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考试题附答案

萌到你眼炸
500次浏览
2020年09月18日 06: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爱国的故事-归元寺导游词

2020年9月18日发(作者:程鹏)


高二语文上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刘卉 审核人:罗政
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 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
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 不要误填学号,答
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57分)
一.选择题(共19小题,每小题3分,计57分)
1.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绯闻(fěi) 虔诚(qián) 罗襦(rú) 吐哺(pǔ)
...
B、真谛(dì) 罪愆(yán) 伶俜(pīng) 舞榭歌台(xiè)
....
C、芥蒂(tì) 磔磔(zhé) 拘泥(nì) 静女其姝(shū)
....
D、踟蹰(chí) 机杼(zhù) 窈(yáo)窕 越陌度阡(qiān)
....
2.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仇雠 钟磬 报歉 奉之弥繁,侵之欲急
B、租赁 杀戳 申张 百尺杆头,更近一步
C、樊笼 江渚 暮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弘扬 拜谒 就绪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 ,因此,加强
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②凡以文字获罪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看重他的家产,仍在 藏书和另
外的文字。
③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我们 去文化市场逛逛,买点花草什么的。
A.奏效 查看 往往 B.生效 察看 往往
C.生效 察看 常常 D.奏效 查看 常常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的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
....
B 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不裁官行不行?
....
C 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
D 假如每个人都能 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会因此
....
变得美好。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不敢轻视了静坐于酒馆一角独饮的老翁或巷 头鸡皮鹤首的老妪,他们说不定就是身
怀绝技的奇才异人。
B.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 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
的有效方法之一。
C.打开莎士比亚戏 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闪
现着艺术的光芒。


D.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对此,我们必须
要有一 个正确的认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乐府中最长的叙事诗,与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B .《楚辞》作者为屈原,因其中的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
人情,具有浓厚的 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 统《文选》,
钟嵘《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D.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 、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为词。宋
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7.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

削月

割 ②后世之谬

其传而莫能名者③ 其下平旷,有泉侧

出④逸豫可以亡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⑥函

梁君臣之首 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

泊绝壁之下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

之也 ⑨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 ⑩火尚足以明


A、①③⑦②④⑨⑤⑥⑧⑩ B、①③⑥⑦②④⑨⑤⑧⑩
C、①③⑦②④⑨⑤⑥⑧⑩ D、①③⑦②④⑤⑥⑧⑨⑩
8.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9. 选出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B、自以为得其实
..

C、则遣从事
..
以一少牢告庙 D、郦元以为
..
下临深潭
10.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句子属不同句式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B、盛以锦囊 系燕父子以组
C、古之人不余欺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斯用兵之效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与风水相

吞吐 无物以相


B、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

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C、此世所以
..
不传也 原庄宗之所以
..
得天下
D、虽

大风浪不能鸣也 燕虽

小国而后亡
12.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说) 而卒

葬之(死)
B、汝识

之乎(认识) 华山之阳

(山的南面)
C、向使三国各爱

其地(珍惜) 举

天下之豪杰(全)
D、六国互

丧(互相) 余自齐安舟行适

临汝(到、往)
13.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来吾道夫先路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诗中的“三生”
毛志成
近半个多世纪的诗,大约分三类:一种是写“民生”的;一种是写“人生”的;一种是 写
“醉生”的。
三种诗写好了,都有价值,都能成为真正的名诗,遗憾的是有关“三生”的诗 ,今人比起
古人来,成色都越来越差。
关于写“民生”的诗,应侧重于写民疾民苦,即“哀民 生之多艰”。四十年代以前,无论
是上海滩的诗人还是延安的诗人都写了一些有关民疾民苦的诗,到了五 十年代以后,“民生”
中已经删除了民疾民苦成分,统统变成“党是亲娘俺是孩,一头扑进了娘的怀”式 的举世福音
了。从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讴歌新政权的长诗《好》那里学了一点“楼梯体”,随后便对中国
的大小苦难几乎都闭了眼,统统变成喜洋洋的“放声歌唱”了。
诗人写“民生”,贵在有实实 在在的亲民意识,在这一点上,今不如古。无论《诗经》中
的《伐檀》《硕鼠》,还是后来杜甫“三吏” “三别”等一大堆泣诉民疾民苦的诗,尤其是
白居易身为官吏而为民鸣冤的《村民苦寒》《卖炭翁》等诗 ,都更近于真正的诗人。
到了商品时代的今天,写民生的诗(包括民苦、民乐的诗)近于绝迹.诗人大 都致力于写
自我式的“人生”,进而步步深掘“人性真谛”,最后便索性使劲打捞“性”的甜美清泉或污
泥浊水了。
其实就在写“人性”的事上,论见识和文采,我首推辛弃疾的一首诗:"至性由来 禀太和,
善人何少恶人多.高山流水泻平地,正作方圆有几何!”此诗虽古,但对人性本质有真知灼见,
而且符合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与其说人性善不如说人性恶更
加 接近于唯物主义。”
在写 “民生”“人生”之外,还有一种写 “醉生”的文人,特别是诗人,有一点醉意或
写些醉话,甚而进入 “醉生”境界,不必苛责,也许正证 明了他有诗人气质。当然,诗人之
所以不同于一般性醉人、疯人,关键在于他有“文” 有“采”。李白 的“醉”,几乎是玉成
其为大诗人的要素之一。毛泽东不会喝酒,但诗人也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把 酒酹滔滔”
句。那样的醉,只能誉之为情醉、意醉、文醉、辞醉,自有其大妙处在。“醉之诗”的意趣与
胡说八道有很大的区别。清朝有个诗人牛首山,笔名叫“铁屎” 、“混帐行子”、“老实泼
皮 ”,将他的四十首诗取名为“牛山四十屁”,下注“混帐行子、老实泼皮放”。其中一诗曰:
“那岩打坐 这岩眠,听了松声又听泉。多谢风爹多礼数,花香直送到床前。”诗中将风称之为
爹,虽俗,但确有其诗 意诗才在。作者的“醉生”,是有意戏世,且又具有精神品位和辞章法
则上的“内功”。至于眼下某些“ 醉生”之诗,除了精神上趋丑趋恶兼及文墨上多种不通的“大
胆”之外,几乎没剩下什么德才含量。
所以我认为:要想把新诗写好,不妨先学学古诗。
14.下面对写“民生”的诗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是写“民生”的诗,都有价值,都能成为真正的名诗,如杜甫的“三吏”、 “三
别”,白居易的《卖炭翁》等等。
B、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诗人写了不少有关民生疾苦的好诗,涌现了一批优秀诗人。
C、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当今文坛上写“民生”的诗歌绝迹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D、写“民生”的诗应侧重写民间疾苦,有实实在在的亲民意识。
1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半个多世纪的诗共有三类:一类是 写“民生”的诗,一类是写“人生”的诗,一类
是写“醉生”的诗。


B、当今 时代,诗人都致力于写自我式的“人生”,甚至极力渲染“性”的方面.以致今
不如古,出不了真正的诗 人。
C、辛弃疾“至性由来禀太和”一诗谈到“人性”问题,很有见识,颇具文采,与马克思
主义的有关论述不谋而合。
D、写“醉生”的诗,其意趣与胡说八道没什么区别,不是精神上趋丑趋恶 ,就是狗屁不
通,几乎没剩下什么德量。
1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聂夷中的《咏田家》李绅的 《悯农》、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及臧克家的《老马》等均为写“民 生”的好诗。
B、有“文” 有“采”的诗人写的“醉生”诗,即使如牛首山那样的“放屁诗”也是很
有意趣的。
C、李白 “斗酒诗百篇”,其许多诗作都与酒足饭饱有关,可以说,是酒造就了诗人李白,
难怪诗人余光中盛赞李 白“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有
半个盛唐”。
D、只要从古诗中汲取营养,端正创作态度,更多地关心民生疾苦,就能写好现代“民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
管仲夷吾者, 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 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 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 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
谋也。
管仲曰:“吾尝困时,常与鲍叔贾 ,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
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 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
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 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辱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十余世, 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
贤而多鲍叔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 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 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
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 而去之。
1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终善遇之 善:善良 B、 鲍叔知其贤 知:了解
..
C、常与鲍叔贾 贾:商人 D、仓廪实而知礼节 实:果实
..
18.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少时尝与鲍叔牙游 B、鲍叔遂进管仲
..
C、果行,国人皆劝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19.下列句子不能表现鲍叔能知管仲的一项是(3分)
A、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B、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C、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D、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卷Ⅱ(非选择题 共X X分)
四、20.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
(1)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译文: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知人也。
译文:
2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共5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 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
分析。(5分)

22.默写(共6分)
惟草木之零落兮, 。
,来吾道夫先路。
世间行乐亦如此, 。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16分)
(1)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 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
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漫无边际的混整体抄袭过来 ,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
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有剪裁就必有创造,必 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
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 就在实际的
人生世相之上,另建一个宇宙,正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并非全是空中楼阁,亦< br>..
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
(2)每首 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诗时,都如同面对
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神 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
自主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 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似乎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
了。作诗或读诗,纯粹的心境是凝神注视,因所观之境 孤立绝缘,故心与其所观之境须如鱼
戏水、亲密无间,遂成境界。姑任举二短诗为例: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3)这两首诗俨然 都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
来的一刹那、一片段。本是一刹那, 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
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 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领神会。本是一片
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 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领
神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 与普遍化。它
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
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诗的境界》,有改动)
23.请解释第一段中“宇宙”一词在文中的含义。(3分)


24.请解释第一段末句“妙处惟在不即不离”的含意。(3分)




25.根据第三段的阐述,简要概括得以广为流传的优秀诗作应具有哪些品格。(3分)

六、语言表达题
26.请仿照下面为李清照的一首词《声声慢》写的推荐词,另选一首古诗词 ,写一段推荐
词。(5分)
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晓畅易懂。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意境 优美。喜欢李清照的
词,因为它情感真挚。一首《声声慢》,道出了人间多少愁绪。


七、
27、某公司举行摄影比赛,一位德高望重、在国内屡获大奖的老摄影家做评委会主席
有一幅作品并不是什么上乘之作,构图一般,用光也没什么可取之处,但是附着的那封
信却写得 非常感人。作者是一位残疾人,从小腿就瘸了,他在信里历数了自己为了摄影而付
出的常人难以想像的艰 辛和把摄影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决心,让我们几个评委都非常感动:
太难能可贵了。
一位评委说,对于一位残疾人来说,能有这样的作品,的确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老摄影家叹口 气说,别人的同情可能会误导他走上一条完全不适合他的道路。如果他一
直靠博取别人的同情来取得成功 的话,那他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因为难能虽然可敬,但却
未必可贵。
老摄影家弯下身,轻轻卷起自己的裤腿,展现给人们的是一条不锈钢的假肢。
在一般人的眼中,难能就意味着可贵,但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每一个难能都意味着
可贵吗?
请以“我看难能可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1.A 2.D
3.A
4. A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褒义不可贬用。“人浮于事”指工作人 员的数目超过
工作的需要。“微言大义”指精深微妙的言辞中包含着深奥的道理。“见贤思齐”指见到品 德
高尚的人就想向他学习,跟他一样。
5.A B中“解决困境”不搭配,应为“解决矛盾 ”或“摆脱困境”。C缺主语。D中“阻碍……
的进行”杂揉,去掉“的进行”。
6.D
7.A
8.C
9.D
10.A
11.C
12.C
13.C
14.D
15.C
16.B
17.B(A善:很好的C贾:动词,经商D实:充实)
18.D强:古今义都是“强硬”的 意思。(A游:古义:交往B进:古义:推荐:C劝:古:
勉励)
19.D表现的是管仲被任用,在齐国掌权。和鲍叔知管仲没有关系。
20.
(1)了解我不以小节为羞,而以功名不能流传于天下为耻。
(2)人们不称颂管仲的才能,而称颂鲍叔的能知人。
21. 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
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 :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
惜别之情。)
22.略
23.根 据人生世相,浸润了作者性格和情趣而创造的诗境。[评分标准:本题3分。“人生世相”
“作者性格情 趣”“诗境”,三个要点各1分。]
24.一首好好妙在不把漫无边际的混整全体抄袭过来,又有所本 ,本于自然。[评分标准:本
题3分。“不抄袭”“有所本”两个要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 分。]
25.①优秀诗作的境界能使刹那成为终古(或:优秀诗作的境界能打破时间性,具有永恒价< br>值);②优秀诗作的境界能使片段成为独立自足的小天地(或:优秀诗作的境界能打破空间性,
具 有普遍价值);③优秀诗作的境界能多次复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或:优秀诗作的境界是
新鲜有趣的, 具有反复创造的价值)。[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条1分。]
26. 喜欢晏殊的词,因为它温润秀 洁。喜欢晏殊的词,因为它音调和婉。喜欢晏殊的词,因为
它文字典雅。一首《踏莎行》,道出了送人伤 离多少缱绻深情。
喜欢苏轼的词,因为它豪迈不羁,喜欢苏轼的词,因为它积极昂扬,喜欢苏轼的词, 因为它
发人深省,一首《念奴娇》,道出了英雄多少悲叹。
喜欢李白的诗,因为它自由洒脱, 喜欢李白的诗,因为它意境优美。喜欢李白的诗,因为它
心高气傲,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道出了多 少感慨!


作文:
这个材料,虽然说的是残疾人摄影的故事,但老摄像家对于 “难能可贵”深刻理解却可以用
于整个社会当中。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那幅照片之所以被评奖,并不是因 为照片有多好,而
是因为人们有一种对残疾人的同情,这时往往会将“难能”看作是“可贵”而加以褒奖 ,但
是,“难能”只能说明付出的努力会大,但众所周知,付出多未必就能做到“可贵”的程度,
因为“可贵”是要将事情做得出类拔萃,这时的评判则为就是论事,不考虑起点,就如赛场
上,冠军是 由运动员的成绩来决定的,不会因为某运动员带伤参赛“难能”就认为其“可贵”,
而授予其冠军。 < br>真正的“难能可贵”应该是那些起点低,但做出了出类拔萃成绩的人,他们的成就不是靠别
人的同 情来达到的,这恰恰是他们自强的表现,他们不希望让别人来同情自己,因为他们内
心的自强相信自己能 在合适的地方做得比一般人好,然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这才
是真正的可贵。

主持人幽默串词-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小学安全教育教案


大学生社团网-司法考试报名时间


婚宴邀请短信-摘要的写法


浙师大选课系统-教师工资表


衡阳八中-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前出师表-essay范文


三中分数线-中秋节月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