
4.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
点
和已有知识结构的情况,采用“读读—标标—圈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读
文过程中的障
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再读课文,词句点拨
1.师:请大家思考作者笔下的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预设:
生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生2:它是一座设计独特的桥。
2.师:正如同
学们体会到的那样,赵州桥的独特设计是前所未有的,而且
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让我们读读第1自然段。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为什么说这座石拱桥世界闻名?
预设:
生1:因为它的年代久,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生2:因为它在设计上的独特。
4.师:这座桥的设计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
自然段的教学,从找出重点词“世界闻名”到围绕重点
词理解课文的思路设计,让学生在扎实的语言文字
训练中理解课文,提升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1.读一读课后要求书写的生字。同桌提醒书写时的注意点。
2.结合学生提出的书写难点,教师进行集中指导。
“县”:上部中间不能写成三横,倒数第二笔为撇折,不能写成竖折。
“匠”: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竖折。
“史”:撇和捺都要伸展。
3.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把写得好的作品用投影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观察是
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弄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教写第一个字时,由
教师“扶”着学生分析字形,
讲疏密,明位置。从字的整体结构到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回到观察整
体结
构,老师在细致入微的指导观察中,让学生学会了下笔前先观察,起到了“磨刀
不误砍柴工
”之效。
第二课时
一、引放结合,品读感悟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
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
的设计非常独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为什么这么
出名。它的设
计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请自由读课文,先独立完成学生活动卡设计,然后小组
交
流。
2.汇报交流学生活动卡设计。
3.课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样评价赵州桥的?(
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
段)(板书: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4.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赵州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第2、
3自然段)
5.学习第2自然段。
师: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这段主要写赵州桥的什么特点?(赵州
桥非
常雄伟)(板书:雄伟坚固)
(1)找一找,这个自然段中哪句话具体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把它画出来。
(桥长五十多米
,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
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
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
面上。)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表示数量
的词语的?如果把“雄伟”改成“雄壮”行
不行?为什么?试想一下,你站在这样一座桥上心情会怎样?
带着这份心情来读
读这段话吧!
(2)赵州桥为什么如此坚固?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呢?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
流过,发大水的时候
,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板书:石头砌成,没有
桥墩)
(3)“创举”是什么意
思?为什么说这种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课件
出示赵州桥那个年代之前的桥的图片。)
预设:
生1:创举就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生2:因为以前人们修桥都有桥墩,而这座桥却没有桥墩,所以说这是创举。
生3:因为赵州
桥的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既可以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这种设计在当时是世界上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所以说是
个创举。
(4)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
(5)合作讨论、总结学法: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教师小结:第一句话是本自然
段的中心句。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
写出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
6.学习第3自然段。
(1)设疑:第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可不可以换成“
这座桥
不但美观,而且坚固”呢?为什么?
(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
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
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
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
了承上启下的作
用,这是一个过渡句。)
(2)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
(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
(3)找出描写这些雕刻美观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预设: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生: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
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
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
,各自回首遥望;
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4)师:你能找出桥上雕刻了几种图案吗?
①请同学们画一画具体描写龙的句子。
②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抓住具体描写龙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
段内容。
③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受图案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并结合图画理解
“缠绕、前爪、抵着、回首遥
望”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动作来进行
理解。
④拓展想象练习:栏板上还有许多龙
,姿态各异,还有什么样的呢?教师引
导:“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这样会更好。
⑤作
者只写了几幅最精美的图案,其他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所有的
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图案精美:
有的……有的……还有的……)
⑥龙真的在游动吗?
(5)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品味“龙像活了一
样”的感觉。
(6)配乐朗读这段话。
教师小结: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
,给人
一种游动的感觉。“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不仅是对
这段内容
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7.学习第1自然段。
师:这样既坚固又美观的赵州桥在我们现在看来并不出奇啊!为什么它会世
界闻名呢?
(预设:因为它是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建成的。)(板书:世界闻名)
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
这座桥可能经历过什么?(地震、风暴……)经历了
这么多的天灾,它还是依然保持原貌,这说明什么?
(桥十分坚固。)
8.学习第4自然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设疑:课文第1~3自然
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
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总结全
文)
(2)说说你对“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理解。
(引导学生联系全文
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的设计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
伟、坚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
赵州桥美观。这些都表现了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傲的。
)
教师小结:作者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让我们现
在大声朗读最后
一个自然段,抒发自己心中的自豪之情。
【设计意图】:课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
一句式介绍了
几种姿态不同的龙。这是一个学生习得语言形式、口语交际的契机,课上可以让
学
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句话,借以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正
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
的那样: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
二、回顾总结,指导学法
第1自然段写了赵州桥世界闻名,是全文的总起(板书:总起);第2、3自
然段分述了赵州桥
的雄伟、坚固和美观(板书:分述);第4自然段总结了赵州桥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板书:总结
)。
大家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运用这样的结构。
【设计意图】:教学中不仅仅需要
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更应该借助文本让
学生有所收获。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结构的总
体框架,从而体
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提高习作能力。
三、复述课文,拓展交流
1.抄写第3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自然段。
2.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当成导游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
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
赵州桥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
这位伟大的古代
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3.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不仅是在古代,在现代也有许多杰
出的桥梁建筑。
(图片展示现代化桥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br>【设计意图】:在学生观看了图片,学习了课文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
夸夸赵州桥,目的是让
他们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美”,借此来训练表达能力,既能积累好的词句
,又能丰富语文底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赵州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
1.以简驭繁,帮助学
生理解课文重点,扫清字词障碍。字词教学是讲读每一
篇课文经常性的任务,同时又最能体现教师驾驭教
材的功力。在第一课时中,我
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先后出现的生字难词轻松愉快地进行了学习。
2.环环相扣,为突出训练重点巧作安排。我根据《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特点,
确定了教学的重
点是第2、3自然段。因此,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中,帮助
学生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突出这座桥
的设计是一个创举。接着理解第3自然
段时,又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理解较
难的句子,使
学生深刻领会赵州桥栏板图案之精美。
3.重视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要
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
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地讲解是起不到
多大的效果
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
12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理解上要求低于精读
课文的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放手。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去理解课文的
内容,更
加注重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这堂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几百年前的画
面拉至
学生的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读
写结合,把一篇课文浓缩成一张
资料卡,把书读薄。引领学生去多种形式地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
册)
欣赏,调动各种感官,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
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1.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
册、邮票等。
2.一张图画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学生拿出图画纸)现在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画出你所能画的人物。
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你可以自己设计。(学生画画)在这张长25厘米,宽18厘米
的纸上大家最多画清楚了四五个人,那
么依此类推,在一张长约528厘米,高
24.8厘米的纸上最多也就能画100多个人物。可是你们知
道吗?有这样一个人,
他在这样的纸上画了好几百个人物,个个活灵活现,你相信吗?让我们一起来见<
br>识一下吧!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理解“名扬中外”。(名:名字。扬:传布。中外:形容广泛,可指全世界。)
3.微课演示:《清明上河图》画面,让学生欣赏。
4.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出示此图的相关
资料)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会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感受,引起更强烈的兴趣,
所以一开始让孩子们动手画画
,为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奠定基础。另外,
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会更加顺利地进入阅读阶段
,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做铺
垫。因此,上课时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资源共享就尤为重要。
二、初读课文
让学生默读课文,说一说自己在读文后知道了什么。(读文时注意纠正字音。<
br>如:官吏、惊扰。)(相机板书:简单介绍年代 作者 大小 内容)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预设:
生1:《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生2:这幅画画的是北宋京城汴梁一角的风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
水平。
生3:这幅画中的人物神态毕现,栩栩如生。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
要把握中年级略读课文的教
学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并
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自主探究
1.明确学习方法。
(1)提出
学习方法:从刚才同学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这幅画的
喜爱。这幅画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
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
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那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朗读课
文呢?根据学生
的发言适当做提示: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老师告诉你们学习本课可以用“图文
对照法”。
(2)指导学习:自由读文,对照图画,先选一个你最喜爱的场面,再去细心
品读
、体会,然后和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品读,教师相机出示局部画面。
(1)课件出示问题:请
同学们结合图画,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一找从
哪儿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幅著名的画,动笔画一画,
并简单地做做批注。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学习第2自然段:把自己感兴趣的人物,
从画面中找出来,边读边对照,并
补充文中省略的人物,深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
了”这句
话的含义,了解张择端完成这幅画下了很大功夫。
学习第3自然段:说说本段话是围
绕哪句话写的?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读文,
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这一词语,品读“画
面上的这些人,有
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
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个句子,深入体会“一寸”“黄豆那么大”的具体含义,
可以借助实物来理解,
从而体会画面内容的丰富,张择端画技的高超。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学习第4自然段:说说从画面上
看到了什么,体会这幅画的生动、精彩。老
师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听到了什么,进而体
会“张择端画的画,
是多么传神啊”这句话的意思。(板书:人多、行业多、街市热闹非凡)
学习第5自然段: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生动的
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
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全文,体会这幅著名的画。(板
书:历史价值再现历史情景 高超绘画技艺
传世佳作 艺术瑰宝)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全员参与,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读文、质疑、谈看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
本之间的对话。教师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与同桌交流学习心得,创
设了一个较好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
生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进行自主阅读,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课上,学
生交流的
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
面内容
、历史价值,以及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虽
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但教师
不能放任自流。应顺势梳理和归纳学生提供的零
散信息,并将个体的读书收获传给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
自主阅读和交流信息,
对课文的内容及文章的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
四、单元总结
1.体会情感: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畅谈感受,体会民族<
br>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
2.回顾单元内容: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中
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
化,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古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杜牧、王维;了解了蔡伦是怎样发明造纸术的;欣赏了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赵州桥;了解了张择端著名的画—
—《清明上河图》。
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畅谈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
的赞美,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 <
br>3.布置作业,拓展知识: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中国
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比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品,独特的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
等。今天的作业是搜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
,以备展示课的时候进行展示和
交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设计意图】:《清明上河图》
让大家赞叹不已,但它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一部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激励学
生课后继续阅读相
关的资料、书籍来拓展相关的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从《清明上河图》的保存开始,讲到画中的人,再讲到画中的
闹
市。我引领学生欣赏并了解了古画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再看一遍古画并让他们思
考为什么它会
成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想得很仔细,回答得很好。我根据学
生的回答总结了这幅画因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名扬中外,还应适当
指导学生去发现并感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一写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
刻的事情。
2.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展示活动成果。(重点)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2.准备相关范文。
学生准备:准备成果展示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成果展示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对
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你们一定
有很多收获吧!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开展一次“中华传统节日
”交流会,把自己
的收获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预设:
生1:我了解的是中秋节。我不仅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还学会了制作月饼。
生2:我感兴趣的是重阳节。我了解了重阳节的风俗,去年我还跟家人一起
去爬山登高了。 <
br>生3:我研究的是春节的习俗。我积累了与春节相关的诗,知道了古代过春
节除了放爆竹,还要喝
屠苏酒、换桃符。我还跟爷爷学写了春联呢!
2.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展示。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向同伴详细介绍自己的研究经历。
要求:(1)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以及为了解节日开展的活动。
(2)交流自己对这个节日的了解。(节日的来历、过节的风俗等。)
(3)分享自己的研究
成果。(可以是自己学到的与节日相关的手工制作、撰写
的春联等艺术作品,背诵与节日相关的诗词佳作
等。)
3.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优秀的组员在班级里交流。(要求:本组成员可以补充,
其他小
组同学可以提问。)
4.评一评:哪一组的活动开展得好?
二、指导写作
1.师
:刚才我们把自己的研究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分享。同学们在这样的
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生1:我国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太神奇了!
生2:了解一个传统节日,还能读到很多著名的诗词。
…………
2.师:是的,我
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来历,还有许多
独特的风俗,我们深入了解它们,就能更好地感
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你能
选一个了解的节日,介绍一下自己家是怎么过节的,或者谈一谈自己印象
最深刻
的事情吗?
预设: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生1:我家过中秋节的时候,奶
奶总是认真地准备一大桌好菜,然后进行祭
月,接着就是赏月,吃月饼。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和姐姐在赏
月的时候对诗。
生2:我们家过重阳节的时候,一家人一定要爬一次山,说是有重阳登高这
个习俗。
生3:我最喜欢过春节。春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放鞭炮、领红包了。
生4:我在过端午节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学会了包粽子。
…………
3.提出要求,指导写作。
师:下面我们就把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吧!
要
求:选择一个自己深入研究的节日,写一写。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
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最深
刻的故事。
三、学生自由完成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要求:写真事,抒真情。
四、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桌听。生生互评,自主修改
五、总结修改,认真誊写
六、课后延伸,成果分享
1.教师总结习作情况。
2.学生继续就自己研究的成果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交流,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重点)
2.指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标牌进行识字,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激发
主动识字的兴趣。
3.通过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习抓关键动作,按照一定流程介绍一
次手工活动。 4.通过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还
有的……”的句式围绕一
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重点)
5.通过对“日积月累”的学习,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
君子、
中医四诊”,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
学生准备:搜集其他传统文化中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同学们
,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有许多段落,都是围绕着一个意思
来写的。像《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作者是围
绕哪一个意思来写的?是怎样写
清楚的?
2.交流:围绕“赵州桥非常美观”这个意思来写。
这段话详细介绍了桥面
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3.齐读段落。
4.思考:除了这一段,你还能说出哪篇课文中的哪个段落也是这样写的?
5.交流: (1)《赵州桥》中的第2自然段,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详细介绍了赵州
桥的桥面的功能以及发
大水时是怎样依靠大小桥洞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的,表
现了赵州桥设计的精巧。
(2)《一
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第3自然段,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来来往
往、形态各异的人,写出了“画上街市
的热闹”。
(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第2自然段,写了各种行业的人,写出了画
上人物的众多。
二、识字加油站
1.谈话:同学们,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除了在语文课本中学习字,还可<
br>以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字。
2.出示标牌:
税务局 档案馆 咖啡馆 阅览室
废品收购站 农贸市场
(1)你见过这些标牌吗?你能读出这些标牌上的名称吗?(指名读)
(2)借助生字表读准标牌。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3)指名读标牌。正音:“税”是翘舌音;档读dànɡ,不读dǎnɡ。
(4)去掉拼音自主读标牌。
(5)说说自己了解的标牌。不清楚的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6)齐读标牌。
3.你还从标牌上认识了哪些字?
4.小结:我们身边的标牌有
许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多听多说多读,你
就会认识很多的汉字。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
1.出示蔡伦造纸的流程图,读一读,思考:怎样根据流程图说出蔡伦造纸
的过程。
2.指名读。正音:读好平舌音“碎”。
3.出示描写蔡伦造纸的过程的一段话,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说说流程图中
的“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指什么?(是
造纸的重要步骤。)
5.小结:我
们进行一次手工制作的时候,都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我
们从每一个步骤中都提炼出关键词,按照先
后顺序排列,就可以形成流程图。然
后借助流程图,我们就会准确地说出手工活动的过程。
(二)学一学。
1.你会什么手工制作?挑选一种手工制作,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等,
想一想它的制作过程,按照步骤写出关键词,完成一个制作流程图。
2.根据流程图,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1)组内交流,组内互相提供建议。
(2)班内交流,师生点评。
(三)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书上的两段话,自
由朗读,想一想: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2.交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段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中的片段,围绕着“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
往、形态各异的人”这个意思,用“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有的……”
的句式具体写了五种不同形态的人。
第二段主要围绕“雕刻的图案精美
”这个意思,用“有的……有的……还有
的……”的句式,写出了雕刻的龙的不同形态,突出了桥的“精
美”。
3.小结:这两段话的共同点都是围绕一个意思,用排比句式来具体描写的。
4.学一学,写一写。
(1)再读这两段话,模仿例句,用相同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具体写清楚。
(2)教师命题,学生练习。
①公园里的花有各种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空中的云朵变化多端,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生自由练习。
二、日积月累,感受传统
1.出示:
文房四宝
雅人四好 花中君子 中医四诊
2.读一读。
3.说一说:你知道几种?可以和同学讨论讨论。
4.交流,出示:笔墨纸砚 琴棋书画
梅兰竹菊 望闻问切
(1)朗读,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熟悉的一种,教师补充。
出示图片欣赏: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房”谓“书房”。“文房四宝”指的是中
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
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源于南北朝时期。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好,读第四声,是“爱好”的意思。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
棋(大
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
掌握的
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雅人四好”,也称“文人四友”。今常
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花中四君子,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迎寒而开,美丽绝俗,
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
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
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竹,经冬不凋,且自成美
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
征。
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
来象征恬然
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四种中医诊断方法,据传是由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扁鹊提
出来的。
望,就是看,看面色,看走路,看形体,看营养状态等。
闻,就是嗅,嗅气味,嗅呼吸,嗅体味,嗅分泌液的气味等。
问,就是问诊,问病史,问症状,问病情发展情况等。
切,指“切脉、诊脉”,老百姓叫做“号脉”。
5.熟读成诵。
13 花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
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
能力。”为此本设计以“花钟”为线索组织学生品
读课文,通过“精细研读,品
味花美”“自主合作,探究原因”“创设情境,感悟奇妙”等环节,引导学
生品
味语言的优美、写法的奇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
读中积累、
读中迁移,初步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注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