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试卷(最新编辑)
会计电算化考试题型-小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试
卷
按照最新审定改版教材编写
试卷说明:
本套试卷是按照2013教育部最新版教材编写,试卷内容详细考点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也可以随意编辑。
试卷目录: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2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2套)
第1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认真读题,专心填写。(每空2分,共22分)
1.下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上”“正”或“左”)
2.下面是用小正方体搭建的一些几何体。
(1) (
)从左面看到的是,( )从正面看到的是
(2)
如果从正面看到的和⑤相同,用4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有( )
种不同的摆法。
3.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只能看到( )个面。
4.用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
搭这个几何体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 )个小正
方体。
5.
(1) 在图1中添上一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使得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
变,有(
)种不同的摆法。
(2)
在图2中添上一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使得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
变,有( )种不同的摆法。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每题3分,共15分)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物体,一定是由3个正方体组成
的。
( )
2. 一个物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一定不相同。 ( )
3.不同的物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也可能是不同的。
( )
4.由3个摆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那么这3个只
有2种摆法。
( )
5.一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由4个正方体
摆成的。
(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6题6分,其余每题3分,共21分)
1.如图,它
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
移走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新几何体与从正
面、上面和左
面观察原几何体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B.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C.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D.从任何一面看到的图形都发生了改变
2.
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的是
从左面看到的是
( )符合要求。
,
,从上面看到的是。下面的摆法中,
3.用
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
从上面看是,从右面看是
,
,这
个立体图形是( )。
4.给左边的立体图形添一个
法正确的是( )。
,使得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添
5.
一个立体图形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从左面看形状是
,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
)种不同的搭法。
A.3 B.6 C.7 D.8
6.
如图所示,是由几个相同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
形,小正方形内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
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
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 ),从右面看是( )。
四、动手实践,操作应用。(1题12分,2题6分,共18分)
1.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2.如图
是由几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所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
体的个数,在下列方
格图中画出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24分)
1.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几个物体。
(1)
从正面和左面看都是的有( )。
。
。
(2) ( )和(
)从上面看是
(3) 从正面看( )和从上面看( )都是
(4) 如果从正面看到的和⑥一样,用5个正方体摆,摆成两行,有
(
)种不同的摆法。
2.一个几何体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是,要摆成这样的
几何体,至少需要
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3.
搭的这组积木,从正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
4.用4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立体图形(如下图),
从正面和左面看都
是。你能在这个立体图形上再添一个小正方体,使它从正面
吗?画出添了一个
小正方体后,从上面看到的和左面看还是
形状。
答案
一、1. 左 上 正
2.(1) ①⑤ ① (2) 4
3.3 4. 6 9
5.(1) 6 (2) 4
二、1.× 2.× 3.√
4.× 5.√
三、1.C 2.B 3.C 4.B 5.A 6.B C
四、1.
2.
五、1. (1)① (2)⑤ ⑥ (3)⑤ ④ (4)6
2.最少需要6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8个小正方体。
3.④ ① 4. 能。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
因数是(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 )
2.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既是3
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要使17
□50同是被2、3、5的倍数,□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4.9的因数有( )这些因数中,(
)既是奇数,又是
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一个四位
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上是最小
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
写作( )。
6.3007至少要加上( )就是3的倍数。
7.如果a的最大因数是19,b的最小倍数是1,则a+b的和的所有因数有
(
)a-b的差的所有因数有( )
8.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和( )。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既是质数也是偶数。
( )
2.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 )
3.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4.A
÷B=5,所以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 )
5.在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5的倍数。 (
)
6.523的个位上是3,所以523是3的倍数。
( )
7.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
8.一个数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上一定是0。
( )
9.自然数a的最大因数是a,最小倍数也是a。
( )
10.所有的质数加上1后,就变成了合数。
( )
三、反复比较、慎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0以内既是奇数,也是合数的数是( ) 。
①9 ②2
③7
2.29是( )。
①奇数,也是质数 ②偶数,也是质数
③合数
3.
某班的学生无论分成6人一组或4人一组,都刚好分完,则下列(
)可能是这个
班的人数
。
① 30 ②60 ③40
4.100以内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 )。
①75 ②90
③95
5.a+3的和是奇数,a一定是( )。
①质数 ②合数 ③奇数
④偶数
6.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 )。
①2×0.25=0.5
②2×25=50 ③2×0=0
7.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
①6
②12 ③24 ④144
8.
两个不同的自然数(0除外)的公因数一定
( )
公倍数
。
①大于 ②等于 ③小于
9.最小的合数是( )。
①2 ②4 ③9
10.从0、
1、4、5这四个数字中选择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
数的三位教,有(
)种不同的组法。
①2 ②4 ③3 ④
5
四、细心观察,精确套圈。
51 77 13 25 19
88 111 2 57 49 62 23
质数
合数 奇数 偶数
五、看清要求,慎重答题。
(1)在圈内写上合适的数。
60的因数
50以内6的倍数
(2)从四张数字卡片中选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最少写出4个),使它符
合题目要求。
①奇数:
②偶数: ;
③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 ;
④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
⑤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
⑥组成的数有因数2和5
;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五年级有48名同学报名参加义务劳动.老师让他们自己
分成人数相等的若
干小组,要求组数大于2,小于10.可以分成几组
?
2. 五(1)班6名同学去给小树苗浇水,小树苗不到30棵,他们发现每人浇水
棵数相同,这批小树苗可能有多少棵?
3.
4.猜一猜:小红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第一位是最小的质数,第二位的因数只有1和3,第
三位既不是合数也不是
质数,第四位是10以内最大的奇数,第五位的最大的因数是8,第六位是
10以内3的倍数的同时又是偶数,第七位是10以内最大的合数。
第3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认真读题,专心填写。(3,4题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3
分)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焊接一个长8
cm、宽6 cm、高2 cm的长方体框架,至少要用
( )cm的铁丝。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面积是56( )。
小明家7月份的天然气用量为20( )。
一根木料长2( )。
一个色拉油油桶的容积是5( )。
一瓶糖浆是100( )。
一个橡皮擦的体积是10(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290
cm
2
=( )dm
2
509 L=(
)mL=( )m
3
8608 dm
3
=(
)m
3
( )dm
3
0.09 m
3
=(
)L=( )mL
4 m
3
50 dm
3
=(
)m
3
2080 mL=( )L( )mL
5.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50 dm
2
,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m
2
,
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m,体积是(
)m
3
。
6.一个长12 cm、宽9 cm、高7
cm的长方体的六个面中最大面的面
积是( ),最小面的面积是( )。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棱长和扩大到原来的
(
)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它的体积扩大
到原来的( )倍。
8.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0.9 m
2
,高是6 dm,它的体积是(
)dm
3
。
9.一根长2 m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三段后,表面积增加2.4
dm
2
,原
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dm
3
。
10.
将50 L水倒入长8 dm、宽5 dm、深2 dm的鱼缸里,水面离鱼
缸口( )分米。
11.一个长6分米、宽5分米、高1.2米的啤酒桶内装满啤酒,再倒
入容积是600
mL的啤酒杯,可以装满( )杯。
12.将棱长为4 dm的正方体木块可以切成(
)个棱长是2 dm的小
正方体。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5分)
1.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所以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 )
2.两个表面积相等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和一定相等。 ( )
3.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
4.长方体的底面积不变时,高度越大,体积越大。 ( )
5.容器的容积计算方法与体积计算方法相同,容器的容积等于它的
体积。
(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 )。
A.不变
B.增加2 dm
2
C.减少2 dm
2
D.减少3 dm
2
2.下面图形( )不能折成正方体。
3.如图,一个长方体木块,从顶点挖掉一个棱长为1 dm的小正方体
后,( )。
A.表面积变小,体积变小
B.表面积不变,体积变小
C.表面积变小,体积不变
D.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
4.一个长方体长a cm,宽b cm,如果它的高增加3 cm,那么表面
积比原来增加(
)cm
2
。
A.3a+3b B.6a+6b
C.3ab D.9ab
5.用下面的长方体木料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截(
个这样的正方体。
A.15 B.16 C.17 D.18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 2.
3.
)
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每题3分,共6分)
1.将下面的长方体补充完整。
2.用两个长、宽、高分别是6 dm、5
dm、2 dm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表
面积最小的长方体,这时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1,4题每题9分,其余每题5分,共38
分)
1.希望小学有一间长10 m、宽6.5 m、高3 m的长方体教室。
(1)
这间教室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 这间教室所占的空间有多大?
(3) 现在需在教室的四周的墙壁上贴1.2
m高的瓷砖,扣除需贴瓷砖
部分中的门、窗、黑板面积共6
m
2
,这间教室贴瓷砖的面积是多
少平方米?
2.一个长15 cm、宽12 cm、高8
cm的长方体玻璃器皿,能装在一
个长18 cm、宽14 cm、容积为1512
cm
3
的长方体盒子里吗?为
什么?
3.小丽将一块棱长为6 cm的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了一个底面边长是
3
cm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4.用下面的五块玻璃做成一个无盖的鱼缸。
(1)
将这个鱼缸放在桌面上,占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做这个鱼缸,最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
(3) 这个鱼缸最多可装水多少升?(缸壁厚度忽略不计)
5.如图,长方体玻璃缸中水深4.8 dm,将棱长是5
dm的正方体铁块
投入水中,缸里的水会溢出多少立方分米?
6.一块长方体木块,从下部和上部分别截去高为2 cm和3
cm的长
方体后,变成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120
cm
2
,原来长方体木
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
一、1. 6 12 8 2.64
3.m
2
m
3
m L mL cm
3
4.42.9 509000 0.509 8 608 90 90000 4.05 2 80
5.0.25 6 0.125
6.108 cm
2
63
cm
2
7.4 16 64
8.540 9. 12 10.
0.75 11. 600 12. 8
二、1.× 2.√ 3.× 4.√ 5.×
三、1.C 2.C 3.B 4.B 5.A
四、1.
表面积:(15×6+15×8+6×8)×2=516(dm
2
)
体积:15×6×8=720(dm
3
)
2.表面积:15×15×6=1350(cm
2
)
体积:15×15×15=3375(cm
3
)
3.表面积:(12×8+
10×8)×2+[12×10-5×(12-8)]×2=552(cm
2
)
体积:12×8×10-(12-8)×8×5=800(cm
3
)
五、1. 略
2.2×2=4(dm)
(6×5+6×4+5×4)×2=148(dm
2
)
六、1. (1)
10×6.5=65(m
2
)
(2)
10×6.5×3=195(m
3
)
(3)
(10×1.2+6.5×1.2)×2-6=33.6(m
2
)
2.不能,因为1512÷(18×14)=6(cm)
18 cm>15 cm,14
cm>12 cm,6 cm<8 cm,
所以不能装进去。
3.6×6×6÷(3×3)=24(厘米)
4.(1)
60×30=1800(cm
2
)
(2)
(60×40+40×30)×2+60×30=9000(cm
2
)
(3)
60×30×40=72000(cm
3
)=72L
5.5×5×5-8×7×(6-4.8)=57.8(dm
3
)
6.120÷4÷(3+2)=6(cm)
6×6×(6+2+3)=396(cm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