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温柔似野鬼°
692次浏览
2020年09月19日 19: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中800字优秀作文-北京外国语大学分数线

2020年9月19日发(作者:万维生)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知识:学习观察算式与算式之间的类似关系。理解“十进类推”的含义,能
应用其进行计算。
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和十进制类推的能力。培养学生计算策略能力。
情感:鼓励学生探索计算规律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十进类推”的含义,能应用其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和十进制类推的能力。


教 师 活 动
教 学 过 程
出示媒体:老师讲解故事。(蓝色的大海,美丽的海岛,小游艇)
1.师:四个小朋友准备上 海岛了,可是智慧老人在通向海岛的路上设了四座桥。只要我
们做对桥上的题,他们就可以顺利上岛了。 先一起来做第一关。(一半学生做第一组题,
另一半学生做第二组题)
7+5= 8+2=
17+5= 8+12=
27+5= 8+22=
37+5= 8+32=
47+5= 8+42=
问:汇报答案
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组讨论。汇报。
( 每道题都在前一题的基础上加数都增加了10,每题的个位上的数字都不变,所以和的
个位上的数字也不 变。)
师: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不变,和也增加10。
2.师:我们已经成功地帮他们通过了第一座桥,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座桥上的题目。
99-8=
89-8=
79-8=
师:先自己看看有什么规律,然后再算出这些算式,并把你所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中进行
交流。
(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减数个位上的数字也相同,所以差的个位上的数字相同。)
归纳: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增加10,减数不变,差也增加10。
3.师:非常好,他们终 于通过了两座桥,胜利在望了!现在大家分头来做另外几座桥,
看看哪组先做完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P3
5+7= 11-8= 8+9= 12-6=
5+17= 21-8= 18+9= 22-16=
15+17= 21-18= 18+19= 32-26=
15+27= 31-18= 28+19= 52-16=
25+27= 41-18= 28+29= 62-16=


25+37= 51-48= 28+39= 72-16=
35+37= 61-48= 38+39= 92-26=
35+47= 81-58= 48+39=
45+47= 91-58= 58+39=
汇报:每组同学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巩固练习:
四人一小组,根据刚才的规律,自己编编加法或减法题,并自己完成。看看哪一组编得
多。
修改后的教案
情景导入:
师:现在天气真热啊,真是酷暑难耐啊!小朋友们,你们最想去哪里呢?
生:游泳池,海边,渡假胜地……
师:老师现在带你去一个地方,你们看看怎样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演示)
蓝蓝的大海、白白的云朵,大海中出现四个美丽的海岛。
师:让我们一起到海岛上面去游玩吧!
出示课题:
《游海岛》
探究新知:
天使岛
师:这节课,让我们乘坐小游艇,一起去游玩美丽的海岛世界, 不过每上一个岛都需要
我们开动小脑筋,看谁先登上一座座小岛。
师:首先我们乘着小船来到了天使岛码头,前面有这样一组题?
7+5 17+5 27+5 37+5 47+5
师:请在最快时间里算出这四题的结果,并说说你们的好方法。
小组同学相互合作讨论。
小结:
两个加数个位上的数没有变,第一个加数每次都加上10,以此类推。
欢乐岛
师:刚才我们成功登上了天使岛,又向欢乐岛进军,仔细观察五个算式,两人合作,说
说算式中数的变化规律?
8+2 8+12 8+22 8+32 8+42
小组中两个小朋友相互合作。
小结:
两个加数个位上的数没有变,第二个加数每次都加上10,以此类推。
同心岛
师:我们又成功通过了欢乐岛,向同心岛进军了。
师:请分组向这个岛前进,并仔细观察算式,说说算式中数的变化规律?
第一组:
8+3 18+3 28+3 38+3 48+3
第二组:
99-8 89-8 79-8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


第一组的方法同上,但是第二组的规律是每次被减数都逐个减少10,答案也减少10。
巩固练习: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努力,登上了海岛。现在让我们分头前进,看谁 先上
天堂岛?(课件演示)
学生分成小组,分别代表几个小队,各自练习一组题,看那个小组先完成。

91-58 58+39 92-26

81-58 48+39 72-16

61-48 38+39 62-16

51-48 28+39 52-16

41-18 28-29 32-6

31-18 28+19 22-6

21-18 18+19 12-6

21-8 18+9

11-8 8+9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
在每个题包中,可以通过类推的方法解决。
拓展:
师:让我们用刚才的本领再来比赛,看哪组先登上天堂岛的中心塔。


67+28 91-47 55+46 92-55

57+28 81-47 45+46 82-55

47+18 71-47 35+46 82-45

37+18 61-47 35+36 82-35

27+18 61-37 35+26 72-35

27+8 51-37 35+16 72-25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总结。
师:说 说今天我们通过观察一组算式,可以发现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
学习评价如何?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巧算

知识:理解一个加数增 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理解被
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差不变。运用 这两个规律对题目巧算。
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能力。
情感:鼓励学生探索计算规律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同向变化和反向变化,能应用其规律进行计算。
运用这两个规律对一些题目巧算。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复习导入:
一、出示数射线。








a
b
c
师:这里的a、b、c分别表示什么数?他们分别最接近那个整十数?
生:a=28 b=57 c=81; a接近30,b接近60,c接近80。
师:我们上节课去的海岛,你们还想去游玩吗?
师:这次我们的好朋友也和我们一起去,让我们出发吧!(课件演示)
出示课题:
《游海岛》
二、探究新知:
加法:
师:小亚和小巧来了,她们乘坐小船来到了码头,可是码头上出现了障碍,请你们帮助
她们?
26 + 18 = □ + □ =
请你们用最快最好的方法计算出答案。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好方法。
汇报交流。
小结:
26 + 18 = □
25 + 19
24 + 20 = □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
课件演示:


小白鸽: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小练习
师:让我们用发现的规律来练习几个题目吧?
69 + 16 = □ + □ =
45 + 48 = □ + □ =
38 + 17 = □ + □ =
小朋友独立完成题目后交流。
小结:
一个加数增加的数与另一个加数减少的数相等,和不变。
减法
师:我们帮助了小亚 和小巧解决了问题,现在小丁丁和小胖他们也碰到了这样的难题?
快帮帮他们吧。
课件演示
82 - 67 = □ - □ =
请你们用最快最好的方法计算出答案。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好方法。
汇报交流。
小结:
82 - 67 = □
83 - 68
84 - 69
85 - 70 = □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
小白鸽: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小练习
师:让我们用发现的规律来练习几个题目吧?
73 - 19 = □ - □ =
56 - 17 = □ - □ =
67 - 19 = □ - □ =
44 - 25 = □ - □ =
小朋友独立完成题目后交流。
小结: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巩固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玩抢小红旗的游戏,看谁第一个拿到小红旗?
出示题目: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49= □-□= 6786-35= □-□= 73-54= □-□= 54-27= □-□=

56+28= □+□= 46+37= □+□= 24+37= □+□= 65+24= □+□=

84-27=□-□= 71-34=□-□= 54-29=□-□= 72-34=□-□=

34+89=□+□= 26+34=□+□= 67+18=□+□= 49+34=□+□=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
在每个题包中,可以通过运用同向变化和反向变化的两个规律来解决题目。
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
评价如何?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估 算

知识:会利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能利用估算估 计
计算结果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能利用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能力。
情感:鼓励学生探索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能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选用最接近的整十数。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引入。
a

1、出示数射线。





师:a表示几?与它邻近的整十数是几?还有哪些数的“邻近的整十数”也是60呢?( 移
动活动箭头。)
师:有一个数“b”,与它邻近的整十数是50,这个数会在哪里?(移动活动箭头。)
师:找一个数的邻近的整十数,你有什么好办法?
2、小结:一般情况下,个位是1~4的数 ,我们退到上一个整十数;如41、42、43、44
这四个数的邻近的整十数都是40。而个位是5~ 9的数,我们就进到下一个整十数;如
35、36、37、38、39这五个数邻近的整十数是40。
3、说说下面这些数邻近哪些整十数。
21、38、57、84、75 。
4、揭示课题:估算。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引入。
出示课本第1题。
师:学校组织我们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看录像。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人在观看录像?
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人在观看录像?什么意思?
学生看题试答或看书自学。
教方法
板书:53+29


50+30=80,大约80人。


(4)小结:这里的估算就是用邻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2、联系生活,计算金额。
出示课本第2题“先估后算”中的第1小题。
问:大约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18看作20,37看作40,大约60元。)
师:再请大家计算一下,比较估算和计算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很接近。)
3.同桌合作,完成第2小题。
14+25=39
10+30=40 或 20+20=40
师:25应该怎么估算的?
师: 25在估算的时候,要看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估大了,25就往小的估,另一个加数如果
估小了,2 5就往大的估.
4.独立完成第3小题。
12+21=33
10+20=30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册(第4页)。
例: 59+12
59+12大约是
59+12=
小组合作:说一说,下面几题的结果大约是几。
26+19= 41+51=
62-29= 52+31=
问:减法题你是怎样估算的呢?
(62看作60,29看作30,60-30=30,大约是30。)

2、先估后算(课本第3题)。
58+29= 48+25= 57-26= 83-34=
49+22= 38+57= 66-48= 72-13=

四、拓展练习(小组合作完成)。
如果到 超市购物,买下图中的物品,估一估,如果分别只有20元、10元、5元面额的货
币,每个篮子的货物 分别需要几张这样的货币?













教学内容 加与减

知识:从图、文字、语言中,收集自己所需的信息。能看懂线段图,知道用
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好处。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
的问题。能进一步理解加法与 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能力: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能从不同渠道收集有价值
的信息。
情感:喜欢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数据,看懂线段图。


教 师 活 动
教学
目标
教 学 过 程
一.看懂图意,编题目:
1、可爱的小猫正在从大鱼缸中捞鱼,你能根据这个图来说意思吗?
(桶中有5条鱼,鱼缸里有18条鱼。)
师:如果要编一道应用题,可以提什么问题呢?
(生自由回答)
生:鱼缸里现在原来有几条鱼?
教师出示线段图,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18=23(条)
答:一共有23条鱼。
师:有算式以及单位名称和答句,这样才算是完整的解答。
鱼缸中的鱼比桶里的鱼多多少?
你和小巧提的问题一样。
出示图式:
桶里有 条

多多少?



鱼缸里有 条

师;这张图式中,要我们先填出桶里有几条鱼,鱼缸里有几条鱼。
问:多多少是什么意思?
问:怎么求鱼缸里的鱼比桶里的鱼多出几条呢?
板书: 算式: 18—5=13(条)
答:鱼缸里的鱼比桶里的鱼多13条。

2、我们来看看小胖又提出了什么问题?
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
小组同学讨论,可以画画线段图。


汇报:
5+18=23(条)
答:鱼缸里原来有23条鱼。

二、试一试:
1、 练习册第5页第1题。
先请哪个小朋友来看线段图编题目:
桃树和梨树共有80棵,桃树有45棵,梨树有多少棵?
80-45=35(棵)
答:梨树有35棵。

小淘气今年9岁,妈妈比他大23岁,妈妈今年几岁?
9+23=32(岁)
答:妈妈今年32岁。

2 、同桌两人共同完成第2题。
讲故事,编题目,画线段图,列式解答。

三 总结: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解题。

修改后的教案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一个60岁的老爷爷在河边钓鱼,早上他钓 到了10条
大鱼,下午他钓到了15条大鱼。他一天一共钓到了几条大鱼?
生:一共钓到了25条大鱼。
师:故事中的60岁这个条件你们为什么不用呢?
小结:
从图和文字中找信息。仔细观察、理解题意,再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思考问题。或先选
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思考问题,再根据问题需要寻找有用的信息解答。
师:小猫和老爷爷一样,它也在钓鱼,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小猫钓鱼这个图片,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生:小猫在捞鱼,桶中有5条鱼;鱼缸中有18条鱼。
师:针对这两个条件,你们可以提一些什么问题呢?
生: 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这是从时间的角度来思考)
鱼缸里比桶里多几条?(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思考)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从时间角度:已捞出几条鱼,现在鱼缸中还有几条,鱼缸中原有几条?
师:猜一猜,哪根线条是代表桶中有5条鱼?哪根线条是代表鱼缸中有18条鱼?说说为
什么?





捞出□条 鱼缸里还有□条







鱼缸里原来有□条?



师:根据这个线段图,你能够说一说他们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
鱼缸里原有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
鱼缸里原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
师:现在我们如果想知道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改用哪个数量关系呢?请你们填一填。
算式: 5 + 18 = 23(条)


答:鱼缸里原来有23条鱼。

师:刚才有小朋友问了第二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
从空间角度:桶中有几条鱼,鱼缸中有几条鱼,鱼缸中的鱼比桶中多多少?
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线段图和什么数量关系呢?

桶里有




鱼缸里比桶里多几条?




鱼缸里有□条

鱼缸里的条数-桶里的条数 =鱼缸里比桶里多的条数
师:让我们填一填算式和答句。
算式: 18 - 5 = 13(条)


答:鱼缸里原来有13条鱼。

小结:
通过今 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收集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以
文字的形式,有的是以图 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然后
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加工。

三、巩固练习:
师: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出示题目:
(1)
白兔24只 黑兔18只





(2)

一共有□只兔子?




运走
25吨



剩下的比运走多几吨?




仓库剩下100吨



学生汇报交流。
师:根据线段图填写算式和答句:

出示题目:
(1)


坦克车38元
玩具熊26元




两件玩具一共多少元?


算式: □ + □ = □ (元)
答:两件玩具一共□元。

(2)



苹果25千克


桔子比苹果多多少千克?



桔子49千克





算式: □ - □ = □ (千克)
答:桔子比苹果多□千克。
小结:
四、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 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
评价如何?

















教学内容 方块里填几

知识:用逆运算来解决下列类型的方程:a+□=c,□+b=c,
□-b=c, a-□=c。
能力:培养学生尝试探究能力、小组交流能力。
进行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情感:以趣味形式教学,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引入
看一看,填一填。
出示: 34 22 34+22=56
22+34=56
56-34=22
56 56-22=34
问:看着这幅线段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呢?
你是怎么想的?
师:有的小朋友是根据线段图列出的算式,有的小朋友是根据“兄弟姐妹”的方法列出
算式的,这些方法 都很好。

新授:
1、初步感知:
乐乐到植物园采集了些好看的树叶, 他把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写在了树叶上开学了,乐
乐准备把暑假作业交给老师,却发现小青虫把树叶的一 个角给吃了,乐乐可急死了,小
朋友我们帮帮乐乐好吗?
出示44+()=62建立图式。
小组讨论可以怎么算?交流汇报。
生:①直接由图得出□=62-44
②用逆运算来解。44+□=62

62-44=□
出示课题:“吃掉”的是几。
2、出示:绿叶 □+26=73
师:在这片绿叶 上小青虫吃掉的是几呢?(出示算式和线段图)请把你的方法和你的同
桌交流一下。
□+26=73

73-26=□
小结:对,这两道题,小青虫吃掉的都是算式中的一个加数,根据加减之间的关系,一


教学
目标
理解用加减法之间的逆运算来解决其中一个未知数。
线段图、算式图片。


个加数是几可以通过减法来求。
3、小组尝试:
小朋友帮助了乐乐,它要谢谢你们,想在请你们帮帮忙。
师:这里 的两片树叶,小青虫在上面吃掉的又是算式中的哪个量呢,可以用哪个算式表
示出来,请你们4人小组讨 论交流。
83-□=27 □-15=55

83-27=□ 55+15=□
小结:这些都是缺数的 算式,有的缺一个加数,有的缺减数,有的缺被减数,我们都可
以看作为带有□的算式。不管□在算式中 表示哪一个量都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
解。也就是以前学的“兄弟姐妹”。

三、巩固练习
师:刚才我们都是在小青虫和线段图的帮助下来求算式的□的,如果没有它们 的帮忙,
算式中的□是几,你们能不能求。我们来试一试。
第3题:(要求写出过程)
□+11=34 53-□=27 □-42=16

2、选择题:
+23=65求的是( ),我们用( )来算。
–24=49求的是( ),我们用( )来算。
76-□=37求的是( ),我们用( )来算。
A加数 B减数 C被减数 D加法 E减法
对比题

43+□=50 □+15=34 □-23=19

43-□=30 □-15=34 23-□=19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带有□的算式,算式中的□表示几可以根据加减法的关系来求。


一 引入 :
出示:线段图 34 22
56
师: 请观察34从哪里到哪里,22和56呢? 56由哪两条线段组成的?
看着这副线段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34+22=56 22+34=56
56-22=34 56-34=22

二 探索算式和线段图的特点:
1.小组讨论: 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得出:相同处是加减法算式中都有这三个数即:34 22 56。


这三个数是兄弟姐妹。
不同处是这三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 同。加法算式中最大的数56排在最后,而
减法算式最大的数56排在第一.可以理解为越加越多,越减 越少。
2.56是最长的一条线段,其他两条线段加起来就是56这条,56减去其中一条就
是另外一条。

三.练习:
45 28
73
( )+( )=( ) ( )-( )=( )
( )+( )=( ) ( )-( )=( )

四.吃掉的是几:(出示媒体)
1 展示一片绿叶,上面有一个加法算式,其中一个加数被小青虫吃掉 了,现在要小朋友把数
补上去,同桌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以画图或参考线段图。
2 汇报。填写加数我们可以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
缺加数 算式 44+( )=62 想 62-44=28 填出28
3 试一试:(练习本,写出想)
25+( )=41 ( )+33=47 18+( )=35
想:41-25= 想:47-33= 想:35-18=
4 请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下面两题,然后在小组中讨论求减数或被减数该怎么办?
缺减数 算式 62-( )=28 想 62-28=44 填出44
缺被减数 算式 ( )-28 =34 想 28+44=62 填出68
5小结:求减数可以用已知的被减数减去差得出;求被减数可以用减数与差相加得
出。
6 练习:
72-( )=24 ( )-34=25 50-( )=19
想:72-24= 想:34+25= 想:50-19=

六 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学会了看线段图;学会了填加数,减数,被减数。)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乘法引入(第一课时)

知识:从图中发掘重复的行为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同 数连加和几个几
是几。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
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表述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初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现与感受数学的美与神奇。
同数连加时几个几的语言表述是乘法引入的关键。
分清几个几。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情景引入:
1、出示主题图,编设欢乐场景。
师:今天我们的四个好朋友要带我们一起去游乐场,这里有 很多好玩的游戏。看这里有
些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
(1)小汽车 一辆汽车坐2人 有这样的6辆
(2)划船 一条船上坐3人 有这样的6条
(3)转杯车 一只转杯车中乘4人 有这样的5只

二、探究尝试:
(一)几个几的语言描述。
1、师:小朋友玩累了,来到了儿童餐 厅,看到里面摆放了很多椅子,这些椅子是怎么叠
放的?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4把一叠
1叠 1个4 4
2叠 2个4 4 + 4 = 8
3叠 3个4 4 + 4 +4 = 12
4叠 4个4 4 + 4 + 4 + 4 = 16
2、师:小丁丁他们坐下后开始点点心,点了些什么?
(1)香肠:每盘4根,有6盘 几个几?
6 个 4 =
(2)吃完了,每盘0根 几个几?
6 个 0 =
(3)学生独立完成p11页第2题,并交流核对。
3、点子图



(1) 师:看一看有几个圈,每个圈中是几?
6 个 2 =
(2)师:还可以怎么圈?圈后再看看是几个几?


(3)独立完成p11第3题并交流核对。

(二)从加法过渡到乘法。
1、回到游乐场图,出示划船图。熊猫问:一共有几人在划船?
(1)小胖想:3+3+3+3+3+3+3=18可是算式太长了。
小巧想:6个3 6ⅹ3=18
(2)讨论:谁的算法方便,为什么?你喜欢谁的?
2、小兔欢欢说: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式子就简便多了。
认识乘法算式:

6 ⅹ 3 =18


因数 乘号 因数 积
读作:6乘3等于18。表示6个3是18。
4、比较:
加法算式:3+3+3+3+3+3+3=18(人)
乘法算式:6ⅹ3=18(人)
答:一共有18人在划船。
5、小结、出示课题。
完成p13页2、3题并核对交流。

三、动动小脑筋:
1、加法算式:2+2+2+2+6+2=16
乘法算式: ⅹ =16
2、加法算式:3+3+3+3+3+3+9=
乘法算式: ⅹ =

四、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知道了乘法的各部分名称,特别是乘法的各部分含义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五、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册。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媒体演示)
师:放假了,小巧、小胖、小丁丁、小亚四人来到了游乐场,小朋友你们看他们都在玩
什么呢?
2、汇报指导:
1)有6辆车,每辆坐2人
2)有6条船,每条坐3人
3)有5只转杯,每只坐4人
师:小朋友们在游乐场里玩呀、乐呀觉得太累了,于是他们四人 来到了游乐场餐厅,想
吃些东西,一进门他们看到了许多椅子,于是便数了起来。


1、椅子图(媒体演示)
1)(出示1个4)这叠椅子有几把?出示: 4
2)(出示2份)有几把椅子?怎么数的?(可以一把一把数,也可以一叠一叠数,这儿有
2叠 ,一叠有4把)
能用算式表示吗?
出示: 2个4 4+4=8
3)(依次出示3份、4份)
出示小黑板:有( )叠,每叠有( )把,一共是( )个( ),加法算式是( )。
师:用这几句话来说一说。
根据生答出示板书;3个4 4+4+4=12 4个4 4+4+4+4=16
4)比较归纳总结
师:仔细观 察一下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包括和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结果一个比
一个大4?)
5)师小结:(边总结边指图)
几个几,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表示,其中一份量是几,相同加数就是几。
2、模仿练习(媒体演示) < br>师:小丁丁他们在餐厅里找好位置马上坐下来开始点东西吃,小朋友们看看他们都点了
些什么?( 出示香肠图、包子图、蛋糕图、)请一位学生用几句话来说说香肠图。(用黑
板上的句式)
同桌合作
师:包子图和蛋糕图请左右两人互相说说。说完后把3幅图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出示空盘图
师:现在是 几个几?讨论:为什么6个0=0?
师:小朋友们太饿了,把盘中的东西都吃完了,变成了6个空盘,所以6个0是0。
3、巩固练习
1)接下去请小朋友们做书11页第3题,边圈边说然后写一写。
2)比较
师:从这四幅图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小结:虽然总数都是12,由于每幅图的一份量不同,因此份数不同,他们的圈法也不
同。
师:休息过后,他们又想去玩了,于是就一起去划船了。瞧,他们玩得多高兴呀。(出示
媒体) 说说看,图上告诉我们些什么条件?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出示媒体:一共有几人在划船?
3)怎么列式呢?
板书:3+3+3+3+3+3=18(人)
怎么计算?(分段算)
4)请口答一下。
出示答句:一共有18人在划船。
5)看看这个算式有什么想法?
出示板书: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师:(指连加算式)这个加法算式我们可以写成6×3=18(人)
出示读作:6乘3等于18
6×3=18表示6个3连加


出示板书:表示6个3连加
师:再追问6×3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6×3=18(人)
7)返回到椅子图的连加算式可怎么写成乘法算式?
师:板书 2×4=8 3×4=12 4×4=16
(抽取1——2题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师:4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表示几个几?算式怎么列?
出示板书:1个4 1×4=4
8)师:书第11页第2大题自己把乘法算式列在书上。
9)自学名称
师:乘法算 式与加、减法算式一样,各个数也都有各自的名称,请小朋友们自己去书上
12页找一找。
出示板书:6 × 3 = 18
因数 乘号 因数 积
师:6、3都叫因数,18叫积。
师:随机点板书中的几个数让学生说说名称。
10)出示课题
师:象这样同数连加可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板
书:乘法

师:接下去请小朋友们自己来看图编题,(出示转杯图)请同桌两人先说说再填在书第
13页。
师:(出示汽车图)请每位小朋友自己先说说再填填。
师:(回到主题图)在这幅图中有好几 个小朋友拿着气球,要求气球的总数直接用乘法算
式谁会?表示什么意思?
师:今天我们学习 了乘法的知识,知道了同数连加用乘法算式比较简便。几个几连加就
写成几乘几。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乘法引入(第二课时)
知识:对交换的认识与应用。
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表述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交换的认识。
交换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复习引入:
出示图片:


个 = 个 =

加法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

出示点子图,圈一圈,并列出乘法算式。

小组讨论: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比比谁想得多?

探究尝试:
小丁丁和小巧玩得太热了,到商店去买可乐。请你帮忙算一算:一箱可乐有几瓶?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小组讨论。
交流:
有3排,每排4瓶。
就是有3个4 3×4=4+4+4=12(瓶)
有4排,每排3瓶。
就是有4个3 4×3=3+3+3+3=12(瓶)
看书14页
想一想:你和小丁丁的想法一样还是和小巧的想法一样呢?他们各是怎么想的?
比一比两个算式:
3×4=4+4+4
4×3=3+3+3+3
生: 前者少做一次加法,比较方便,所以用3×4做比较简便。
小结:通过因数交换,可以使计算简便。

练习巩固:
2+2+2+2+2=10


5个2 5×2 2×5 2个5
2×5 = 5 + 5 = 10 少做了3次加
2+2+2+2+2+2+2+2+2=?
讨论怎么算比较简便?

全课总结: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可以交换位置的,所以我们有时可以运用因数交换使计
算方便。

布置作业:练习册p7










教学内容 看图编乘法题
知识:通过“一图两式”渗透乘法交换思想、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引导学
生经历观察、思考、分 析、编题、描述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构建一步计算乘
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能力:结合生活实际“编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习习惯和语言
表达能力。
情感:结合生活实际“编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习习惯和语言
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构建“一份量”和“几份量”。
构建“一份量”和“几份量”。

教学
目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自主尝试 初步感知
1、观察图意 尝试解答
媒体出示:








2、交流解法 描述含义
(1)根据交流 出示算式
3×4=12 4×3=12
(2)思考:为什么两道题的答案一样?(渗透交换思想)
(3)说一说:在列算式时的想法,并板书。
3×4=12 4×3=12
有3列草莓,每列4个, 有4排草莓,每排3个,
一共有12 个草莓。 一共有12 个草莓。
(3)引导学生把“一共有12 个草莓”改为问题,并告诉学生前两句话是条件,后一句
是问题。
3、师生归纳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建构新知
1、两人合作 看图编题 (p15题1)
左边的小朋友,看左边熊猫的算式编应用题,右边的小朋友看右边的算式编应用题, 然
后两人交流。
集体交流:说说编应用题时你们是怎么想的?(师:板书学生编的应用题)


a、横着看,有4行蛋糕,每行2个,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B、竖着看,有2列蛋糕,一列4个,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思考:我们看的是同一副图,为什 么能编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这两道题,为什么都
用乘法计算呢?
2、小组合作 编题比赛 (p15题2的前四幅图)
(1)组长负责 合理分工 (四个人,每人选一幅进行编题。)
(2)组内交流 选出代表
(3)大组交流 评出优胜 (师:板书学生编的应用题)
a、超市的货架上有2排蜂蜜,每排5 瓶,一共有几瓶蜂蜜?
B、超市的货架上放了5列蜂蜜,5瓶一列,一共有几瓶蜂蜜?
……
3、独立编题
学生可在题2后两幅图中任选一幅编题。
交流
师:编了那么多题,你还有问题吗?编题时要注意什么?
4、归纳:编一步计算应用题必须告诉大家“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三、内化新知 拓展延伸
看图写出乘法题(一图多式)(p15题3)
师:第一题已经写了两道乘法算式,你还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
板书?6×1=6 1×6=6
师:右边还有三副图,根据你自己理解,能写几道就写几道。
看算式、画点图、写交换题。
观察生活 随机编题
(1)小组合作 收集素材 编乘法题
大组比赛 再评优胜

四、体验收获 激励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编题时要注意什么?



复习巩固
出示图片






问:这里一共有几个鸡蛋?你是怎么算的?
2+2+2=6(只) 3×2=6(只)
3+3=6(只) 2×3=6(只)
问:乘法算式的含义

< /p>


师: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确定了不同的一份量与份数,得到了不同的乘法算式。由于鸡蛋不会因观察方向不同而改变,这两个乘法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
师:那么这里有一些饼干,共有几块呢?你能列出几道乘法算式呢?




2×4=8(块)
4×2=8(块)
你是怎么想的?

看图编乘法应用题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编怎样的乘法应用题?(小组合作编应用题。)
汇报交流:
A:一行有4只蛋糕,有这样的3行,一共有几只蛋糕?
算式:3×4=12(只)
B:有3行蛋糕,每行有4只,一共有几只蛋糕?
算式:3×4=12(只)
C:一列有3只蛋糕,有这样的4列,一共有几只蛋糕?
算式:4×3=12(只)
D:有4列蛋糕,每列有3只,一共有几只蛋糕?
算式:4×3=12(只)
师:你发现了什么?
A和B,C和D只是叙述上不同,意思完全相同。
AB和CD是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编应用题的。
练一练:
1、编乘法应用题
要求: 自己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编应用题,能编几种就编几种。








2、小组学习
每人选择P15页图2中的图编应用题,相互解答。
3、看图写乘法算式(完成书P15的3)








5×2=10 3×4=12 4×5=20
2×5=10 4×3=12 5×4=20
10×1=10 6×2=12 10×2=20
1×10=10 2×6=12 2×10=20
1×12=12 1×20=20
12×1=12 20×1=20
4、根据算式画点子图,并写出它的交换题。
3×5= 4×3=
总结
同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确定了不同的一份量和份数,得到了不同的乘 法算式,
但他们的结果是相同的。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游乐场统计图

知识:巩固与加深对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认识。读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填写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
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情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
能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搞清表格中一个单位刻度表示的数量。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创设情景,铺垫引入:
(先出示背景图)
请学生观察,让学生看一下,这里是什么地方?游乐场
游乐场的各种游玩的人都集中在一起。
游乐场内,各项游戏有多少人参加呢?让我们把人数填入表内好吗?



人数


请学生把得到的数据都填到相应的表中。

探究新知:
(出示第二册中气象统计图)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小朋友,这是我们上个学期学习过的上海的气象统计图。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条形统计图。
让我们一起把游乐场的这些数据也制成条形统计图好吗?
在画之前,先让我们弄清1格表示几个人?(1格表示2个人)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涂画,请一个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画。并最后进行解释统计图的意
思。

拓展练习:
(出示小丁丁画的条形统计图)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大家都在买冷饮,小丁丁画了一张条形统计图,你们看得懂吗?
请学生相互之间讨论交流,而后请学生将得到的结果填入统计表内。



人数



让小组派代表将填好的统计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请学生根据班级中学生喜欢玩的玩具进行统计,然后进行制作条形统。






人数












2

0





某班学生喜爱玩具调查情况统计图
总结:
师:今天我们和小亚一起做了什么游戏?你有什么 收获吗?对于你今天的表现怎样评价?对
你的同组的同学呢?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本第10页上的游乐场主题图以及游乐场统计表。(每人一张统计表)
师:你知道游乐场内各类游戏项目有多少人参加吗?我们一起把人数填入表格好吗?
师:你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啊?
2、出示一年级第二册中的天气统计图,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上 海某月的天气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
书:条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究新知
1、认识、观察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把游乐场的这些数据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第16页游乐场条形统计图)
师: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表示什么?(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生:一格不表示1,它表示2。
2、独立操作,画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一起来画完这个条形统计图。
(学生动手画)


师: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交流反馈
3、小结
师: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生:看起来很清楚……..
4、你问我答游戏
师:哪个游乐项目的人最多?
师:谁还能和老师一样提问题?
(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请小朋友解决)

三、内化新知,整合应用
看条形统计图完成统计表(课本第17页买冷饮人数条形统计图)
说说从条形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完成统计表。
小组派代表交流核对。
联系实际,调查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的情况制作统计表与统计图。
①全班进行现场统计,完成统计表,把数据填入表格

美术课 唱游课 体育课
人数

②个人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































































兴趣课











美术课 唱游课 体育课 兴趣课
a、学生在绘制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此类困难,格子不够 ,怎么办?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
论想出解决办法。


B、交流反馈

四、体验收获,激励评价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倍

知识:通过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明确倍是表示两种事物关系的。
会看图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用乘法算式正确表示。

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观察与比较的能力。
情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生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建摸,通过看图直观的认识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用乘法算。
建摸,通过看图直观的认识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用乘法算。


教学
目标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情景引入
1、出示划船图: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黄船1条,绿船2条,红船3条,三种颜色的船上都坐着6个人
2、把黄船上的3个人看作一份,就是( 1 )个(3 )
把绿船上的3个人看作一份,就是( 2 )个(3 )。
把红船上的3个人看作一份,就是( 3 )个(3 )。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的有关知识。出示:倍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过程
(黄船)初步认识
句式:1个3表示把( )看做1份,也就是( )的( )倍。
列式计算(根据回答板书:1×3=3
3×1=3
应用(看图填表)
黄船1份 1个3是3的1

黄船上的人数是
1×3=3或3×1=3
( )个3就是3
的( )倍
绿船上的人数是
( )或
( )
( )工人( )
就是( )的( )

红船上的人数是
( )或
( )
绿船( )份
绿船上的人数是黄
船上人数的( )

红船( )份
红船上的人数是黄
船上人数的( )




数学语言训练
(1)4个3就是( )
5个3就是( )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几个3就是3的几倍。
(2)图上共有6条船,每条船有3人,一共有( )个3,也就是( )。
练习(写出算式)
5个6就是几的几倍?
3个2就是几的几倍?
7个3就是?
8个2就是?
3个○是?
个2是?
三、巩固练习
1、p19图2:要求先独立填写,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把( )看作1份,红色转杯车有
( )份
19题3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应该怎么看?
(10厘米的尺量6次)
反馈练习p19题4

四、总结
说说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






教学内容 10的乘法

知识:1、引导学生探索、实践“10的乘法”的形成过程,理解10 的乘法
含义,培养他们 的探究和推算能力。2、熟练进行10的乘法,牢固掌握法则
“一个数与10相乘,积就是在这个数的末 尾添一个0”;学会计算“乘加”
与“乘减”的式题。
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在交流、游戏中,学习数学的表达,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理解10的乘法意义,熟练进行10的乘法运算。
理解10的乘法意义,熟练进行10的乘法运算。


教学
目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景 初步感知
动物王国的豹先生是跳远名将,看,它一次能跳几格?
现在它已连着跳几次?几个几?结果是几?
3、如果它连跳4次、5次,分别是几个几?结果是几?
让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
4、如果是6次、7次以至于10次,分别是几个几?结果是几?
让学生仿例在数射线上画弧线,标出几个几,结果是几,再进行汇报。
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1、填填说说
现在豹先生跳远的情况我们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根据刚才学习你能正确填写吗?并写出
交换题。
学生填写后进行交流,汇报 。
请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说出:跳一次,1个10,结果是10 ,1×10 =10
跳两次,2个10,结果是20 ,2×10 =20
-------
跳10次,10个10,结果是100,10×10=100
再让学生说一说0×10=0的意思
2、观察讨论
同学进行观察,并小组内讨论,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交流汇报
从因数都有10,揭示这些都是关于10的乘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出示课题:10的乘法
通过学生归纳,小结10的乘法法则:一个数与10相乘,积就是在这 个数的末尾添一个
0。(板书)
推算
如果现在要你求3×10=?,一时想不出来 ,可是你知道2×10=20和4×10=40,你可以
怎么办呢?
内化新知 整合应用
出示题2


从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每一份是几?一共有几份?是几个几?写成乘法应该怎么写?
10×10=100,怎么计算的?
媒体出示:


小胖装满了10盒蛋,一共装了几个蛋?
装了几个白壳蛋?几个红壳蛋?
多少只蛋在红色的蛋盒里?多少只在灰色的蛋盒里?
游戏一共有几个手指? (请若干同学配合举起双手,其他同学抢答)
填表
0 20
10 5
10 × 1 = 8 ×10 =
9 0
40 60
怎么计算6×10+5=?6×10—5=?交流汇报。
小组合作出题解答(形如□×10+□=□或□×10-□=□),哪一小组多又快,就为胜利。
体验收获 反思评价
今天你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自主探索 初步感知
1、师:今天我们要和小兔欢欢一起做跳格子的游戏。
2、学生独立观察、探寻游戏方法。
思考:小兔欢欢是怎样做游戏的?如果让你把游戏做完,你将怎样做?
3、交流探寻结果。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学生独立完成:画弧线、填数、写出几个几。(P20题1)
组织交流,强化乘法含义。
自主观察 探寻规律
(1)两人合作,推算出几个10的结果。
0×10=0 10×0=0
1×10=10 10×1=10
2×10=20 10×2=20
3×10=30 10×3=30
4×10=40 10×4=40
5×10=50 10×5=50
6×10=60 10×6=60
7×10=70 10×7=70
8×10=80 10×8=80
9×10=90 10×9=90
10×10=100 10×10=100
(2)思考:左边一组算式有什么特点?与右边一组算式相比不同在那里?


(3)思考:交换因数,结果 。
(4)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记住10的乘法?
(5)讨论:为什么这组算式的答案一个比一个大10?在算法上有什么特点?
实践体验 自建模型
练一练 (p21题2、题3。)
说一说
根据学生描述整理:有10捆铅笔 每捆10支 一共有几支铅笔?
建摸:10个10 10×10=
策略:10与10相乘,只要在10的后 面添上一个0。
板书: 10×10=100
答:一共有100支铅笔。(题3,方法同题2)
内化新知 拓展延伸
直接写答案
4×10= 10×6= 2×10= 10×9= 10×10=
2、推算
师:如果要计算3×10=?,答案一时想不出来,该怎么办?(可以找它的邻居来帮忙。)
3、拓展
(1)尝试算法 (p21题5)
(2)介绍算法
(3)适当巩固
6×10+5= 6×10-5=
五、体验收获 激励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5的乘法口诀


教学
目标
知识:学习自编5的乘法口诀。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探索5的乘法算式之间的 联系,知道几个5是几个10的一半。会计算有关
5的乘加和乘减。
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能力。
情感:鼓励学生探索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知道几个5是几个10的一半。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情节引入,自编口诀
情景引入,学习“5的乘法”
师:今天小狐狸要参加三级跳考试,看,它正努力练习。
(媒体演示)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是□个5
乘法算式:
师:它从0开始几格一跳?跳了几次?表示几?你怎么知道的?
生:从0开始,5格一跳,跳了3次,表示3个5,3×5=15。
师:你还有另外的乘法算式吗?
板 :3×5=15 5×3=15
师: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小狐狸跳远的情况。
接下来,你们想让小狐狸5格一跳跳几下?表示几个几,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自己说说
看。
(反馈4~5名学生)
板:1×5=5
2×5=10
3×5=15
4×5=25

7×5=35

9×5=45
师:你们说得真不错!不用跳的方法,你们能一下子说出5×5=?吗
生:①5个5比4个5多一个5,积就大5
②5个5 比6个5少一个5,积就小5
师:对,随着5的个数增多,多一个5,积就大5。反之,少一个5,积 就小5。把这个
方法互相说说看。
*问:6×5=?除了这两个方法,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小组讨论)
与3×5有什么关系?
生:①6个5是3个5的加倍,15的加倍是30,所以6×5=30


②2个5加2个5加2个5是6个5,2个5是10,6个5是30。
……
*师:那8×5是谁的加倍?
师:我们还可以用学过的加倍等知识来求乘法算式的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
2、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
(两人对读5的乘法算式。)
3、自编5的乘法口诀
师:为了使计算更快更准确,我们还可以编乘法口诀。
问: 1×5=5口诀怎么编?(一五得五)
师:我们可以把乘法算是的2个因数1和5作为口诀的前半句“ 一五”,把积作为后半句,
由于积不满一十,为了说得顺口,可以读成一五得五。
问:除了1×5=5可用这句口诀,还有哪道算式可以用这句口诀?
师: 5×1=5的因数也是1和5 。两道因数相同的乘法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
问:那2×5=10呢?3×5=15?(学生试编: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问:你们能把剩余5的乘法口诀编完吗?小组合作,看哪组编得最顺口。
板: 1×5 = 5 一五得五 5×1 = 5
2×5 = 10 二五一十 5×2= 10
3×5 = 15 三五十五 5×3 = 15
4×5 = 20 四五二十 5×4 = 20
5×5 = 25 五五二十五 5×5 = 25
6×5 = 30 五六三十 5×6 = 30
7×5 = 35 五七三十五 5×7 = 35
8×5=40 五八四十 5×8 = 40
9×5=45 五九四十五 5×9 = 45
巩固口诀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熟记口诀
师: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
生:①,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大1,积就大5
②双数×5,积的个位是0,单数×5,积的个位是5。
卡片出示:4×5=25 5×8==45 对吗?
师:现在,你们能用最短的时间记住这些口诀吗?
(同桌互记,看谁记得最多。)
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
翻牌游戏2 二五10……。
现在,我们要把口诀应用于乘法算式中去。
请你根据出示的乘法口诀说出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五八四十 四五二十 五七三十五 五九四十五
说说你是用那句口诀计算的。
3×5 5×4 5×6 7×5
口算比赛,看谁学得最好!
3×5+2=□ 8×5-3=□ 指名学生回答计算过程。
三、有关5的乘法的应用题
乐乐带来了一些题,你能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答吗?


媒体出示①5人,每人拿10个气球(图),乐乐问:5人一共拿几个气球?
算式: 5×10=50(个) 答:……
②5人,每人拿5个气球(图)
算式: 5×5=25(个) 答:……
问: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因数相同,都是5人,第二个因数5是10的一半,所以积也是上
式的一半。
师:对,我们就说5个5是5个10的一半。
出示:( )个5是( )个10的一半。 你会填吗?
用这个方法练一练。
1×10= *2×10= 7×10= 8×10=
1×5= *2×5= 7×5= 8×5=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5的乘法,并自编了5的乘法口决。根据口诀,我们的乘法
计算可以更快跟准确。
六、拓宽题:
师:现在,小胖想请大家帮个忙,小胖的班级有34人,他们每人做了5个纸 偶送给幼儿
园的小朋友做礼物。纸偶很多,小胖数了两遍,数出的结果却不同,第一遍数出171个,< br>第二遍是纸偶有170个,其中一次是正确的,哪次数得对?(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2的乘法

知识:通过数射线的启示,理解和掌握2的乘法口诀,能根据口诀正确求 积。
熟记口诀,并正确进行口算与应用题的计算。
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理解2的乘法意义,熟练进行2的乘法运算。
理解2的乘法意义,熟练进行2的乘法运算。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 复习引入
1、读算式,说口诀。
5×2= 6×5= 4×5= 9×5=
2、 直接读算式,报答案。
3×10= 5×5= 7×5= 10×3= 7×10=
9×口=90 口×1=5 30=口×5 60=10×口
3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乘法有关的知识。
二、 探究过程
出示一条有关2的数射线。
谁说说狮子是怎样跳的?按学生回答依次画上弧线、标上数、写几个2。
1个2 乘法算式是什么?交换式又是什么?
2个2呢?
几个2 算式 交换
1个2 1×2=2 2×1=2
2个2 2×2=4 2×2=4
接着狮子又该怎样跳?表示几个几?
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小组合作编口诀。
先自己试一试,在组内交流。
(6)我们今天学的是几的乘法?2的乘法有什么规律?
(上下两句口诀积相差2。积都是双数。)
记忆口诀。
(1)记口诀:读未学过的 ;齐读
(2)游戏对口令:师生,互当小老师
(3)根据一句口诀报出算式
3 口算练习:报算式,说口诀。
三、应用练习
1 书P25 2、3、4
樱桃图:2个樱桃一串,有8串,一共有几个樱桃?
小胖卖7个冰激凌,每个2元,一共要多少元?
(1)审题为什么用乘法?
(已知什么,求什么,也就是求什么,算式是)


(2)完整解答
2 计算2的乘加与乘减P25 5
0×2= 0=( )×2 0×2+2=
6×2= 10=( )×2 2×2+1=
7×2= 18=( )×*2 3×2-5=
2×4= 20=10×( ) 2×8-3=
3编儿歌:一副手套有2只,两副手套有4只……说到10副手套。
4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2的乘法,为计算快、正确,一定要熟记口诀。

感悟阶段
1、创设练习情景
请学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写出得数。
2+2+2=( )×( )=( )
2+2+2+2+2+2=( )×( )=(12)
2+2+2+2+2+2+2+2+2=( )×( )=( )
创设体验情景
说说12是怎么算的?有没有算起来更快的方法呢?
二、探究阶段
理解2的乘法意义,获得2的乘法算式。
出示媒体(今天我们继续和小白兔玩跳格子游戏)
猜猜游戏规则并说说理由。(2格一跳,因为每2格换一种颜色)
以媒体演示跳2格,标一个数,引导学生完成主题图上的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几个2和它的交换题。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个2、2个2是几?算式怎么列?还可以怎么列?
板书:1× 2=2 2 ×1=2
2 ×2=4 2 ×2=4
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并校对 :3 ×2=6 2 ×3=6
4 ×2=8 2 ×4=8
5× 2=10 2 ×5=10
6 ×2=12 2 ×6=12
7 ×2=14 2 ×7=14
8 ×2=16 2 ×8=16
9 ×2=18 2 ×9=18)
(2)仔细观察几个2的一组题目,你发现什么?
当学生发现乘号后面的因数都是2时,揭示课题:2的乘法
当学生发现第一个因数每次增加1,积就增加2时,追问:为什么积增
加2, 而不增加3等?

(二)2的乘法口诀。
1、编写口诀
(1)引导学生说出1× 2=2的口诀: 一二得二
2× 2=4的口诀: 二二得四
(2)学生独立编写2的其余口诀。


(3)校对并齐读口诀。
记忆口诀
再次出示感悟阶段的练习题,问:现在请你算3 ×2、6 ×2、9 ×2等于几?你会怎么算?
(用口诀)
乘法口诀重要吗?要不要背出来?(学生独立背口诀)
同桌互背、对口令、抽背。
推算:6 ×2 =? 一时想不出来,你可以怎么办?

内化阶段。
根据乘法口诀说出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想想哪句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说说你是用哪句口句算的?
6 ×2 2 ×1 8 ×2
完成数学书P25(5)的前两列。
(估计有学生对0 ×2= ( )、20=10 ×( ) 感到有困难,可以组织学生质疑、讨论)
4、有关2的乘法应用题
欢欢想请小朋友用今天学的本领帮它解决些问题,愿意吗?
实物出示:2个苹果放一盘,有4盘,欢欢想知道一共有几个苹果?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知道求一共有几个苹果?表示求4个2是多少?用“×”。
学生列式并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书P25(2、3、4)
完成书P25(5)的最后一列。
独立完成。
指名任选一题说说你是怎么算得?
全课小结。
请小朋友互相交流一下今天你学得开心吗?那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4的乘法

知识:熟练掌握因数为4的乘法,及有关4的乘加与乘减。
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编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熟练掌握因数为4的乘法。
有关4的乘加与乘减。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P26题1的上半部分。
师:动物王国准备进行跳 远比赛,青蛙先生在练习跳远,今天它准备4格一跳。现在它
在起点,几个几?
对!看,青蛙先生跳了一次,几个几是几?
跳两次呢?
跳三次呢?
2、师:那么跳四次、五次、或者是十次呢?分别是几个几是几?两个两个相互说一说。
老师请一组小朋友开火车。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出示P26的左下角。
师:看着这幅图,你们能不能把这些算式填完整。边填边想,这些算式有
什么秘密?
老师再请一组同学开火车。
2、问:这些算式有什么秘密?
为什么积一个比一个大4?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4的乘法”。
[揭示课题]
问:4的乘法算式还有没有其他的小秘密?
3、师:今天同学们积极 开动小脑筋,发现了4的乘法算式中的2个秘密。现在请你们交
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把算式填完整,在书 上P26的右下角。
师:这回老师请××组同学开火车。
4、师:两道乘法算式可以编一句 乘法口诀,我们已经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和2的乘法口
诀,想一想,怎样编口诀?
好!我们来试试看,第一句谁来编?
一四表示什么?这里的四又表示什么?
第二句呢?同意吗?
第三句?三四表示什么?十二表示什么?
师:接下去的乘法口诀请你们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请××小组开火车。
5、师:同学们真聪明,小组合作编出了4的乘法口诀。我们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还有


什么问题吗?
问:有问题吗?那么我们来做“接口令”的游戏。

三、针对练习,巩固新知。
出示P27题2。
问:你是怎么想的?口诀是什么?
(想:5个4是多少?
口诀:四五二十或五四二十
所以5×4=20(个)
答:5辆小车一共需要安装20个轮子。)
出示P27题3、题4。
请学生独立解题。
问:你是怎么想的?口诀是什么?
(想:4个4是多少?
口诀:四四十六
所以4×4=16(片)
答:4台电扇共有16片风叶。
想:4的2倍是多少?或2个4是多少?
口诀:二四得八或四二得八
所以4×2=8(人)或2×4=8(人)
答:一辆面包车可乘8人。)
出示P27题5。
请学生计算,边算边想,这些题目有什么小秘密?
小结: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4是2的2倍,所以下面一题的积是上面一题积的
2倍。
4、出示P27题6。
师: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师生交流,共同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编出了4 的乘法口诀,这就是
知识的迁移。






教学内容 8的乘法

知识:会根据数射线尝试填写几个8,并填写有关的乘式和交换式。通过加
倍关系,知道8是4 的2倍。能编出8的口诀,熟记并运用、计算。 同前
4的乘法(写一写)
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能力。
情感:鼓励学生探索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能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选用最接近的整十数。


教学
目标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 复习引入
1 游戏对口令
2读算式,说口诀(5,2,4)。看卡片
3 直接读算式,报答案。(10,2,4,5)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乘法有关的知识。

二 探究过程
出示一条有关8 的数射线。看媒体
谁能说说小青蛙是怎样跳的?
1个8的乘式是什么?口诀怎么编?交换式呢?
接着小青蛙会跳到哪儿?是几个几呢?
乘式是什么?口诀怎么编?交换式呢?
几个8 算式 口诀 交换
1个8 1×8=8 一八得八 8×1=8
2个8 2×8=16 二八十六 8×2=16
接着小青蛙又会跳到哪儿?按学生回答依次标上数、写几个8。
(5)揭题:知道今天我们学的是几的乘法吗?(出课题)
(6)8的乘法其他的算式和口诀该怎么填呢?
同桌互说,独立填写,交流汇报
(7)齐读8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什么规律吗?
(上下两句口诀积相差8。积都是双数。8的口诀是4的加倍)
记忆口诀。
(1)记口诀。
(2)游戏对口令(多练习后四句)
(3)根据一句口诀报出两个算式。
口算练习:报算式,说口诀。

三应用练习
1书P29 2、3、4
A 5排长椅,每排坐8人,一共坐了多少人?


B一台螃蟹有8条腿,6只螃蟹一共有多少条腿?
C小猴种桃树,还有8棵没种,已经种的棵树是没有种的4倍,小猴已经种了几棵?
(1)审题(已知什么,求什么,也就是求什么,算式是)
(2)完整解答
8是4的2倍:书P29 5
独立完成
找秘密:你发现了什么?
师:4是8的一半,8是4的2倍。8的口诀是在4的基础上加倍。
3计算8的乘加与乘减:独立练习书P29 6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8的乘法,为计算快、正确,一定要熟记口诀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知识:探究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鼓励学生探索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能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选用最接近的整十数。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引入:我们来做个拼图游戏好吗?
师介绍:每个小组都有这样的一些材料:有8格的绿色条片 、4格的兰色条片、2格的红
色条片,用这些条片拼一个长方形。
要求:最底下一层是绿色的条片
中间一层是蓝色的条片
最上层是红色的条片
(小组合作拼长方形)
汇报:问:你们是怎么拼的?(两种拼法)
问:那么红、蓝、绿三种颜色的条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2条8格的绿色条片=4条4格的蓝色条片=8条2格的红色条片
1条8格的绿色条片=2条4格的蓝色条片=4条2格的红色条片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想法来研究2、4、8乘法之间的关系。(出示课题)

二、探究
师:小兔欢欢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我们一起把书翻到70页,看第二题,( 媒体
出示)小兔欢欢提出的要求你能看懂吗?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小组是怎样理解的?
师:请大家继续在数射线上做乘法,并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
师:小朋友刚才大家 在数射线上做2、4、8的乘法,又在表格里分别把2、4、8乘法的
积勾了出来,那么2、4、8乘法 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我们比
一比哪组发现得多?
汇报: (板书出示)
1个8=2个4=4个2
8=1×8=2×4=4×2
2个8=4个4=8个2
16=2×8=4×4=8×2
小结:看来2、4、8乘法之间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
问:刚才我们找到了8和16是2、4 、8乘法相同的积,那么2、4、8乘法相同的积还
会是几呢?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那么2、4、8乘法相同的积有多少个呢?


师:接 下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相同积的产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大家可以以8、16任意一
组算式为例开展四人小 组的讨论。
8=1×8
8=2×4
8=4×2
16=2×8
16=4×4
16=8×2
问: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小结:看来因数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引起了积不变。
练习
小兔欢欢让我们利用2、4、8乘法之间的关系来做闯关游戏,你们想玩吗?
第一关:28=( )×4=( )×2 问:你是怎么想的?
24=( )×8=( )×4=( )×2
( )×4=( )×2 问:可以怎么填?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老师在这里填(6)×4=( 18 )×2行吗?为什么?
第二关:利用2、4、8乘法之间的关系来填数
小组合作完成56=8×( )=( )×( )=( )×( )
问:你是怎么想的?
师:利用2、4、8乘法之 间的关系还能帮我们算一些从来没学过的题,比如我们现在知
道了14×4与28×2的积都是56。
第三关:18×4=( )×( )=( )
师:小兔欢欢给我们设计了第三关 的题,你能用2、4、8乘法之间的关系来推算吗?请
大家小组合作完成。
四、总结






教学内容 分一分与除法

知识:1、通过等量划分(装袋)、度量、平均分三种行为来实施除法。
2、将等量划分、度量、平均分三种行为用除法来表示。
3、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能力:
情感:让学生 在数学活动中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
学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时安排
1、将等量划分、度量、平均分三种行为用除法来表示。
2、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1、将等量划分、度量、平均分三种行为用除法来表示。
2、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教学
目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师:今天,小胖家要来一批小客人,瞧!他准备了许多东西,可是小胖来不及分,你们
愿意帮助 他来分一分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一分”中的学问。
师:先来帮小胖分分草莓吧。 这儿有12颗草莓,请每个小朋友用棋子来代表草莓,从老
师给你们的棋子中先数出12粒,自己分一分 。
师:请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3、师:这些都是减法算式吗?
象刚才这样我们分的过程就可以用减法算式来表示。
4、师:(指某一算式)在算式12-3 -3-3-3=0中“3”减了几次?为什么要减4次呢?那么
想一想,12里有几个3呢?所以可以分 几堆?
师:草莓分完了,那么我们再来帮小胖分一分苹果,好吗?这回小胖要分几只苹果?怎
么分的?
师:请每位小朋友用棋子来代表苹果,先数再分。
师:你是怎么分的?
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操作的过程吗?
师:为什么减数都是5?5减了几次呢?那么我们就可以想,15里有( )个5呢?
师:15里有3个5也可以写成15=3×5
师:请每个小朋友自己把这几句话完整地说一说。
1、师:这儿还有一些橘子,现在我们不动手操作,就看着这些橘子想一想,怎么分?怎
么想的 ?同桌两人可以轻声说说。
师:(指12里有3个4)这里每次分几个呢?几次分完?
3、师:刚才我们分12个橘子,每次分4个就可以想12里有几个4。

1、师:小胖这儿还准备了一些糖果,看着图想一想你会分吗?请完成练习纸的第一部分。
2、师:(指15=5×3)每次分几粒?几次分完?(请左右两人互相说说)
师:为什么是5次分完的?



师: 12块○(饼干),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 )人。
2、师: 18里有( )个6
仍然是分饼干,现在每次分几块呢?分的结果呢?请同桌两人说说。
师:算式可以怎么写?
师:18里有( )个2
这回呢每次分几块?结果怎样?自己先想一想。想好后用手势表示。
师小结:把一堆东西分一分,每份中的个数相等,就可以想几里有几个几。

师:刚 才帮助小胖分了许多东西,小胖夸奖大家分的非常好,为了布置房间,他还买了
一些花和气球,能不能也 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分一分呢?请完成练习纸的第二部分。
12里有( )个( )






教学内容 用乘法口诀求商

知识: 1、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会通过乘式来求商,商就是乘式中的因数。
3、能用口诀熟练求商。
能力:
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能用口诀求商。
乘法和除法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教学
目标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 复习引入
1 出示
要求:每2个一份,可分成( )份?
说说:怎么想?算式?
8里面有( )个2
8=口×2
8÷2=口
2 出示
要求:平均分成4份,每份( )个?
说说怎么想? 算式?
8里面有4个( )
8=4×口
8÷4=口
小结:
这是两种不同的除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3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求除法算式中口的答案。

二 探究过程
1 指式 8=口×2 8=4×口
8÷2=口 8÷4=口
比较除式与乘式有什么关系?
求商就是求?商 → 因数
2 问:要求商可以用什么好办法?
小结:想口诀,另一个因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
3 出示 16÷2=
说说商是几?怎么想的?想几的口诀?
根据回答板书:2口十六
(用因为,所有说说思考过程)


4 看书巩固

三 运用
1 独立练习:24÷8=? 40÷5=?
说过程
2 计算:书P.35
3列除法算式:
(1)4人一组,20个小朋友能分成几组?
(2)30颗糖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颗?
4填入适当的数:( )÷4=3你是怎么想的?
( )÷4=9 同桌交流想法
( )÷8=2 ( )÷4=4 ( )÷5=5
( )÷8=8 ( )÷4=9 ( )÷2=7
( )÷8=9 ( )÷10=5 ( )÷8=1
( )÷10=4 ( )÷2=6 ( )÷2=10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所以乘法口诀要熟练






教学内容 几 倍

知识:知道求几是几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能根据条件正确找出有关倍的关系。根据情景图,围绕几是几的几倍来自己
编题并回答。
能力: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组交流能力。
2、能在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
3、具有初步探究、验证的思想。
情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知道求几是几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知道求几是几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
目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1 师出示情景:
(1)小丁丁们一起到动物园玩耍,看到了什么?
大象:10头 长颈鹿:5头 大狮子:2头 小狮子:6头
(2)大象,长颈鹿作为已知条件,可以提哪些问题?算式呢?
一共? 10+5 多、少?10-5
还有吗?
大象的只数是长颈鹿的( )倍?
(3)像这样,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是今天学习的本领。
2 出示:几是几的几倍

1 认识“倍”。
(1)问:大象的只数是长颈鹿的( )倍?你是怎么知道的?
10里面有2个5。
(2)如果请你来列个算式,可以怎么列呢?
用除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求大象是长颈鹿的几倍就想10里有( )个5,
算式是10÷5=2
师:倍不是具体的单位,所以2的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2 找有关倍的关系。
问:除了大象和长颈鹿,还有哪些动物的只数也有倍的关系呢?
找一找说说( )是( )的( )倍,列式计算。

1 P.372 填一填,算一算
你还能提其他哪些问题呢?
自己说一说,四人小组交流。
2 P.373 ,4看图填一填,列式完整解答。
3 妈妈买了一些水果
桃子9个 20元


苹果3个 5元
梨6个 15元
用学过的本领编题并列式计算。


引入过程
师: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一起到大森林里去。
(播放《狮子王》片断和音乐)
师:你从图上看到些什么?
生:大狮子2头、小狮子6头、大象4头、长颈鹿3头。
师:在这些动物的头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现:
(1)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3倍。
(2)小狮子的头数是长颈鹿的2倍。
(3)大象的头数是大狮子的2倍。
这些都是讲动物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几倍》。出示课题。
验证几倍并探究算法。
1、师:你能在这三个倍数关系中任选其中的一个,用学具摆一摆,验 证你们的结论吗?
(小组合作操作进行验证)
学生汇报:(以大、小狮子为例)
A:大狮子2头、小狮子6头,2的3倍是6,所以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3倍。
B:大狮子2头、小狮子6头,6里面有3个2,所以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3倍。
C:摆一摆,圈一圈看出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3倍。
师:通过验证你们的结论十分正确。
2、那么有什么方法能直接计算出几倍吗?可以先尝试列式,有困难的同桌先讨论一下。
(学生 尝试练习)
学生汇报:(以大、小狮子为例)
师:现在求小狮子是大狮子的几倍?你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A:要算小狮子是大狮子的几倍就是算6里面有3个2,所以用除法。
B:要算小狮子是大狮子的几倍就是算2的几倍是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小结: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来算?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些动物之间存在这3种倍数关系,那么就只有这3种?
(大小狮子合并成8头。)现在你发现了什么?
狮子的头数是大象的2倍。相应的算式是什么?
小结:只要我们进一步认真、仔细地观察,总会有新的发现。
生活运用。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也都存在倍数关系。举例……算式是……
请你找找身边的倍数关系,说出相应的算式。(学生活动----组内交流----汇报)
这是鲸爸爸、鲸娃娃
你看懂了什么?求鲸爸爸的身长是鲸娃娃的几倍?算式。
一天天的过去了,鲸娃娃渐渐的长大了,看现在呢?算式。
鲸娃娃和我们小朋友一样长得真快。现在?算式。
拓展与提高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叫做“碰碰响”


出示:香草蛋糕图(9个) 草莓蛋糕图(3个) 汉堡图(6个)
20元盒 5元盒 15元盒
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本领提出他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吗?
仔细观察,独立思考。
A:香草蛋糕的只数是草莓蛋糕的3倍。9÷3=3
B:汉堡的只数是草莓蛋糕的2倍。6÷3=2
C:蛋糕的只数是汉堡的2倍。12÷6=2
D:每盒香草蛋糕的价钱是草莓蛋糕的4倍。20÷5=4
E:每盒汉堡的价钱是草莓蛋糕的3倍。15÷5=3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盒子是空的-------被除数为0

知识: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数(0除外),商都是0。
能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
情感: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一分,练一练。
请组长把小杯子里的圆片倒出来 ,平均分给你们组的每个同学。然后组内的同学用除法
算式说一说你们分得的结果,组长把它写下来。( 每组的小杯子里面都有圆片)
(分组汇报)
二、展开:
1、组长继续将小盒子里 的红星平均分给组员,看看结果又如何?每个同学尝试将除法算
式写在你的练习纸上。(其中有3个小组 的盒子里是空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找数量关系)
2、出示课题:盒子是空的 -------被除数为0
3、现在老师的手里有一个大盒子。我要把里面的红星平均分给我们全班的 同学,请你想
想算式应该怎么写?如果要分给100个小朋友,算式又是怎样的呢?(师继续板书算式)
4、你们能不能也来举几个被除数为0 的除法算式?
5、小组讨论:你们能找找被除数为0 的除法的小秘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6、你们的想法和小胖是一样的。出示:0除以任何数,商都是0。
三、深入:
1 、小巧一直看着我们学本领。她好像有疑惑:你们发现的小秘密好像不够完整。那到底
怎样呢?让我们一 起去看看小巧是怎么给小动物分苹果的。
2、森林的小屋里住着几只小动物。第一天,小巧带去了6个 苹果,出来了几只小动物?
(3只)平均每人可以得到几个苹果?算式怎么写?(生汇报,师板演,找数 量关系)
3、第二天,小巧没有带去苹果,三只小动物等着小巧。可是怎么分呢?谁来说算式? 4、第三天,小巧特地带了6个苹果早早来到小屋。可是等了很长时间,有小动物出来吗?
(板演6 ÷0=)那怎么办?讨论一下。
5、没有小动物在,就不要分,也就不存在算式。
6、那刚 才的一句话我们应该补充一下。媒体演示并朗读。完成书上的第4大题,并帮小
胖把话补充完整。
0除以任何数(0除外),商都是0。
四、巩固:
1、出示判断题,请学生判断:
25÷5=5 0÷18=0 0÷6=6 0÷40=0
2、练习纸上:直接写出答案
24÷4= 10÷5= 0÷6= 0÷100=


0÷9= 0÷45= 40÷8= 64÷8=
0÷1= 32÷4= 0÷21= 0÷10=
(临时组长评价)
3、出示游戏题:图片翻翻翻
图片上覆盖着9道有 关0的计算题,做对一道会翻出一角。9道完成后会有一幅完整的
图片展现出来。
4-0=( ) ( )÷4=0 0+( )=4
4×( )=0 0÷( )=0 0÷4=( )
( )-4=0 ( )×4=0 ( )+0=0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7的乘、除法

知识:、熟练掌握7的乘除法。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归纳编辑能力。
情感:初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现与感受数学的美与神奇。
掌握编辑口诀的方法并熟记口诀。
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关于7的乘法口诀呢?(学生举例)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
出示课题:7的乘、除法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秋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真美,小白 兔要到河的对岸采蘑菇,河上有座数字桥,小白兔从
0开始跳,一次跳了几格?(7格)(多媒体出示7 ,1个7,1×7=7)那么小白兔跳2次
一共跳了几格?跳4次、跳5次、跳8次又分别一共跳了几格 呢?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呢?
谁来说一说。生汇报。
小白兔跳了2次,一共跳了14格2×7=14(二七十四)
小白兔跳了4次,一共跳了28格4×7=28(四七二十八)
小白兔跳了5次,一共跳了35格5×7=35(五七三十五)
小白兔跳了8次,一共跳了56格8×7=14(七八五十六)
(学生边汇报,多媒体出示算式和口诀。)
二、新授
1、新知探究:
(1)小组自主学习:
这是我们以前学的本领,如果小白兔分别跳了3次、6次、 7次、9次,分别一共
跳了几格?你又是怎样想的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2)汇报探究过程:
小组汇报各种思考方法,学生边汇报,多媒体出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
3×7=21(三七二十一)
6×7=42(六七四十二)
7×7=49(七七四十九)
9×7=63(七九六十三)
(3)编辑口诀:
小白兔从0点开始跳,也就是从0个7开始跳,1个7,2个7,3个7每跳一次多
一 个7,跳了10次,小白兔跳过了河。根据这些算式,你能编出相应的口诀吗?(如在
汇报过程中学生已 经知道了口诀。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编出7的乘法
口诀。下面我们一起记一记口诀。)
2、熟记口诀:
(1)出示完整的口诀。


(2)读一读口诀。
(3)学生自己记一记口诀。
(4)小组学习。
把口诀补充完整,一七( )、二七( )、三七( )、四七( )、
五七( )、六七( )、七七( )、七八( )、七九( )。
(5)汇报小组熟记口诀情况。开火车背诵口诀。
(6)把黑板上缺的口诀补完整,并说说理由。
一七( )、三七( )、六七( )、七七( )、七八( )、
七九( )。
还有三句口诀漏了,你能补上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运用口诀:
(1)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出示口诀及算式,根据乘法算式,我 们编出了乘法口诀,一七得七,还可以计算哪
一道乘法算式呢?(7×1=7)二七十四(7×2=14 )下面这些乘法口诀还能计算哪一道乘
法算式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完成右边交换题。
(2 )小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计算乘法时,用乘法口诀,这样
又快又正确。
(3)引出除法。
小蜜蜂在做数学题时,它碰到了一些难题,你能帮它来解决吗?
计算并说出口诀。35÷5= 42÷6= 28÷7=
(4)结:做除法计算时,我们可以想乘法口诀。
四、综合练习。
1、用口诀求商或积:
(1)P41第5题
(2)下面哪些算式是用同一句口诀的。
3×7 7×3 6×7 21÷7 4×7 28÷7 28÷4 21÷3
小结: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四道题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解答。
2、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1)P41第2题 这里有一幅图,根据这幅图,小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
个 问题吗?(学生汇报算式、口诀及答句)
(2)拓展:一星期有几天?那么你能说出几星期有几天吗?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它能帮助我们计算乘法和除法。



一、复习巩固。
1、比一比,赛一赛,背口诀。(同桌互背,开火车背,站在讲台前背等形式)
2、你知道今 天是开学第几个星期吗?你能算一下,从开学第一天到现在一共过了几天吗
(包括双休日)?你是怎么想 的?(讨论,交流)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7= 7×6= 28÷7= 35÷7=
63÷7= 7×7= 3×7= 7×9=
56÷7= 7×4= 7×8= 21÷7=


7×1= 14÷7 = 7×5= 24×7=
4、先把口诀写完整,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四七( ) ( )八五十六




5、快乐魔盒(自己练习、自己检查、自己纠正) 练习册P18-19
二、创设情景,想想算算。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去秋游。
二(2)班有35个小朋友(也可由学生自己收集信息)。
1、每7个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2、第一组小朋友要去玩碰碰车游戏,每张门票8元,他们一共要付多少钱?
3、第二小组小朋友去掷飞镖,总共得了63分,平均每人得了几分?
4、其余3组小朋友去乘旋转木马,乘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人?
5、乘旋转木马的人数是掷飞镖人数的多少倍?
三、拓展与探究
算一算,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7×4+5= 7×6+3= 8×4+7= 10×2+5=
7×5-2= 7×7-4= 8×5-1= 10×3-5=
根据你的发现试一试:
7×□+□=7×□-□
你能填出多少种?

一 引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那些乘法口诀呢?(学生举例)今天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出示
课题:7的乘除法
2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秋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真美,小白兔要到河的对岸采蘑菇,河上有座 数字桥,小白兔从
0开始跳,一次跳了几格?(7格)(多媒体出示7,1个7,17=7)那么谁来 猜一猜小白兔
一次跳7格,跳2次一共跳了几格呢?,跳4次,跳5次,跳8次又分别一共跳了几格呢?(生汇报)那么,小白兔跳2次,跳4次,跳5次,跳8次分别跳了几个7呢?乘法
算式怎样表 示呢?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
小白兔跳了2次,一共跳了14格27=14 (二七十四)
小白兔跳了4次,一共跳了28格47=28 (四七二十八)
小白兔跳了5次,一共跳了35格57=35 (五七三十五)
小白兔跳了8次,一共跳了56格87=56 (七八五十六)
(学生边汇报,多媒体边出示算式和口诀)

二 新授
1 新课探究
(1) 小组自主学习
这些口诀是我们以前学的本领,那么如果小白兔跳了3次,6次,7次,9次,一共跳了


几格呢?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又是怎样想的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2) 汇报探究过程
小组汇报各种思考的方法,学生边汇报,多媒体边出示相应的乘法算式或口诀。
3×7=21 (三七二十一)
6×7=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9×7=63 (七九六十三)
(3) 编撰口诀
小 白兔从0点开始跳,也就是从0个7开始跳,1个7,2个7,3个7,每跳一次多一
个7,跳了10次 ,小白兔跳过了河。那么,根据这些算式,你能编出相应的口诀吗?
2 熟记口诀
(1) 出示完整的口诀
(2) 读一读口诀
(3) 学生自己记一记口诀
(4) 小组学习 把口诀补完整 一七( ) 二七( ) 三七( ) 四七( ) 五七
( ) 六七( ) 七七( ) 七八( ) 七九( )
(5) 汇报小组熟记口诀情况
开火车背诵口诀
(6) 把黑板上缺的口诀补完整,并说说理由。
一七( ) 三七( ) 六七( ) 七七( ) 七八( ) 七九( )
还有三句口诀漏了,你能补上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 运用口诀
(1) 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出示口诀及算式,根据乘法算式,我们编出了乘法口诀,那么一七 得七还可以计算哪一
道乘法算式呢?(7×1=7)二七十四呢?(7×2=14)下面这些乘法口诀还 能计算那一道乘法
算式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完成右边交换题
(2) 小结:一句乘法口诀 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计算乘法时,用乘法口诀,这样又
快正确
(3) 引出除法
可是,小蜜蜂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它碰到了一些难题,你能帮它来解决吗?(计算并说出
口诀)
355= 426= 287=
(4) 小结:做除法计算时,我们可以想乘法口诀。

三 综合练习
1 用口诀求商或求积
(1) 拼图练习P415 算对了,就能拼出美丽的图案。
(2) 在图中找出哪些算式是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找对了,会让你有一个惊喜。
3×7 7×3 6×7 21÷7 4×7 28÷4 28÷7 21÷3
小结: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解答四道算式。
2 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乘法口诀的用处很多,请小朋友仔细看。
(1) P422 这里有一幅图,根据这幅图, 小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吗?(学生汇报算式,想的口诀及答句)


(2) 一星期有几天?这是一张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图,看了向日葵的生长过 程。你能提出
些什么问题呢?(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四 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它能帮助我们计算乘法和除法。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3的乘、除法

知识:理解3 的乘法含义,熟练掌握3的乘法,并会用3的乘法口诀求商。
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引导学生探索、实践“3的乘法”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
理解3的乘法意义,编撰乘法口诀,熟练进行3的乘除法运算。
理解3的乘法意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迁移与感知
背已学过的乘法口诀。
学生回忆、介绍学新乘法口诀的方法。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建构新知
一)主动建构 “3的乘法”
观察与思考
出示媒体“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感知。
操作与感悟
学生独立完成:画弧线、填数、写出几个几。
交流描述 强化乘法含义。
探寻规律 合编口诀
独自推算下列一组算式的积
1×3=3
2×3=6
3×3=9
4×3=12
5×3=15
6×3=18
7×3=21
8×3=24
9×3=27
想一想:这一组乘法题有什么规律?
编一编
想一想,编口诀时要注意什么?
同桌合编3的乘法口诀。
说一说:
a、指名介绍所编的乘法口诀
b、说说编乘法口诀时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三五十五
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
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看看想想:3的乘法口诀中有几句是新学的?
自寻方法 熟记口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熟记3的乘法口诀
给学生1分钟熟读口诀
赛一赛: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讲一讲:熟记口诀的方法
独立写出交换题。(写后看书校对)
二)互动推出“3的除法”
小组合作: 找出“三六十八”的“兄弟姐妹”。
交流核对 板书如下
三六十八
3×6=18 18÷3=6
6×3=18 18÷6=3
在找“三六十八”的“兄弟姐妹”时,你是怎么想的?
归纳
根据乘法口诀,口头找出“兄弟姐妹”。
三五十五 三七二十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实践体验 自建模型
1、练一练 (p43 题2、题3、题4)
2、讲一讲
根据学生收集信息整理:
条件:小亚买了6束花
每束花里有3支郁金香
问题:一共有几枝郁金香?
思考:求6个3,算式怎样列?
建模:6个3 6×3=
策略:用口诀“三六 ”
解:6×3=18(朵)


答:6束花里一共有18朵郁金香。
(题3、题4方法同题2)
思考:
归纳
三、内化新知 拓展延伸
1、把口诀说完整:
三七( ) 三九( ) ( )八二十四
三五( ) 二三( ) 三( )十八
三八( ) 三六( ) ( )九二十七
2、视算:
(1)3×7= 5×3= 3×8= 6×3=
3×4= 9×3= 2×3= 3×10=
(2)18÷6= 21÷3= 9÷3= 27÷9=
24÷8= 30÷3= 12÷4= 15÷3=
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三七( ) ( )九二十七
( )÷( )=( ) ( )÷( )=( )
( )÷( )=( ) ( )÷( )=( )
4、直接写答案
3×1+0= 3×7+3=
3×8-5= 3×4+22=
9×3+18= 3×7-9=
拓展
a、12=( )×3 24=( )×2
b、3=( )÷( )=( )÷( )=( )÷( )
〖此环节看似多 了一点,但在处理上较灵活:题1、题2采用口答,题3、题4直接写答
案,在时间上可以快许多。拓展 题是将所学知识进行适当延伸。〗
五、体验收获 激励评价
下课的时间快到了,你们想对老师或同学说些什么?
为什么要对同学们说“熟记3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6的乘、除法

知识:理解6的乘法含义,熟练掌握6的乘法,并会用6的乘法口诀 求商。
进一步理解“一分量、几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究和推算能力,归纳编撰能力。
情感: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理解6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6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6的乘除法运算。
理解6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6的乘法口诀。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迁移与感知
背3 的乘法口诀。
2、感知3和6之间的相互关系。
(1)口答
3的加倍是( ) 6是( )的2倍
3的2倍是( ) ( )是6的一半
(2)思考
3的乘法与6的乘法互相有联系吗?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建构新知
(一)主动建构 “6的乘法”
观察与思考
出示媒体“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感知。
操作与感悟
学生独立完成:画弧线、填数、写出几个几。
交流描述 强化乘法含义。
进一步体会3和6的关系。(可举例)
探寻规律 合编口诀
独自推算下列一组算式的积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7×6=42
8×6=48
9×6=54
想一想:
这一组乘法题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充分地说)
竖着看,第一列因数一个比一个大1,它的积为什么一个比一个大6?


编一编:同桌合编6的乘法口诀。
说一说:
a、指明介绍所编的乘法口诀
b、说说编乘法口诀时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四十二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六七四十二
六八四十八
六九五十四
看看想想:6的乘法口诀中有几句是新学的?
自寻方法 熟记口诀
方法:
给学生1分钟熟读口诀
赛一赛: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讲一讲:熟记口诀的方法
独立写出交换题。(写后看书校对)
(二)互动推出“6的除法”
指明找出下列乘法口诀的“兄弟姐妹”。
五六三十 六七四十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独立找出下列乘法口诀的“兄弟姐妹”。(做后交流核对)
六七四十二 六九五十四 六六三十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说一说
在找“六九五十四”的兄弟姐妹时,你是怎么想的?
“六六三十六” 的“兄弟姐妹”为什么只有两个算式?
4、归纳
(三)实践体验 自建模型
1、练一练 (p46题4)
2、讲一讲 (题4的解题思路)
3、议一议
师:根据小亚的问题“一共有多少跟木头?” 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找到“每堆根数和堆数”?
师:一道简单应用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根据学生收集信息整理:
条件:有9堆木头
每堆6根
问题:一共有有多少跟木头?
思考:求9个6,算式怎样列?
建模:9个6 9×6=
策略:用口诀“六九 ”
解:9×6=54(根)
答:一共有54根木头。
4、想一想
师: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小组讨论
交流
根据交流整理:
问题:a、平均每堆有多少根木头? b、一共排了多少堆?
条件: 一排木头有54 根 有54 根木头
排了9堆 6根一堆
建模: 54里面有9个(6) 54里面有(9)个6
54÷9= 54÷6=
计算策略:想:( )九五十四 想:六( )五十四
解:54÷9=6 (根) 解:54÷6=9(堆)
答:平均每堆有6根木头。 答:一共排了9堆。
4、比较 归纳
三、内化新知 拓展延伸
1、把口诀说完整:
三六( ) 六九( ) ( )六二十四
五六( ) 二六( ) 三( )十八
六六( ) 六八( ) ( )九五十四
视算:
(1) 6×3= 6×8= 9×6= 6×7=
5×6= 6×2= 6×6= 6×10=
(2) 18÷6= 42÷7= 24÷4= 60÷6=
6÷3= 48÷8=3 0÷5= 36÷6=
3、法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六七( ) ( )八四十八
( )÷( )=( ) ( )÷( )=( )
( )÷( )=( ) ( )÷( )=( )
4、写答案 (p45题5)
5、拓展
6=( )÷( )=( )÷( )=( )÷( )=( )÷( )
机动(p45题2、题3)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9的乘、除法

知识:引导学生经历形成“9的乘法”的一系列活动,理解9的乘法 含义,
熟练掌握因数为9的乘除法。
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归纳编撰能力。
情感: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理解9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9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9的乘除法运算。
理解9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9的乘法口诀。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迁移与感知
复习3、6 的乘法口诀。
2、3、6、9之间的相互关系。
(1)回忆:3的乘法于6的乘法有什么关系?
(2)3的3倍是( )
3、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建构新知
(一)主动建构 “9的乘法”
观察与思考
媒体出示 “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思考、感知。
操作与感悟
学生独立完成:画弧线、填数、写出几个几。
交流描述 强化乘法含义。
探寻规律 合编口诀
独自推算下列一组算式的积(板书)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想一想:
这一组乘法题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充分地说)
编一编:同桌合编9的乘法口诀。
说一说:
a、指明介绍所编的乘法口诀
b、说说编乘法口诀时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看看想想:9的乘法口诀中有几句是新学的?
自寻方法 熟记口诀
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9的乘法口诀?
游戏:九的乘法口诀的手指操。
独立写出交换题。(看书校对)
(二)互动推出“9的除法”
写出下列乘法口诀的“兄弟姐妹”。
四九三十六 七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题1指名完成,题2独立完成后交流。
2、根据乘法口诀写除法算式。(完成后交流核对)
六九五十四 三九( ) ( )九七十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内化新知
1、p48题2
尝试解答
交流反馈
板书:6×9=54(个) 答:装满六盒一共需要54个苹果。
p48题3
独立完成后反馈。
p48题4
媒体出示:水仙花(图略) 玫瑰花(图略)
9元 45元
同桌合作编题
交流并板书
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买两盆花需要多少钱?
9+45=54(元) 答:略。
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一盆玫瑰花的价钱比水仙花贵多少钱?
45-9=36 (元) 答:略。
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一盆玫瑰花的价钱是一盆水仙花的几倍?


45÷9=5 (元) 答:略。
……
4、作业 p48题5
五、体验收获 激励评价
学生谈收获
师生互评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联系: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数学联系: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知识:数学联系: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好吗?(点击)
每个小组都有这样的一些材料:9格的红 色条片、6格的蓝色条片、3格的黄色条片,小
组合作用这些条片拼一个长方形,(指长方形)。要求最 底下一层是红色的条片,中间一
层是兰色的条片,最上层是黄色的条片。
小组合作。
汇报:你们是怎么拼的?(两种拼法)
那么在这个长方形中红、兰、黄三种颜色的条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谁能说说下面一个长方形。
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想法来研究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出示课题)
二、探究:
小兔欢欢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点击)我们书上也有,一起把书翻到71页
看第二题,你能看懂吗?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小兔欢欢提出了什么要求?。你们小组是怎么理解的?
(点击)大家理解的都不错。在数射线 上做3的乘法,1×3积是3,把所得的积在表中
用“√”标出,2×3积是6,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 √”标出,依次类推,然后做6的
乘法,1×6积是6,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9的乘法也是 一样1×9积是9,
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
请大家继续在数射线上做3、6、9的乘法,并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点击)
小 朋友刚才大家在数射线上做3、6、9的乘法,又在表格里分别把3、6、9乘法的积“√”
了出来,那 么3、6、9乘法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比一比那组
发现的多?
2.汇报:
方案1、积之间的关系:(表格)
生:3、6、9的乘法都在18这里打勾。
发现了吗?谁还有补充?
(这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2个9=3个6=6个3
18=2×9=3×6=6×3
4个9=6个6=12个3
36=4×9=6×6=12×3
方案2:积之间的关系:(弧线)


生:红、兰、黄三种颜色的弧线都在18、36这里碰头了。
发现了吗?谁还有补充?为什么会在18、36这里碰头呢?谁有进一步发现?
生:①它们的积都是18、36。
②2个9=3个6=6个3
18=2×9=3×6=6×3
4个9=6个6=12个3
36=4×9=6×6=12×3
方案3:生:2个9=3个6=6个3
谁还有补充?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没有进一步的发现?
生:18是3、6、9的乘法相同的积。
为什么它们有相同的积18呢?
小结: 看来3、6、9乘法之间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刚才我们找到了18和36是3、6、
9的乘法相同的积 ,那么3、6、9的乘法相同的积还会是几呢?
问:你们想得真好,那么3、6、9的乘法相同的积有多少个呢?
3.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找 到了2个9是18就是2×9=18,3个6是18就是3×6=18,
还有6个3是18就是6×3= 18,36也是这样。这些算式积都是18(36),因数却都不同,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因数是怎么 变化,引起积的不变。?18、36任意一组算式为例开
展四人小组讨论。
18=2×9 36=4×9
18=3×6 36=6×6
18=6×3 36=12×3
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汇报。
小结:看来因数按一定规律的变化,引起了积的不变。
三、练习:
欢欢表扬我们学得很认真,让我们利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来做闯关游戏,你们想
玩吗?
第一关:
30=( )×6=( )×3 问:你是怎么想的?
54=( )×9=( )=( )×3问:你是怎么想的?
( )×9=( )×3 问:可以怎么填?你是怎么想的?(因为9÷3=3所以几×3=几)
如果老师在这里填( 6 )×9=( 12 )×3行吗?为什么?可以怎么改?
欢欢表扬我们,第一关顺利过关。(点击)
第二关:
欢欢要求我们利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来闯第二关小组合作完成
72=9×( )=3×( )=6×( )
问:你是怎么想的?
你们真聪明,小兔欢欢要我们再接再厉来闯第三关。(点击)
3、第三关:
利用3 、6、9乘法之间的关系还能帮我们算一些从来没学过的题,比如我们现在知道了
12×6与24×3的 积都是72。
小兔欢欢给我们设计了第三关的题,18×3=( )×( )=( ),你能用3、6、9乘法之间的
关系来推算吗?请大家合作完成。
祝贺大家顺利过关。(点击)



四、课堂总结:
我想通过今天的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3、6、9乘法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




教学内容 看图编乘、除法问题

知识:会看图编乘除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会看图编加法、减法、连加、
乘加等不同类型的应 用题,并列式计算,联系生活实际,会编生活中不同类
型的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能力:培养学 生口头表达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看图编乘除法应用题。
会看图编加法、减法、连加、乘加等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编生活中不同 类型
的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
目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激趣引入:
小朋友,一年中,你们最喜欢哪一个节日?(“六一” 节)
“六一” 节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快乐的节日”。(揭示课题“快
乐的节日”)。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古华公园玩,你们觉得高兴吗?
探究新知:
看图编乘法、除法应用题。(用学具)
我们先到古华公园的游乐场。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游戏?( 转杯车:5只,每只4
人;小汽车:6辆,每辆2人;小船:6条,每条3人)请小朋友任意挑选一种游 戏玩。
用学具边摆边说一道乘法或除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游乐场:
转杯车:5只,每只4人;
小汽车:6辆,每辆2人;
反馈:
(1)、师:你们小组玩了什么?学生编乘法应用题。(媒体出示:图和应用题。)
生:一辆小汽车坐2人,有6辆小汽车,一共可坐多少人?
板书:2×6=12(人)
师:为什么用乘法算?
生:因为要求一共可坐多少人,就是求2的6倍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算。
师:还可以怎么列乘法算式?
板书:6×2=12(人) 6×2=12(人)表示什么?(表示6个2是12。)
(2)、师:你们小组玩了什么?学生编乘法应用题,媒体:图和应用题。
生:每只转杯车坐4人,有5只转杯车,一共有几人?
4×5=20(人) 或 5×4=20(人)
师:数量关系式怎么列?
(生:一只的人数×只数=总人数) 或 (生:只数×一只的人数=总人数)
(3)、师:你们小组玩了什么?学生编除法应用题,媒出示:图和应用题。
生:一共有20人,每只转杯车坐4人,有几只转杯车?板书:20÷4=5(只)


师:为什么用除法算?
生:因为要求有几只转杯车,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所以要用除法算。
师:这张图还可以怎么编除法应用题?
生:一共有20人,平均坐在5只转杯车里,每只转杯车坐几人?
板书:20÷5=4(人)
师:数量关系式怎么列? (生:总人数÷只数=每只的人数)
(4)、师:你们小组玩了什么?学生编除法应用题,媒体出示。
生:一共坐12人,一辆小汽车坐2人,有几辆小汽车? 12÷2=6(辆)
师:这张图还可以怎么编除法应用题?
生:一共坐12人,平均坐在6辆小汽车里,一辆小汽车坐几人?
12÷6=2(人)
运用新知:
看图编乘法、除法应用题
1、刚才小朋友在游乐场玩了很多游 戏,老师看你们玩得很累了,带你们去餐厅休息一会
儿,吃点东西。
2、看!老师给你们准备 了那么多的点心、饮料、水果,你们觉得开心吗?仔细瞧瞧,老
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吃的东西?
3、但在吃这些东西之前,老师有个要求,把这些吃的东西编一道乘法或除法应用题,并
列式计算(每 人在小组内编一道)。再反馈(出示图和算式)。
、点心:
香肠:6盘,每盘4根;
4×6=24(根) 或 4×6=24(根)
24÷4=6(根) 或 24÷6=4(盘)
香草蛋糕:3盒,每盒 6块;
3×6=18(块) 或 6×3=18(块)
18÷3=6(块) 或 18÷6=3(盒)
、饮料:
可乐:3排,每排4瓶;
3 × 4=12(瓶) 或 4 × 3=12(瓶)
12 ÷3=4(瓶) 或 12 ÷4=3(排)
或 4列,每列3瓶;
12 ÷3=4(列) 或 12 ÷4=3(瓶)
奶茶:2排,每排5杯;
2×5=10(杯) 或 5×2=10(杯)
10÷2=5(杯) 或 10÷5=2(排)
香草冰淇淋:2堆,每堆3杯;
2×3=6(杯) 或 3×2=6(杯)
6÷2=3(杯) 或 6÷3=2(堆)
3、水果:
草莓:3盘,每盘5只;
3 × 5=15(只) 或 5× 3=15(只)
15 ÷3=5(只) 或 15 ÷5=3(盘)
桔子:5堆,每堆3只;
3 × 5=15(只) 或 5× 3=15(只)


15 ÷3=5(堆) 或 15 ÷5=3(只)
苹果、桔子:苹果1堆,每堆3只;桔子5堆,每堆3只;
3 × 5=15(只) 15 ÷3=5 或 5× 3=15(只)
发展提高:编加法、减法、连加、乘加等不同类型的应用题。
1、会看图编乘法、除法应用题。
小朋友在餐厅吃饱了吗?小朋友在餐厅吃饱了,去草 坪上自由活动了(媒体出示)。
你们能编乘法或除法应用题吗?看书上48、49页的图,在小组内每人 编一道题,再列式
计算。另外,每一组派一个代表去编给听课的老师听。
反馈:你们编了哪一幅图?你能说说应用题和算式?(反馈3、4道)
2、看图编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小朋友,你们看了这幅图,还能编什么应用题?请大家在小组内先准
备一道应用题,再列式计算。然后再编给大家听。
反馈交流:加法、连加、减法、连减、乘加等。
请小朋友看这间教室,你们会编什么应用题?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反馈交流: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连加、连减、乘加等。
课堂总结:上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分拆乘与加
能力: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在分拆打过程中感知括号里最大填几



知识: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加.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 友,你们喜欢吃桃子吗?现在小巧有11只桃子,你能帮助小巧来分一分桃
子吗?分的时候必须说一说: 每堆分几个?还多几个?
反馈:每堆有3个,可以分3堆,还多2个
师: 每堆有3个,可以分3堆,还多2个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算式表示11=3×3+2
反馈:……
板书:11= 1×11
11=2×5+1
11=3×3+2
11=4×2+3
11=5×2+1
11=6×1+5
11=7×1+6
11=8×1+3
11=9×1+2
11=10×1+1
11=11×1
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分拆的时候有什么小秘密?
小结:11可以分拆乘很多乘与加的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与加
出示课题:乘与加
学习探究
出示P50图的第一条
师:你看懂了什么?算式怎么 表示?2表示什么,10表示什么?1有表示什么呢?这个算式表示
什么?
出示P50图的第二条
师:这幅图有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
21=4×5+1
师:21还有那些分拆方法呢?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21的分拆(看在规定的时间里那以小组写出的算式最多)
反馈: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写出这么多算式?
小结:


四:实践与应用
师:上星期你们去长风公园去 秋游,开心吗?小胖他们也去了,他们四个人想玩碰
碰车,现在他们有23元活动费,而每张票要5元, 最多能买几张票呢?
猜一猜
师:小胖这样想:23=( 3 ) ×5+8 所以23元最多能买3张票
师:小胖分得对不对,你是怎么想的?
练习
一.括号里最大填几
1.18=( ) ×7+( )
2.18=( ) ×3+( )
师:选择一道找好朋友说一说
反馈:
师: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
五:动手操作 师:每一小组的桌上都有一盒火柴,里面有29根火柴,小丁丁用他们搭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
(媒体 出示各种图形),现在我们也要用这些火柴来拼搭一些图案.
师:请用四根火柴搭一个正方体
师:那么桌上29根火柴能搭出几个这样独立的正方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我用29根火柴来搭这样三角形,那么又能搭出几个独立的三角形.
师:你们又是怎么想的?
师:再用29根火柴选择其中一个图形,想一想能拼搭出几个这样独立的图形.
六:提高拓展
师:刚才我么用火柴棒拼出了许多独立的图形,现在我请你们取出16 根火柴,看最
多能搭出多少个连在一起,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合作交流)
反馈
七:总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乘一乘、填一填
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集体观念。
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知识:加深对乘法口诀的掌握,并填写乘法表格。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很多的乘法口诀,你能够说出多少呢?
生:三四十二、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
师:很好,今天让我们根据这些乘法口诀来填一张表格,然后整理一下,好吗?
出示课题
《乘一乘、填一填》
二、探究整理:
铺垫引入
师:先让我们来看这张表格,你会这样填呢?
×
3
8
2


3


5


8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学生交流答案。
师: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填写表格的,用到了什么口诀?
小组同学相互讨论。
小结:
在填写的时候,应该注意横和竖格中的数字,然后根据口诀填写答案。
探究
师:刚才我们填写了一张表格,大家利用乘法口诀完成的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完成书上
的这张大 的表格。
请学生填写表格。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5
6
7
8
9


1
2







2
4







































































师:请你们观察表格,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我们是否可以进行整理归纳一下呢?
小结:
表格中答案成对称分布,因为用的是同一个口诀。
三、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让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哪组小朋友完成的又快又好!
填空:
3×□=21 □×5=30 8×□=56
□÷7=4 4×□=32 72÷□=9
24=□ × □=□ × □
18=□ × □=□ × □
填上适当的符号“<”、“=”和“>”。
3×8 ○ 5×4 3×8 ○ 5×4
5×9 ○ 45+4 7+8 ○ 2×4
56÷8 ○ 2×3 7×3 ○ 5×2
找规律填数:
9、18、27、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4、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
师:让我们用刚才的本领再来比赛,看哪组先完成表格。
×
4

6
5

5





9

72









3




21




35

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九九”-乘法口诀表
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了解关于乘法口诀的历史知识,在数学文化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根据乘法口诀制作乘法表。
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知识:能够根据乘法口诀制作乘法表。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一乘、填一填,今天让我继续学习下去。
师: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张表格填写完整。
探究新知:
填写乘法表格
1、师:填写表格。
×
1
2
3
4
5
6
7
1
1
2





2
2
4





3







4







5







6







7







8







9








师: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称作为乘法口诀表。我们能不能在整理一下,让它变得更简单一
些呢?
师生合作。
小结:
因为表格从斜的中线开始,成对称,所以可以省略一半。
师:这就是九九乘法口诀表。(课件演示)
揭示课题 《九九乘法口诀表》
师: 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所以称“九九”。公元前7世纪春秋齐恒公时已有,
敦煌汉简和延居汉 简中,都有“九九”的残文,这里的九九表和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所著
《数学启蒙》中的是一样的。
师:除了中间的橙色之外的口诀都可以计算两个乘法题。
小结。
巩固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6 × 5 = 32 ÷ 8 = 6 × 3 =
42 ÷ 7 = 4 × 9 = 63 ÷ 9 =


先填写乘法口诀,再编写两个乘法算式。
三七( ) 五九( ) 六八(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填表:


4

48
× 8 =
7


40

9

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



游戏:
小游戏:
一位小朋友报乘法口诀的前两个数,请另外一个学生完成口诀。然后交换进行。
例如:甲:七八 乙:七八五十六
学生游戏。
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了解了哪些?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理解余数的含义,并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名称。
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
数的大小关系。
情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动手操作
小组活动(4人一组)
每组有8支铅笔、12个正方体、9个圆片、15颗糖
每个学生依次任选一样物品平均分给组内4人
2、交流反馈
根据学生汇报、师板书
分的
总数
8
12
9
15
分给几个

4
4
4
4
平均每人分到
多少?
2
3
2
3
余下多
少?


1
3

问:分剩下的结果有何不同?
学生观察、自愿汇报(有的正好分完,没有余下的;
有的不够分了,还有余下的。)
4、列式计算(前两题指名,师根据回答板书;
后两题学生可自愿尝试,师不作板书及肯定。)
分的
总数
8
12
9
分给几个

4
4
4
平均每人分到
多少?
2
3
2
余下多
少?


1

8÷4=2
12÷4=3

认识余数
问:你们在分到余下2个时,为什么不继续分了?
学生:余下的2个不够每人再分一个了。


问:在刚才小组分东西时,我们也有余下的,不够分的。
你们能不能给这些余下的数起个名称?
学生尝试、师揭示:余数。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含义
列式 ——学生尝试列式、师根据回答板书。
14 ÷ 4 =3……2
正确读法 ——尝试读、齐读、个别读。
读作:14除以4等于3余2。
知道算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学生自愿交流、相互补充。
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学生自愿上台当小老师讲名称。
14÷4=3……2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揭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完成小组分东西时的后两题的列式
分的分给几个平均每人分到余下多

总数 人 多少? 少?
8
12
9
15
14
4
4
4
4
4
2
3
2
3
3


1
3
2
8÷4=2
12÷4=3
9÷4=2……1
15÷4=3……3
14÷4=3……2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练一练:圈一圈小圆片
P56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核对、错误分析。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7÷5=3……2
35÷4=8……3
27÷7=3……6
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问:观察板书,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问:当余数比除数大时,会怎样?(还能继续分。)
师揭示结论:余数要比除数小
(2)思考:
① 除数是5,余数会是几?
②平均分给3人,每人6个生梨,还剩2个,一共几个生梨?
学生独立思考或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综合运用,开拓思维
打电话——小组合作、交流反馈
计算一组题,每题填的得数连接成一个电话号码,
师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媒体演示:对的电话铃响,不对就不响。
(2)机动题:今年10月22日是星期五,
11月22日是星期几?


本课板书:

分的
总数
8
12
9
15
14
分给几
个人
4
4
4
4
4
平均每人分到
多少?
2
3
2
3
3
余下多
少?


1
3
2

8÷4=2
12÷4=3
9÷4=2……1
15÷4=3……3
14÷4=3……2
除数 > 余数
16÷3=5……1
21÷6=3……3
20÷7=2……6
24÷8=3
余数要比除数小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掷骰子,做除法

知识: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能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归纳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竞争的能力。
情感:体验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通过掷骰子的游戏形式,巩固运用乘法口诀求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
的除法计算,。
通过掷骰子的游戏形式,巩固运用乘法口诀求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
的除法计算,。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小竞赛——练一练
听谁抢地快?
师说除法算式,学生抢答得数。
25÷5= 18÷2= 54÷9= 16÷4=
30÷10= 42÷6= 35÷7= 24÷3=
抢答的多且得数正确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是谁算地准?
26÷8= 19÷3= 37÷5= 21÷9=
学生独立计算——最快完成的报得数——集体核对
算地快又正确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看谁出地对?
师出示算式卡片,学生手势表示得数。

÷2=7 ÷8=9 ÷5= 3……2 ÷4=6……1

手势快又正确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小游戏——比一比
游戏引入
出示游戏图观察:图上有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补充。
师揭示课题。
(2)确定人数:2-6人一组
(3)游戏规则:①每人取出代表自己的标志物,放到起点上。
②确定掷骰子的先后顺序。
③游戏玩法:
掷骰子,骰子上的数为除数,所在格子上的数为被除数,进行除法计算。
计算者将所得的商和余数报告给其余的参加者,若计算错,则停一次。
余数是几就进几格。余数为0,原地休息。


被除数小于除数时,后退一格。
④先到达或通过终点的获胜。
游戏进行
前后四人为一组
确定前后次序。
游戏进行
要求学生将每次自己进行计算的算式及计算结果写在习题纸上。
师巡视、指导
3、游戏完成
学生将自己计算的总题量和计算正确的题数汇总。
自愿交流游戏结果
指名总结错题的原因。

打擂台——赛一赛
各组获胜的学生再以六人为一组比赛,
组员当啦啦队,同时可以帮助自己组参赛的计算并记录。
小竞赛中得小红花的学生与刚一轮获胜的再次比赛,
其余学生自愿选择想支持的,一起参与比赛。
最后的胜利者是擂主(包括支持者)。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知识:1、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于 生活实
际情节来解决数学问题。3、会正确解答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加1或减1的
数学问题。
能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归纳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竞争的能力。
情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情节来解决数学问题。会正确解答有余数除法
应用题的加1或减1的数学问题。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加1”、“减1”的数学问题。


教学
目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复习引入
23÷4 31÷7 44÷8
19÷9 52÷6 75÷10

初步感知
1、5个鸡蛋装一盒,7个鸡蛋需要几个盒子?
四人小组装一装,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5个鸡蛋装一个盒子,剩下的2个盒子也需要1个盒子,所
以一共需要2个盒子。)
铃铛装袋
17个铃铛装袋,每5个装一袋,一共需要几个袋子?
同桌合作装一装,然后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实际应用
1、 4人坐1张长椅,34人需要几张长椅?
轻声读题,说说: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谁能说出数量关系式?(先同桌互说,再交流)
总人数÷1张长椅的人数=需要长椅的张数
列式计算
34÷4=8(张)……2(人)
讨论:需要几张长椅呢?
出现两种情况:
小胖:算出来是8余2, 所以只要8张长椅就够了。
小亚:用8张长椅还会有2人没座位,所以还要加1张长椅。
回到实际中去:哪种答案是正确的?
得出结论:需要9张长椅。8+1=9(张)
小结:有余数的除法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要在求出商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加1”的问题。

2、学生尝试


4个球装一个纸盒,23个球需要几个纸盒?
学生尝试,然后交流。
23÷4=5(个)……3(个)
5+1=6(个)
答:23个球需要6个纸盒。
进行验证:动手装一装,证明答案是否正确。(正确)
1张图画纸可以制作8张卡片。要想制作43张卡片,需要多少张图画纸?
独立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3÷8=5(张)……3(张)
5+1=6(张)
答:需要6张图画纸。
学生小结(略)

拓展新知

在20米长的一段公路上,每隔4米栽一棵松树。如果首尾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松树?
画图,并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0÷4=5(棵)
5+1=6(棵)
答:一共需要6棵松树。
(发现了结果是6棵松树,而不是5棵松树)
有一天,兔妈妈问小兔:“有一根木头要锯成7段,每 锯一段需要5分钟,共需要多少
时间?”小兔不假思索的说“5分钟锯一段,锯7段当然是35分钟了! ”兔妈妈笑着说
“不对,应该是30分钟。”兔妈妈的说法对吗?她为什么会这样说?
同桌讨论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锯7段只要锯6次,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6×5=30,所以需要30分钟。)
① 7-1=6(次) ②7×5=35(分钟)
6×5=30(分钟) 35-5=30(分钟)
答:共需要30分钟。
总结阶段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教学内容 角与直角

教学
目标
知识:1、通过对生活中的角的观察和探究,初步建立角的概念,并知道角
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和实践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并能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能力:在观察、操作、抽象、归纳、辨析等过程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1、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认识直角,并能用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1、建立角的概念。
2、用自制直角量具测定和判断直角。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 引入
1.提问:
(1)小朋友,这是什么? 师:三角尺,边说边板书角。
(2)你能找到三角吗?用手比划一下。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
二、第一层展开(一)角的认识
1.生活中的角。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角,你能举例说说吗?一边比划一边说。
(2)出示:数学书、扇子、钟。这几种物体的表面上的角你能找到吗?
(3)媒体演示:抽象出各种角。
2.引出角的特点。(课件出示)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角 ,这也是角,这些角都有什么
共同的地方?
(2)这两条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它们碰在一起形成的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我们用
弧线表 示角。(边说边板书)
我们可以用圆弧表示角,写上角1(出现圆弧)师:什么是角?
(3)(黑板上再画两个角)你能找到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学生上前找)
(4)现在你能说说角的特点吗?(板书:角有1个顶点,2条 边。)
3.练习。
(1)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用手势表示。(P63)
(2)现在你对这句话还有补充吗?(板书:直)
小结: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的图形就 是角,这图形无论朝什么方向、无论放在什
么位置、无论大小,只要有以上特点就是角。
4、 指导画角:师:认识了角,你会画一个角吗?(1)自己画;(2)看大屏画;(3)学
生说老师画。
5、找角,出示课件,

三、第二层展开;(二)认识直角
认识直角。


(1)师:接下来周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种很特殊,也很重要的角。 在我们同学的三角
尺上面。这个角叫直角。
(2) 观察与操作:你们每人都有一副三角板,能找到这块三角板和另一块三角板上的
直角吗?(学生找)
(3)验证与思考:重叠两个直角有什么发现?
(4)认识与感知:
①师:沿着直 角边画一个直角,标上直角符号,说:这个符号象汉字中的什么笔画?学
生书空。学生自己画一个直角, 标上符号。
师:老师这里画了几个角,(课件出示),请同学们看看哪个角是直角。

(2) 我们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不能光凭眼睛看,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与它比一
比。
再用三角板比一比小黑板上的两个角是不是直角。
(3) 指名用三角板的直角来判断 黑板上的三个角的大小。测出第二个角是直角(板书:
直角),第一个角比直角小(板书:比直角小), 最后一个比直角大(板书:比直角大)。
(4 )找班级里面的直角。
(二)角的大小
(二)角的大小
1、、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那么比较:这两个直角哪个大?讲理由。再看另外两个角呢? 课件演示重合。
2、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①师(拿出活动角):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大家看 ,老师演示,这是一个角,这也是一个
角,这也是。
②按要求摆一摆(课件出示要求):
教师先摆出一个角。
A、摆一个与老师摆的差不多大的角;
B、再摆一个比你自己刚才摆的小一点的角;
C、再摆一个比这个大得多的角。
③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
④小结:两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叉开的越小,角越小。
⑤这说明了什么?(板书: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⑥ 小结:看来,角的大小是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的(板书)
四、拓展应用
4.拓展练习:一张长方形纸,减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正方体

知识:1、认识正方体并知道它的特征2能动手制作正方体棱模型和纸模型
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认识正方体并知道它的特征
认识正方体并知道它的特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引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 到的玩具、工具、书等。它们的形状有的是长方体,有的是
正方体,你们来分分类好吗?
下面再请小朋友分一分自己桌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揭示课题:
师:(出示一 个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物体)它是不是长方体?如生答不出,教师
趁势说: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 是长方体、正方体,要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来判断。那
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先来 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三、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师: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方面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分别指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这叫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摸一摸得 出:正方体上平平的部分是正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正方体的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正方体的顶点 。
自己动手,用小棒和小球搭一个正方体
完成后,问:一个小球与几根小棒连在一起?
每根小棒长短一样吗?
师出示学生搭的3个不同大小的正方体
讨论:(1)需要几个小球?
(2)需要几根小棒?
(3)这些小棒长短一样吗?
(4)有几个面?这些面上的角都是什么角?
你们可以数一数,用三角尺量一量。
题3 辨别:要搭成正方体,还缺几个小球?几根小棒?
生:第一题缺2个小球,7根小棒。
第二题缺1个小球,5根小棒。
师出示小黑板,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需要( )个小球——有( )个顶点
(2)需要( )根小棒——有( )条棱
(3)这些小棒长短( )——棱都( )
题4 标上名称:
分别填写 顶点、棱、面


四、发散思维,培养空间想象力
想象练习:
题5 需要多少块正方体才能搭出新的 正方体A、B?
题6 说一说搭成这些图形各需要多少块小正方体?
题7 还缺几块小正方体?
辨析练习
题8 下面的立体图形中哪些是一样的?
数学小医院

病历
正方体有8个
面。

正方体有12
个顶点,8条
棱。





























处方笺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长方体

知识:1、认识长方体并知道它的特征 2、能比较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点3、能制作长方体的棱模型和纸模型
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1、认识长方体并知道它的特征 2、能比较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1、认识长方体并知道它的特征 2、能比较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用小球和小棒搭正方体了,长方体你会搭吗?你们试着搭搭看。
将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类
师:这是7个用小球和小棒搭出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谁来区 分一下哪些是正方体,哪些
是长方体?
正方体:A B D
长方体:C E F G
师指着“E” “F” 问:这两个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生:“E”图形由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生:“F” 图形是一个长方体。
找出长方体的特征并与正方体区分
填表:

正方体
长方体
多少个小球


多少根小棒


小棒是否一样长


师:1、搭一个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球,多少根小棒?
2、搭一个长方体需要多少个小球,多少根小棒?
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4、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讨论、汇报
得出:正方体的12根小棒长短相等。
长方体的12根小棒分3组,每组4根小棒长短相等。
想象练习
题2 下面的黄 色纸片中,哪些可以作为正方体的面贴在正方体上,哪些可以作为长方
体的面贴在长方体上?它们各需要 几片?

























师:有困难的学生可用纸片贴一下,再仔细数一数,然后告诉老师,好吗?
动手操作练习 < br>师:想不想用纸片来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纸和胶水。
分四个步骤 :剪、折、粘、合。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好又快!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
能力:探究能力、归纳能力。

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异同比较。
情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异同比较。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异同比较。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引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 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看,老师今天又带来了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
就请小朋友们利用你们自己的纸做 的长方体、正方体和老师一起来分别剪下它们的一个
面。
我们从长方体上剪下一块长的面,剪 下的这块面称它为A,从正方体上剪下任意一块面,
剪下的这块面称为B。(师生共同操作)这样我们就 得到了两个不同形状的表面。


A B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图形A和图形B有哪些特点。

探究过程
第一次的交流
师:每个课桌除了刚才我们剪下的这两个图形外还有一些测量的工具,请小朋友 6人一
组,研究图形A和图形B的特点并把研究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格内。


图案 边的特点 研究方法 角的特点 研究方法

A

B



第二次的交流
问:每一小组你们用了几种研究方法?
师:看来每个小组的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你们想不想 知道其他小组的研究方法和自己
小组的有什么不一样呢?那么,现在请每个小组的组长的留在组内负责向 其他组介绍你


们的研究方法和发现,其余组员去其他组去采集其他组的研究方法和发现,每人去一组。

第三次交流
师: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回到组内后把其他组的研究方法和发现再进行交流,并完善
表格。

全班交流
得到:

图案 边的特点 研究方法 角的特点 研究方法
有4条边 数 数
A 对边相等 量 有4个直角 量
折 折


有4条边 数 数
B 4条边相等 量 有4个直角 量
折 折



师:像这样的图形叫长方形,像这样的图形叫正方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
(出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

比较异同
问: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 正方形,以及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那长方形和正方形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共同点:4条边,4个直角,对边相等。
不同点: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师:长 方形的所有的特点正方形都有,但正方形4边相等的特点长方形却不具有,所以,
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 方形。

应用
问: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呢?

完成68页第3题

猜猜纸下遮着的是什么图形?












总结表扬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的方 法知道了它们
的特点,大家学得真不错,只要我们对待任何数学问题都有这样探究的精神,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数学家。


技巧英语-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


欣欣向荣的意思-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济南一中升学率-防火板报


江苏高校名单-国家银行助学贷款


年终总结-新学期的感受


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幽默短信大全


现代科技学院-广西公务员体检标准


少年维特之烦恼-河南城建学院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