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下册全册教案【配套人教版教材】
卖炭翁译文-理发师教案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 基础模块上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
(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
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
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2)引导学生自然地认识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3)针对集合不同情况,认识到可以用列举
和描述两种方法表示集合,然后再对表示
法进行对比分析,完成知识的升华;
(4)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5)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自然地层层推进教学.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新阶段学习导入语
介绍中职阶段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数学的学习内容、学习
方法、学习特点等等.
同学
们就要开始新的人生阶段了,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一起
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不懈
的努力,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介绍
说明
倾听
了解
引领
学生
了解
新阶
段的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领会
了解
数学
学习
特点
重点
是要
树立
学生
的数
学学
习信
心
8
介绍
说明
了解
引入
教学
内容
播放
课件
质疑
观看
课件
思考
从实
际事
例使
学生
自然
的走
10
讲解
说明
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能够独立生存,能够成为
为家庭、为企业、为社
会做出自我贡献的能工巧匠.当然要达
到这样的目的需要你脚踏实地的认真的学做人、学做事,那么现在请让我们从学习开始……
1.学习——旅程
学习是一段旅程,对知识的探求永无止
境,而且这段旅程可
以从任何时候开始!未来的成功在现在脚下!
2.老师——导游
与大家一起开始这一段新的旅程、一起分享学习中的快乐、
一起体会成长与进步的滋味.
3.目的——运用
我们应当能够理解数学,而且通过运用数学进行沟通和推
理,在现
实生活中应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养成一种数学上的自
信心理.请不要害怕学数学,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
的能力和实
际需要学好自己的数学.
4.准备——必需品
轻松愉快的心情、热情饱满的精神、全力以赴的态度、
踏实努力的行动、科学认真的方法、及时真诚的交流.
回答为什么要学数学?学什么样的数学?怎么学数学?
*揭示课题
缤纷多彩的世界
,众多繁杂的现象,需要我们去认识.将
对象进行分类和归类,加强对其属性的认识,是解决复杂问题<
br>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按照使用功能分类存放物品,在取用
时就十分方便.
这就是我们将要研究学习的1.1集合.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
某商店进了一批货,包括:面包、饼干、汉堡、彩笔、水
笔、橡皮、果冻、薯片、裁纸刀、尺子
.那么如何将这些商品
放在指定的篮筐里?
解决
教 学
过 程
显然,面包、饼干、汉堡、果冻、薯片放在食品篮筐,
彩笔、水笔、橡皮、裁纸刀、尺子放在文具篮筐.
归纳
面包、饼干、汉堡、果
冻、薯片组成了食品集合,彩笔、
水笔、橡皮、裁纸刀、尺子组成了文具集合.
而面包、饼干、汉堡、果冻、薯片、彩笔、水笔、橡皮、
裁纸刀、尺子就是其对应集合的元素.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引导
分析
自我
建构
向知
识点
启发
学生
体会
集合
概念
15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简称集.组成集
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如大于2并且小于5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是由哪些元素组
成?
表示
一般采
用大写英文字母
A,B,C,
…表示集合,小写英文字
母
a,b,c,
…表示集合的元素.
拓展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下列特点:
(1)
互异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
(2)
无序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无顺序;
(3)
确定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例如,某班跑得快的同
学,就不能组成集合.
例1 下列对象能否组成集合:
(1)所有小于10的自然数;(2)某班个子高的同学;
2
总结
归纳
讲解
说明
强调
质疑
理解
领会
记忆
思考
回答
带领
学生
理解
整体
个体
意义
为后
续学
习做
准备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元
素确
定性
观察
学生
(3)方程<
br>x10
的所有解;(4)不等式
x20
的所有解.
解 (1) 由于小于10的自然数包括0、1、2、3、4、5、6、7、
8、9十个数,它
们是确定的对象,所以它们可以组成集合.
(2)由于个子高没有具体的标准,对象是不确定的,因此不
分析
讲解
教 学
过 程
能组成集合.
(3)方程
x
2
10
的解是−1和1,
它们是确定的对象,所以
可以组成集合.
(4)解不等式
x20
,得<
br>x2
,它们是确定的对象,所以
可以组成集合.
类型
由方程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方程的解集.
由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像方程
x10
的
解组成的集合那样,由有限个元素组成
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像不等式x-2>0的解组成的集合那样,由
无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2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提问
归纳
说明
理解
领会
明确
思考
了解
理解
记忆
领会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集合
类型
比较
简单
可以
让学
生自
己分
析
强调
各个
数集
的内
涵和
表示
字母
突出
强调
符号
规范
书写
像平面上与点O的距离为2 cm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那样,
由平面内的点组成的集合叫做平面点集.
由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数集.方程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集都
引领
是数集.
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
N
.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
N
或
Ζ
.
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
Z
.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
Q
.
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
R
.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记作
.例如,方程x
2
+1=0
强调
+
讲解
分析
强调
讲解
的实数解的集合里不含有任何元素,所以这个解集就是空集
关系
元素
a<
br>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
aA
(读作“
a
属于A”),
a<
br>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
aA
(读作“
a
不属于A”).
集合中的对象(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对于任何的一个对
象,或者属于这个集合,或者不属于这个集合,
二者必居其一.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35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1.1.1
1.用符号
“
”
或<
br>“
”
填空:
(1)−3
N
,0.5
N
,3
N
;
(2)1.5
Z
,−5
Z
,3
Z
;
(3)−0.2
Q
,
π
Q
,7.21
Q
;
(4)1.5
R
,−1.2
R
,
π
R
.
2.指出下列各集合中,哪个集合是空集?
(1)方程
x10
的解集; (2)方程
x22
的解集.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 不大于5的自然数所组成的集合中有哪些元素?
小于5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中有哪些元素?
解决
2
提问
巡视
指导
思考
动手
求解
交流
及时
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
40
质疑
思考
自我
分析
自我
建构
用较
简单
的问
题给
学生
参与
学习
的起
点
引导
学生
得出
结论
45
不大于5的自然数所组成的集合中只有0、1、2、3、4、
引导
5这6个元素,这些元素是可以一一列举的.而小于5的实数有
无穷多个,而且无法一一列举出来,但元素的特征是明显的:
讲解
(1)
集合的元素都是实数;(2)集合的元素都小于5.
归纳
当集合中元素可以一一列举时,可
以用列举的方法表示集
合;当集合中元素无法一一列举但元素特征是明显时,可以分
析出集合的
元素所具有的特征性质,通过对元素特征性质的描
述来表示集合.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集合的表示有两种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
总结
仔细
理解
带领
教 学
过 程
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如不大于
5的自然数所组成的集合可以
表示为
0,1,2,3,4,5
.
当集合为无限集或为元素很多的有限集时,在不发生误解
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省略的写法.例如,
小于100的自然数集可
以表示为
0,1,2,3,L,99
,
正偶数集可以表示为
2,4,6,L
.
(2)描述法.在花括
号内画一条竖线,竖线的左侧写出集合
的代表元素,竖线的右侧写出元素所具有的特征性质.如小于5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x|x5,xR}
.
如果从上下
文能明显看出集合的元素为实数,那么可以
将
xR
省略不写.如不等式
3x
60
的解集可以表示为
{x|x2}
.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强调
说明
记忆
了解
理解
记忆
了解
学生
总结
集合
两种
表示
方法
特别
注意
强调
写法
的规
范性
50
为了简便起见,有些集合在使用描述法表示时,可以省
略竖线及其左边的代表元素,直接用中文来表示
集合的特征性
质.例如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正奇数}.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2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大于
4
且小于
12
的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
x
2
5x60
的解集.
分析 这两个集
合都是有限集.(1)题的元素可以直接列举出
来;(2)题的元素需要解方程
x5x6
0
才能得到.
解(1)集合表示为
2,0,2,4,6,8,10
; (2)解方程
x5x60
得
x
1
1
,
x
2
6
.故方程解集为
2
2
说明
强调
引领
观察
思考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集
合的
表示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1,6
.
例3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各集合:
(1)不等式
2x1„0
的解集;
教 学
过 程
(2)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
(3)由第一象限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
分析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关键是找出元素的特征性质
.(1)题
解不等式就可以得到不等式解集元素的特征性质;(2)题奇数
的特征性质是“元素
都能写成
2k1(kZ)
的形式”.(3)题元
素的特征性质是“为第一象限的点
”,即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为
正数.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
强调
含义
主动
求解
观察
思考
求解
领会
思考
求解
巡视
动手
求解
理解
知识
点
突出
表示
法的
书写
要规
范
复习
对应
数学
知识
检验
学习
的效
果
60
70
1
解(1)解不等式
2x1„0
得
x„
,所以解集为
说明
2
1
xx
„
;
2
(2)奇数集合
xx2k1,kZ
;
(3)第
一象限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为
x,y
x0,y0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1.1.2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各集合:
(1)方程
x
2
3x40<
br>的解集;(2)方程
4x30
的解集;
(3)由数1,4,9,16,25组成的集合;(4)所有正奇数组
成的集合.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各集合:
(1)大于3的实数所组成的集合;(2)方程
x<
br>2
40
的解集;
(3)大于5的所有偶数所组成的集合;(4)不等式<
br>2x53
的
解集.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本次课重点
学习了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用列
举法表示集合,元素清晰明了;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元素特
征
性质直观明确.
因此表示集合时,要针对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例
指导
总结
归纳
理解
体会
从整
体再
一次
突出
集合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领会
思考
求解
动手
求解
汇总
交流
回忆
反思
表示
方法
进行
综合
题讲
解巩
固所
归纳
的强
化点
75
80
及时
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
培养
学生
总结
学习
过程
能力
88
85
引领
如,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采用描述法来表示,方程(组)
的解集,一般采用列举法来表示.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4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5=0的解集;
(2)不等式3x-7>5的解集;
(3)大于3且小于11的偶数组成的集合;
(4)不大于5的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
解
(1){−5};
(2){x| x>4} ;
(3) {4,6,8,10}; (4) {x| x≤5}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选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出下列各集合:
(1)由大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
x
2
90
的解集;
(3)不等式
4x65
的解集;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
(5)方程
x43
的解集;
3x30,
(6)不等式组
的解集.
x6
„
0
2
分析
讲解
说明
提问
巡视
指导
归纳
强调
引导
提问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1)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
(2)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你会解决哪些新问题了?
(3)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体会?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阅读理解: 教材1.1,学习与训练1.1;
说明
记录
教
学
过 程
(2)书面作业: 教材习题1.1,学习与训练1.1训练题;
(3)实践调查: 探究生活中集合知识的应用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90
【课题】1.2 集合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
(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
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设计】
(1)从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入手,通过实际问题导入知识;
(2)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真子集,突破难点;
(3)通过简单的实例,认识集合的相等关系;
(4)为学生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复习知识 揭示课题
前面学习了集合的相关问题,试着回忆下面的知识点:
1.集合
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质疑
回忆
对前
面学
习的
教 学
过 程
元素 组成集合的对象.
2.常用数集有哪些?用什么字母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在花括号内,一一列举集合的元素;
(2)描述法:{代表元素|元素所具有的特征性质}.
4.元素与集合之间有属于或不属于的关系.
完成下面的问题:
用适当的符号
“
”或“
”填空:
(1) 0 ;
(2) 0 N; (3)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引导
强调
明确
加深
回答
内容
进行
复习
有助
于新
内容
的学
习
5
播放
课件
观看
课件
思考
理解
自我
建构
总结
归纳
理解
领会
带领
学生
理解
包含
用问
题引
导学
生思
考集
合之
间关
系
启发
学生
体会
包含
含义
10
3
R; (4) 0.5 Z;
(5) 1
{1,2,3}; (6) 2 {x|x<1}; (7)2 {x|x=2k+1,
k
Z}.
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
1.设
A
表示我班全体学生的集合,
B
表示我班全体男学生的
集合,那么,集合
A
与集合
B
之间存在什么关
系呢?
2.设
M
={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
质疑
物理,化学}, N ={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
育与健康},那么集合
M
与集合N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3.自然数集Z与整数集N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解决
显然,问题1中集合
B
的元素(我班的男学生)肯定是集
引导
合<
br>A
的元素(我班的学生);问题2中集合
N
的元素肯定是集
合
M
的元素;问题3中集合N的元素(自然数)肯定是集合Z
的元素(整数).
归纳
当集合
B
的元素肯定是集合
A
的元素时称集合
A
包
含集
合
B
.两个集合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包含关系.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一般地,如果集合
B
的元素都是集合
A
的元素,那么
称集
合
A
包含集合
B
,并把集合
B
叫做集合
A
的子集.
分析
教
学
过 程
表示
将集合
A
包含集合
B
记作
AB
或
BA
(读作“
A
包含
). B
”或“
B
包含于
A
”
可以用下图表示出这两个集合之
间的包含关系.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说明
强调
记忆
观察
了解
观察
思考
领会
主动
求解
意义
特别
介绍
符号
的规
范性
图形
有助
学生
加深
理解
说明
引领
讲解
强调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指
导学
生元
素与
集合
集合
与集
合关
系的
分类
确定
15
20
提问
动手
了解
BA
引导
介绍
拓展 由子集的定义可知,任何一个集合
A
都是它自身的子集,
即
AA
.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A
.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用符号“
”、“
”、“
”或“
”填空:
(1)
a,b,c,d
a,b
;(2)
1,2,3
;
(3)
N
Q
; (4)
0
R
;
(5)
d
a,b,c
;
(6)
x|3x5
x|0„x6
.
分析 “
”
与“
”是用来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符号;
而“
”与“
”是用来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符号.首
先要分清楚对象,然后再根据关
系,正确选用符号.
解 (1)集合
a,b
的元素都是集合
a,b,c,d
的元素,因此
a,b,c,d
a,b
; <
br>(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因此
1,2,3
;
(3)自然数都是有理数,因此
N
Q
;
(4)
0
是实数,因此
0
R
;
(5)
d不是集合
a,b,c
的元素,因此
d
<
br>a,b,c
;
(6)集合
x|3x5
<
br>的元素都是集合
x|0„x6
的元素,
因此
x|3x5
x|0„x6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1.2.1
教 学
过 程
用符号“
”
、“
”、“
”或“
”填空:
(1)
N
*
Q
;
(3)
a
(2)
0
;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巡视
指导
求解
交流
理解
记忆
记忆
了解
观察
主动
求解
思考
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
特别
强调
真子
集与
子集
的区
别
25
(4)
2,3
a,b,c
;
2
;
(5)
0
;(6)
x|1x„2
x|1x4
.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如果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并且集合A中至少有一个元
素不属于集合B,那么把集合B叫做集
合A的真子集.
表示
记作
AÝB
(或
BÜA
),
读作“A真包含B”(或“B真包
含于A”).
拓展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强调
30
对于集合A、
B、C,如果A
Ü
B,B
Ü
C,则A
Ü
C .
说明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2选用适当的符号
“
Ü
”
或
“
Ý
”
填空:
(1){1,3,5}
_ _
{1,2,3,4,5};
(2){2}
_ _
{x| |x|=2};
(3){1}
_
.
解 (1)
{1,3,5}
Ü
{1,2,3,4,5};
(2)
{2}
Ü
{x| |x|=2};
(3)
{1}
Ý
.
例3 设集合
M
0,
1,2
,试写出
M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
的真子集.
分析 集合
M
中有3个元素,可以分别列出空集、含1个元素
的集合、含2个
元素的集合、含3个元素的集合.
解
M
的所有子集为
,
0
,
1
,
2
,
0,1
,
0,2
,<
br>
1,2
0,1,2
.
说明
讲解
说明
讲解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理
解真
包含
的含
义
特别
提醒
注意
空集
教 学
过 程
除集合
0,
1,2
外,所有集合都是集合
M
的真子集.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强调
35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1.2.2
1.设集合
A
c,d
,试
写出
A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的真子
集.
2.设集合
A{x|
x6}
,集合
B{x|x0}
,指出集合A与集
合B之间的关系.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
设集合A={x|x
2
-1=0},B
={-1,1},那么这两个集合会有什
么关系呢?
解决
由于方程x
2
-1=0的解是x
1
=
-
1,x
2
=1,所以说集合A中的
巡视
指导
求解
交流
检验
学习
效果
40
质疑
引导
思考
理解
自我
建构
启发
学生
体会
相等
含义
45
元素就是1,
-
1,可以看出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相同,
分析
集合A与集合B 相等
.
归纳
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只是表示方法不同,
我们就说集合A与集合B
相等,即A=B.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一般地,如果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就说这两个
集合相等.
表示
将集合
A
与集合
B
相等记作
AB
.
拓展
如果
AB
,同时
BA
,那么集合
B的元素都属于集合
A,同时集合A的元素都属于集合
B
,因此集合A与集合
B
的
元素完全相同,由集合相等的定义知
AB
.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讲解
强调
说明
总结
领会
记忆
理解
强调
集合
相等
的本
质含
义
50
注意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例4
判断集合
Axx2
与集合
Bxx
2
40
的关系.
质疑
分析 要通过研究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判断这两个
集合之间的关系.
解
由
x2
得
x2
或
x2
,所以集合A用列举法表示为
提问
分析
引领
思考
主动
求解
总结
归纳
复习
第一
节中
有关
知识
55
2,2
;由
x
2
40
得
x
2
或
x2
,所以集合B用列举法
表示为
2,2
;可以看出,这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因此
它们相等,即
AB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判断集合A与B是否相等?
(1)
A={0},B=
;
(2)
A={…,-5,-3,-1,1,3,5,…},B={x| x=2m+1
,m
Z}
;
(3) A={x|
x=2m
-
1 ,m
Z},B={x| x=2m+1
,m
Z}.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元素与集合关系:属于与不属于(
、
);
集合与集合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
Ü
、
=);
首先要分清楚对象,然后再根据关系,正确选用符号.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5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⑴ {1,3,5} {1,2,3,4,5,6};
⑵
{x|x9}
{3,-3};
⑶ {2} {
x| |x|=2 }; ⑷ 2 N;
⑸ a { a };
⑹ {0} ;
⑺
{1,1}
{x|x
2
10}
.
解 ⑴
{1,3,5}Ü{1,2,3,4,5,6}
;
⑵
{x|x
2
=9}={3,-3};
⑶
因为
{x|x2}{2,2}
,所以
{2}Ü{xx2}
;
⑷ 2∈N; ⑸ a∈{a}; ⑹
{0}
Ý
;
⑺ 因为
{x|x
2
10}<
br>=,所以
{1,1}
Ý
{x|x
2
10}
.
2
巡视
指导
总结
归纳
引领
分析
质疑
讲解
说明
动手
求解
理解
体会
领会
思考
求解
自我
强化
检验
学习
的效
果
从整
体再
次突
出
巩固
所归
纳强
化点,
可以
适当
的教
给学
生完
60
65
成,再
进行
核对
75
教 学
过 程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
2.5
Z
;
(2)
1
x|x
3
1
;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提问
动手
求解
汇总
交流
及时
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
80
回忆
反思
培养
学生
总结
学习
过程
能力
说明
记录
90
85
(3)
2,2
x|x
2
2
; (4)
a
a,b,c
;
巡视
(5)
Z
N
; (6)
{x|x40}
;
(7)
Q
;
(8)
1,3,5
3,5
.
指导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阅读: 教材章节1.2;学习与训练1.2;
(2)书写: 习题1.2,学习与训练1.2训练题;
(3)实践:寻找集合和集合关系的生活实例.
引导
提问
【课题】 1.3集合的运算(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
(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能力目标:
(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交集与并集.
【教学难点】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提高学习兴趣;
(2)通过对实例的归纳,
针对用“列举法”及“描述法”表示集合的运算的不同特征,
采用由浅入深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
(3)通过学生的解题实践,总结比较,理解交集与并集的特征,完成知识的升华;
(4)讲与练结合,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
1.3集合的运算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1 在运动会上,某班参加百米赛跑的有4名同学,参加
跳高比赛的有6名同学,既参加
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质疑
思考
自我
分析
了解
从实
际事
例使
学生
自然
的走
向知
识点
引导
式启
发学
生思
考集
合元
素之
间的
关系
学有2名同学,那么这些同学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2
某班第一学期的三好学生有李佳、王燕、张洁、王勇;
第二学期的三好学生有王燕、李炎、王勇、孙颖,那么该班哪
些同学连续两个学期都是三好学生?
用我们学过的集合来表示:A={李佳,王燕,张洁,王勇};
引导
B={王燕,李炎,王勇,孙颖};C={王燕,王勇}.那么这三个
分析
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3 集合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
腰直
角三角形}.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决
通过上面的三个问题的思
考,可以看出集合C中的元素是
由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构成的,也就是由
集
合
A
、
B
的相同元素所组成的,这时,将C称作是A与B
的交集.
归纳
总结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5
10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集合
A
、
B
的相
同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
A
与
B
的交集,记
作
AIB
,读作“
A
交
B
”.
即
AIB
xxA且xB
.
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可用下图表示为:
总结
归纳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强调
图像
含义
说明
强调
引领
思考
理解
记忆
观察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观察
带领
学生
总结
三个
问题
的共
同点
得到
交集
的定
义
求两个集合交集的运算叫做交运算.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集合A,B,求A∩B.
(1)
A={1,2},B={2,3};
(2) A={a,b},B={c,d , e , f };
(3) A={1,3,5},B= ;
(4)
A={2,4},B={1,2,3,4}.
分析 集合都是由列举法表示的,因为 A∩B 是由
集合A和集
合B中相同的元素组成的集合,所以可以通过列举出集合的所
有相同元素得到集合的
交集.
解 (1) 相同元素是2,A∩B={1,2}∩{2,3 }={2};
(2) 没有相同元素A∩B={a , b}∩{c, d , e , f }=;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交
集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复习
(3)
因为A是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
空集,所以它们的交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空集,即A∩B=;
(4)
因为A中的每一个元素的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所以A
∩B=A
.
例2设
A
x,y
|xy0
,
B
x,
y
|xy4
,求
AIB
.
分析 集合
A
表示方程
xy0
的解集;集合
B
表示方程
讲解
教 学
过 程
xy4
的解集.两个解集的交集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y0,
的解集.
xy4
xy
0,
x2,
解 解方程组
得
所以
AIB
2,2
.
xy4.y2.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说明
引领
强调
含义
说明
启发
引导
思考
求解
领会
思考
求解
了解
方程
组的
解法
突出
数轴
的作
用
强调
数形
结合
可以
交给
学生
自我
发现
归纳
25
35
例3 设
A
x|1x„2
,
B
x|0x„3
,求
AIB
.
分析 这两个集合都
是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并且无法列举出
集合的元素.我们知道,这两个集合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如下图所示.观察图形可以得到这两个集合的交集.
解
AIB
x|1x剟2
I
x
|0x3
x|0x„2
.
由交集定义和上面的例题,可以得到:
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都有
(1)
ABBA
;
(2)
AAA
,
A
;
(3)
ABA,ABB
;
(4)如果
AB,那么ABA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1.3.1
1.设
A
1,0,1,2
,
B
0,2,4,6
,求
AIB
.
提问
动手
求解
交流
了解
观看
课件
思考
及时
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
从实
际事
例使
学生
自然
2.设
A
x,y
<
br>|x2y1
,
B
x,y
|x2y3
,求
AIB
.
巡视
3
.设
A
x|2x≤2
,
B
x|0剟x4
,求
AIB
.
指导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1 某班有团员34名,非团员11名,那么该班有多少名
同学?
用我们学过的集合来表示:A={该班团员};B={该班非团
员};C={该班同学}.那么这三个集
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介绍
质疑
问题2 某班第一学期的三好学生有李佳、王燕、张洁、王勇;
教 学
过 程
第二学期的三好学生有王燕、李炎、王勇、孙颖,那么该班第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自我
分析
的走
向知
识点
引导
式启
发学
理解
集合
的元
素关
系
总结
归纳
思考
理解
记忆
带领
学生
总结
三个
问题
的统
一点
得到
并集
含义
40
45
一学年的三好学生都有哪些同学?
用我们学过的集合来表示:A={李佳,王燕,张洁,王勇};
B={王燕,李炎,王勇,孙颖};C={李佳,王燕,张洁,王勇,
李炎,孙颖}.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3
集合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斜三角
形}.那么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决
通过上面的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看
出集合C中的元素是
由集合A
、
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这时,将C称作是A与B的并集.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集合
A
、
B
的所
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
A
与
B
的并集,记作
AB
(读作“A
并B”).
即
ABxxA或xB
.
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可用图形表示为:
(1)
说明
强调
(2)
(3)
A
B
A BA
B
引导
分析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求两个集合并集的运算叫做并运算.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4 已知集合A,B,求A∪B.
(1) A={1,2},B={2,3};
(2) A={a , b},B={c, d , e , f };
(3)
A={1,3,5},B= ;
(4) A={2,4},B={1,2,3,4}.
分析 因为A∪B是由集合A和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当集
观察
思考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并
集
教 学
过 程
合都是用
列举法表示时,通过列举这两个集合的元素,可以得
到并集,注意相同的元素只列举一次.
解 (1) A∪B={1,2}∪{2,3}={1,2,3};
(2) A∪B={a
, b}∪{c , d , e , f }={a , b, c , d , e, f };
(3) 因为是不含任何元素的空集,
所以A∪B={1,3,5}∪={1,3,5};
(4)
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A∪B={1,2,3,4}= B.
由并集定义和上面的例题,可以得到:
对于任意的两个集合A与B,都有:
(1)
ABBA
;
(2)
AAA
,
AA
;
(3)
AAB,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引领
讲解
说明
说明
启发
引导
主动
求解
思考
理解
了解
提问
巡视
指导
质疑
归纳
强调
求解
交流
小组
讨论
回答
理解
反馈
学习
效果
以学
生的
小组
讨论
教师
归纳
的形
式强
调重
点突
破难
点
可以
交给
学生
自我
发现
归纳
55
BAB
;
(4)如果
BA
,那么
ABA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练习1.3.2
1.设
A
1,0,1,2
,
B
0,2,4,6
,求
AUB
.
2.设
A
x|2x„2
,
B
x|0剟x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有什么区别?(含义和符号)
2.在进行集合的并运算和交运算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集合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时进行运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什么?
(1)由集合A
和集合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
A与集合B的交集
ABxxA且xB
.由集合A和集合
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
4
,
求
AUB
.
60
AB
xxA或xB
;
(2)交运算是寻找两个集合都有的公共部分,并运算是
将两个集合所有的元素进行合并.
教 学
过 程
(3)列举法求解时要不重不漏,描述法求解时要利用好
数轴并注意端点的处理.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5
设
A
2,3,5
,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强化
70
进行
并交
的对
比例
题讲
解巩
固所
归纳
的强
化点
回忆
反思
动手
求解
记录
培养
学生
总结
反思
学习
过程
的能
力
75
85
90
B
1,0,1,2
,求
AB,
AB
.
解
AB
2,3,5<
br>
1,0,1,2
2
;
引领
分析
讲解
说明
领会
思考
求解
AB
2,3,5
1,0,1,2
1,0,1,2,3,5
.
例6 设
A{x0x
≤2},B{x1x≤3},
求
AB
,
AB
.
解
将集合
A
、
B
在数轴上表示:
AIB{x1x≤2}
,
AUB{x0x≤3}
.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
的学习效果如何? 1.
A
1,0,1,2
,B
0,
2,4,6
,求
AB
,
AB
.
2.
A
x2x剟2
,B
x0
*继续探
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1.3;
(2)书面作业:
学习与训练1.3;
(3)实践调查: 举出交集和并集的生活实例.
x?4
,求
AB
,
AB
.
引导
提问
巡视
指导
说明
【课题】 1.3集合的运算(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
(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
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实例的归纳,针对用“列举法”及“描述法”表示集合的运算的不同特征,
采用由浅入
深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学生的解题实践,总结比较,理解交集与并集的特征,完成知识的升华;
(4)讲练结合,数形结合,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复习知识 揭示课题
前面学习了集合的并运算和交运算相关问题,试着回忆下
面的知识点:
1.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有什么区别?(含义和符号)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质疑
引导
强调
回忆
加深
认识
回答
交流
对前
面学
习的
内容
进行
复习
有助
于新
内容
的学
习
AB
xxA或xB
AB
xxA且xB
2.在进行集合的并运算和交运算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并运算是将两个集合所有的元素进行合并,交运算是寻找
两个集合都有的共同元素.
3.集合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时进行运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什么?
列举法求解时要不重不漏,描述法求解时要利用好数轴并
提问
注意端点的处理.
完成下面的练习:
教 学
过 程
1.设
A
1,0,1,2
,
B
0,2,4,6
<
br>,求
AUB
,
AIB
.
B
x|0剟x
2.设
A
x|2x„2
,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明确
4
,求
AUB
,
AIB
.
了解
思考
自我
分析
领会
10
下面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集合的运算.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
某学习小组学生的集合为U={王明,曹勇,王亮
,李冰,
张军,赵云,冯佳,薛香芹,钱忠良,何晓慧},其中在学校
应用文写作比赛与技能大
赛中获得过金奖的学生集合为P={王
明,曹勇,王亮,李冰,张军},那么没有获得金奖的学生有哪些?
解决
介绍
质疑
引导
分析
总结
归纳
引导
式启
发学
生理
解集
合之
间元
素的
关系
15
没有获得金奖的学生的集合为Q={赵云,冯佳,薛香芹,
钱忠良,何晓慧}.
结论
可以看到,P
、Q都是U的子集,并且集合Q是由属于集
合U但不属于集合P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
在
研究过程中,可以将这个集合叫做全集,一般用U来表示,所
研究的各个集合都是这个集合的
子集.
在研究数集时,常把实数集
R
作为全集.
如果集合
A是全集U的子集,那么,由U中不属于
A
的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
A<
br>在全集U中的补集.
表示
集合
A
在全集U中的补集记作
ð
U
A
,读作“
A
在U中的
补集”.即
ð
U
A
x|xU且xA
.
如果从上下文看
全集U是明确的,特别是当全集U为实
数集R时,可以省略补集符号中的U,将
ð
U<
br>A
简记为
ðA
,读
仔细
分析
讲解
强调
思考
理解
记忆
特别
注意
讲解
关键
词的
含义
强调
表示
方法
的书
写规
范性
教 学
过 程
作“
A
的补集”.
集合
A
在全集U中的补集的图形表示,如下图所示: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引导
说明
说明
讲解
引领
引导
分析
讲解
说明
理解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观察
思考
理解
自我
总结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补
集的
含义
及其
运算
特点
突出
数轴
的作
用
交给
学生
自我
发现
归纳
反馈
观察
领会
充分
利用
图形
的直
观性
20
35
求集合
A
在全集U中的补集的运算叫做补运算.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设
U
0,1,2,3,4,5,6,7,8,9
,
A
1,3,4,5
,
B
<
br>3,5,7,8
.
求
ð
U
A
及
ð
U
B
.
分析 集合A的补集是由属于全集U而且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
解 ð
U
A
0,2,6,7,8,9
;
ð<
br>U
B
0,1,2,4,6,9
.
例2
设U=R,
A
x|1x„2
,求
ðA
.
分析 作出集合A在数轴上的表示,观察图形可以得到
ðA
.
解
ðA
x|x„1或x2
.
说明 通过观察图形求补集时,要特别注意端点的取舍.本题
中,因为端点−1不属于集合A,
所以−1属于其补集
ðA
;因为
端点2属于集合A,所以2不属于其补集
ðA
.
由补集定义和上面的例题,可以得到:
对于非空集合A:
A∩(ð
U
A
)=,A∪(
ð
U
A
)=U,
ð
U
U
=,
ð
U
=U,
ð
U
(
ð
U
A
)=A.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提问
互动
教 学
过 程
教材 练习1.3.3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巡视
指导
求解
交流
学习
效果
45
4,7
,求
ð
U
A
. 1.设
U
小于10的正整数
,
A
1,
2.设<
br>U=R
,
A
x|2剟x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集合交运算?如何用符号表示?如何用图形表示?
什么是集合并运算?如何用符号表示?如何用图形表示?
什么是集合补运算?如何用符号表示?如何用图形表示?
2.在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集合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时进行集合运算需要注意的问
题是什么?
4
,求
ðA
.
质疑
归纳
强调
总结
小组
讨论
交流
理解
强化
以学
生小
组讨
论教
师归
纳的
形式
强调
重点
突破
难点
55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3设全集<
br>U
0,1,2,3,4,5,6,7,8,9
,集合
A
1,3,4,5
,
B
3,5,7,8
.求
ð
U
A
,
ð
U
B
,
痧
U
A
I
引领
分析
讲解
说明
领会
思考
求解
进行
并交
补的
混合
运算
讲解
巩固
所归
纳的
知识
强化
点
U
B
,
痧
U
A
U
U
B
,
ð
U
AIB
,
ð
U
AUB
.
分析 这些集合都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可以通过列举集合的元
素分别得到所求的集合.
解
ð
U
A
0,2,6,7,8,9
;
ð
U
B
0,1,2,4,6,9
;
痧
U
A
I
痧
U
A
U
U
B
U
B
0,2,6,9
;
0,1,2,4,6,7,8,9
;
因为
AIB
3,5
,所以
ð
U<
br>
AIB
0,1,2,4,6,7,8,9
;
教 学
过 程
因为
AUB
1,3,4,5,7,8
,所以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引领
领会
思考
求解
注意
方法
引导
强调
使用
数轴
的重
要性
70
ð
U
AUB
<
br>0,2,6,9
.
例4 设全集U
=R,集合A={x|x≤2},B={x|x>-4},求
ð
U
A
,
分析
ð
U
B
,
AIB
,
AUB
.
讲解
分析 在理解集合运算的含义基础上,充分运用数轴的表示来
进行求解.
解 因为全集U =R,A={x|
x≤2},所以
ð
U
A
={x| x>2};
因为全集U
=R,B ={x| x>-4},所以
ð
U
B
={x| x≤-4};
说明
AIB{x4x≤2}
;
AUB
=R.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提问
,
巡视
指导
动手
求解
交流
了解
学生
对所
学知
识掌
握情
况
80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
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B
3,4,5
,
A
2,4,6
,1.设
U
1,2,3,4
,5,6,7,8
,求
AUB
,
AIB
,
ðU
A
,
ð
U
B
,
痧
UA
I
2.设
U
B
,
痧
U
A
U
U
B
.
,
U
|0
180
oo
oo
U
A
|0
90
oo
B
|90
180
,求
ðA
,
ð
U
B
,
痧
U<
br>A
I
U
B
,
痧<
br>U
A
U
U
B
.
引导
提问
回忆
反思
培养
学生
总结
反思
学习
过程
的能
力
85
教 学
过 程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1.3,学习与训练1.3;
(2)书面作业: 学习与训练1.3训练题;
(3)实践调查: 了解补集与全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说明
记录
90
【课题】 1.4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
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
(2)符号“
”,“
”,“
”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教学设计】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在条件与结论的关系的判断上,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在独立
尝试
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从内涵上引导学生体会复合命题中条件和结论的关系.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
1.4充要条件
*问题引领 深入探究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明确
了解
教 学
过
程
问题
1.由条件
p
:
x1
是否可以推出结论
q
:
x
2
10
是正
确的?
2.由条件
p
:
(x3)(x1)0
是否可以推出结论
q
: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质疑
思考
讨论
理解
通过
问题
使学
生了
解条
件判
断的
基本
思想
初步
体会
条件
判断
方法
15
总结
归纳
说明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理解
思考
领会
记忆
特别
强调
概念
中的
关键
词汇
举例
加深
学生
理解
x1
是正确的?
3. 由条件
p
:
x2
是否可以推出结论
q
:
2x40
是
正
确的,同时,由结论
q
:
2x40
是否可以推出条件
p
:
分析
x2
是正确的?
解决
问题1中,由条件
p
成立能推出结论
q
成立;但是由结论
q
成立不能推出条件
p
成立.
问题2中,由条件
p
成立不能推出结论
q
成立;但
是由结
论
q
成立能推出条件
p
成立.
问题3中,由条件<
br>p
成立能推出结论
q
成立;由结论
q
成
立能推出条件
p
成立.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设条件
p
和结论
q
.
(1)如果能由条件
p成立推出结论
q
成立,则说条件
p
是
结论
q
的
充分条件,记作
pq
.
如问题1中,“条件
p
:
x1
”是“结论
q
:
x
2
10
”
的充分条
件.
(2)如果能由结论
q
成立能推出条件
p
成立,则说条件p
是结论
q
的必要条件,记作
pq
.
如问题2中,
“条件
p
:是“结论
q
:
(x3)(x1)0
”x1
”
的必要条件.
(3)如果
pq
,并且
p
q
,那么
p
是
q
的充分且必要
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
pq
”.
如问题3中,“条件
p
:
x2
”是
“结论
q
:
2x40
”
归纳
教 学
过
程
的充要条件.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30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思考
领会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理
解条
件判
断方
法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可以
交给
学生
自我
解决
统一
交流
结论
例1 指出下列各组条件和结论中,条件 p与结论q的关系.
(1)p:
xy
,q:
xy
;
说明
(2)
p
:
x2
,
q
:
x0
.
解 (1)相等的两个数的绝对值肯定相等,即由条件
xy
成
立
,能够推出结论
xy
成立;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不一定
相等,如−1和1.即由结
论
xy
成立,不能推出
xy
成立.因
此p是q的充分条件,但p
不是q的必要条件.
(2)小于2 的数不一定是负数,因此由条件
x2
成立不<
br>能推出结论
x0
成立;负数肯定小于2,所以由结论
x0
成
立不能推出条件
x2
成立.因此 p不是q的充分条件,但p
是q的必要条件.
说明 可以看到,由“p是q的充分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得到
“p是q的必要条件”的结论,同
样由“
p
是
q
的必要条件”
也不一定能够得到“p是q的充分条件”
的结论.
例2 指出下列各组结论中
p
与
q
的关系.
(
1)
p
:
x3
,
q
:
x5
;
(2)
p
:
x20
,
q
:
x2
x5
0
;
强调
引领
说明
强调
充要
含义
分析
1
(3)<
br>p
:
6x3
,
q
:
x
.
2
解 (1)由条件
x3
成立,不能推出结论
x5
成立
,如
x4
时,4>3,但是4不大于5;而由
x5
成立能够推出
x3
成立.因
此p是q的必要条件,但p不是q的充分条件.
(2)由条件
x20
成立,能够推出结论
x2
x5
<
br>0
成立;而由结论
x2
x5
0
成立不能推出条件
x20
成
立,如
x5
时,<
br>
x2
x5
0
也成立.因此
p
是
q
的充
分条件,但
p
不是
q
的必要条件
.
1
(3)由条件
6x3
成立,能够推出结论
x
成立,并
2
教 学
过 程
1
且由结论
x
成立也能够推出条件
6x3
成立.因
此
p
是
2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讲解
提问
巡视
指导
质疑
归纳
强调
小组
讨论
交流
理解
强化
学生
分小
组讨
论教
师归
纳的
形式
强调
重点
突破
难点
动手
求解
交流
及时
了解
学生
知识
掌握
情况
50
60
70
q
的充要条件.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1.4
指出下列各组结论中p与q的关系.
(1)p:
a0
,q:
ab0
;
(2)p:
ab
,q:
ab
0
;
(3)p:
a1
, q:
a1
;
(4)p:
a0
,q:
a0
.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1.正确把握条件和结论:
p是q的充分条件,是把p看作条件,把q看作结论;
p是q的必要条件,是把q看作条件,把p看作结论.
2.体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充分条件的特征是条件不可少,有之必真,无之未必假.
必要条件的特征是条件不可少,无之必假,有之未必真.
充要条件的特征是有之必真,无之必假.
2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3
确定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 p:(x-2)(x+1)=0 ,q:x-2=0;
(2) p:内错角相等,q:两直线平行;
(3)
p:x=1,q:x
2
=1;
(4)
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 (1)
因为“(x-2)(x+1)=0”不能推出“x=2”,而“x=2”
能推出
“(x-2)(x+1)=0”,所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
因为“内错角相等”能推出“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能推出“内错角相等”,所以p是q充要条件.
引领
分析
思考
领会
巩固
归纳
的强
化点
注意
涉及
的相
关数
学知
教
学
过 程
(3) 因为“x=1”
能推出“x
2
=1”,又因为“x
2
=1”
不能推出
“x=1”,所以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4) 因为“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不能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形”,又因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不能推出“四边形的
对角
线相等”,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
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1.4,学习与训练1.4;
(2)书面作业: 教材练习题1.4,学习与训练1.4训练题;
(3)实践调查:
了解充要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讲解
求解
识的
及时
到位
复习
80
引导
提问
回忆
反思
交流
培养
学生
总结
反思
学习
过程
能力
说明
记录
85
90
【课题】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⑵ 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能力目标:
⑴
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⑵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
⑴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⑵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设计】
(1) 以实例引入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2)抓住解不等式的知识载体,复习与新知识学习相结合;
(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
2006年7月12日,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男子110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介绍
播放
了解
观看
课件
互动
思考
实例
导入
比较
两个
实数
大小
的方
法
3
总结
归纳
理解
领悟
引导
学生
体会
作差
比较
米栏比赛中,我国百米跨栏运动员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夺冠,
课件
并打破了尘封13年的世界记录12秒91,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如何体现两个记录的差距?
解决
通常利用观察两个数的差的符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因
为12.88−12.91=
−0.03<0,所以得到结论:刘翔的成绩比世界
记录快了0.03秒.
归纳
可以通过作差,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对于两个任意的实数a和b,有:
ab0ab
;
ab0ab
;
分析
讲解
教 学
过 程
ab0ab
.
因此,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需要考察它们的差即可.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法
6
分析
讲解
说明
分析
思考
互动
理解
领会
应用
知识
实践
方法
12
15
分析
讲解
归纳
互动
思考
理解
介绍
不等
式的
基本
性质
20
倾听
引导
点拨
展示
交流
检验
知识
点的
掌握
30
2
5
例1 比较与的大小.
3
8
解
25161512
5
0
,因此,
.
3824243
8
例2 当
ab0
时,比较
a
2
b
与
ab
2
的大小.
解
因为
ab0
,所以
ab0
,
ab0
,故
a
2
bab
2
ab(ab)0
,
引导
因此
a
2
bab
2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1.1
比较下列各对实数的大小:
(1)
巡视
辅导
解题
讨论
反馈
学习
效果
4
5
3
与;
(2)
1
与
1.63
.
75
9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
如果
ab
,且
bc
,那么
ac
.(不等式的传递性)
证明
abab0
,
bcbc0
,于是
ac(ab)(bc)0
,因此
ac
.
性质2
如果
ab
,那么
acbc
.
性质3
如果
ab
,
c0
,那么
acbc
;
如果
ab
,
c0
,那么
acbc
.
*汇报展示 交流巩固
学生小组讨论活动——举例验证上述不等式的性质.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3
用符号“
”或“
”填空,并说出应用了不等式的哪条
教 学
过 程
性质.
(1) 设
ab
,
a3
b3
;
(2) 设
ab
,
6a
6b
;
(3) 设
ab
,
4a
4b
;
(4) 设
ab
,
52a
52b
.
解 (1)
a3b3
,应用不等式性质2;
(2)
6a
6b
,应用不等式性质3;
(3)
4a4b
,应用不等式性质3;
(4)
52a52b
,应用不等式性质2与性质3.
例4
已知
ab0
,
cd0
,求证
acbd
.
证明 因为
ab,c0
,由不等式的性质3知,
acbc
,
同理由于
cd,b0
,故
bcbd
.
因此,由不等式的性质1知
acbd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1.2
1.填空:
(1)设
3x6
,则
x
;
(2)设
15x1
,则
x
.
2.
已知
ab
,
cd
,求证
acbd
.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2.1,学习与训练2.1;
(2)书面作业:
教材习题2.1,学习与训练2.1训练题.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分析
思路
互动
求解
板书
过程
分析
讲解
观察
思考
思考
互动
求解
思考
理解
巡视
指导
提问
独立
求解
交流
结果
引导
提问
说明
记录
反思
交流
培养
学生
反思
学习
过程
能力
交由
学生
思考
巩固
知识
调动
学生
互动
学习
反馈
学习
效果
35
40
43
45
【课题】2.2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
掌握区间的概念;
⑵ 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能力目标:
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区间的概念.
【教学难点】
区间端点的取舍.
【教学设计】
⑴ 实例引入知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⑵ 数形结合,提升认识;
⑶
通过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⑷ 通过列表总结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
2.2 区间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
问题
资料显示: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
高.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旅客列车称为新时速旅客列
车.在北京与天津两个直辖市之间运行的,设计运行时速达350
公里的京津城际列车呈现出超越世界
的“中国速度”,使得新时
速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值界定在200公里小时与350 公里小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介绍
播放
课件
分析
了解
观看
课件
观察
实例
导入
问题
教 学
过
程
时之间.
如何表示列车的运行速度的范围?
解决
不等式:200
v|200v350
;
数轴:位于2与4之间的一段不包括端点的线段;
还有其他简便方法吗?
*动脑思考 明确新知
概念
一般地,由数轴上两点间的一切实数所组成的集合叫做区
间.其中,这两个点叫做区间端点.
不含端点的区间叫做开区间.如集合
x|2x4
表示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引导
讲解
思考
了解
领会
复习
相关
知识
5
说明
引导
理解
记忆
领会
认知
各种
有限
区间
强调
各区
间的
规范
书写
10
质疑
分析
讲解
思考
理解
复习
相关
集合
运算
知识
15
的区间是开区间,用记号
(2,4)
表示.其中2叫做区间的左端点,
4叫做区间的右端点.
含有两个端点的区间叫做闭区间.如集合
x|2剟x
表示的区间是闭区间,用记号
[2,4]
表示.
只含左端点的区
间叫做右半开区间,如集合
{x|2?x4}
表示的区间是右半开区间,用记号
[2
,4)
表示;
只含右端点的区间叫做左半开区间,如集合
{x|2x„4}
表示的区间是左半开区间,用记号
(2,4]
表示.
引入问题中,新时
速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值(单位:公里
小时)区间为
(200,350)
.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集合
A
1,4
,集合
B[0,5]
,求:
AUB
,
4
讲解
强调
细节
AIB
.
解 两个集合的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
AUB(1,5]
,
AIB[0,4)
.
教 学
过 程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2.1
1.已知集合
A(2,6
)
,集合
B
1,7
,求
AUB
,
AIB
.
2.已知集合
A[3,4]
,集合
B[1
,6]
,求
AUB
,
AIB
.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巡视
辅导
思考
解题
交流
思考
领会
记忆
理解
明确
质疑
说明
讲解
观察
思考
通过
例题
巩固
区间
的概
念
注意
学习
各种
区间
反馈
学习
效果
20
25
3. 已知集合
A(1,2]
,集合
B[0,3)
,求
AUB
,
AIB
.
*动脑思考 明确新知
问题
集合
{x|x2}
可以用数轴上位于2右边的一段不包括端点
的射线表示,如何用区间表示?
解决
集合
{x|x2}
表示的区间的
左端点为2,不存在右端点,
为开区间,用记号
(2,)
表示.其中符号“+
”(读作“正无
穷大”),表示右端点可以任意大,但是写不出具体的数.
类
似地,集合
{x|x2}
表示的区间为开区间,用符号
“
”读
作“负无穷大”).
(,2)
表示(
集合
{x|x…2}
表示
的区间为右半开区间,用记号
[2,)
表
示;集合
{x|x„2}
表示的区间为左半开区间,用记号
(,2]
表
示;实数集R可以表示为开区间,
用记号
(,)
表示.
注意
“
”
与“
”都是符号,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2 已知集合
A(,2)
,集合
B
(,4]
,求
AUB
,
质疑
讲解
说明
强调
细节
AIB
.
解
观察如下图所示的集合A、B的数轴表示,得
(1)
AUB(,4]B
;(
2)
AIB(,2)A
.
例3
设全集为R,集合
A(0,3]
,集合
B(2,)
,
教 学
过 程
(1)求
ðA
,
ðB
;(2)求
AIðB
.
解 观察如下图所示的集合A、B的数轴表示,得
(1)
ðA(,0]U(3,)
,
ðB(,2]
;
(2)
AIðB(0,2]
.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启发
强调
领会
主动
求解
规范
书写
30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下面将各种区间表示的集合列表如下(表中a、b为任意
实数,且
ab
).
区间
(a,b)
[a,b]
{x|a≤x≤b}
(,b)
{x|xb}
[a,)
{x|x≥a}
(a,b]
{x|ax≤b}
(,b]
{x|x≤b}
(,)
引导
思考
互动
总结
小组
讨论
教师
归纳
35
集合
{x|axb}
区间
[a,b)
分析
集合
{x|a≤xb}
区间
(a,)
集合
{x|xa}
R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2.2
求解
交流
反馈
学习
效果
40
43
45
1. 已知集合
A
1,4
,集合
B
0,5
,求
AUB
,
AIB
.
巡视
指导
2.设全集为R,集合
A(
,1)
,集合
B(0,3)
,求
ðA
,
ðB
,
BIðA
.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1)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
(2)通过本次课学习,你会解决哪些新问题了?
(3)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体会?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2.2,学习与训练2.2;
(2)书面作业:
教材习题2.2,学习与训练2.2训练题.
引导
提问
总结
说明
反思
交流
引导
学生
总结
记录
【课题】2.3 一元二次不等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 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
⑵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能力目标:
⑴
通过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
思维能力;
⑵ 通过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
⑴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
⑵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设计】
⑴
从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入手;
⑵
类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⑶
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⑷
讨论、交流、总结,培养团队精神,提升认知水平.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
2.3 一元二次不等式
*回顾思考
复习导入
问题
一次函数的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
存在着哪些联系?
解决
观察函数
y2x6
的图像: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介绍
提出
问题
了解
思考
复习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引领
分析
讲解
提炼
观察
领悟
理解
认知
相关
知识
内容
强化
知识
点的
内在
联系
突出
数形
结合
15
20
方程
2x60
的解
x3
恰好是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
<
br>坐标;在x轴上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恰好是不等式
2x60
的解集
{x|x3}
;在x轴下方的函数图
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恰好是不等式
2x60
的解
集
{x|x3}
.
归纳
一般地,如果方程
axb0
(a0)
的解是<
br>x
0
,那么函数
yaxb
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x<
br>0
,0)
,并且
(1)不等式
axb0
(a0)<
br>的解集是函数
yaxb
的图
像在x轴上方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即
{x|xx
0
}
;
(2)不等式
axb0<
br>(a0)
的解集是函数
yaxb
在x
轴下方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即
{x|xx
0
}
.
总结
由
此看到,通过对函数
yaxb
的图像的研究,可以求出
不等式
axb
0
与
axb0
的解集.
*动脑思考 明确新知
概念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不等
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般形式
ax
2
bxc(…)0
或
ax
2
bxc(„)0
讲解
理解
记忆
明确
定义
a0
.
强调
*动手探索 感受新知
思考
教 学
过 程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思考
观察
理解
领会
思考
观察
理解
引导
学生
经历
由特
殊到
一般
的提
炼过
程
通过
实例
介绍
使学
生感
受一
元二
次不
等式
的图
像解
法
3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存质疑
在着哪些联系?
问题
已知二次函数y=x
2
-x-6,问:
1.怎样画这个二次函数的草图?
2.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能求出抛物线y=x
2
-x-6与x轴的交点
吗?其交点将x轴分成几段?
3.观察抛物线找出纵坐标y=0、y>0、y<0的点.
4.观察图像上纵坐标y=0、y>0、y<0的那些点所对应的横坐标
x的取值范围?
解决
说明
解方程
x
2
x60
得
x
1
2,x
2
3
.观察图像可以看到,
引领
方程
x
2
x60
的解,恰好分别为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
的横
分析
坐标;在x轴上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即
{x|x2或x3}
内的值,使得
yxx60
;在x轴下<
br>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
{x|2x3}
内的值,使得yx
2
x60
.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解法
利用一元二次函数
yax
2
bxc
2
讲解
归纳
总结
a0
的图像可以解
不等式
ax
2
bxc0
或
ax
2
bxc0
.
(1)当
b
2
4ac0
时,方程
ax<
br>2
bxc0
有两个不
相等的实数解
x
1
和x
2
(x
1
x
2
)
,一元二次函数
yax
2
bxc
的图像与
x
轴有两个交点
(x
1
,0)
,
(x
2
,0)
(如
图(1)所示)
.此时,不等式
ax
2
bxc0
的解集是
x
1
,x
2
,
不等式
ax
2
bxc0
的解集是
(,x
1
)U(x
2
,)
;
讲解
分析
教 学
过 程
(1) (2) (3)
(2)当
b
2
4ac0
时,方程
ax
2
bxc0
有两个相
等的实数解
x
0
,一元二次函数<
br>yaxbxc
的图像与
x
轴只
有一个交点
(x
0
,0)
(如图(2)所示).此时,不等式
ax
2
bxc0
的解集是
;不等式
ax
2
bxc0
的解集
2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强调
讲解
领会
记忆
强化
图像
作用
熟练
数形
结合
应用
40
0
是
(,x
0
)U(x
0
,)
.
(3)当
b
2
4ac0
时,方程
ax
2<
br>bxc0
没有实数
解,一元二次函数
yax
2
bx
c
的图像与
x
轴没有交点(如
图(3)所示).此时,不等式
ax
bxc0
的解集是
;不
等式
ax
2
bx
c0
的解集是
R
.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当
a0
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如下表所示:
方程或不等式
axbxc0
ax
2
bxc0
ax
2
bxc…0
axbxc0
axbxc„0
2
2
2
2
领会
总结
记忆
综合
归纳
便于
学生
理解
记忆
50
解集
0
0
引领
归纳
强化
x
1
,x
2
(,x
1
)U(x
2
,)
x
0
(,x
0
)U(x
0
,)
R
R
,x
1
U
x
2
,
(x
1
,x
2
)
R
x
1
,x
2
x
0
表中
b
2
4ac,x
1
x
2
.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
(1)
x
2
x60
;
(2)
x
2
9
;
(3)
5x3x
2
20
;(4)
2x
2
4x3„0
.
分析
首先判定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数,再研究对应一元二次
质疑
观察
思考
强化
教 学
过 程
方程解的情况,最后对照表格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解 (1)因为二次项系数为
1
0
,且方程
x
2
x60
的解
集为
{2,3
}
,故不等式
xx60
的解集为
(,2)U(3,)
.
2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分析
思路
讲解
理解
主动
求解
领会
理解
主动
求解
一元
二次
不等
式的
解题
思路
变化
情况
重点
突出
调动
学生
应用
意识
75
反馈
学习
效果
80
(2)
x9
可化为
x90
,因为二次项系数为
10
,
22
且
方程
x
2
90
的解集为
{3,3}
,故
x<
br>2
9
的解集为
3,3
.
2
(3)
5x3x20
中,二次项系数为
30
,将不等式
强调
两边同乘
1
,得
3x
2
5x20
.由于方程
3x
2
5x20
的
变化
引领
讲解
分析
思路
2
2
解集
为
{,1}
.故不等式
3x
2
5x20
的解集为
,1
,即
3
3
2
5x3x
2
20
的解集为
,1
.
3
(4)因为二次项系数为
20
,
将不等式两边同乘
1
,
得
2x
2
4x3…0
.由于判别式
4
42380
,
故方程
2x
2
4x30
没有实数解.所以不等式
2
2x
2
4x3…0
的解集为
R
,即
2x<
br>2
4x3„0
的解集为
R
.
例2
x
是什么实数时,
3xx2
有意义.
解
根据题意需要解不等式
3xx2…0
.解方程
2
2
2
3x
2
x20
得
x
1
,x
2
1
.由于二次项系数为
30
,所
3
2
以不
等式的解集为
,
U
1,
.
3
2
即当
x
,
U
1,
时,
3x
2
x2
有意义.
3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3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
(1)
2x4x20
;(2)
x3x10…0
.
22
巡视
指导
求解
交流
教
学
过 程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2.3,学习与训练2.3;
(2)书面作业: 教材习题2.3,学习与训练2.3训练题.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引导
总结
反思
交流
培养
学生
总结
学习
过程
能力
说明
记录
85
90
【课题】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含绝对值不等式
xa
或
xa
的解法;
(2)了解
axbc
或
axbc
的解法.
能力目标:
(1) 通过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与数学思维能力;
(2)通过数形结合的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不等式
xa
或
xa
的解法 .
(2)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式
axbc
或
axbc
.
【教学难点】
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式
axbc
或
axbc
.
【教学设计】
(1) 从数形结合的认识绝对值入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观察图形得到不等式
xa
或
xa
的解集;
(3) 运用变量替换,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加强解题实践,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
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回顾思考 复习导入
问题
任意实数的绝对值是如何定义的?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解决
对任意实数
x
,有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介绍
提问
归纳
总结
了解
思考
回答
观察
领会
复习
相关
知识
点为
进一
步学
习做
准备
充分
借助
图像
进行
分析
10
x,x0,
x
0,x0,
x,x0.
其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实数
x
的点到原点的
距离
.
拓展
不等式
x2
和
x2
的解集在数轴上如何表示?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知,方程
x2
的解是
x2
或
引导
;不
x2
,不等式
x2
的解集是
(2,2)
(如图(1)所示)
分析
等式
x2
的解集是
(,2)U
(2,)
(如图(2)所示).
*动脑思考 明确新知
(1)
(2)
教 学
过 程
一般地,不等式
xa
(
a0
)的解集是
a,a
;不
等式
xa
(
a0
)的解集是
,a
U
a,
.
试一试:写出不等式
x„a
与
x…a
(
a0
)的解集.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解下列各不等式:
(1)
3x10
; (2)
2x?6
.
分析:将不等式化成
xa
或
xa
的形式后求解.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总结
强化
理解
记忆
强调
特点
15
分析
思考
主动
求解
进一
步巩
固知
识点
20
解题
交流
思考
观察
体会
理解
反馈
学习
效果
通过
实例
使学
生初
步领
会变
量替
换的
思想
25
1
解
(1)由不等式
3x10
,得
x
,所以原不等式的
3
1
1
解集为
,
U
,
;
3
3
(2)由不等式
2x?6
,得
x„3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
为
3,3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4.1
解下列各不等式:
(1)
2x…8
;(2)
x2.6
;(3)
x10
.
*实际操作 探索新知
问题
如何通过
xa
(
a0<
br>)求解不等式
2x13
?
解决
在不等式
2x13
中,设
m2x1
,则不等式
讲解
强调
细节
巡视
辅导
质疑
引导
演示
归纳
2x13
化为
m3
,其解集为
3m3
,即
32x13
.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求出解集.
总结
可以通过
“变量替换”的方法求解不等式
axbc
或
教 学
过 程
.
axbc
(
c0
)
*动脑思考 感悟新知
不等式<
br>axbc
或
axbc
(
c0
)可以通过“变
量替换”的方法求解.实际运算中,可以省略变量替换的书写
过程.
即
axbccaxbc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说明
强调
理解
记忆
归纳
方法
便于
学生
应用
30
35
45
反馈
学习
效果
60
培养
学生
总结
学习
65
axbcaxbc或axbc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2 解不等式
2x1„3
.
解
由原不等式可得
3剟2x1
于是
2剟2x
即
1剟x
引领
分析
思路
讲解
观察
思考
领会
主动
求解
巡视
指导
引导
总结
求解
交流
反思
交流
巩固
知识
强调
不等
式求
解的
细节
3
,
4
,
2
,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1,2
.
例3 解不等式
2x57
.
解 由原不等式得
2x57
或
2x57
,整理,得
x6
或
x1
,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6
U
1,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4.2
解下列各不等式:
(1)
x49
;
(2)
x
11
„
;
42
(3)
5x46
;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4)
1
x1…2
.
2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
教 学
过 程
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讨论 交流
总结
阅读教材本章阅读与欣赏《数学家华罗庚》,
小组讨论交流:
1.
我所知道的华罗庚;
2. 我要向华罗庚学习.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2.4,学习与训练2.4;
(2)书面作业:
教材习题2.4,学习与训练2.4训练题.
教师 学生 教学
时
行为 行为 意图 间
过程
能力
引导
倾听
说明
记录
讨论
交流
培养
学生
学习
品质
85
90
第三章 函数
3.1.1
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2.
理解函数符号y=f (x)的意义,会求函数在 x=a处的函数值.
3.
通过教学,渗透一切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函数的概念及两要素,会求函数在 x=a处的函数值,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教学难点】
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
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两个实例,分析抽象出函数概
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函数关系的实质
以及函数两要素.然后通过求函数值与定义域的两类题目,深化对
函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1.试举出各类学过的一些函数例子.
2.初中函数定义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如果给定一个 x
值,就相应地确
定了唯一的y值,那么我们就称 y 是 x
的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新
课
师生互动
师: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如:气温随时间在悄悄变
化;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逐年增
长等.在这些变化中,都存在
着两个变量,当一个变
量变化
时,另一个变量随之发生变
化.在数学中,我们用函数来
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
系.
师:提出问题.
生:回忆解答.
师生共同回忆初中函数定
义.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并回
设计意图
为知识迁移做准
备.在阅读适量的例子后再回顾引出初中
定义,由具体到抽象,
符合职校学生的认知
能力.
一、函数概念 问题一、二是为
突出本课重难点而设
计.
深度挖掘教材提
出的两个问题,在回
顾了初中的函数知识
1. 问题1
一辆汽车在一段平坦的道路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上以1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小时.
(1)在这个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
这三个量,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
(2)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行驶的路程s
新
课
(km)与行驶时间t(h)的关系?
(3)行驶时间(th)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4)对于行驶时间中的每一个确定的t
值,你能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吗?
(5)根据初中知识,关系式s=100 t
(0≤t≤2)表示的是函数关系吗?
2.问题2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用r表
示,它的面积用A表示.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
的基础上,进
一步讨
论自变量的取值范
围,以及自变量与因
变量的对应关系,为
顺利引出函
数定义做
准备.
通过阅读讨论分
析,利用学生原有知
识结构.
结合问题1、2的
实例,降低对函数概
念的理解难度.
分析两个实例,归
纳得出两个事实,为
引出函数的概念做最
后的准备.
用图形能更直观
地表示两个重要事
实.
借助问题1、问题2
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
解.强调“集合 A
是
一个非空的数集”、
“法则”、“唯一”
等关键词语.
师:函数的值域被函数的使学生理解函数关系
(1)你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圆的面积A与点评.
它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吗?
(2)在A与r的关系式中,r的取值范
围是什么?
(3)关系式A= r
2
(r>0)表达的是一
种函数关系吗?因变量是哪
个量?自变
量是哪个量?
3.两个事实
4.函数概念
A
x.
f:
对应法则
y.
师:
从问题1和问题2中,
可以看到两个重要的事实:
(1)在每个例子中都指出
了自变量的取值集合;
(2)都给出了对应法
则
.对自变量的一个值,都有
唯一的一个因变量值与之对
设集合 A 是一个非空的数集,对 A
应.
内任意实数 x,按照某个确定的法则
f,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函数的
有唯一确定的实数值 y 与它对应,则称概念.
这种对应关系为集合 A 上的一个函学生阅读课本函数概念,
数.记作:y=f
(x).其中 x 为自变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函数概
y 为因变量.自变量 x 的取值集合 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对应的因变量 y 的
取值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5.
A
x.
f:
对应法则
念.
师:函数关系实质是非空
数集到非空数集的对应关系.
.y.
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确定. 实质是非空数集到非
空数集的对应关系.
使学生明确 6.函数两要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新
课
要检验给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不是函数,只要检验:
(1)定义域是否给出;
(1)函数值域不是函
数的要素的原因;
(2)函数两要素的作
用.
利用函数的两要
素来判断两变量的关
系
是否是函数关系还
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
学生讨论例题中的对应关
系是否满足函数的定义
,并解
答之.
教师总结,一个自变量x
只能有唯一的y与之对应.
加以巩固.
通过本例,使学生进
一步理解函数关系的
实质.
在本节中首次引
入了抽象的函数符号
f
(x),学生往往只接受
具体的函数解析式,
而不能接受 f
(x),所
以应让学生从符号的
学生分组讨论求解的方
含义开始认识,这部
分教师必须讲解清
楚.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f
(2)对应法则是否给出,并且根据这个
对应法则,能否由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
确定唯一的y值.
例1
判断下列图中对应关系是否是函
数:
7.有关符号:
(1) 函数y=f (x)也经常写作函数 f
(x)或
函数f.
(2) 也可以将 y 是 x 的函数记为
y=
g(x),或者 y=h(x),等.
二、求函数值
函数 y=f (x)在
x=a 处对应的函
数值y,记作 y=f (a).
1
例2 已知函数 f
(x)=.
2 x+1
A
4
5
6
2倍
B
8
10
12
B
1
4
5
6
A
1
4
9
开平方
B
1
-1
2
-2
3
-3
教师讲解函数符号的含
义.
A
1
-1
2
-2
平方
求: f (0),f
(1),f (-2), f (a).
法;
111
解 f (0)==1,f
(1)==,
0+12+1
3
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完
111
f
(-2)==- .f (a)=.
3
-4+12 a+1
成.
教师引导学生求函数值. (a)的理解.
练习1 教材
P61,练习A组第2题.
三、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关系式中,函数的定义域有时
可以省略,如果不特别指明一个函数的
定义域,那么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
函数有意
义的全体实数构成的集合.
例3 求函数 y=
x+3
的定义域.
x
教师强调函数的定义域是
一个集合.
总结求分式函数,偶次根式
函数的定义域的方法.
教师强调定义域的表示形
式.
学生讨论求解.
小
结
1. 函数概念.
2. 两要素.
3. 函数符号.
4. 定义域.
教材 P61,练习A
组第2(3)题;
练习B 组第2(3)题.
解 要使已知函数有意义,
当且仅当
x+3≥0
x≠0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x | x≥-3,x≠0}.
练习2 教材 P61,练习B组第2题.
求定义域题目不
必过难,重点在理解
定义域的概念.
师生合作.
梳理总结也可针
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
进行强调和总结.
作
业
巩固拓展.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函数的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主要表示方法.
2.
已知函数解析式会用描点法作简单函数的图象.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作函数图象.
【教学难点】
作函数图象.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讨论教学法.本节课先借助一个实例,简要
介绍函数的三种表示方
法,进一步刻画函数概念;然后通过两个例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如何由解析式分析
函数性质以指导画图,
避免画图的盲目性.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研究函数的方法,为
下面学习函数的单调性
和奇偶性做铺垫.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新
课
教学内容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2.你知道的函数表示方法有哪些呢?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 解析法
(2) 列表法
(3) 图象法
2.问题.
由3.1.1节的问题中所给的函数解析式
s=100 t
(0≤t≤2)
作函数图象.
解:列表(略);
画图
师生互动
师:提出问题.
生:回忆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
P62,了解函
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师:函数的三种基本表示方
法,各有各的优点和
缺点,有时把
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由已
知的函数解析式,列出自变量与对
应的
函数值的表格,再画出它的图
象.
师:你知道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是什么吗?
生:第一步:列表;第二步:
描点;第三步:连线.
师:在问题及解答过程中,我
们分别用到了哪些函数的表示方
法?
设计意图
为知识
迁移做准备.
这一部
分内容简
单,可采用
阅读思考
等
方式进行教
学,充分利
用教材资源
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
培养学
生勤于思考
善于分析的
生: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意识和能
力.
本题的
新
课
3.针对上面的例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上例描点时,
是怎样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的?哪个变量作为点的横坐标?哪个变量
作为点的纵坐标?
(2) 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3)
s的值能大于200吗?能是负值吗?为什
么?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4) 距离 s
随行驶时间 t 的增大有怎样的变
化?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函数图象
分析回答函数的性质.
设置起到了
承上启下的
作用.
为突破
本节课难点
而设计.问
题(4)为下节
引入函数的
单调性做准
备.
师:由上例可以看出,我们在
列表、作图时,要认真分析函数,
避免盲目列表计算.函数的图象有
让学生
利于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如本例
在作图过程
中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y随x
中体会函数
增大而增大等性质.
的性质,从
4.例1 作函数 y=x
3
的图象.
做中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解 列表
函数 y=x
3
的定义域是R,
当 x>0时,y>0,这时函数的图
画图
象在第一象限,y 的值随着 x 的
值增大而增大;当 x<0时,y<0,
这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三象限,y
的
尽可能
值随着 x 的值减小而减小.
把主动权交
教师引导学
生完成列表、描点
给学生,使
学生在自主
及连线,完成函数图象.
探索中发现
师生合作完成例1,让学生体
问题解决问
会取值前如何分析研究函数式的
题.
问题(3)(4)的
5.结合例1完成下列问题:
特点.
设置是为引
3
(1) 函数y=x的定义域、值域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从讨论中
入函数的奇
偶性作准
掌握分析函数性质的方法.
(2) 函数值y随x的增大有怎样的变化?
备.
(3)
f(a)与f(-a)相等吗?有怎样的关系?
(4)
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
避免为
形?
作图象而作
新
课
1
6.例2 作函数y=
2
的图象.
x
解 列表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课本例2
如何取值.
学生作出例2图象,教师针对
出现的情况进行点评或让学生互
评.
教师强调自变量的取值,即
{x | x≠0}.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从讨论中
掌握分析函数性质的方法.
画图
7.结合例2解答下列问题:
1
(1) 函数y=
2
的定义域、值域是什么?
x
(2) 在第一象限中,函数值y随x的增大有怎样
的变化?在第二象限中呢?
(3) f (a)与 f (-a)相等吗?有怎样的关系?
(4)
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
形?
图象,让学
生在画图的
过程中学
习.
让学生
进一步掌握
分析函数性
质
的方
法.并为下
一步学习函
数的单调性
与奇偶性做
准备.
小
结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 作函数图象.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梳理总
引导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结也可针对
学生薄弱或
易错处进行
强调和总
结.
巩固拓
展.
作
业
教材 P65 ,练习 A
组第3题;
练习B 组第2题.
3.1.3 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
2.通过教学,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的严谨性,渗透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学会运用图象法观察函数的单调性和用定义法证明一些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
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方法】 <
br>这节课主要采用类比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从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类比得出增减
函数的概念,然后对图象进行代数分析,得出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从形的直观感知到严密的代
数分析,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研究函数的方法.借助两个证明题,深化学生对单调性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学内容
从常见的美丽的建筑物图片入
师生互动
师:播放动画,师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导
手,让学生感知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共同欣赏后,引导学
入 生的学习兴趣.
生观察部分曲线的变化
趋势,引入课题.
新
课
1.课件展示下列函数图象
y
师:提出问题,引
导观察思考:
从图象直观感知
函数的单调性.
通过观察函数图
O
y=f(x)
A
f(x
1
)
x
1
f(x
2
)
x
2
B
1.观察图象的变化
趋势怎样?
2.你能看出当自变
x
量增大或减少时函数值
如何变化吗?
生:观察动画,思
A
y=f(x)
B
f(x
1
)
x
1
y
考回答.
x
O
f(x
2
)
x
2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2.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定义:
增函数:在给定的区间上自变
量增大(减少)时,函数值也随着增
大(减少).
减函数:在给定的区间上自变
量增大(减少)时,函数值也随着减
少(增大).
3.例1 给出函数 y=f (x)的图象,
增函数与减函数的定
义.
学生观察图象完成
象直接给出增函数、
减函数的定义,符合
学生的特点,容易被
学生接受.
从观察直观图象
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指出这个函数
在哪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哪个区
间上是减函数?
y
-1
o
1 2 3 4
x
解 函数 y=f (x)在区间[-1,0],
[2,3]上是减函数;在区间[0,1],
[3,4]上是增函数.
4.练习1
(1) 观察教材P64 例1的函数
新 图象,说出函数在(-∞,+∞)上是
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 观察教材P65 例2的函数
图象,分别说出函数在(-∞,0)和
课 (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5.设
y=f (x),在给定的区间
上,它的图象如图.
y
y=f(x)
B
A
f(x
1
)
f(x
2
)
O
x
1
x
2
x
在此图象上任取两点A(x
1
,y
1
),
B(x
2
,y
2
),记
此题,掌握用图象来判
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教师强调,在说明
函数单调性时,要指出
明确的区间.
学生回答,教师点
评.
教师带领学生结合
增函数图象分析如何利
用函数的解析式来判断
一个函数是增
函数.
入手,加深对单调性
定义的理解,掌握用
图象法判定函数单调
性的方
法,使学过的
知识及时得到应用.
通过练习1,让学
生进一步掌握利用函
数的图象来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从而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
力,并与前面学过的
知识结合,对学过的<
br>函数有更新的认识.
将增函数、减函
数定义中的定性说明
x=x
2
-x
1
,y=y
2
-y
1
.
增函数
自变量增大(x>0),
函数值增大(y>0).
y
x
>0
减函数
自变量增大(x>0),
函数值增大(y<0).
y
x
<0
6.例2 证明函数 f (x)=3
x
+2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证明
设x
1
,x
2
是任意两个不
新 相等的实数,则
x=x
2
-x
1
y=f (x
2
)-f
(x
1
)
=(3 x
2
+2)-(3
x
1
+2)
课 =3(x
2
-x
1
),
学生类比分析如何
利用函数的解析式来判
断一个函数是减函数.
教师指出利用函数
图象判断单调性的局限
性,引导学生从函数解
析式入手证明单调性的
思路与步骤.
教师讲解例题2,
板书详细的解题过程.
转化为定量分析.从
而给出利用函数解析
式来判断函数单调性
的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
完成从直观到抽象、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
维的升华.
在板书例题的过
程中,突出解题思路
与步骤.
通过例题解答,
加深对函数单调性定
义的
理解,并自然而
然地将定义运用到判
定函数单调性中,理
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y
3(x
2
-x
1
)
= >0.
xx
2
-x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突出重点,深化
解题步骤,可简记
为: 证明步骤,分解难点.
因此,函数 f (x)=3 x+2在区
间(-∞,+∞)上是增函数.
7.总结由函数的解析式判定函
数单调性的步骤:
S1 计算 x和 y;
S2
计算 k=
y
x
.
当
k>0时,函数在这个区间上
是增函数;
当
k<0时,函数在这个区间上
是减函数.
8.例3
证明函数 f (x)=
1
x
在
区间(0,+∞)上是减函数.
证明:设x
1
,x
2
是任意两个不
相等的正实数.
因为
x=x
2
-x
1
,
y=f(xf(x11
2
)-
1
)=
x
2
-
x
1
=
x
1
x
2
x
1
x
2
=-
x
2
x
1
x
=-
x
.
1
x
2
x
1
x
2
又因为
x
1
x
2
>0,
所以
y
1
x
=-
x
<0.
1
x
2
因此,函数 f (x)=
1
新
x
在区间
(0,+∞)上是减函数.
课
9.练习2
证明函数 f (x)=
3
x
在区间
(-∞,0)上是减函数.
1. 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小 2.
判定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结
一设、二求、三判
定.
学生讨论并试解例
题.老师点拨、解答学
生疑难.
学生模仿练习.
学生阅读课本
P66~68,畅谈本节课的
收获.
老师引导梳理,总
通过学生讨论、
老师点拨,顺利帮助
学生判断
y
x
的正负.
巩固用函数解析
式来判定单调性的思
路和步骤.
巩固理解,形成
技能.
梳理总结也可针
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
进行强调和总结.
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作
业
教材 P
69,练习 A组第 2题;
练习B组第 1、2题.
巩固拓展.
3.1.4 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
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掌握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2. 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3. 通过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辩
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奇偶性概念与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奇偶性概念与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类比教学法.先由两个具体的函数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函数f(x)在x与在-
x的函数
值之间的关系,由特殊到一般引出奇函数的定义,再由点的对称关系得出奇函数的图象
特征.然后由学生
自主探索,类比得出偶函数定义.结合定义与例题总结出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在解
题过程中深化对概
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新
课
教学内容
复习前面所学求函数值的知识.
师生互动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为学生理解奇、
偶函数的定义做好
准备.
1
已知:函数f (x)=2 x和 g (x)= x
3
.
4
试求当
x=±3,x=±2,x=±1,…,
时的函数值,并观察相应函数值的关系.
发现规律:对定义域R内的任意一个
x,都有 f (-x)=-f
(x);g(-x)=-g(x).
证明:
f (-x)=2 (-x)=-2
x=-f(x);
11
g (-x)= (-x)
3
=-
x
3
=-g(x).
44
一、奇函数
1. 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 y=f (x)的定义域A内
的任意一个x都有
学生计算相应的函数值.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
结规律:自变量互为相反数时,
函数值互为相反数.
老师引导学生给出证明.
教师通过引例,归纳得到奇
函数定义.
由特殊到一
般,发挥学生自主
性.
3
f (-x)=-f (x),
则这个函数叫做奇函数.
2.
图象特征.
1
课件展示函数f (x)=2 x和 g (x)=
4
x的图象,动画展示对称性.
奇函数的图象都是以坐标原点为对
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x,f (-x))
O
x
y
(x,f
(x))
师:播放动画.
生:观察动画,回顾轴对
称、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观察函数 f (x)=2
x和f (x)
1
= x
3
的图象,它的对称性如
4
何?
总结奇函数的图象特征.
教师出示例题.
教师首先请学生讨论:判
断奇函数的方法.
学生尝试解答例题(1),对
学生的回答给以补充、完善,师
生共同总结判断方法:
S1 判断当 xA时,是否
有-x
A,即函数的定义域对应
的区间是否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S2
当S1成立时,对于任
意一个 xA,若f(-x)=-f(x),
则函数
y=f(x)是奇函数.
板书解题过程;
其间穿插师生问答.
提高学生的读
图能力,渗透数形
结合的数学思想.
在奇函数的定
义中定义域对应的
区间关于坐标原点
对称是学生思维的
难点.本环节为突破这一难点而设
计.
通过分组讨论
探究,使学生深刻
理解定义中隐含的
对定义域的要求.
例题根据各种
不同情况进行设
计,作了层次处理.
在教师引导讲
解例题后紧跟相应
练习,使学生对每
一类型都有比较深
刻印象,符合学生
认知心理,为学生
更好地掌握定义奠
定基础.
规范解题步
骤,使学生模仿形
成技能.
通过例题与练
习的解答,加深对
新
课
一个函数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
的图象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
对称图形.
例1 判断下列函数是不是奇函数:
1
(1) f (x)=; (2) f
(x)=-x
3
;
x
(3) f (x)=x+1;(4)
f(x)=x+x
3
+x
5
+
x
7
.
1
解 (1) 函数 f (x)= 的定义域
x
A={x | x ≠
0},
所以当 x A时,-x A.
11
因为 f
(-x)==-=-f (x),
x
-x
1
所以函数 f (x)=
是奇函数.
x
(2) 函数 f (x)=-x
3
的定义域为 R,
所以当 x R 时,-x R.
因为
f(-x)=-(-x)
3
=x
3
=-f (x),
所以函数 f
(x)=-x
3
是奇函数.
(3) 函数 f
(x)=x+1的定义域为R,
所以当x R时,-x R.
因为 f
(-x)=-x+1
-f (x)=-(x+1)=-x-1,
新
课
所以 f (-x)≠-f
(x).
所以函数 f (x)=x+1不是奇函数.
(4) 函数 f (x)=x+x
3
+x
5
+x
7
的定义
域为R,所以当x
R时,-x R.
因为 f
(-x)=-x-x
3
-x
5
-x
7
=-(x+x
3
+x
5
+x
7
)
=-f (x).
所以函数f(x)=x+x
3
+x
5
+
x
7
是奇函
数.
练习1 教材 P 73,练习A组 第1题.
二、偶函数
1. 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 y=f
(x)的定义域A内
的任意一个x都有
f (-x)=f (x),
则这个函数叫做偶函数.
2. 图象特征.
奇函数定义的理
解,并将定义运用
到解题中.
通过类比、自
学,培养学生的理
老师强调,引起学生重视.
性思维,提高学生
学生模仿练习.
学生探究:偶函数.
师:结合函数
f (x)=x
2
的
图象,出示自学提纲:
1. 偶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2. 偶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
的学习能力,加强
学生间的合作交
流.
在掌握了奇函
数判断方法的基础
上,放手让学生自
己去进行偶函数
的
判断,提高学生举
一反三解决问题的
能力.
根据学生做题
情况,了解学生对
偶函数的图象都是以y轴为对称轴的征?一
个函数是偶函数的充要
轴对称图形.
f (x)) (-x,
一个函数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
的图象是以y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O
x
y
(x,f (x))
条件是什么?
3.
偶函数对定义域的要求
是什么?
生:自学教材P71~72——
偶函数的有关内容,
每四人为一
组,讨论并回答自学提纲中提出
的问题.
师: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
例2 判断下列函数是不是偶函数:
自学情况,订正学生回答的问题
(1) f (x)=x
2
+x
4
;
(2) f (x)=x
2
+1;
(3) f
(x)=x
2
+x
3
;
(4) f
(x)=x
2
+1,x-1,3.
解
(2) 函数 f
(x)=x
2
+1的定义域为R,
所以当 x R时,-x R.
因为 f (-x)=(-x)
2
+1
=x
2
+1=f
(x),
所以函数 f (x)=x
2
+1是偶函数.
答案,并出示各知识点.
给学生以赏识性评价.
师:出示例题.
生:分析解题思路.在黑
板上解答(1)(2)(3).
师:引导学生订正黑板上
的答案,规范解题过程,梳理解
新
课
(4)
因为2-1,3,-2-1,3, 题步骤.
所以函数 f (x)=x
2+1,x-1,3不是偶
函数.
教师结合图象讲解(4).
对比(2),(4)的解题过程,
发现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所给定
义域的重要性.
结合函数的图象强调定义
域关于原点对称是一个函数为
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前提.
学生模仿练习;
师生统一订正.
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情况.
3. 对定义域的要求
一个函数为奇函数或者偶函数的前
提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
称.
练习2 判断下列函数是不是偶函数:
(1) f (x)=(x+1)(x-1);
(2) f (x)=x
2
+1,x(-1,1];
(3) f
(x)=.
x
2
-1
1
y
小
结
1. 函数的奇偶性
奇
函数
偶
函数
定义
x
图象特征
1. 学生读书、反思:
读教材 P
69~73——函数
的奇偶性,总结本节课收获.
2. 教师引导梳理
(1)出示表格,学生填表,
巩固所学内容.
(2)总结判断一个函数奇偶
通过对比,加
深理解,强化记忆.
梳理总结也可
针对学生薄弱或易
错处进行强调和总
结.
2.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S1 判断当 xA 时,是否有 -
xA ;
S2 当S1成立时,对于任意一个
xA:
若 f (-x)=-f (x),
则函数 y=f (x)是奇函数;
若 f (-x)=f (x),
则函数
y=f (x)是偶函数.
性的步骤.
作
业
教材 P74
,习题第5题;
第6题(选做).
学生课后完成. 巩固拓展.
3.2.1 一次、二次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问题感知一次、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简单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简单的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教
师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先用列表计算与画图的方法来直观感知,然后
抽象成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来研究,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二次函数模型并应用
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1.分别写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一
般形式.
2.函数分类:
(1)
y=3 x; (2) y=-3 x-2;
师生互动
生:同桌交流,合作完成.
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关
系式的等号右边,如果要将这
些
函数进行分类,如何分类比较合
唤醒对旧知识的
记忆.
设计意图
(3) y=x
2
-3 x-4;(4) y=-x
2
-2
x+3. 理?引入课题.
新
课
例 用长为20 m 的绳子围成一个矩
形,写出两边长之间的函数关系.想想
看,
两边长各是多少时,围成的矩形面
积最大?
1.试填下面的表格(见课件).
2.设矩形的一边长为 x m,另一边为 y
m,能用含 x 的代数式来表示
y吗?
3.x 的值可以任意取吗?有限定范围
吗?
结论:y=10-x
(0≤x≤10)是一次
函数.
师:投影例题.
对于求最值的问
题,历来是学生的难
点,不知从何处入手,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把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该题进行了分解,分为
组交流,合作完成前3个问题. 5个小
问题.这样可降
生:分组交流,合作完成.然低学生分析问题的难
后每个小组都汇报交流结果,
如度.同时让学生进一步
果有疑义,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掌握函数的第一种表
最后教师给出正确
结论.
对于第4、5步师生共同分
示法:列表法.
从表格直观感知
面积的最值.
4.又设矩形的面积为
S,我们发现S 是 析,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表格中
x 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找到当
x=5时,矩形面积最大
5.从表中得出 x(x 为整数)为多长时,是25.
矩形面积获得最大值?
6.作函数图象,从图象中求出当x为何
值时,面积有最大值.
基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S
20
从图象直观感知
面积的最值.同时让
学生进一步掌握函数
学生依据上面的表格画出
函数的图象.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图象
的最高点,得出 x=5时矩形面
积最大是25.
新
课
O
5
10
10
x
结论: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第二种表示法:图
象,得出函数值的变化趋势.
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配方法
的几个关键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得出二
次函数配方后的形式.
象法.培养学生细心
观察、归纳、分析的
良好习惯和读图能
力.
从解析式直观感
知面积的最值.同时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函
数的第三
种表示法:
解析法. 培养学生用
多种方法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式中当 x=-
b
时,函数有最值的
2 a
理解是难点,此处的
设计目的是为了突破
学生这一思维障
碍.加深对配方法的
理解.
当矩形的一边小于5 m 时,函数值
随边长增加而增加;
当矩形的一边等于5 m
时,矩形面
积获得最大值;
当矩形的一边大于5 m
时,函数值
随边长增加而减小.
7.用配方法分析,当x为何值时,面积
有最大值.
S=x(10-x)
=-x
2
+10 x
=-(x
2
-10 x)
=-(x
2
-10
x+25-25)
=-[(x-5)
2
-25]
=-(x-5)
2
+25.
所以当 x=5时,矩形面积获得最大值.
结论:
b
2
4 a c-b
2
S=a(x+)+.
2 a4 a
b
当 x=- 时,函数有最值
2 a
4 a
c-b
2
.
4 a
新
课
练习1 求自变量 x 为何值时,函数取
得最大值或最小值?
(1) f (x)=-x
2
+3;
(2)
f (x)=-x
2
-8;
(3) f (x)=x
2
-5;
(4) f (x)=-(x-5)
2
-3.
练习2
求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取
得最大值或最小值.
(1) f
(x)=x
2
-
2 x
-
3;
(2) f
(x)=-x
2
+4 x-8.
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巡视并
加以指导,同时有两名学生板
演.
学生抢答.
通过练习1、
2,
让学生逐步掌握利用
配方法来研究二次函
数.同时进一步培养
学生细心观
察、分析
问题的能力.
小
结
1.进一步熟悉用列表、画图或公
式来表示某个函数关系.
2.用配方法求自变量
x 为何值
时,函数取得最值.
学生阅读课本畅谈本节课
的收获,老师引导梳理,总结本
节课的知识点.
梳理总结,也可
针对学生薄弱或易错
处进行强调和总结.
作
业
教材 P77,练习A 组第1题;
练习B 组第 1、2(选做)题.
巩固拓展.
3.2.2 一次函数模型
【教学目标】
1. 掌握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2.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研究函数性质的能力,渗透平移变换的数学思想.
3.
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正比例函数和直线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
这节
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先定义一次函数,对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则采用由曲线与
方程的角
度来描述正比例函数与直线的关系,然后再考察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从而得出一次函
数的图象
也是一条直线的结论,并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深入分析一次函数的性质,将学生初中对具体的一次
函数的认
识上升到一般的理性结论.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在
复习旧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
自主探索新知
识,激发学生获取新
知的动力.
由学生的作图
过
程引发学生思考,然
后在教师的问题引导
下,从曲线与方程的
角度来描述正
比例函
数 y=3x与直线OA
的关系;
画出示
意图使学
生更容易明确正比例
函数y=3x与直线OA
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
系
.
1. 一次函数的概念: 教师屏幕显示内容,学生
函数 y=
(k,b 为常数,合作完成.
k )叫做一次函数. 结论:正比例函数是特殊
当
b= 时,函数y=k 叫做正的一次函数.
比例函数. 师:函数 y=3 x
的图象
2. 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 y=3 x 的图象. 是一条直线吗?
一、正比例函数
y
=
k x
的图象是什么形
状?
以具体函数 y=3
x 为例,
令x=0,则 y=0,所以函数y=3 x
的图象过点O(0,0).又
x=1,y=3是方
程的另一个解,作点 A(1,3),过这两个
点 O,A 作直线
OA
.
y
y=3x
P
4
A
3
2
1
O
1
2
1
2
x
-1
-2
-3
-4
师:你是怎么做出y=3 x
的图象的?
生:列表,描了两个点,
连线.
师:由方程 y=3 x 的两
个解我们做出了直线
OA
,
那
么方程 y=3 x
的所有解都在
直线OA上吗?反过来,这条
直线上的所有点都满足 y=3
x 吗?
即方程 y=3 x 的解与直
线 OA 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吗?
新
课
我们来说明直线OA是正比例函数y
=3 x的图象. 这一部分,教师结合图
(1) 设点 P(x,y) 为直线 OA
任一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二
点,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说明点
P(x,y)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了解即
也满足函数关系式 y=3 x. 可,不宜过多强调.
(2) 以方程 y=3 x 的解为坐标的点
P(x,y)一定在直线 OA 上.
直线OA 正比例函数y=3 x
点
P(x,y)
方程y=3 x的解(x,y)
二、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图象关系
例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下列函数 师: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
y=x,y=x+2,y=x-2的图象. 直线,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也
新
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是一条直线吗?它们的图象
y
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次函数
y=x+2
又有什么性质呢?
4
y=x
3
课
2
y=x-2
1
2
1
O
1
2
x
-1
-2
-3
-4
师:出示观察与比较,提
观察与比较
正比例函数 y=x 与一次
示学生,相同点可从图象形状
函数
y=x+2,y=x-2图象有什么异
和倾斜度上分析.不同点可从
同?
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方面.
填空 这 三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
生:观察图象,小组合作
是 ,并且倾斜程度
,函数y=x
讨论.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汇
的图象经过原点,函数
y=x+2的图象与
报各组的交流结果,最后师生
y 轴交于点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 y=x
一起汇总得出结论.
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函数 y
=x
-
2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即
师:动画演示.
它可以看作由直线 y=x 向 平移 个
单位长度而得到.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讨论
(1) 一次函数 y=k x+b 的图象与
正比例函数 y=k x 图象有什么关系?
(2) 一次函数 y=k x+b
的图象与x,
从更高的层次上
审视初中所学的一次
函数,培养学生的理
性思维以及思维的严
密性.
通过例1,让学生
进一步掌握利用列表
描
点,连线画函数的
图象,并且根据图象
来分析一次函数和正
比例函数的关系,从
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
力,及文字语言转化
为数学语言的能
力.并与前面学过的
知识结合,对学过的
这两个函数有更新的
认识.
教师扮演组织者
的角色,鼓励学生大
胆的猜测和探究,以
培养学生的观察、归
纳能力,让学生从中<
br>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
愉悦感和成就感.
通过动画演示,
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
趣和正确理解直线平
移变换的过程.
由练习1的两个
新
课
y 轴的交点坐标是什么?
结论
(1) 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与正
比例函数 y=k x
图象的关系:
一次函数 y=kx+b 的图象是一条直
线,我们称它为直线
y=kx+b, 它可以看
作由直线 y=kx 沿y轴平移 |b| 个单位长
度得到.(当
b>0时,向上平移;当 b<0
时,向下平移.)
(2) 一次函数 y=k x+b
的图象是过
学生抢答练习1.
b
点(0,b),(-,0)的一条直线.
k
练习1 指出下列直线是由哪个正比例函
数的图象平移得到的,并求下列直线与 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
(1)直线 y=5 x+1;
(2)直线 y=5x-3;
师生交流练习1后,教师
(3)直线 y=x+5; 提出问题:一次函数是由正比
(4)直线
y=x-3. 例函数平移得到的,从图象上
三、一次函数的单调性
看,它们的单调性是怎样的?
当 k>0时,函数 f(x)=kx+b是增函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数.当 k<0时,函数f(x)=kx+b是减函
数.
例2
证明 一次函数f(x)=kx+b
(k>0)师生共同解决例2,教师
在(-∞,+∞)上是增函数. 板书详细的解题过程.
证明 设 x
1
,x
2
是任意两个不相等的
实数,因为 Δ x=x
2
-x
1
,而且
Δy=k
x
2
+b-k x
1
-b
=k(x
2
-x
1
)=k Δx,
Δy
kx
所以 ==k>0.
Δx
x
所以当 k>0时,函数 f (x)=k x+b
在(-∞,+∞)
上是增函数.
同理我们可以证明:当 k<0
时,函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
数 f(x)=k x+b在(-∞,+∞)
上是减函
函数值的改变量与相应自变
数.
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因为 y
是函数值的改变量,x 是自
变量的改变量,所以由 y=k x 还可知:
函数值的改变量与相应自变量的改变量成
正比.
四、总结一次函数的性质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一次函数
1.一次函数 y=k x+b
的图象是过点(0,
的性质.
问题,从特殊到一般,
师生一起总结得出结
论.
改变教师直接给
出结论的惯例,让学
生通过练习,由特殊
到一般,自己独立的
去获取知识,培
养学
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练习1帮助学生理
解知识,形成技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归纳总结能
力.
在学生具备函数
增减性的知识以后,
用单调性的概念重新
审视初中
所学的一次
函数,让学生对函数
的直观感知上升到理
性分析的层次上,同
时加
深对函数单调性
概念的理解.并且为
引出一次函数的性质
作铺垫.
通过练习2,加深
新
课
b
b),(-,0)的一条直线.
k
2.当 k>0时,函数 f (x)=kx+b是增函
数.
当
k<0时,函数 f (x)=k x+b是减
函数.
3.函数值的改变量与相应自变量的改变
量成正比.
练习2
说出下列直线与 x 轴,y 轴的交
点坐标,以及函数的增减性.
(1) y=x+2;
(2) y=-2 x-1;
(3) y=3 x+1;
(4) y=8 x.
1.一次函数 y=k x+b 与正比例函数 y
=k x 的关系.
2.一次函数 y=k x+b 的性质.
教材 P 79,练习A组 第1,2题;
练习B组 第3题(选做).
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点
评.
对函数性质的理解,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
成.
小
结
作
业
学生阅读课本畅谈本节
课的收获,老师引导梳理,总
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梳理总结也可针
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
进行强调和总结.
巩固拓展.
3.2.3 二次函数模型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形结合研究二次函数的方法;
3.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抽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
函数对称性的分析与数形结合研究二次函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法.本节课通过对例题中的二次三项式进行代数分析,探究二次函数性质的由来,使学生从初中对二次函数的直观感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函数的一般通性之后,以二次函数为载体较系统地呈现数形结合研究函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其它函数的性质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y=a x
2
+b x+c (a≠0),
定义域是 R.
导 练习1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
数?若是,分别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
入 项系数,常数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二次函
数的一般式,并让学生举例.
教师在引导学生
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让
学生口答. 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
激发学生获取新知的
1
动力.
(1) y=2 x
2
+3
x-1; (2) y=x+;
x
(3)
y=3(x-1)
2
+1; (4)
y=(x+3)
2
-x
2
;
(5) s=3-2
t
2
; (6) v=4 π r
2
.
引例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下列
函数的图象.
y=x
2
, y=2
x
2
, y=3 x
2
,
y=
-
x
2
,y=
-
2x
2
,y=
-
3
x
2
.
师:如果 b=c=0,则一般
式变为 y=a
x
2
(a≠0),下面我
们先来研究这类函数的性质.出
示引例.
学生在初中已经重点学过
二次函数的作图,所以教师只讲
述 y=x
2
的图象画法,其余5个
函数的图象,学生分组合作解
答,教师巡回观察.最后通过
屏
幕演示,集体对照.
生:观察图象,小组合
作讨
论.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各
通过引例,使学
生进一步掌握二次函
数图
象的描点作图
法,并根据所做图象
来分析函数 y=a x
2
中系数 a 对图象的
影响,提高学生读图
能力.
学生合作,集体
回忆初中所学二次函
数的知识.
新
课
y3x
2
y2x
2
yx
2
yx
2
y2x
2
y3x
2
新
课
观察图象并完成填空
函数 y=a x
2
的图象,当a>0时开
口 .当a<0时开口
,对称轴
是 ,顶点坐标是 .
函数是
函数(用奇或偶填空).| a | 越
大,开口越 .
例1
研讨二次函数
1
f (x)= x
2
+4 x+6的性质与图象.
2
解 (1) 因为
1
f (x)= x
2
+4
x+6
2
1
=(x
2
+8 x+12)
2
1
=(x+4)
2
-
2.
2
由于对任意实数 x,
1
都有 (x+4)
2
≥0,
2
所以 f (x)≥
-
2,
并且,当 x=-4时取等号,
即 f(
-
4)=-2.
得出性质:
x=-4时,取得最小值-2.记为
y
min
=-2.
点(-4,-2)是这个图象的顶点.
(2) 当y=0时,
1
2
x+4 x+6=0,
2
x
2
+8
x+12=0,
解得 x
1
=-6,x
2
=-2.
故该函数图象与 x 轴交于两点
(-6,0),(-2,0).
(3)
列表作图.
y
x
-6
-4
-2
O
-2
以
x=-4为中间值,取 x 的一些
值,列出这个函数的对应值表然后画出
函数的图象.
组的交流结果,最后师生一起汇
总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解决例1,教师详
细板书解题过程,带领学生仔细
分析各个性质的由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象可
得出: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
x=-4.
师:这个结论是否是正确的
呢?
教师通过问题1、2,引导
学生证明上述结论正确.
通过对例1中二
次三项式的代数分
析,使
学生对二次函
数的直观感知上升到
理性认识的高度,更
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
数
形结合研究函数的
方法,初步培养学生
的画图、识图能力.
分析图象与x轴的
交点,一方面为描点
作图,另一方面为下节研究函数与方程,
不等式的关系做铺
垫.
对称性的教学设
计是为了启发学生完
成从直观到抽象、从
感性思维
到理性思维
的升华.教师让学生
经历“观察—发现
—验证—归纳”四
个过程,
感受数学的
严密性、科学性.
新
课
观察上表或图形回答:
1.关于x=-4对称的两个自变量的值
对应的函数值有什么特点?
答:相同.
2.-4-h 与-4+h (h>0) 关于 x=-
4对称吗?
分别计算-4-h与-4+h的函数
值,你能发现什么?
答:f (-4-h)=f
(-4+h).
得出性质:
直线 x=-4为该函数的对称轴.
函数在(-∞,-4]上是减函数,在
[-4,+∞)上是增函数.
小结例2中的函数性质:
1.开口.
2.最值.
3.顶点.
4.对称轴.
5.单调性.
学生模仿练习.老师巡回观
察点拨、解答学生疑难.
练习2(课本例3) 用配方法求函数
2
f (x)=3
x+2 x+1的最小值和图象的
对称轴,并说出它在哪个区间上是增函
数,在哪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解:f (x)=3 x
2
+2
x+1
2
2
=3(x+ x)+1
3
211
2
=3(x+ x+-)+1
399
1
2
2
=3(x+)+
33
12
所以 y=f(-)=,函数图象的对称轴
33
11
是直线 x=-,在(-∞,-]上是减
33
例2是二次函数中a<0的
类型,学生可类比例1,自己得
1
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3
出图象与性质.
例1与例2分别是二次函数
例2 研讨二次函数f
(x)=-x
2
-4x+3
中
a>0,a<0的两种类型,教
的性质与图象.
师引导学生填表,自己总结出二
次函数的性质表格,对比记忆.
小结
二次函数的性质.(表格见
课件)
例3板书详细的解题过程.
例3 已知二次函数
y=x
2
-x-6说出:
通过此例题,教师总结一元
小结函数性质,
将例1的分析条理化.
通过练习2,进一
步练习配方法以及巩
固二次函数的性质.
以表格的形式整
理二次函数性质,使
知识结构一目了然.
本例题
有两种方
法,方法一:在图象
中用区间分析法,方
法二;求一元二次方
新
课
程或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的方法.教师
(2) x 取哪些值时,y>0,
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在讲解时可根据学生
x 取哪些值时,y<0.
求二次方程ax
2
+bx+c=0
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解 (1)求使
y=0的 x 的值,即
的解,就是求二次函数:y=a x
2
和拓展.
2
求二次方程 x-x-6=0的所有根.
方法一:在图象
+bx+c(a≠0)的根;
方程的判别式
中用区间分析法是比
求不等式 a x
2
+b x+c<0
较简单的
一种方法,
=(-1)
2
-4×1×(-6)=25>0,
解得:x
1
=-2,x
2
=3.
的解集,就是求使二次函
数:y
通过此法可进一步培
(2)画出简图,函数的开口向上.
养学生的读图,识图
=ax
2
+bx+c(a≠0 )的函数值
从图
象上可以看出,它与x轴相交于两
能力,培养学生数形
小于0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点(-2,0),(3,0),这两点把x轴分成
结合的思想.
三段.
求不等式 a x
2
+b x+c>0
所以当x(-2,3)时,y<0.
的解集,就是求使二次函数
当x(-∞,-2)∪(3,+∞)时,y>0.
y=a
x
2
+b x+c(a≠0)的函数值
大于0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y
-2
o
3
x
学生模仿练习.老师巡回观
巩固用图象法解
察点拨、解答学生疑难.
-6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
骤.
练习3
下列函数自变量在什么范围内
取值时,函数值大于0、小于0或等于
利用表格总结,
0.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1) x 取哪些值时,y=0;
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
(1) y=x
2
+7 x-8;
(2)
y=-x
2
+2 x+8.
总结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
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格见课件).
小
结
1.二次函数的性质.
学生阅读课本畅谈本节课
2.一元
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
的收获,老师引导梳理,总结本
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节课的知识点.
3.数形结合研究二次函数的方法.
教材 P 84,练习
A组第
1、2题;
教材 P 85,练习 B
组1、2题(选做).
梳理总结也可针
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
进行强调和总结.
作
业
巩固拓展.
3.3 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会应用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及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函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模型.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教师
将四个例题与练习穿插在一起,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以及从实际问题
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我们前面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
数的图象与性质,下面学习几个函数应
用的例子.
例1 一种商品,如果单价不变,购买
8件商品需付120元,写出这种商品件
数
x 和总价值 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y=15 x, xN
例2
火车从北京站开出12 km 后,以
80 kmh
匀速行使.试写出火车总路程
s与作匀速运动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
s=12+80 t, t≥0
练习1 教材 P 87,练习第1、2题.
例3 某单位计划建筑一矩形围墙.现
有材料可筑墙的总长度为l,如果要使墙围出的面积最大,问矩形的长、宽各
等于多少?
解 设矩形长是 x,
1
则宽为 (l
-
2 x),
2
得矩形的面积为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接进
入课题.
新
课
师:提出问题,引导观察思
考:
1.
购买一件商品须付多少
元?
2. 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
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生:同桌交流,合作完成.
关键:找等量关系、列函数
关系式、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
围.
例3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分
析题意:
(1)设矩形长是 x,则宽为多
少?
(2)面积如何表达?它是个
例1、例2是一次
函数模型的应用,难
度较小,可让学生自
己解决.
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文字语言转
化为数学语言的能
力.
例3是二次函数最
值问题,以学生为主
题分析解题思路.
新
课
什么函数?如何求它的最大
值?
教师简单点拨,学生合作完
lll
=-[x
2
- x+(
)
2
-
( )
2
]
244
成.教师屏幕显示具体过程.
l
2
l
2
=-(x-)+.
416
教师引导学生
回忆二次函
数的配方过程.并强调配方法的
l
所以该函数在 x=
时取最大值,
4
几个关键步骤:
(1) 提系数;
l
2
l
且 S
max
=,这时宽也为
.即这个矩
164
(2) 所配常数为一次项系
数一半的平方.
l
形是边长等于 的正方形时,所围出
4
的面积最大.
例3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
总结解函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练习2
教材P88,练习第5题. 1. 设未知数(确定自变量
和函数);
例4
一家旅社有客房300间,每间房2.
找等量关系,列出函数
租20元,每天都客满.旅社欲提高档关系式;
次,并提高租金.如果每间房租增加23.
化简,整理成标准形式
元,客房出租数会减少10间.不考虑(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其他因素旅社将房间租金提高到多少4.
利用函数知识,求解(通
时,每天客房的租金收入最高. 常是最值问题);
解:设提高 x
个2元,则将有10 x5. 写出结论.
间客房空出,则客房租金总收入为:
y=(20+2 x)(300-10 x)
=-20 x
2
+600
x-200 x+6 000 对例4,老师须带领学生详
=-20(x
2
-20
x+100
-
100)+6 000
细分析题意,解题时只点拨如何
=-20(x-10)
2
+8 000.
假设未知量,启发学生讨论并尝
由此可得当 x=10时,y
max
=8
000,试解答.
即每间租金为20+10×2=40元时,每
天租金的总收入最高为8
000元.
练习3 教材P88,练习第8题.
l
-
2
x
l
S=x =-x
2
+ x
22
解函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设未知数(确定自变量和函数);
2. 找等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
学生阅读课本畅谈本节课
3.
化简,整理成标准形式(一次函
的收获,老师引导梳理,总结本
数,二次函数等);
节课的知识点.
4. 利用函数知识,求解(通常是最
值问题);
5.
写出结论.
教材 P 88,习题第3、4、7题.
函数最值问题是
函数应用中的重点同
时也
是难点,此题的
设计目的是为了突破
学生这一思维障
碍.提高学生的建模
能力
,同时进一步巩
固配方法在二次函数
中的应用.
在板书例题的过
程中,突出解题思路
与步骤.
对于例4的教学,让
学生读懂题意是解决
问题的关键.
每个例题
之后,
分别设计练习1,2,3,
让学生模仿例题解
答,强化数学建模思
想以
及熟练掌握函数
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小
结
梳理总结也可针
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
进行强调和总结.
作
业
巩固拓展.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1 有理指数(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律,并会进行有关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零指数幂、负整指数幂的定义.
【教学难点】
零指数幂及负整指数幂的定义过程,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
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教学法.在引入指数幂时,以在国际象棋棋盘上放米粒为导入素材,
既体现数学
的应用价值,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正整指数的运算法则中的
a
m
m
-
n
(m>n,a ≠ 0)
n
=a
a
这一法则出发,通过取消m>n的限制引入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定义,从而把正
整指数幂推广到整数
指数幂.在本节教学中,要以取消m>n这一条件为出发点,让学生积极大胆地猜想
,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
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在一个国际象棋棋盘上放一些米
粒,第一格放1粒,第2格放
2粒,
第3格放4粒……一直到第64格,那
么第64格应放多少粒米?
第1格放的米粒数是1;
第2格放的米粒数是2;
第3格放的米粒数是2×2;
2个2
第4格放的米粒数是2×2×2;
3个2
第5格放的米粒数是2×2×2×2;
……
4个2
第64格放的米粒数是2×2×2×…×2.
63个2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通过问题的引入
图片,明确教师提出的
问题,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过观察课件,归纳、探究答案. 趣.
在问题的分析过
师:通过上面的解题过程,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推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那么第6
4理的能力.
格放多少米粒,怎么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针对学生的
回答给予
点评.并归纳出第64为引出a
n
设下伏
格应放的米粒数为2
63
.
笔.
师:请用计算器求2
63
的值.
用计算器使问题
学生解答. 得到解决.
新
课
新
课
一、正整指数幂
1.定义
一般地,a
n
(nN
+
)
叫做a的n次
幂,a叫做幂的底数,n叫做幂的指
数.并且规定:
a
1
=a.
指数 (nN
+
)
a
n
幂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
此概念,用投影的形
式展现,学生容易联
学生理解概念. 想起以前的内容.
明确各部分的名
教师强调n是正整数. 称.通过强调n是正
整数,为零指数和负
整指数的引入作铺
垫.
底数
当n是正整数时,a
n
叫正整指数幂.
练习1 填空
(1) 2
3
×2
4
=
;a
m
a
n
= ; 学生回顾正整指数幂的运
(2)
(2
3
)
4
= ;(a
m
)
n
= ;
算法则,并尝试解决练习1、2. 通过练习,让学
练习1,学生分小组抢答;生回顾正整指数幂的2
4
a
m
(3)
3
= ;
n
=
(m>n,
2a
练习2,学生通过约分解得 运算律.
a≠0);
2
3
=1.
3
2
m
3
(4)
(xy)= ;(ab)= .
m
-
n
2
3
a
m
练习2 计算
3
.
师:如果取消
n
=a
2a
(m>n,a ≠ 0)
中m>n的限制,
如何通过指数的运算来表示? 由特殊到一般,
由具体的例子入手,<
br>3
-
3
2
3
=2=2
0
3
2
二、零指数幂 引出零指数幂的定
规定: 教师板书: 义.
a
0
=1 (a≠0) 零指数幂
a
0
=1 (a≠0).
练习3 填空 师:请同学们结合零指数幂突破思维困境,
(1)
8
0
= ; 的定义完成练习3. 引入零指数幂.
(2)
(-0.8)
0
= ; 学生解答.
练习4 式子
(a-b)
0
=1是否恒成教师强调练习4中,等式成
立?为什么?
立的条件,即a ≠ b.
练习5 计算 第2题的目的是
要让学生记住
2
3
2
3
(1)
4
; (2)
5
.
22
练习5,学生可通过约分解a
0
=1
(a≠0)
答. 中的a≠0这一条件.
师:实数m与n的大小关
系除了m>n,m=n还有m<
a
m
n.当m<n时,运算法则
n
=
a
三、负整指数幂
我们规定:
m
-
n
a一定成立吗?
教师板书课题.
新
课
1
a
-
1
= (a≠0)
a
1
a
-
n
=
n
(a≠0,
nN
+
)
a
练习6 填空
(1)
8
–2
= ;(2) (0.2)
-
3
= .
练习7
式子(a-b)
-
4
=
恒成立?为什么?
四、实数系
整数
有理数
分数
实数
无理数
1
是否
(a-b)
4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提出的
问题.
教师板书:负整指数幂
1
a
-
n
=
n
(a≠0, nN
+
),
a
并强调a的取值.
练习6由学生解答,练习7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解决.
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
点评,并强调练习7中的等式成
立的条件,即a ≠ b.
师:从数的分类可知,在定
义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以
后,我们就把正整
指数幂推广到
了整数指数幂的范围.
师:正整指数幂的运算法
则,对整数指数幂的运算仍然成
立.
板书运算法则.
a
m
通过演示将
n
的运算归
a
结到a
m
a
n
中去,即
a
m
=a
m
a
-
n
=a
m
+(–
n
)
=a
m
–
n
.
a
n
学生解答,练习8要求小组
合作解决.
教师在讲解上述题目时,应
再现每题运算过程中用到的运
算律.
回顾本节主要内容,加深理
解零指数和负整指数幂的概念、
牢记运算律.
类比零指数的引
入,负整指数的引入
就顺理成章了.
练习7是为了让
学生注意,在负整指
数幂中底数a的取值
范围.
重新回顾实数的
分类,展示幂指数的
推广过程,帮助学生
理解“把
正整指数幂
推广到了整数指数幂
的范围”这句话.
使学生对幂的运
算法则给予重新认
识.
突出本节知识,
突出运算法则.
简洁明了地概括
本节课的重要知识,
使学生易于理解记
忆.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五、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a
m
a
n
=a;
(a
m
)
n
=a
mn
;
(ab)
m
=a
m
b
m
.
练习8
(1)
(2x)
–2
= ;
(2) 0.001
–3
= ;
x
3
–2
(3)
(
2
)
= ;
r
x
2
(4)
2
= .
bc
m
+
n
小
结
1.指数幂的推广
零指数幂
正整指数幂
负整指数幂
整数指数幂
2.正整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对整数指数
幂仍然成立:
(1)
a
m
a
n
=a
m
+
n
;
(2) (a
m
)
n
=a
mn
;
(3)
(ab)
m
=a
m
b
m
.
作
业
必做题:P98,练习A 第1题,
选做题:P103,习题第1题(9).
标记作业.
针对学生实际,对课
后书面作业实施分层
设置,安排必做习题
和选
做习题两层.
4.1.1 有理指数(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会对根式、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用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
对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 <
br>在引入分数指数幂时,先讲方根的概念,根据方根的定义,得到根式具有的性质.在利用根式的运算
性质对根式的化简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并归纳其变形特点,进而由特殊情形归纳出一般规律.在对
根式的性质进行练习以后,为了解决运算的合理性,引入了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从而将指数幂推广到了有
理数范围.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后,将有理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考虑到职校学生的
实际情况,并没有给出严格的推证.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1.整数指数幂的概念.
a
n
=a
×
a
×
a
×
…
×a (n个a连乘);
a
0
=1 (a≠0);
1
-
a
n
=
n
(a≠0,nN
+
).
a
2.运算性质:
a
m
a
n
=a
m
+
n
;
(a
m
)
n
=a
mn
;
(ab)
m
=a
m
b
m
.
一、根式有关概念
定义:一般地,若 x
n
=a (n>1,nN),则
x 叫
做a 的 n 次方根.
例如:
(1)
由3
2
=9知,3是9的二次方根(平方根);
由(-3)
2
=9知,-3也是9的二次方根(平方根);
(2)
由(-5)
3
=-125知,-5是-125的三次方根
(立方根);
(3) 由6
4
=1 296知,6是1 296 的4次方根.
师生互动
师:上节课我们把正整
指数幂推广到了整数指数
幂,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整数
指
数幂推广到分数指数幂,
进而推广到有理指数幂和
实数指数幂呢?这节课我
们就来探讨
这个问题.
师:首先来复习一下上
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
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理解方根概念.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
进一步理解方根的概念.
设计意图
以旧引新
提出问题,引入
本节课题.
复习上节
所学内容.
引入方根
的概念为下一
步引入分数指
数做基础.
使学生加
深对方根概念
的理解,为总
结出结论作铺
新
课
新
课
有关结论:
(1)
当n为奇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为正数,负数
的n次方根为负数.记作:
垫.
由方根的
概念引入其数
n
x=a.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记法,为引入
(2)
当n为偶数时,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互为进一步理解根式的概念. 根式的概念作
相反数).记作:
准备.
n
x=±a.
(3)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引入根式、
(4) 0的任何次方根都为0. 根指数的概念.
nn
当a有意义时,a叫做根式,n叫根指数.
学生重新构建根式、根
n
正数a的正n次方根叫做a的n次算术根.
指数的概念,教师强调当a
n
4
3
有意义时,a叫做根式.
例如:2叫做2的3次算术根;-2不叫根
式,因为它是没有意义的.
二、根式的性质
n
n
(1)
(a)=a.
5
学生理解根式的性质,
3
35
例如,(27)=27,(-3)=-3.
将数学语
通过实例演示,将性质应用
言(符号)转化为
到运算之中.
n
n
(2) 当n为奇数时,a=a;
使学
教师用语言叙述根式<
br>文字语言,
生加深对性质
a(a≥0)
n
性质:
当n为偶数时,a
n
=|a| =
.
-a(a<0)
(1) 实数a的n次方根的n
的理解.
3
次幂是它本身;
3
3
3
例如:(-5)=-5,
2
=2;
(2)
n为奇数时,实数a的n
4
次幂的n次方根是a本身;
24
5=5,(-3)=|-3|=3.
n为偶数时,实数a的n次
观察下面的运算:
设置障碍,
幂的n次方根是a的绝对
11
使学生积极寻
值.
3
3
3
3
(a)=a=a ①
找解决途径,从
22
而调动学生思
3
3
3
3
(a)=a=a
2
②
维的积极性.
学生认真观察.
上面两式的运算,用到了法则
(a
m
)
n
=a
mn
,
但无法用整数指数幂来解释,但是①式的含义是
通过教师
11
学生
找到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引导,
33
a连乘3次得到a,所以a可以看作是
a的3次方
使运算合理的
寻找解惑途径.
22
途径.
33
2
根;②式的含义是a连乘3次得到a,所以a可
以看作是a
2
的3次方根.
因此我们规定
12
引入正分
33
2
33
a=a,a=a,
数指数幂的概
以使运算合理. 念.
新
课
三、分数指数幂
一般地,我们规定: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特殊到一般,积极构建分
1
数指数幂的概念.
n
n
a=a (a>0);
m
n
m
n
n
m
a=a=(a)
(a>0,m,nN
+
,
m
且 为既约分数).
n
m
-
1
n
a=
m
(a>0,m,nN
+
,
师:负整数指数幂是怎
n
a
么定义的?如何来定义负
分数指数幂呢?
m
且 为既约分数) .
n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类比负整指数幂的定义,形
成负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四、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1)
a
α
a
β
=a
α
+
β
;
师:至此,我们把整数
(2) (a
α
)
β
=a
α
β
; 指数幂推广到了有理指数
(3) (a b)
α
=a
α
b
α
. 幂.有理指数幂还可以推广
以上a
α
,a<
br>β
中,a>0,b>0,且α,β为任意实数. 到实数指数幂.使学生形成
实数指数幂的概念.
练习1
3+2
32
555
8×8 =8=8
1
=8;
21
学生做练习.
33
22
8=(8)=2=4;
111111
1
+++
36
236236
33×3
×3=3×3×3×3
=
3=3
2
=
9;
213
21
3
3
4
3
4
34<
br>3
(ab)=(a)·(b)=a
2
b.
例1 利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01):
2
2
3
-
(1) 0.2
1.52
; (2) 3.14;
(3) 3.1.
教师讲解例1第(1)题
的操作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完成例
例2 利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函数值.
1第(2)、(3)题,学习用计算
已知 f (x)=2.71
x
,求 f
(-3),f (-2),f(-1),工具来求指数幂 a
b
的值.
f
(1),f (2),f (3) (精确到0.00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练习2
教材 P 98,练习A组 第3题,练习B组第3题.
类比负整
数指数幂的定
义,引入负分数
指数幂的概念.
将有理指
数幂推广到实
数指数幂,并给
出实数指数幂
的运算法则.
加深对有
理指数幂的理
解,并使学生进
一步掌握指数
幂的运算法则.
使学生掌
握函数型计算
器的使用.
使学生进
一步巩固函数
计算器的使用
方法.
小
结
1.
根式
2.
正整指数幂
分数指数幂
零指数幂
负整指数幂
整数指数幂
有理指数幂
分数指数幂
实数指数幂
3.利用函数型计算器求 a
b
的值.
学生在教师
的引导下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
深理解根式和分数指数幂
的概念;理顺实数指数幂
的
推广过程;回顾计算器的使
用方法.
简洁明了
地概括本节课
的重要知识,便
于学生理解记
忆.
理顺本节
指数幂的推广
思路,使学生思
维清晰.
作
业
必做题:教材 P 98,练习 B 组第1题;
选做题:教材 P 98,练习 B 组第2题.
针对学生
实际,对课后书
面作业实施分
层设置,安排基
本练习题和选
做题两层.
4.1.2 幂函数举例
【教学目标】
1.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求幂函数的定义域,会画简单幂函数的图象.
2.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作图、读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幂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
会求幂函数的定义域,会画简单幂函数的图象.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1
从函数
y=x,y=x
2
,y=等导入,通过观察这类函数的解析式,归纳其共性,引入幂函数的概念
.在
x
例1求函数的定义域中,对于分数指数及负整指数的幂函数要转化为分式或根式的形式,
讲解时,注意引
导,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归纳总结规律.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性质的有利工具
,教师在讲授例
2时,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函数的图象,并从本例中找出幂函数的
某些性质.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1.指数幂
a
n
=a×a×a×…×a (n个a连乘)
a
0
=1;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上
节内容,为本
节学习做准
备.
通过实
例引入本节
课题,确定本
节的学习目
标.
学生在教师的引
导下,回顾指数幂的
有关定义及运算法
则.
1
a
-
n
=
n
(a≠0,
nN
+
);
a
1
n
n
a=a (a>0);
m
m
n
m
n
a=a
(a>0,m,n∈N
+
,且为既约分数);
n
m
-
1m
n
a=
m
(a>0,m,n∈N
+
,且为既约分数).
师:以上函数表
n
n
a
达式的共同特征是什
2.观察函数
么?你还能举出类似
-
1
的函数吗?
y=x
2
,y=x
3
,y=x 及 y=x.
学生观察函数的
表达式,回答教师提
出的问题.
一、幂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
y=x
的函数我们称为幂函数.
学生在教师的引
导下归纳幂函数的概
念.
新
课
由学生
自己归纳幂
函数的概念,有利于他们
把握和理解
新
课
练习1 判断下列函数是不是幂函数
新概念.
学生回答练习1,
3
进一步理解幂函数的使学生
5
(1) y=2
x; (2) y=2 x;
概念. 针对学生的回加强对幂函
7
答,教师结合
定义点数概念的理
8
2
(3) y=x; (4) y=x+3.
评.
解.
例1 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例
2
(1) y=x
3
;
(2) y=x;
利用指数幂的有关定题演示,使学
3
义,师生共同完成例生进一步
掌
-
2
-
2
(3) y=x; (4) y=x.
题. 握求幂函数
解:(1) 函数y=x
3
的定义域为R;
学生寻找规律,定义域的方
1
形成解题规律. 法.
2
(2)
函数y=x,即y=x ,定义域为[0,+∞);
师:由上例我们
1
-
2
(3) 函数y=x,即y=
2
,定义域为(-∞,0)∪(0,
x
可以看出,当幂函数
+∞);
的指数
为负整数
时,一般是先将函数
3
-
1
2
(4) 函数 y=x,即
y=
3
,其定义域为(0,+∞).
表达式转化为分式形
x
式;当幂函数的指数
为分数时,一般是总结规
练习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先将函数表达式转化律.
41
为根式,然后再来求
--
32
-
3
(1) y=x; (2) y=x; (3)
y=x
.
函数的定义域.
教师根据学生的
二、幂函数的性质 解答进行点评,并给
例2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予相应评价.
1
师:函数图象可
2
(1) y=x; (2) y=x;
以直观反映函数性
-
1
质,是研究函数性质使学生
(3)
y=x
2
; (4) y=x.
的有利工具,请同学应用刚学过
们回顾一下,作函数的新知识.
(1)列表: 图象分为哪三步?
学生回答.
x …
-3
0 1 2
…
-2
-1
学生分组完成列
…
-3
0 1 2 3 …
y=x -2 -1
表.
1
… 1 1.41
1.73 …
y=x
2
回顾作
… 9 4 1 0 1 4
9 …
y=x
2
图过程,进一
步明确函数
1111
-1
…
- -
1 …
y=x -1
3223
图象是研究
函数性质的
有利工具.
(2)描点;
2
新
课
小
结
(3)连线.
幂函数的性质
幂函数随幂指数α的取值不同,它们的性质和图
象也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共性,例如,所有的幂函
数都通过点(1,1),都经过第一象限等.
练习3 画出函数y=x的图象,并指出其奇偶性、单
调性.
3
4
师生共同完成描
点和连线,有条件的
学校可利用计算机进
行作图.
教师结合函数图
象说明幂函数的性
质.
学生在教师的引
导下完成练习.
师生共同回顾幂
函数的概念,定义域
的求法以及幂函数的
图象和性质.
在画图
过程中,学会
与人合作.
使学生
对幂函数的
性质有简单
的了解.
复习作
图过程,并强
化学生读图
能力培养.
简洁明了概
括本节课的
重要知识,学
生易于理解
记忆.
基
于学
生实际,对课
后书面作业
实施分层设
置的同时设
置了计算机上的练习,让
学生自己在
操作过程中
寻找学习的
乐趣.
1.幂函数的定义
2.求幂函数的定义域
3.通过幂函数的图象分析幂函数的性质
1.教材 P 100,练习A 第1题.
2.计算机上的练习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
3
与y=x 的图象,
作业
并指数这两个函数各有什么性质以及它们的图象关系
(操作步骤参照教材172页).
3
4.1.3 指数函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由生活中
的真实例子导入新课,引入指数函数的定义,并通过一组练习深化指数函数的定义.先
通过列表——描点
——连线得到指数函数的图象,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
的性质.为了加强
学生对函数性质的应用,增加了一道求函数定义域的例题,然后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
体现练为主线,讲
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
过1年
剩留的质量约是原来的84%.试写出这种
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解析式.
师生互动
教师分析解题的
过程,得到y=0.84
x
.
设计意图
通过实例引
入,让学生得到
指数函数的一些
特征,从而有了
感性认识,对理
解和掌握指数函
数的定义、性质
会起
到很好的帮
助作用.
由实例的引
入,进而归纳出
这种自变量在指
数
位置上的函数
——指数函数.
对于a>0,
且a≠1这一点,
学生容易忽略,
通过讨论研究,
新
课
一、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y=a
x
(a>0且a1,xR)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定义域为R.
探究1
y=2×3
x
是指数函数吗?
探究2
为什么要规定a>0,且a≠1呢?
(1) 若a=0,
则当x>0时,a
x
=0;
当x≤0时,a
x
无意义.
教师板书课题.
通过探究问题,教
师强
调指数函数的解
析式y=a
x
中,a
x
的系
数是1.
学生分组合作探
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教
师在学生分组探究的
过程中
要注意巡视指
新
课
(2) 若a<0,
则对于x的某些数值,可使a
x
无意义.
导.
11
如 (-2)
x
,这时对于x=
,x= ,…等等,
42
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
(3)
若a=1,
则对于任何xR,a
x
=1,是一个常量,没有
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a>0且
a1.
在规定以后,对于任何xR,a
x
都有意义,
且
a
x
>0. 因此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
(0,+∞).
练习1 指出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
(1) y=43
x
;
(2) y=
x
;
(3) y=0.3
x
; (4)
y=x
3
.
师:函数的图象是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研究函数性
质的有力
那么指数函数的
1
x
工具,
x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
作出函数y=2和y=()
2
图象是怎样的?如何
的图象.
作指数函数的图象
(1)列表:略. 呢?
(2)描点:略.
(3)连线:略.
教师引导学生一
起把描出的点用光滑
y
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
1
x
指数函数y=2
x
的图
y=()
x
y=2
2
9
象.
8
7
重复描点、连线的
6
步骤,在同一坐标系中
5
4
3
2
1
O
-3
-2
-1
1
2
3
x
1
练习2
作函数y=3
x
与y=()
x
的图象.
3
可以加深学生的
印象,从而把新
旧知识衔接得更
好.同时又可以
强化学生对指数
函数的定义的理
解记忆.
让学生完成
画图过程,从画
图过程中加深对
指数函数的感性
认识.
有条件的学
校可以让学生通
过计算机画图软
1
完成指数函数y=()
x
2
件上机操作.
的图象.
请同学分组完成
练习2,教师巡查指导.
学生完成题目后,
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
的解答投影到屏幕.
师:指数函数:
1
y=2
x
,y=()
x
,y=3
x<
br>2
新
课
探究3
11
观察y=2
x
,y=()
x
,y=3
x
与y=()
x
的图象,
23
么共同的特征?又有
哪些不同?
找出图象特征.
(1) 图象向左右无限延伸;
(2) 图象在x轴上方,向上无限延伸,向下无限接
师:你能用学过的
近于x轴;
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些
函数的性质吗?
(3) 图象都经过点(0,1);
教师引导学生用
(4) a=2或a=3时,从左向右看图象逐渐上升;
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些
11
a= 或a= 时,从左向右看图象逐渐下降.
函数的性质.
23
探究4
(1)“图象向左右无限延伸”揭示了“函数的定义
域为R”;
(2)“图象在x轴上方,向上无限延伸,向下无限
学生分组,采用小
接近
于x轴”揭示了“函数的值域为(0,+∞);
组合作形式完成.
(3)“图象都经过点(0,1)”揭示了“当x=0时,
a
x
=1”;
(4)
“a=2或a=3时,从左向右看图象逐渐上升;
11
a= 或a=
时,从左向右看图象逐渐下降”揭
23
示了“当a>1时,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当0<a
<1时,指数函数是减函数”.
表4-1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师生共同完成该
a>1
0<a<1
表.
y y
图
象
(0,1)
y=1 y=1 (0,1)
x x
O O
定义
R
域
值域
(0,+)
(0,1)
定点
增函数 减函数
单调
x≥0时,y≥1; X≥0时,0<y≤1;
性
x<0时,0<y<1 x<0时,y>1
练习3
全体学生一起回
(1) 指数函数y=a
x
,当
时,函数是增
答.
函数;当 时,函数是减函数.
1与y=()
x
的图象有什
3
为了学习指
数函数的性质,
先引导学生观察
四个函数的图象
特征,从而顺理
成章地总结出指
数函数的性质
,
这符合人认识问
题的一般规律:
由特殊到一般,
学生很容易接
受.
锻炼学生的
口头表达能力以
及文字语言与数
学语言的转化能
力.
设置本练习
其目的为了进一
步强化学生对指
新
课
(2)若函数f(x)=(a+1)
x
是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
是
.
例1 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
的大小:
(1)
1.7
2.5
和1.7
3
; (2) 0.8和0.8.
解
(1) 考察函数y=1.7
x
,
它在实数集上是增函数.
因为
2.5<3,所以 1.7
2.5
<1.7
3
.
请同学们用函数的图象来验证一下答案是否
正确?
(2)
考察函数y=0.8
x
,
它在实数集上是减函数.
因为
-0.1>-0.2,
所以 0.8<0.8.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答案是否正确?
练习4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 0.7
0.8
0.7
0.7
;
(2)
1.1 1.1;
(3) 如果2
n
<2
m
,则n m.
例2 求函数 y=3
x
-3 的定义域.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有
3
x
-3≥0,
所以
3
x
≥3,
所以 x≥1.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1,+∞).
-
2.1
-
2<
br>-
0.1
-
0.2
-
0.1
-
0.2
小
结
练习5 求函数
y=2
x
-4 的定义域.
1.指数函数的定义;
2.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应用:
(1) 比较大小;
(2)
求函数的定义域.
1. 必做题:教材 P102,练习 A 组 第2题;
选做题:教材
P102,练习 B 组 第2题.
2.计算机上的练习
1
在同一坐标
系中画出函数y=10
x
与y=()
x
的图
10
象,并指出
这两个函数各有什么性质以及它们的
图象关系(操作步骤参照教材167页).
数函数性质的掌
握.
教师强调:对于比
较大小的问题,若是底通过构造指
数相同,通过构造一个数函数来比较两
指数函数,用指数函数值的大小,并让
单调性来
解决. 学生采用不同的
途径来进行检
学生画图验证. 验.
学生用计算器验
证.
学生练习并解答.
学生体会求定义增加本例为
域的方法. 学生顺利解答课
后相关练习及习
题做基础.
加深训练.
师生共同回顾本
节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
与性质.
标记作业.
简洁明了概
括本节课的重要
知识,学生易于
理解记忆.
针对学生实
际,对课后书面
作业实施分层设
置,安排基本练
习题和计算机上<
br>的练习两层.
作
业
4.2.1 对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转化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3.
通过对数概念的建立,明确事物的辩证发展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及性质的理解掌握.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分组合作教
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精神,要给学生提
供各种可能的参与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
从实例出发,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
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
理解重点,更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
习的主动权.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1.庄子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
世不竭.
(1)取5次,还有多长?
(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2.细胞分裂问题,经过几次分裂后细
胞的个数为4 096个?
2
x
=4 096.
新
课
师生互动
学生通过课件的演
示,在教师的带领下明确
问题内涵.
师:这两个问题都是
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
数的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实例引
入,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展示分析问题的过
程,化解问题的难度,
使学生通过寻找规律,
归
纳问题的答案.
准确理解对数定义
中底数的限制,为以后
对数函数定义域的确定
作
准备.同时注意对数
的书写,避免因书写不
规范而产生的错误.
一、对数的概念
教师给出对数的定
一般地,如果a (a>0且a≠1)的b
义,并举例说明:
因为4
2
=16,所以2
次幂等于N,即
a
b
=N,那么幂指数 b
是以4为底16的对数;
叫做以a为底
N的对数.
因为4
3
=64,所以3
是以4为底64的对数.
“以a为底 N的对数b”记作
b=log
a
N (a>0且a≠1),
教师强调规范的书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写格式,底数的限制,并
引导学生讨论真数N的取
注意:
值.
(1) 底数的限制:a>0且a≠1;
新
课
(2) 对数的书写格式;
(3)
对数的真数大于零.
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由对数的定义可知,
a
b
=N与b=
让学生了解对数式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与指数式的关系,明确<
br>归纳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对数式与指数式形式的
log
a
N两个等式所表示的是a
,b,N三
转换关系.
区别;a,b和N位置的
个量之间的同一关系的两种不同表示
不同,及它们的含义.互
化体现了等价转化的数
形式.例如:3
2
=9
2=log
3
9.
学生分组合作并抢学思想.
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答.
a
b
=N b=log
a
N
练习1
本练习由学生独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
(1) 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思考完成,从而使学生熟时归纳总结其中的规
2
2
=4;
6
2
=36;
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律,为学习对数的性质
7.6
0
=1;
3
4
=81.
互转化,加深对对数的概做准备.
(2)
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念的理解.并要求每位学
log
3
9=2;
log
4
16=2;
生会对数式与指数式互
log
5
125=3; log
7
49=2.
化.
练习2 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 其
中
a>0且 a≠1):
2
1
=2;
a
1
=a;
6
0
=1;
a
0
=1.
三、对数的性质
师:通过练习二,你
(1) log
a
a=1,即底数的对数等于1;
能得到什么结论?
(2)
log
a
1=0,即1的对数等于零;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
(3) 0和负数没有对数.
结论.
1
例1 求log2
2,log
2
1,log
2
16,log
2
.
2
解 (1) 因为 2
1
=2,
学生解答. 由学生从特殊到一
所以 log
2
2=1;
般,归纳出对数的性质.
(2) 因为 2
0
=1,所以
log
2
1=0;
对提出的问题要求
(3) 因为
2
4
=16,所以 log
2
16=4;
小组合作解决.
11
-
1
(4) 因为 2=,所以
log
2
=-1.
22
师:强调lg
N的底数是
四、常用对数
10,而不是没有底数
.
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为
了简便,log
10
N简记作 lg
N
.
例2 求lg 10,lg 100,lg 0.01.
解 (1) 因为
10
1
=10,
掌握常用对数的特
所以 lg10=1;
殊表示.
(2) 因为 10
2
=100,所以 lg100=2;
-
2
(3) 因为 10=0.01,所以lg0.01=-2.
学习应用计算器求
例 3 利用计算器求对数(精确到
学生抢答.
对数,让学生体会常用
新
课
小
结
0.000 1).
lg2 001;
lg0.618;
lg0.004; lg396.5.
练习3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lg1+lg10+lg100;
(2)
lg0.1+lg0.01+lg0.001.
一、对数
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式
a
b
=N b=log
a
N
三、常用对数
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简
记作 lg
N
.
学生独立完成.
对数的方便性.
知识强化训练.
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本
节课的要点,使学生更
加明确本节课的要点.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主要
内容,加深理解对数的概
念、牢记指对关系式.
作
业
必做题:教材P108,练习B组第1题;
选做题:教材P108,练习B组第3题.
结合学生实际,书
面作业实施分层设置,
安排基本练习题和选做
题.
4.2.2 积、商、幂的对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并会进行有关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
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采用引导发现式教学方
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原则.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的点拨启发,使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合
作中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
作能力和集体主义情操.通过设置三组“低台阶,小坡度”的练习,满足各
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培
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1.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抢
答,使全体学生回
顾有关旧知识,为
对数性质的推导铺
平道路.
在探究积、商、
幂的对数过程中,
主要运用指
数式与
对数式的相互转
换,因此在复习中
要强化这一知识
点.
小组讨论的过
程,是一个团结协
作的过程,培养学
生的团队精神和团
结合作能力.
师:以前,我们学习过数的
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若指数式
a
b
=N,则 log
a
N=b.
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都有自
2.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己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法则,那
(1)
a
m
a
n
=a
m
+
n
;
么,我们刚学习的对数运算有什
(2)
(a
m
)
n
=a
mn
; 么样的运算法则呢?
(3) (ab)
m
=a
m
b
m
.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
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学生抢答.
新
课
探究1 已知 log
a
M,log
a
N
(M,N>
0),求 log
a
MN.
解 设
log
a
M=p,log
a
N=q,
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得
M=a
p
,N=a
q
,
+
因为
MN=a
p
a
q
=a
pq
,
所以
log
a
(MN)
=p+q=log
a
M+log
a
N.
探究2 已知
N
1
,N
2
… N
k
都是大于
0的数,log<
br>a
(N
1
N
2
… N
k
)等于什么?
结论:
log
a
(N
1
N
2
…N
k
)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学生通
过小组讨论,归纳,探究问题的
答案.
在学生探究后,教师给出问
题的解答过程.
学生解答,分组合作.教师
巡视并给予指导.
新
课
=log
a
N
1+log
a
N
2
+…+log
a
N
k
.
探究3
已知 log
a
M,log
a
N
(M,N>0).
M
求 log
a
.
N
解 设
log
a
M=p,log
a
N=q.
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得
M=a
p
,N=a
q
.
学生通过讨论后,教师给出
解答过程.
Ma
p
因为 =
q
=a
p
-
q
,
Na
M
所以
log
a
N
=p
-
q=log
a
M-log
a
N.
探究4
已知 log
a
M (M>0),求 log
a
M
b
.
解 设 log
a
M=p,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M=a
p
.
因为
M
b
=(a
p
)
b
=a
bp
,
所以 log
a
M
b
=b p=b log
a
M.
即 log
a
M
b
=b log
a
M.
结论:
(1) log
a
M
N=log
a
M+log
a
N
.
(M>0,N>0) 教
师引导学生对探究问题
引申:log
a
(N
1
N
2
…N
k
) 做总结,并写出结论,学生在总
=log
a
N
1
+log
a
N
2
+…+log
a
N
k. 结的过程中理解、记忆公式.
(N
1
>0,N
2
>0,…N
k
>0)
正因数积的对数等于各因数对数
的和.
M
(2)
log
a
=log
a
M-log
a
N
.
N
(M>0,N>0)
两个正数商的对数等于被除数的
对数减去除数的对数.
(3) log
a
M
b
=b
log
a
M
.
(M>0,N>0)
正数幂的对数等于幂的指数乘以
幂的底数的对数.
例1 用
log
a
x,log
a
y,log
a
z 表示下
列各式: 学生解答,教师对学生的解
答给予评价.
xy
(1) log
a
;
z
(2) log
a
(x
3
y
5
);
x
(3) log
a
;
yz
板书结论,有
利于学生比较记
忆.
明确各部分的
名称,通过强调各
部分的名称使学生
正确理解公式.
通过练习,让
学生理解对数的运
算法则.并会熟练
应用.
新
课
x
2
y
(4) log
a
.
3
z
解 (1) log
a
xy
=log
a
(x y)
-
log
a
z
z
=log
a
x+log
a
y
-
log
a
z;
(2)
log
a
(x
3
y
5
)=log
a
x
3
+log
a
y
5
=3 log
a
x+5 log
a
y;
(3) log
a
x
=log
a
x -log
a
(y z)
yz
=log
a
x
-(log
a
y+log
a
z)
1
= log
a
x-log
a
y-log
a
z;
2
x
2
y
-
(4)
log
a
=log
a
(x
2
y
2
z
3
)
3
z
11
-
=log
a
x
2
+log
a
y
2
+log
a
z
3
11
1
2
11
=2 log
a
x+
log
a
y
-
log
a
z.
23
练习1 请用 lg x,lg y,lg z,
lg(x+y),lg(x-y) 表示下列各式:
(1) lg(x y z);
(2) lg (x+y) z;
(3) lg (x
2
-y
2
)
例2 计算:
5
lg100;
log
2
(4
7
×2
5
).
解 lg100
12
= lg 100=;
55
log
2
(4
7
×2
5
)
=log
2
4
7
+log
2
2
5
=7 log
2
4+5 log
2
2
=14+5
=19.
练习2 计算
(1)
log
3
(27×9
2
);
(2) lg
100
2
;
(3) log
2
6-log
2
3;
(4) lg 5+lg 2.
5
教师用投影仪显示练习,对
照对数的运算法则,要求学生分
组合作,并抢答.
学生解答,对问题3、4要
求小组合作解决.
教师点评突出本节知识点,
突出运算法则.
培养学生的竞
争意识,勇于显示
自己.
x y
2
; (4) lg .
z
小
结
1.log
a
M
N=log
a
M+log
a
N
M
2.log
a
=log
a
M-log
a
N
N
3.log
a
M
b
=b
log
a
M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主要内
容,加深理解、牢记运算律.
简洁明了概括
本节课的重要知
识,学生易于理解
记忆.
针对学生实
际,对课后书面作
业实施分层设置.
作
业
必做题:
教材P110,练习B组第 1、2题;
选做题:
教材P110,练习B组第3题.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教学目标】
1.
掌握换底公式,了解自然对数,能利用换底公式求对数值.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发现、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换底公式.
【教学难点】
利用换底公式求值、化简及证明.
【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并利用多媒体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通
过一个特殊例子导出课题.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师应多引导,多启发,与学生之间进行适当交流
和讨论
,在应用换底公式时可设定不同层次的题目,让各层次同学都能掌握公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
和运用公式的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导
入
教学内容
在生物科学中,常常要研究
某种细胞的分裂问题:
某种细胞第1次分裂,1个
分裂为2个,第二次分裂,2个
分裂为4个……,问经过多少次
分裂,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的
总
数为4 096个?
将对数式转化为指数式:
4
096=2
x
.
两边取常用对数得
lg 4 096=lg
2
x
.
即 lg 4 096=x lg 2
x=
lg 4096
lg 2
师生互动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回顾4.2.1节
的引入实例,并提出问题.
师:该问题也就是如果知道最终
分裂得到的细胞y = 4
096个,我们
能否求出分裂的次数x?
生:log
2
y=x.
师:像 log
2
4 096
这样的对数值,
是不能直接从常用对数表中查出也不
能用计算器求出的.怎么办?
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方式.
师: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求常用
对数的值,那么能否将所
求以2为底
的对数换成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
师:如何换底?
设计意图
=12
通过对数的应用
例子,提出新的问题
激发学生好奇心,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出和本节课密
切相关的问题,让学
生思考,充分发挥学
习小组的作用,展开
热烈的讨论.
特殊例子的推导
学生分组
讨论,思考求
x
的思路,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学习后面的换底公
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给出问式打好基础.
题的解答过程.
教师板书课题.
换底公式的证明
不做教学要求,教师
可针对学生的情况取
舍.
使学生对换底公
式的底数有清醒的认
识即大于零且不等于
1.
新
课
一、对数的换底公式
一般地,有下面的公式
log
a
N
log
b
N=.
log
a
b
注意
(1) 成立前提:
教师强调使用换底公式要注意的
两个问题,使学生对两项注意有深刻
b>0且
b≠1,a>0,且a≠1.
认识.
(2) 公式应用:对数换底公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