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暑假实践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填空题
1 . 词语美容师。
( )的树丛 (
)的琉璃瓦
( )的宫墙 ( )的堤岸
( )的杨柳 (
)的园林
( )的狮子 ( )的姿势
2 .
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皮—( )( ) 占—( )( )
合—( )( ) 音—( )( )
3 .
写出与下列事物有关的古诗句或名句。(创新题)
(1)小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乡: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勤学: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寂静的除夕夜
第 1 页 共 7 页
①每当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
夜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②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
现行反革命分子”。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
清,语无伦次。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母亲
不知所措,她疯了。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
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
个未成年的孩子了。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并很
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
师,一天可挣得5个工分。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
的母亲还时不
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有个怪癖,平时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
听到
鞭炮声(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
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③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一早要放鞭炮
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来年好
运的预兆。心力交瘁的姥姥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
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
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
二连三地发作,我实在是怕了。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我们
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
。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他
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
一次鞭炮。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
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
。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苦命的孩子,我
们都晓得,
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 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
看
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④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
着我们着手准备面对即将来临的灾难。先是将乡亲们偷偷援助的家什一一
转移到母亲够不着的地方,然后
让年幼的我上床休息,他们四人则和衣而坐,围着小火炉静静地等候鞭炮声给这个
家带来的灾难。那一夜
好长好长,躺在被窝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岁的二姐守前门,
11岁的
哥哥守后门,她和大姐则设法招架母亲,二姐和哥哥的任务是坚决别让母亲跑出屋。
⑤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⑥以后的日子好过得多,被判刑
15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平反昭雪。父亲出狱前母亲奇迹般康复了。再
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
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就此我们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⑦20年过去了,
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乡亲们善良的义举时
时感染着我
。熟识的人都说我特富同情心,那是因为我被乡亲们关爱过。我深深懂得,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
会
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
4 . 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这天的习俗是( )
第 2 页 共 7 页
A.放烟火祭祖
C.放鞭炮敬拜祖先
5 . 母亲发疯的根本原因是( )
A.家族遗传
C.听到鞭炮声
B.吃年夜饭
D.守岁
B.看见人流泪
D.父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6 .
下列对本文记叙要素和记叙顺序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事件发生在20年前的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地点是在“我们”家当时居住的那个村庄。
B.本文写的人物是“我”的一家及众乡亲。
C.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文革”给“我”爸带来的灾难。
D.全文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7 . 阅读全文,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善良的内心产生的行动,能给受创伤者以慰藉 。
B.20年前的除夕夜,“我”居住的村庄的乡亲为了不触发“我”母亲的病痛在除夕夜没放鞭炮。
C.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
D.20年前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我”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8 .
文章第④段画线句中的“灾难”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作者用较多笔墨记叙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有人说春节应该是热闹的,文章以《寂静的除夕夜》为题不好,你认为呢?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课外阅读。
不!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去
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
第 3 页 共 7 页
后一个出场。评委会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
演奏中
,他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
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他不免对自
己的(判断 推断 )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大声说:
“不!一定是
乐谱错了!”他的声音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
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 用心 )设计的一个“圈套”,目的是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
威人士不承认的
情况下,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他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
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在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相信自己而不(附和
听取)权威们的意见,从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
桂冠。
【小题1】用“”划去文中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小题2】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和谐(____) ①商量好;
②和谐; ③诙谐。
夺魁(____) ①为首的,居第一位的; ② 高大; ③魁星。
【小题3】评委们在比赛中设计的“圈套”是______,目的是_______。
【小题4】题目“不!”加感叹号的意思是( )
A.
表示小泽征尔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B. 表示小泽征尔不同意作曲家和评委的看法。
C. 表示小泽征尔告诉评委乐谱不对。
【小题5】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
A.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他的指挥水平很高。
B.
小泽征尔在指挥家大赛中夺魁。
C.
遇事能正确地判断,并在被否定时仍敢于坚持自己正确意见的人,才是具有良好素质的人。
三、信息匹配
12 . 用“√”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第 4 页 共 7 页
(1)小红发(fā fà)现小兰的头发(fā
fà)剪短了。
(2)爸爸放入各种养分(fēn fèn),植物长得十分(fēn
fèn)茁壮。
四、书面表达
13 . 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片,这是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想一想,写一写。
五、排序题
14 . 连词成句,并在句末加上标点符号。(用序号排列)
1.①味道②它的③难道④特别吗⑤很
2.①米糕②这③就是④吃的⑤平常
第 5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
、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信息匹配
1、
四、书面表达
1、
五、排序题
第 6 页 共 7 页
1、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