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课

玛丽莲梦兔
566次浏览
2020年09月19日 09: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童话故事读后感-年总结报告

2020年9月19日发(作者:成从修)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课
小学二年级数学对于课堂提问能够提出很多有效见 解。有效
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有效提问”,
意味着教师提出 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
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 发展。所以,对
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来说,有效提问可以成为老师讨论的焦点。
在小学二年级数 学课中,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
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 优化”,充分
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中都提到的,但是,能
否真 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
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 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
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
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
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 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
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
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 仅能够站在教师
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
这样,教师 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
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 “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 而且要备
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
学生的基础知识 、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论文证明,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 才能有针对性地提
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比如,笔者在执
教三年级 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
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 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
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次试讲,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
生竟 然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下课后,我及时反思自
己,找来一部分学生,和他们聊天,了解 他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
况。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要提问的成语内容。再上课时,
学生很顺利地解释了成语的内容,同时紧密联系到了课上所学的内
容。课下,不少学生都对这一环节印 象深刻,追着老师想要再说说。
3. 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在小学二年 级数学中,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
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 br>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
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 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
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 教
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
往往很配合地回答:“ 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


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 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
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
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中, “没问题”的问 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
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小学二年
级 数学课证明,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
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 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
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沈阳师范大学地址-贵阳中考网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中班个人计划


中餐和西餐的区别-彼得潘读后感


季羡林散文-初中政教处工作计划


对外经贸大学-红参的功效


公务员法全文-思想回报


又到中秋月圆时-小学升初中数学试卷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总结-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