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秋分是什么意思-2020年高考报名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计划
彭溪小学:陈端茂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31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
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课时都能积
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个别学生能力较
差,计算和使用题都存在困难。
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案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
导工作,全面提
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
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
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
角和综合使用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
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
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案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
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和图形的教案内容,注重实践和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案,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案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
机。
(二)、本册教案重点: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
法和减法,统计等
(三)、本册教案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本册教案总目标及要求: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会进整数、小数的互
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
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
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
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
实物
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
赏生活
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
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四、教案内容安排
1
1、轴对称……………………………………………1课时
2、旋转…………………………………………1课时
2
3、欣赏设计……………………………………………1课时
4、设计镶嵌图案………………………………………1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课时
3
2、质数和合数………………………………………… 1课时
3、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4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5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4课时
6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7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
8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9
4、约分…………………………………… 4课时
10
5、通分……………………………………… 4课时
11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期中测试
12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13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14 (六)统计……………………………………4课时
15
(七)数学广角…………………………………………4课时
16
(八)总复习…………………………………… 4课时
17 期末复习
18 期末复习
19 期末复习
20 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