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例

玛丽莲梦兔
625次浏览
2020年09月19日 02: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文化节开幕式-晚安的短信

2020年9月19日发(作者:徐元泉)


《 购物小票》的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平原小学 于会玲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数学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的内容有三 个部分:一是核对‚购物小票‛,安排这一情
境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小数加减法的 计算
问题,所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是很有必要的。二是通过涂一涂的过
程,利用直观模型,帮助 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
齐(即小数点对齐)。三是直接用竖式计算,掌握小数加减法的 一
般计算方法。
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小数计算的必要
性 。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中‚购物小票‛的情境,也可以采用当地学
生熟悉的题材。其次是利用直观手段(如 涂一涂,算一算),帮然
后组织学生助学生理解小数的计算方法,交流。在交流中应重点指
导学 生讨论小数加减法中,‚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
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去过洪客隆超市购物吗?
生:去过。
师:当你选好东西到付款机处付款后,收款员阿姨会给你什么?
生:一张小票。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购物小票上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核对购物小票。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张小票(用书上的购物小票),
你从上面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从小票上知道了酸牛奶1.25元,饼干2.41元。
生2:我还知道了应付金额是3.66元。
生3:我知道了收款的时间和超市的电话号码。
师:同学们对小票上的每一项内容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那么我们怎
么能知道购物小票上应收的钱 数对不对呢?以小组为单位,核对一
下购物小票上找回的钱数对不对,并能用适当的算式表示出来。
全班反馈
生1:我们用买酸牛奶和饼干的钱数加起来,看一看是不是应收的
钱数。算 式是:1.25+2.41
生2:我们组把应收的钱数减去酸牛奶的钱数,看一看是不是饼干
的钱数,算式是:3.66-1.25


师:同学们的办法都很好,这是两道小数加减法 。怎样计算呢?请
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5页‚涂一涂‛谁知道这两幅图什么意思吗?
生:第一幅图表示1 .25+2.41=?让我们在横线下面方格图中涂
一涂,第二幅图表示3 .66-1.25=?让我们在横线下面方格图中
涂一涂。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先涂一涂,再和同伴说一说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
生1:第 一幅图5个百分之一加1个百分之一是6个百分之一,在
表示百分之几的方格中涂6个格;2个十分之一 加4个十分之一是
6个十分之一,在表示十分之一的方格中涂6个格;1+2=3,在3
个大方 格中都要涂色,等于3.66。
生2:第二幅图6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还剩1个百分之一,< br>在表示百分之几的方格中涂1个格;6个十分之一减去2个十分之
一还剩4个十分之一,在表示十 分之几的方格中涂4个格;3-1=
2,在2个大方格中都要涂色,等于2.41。
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对照方格图同学们能不能用竖式进行计算
呢?试一试。
(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生1: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各个相同数位都对齐了。
生2: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就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一样了。
生3:我们核对结果,购物小票上的应收3.66元对了。
3、试一试。


师:同学们来计算下面的两道题:
7.9+1.7 15.2-12.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尝试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 在全班交流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学汇报同,交流。
生1:7.9+1.7=9.6 15.2-12.6=2.6
7.9 15.2
+1.7 -12.6
9.6 2.6
师:计算这两道题时还应注意什么?
生:计算小数加减法除了要小数点对齐 外,还要注意加法哪一位上
的数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相减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
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
4、归纳算法
师:通过刚才的例子,你觉得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教师小结:(略)
(三)实践与应用。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和交流,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
在我们来实际应用。!
1、摘帽子。
老师身高1.74米,凳子高0.5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1


米高处的物体吗?
生1:摸不到,因为教师的身高1.64米加凳子的高度0.6 4米,是
2.28米,小于2.41米,所以老师摸不到。
生2:1.74+0.54=2.28 2.41-2.28=0.13
如果结果是0,老 师就能摸到,但是结果是0.13,那老师就摸不到
2.41米高处的物体了。
生3:老师,我认为摸得到。
生4:摸不到。
……
(学生分两派激烈的进行争论,多数同学认为摸不到,少数同学认
为摸得到。)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
师:咱们听一听‘摸得到’的同学的意见。
生1:因 为,老师的身高是1.74米,加上凳子的高度0.54米,是
2.28米,如果去摸物体,是要伸手去 摸得,再加上胳膊的长度,肯
定大于0.13米,所以老师能摸到2.41米高处的物体。
(学生哑然)
师:同学们,我的身高正好是1.74米,能否摸到2.41米处的物体,我给你们实际演示一下。
生2:老师,不行,你必须脱掉鞋子。
(教师脱掉鞋子演示,用米尺进行现场测量。)
生3:摸得到。


师 :同学们,你们表现太棒了,你们学会了小数的加减法,还能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聪明!(伸出 大拇指表扬),给自己一些
掌声吧!
2、课件上演示情境,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5页练一练 中的第1、2、
3、4题。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算得对又快的练习方式,极
大地调动起 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竞赛的意识。
(四)学习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
现如何?
生1:我 学习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和整数加
减计算一样,我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如李寅超、李 寅超同学的发言很
完整,我要向她学习。
生2:我认识了购物小票,知道了购物小票上有很多 数学问题,今
后我会注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尝试着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在这节课
中,我的发言不 积极,害怕我的发言不正确。但是今后我会努力的。
……
四、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
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 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
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以下思考:
1、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学习< /p>


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以自己的兴趣为转移,它是促进学生主动学
习的重要因素和 内在动力。数学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数学给孩
子明天留下的不仅是系统的数学知识,必要的应用技能 ,解决数学
问题的基本策略,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热爱数学,拥有幸福快乐的数
学学习生活,把数 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
去探索。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摘帽子‛这一活动的情景 ,激发学
生探索的欲望,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的活动情景;课后
练习注意趣味性,灵 活巧妙。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中去 。
2.‚教‛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的生 活经验是数学内容的
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
经验、生 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挖掘‚童心‛、‚童
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密 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
在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
3、‚学‛用现实的方法体验数学。
在‚购物小票‛的教学中,我始终把搜集数学信息、发现 问题
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上新课之前,我
安排学生为庆祝同学生日 到超市去购物,这样,学生就熟悉了购物
的情境和过程,再通过教材,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 学
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再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
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把学 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


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的过程。学 生从熟悉的情境
中发现问题,并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知识,最终让生
活中的经验提 升为数学知识。

湖北考试院-试用期自我鉴定


大连交通大学分数线-幼儿园小班家长寄语


元宵节儿歌-高考录取率


广东省邮电学校-关于狼的谚语


苏州经贸学院-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点缀造句-圣诞节几号


中山火炬职业学院-中北大学本科生查询


台湾联合早报-初三英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