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中国六星级大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沙拉托中心小学 王灵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四班共有学生44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
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
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
、表
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
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
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
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
导。从上学
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
还是很大。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方针,以《数
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
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
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学有所得,落实本册的教学目标。采用各种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适应新时
期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因数
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
领域教学中有图
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
学中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
和正方体,分数的
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在
用数学解
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
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
”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
魅
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
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
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
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
,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
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
编写体例,设置了例
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四、教材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
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
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
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
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
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
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
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
地进行约分
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
br>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
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
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
单实际
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
受
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
算
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
简单图形旋转
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
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
结果的实际
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
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
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
法解决问
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
形成观察、分析及
推理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
法和减法,统计等
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七、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
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
式、体验式的学
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
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
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八、教学进度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
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粉刷围墙……………………………………………………… 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 4课时左右
5、通分……………………………………………………… 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