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温柔似野鬼°
836次浏览
2020年09月20日 10: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爱读书手抄报-收银员岗位职责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权德舆)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
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 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
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 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
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
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
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 ),春风花草( )。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
鸳鸯
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
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
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 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
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 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


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
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
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
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 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山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强调“泛”“尽”的


意 思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
励学生提出新的学 习古文的方法。】
4. “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
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 诗人乘小船走到 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
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
化。】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配乐朗读)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绝句
唐 杜甫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心情变化


2燕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 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
词语。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
力,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
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
识。
教学重点: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打一动物)
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看到燕子
你联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想到 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等。】


2.板书课题。“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 表示燕子
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3.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
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
2.检查生字识与写
(1)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
预设点:
a“似的”的“似”, “横掠”的“掠”易读错。
b多音字 “散”和“杆”。
“几支木杆”,读“ɡān”,旗杆(ɡān),它还有一个音念“ɡǎn”,枪杆
(ɡǎn)。
(2)展示难写的生字。
“拂”,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
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 书写。】
3.检查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情况。
第二课时
一、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外形美)
(1)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事物要抓住主要特点。 可要求学生课下观
察一个小动物,通过抓住特点的方法,描写外形。】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春之美)


(1)小燕子看到春天里的哪些美景
强调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平添”就是更近一层,原本已
经很有生趣了,而燕子的到来,使春天更加生趣盎然了。
(2)如何理解“赶集似的”
(3)练习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三、四自然段(感受飞行美)
(1)出示自学指导:读三、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 个词,哪一个句子描
写的美是独特的。画下来。
(2)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指导自学。
(3)指名汇报:
预设:
(1)预设一:“‘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从“唧”可以体会出,燕子飞得速度很快,好像一眨眼就飞过去了。
(2)预设二:“另有几 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
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 开去。”
“沾”字可以感受到燕子飞得轻而快。“小圆晕”很美,一圈一圈,闪着
彩色的光。
(4)练习读背三、四两自然段。
4.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停歇美)
(1)出示自学指导:读第五自然段。画下你认为好的句子或词语
(2)指导自学,指名汇报。
(3)练习读背第五节。
【设计意图:三四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燕子无论是飞行 时,还是停
歇时,都是那么美丽可爱。这篇课文就是抓住了特点,用恰当而优美的词语来
描述燕 子,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能够当堂背诵。】
二、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小 练笔:仿照《燕子》中的写作特点,运用拟人或者比喻的手法,动静结


合,让你笔下的小 动物更加灵动起来吧。
板书设计:
2 燕子
外形美
春之美
飞行美
停歇美
3荷花
教学目标:
1.认识蓬、胀、翩等5个 生字,学写瓣、露、蓬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蹈、
佛”,写的时候注意笔顺,“蹈”的第十五笔是“ㄱ ”,“佛”的第四笔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 法和
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挨挨挤挤”、“冒”、“一大幅活的画”中的“活”等词语。
教学难点:1.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2.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感受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读通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花”字。生活中见过什么花呢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万紫千红的鲜花给我 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
的快乐。有一种花,诗人杨万里这样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r>文人周敦颐更是赞美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这节


课 我们学习荷花。
2.板书课题。指导“荷”字书写。
3.生活中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观看图片,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巧攻字词
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打开书本,到书本中去看看荷
花。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莲蓬 衣裳 蜻蜓 花骨朵儿 挨挨挤挤
饱胀 仿佛 舞蹈 花瓣儿 翩翩起舞
(1)指导读音:花骨朵儿 花瓣儿 莲蓬 衣裳
(2)指导书写:“蹈”,注意笔画顺序,第十五笔是横折,师范写;
(3)理解词语:翩翩起舞。想象画面。似乎看见了什么
(4)连词成句
____挨挨挤挤______的荷叶上,荷花___仿佛___在__翩翩起舞____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1至3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 br>2.再读课文1至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描写的最美的句子,多读几
遍,把自己的感受和体 会写在旁边。
3.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
一、品读“姿态”
1.学习“荷叶”
(1)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觉得荷叶长得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 。
荷叶长得多、茂盛。 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挨挨挤挤)
荷叶长得绿。 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碧绿)
荷叶长得大又圆。 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大圆盘)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
(2)理解“冒”。出示“冒”在字典中的几种意思,你觉得这里应该哪种
意思呢如果把“冒” 字换成别的字可以吗说出理由。
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三种)
3.用一个词概括这种姿态的荷花。(半开、全开、未开)
4.小组交流
(1)你最喜欢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并通过朗读来表达喜爱。通过学生交
流随机教学。 教师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通过充
分的 诵读,激活学生的语感。】
(2)想象:还有哪些姿势的荷花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设计意图: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又对第二段总分写法进行迁 移,训练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
二、感悟“画”美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面对这么美的荷花,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齐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妙的感受,那作者
呢他开始想了,觉得 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2)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 事。(师配
乐范读)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想象: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4)“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的美令我们陶醉,荷花实在是太美丽了,作 者在欣赏荷花的时候,被
这幅美丽的景色深深陶醉,所以才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品味出不同的
思想内涵。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 及荷花、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
时欢快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合。】
三、赏花写文
1.正因为如此,历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荷花的古诗,你能说说有哪些诗人写过赞美荷花的诗句吗指名交流。
(出示:《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
一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 花,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结合板书总结,并
相机板书:色、味、形)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 自己喜欢的花。
板书设计
3荷花
荷叶 冒 挨挨挤挤 颜色美
荷花 半开 全开 未开 姿态美

4
*
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
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 该种昆虫的特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 教师准备表格、图片卡、教学片课件、视频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
(1)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入手,由图片、视频转向文字,给
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
虫的。
(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
(2)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懂
1.自由读通课文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预设点:
(1) 膜翅 益虫 瓢虫 马铃薯 霸王 蚂蚱 鞘翅 形态 丝绸
掌握 咯咯作响 黑斑 褐色 琢磨 瞎 款


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
(2)磨[ mó ]1.摩擦磨合2.阻碍,困难3.消耗,消灭4.拖延,耗时间
[ mò ]1.粉碎粮食的工具。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3.掉转
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
3.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梳理课文内容
(1)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
(2)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
(3)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三、制作昆虫备忘录
1.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2.如果不喜欢课文中出现的昆虫,可以从自己收集的 资料中选择自己最喜
欢的向同学介绍说明。
3.师出示范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昆虫备忘录
预设:(1)表格式
昆虫名称
瓢虫
别名
花大姐

独角牛
蚂蚱
蜻蜓
……
……
(2)图片文字说明式
(3)文字记录式










显著特征
硬翅上有黑色小圆点,并且有定


例: 瓢虫又名花大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朱红色的,并且上面有小圆
点,有吃蚜虫的益虫,也有吃马铃薯 叶的害虫。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方式,不拘泥于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昆
虫备忘录 ,此时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兼得,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质疑探究、资料补充
1.读了课文,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1)学生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复眼、蚂蚱飞起来为什么发 出咯咯声、独角
牛为什么只有一个角、有没有其他颜色的瓢虫。
(2)交流解决
2.出示视频资料补充
小结:同学们,如果你对大自然中的昆虫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究,请在 课
下阅读杨红珍《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虫世界》,进一步了解千姿百态的昆虫
和它们生活的 各个方面,相信你对昆虫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从学生兴趣入手,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板书设计:
4 昆虫备忘录
蜻蜓 复眼
瓢虫 硬翅上的小圆点有定数
独角牛 硬甲壳虫,头顶有一个像犀牛一样的角
蚂蚱 鞘翅里有膜翅,呈淡淡的桃红色

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
美。
3、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
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能在交流过程中看到的景物说清楚,对于印象深刻的,能说得
具体些。
教学难点:会聆听同学的发言,把句子说具体、生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设计一组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歌唱春天。
1.读一读。课件展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2.唱一唱。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春天的歌曲(课件播放歌曲《春
天在哪里》)。
3.说一说。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二、畅所欲言,感受春天
1.是啊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
身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春天的美 图,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言把看的说出
来呢(课件出示春天的美图)
2.学生畅所欲言把看到的说出来。
说话示例:
(1)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开了……
(2)春天来了,小溪里的水解冻了……
(3)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
【设计意图:出示不同地方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从多个角 度感受春天,
为后面“春天去哪玩”铺垫材料。】
3、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如何让 把话语说生动、具体(如,运用
不同的修辞,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
【设 计意图:教会孩子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把把看到的景物说清楚,还要


说具体说生动。】
三、小组合作,描绘春天
春天在你们的口中变得如此的多姿多彩,这么美好的季节, 若能出去
走一走看一看,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想不想出去玩你想去哪玩呢
1.学生回答
2.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交流要求
(1)想去哪里玩说清楚想法和理由。
(2)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讲话(认真倾听也是一种美
德)。
(3)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总结把组里的意见,并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回顾小结,增强感受
春天里,有阳光,有小鸟,有花香……春天多美啊!一年之季在于春 ,让
我们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共同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吧!
板书设计:
春天去哪儿玩
颜色 形态
视觉 听觉 嗅觉
按一定顺序

《我的植物朋友》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抓住特点有顺序地介绍自己喜 欢的一种植物。抓住特点介绍得生动有趣,
把你的观察和感受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客人,看看它是谁出示仙人掌图片。


同 学们愿意和仙人掌成为朋友吗仙人掌也愿意和同学们成为朋友。今天仙
人掌给同学们准备了几道冲关题, 作为见面礼,每次冲关表现优秀的同学得一
颗星,累计星星多的同学就可以把仙人掌带回家啦!同学们期 待吗
二、介绍仙人掌,勇闯三关。
1.第一关:说说我的样子。
学生认真观察后 畅所欲言。同学们观察真仔细,说得真精彩。老师把同学
们刚刚的发言写成了一段话,谁来读一读。
它仙人掌没有花,也没有碧绿的叶子,只有深绿的外衣和尖尖的刺。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红色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吗(引出部分到整体
的顺序)我们写植物样子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当 然,写植物的样子时
也不一定面面俱到,你可以选择两到三处进行细致描写。(适时板书 样子
按顺序)
2.第二关:学学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
根据自己整理的观察记录,选代表交流展示如下:
仙人掌长在寸草不生、一望无际的沙漠里。 白天,它要经受烈日的曝晒;
夜晚,它要经受严寒的考验。仙人掌对这样的环境却毫不惧怕,默默地在沙 漠
中生存着。
仙人掌虽然没有华丽的衣服,却默默无间的装点着沙漠。它把根扎在沙漠
中,然后奋力向下扎,直到找到水源。如果它没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在扎根期
间就会被晒干。
3.第三关:讲讲仙人掌的作用。
继续补充自己查找的资料:
仙人掌看起来普普通 通,但它对于沙漠中的人来说却是珍宝,因为它富含
许多水分,可以为没水的人提供方便。不仅如此仙人 掌还可以行气活血,清热
解毒,治心胃气痛,咳嗽,喉痛,汤火伤,蛇伤……
4.教师小结方法。
按一定顺序描写植物的样子、品质、作用;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不


必面面俱到等。
三、学生习作。
1.写话要求:
(1)要有一定的顺序,思路清晰、合理。(板书:有一定顺序)
(2)突出植物特点(样子、品质、作用)。
(3)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还要把自己观察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感受
写出来。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交流,修改誊写。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版块内容难度方面的梯
度上升特点,注重举一反三,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 知识与课外
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
举一反三,实践运 用:1.“识字加油站”都是形声字,可以让学生再列举
一些和这一板块中的生字有着相同偏旁的汉字。 2.“词句段运用”可以让学生
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交流平台
1.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2.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设计意图:品读优美语句, 尤其是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既能让学生掌
握品读语句的方法,又能深刻体会祖国语言的美妙之处。】
识字加油站
1.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注意“援”前鼻音发音,“贡”后鼻音发音。< br>“掷”、“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2.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3.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根据偏旁对汉字进行归类 ,既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 握识记形
声字的规律。】
词句段运用
1. 能区分形近词的意思。
2. 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3.从课文片段中提取写作方法并加以实践。
【设计意图:认识形近词,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这些词语。从具体文字中
提取方法,体现学习由 浅入深的层次性。】
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这首词,并熟读成诵。
2.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江南春天的美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抽 象的文字还原成具体的图画,
加深对整首词的理解,感受词中所描写的江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正确识记形声字。习得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 PPT。学生搜集“扌、纟、贝”这三个偏旁的生
字,搜集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读精思品佳句
1.自学预习
读一读下列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
漾开去。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
硬翅,严丝合缝。
2.检查自学成果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三段文字。
重点指导学 生读好“花骨朵儿”,其中“骨”读为(ɡū),整个词应读出
儿化韵。“顺顺溜溜”的“溜”读为“l i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一方面快速回顾本单元优美语句,
另一方面 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将这三段文
字读通,读熟,真正做到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为接下来的
学习打好基础。】
3.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指导学生再读“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
圆晕便一圈一圈地 荡漾开去。”这句话。
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1)一只活泼的小燕子在空中飞翔
(2)小燕子身体特别轻盈,与水面的接触只是轻轻地一点。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把这种画面描述出来, 说一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然后
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现出来,学生读得越出色,说明他的想象越 丰富,
感受越深刻。
学生读完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朗读方法——边想象画面边读书。 【设计意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大
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只要学 生的描述做到了细致,生动,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
读懂了这段文字,当学生能做到带着自己感受读文本的 时候,他就能做到有感
情地朗读。】
4.运用方法尝试自学
(1)引 导学生运用“边想象画面边读书”这一新掌握的方法,自学“交


流平台”的后两段文字。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
(3)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在此基础上,谈一谈自己
的感受。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画面:这朵荷花马上要绽开了,花骨朵儿已经包不住花瓣了。
感受:作者把花骨朵儿写活了。
学生通过朗读把脑海中的画面描述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
拢硬翅,严丝合缝。”
画面:一只轻盈的小瓢虫在收拢自己的翅膀,非常可爱。
感受:作者描写瓢虫的动作很细致。
学生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新习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程 度,教
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行指导。这样强化了学生的朗读方法,也能提升学生
的自学能力 。】
二、分门别类识生字
1.预习自学
在“___”上写出下列生字的偏旁,在“( )”中给它们注上音节。
援___( ) 掷___( ) 捞___( )
缚___( ) 缭___( ) 络___( )
资___( ) 贡___( ) 贷___( )
2.检查预习
教师指名公布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对于出现的错误进行订正。
援 扌(yuán) 掷 扌(zhì) 捞 扌(lāo)
缚 纟(fù) 缭 纟(liáo) 络 纟(luò)


资 贝(zī) 贡 贝(ɡònɡ) 贷 贝(dài)
提醒学生注意以下汉字的读音:
“援”前鼻音发音,“贡”后鼻音发音。“掷”、“资”的音节是整体认读
音节。
【设计意图 :此环节意在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汉语拼音知识和偏旁知识。但
学习方式为学生自学。】
3.归纳整理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一板块中的三行生字,说一说每行三个生字
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以第一行的“援、掷、捞”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预习单,
从而得出结论:这三个 字有着相同的偏旁——“扌”。
以此类推,第二行和第三行的生字也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为“纟”和“贝”。
(2)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给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仔细观察这些词语。
教师提示学生:“救 援”、“投掷”、“打捞”,做这些动作都需要身体的一个
部位,那就是——手。
师生小结:“援、掷、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手部动作有关。
学生拓展提升:“拍”、“打 ”、“挑”、“挖”的偏旁也是“扌”,这些字的意
思也与手部动作有关。
师生总结:偏旁为“扌”部的汉字,其意思与手部动作有关。
(3)按照总结第一行生字字义的方法,借助文中词语,尝试总结二三行生
字的意思。
“缚、缭、络”的偏旁都是“纟”,因此其意思都与丝线有关。类似的还有
“纺”、“织”、“绸”。
“资、贡、贷”的偏旁都是“贝”,因此其意思都与金钱有关。类似的还有
“财”、“购”、“ 贩”。
教师指导为什么以“贝”字作偏旁的汉字与金钱有关。
夏商时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货 币──贝币.所以当时造字时便以贝字作为


与金钱有关的字。
【设计意图:这 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利用偏旁来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再让 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获取新知
识。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学习的高效率。】
4.总结提升 教师指导学生再次仔细读一读这九个生字,找一找,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它
的组成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
以第三行三个生字为例:
资(次) 贡(工) 贷(代)
以上每个汉字都有一组成部分与整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
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汉字也是如此
援(爰) 掷(郑) 捞(劳) 缚(尃) 缭(尞) 络(各)
师生总结:这九 个生字,其偏旁与字义相关,另一部分与它的读音相同或
接近。这样的字在我们的汉字系统中称为形声字 。
教师明确形声字定义:形声字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
类别的声符(声旁 )组合而成。
学生举例说明:
拍:“扌”是形旁表字义,“白”是声旁表读音。
纺:“纟”是形旁表字义,“方”是声旁表读音。
购:“贝”是形旁表字义,“勾”是声旁表读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总结提升,教师不 仅帮助学生明确形声字的定义
及实际规律,还应给学生实际体会的机会,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会对形声字 这
一类型的汉字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精挑细选析词句
1.布置预习
查字典,查找以下四组词语的意思。


(1)清香 浓香 (2)荡漾 飘荡 (3)轻巧 轻快 (4)灵活
灵敏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明确词语意思。
清香:指清淡的香味。
浓香:浓郁的香气。
荡漾:水面等起伏波动;形容起伏动荡。
飘荡: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轻巧:轻便灵巧,简单容易或操作轻松灵巧。
轻快:不费劲儿。
灵活:指敏捷,不呆板。
灵敏:反应迅速。
【设计意 图:这一板块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词的辨析能力,因此应首先明
确这些词语的意思,不过学生既然已经掌 握了查阅字典的方法,所以,可以让
学生通过自学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
师生合作,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
(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清香”和“浓香”的意思,找找二者之间的异同。
相同:都是表示嗅觉的词语,都和香味有关。
不同:它们所表示的程度不同,“清香”的程度浅,“浓香”的程度深。
(2)提示学生回顾课文《荷花》,想一想,荷花的香味属于哪一种
结论:荷花的香味比较淡,所以,第一句选择“清香”。
(3)总结方法:形近词的运用是需要具体的 语境的,因此,要区分形近词
的差别,就要将这些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 :要提高学生对词语的分析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步
骤,即查找词义,对比分析。然后再此基础 上总结学习方法。当然,这需要教
师的指导点拨。】
3.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1)学生运用在具体语境中区分形近词这一方法通过自学解决这一板块剩
下的三个句 子。
(2)师生共同验证学习结果。
二、由表及里悟方法
1.布置预习
(1)安排学生借助文中拼音将以下两段话读熟: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
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独角牛的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找一找这两段话中分别描写了燕子和犀牛的哪些部位。
2.检查自学成果
(1)指名朗读这两段文字。
指导学生将“似的”读正确,“似”读为“shì”,“甲壳”的“壳”读为“qi
ào”。
(2)描写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
描写独角牛的:甲壳、角
【设计意图:“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的第二部分的学习目标是照样子写一
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要达 到这目标,前提是充分领会例句的写作特点,要领
会写作特点,首先要将文本读熟,这可以通过学生自学 完成。教师要对学生的
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3.深入体会写作特点
(1)剥丝抽茧寻找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成果二,找一找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分别有什
么特点。
羽毛——黑色的
尾巴——剪刀似的
翅膀——轻快有力


(2)层层推进总结方法
要将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生动,首先应明确它由几 部分构成,然后从颜
色、形状、动作等方面明确每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3)巩固强化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按照寻找燕子外形特点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总结独角牛的外
形特点。
独角牛:甲壳——铁黑色,很硬
角——像犀牛的角
【设计意图: 学生要掌握描写动物外贸的写作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指导 ,而由具体的文字到抽象的方法
是需要一个递进过程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领会写作手法 。】
4.尝试写作
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描写它的外形
特点。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写作。并当堂检测学习成果。
三、日积月累读经典
1.布置预习
正确朗读《忆江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谙”的读音,借助资料
查阅 “谙、蓝”的释义。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对个别字进行读音指导。比如“谙”读为“ān”,它在词中的意思是熟悉,“蓝”的意思是蓝草,叶子可制青绿染料。
解决了字词障碍后,学生再读整首词。
2.在朗读中想象画面
(1)指导学生反复 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找出
词中所描写的景物,诗人提到的颜色。
景物:江花,江水
颜色:红,绿


(2)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还红。
引导学生根据意思想象画面,把这种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学生再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的方法品读“春来江水绿如
蓝”。
(3)再读整首词,想一想,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师生合作交流:因为作者写对江南的回忆, 选择了江花和春水,以日出和
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表
达了对江南美好春天的向往。
【设计意图:经典作品需要反复诵读,因此,这一板块的学习 离不开读,
学生在读中才能领会意思,感受经典之美。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也就轻而
易举了 。】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 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
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 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
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 要心存侥幸,不要
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
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 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
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 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
兔这个故 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 课后生
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2)“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 br>【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
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 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 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
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 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 ,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 手,
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
的(随机板书耕 耘)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


么有关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
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 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过耒字演变引导学生找
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的宽度, 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
性特点。】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4)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农夫却—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这个农夫
仍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
的懒惰、不劳而获。】
(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
6.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
(2)课文里怎么说的
7.疏通课文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
三、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2.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四 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背诵课文
(1)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 )。田中( )。兔走( ),折颈( )。因( )
而( ),冀( )。兔( ),而( )。
(2)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3)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因学生能力差距,所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背诵 ,分层、逐
步进行,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拓展阅读
(1)生读《南辕北辙》,先读通顺。
(2)根据问题再读文,《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 ),( )在( ),他却往( )走。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 诉我们,在生
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 ),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
个——( )的人。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课外读一读《中
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直到书 写傲、虚两
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 谦虚
傲慢 懦弱 代价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
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 人都有长处和短
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
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
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
1.师板书“缶”字。(出示缶的图片)
(1)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2)教师随机板书。
2.大家见过陶罐吗
(1)(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
3.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陶罐和铁罐。
(2)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师指导“罐”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 恼怒 御厨 羞耻 懦弱 陶罐 奚落 轻蔑
掘开 朴素 流逝 宫殿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预设点:
(1)重点指导懦弱、 轻蔑、 奚落、朴素的读音
(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chǔ ]1.居住2.存在 3.跟别人一起生活4.决定,决断
[ chù ]1.地方2.点、部分3.机关部门
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
(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多 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
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2)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
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 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 回归文本
1.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3.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品读对话
1.(出示图片),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说说
故事中的 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生自由交流
(2)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 由你“对陶罐和铁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切入复习导入新课,学生
回答后顺势进入对话,帮助学生更 好的品读。】
2. 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 们生来就是盛东西
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
“住嘴!”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
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 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 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
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 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预设点:
(1) 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 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处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 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
的谦虚克制,同时在朗读中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 上下
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

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二、 随堂练笔 整体感悟
1.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
时说话的神态
出示:“陶罐( )地说”
“铁罐( )地说”
(2)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2.出示完整对话 整体感悟
(1)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 总结寓意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齐读后点红“流逝”,
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1)陶罐,我想对你说


(2)铁罐,我想对你说
四、链接阅读
1.读通课本20页《北风和太阳》
2.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
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 事中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
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 )。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 骄傲自大

《鹿腿和鹿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这是课文学习的重点 。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故事中的 寓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
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美丽的小鹿。同学们,你们喜欢它吗最喜
欢它的什么
2.这 头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一些看
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 (放音,出示句子)“唉,两只美丽的角差
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请同学 们读一读这个句子。
3.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狮子和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生齐读题。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你想想自己读一读课文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
求。) 2.老师要看看同学们读书时认不认真,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词语,你都认
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 )
A、同桌互相读。B、开火车读。C、生齐读。
3.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根据提示说一说。
三、深读课文,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改变的原因。
1.师:故事到底怎么向我们 展开呢让我们一起慢慢走进课文,去看看到底是
怎么回事!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1-3段,想一想小 鹿认为自己的角怎么样。
板书鹿角
2.小鹿认为自己的角怎么样(美丽)板书美丽
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1)学生朗读,师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齐读。
A.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珊瑚)出示珊瑚图,感受读
B.小鹿,小鹿,你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你心情如何是怎么想的(兴奋、惊
讶)
C.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漂亮的鹿,谁快来夸夸自己
(2)带着你的满足,带着兴奋再次来读一读这句话
3.正在小鹿得意洋洋的时候,一阵 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


的视线往下一移,看到了自己的腿,请你读一读课文 的第四段,
找一找它怎么评价自己的腿板书鹿腿
A.它认为自己的腿怎么样(难看)板书难看
B.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C.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
眉头)
师 :看起来它十分不满意自己的腿啊!小鹿,小鹿,撅起嘴,皱起眉头,
把你的抱怨告诉大家吧!
课件出示句子: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能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个别读、齐读
4.师:就在小鹿抱怨的时候,危险也向它逼近了,看,你看见了什么(狮
子)小鹿,你心里怎么样( 害怕)
多么紧张,多么危险的时刻啊,带着你的害怕和紧张,谁来读一读第5段
(1)师 :狮子正向小鹿逼近,多么危险啊,我们都很想知道,鹿能脱险吗
它又是靠什么脱险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 一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反馈,小鹿靠什么逃离狮子的追赶(腿)这是怎样的腿(有力的腿)从哪 儿
可以看出腿的有力(读课文第六段的第一句)
(3)那美丽的角是不是也帮了它很大的忙(没有,差点害了它)朗读剩余部分,
读出危险 < br>(4)幸好有惊无险,鹿最终逃脱了狮子的追捕,这让我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小
鹿也长长地叹了 一口气说:“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
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四、师生共同总结,提示寓意,拓展延伸。
1.好了,学习到这里,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收获,你懂得了什么
2.师总结:很高兴同学 们从这则寓言里悟出这么多道理来,在生活中,任
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板书)不要因为它
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他的长处。不要光图美


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3.小鹿经历这样一件事,它也懂得了 许多。现在,它又一次来到小溪边,
看见了自己的角和腿,它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请你拿笔写下来
板书设计:
鹿腿和鹿脚
鹿角 鹿腿
美丽 难看
差点送命 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8
*
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1.认识淘、涯等9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视频,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 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 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事,
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事。知道吗,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
2.板书课题。
(1)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吗
(2)出示“池子”在词典中的解析 :①池塘;②浴池;③舞池;④寺庙中


烧香的香池。
(3)诗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2.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池子”一词的理解有一定难 度,平时习惯说“池塘”“水池”。
为学生出示词典中的注释,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池子的意思 ,有意识
的促使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以提高自学能力。】
3.请九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小节。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4)“应”字正音。出示:应验、应该。
(5)“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池子”就是指池塘。
(6)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
三、角色朗读,初识观点
1.分角色朗读池子与河流的对话。
2.学习池子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1-5小节,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
(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3)全班交流。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闲、
平静的生活。
3.学习河流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6、7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
(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河流遵循的是
什么自然规律
4.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四、辨析观点,总结寓意
1.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吗
3.思考: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怎样做

板书设计
8.池子与河流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
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教学目标:
1. 激发积极上进争当班干部的热情。
2. 激励现任班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3. 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
法。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
见和想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准备:现任班干部准备一份工作总结的发言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现任班干部上台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
2.现任班干部谈一谈工作中的收获和困惑。
3.同学们对班干部的发言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二、畅所欲言
1.说出你心目中的优秀班干部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假如你来当班干部打算怎么做
三、小组合作,制定方案


大屏幕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1) 现任班干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2)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3) 若该,请说出充 分理由并制定出认为可行的实施方案。若不行,也
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对现任班干部提出中肯的意见。
(4)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边听边思考,想想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学
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5)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统一整理组里的意见
(6) 每组代表上台发言,根据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制定本班班干部制
度。
四、总结发言
班主任总结发言:班干部是一个班的灵魂和核心,班干部团队直接影响到
班级的成长与发展。希望班干 部同学真正起到带头和榜样的作用,发挥好桥梁
和纽带的作用,让我们的班级一步一个台阶,越来越辉煌 !
板书设计: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该 不该

模范带头作用服务意识
班干部 老师和学生的桥梁、纽带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写清楚。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作前准备指导:
指导学生课前自学,观察各幅图画并在抓住图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
想象,把自己的收获讲给同桌听。
(二)作中成文指导:
看图弄清题意,引导想象,练说故事。
1.仔细看图,弄清题意。
(1)出示投影片图。
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什么(导生说 准季节、地点、人物、事情,抓住人
物的语气、神态,想象她可能会说什么想些什么)(给近处的两个正 在准备放风
筝的男孩起名儿。)
(2)指名简单说大意。
2.根据图画,引导想象,编写故事:
(1)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掌握不同的情况。
(2)讨论后请不同的两个小组起来交流,解说画面的内容。
(3)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是靠画面 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
象的思维,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他们可能说些什么呢
(4)指导说说放风筝人的的动作、神态、语言。
请学生描述放风筝的两个人。(注:如果学 生说不出来,可以提示:放风筝
的人动作是什么表情怎样他可能在想什么说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交流。
C.方法小结: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 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
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 br>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
三、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一)作前提示
1.写话要求:出示课文插图。


(1)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什么
(2)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那些话(板书:看到的、想到的、感
受到的)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巡视参与,提出:先讲完的小组可以先动笔写草稿。
3.学生练习起草,师巡视指导。
(二)作中评改:
1.现在,我们来写写习作草稿,并配上题目。
引导学生明确重点该讲清哪些方面内容(或:你认为哪些内容应特别
要讲清楚)
2.各生自读草稿,各自朗读修改。
3.小组互读草稿,互相修改。
4.誊写,四人小组(组与组之间交换)批改,写评语,上交。
5.教师批改后讲评,生再改,补,订正错误,并最终誊写在定稿本上。
(三)作后评讲:
1.概述本次习作情况,表扬优生、进步生,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2.复习习作要求。
3.优作欣赏。
4.各自修改,订正。
5.同桌互阅。

语文园地二
教材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 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
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


深入理 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
和“ABAC”式的词 语。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三是学写通知这
一应用文。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 ,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
“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揭示了横画 或竖
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日积月累”安排
了9个成语 ,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与本
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每个版块内容难度方面
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实践运用。
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识与 课外
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的。从每个版块内
容看,其难易 程度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实践运用:1.“交流平台”的第三个环节是“读了寓言,我想到了生 活中
的许多人和事”,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来说明寓言故事
中的道理。 2.“书写提示”要求学生先看后写再对照,给与学生充足的书写时
间。
交流平台
1.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2.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在熟读 精思的基础上感悟出来的,又是
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加以强化的。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 力和
概括整理能力,还能让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词句段运用
1. 能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
如:“依依不舍”、“津 津有味”、“无法无天”、“无影无踪”。
2. 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3.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作。
书写提示:
1.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即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偏旁
在左侧,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如“艳、植、睛”。上下结构的字,偏旁在上
方,整个字要写得上小 下大,如“霜、害、最”。
2.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3.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写字习惯。
日积月累
1.能正确认读这9个成语,做到读准字音,读熟词语。
2.了解这些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
3..了解这些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设计意图: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会读会写这9个成语,还要帮助学生了
解它们所指向的的寓言故事及 其道理,这样学生知识的宽度无形中被拓展了。】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正确书写通知。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PPT。学 生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搜集“日
积月累”中9个成语所包含的寓言故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
1.布置预习,自主回顾
回想一下自己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人和事。
2.复述寓言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寓言故事说清楚。
(1)教师先进性示范性复述,学生听。


例:《揠苗助长》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
便将 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管事
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 把事情弄糟。
(2)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例子,想一想,要把寓言故事复述完整,需
要哪些要素。
教师点拨:
古代——时间。宋人——人物。拔苗——事情。禾苗枯萎——结果。
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蕴含的道理。
学生归纳,复述寓言故事需要包括五部分:时间,人物,事情,结果,道
理。
3.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教师应给予适当点拨引导
例;《叶公好龙》:叶公喜欢龙,家里到处 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后,
去拜访他。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这个故事比喻表面爱好某 种事物,
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南辕北辙》: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 反的方向又不
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
看准 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
起到相反的作用。
《 买椟还珠》: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他用名贵的木材,雕了一
只盒子.又用各种方法,把盒 子装饰得很美观,使盒子散发出香味,然后把宝珠装进
盒子。有个郑国人,看到这个装宝珠的盒子那么精 美,就出高价买了去.把盒子留
下却把宝珠还给亍那个珠宝商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主次分明, 不能
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学生在复述故事过程中,容易遗漏复述的五要素中的某 个环节,而且对故
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进行及时跟进指导。
【 设计意图:学生对复述故事并不熟悉,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学生
从中提取复述寓言所需要的五大要 素,然后按照这五大要素复述自己收集的寓
言故事。这样,学生能掌握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也能实现本 版块的教学目标。】


3.联系实际
这些寓言故事能让自己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事。
要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首先要对寓言故 事所反映的道理有着明确的
认识,才能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
1.预习自学
根据以下词语特点,尝试再写两个。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师生讨论交流自学成果,从中寻找规律
(1)类似词语举例
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恋恋不舍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缘无故
(2)观察词语格式,总结规律
诸如“源源不断”、“念念不忘”之类的成语,它们的两个字相同,后 面是
两个不同的字,这种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叫做AABC类成语。
像“无忧无虑”、“无 边无际”之类的成语,它们的第一、第三字一样,其
他两字不一样,这样的成语叫做ABAC式成语。
【设计意图:学生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因此再写两个AABC和ABAC式的成
语并不困难,所 以学生能够在预习自学环节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总结这类成语
的规律,对它们进行归纳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点拨了。】
3.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熟教材中列举的两段文 字,注意“噘”读为“ju
ē”,“皱”读为“zhòu”。读第二段文字时尝试读出高兴的语气。
指名读第一段文字,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短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指导学生反复观察加点的短语,寻找特点。
嘴,眉头——身体的部位


噘,皱——动作
结论:这些短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身体的部位组成,表现了描写
对象的神态。
学生根据师生分析得出的结论,补写句子
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注意说话人物着急的语气。
例句:他睁大了眼睛,使劲摇了摇头:“你真是急死我了!”
【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 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为了
从中寻找特点,从而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
(2)学生自学第二段文字,尝试寻找加点短语的特点。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读人们说的话,体会 人们惊讶,高兴的心情。然后
把自己的体会和“高兴地叫起来”作对比。
总结:通过读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推测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才能填上合适的
词语。
根据结论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
【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 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为了
从中寻找特点,从而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然后学生运用 这种方法
自学第二段文字,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4.学写通知
(1)读通知,找一找,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几部分构成
师生合作解析通知的组成部分
标题,正文,落款,时间
学生第一次接触通知这一类型的应用文,因此在这一环节学习中,教师的
引导非常重要。
(2)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应由几部分组成
星期四上午9点——表示时间


全体同学——被通知者
教学楼门前——地点
参加运动会开幕式——通知的事情
少先队大队部——落款(通知者)
4与7日——写通知的时间
在解析正文的过程中,教师应用严谨的语言对学生加以指导。 < br>【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接触应用文,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特别重要,因此
教师要把通知的各部分组 成用严谨的语言表述出来,才有利于学生理解。】
(3)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
例: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通 知
3月3日(星期五)上午10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本班同学新校
服。
xxx小学
201x年3月1日
例2:通知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
通 知
4月10日(星期一)上午8点,请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参观市博
物馆。
xx小学
201x年4月7日



第二课时
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
1.预习自学
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9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


部分作对比。
2.检查自学
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
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
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
最——“日”字头,需——“雨”字头
3.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
左右结 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
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 睛”这三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
就 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这两个字。
(2)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但是这些
笔画的长短是不同的。
(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 生写好汉字。因此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
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注 意事项。学
生只有明白了这些规律,才能完成呢既定目标。】
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
1.自学预习
(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
(2)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9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
2.检验自学成果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
邯(hán)郸(dān)学步 滥(làn)竽(yú)充数
自相矛(máo)盾(dùn) 杞(qǐ)人忧天


3.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
邯郸学步:出自《庄 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
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 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
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
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 一定
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
遇和那几百人 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
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 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
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 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
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
自相 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
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 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
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 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
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形容
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 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
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 方。”船
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
随船前 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
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 化而灵活处理。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
以 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
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 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 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


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 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
“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
喻做多余的事有害 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 好饭,睡
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告诉人们不要
为一些不 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 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
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 郴听说杜宣生病后
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
妄自惊扰。
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
【设计意图:对于从寓言故事 所演化而来的成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
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学 习的能力,这样
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寓言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 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产
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 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
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3.扩充阅读空间广泛阅 读,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
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


法,激 发学生产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论寓言,激发情感
1.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最近读了什么寓言故事
书书中有哪些有 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学生代表讲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2.小结过渡:从 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读寓言故事书真的给
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 以外的书籍,让课外阅读带给
我们更多的快乐!
(课件出示1)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
1.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道理 。让我们一
起走进我国的寓言故事大全——《中国古代寓言大全》吧!(板书:《中国古代
寓言 大全》)
2.翻开《中国古代寓言》,我们会读到许多既可笑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让我们来读读下面的故事。 (课件出示)
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他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旁边还堆着许
多柴草 。客人劝告主人:“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
会失火的!”主人装作没有听见 。
过了几天,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邻居一起帮忙,终于把火扑灭了。于是,
主人杀牛设宴, 答谢街坊邻居,唯独没有邀请那位曾经提醒过的客人。假如这
位主人早听了那位客人的建议,他家的房子 根本不会失火,也就不必破费请客
了。
3.这则寓言的题目你知道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组读文,讨论交流寓意。
这 则寓言的题目是《曲突徙薪》,告诉我们: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防患于未


然,消除产生事 故的因素。(板书:《曲突徙薪》)
三、图文结合,阅读交流
(一)交流《伊索寓言》
1.(课件出示)伊索寓言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从图片内容你都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3.小组同学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寓言故事。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1)(课件出示4 )其中的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狐狸和葡萄》)内
容,学生配乐朗读。(板书:《狐狸和葡萄》)
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
无法够到葡萄。
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 ,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
说:“葡萄还没有成熟,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2)( 课件出示)其中的另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农夫和蛇》)内容,
学生配乐朗读。(板书:《农夫和 蛇》)
一个农夫干完农活,看见一条蛇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
怀里,用暖热 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渐渐复苏了,它彻底苏醒过来后,便以迅
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 了恩人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
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可怜恶人,不辨好坏,结果害了自 己,遭到
这样的恶报,我真是活该!”
5.教师小结:《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很多古希腊的 民间故事。这部寓言集
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漫步其中,我们会看到吃不到葡萄酸的狐狸,还会遇到咬死救命恩人的蛇……
(课件出示:简介作者伊索)
伊索,弗里吉亚人,公元前6 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


穷的寓言大师。据希罗多德记载,他原是萨摩 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得罪当
时的教会,被推下悬崖而死。死后德尔菲流行瘟疫,德尔菲人出钱赔偿他 的生命,
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
底亚国王 克洛伊索斯的宫廷。另外还传说,庇士特拉妥统治期间,他曾到雅典
访问,对雅典人讲了《请求派王的青 蛙》这个寓言,劝阻他们不要用别人替换
庇士特拉妥。
(板书:伊索《伊索寓言》)
(二)交流《克雷洛夫寓言》。
1.(课件出示)《克雷洛夫寓言》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从图片内容你都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3.小组同学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寓言故事。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1)(课件出示) 其中的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板书:《狐狸和乌鸦》)
《狐狸和乌 鸦》:森林里有棵好大好大的树,树上住着乌鸦。树下有个洞,
洞里住着一只狐狸。一天,乌鸦叼来一块 肉,站在树上休息,被狐狸看到了。
狐狸馋涎欲滴,很想从乌鸦嘴里得到那块肉。由于乌鸦在树枝上嘴里 叼着肉,
狐狸没有办法在树下得到。对肉的垂涎三尺又使狐狸不肯轻易放弃。它眼珠一
转说:“ 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狐狸只好赔着笑脸又说:“亲爱
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 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摇摇尾巴,
第三次说话了:“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 来,就差远了。您
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说我嗓子
好,爱听我唱歌的唯独只有你狐狸,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
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 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
这个故事讽刺那些虚荣心比较强,自以为是,爱炫耀的人。
(2)(课件出示)其中的另一幅插图,字 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板书:《狼和小羊》)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


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 :“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
心”狼和小羊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 脏呢您站在上
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
说我的坏话!”
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我还没有生
下来呐!”
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
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 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5.教师小结:克雷洛夫的寓言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托物言事 ,借古讽今。
寓言的结构一般都很简短,他把简单的含有训诫意义的寓言变成了雅俗共赏的
讽刺 文学作品。俄国的大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克雷洛夫的寓言——不是
简单的寓言,而是小说,是喜 剧,是幽默的特写,是辛辣的讽刺文学作品,总
之,怎么说都可以,就不是简单的寓言。”
(课件出示)
伊•安•克雷洛夫(1769-1844)是俄国最杰出的寓言作家。他写过诗 、喜
剧、讽刺性散文,当过进步刊物的编辑,只是在晚年才开始写寓言。一生共写
寓言二百零三 篇,均以诗体写成。他在寓言中运用和提炼了大量反映俄罗斯人
民智慧的童话和谚语,而他的一些警句又 反过来变成了新的谚语在人民中间传
诵。克雷洛夫的作品丰富了俄罗斯的文学语言,普希金称他是当时“ 最富有人
民性的诗人”。
(板书: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
(三)交流《拉.封丹寓言》。
1.(课件出示)《拉.封丹寓言》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从图片内容你都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3.小组同学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童话故事。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1 )(课件出示)其中的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板书:《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兔子认为自己比乌龟聪明多了,因为它可以跑得飞快,乌龟
却只能爬得慢吞吞的。乌龟 不同意兔子的看法,提出要和兔子赛跑。比赛开始
了,一眨眼工夫,兔子已经跑得不见踪影,它觉得自己 肯定能赢得比赛,就躺
在路边睡着了。乌龟虽然慢腾腾的,却坚持不停地向终点跑去,当兔子一觉醒来时,乌龟已经快到终点了。
(2)(课件出示)其中的另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 乐朗读。
(板书:《鞋匠与财主》)
《鞋匠与财主》:一个补鞋匠从早到晚哼着歌。鞋匠有个 财主邻居,却与鞋
匠恰恰相反,极少唱歌和睡觉。他把钱缝到衣服衬里还担心丢失。在财主给了
鞋匠100块钱之后,鞋匠把钱藏在地窖里,不知不觉地,把欢乐同时也埋藏了
起来。自从他得到这笔劳 神忧愁的钱以后,他便失去了往日愉快的歌喉,也失
去了睡眠。忧虑、怀疑和惊吓常来搔扰他。最后,这 个可怜的鞋匠不得不跑到
财主那里,把钱还给他。
(3)(课件出示)其中的再一幅插图,字 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板书:《磨坊主、儿子和驴》)
《磨坊主、儿子和驴》: 有个磨坊主和他15岁的儿子,要在赶集的日子里
把他们的驴子卖掉。两人抬着驴子在路上走,一个路人 看见后嘲笑他们。于是
磨坊主让儿子骑上驴,自己紧随其后。结果,三个商人责怪孩子不孝顺。于是磨坊主让孩子下来,自己骑了上去。 三个姑娘说磨坊主怎么可以一个人骑在
驴背上享清福。接着, 磨坊主干脆和儿子一起骑到驴背上。可是又有人抱怨
了……
4. 教师小结:《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
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 塑造了贵族、教士、
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
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课件出示)


拉•封丹(1621-1695)是法国寓言诗人。他从小就热爱自然,喜爱诗歌。
1641年,他地骈 巴黎学习神学,后又改学法律。1641年,携家定居巴黎。此
后他一直作为专职诗人,周旋于上流社会 。1684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他
的代表作为《寓言诗》是,以毕生精力写成的不朽之作。这些寓 言诗多取材于
伊索寓言、古希腊马神话、印度寓言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富于哲理,
一些对话极富戏剧性。
(板书:拉•封丹《拉•封丹寓言》)
三、交流感受,指导阅读
1.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阅读寓言故事的收获和感受。
2.教师小结,指导阅读。
(1)我们应该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来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还要边读边想,联系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
事中的道理。 我们要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首先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
然后去想,作家为什么要 写那个故事。以后,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
来回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 它们。然后再读另一部分,
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视了的东西。做完这些,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
最后,想象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大全》:《曲突徙薪》
伊索《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
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
拉.封丹《拉.封丹寓言》:《龟兔赛跑》《鞋匠与财主》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元日
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屠”字,重点指导书写“屠”、
“符”字,并注意“屠”字是 半包围结构。并正确读写“屠苏、瞳瞳”词语,
尤其是“曈曈”注意是左边是日字。
2.背诵课文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诵读导入,重视积累
让学生诵读《元日》等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节的诗。
师: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吗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吗
师:对,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
节日——春节。(扩词:元宵、元日。拓展“元”的理解,夯实语 言基础)
【设计意图:自主朗读、深思……每一名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理
解、体会这 首诗。只有这样的多样性才会使课堂更精彩,让中年级感受领悟到
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初读古诗,解疑释难
1.利用课件检查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重点指导“屠”
字。
师 :请大家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字。(一边书写一边说明:半包


围结构) 2.师:学习生字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诗读好。尝试读出诗的节奏。(指
名学生读古诗——范读 古诗——齐读)
3.师:通过预习和初读,我们知道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吗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并总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在学生与文本、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 中,
学习古诗,完成理解、积累语言,并适时地内化到自己的语言图式中,学会用
自己的语言来 表达交流。】
三、研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学习古诗不仅要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还 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
丰富的想象。古诗的每一句话都描绘了一幅画面。请同学们把对字词的理解带到诗句中,练习说说每一句诗的意思。
2.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句,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展现 在自己眼前的是
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
在学生理解“岁”字时,教师补充“离离原上草,一岁 一枯荣”“年年岁岁
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诗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岁”的含义。)
3.交流、评议、完善。
师:如果说“爆竹……”让我们感到了热闹、兴奋,还有一句会让我 们感
到温暖、幸福,那就是——
4.练习说话。
师:你为什么从“屠苏”感受到快乐呢
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大家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边喝酒 一边说着祝福的话
语,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师: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师:你能把这份快乐,这份温暖读出来吗
师: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多媒体出示)看,五彩缤纷的礼
花在天空中绽放;闻,到处都 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听,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


语。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会如 何是啊!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多喜
庆啊!下面请大家继续用一边读诗句,一边想画面的方法读后两句。
我们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来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呢(课件出示)这里 的“新桃”和“旧符”都是指“桃符”。你知道桃符指什
么吗(桃符就是春联)简介“桃符”。
【设计意图:走近历史,才能走进诗句,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因此,这一环节适时适量地引 导学生了解王安石写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四、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1.师:默读全诗,想一想全诗描写了哪些场景。
2.师 :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的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
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 ,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都会情不自禁
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3.师:孩子们,在诗人眼中换去的只是旧桃符吗他笔下仅仅是一幅其乐融
融的春节图吗 课件出示:当时的宋朝,百姓过着贫穷的生活。年轻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
的疾苦,立志要为人民造福 。在49岁时,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积极进行改革、
推行新政,希望国家繁荣富强。就在这一年春节,他 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不
朽诗篇《元日》。
现在,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在写春节时热闹欢乐的场面吗他还期望什么呢
用一个成语来表示(辞旧迎新、除旧革新)。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一定
会有新的感受。
4.指导朗读。
五、补充诗句,拓展延伸
诵读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
板书设计:
元 日


燃 放 爆 竹
喝 屠 苏 酒
新 —— 旧
清明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 字,重点指导书写“魂”
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
指”的“遥”。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 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春天》)教师朗读《清明》。
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学生:欣赏图片、音乐及教师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课文对本诗的评价。
“纷纷”(“纷纷”一词正是《清明》绝句中的“诗眼”,那么何谓“诗
眼”)
比较:纷纷之雪──大
纷纷之雨──细
揭示了诗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较: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 、


夏雨:“如倾如注”
秋雨:“淅淅沥沥”
【设计意图: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 春雨
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
界。通过对纷纷 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
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 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 明时节,应当是家
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
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设计意图: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一种境界。】
学生齐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默读古诗,学习生字
多媒体出示“欲 、魂、借、酒、牧”5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
“浴”区别来记,“酒”和“洒”区别来记。
三、分组活动,构图绘画
学生:分四个小组活动讨论,根据自己的想象,给《清明》这首诗配 一幅
插图。教师:做适当的优劣点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理解古诗内容,画出自己体会 的诗句的内容,这
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四、小结
教师提问:如何评价一首诗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小结。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与“诗歌留下的想象空间”,正是作者赏析这< br>首绝句的两个角度。而这两点也是我们赏析其它诗歌的重要角度。
板书设计:
清明
画面:雨纷纷→欲断魂→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字,会写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异 ”字,上下结构,上边的
部分是巳不是已和己。正确读写“茱萸、佳节”词语。注意“异”字与“导”< br>字区别。
2.背诵课文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抒发情感,导入课题
1.板书“佳节”(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 为什么呢
2.师: 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 秋节……(课件展示))知道重阳节吗它
是哪一天(九月九日(课件出示))
是啊,过节时 我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可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头像)
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 件展示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大
家知道这句诗出自那里吗(对,它就是出自我国著名诗人王维的《九 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打开课本。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是把字音读准,诗句读
顺。
2.指名读,正音。
3.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
4.我 们刚刚说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那么它在古时候又有什么习俗(课件
出示:说起重阳节,它最早可以推到 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阴历九月九
日,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 民间又有了重
阳节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
登 高塔。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 课件出示茱萸:是一
种落叶小乔木,有浓烈香 味,茎可入药。据说重阳节这天佩带茱萸,可以避邪、
消灾。)像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都要在自家的大 门口插上一种避邪、消灾的植
物一样。见过吗
【设计意图:重阳节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 但是通过课件提示这个环节,
学生们就很容易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文化。】
5.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想想,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想念、思念…)
简述“山东”的意思。(山东:是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说的
山东省不同。)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
(重阳节这天,诗人很 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兄弟们。)
6.对于我们的诗人王维,同学们又知道多少,谁来说说(课件出示简 介王
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
宋苏轼称赞 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
孟”。)
7.老师介绍( 诗歌的创作背景)课件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


在十几岁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 加科举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在这段时间内,
他一直漂波在外,自然产生思乡念亲之情。特别是在尤 其是佳节到来之际,这
种情感更为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8.现在我们了 解了题目的意思,也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那我们再来
读读这首诗,好吗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9.恩,真不错!现在我们来欣赏朗读。课件出示
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 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
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
三、读文悟情
1.生读诗,师巡视。
2.读了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师板书课件出示:倍思亲)。
3.课文 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这些句
子,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课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字义 ,自己试着说
说它的意思。(课件出示:独:独自一个人。异乡:他乡。异客:外地生活的人。
逢:遇到。倍:加倍。整句诗意: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作为他乡的客人,每当
遇到佳节就加倍的思念亲人 。)
4.交流: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2)是啊!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板书华山 东边是家乡,西
边是长安)它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长安在华山以西,他这一别就有两年
了 。两个“异”字,更突出了诗人的“独”。想想实际生活中,你离开过你爸爸
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 何而王维是整整两年没有与亲人相见啊!他是多么
的想念自己的亲人啊!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吗相信你现 在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
受来。(指名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句的理解,说出自己离开爸 爸妈妈一段时间后的思


念亲人的情感,使学生更能体会诗人的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四、读中体会感情,理解课文
1.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是怎 样的呢请同学
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2.学生交流。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 < br>3.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场面(指名读:遥知兄弟
登高处。“遥想兄弟们 正在登高望远”)
五、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1.师导: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 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
日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愈发浓 了,思
绪万千之时,就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四行诗句中……(课件出示古诗,教师
范读整首诗 )
2.刚才,老师在诵读这首诗时,把自己当作了王维,借这首诗来表达我对
家乡的思念, 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也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那就来吟诵这首诗
吧!
3.指名读。两名学生读后,对比评价,体现个性化朗读。
请同学们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指名读)
六、情感延伸,课外拓展:
1.“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 代就有不少
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老师从其中选取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文给大
家赏读 ,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来读读诗,体会同样的思乡之情,选择你喜欢的一
首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由练读《静夜思》。
七、情感升华,再次吟诵。
1.在这饱含浓浓 思乡情的乐曲声中,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
次深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
2.配乐齐诵诗文。


八、课外作业
请采访一下你的家人或亲友,他们外出学习、务工的时候,过节是否思念
故乡 和亲人,请亲身体会一下“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情。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念家人 登高 插茱萸


10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 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
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 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
字左边是“礻”不是“衤”。能正确读写“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
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
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
读的怎么样呢
2.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 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
州”“九州”说法。
2.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欧”的第二笔是撇。。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电脑屏幕出示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
社。创造、阅读、携 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 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
概括的表达能力。】
2.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3.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悟 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
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在归纳时老师引导孩子用画重点词语 的方法归
纳。】
三、品读课文 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小组讨论,请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
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 考的好习惯。】
2.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研 究重点知识,突破重点,这样可以兼顾所有学
生,也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乐于表达的热情。】
3.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动词画出来
剪碎、切断、浸在、捣烂、铺在、揭下等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设计意图:一是赞扬蔡伦发明 的造纸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二是学会了
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四、总结全文: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 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五、作业布置:


课下在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蔡伦→总结前人经验→自己专研→造纸术








11赵州桥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
写“县、设、史” 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
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
写清楚的。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
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
保护。
教学准备:课件 2.生字词卡片3.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 (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 乡下村头,
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
空中的 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
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 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
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 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
名字叫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 : 雄伟、坚固、美观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
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 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1.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 济 匠 砌 横 坚 雕 抵 智 慧
设 参 部 跨 举 击 固 栏 案 爪 贵
2.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4.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ān (参加) héng(横跨) zhuǎ(鸡爪 gàn(干部)
参{ 横﹛ 爪﹛ 干﹛
shēn(人参) hèng(蛮横) zhǎo(爪牙) gān(干净)
5.检查词语认读,教学
让全班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句子。


生:雄伟.......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真棒)
生:精美......朋友送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 (多么深厚的友情啊)
生:宝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 (珍惜我们的生命,让生命
更精彩)
生:创举.......北京鸟巢的造型设计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说的
多好啊)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雄伟、精美、宝贵、创举四个词语,让学< br>生感知这四个词语的美感,并为揭示赵州桥的坚固、美感埋下伏笔。】
6.请同学们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读出自豪的感情
2.指名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师:赵州桥成 为我国桥梁建造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
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汇报,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2.引导感悟:(1)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
作用介绍了桥的哪方面知识 (2)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
设计好出在哪里 (4)写作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
生: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写作,是本段中心句, 具有总领全段的作用。
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生:写“赵州桥 的长50多米、宽9米多,......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
面上”,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那个方法, 具有科学性。
生: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①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
一 个拱形的大桥洞。②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
设计的作用:“减轻流水的冲 击力,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史上的
一个创举”。
生: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 “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
把内容写具体。
【设计意 图:运用小组交流和汇报方式学习本段,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赵州
桥的雄伟与坚固,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与 智慧。】
六、指导书写
1.教师提示; 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2.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七、通过课下搜集,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巩固,

1.引导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

赵州桥非常_________, 长________, 宽_______。.这么长的桥,全部用
石头砌成,下面没有________, 只有一个________, 大桥洞顶上___________,
还各有________,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_________, 既减轻了___________,
使桥不易___________, 又减轻了_________, 节省了__________ 。

完成练习 (课件展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欣赏赵州桥的魅力。

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请大家朗读第3自然段

2. 思考问题:(1)本段围绕哪句话写作(2)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文中主
要写了那些精美图案 画出文中相 关的语句。(3)作者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能用一
个词语来概括这些生动的画面吗(4)写话:有的... ....有的.......还有的........


3.大家分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 课文围绕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 。这一句在
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雄伟坚
固”, 又提示下文要写的是赵州桥的“美丽壮观”。



写话练习) 不但...... 而且.......
生:本段主要写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 三种龙的不同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
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 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遥首相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
珠。
(分角色朗读) 理解语句意思



生:作者用的关联词是: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些龙 的生动图
案,用词语形容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生:. 练习写话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有的
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有的........,有的........,还有的.......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 羞羞答
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
引得游人流连
忘返。

有的.......,有的.......,还有的... .......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在考场里,有的正
奋笔疾书,有的正沉思苦想,还有的已经答完试卷 ,正在检阅,大家的表现真
是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写话这一环节,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
清楚的。】
4.引导赏析课文

作者写作中,秒写赵州桥的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分层
写作,使中心表 达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试
着把事情写具体详细。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小组合作交流:


前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雄伟,坚固,美观,为什么还
要再写第4自然段呢

2.怎样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说“赵州桥是
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

3.指导朗读
四、完成课后习题,试着运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一下赵州桥。

五、总结全文

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 美丽,刻画描写生动细腻,栩栩如生。不仅
是再赞桥,更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 和才干。学习本
文,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爱我们的祖国,立志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拓展延伸

1.赵州桥的知识介绍: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始建于隋朝开皇大业年间
(581-618), 它是我国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的独特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 节省了石料,既美观,又大方,这种“敞
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比欧洲的设计早了110 0多年。在中国文
学史上,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扬,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诗曰:“驾石飞梁尽一
红,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
上行”。1991年被 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样的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板书设计:

┏ 总起 世界闻名



┃ 雄伟坚固 长 宽,设计特点



赵州桥┃ 分述

┃ 美丽壮观 不但......而且......

┃ 有的.......有的......还有的.......栩栩如



┗ 总结全文 宝贵的历史遗产

*此处渗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2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正确读 写“摊贩、形态各异、悠闲、溜达、一乘轿子”等
词语。并注意“作、乘、笼”字是多音字


2.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3.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4.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说一说为什么《清
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
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这节课我们还 将撷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来欣赏,
那颗明珠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一幅名 扬中外的画”)
(生齐读课题)
理解“名扬中外”。(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名声大,世界闻名)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本课新词
biàn cún chēnɡ tān fàn
汴梁 保存 撑船 摊贩
lì yōu zhuài rǎo
官吏 悠闲 拽住 惊扰
男女同学分读
理解:摊贩、官吏 都城 作坊 溜达 一乘轿子
师:这一组词既有多音字,又有轻声的。谁能读准它们(指名读、齐读)
理解:


都城: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首都。
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达:散步、闲走,很随意的逛逛。
一乘轿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马拉的车,一辆叫一乘,一乘轿子就是
一顶轿子。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有了哪些了解
(梳理出《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画名、作者、尺寸、内容、画的历
史、保存情况。)
三、赏读结合
师:《清明上河图》究竟是怎样一幅画,为什么说它名扬中外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好吗(师生共同欣赏)
交流:师:谁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幅画能名扬中外
1.预设一:欣赏众多人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画上的人多,为总结名扬中外铺垫。】
师:张择端在这幅画里,都画了哪些人呢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指名读第
二节)
师: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什么是“行”(就是行业,用
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文章 里说画了哪几行的人呢我们动笔画一下。
师:只有七八种人,倒也不是很多哇,是吗(还有许多没写出来 ,但都画
出来了,课文里说:“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师:那么还会有哪些行业的人呢
(生想象说话)
师:所以文中说:光是这些人物, 就有五百多个。真是“人物众多”哇。
(板书“人物众多”)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人全被张择端画进了清明 上河图,他可
真......(了不起,画技高超)难怪《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了) 来,让
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过渡:《清明上河图》能名扬中外不可能 仅仅因为人物众多啊!你们还有什
么看法
2.预设二:感受街市热闹,人物形态各异,小而清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画上的人多,为总结名扬中外铺垫。】
(1)生: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
茶馆......
(2)生: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形态各异,有的......有的......把他们干什么都
画出来。所以能名扬中外。
师:张择端不仅画出那么多的人,还画出了这些人的各种形态,来,我们< br>一起读读。(生读句子)
(3)师:我们也来看看,你还看到画上的人在干什么(出示图片,欣赏,
说话)
师 :你看得真仔细,画面这么小,你都看出来了,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 ,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起读。(生齐 读)
师:是多么的细致、精致啊。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一读吗(生读。)
师:如果你身边刚好有一个外国朋友,你会怎么自豪地告诉他(生自豪地
读。)
师:哦,清清楚楚,多了不起,谁愿意再读一读。(生更自豪地读。)
师:哦,大声地告诉大家。黄豆那么大是多大 (生做动作。)
师:这么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来,我们一起来自豪地读一读。(生齐读。)

师 小结过渡:那么多形态各异的人,全搬进了画里,的确能名扬中外。张
择端的画技真是精湛。不但如此, 如果你细细观察,还能读出一个个八百年前
的生活小故事呢请你一边看插图,一边读第四自然段,看看桥 北头发生了一件
什么事
3. 预设三:品读传神的细节


(生结合插图读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画上的人多,为总结名扬中外铺垫。】
师: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一生读)
师:自由地读读,你对文中 谁的动作描写印象特别深刻(学生自由读,抓
住动作,交流。指导朗读)
师:这个场景,真有 点像我们生活中的差点儿的发生的交通事故呢!这些
都是一瞬间的事啊。画家也把它搬进了画里,而且画 得......(那么逼真,那么传
神)(板书“细节传神”)所以,人们这样赞叹(出示:张择端画的 画,是多么
传神啊!)(生齐读)
师:看到这里,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师:张择 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绘画技术,赋于了《清明上河图》不可估量的
艺术价值。(板书:“艺术价值”) < br>师: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张择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其实我们写作文
和画画一样呢,你抓住一 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
起来了。
四、拓展欣赏
师:接 下来,就让我们也一起去捕捉画中其它精彩的生活小场景吧。请你
细细观察,你还觉得哪一处的情景特别 有意思
(生赏图交流)
五、结课延伸、升华情感
师:《清明上河图》全图中,类 似于这样的生活小场景,比比皆是,生动地
再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热闹繁华的场面,难怪课文最后说 :(出示最后一节,
学生齐读)甚至后来,有许多专家就是通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来研究北
宋时期的许多风俗民情、建筑风格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的特点,这可是《清明上
河图》宝贵的历史价值呀 。因着这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它成
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幅画的 名字,它叫——清明上河
图。(生齐说)



板书设计: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 物——丰富

清明上河图 街 市——热闹

情 景——传神

作结构 总起━━━━ 分述━━━总结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 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
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 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
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之情,弘扬民族精神 ,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
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 国传统文化
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 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 br>【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
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 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
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
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 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
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 的”,引导学生自查自
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 悠久的过程,
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冬至 腊八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
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 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
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 巩固。】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
1.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 ,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相 机板书:春节 端午 中秋)
【设计理念师生资料的交流分享,将常见传统节日习俗进行详细介绍。 学
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并理解了其中丰富内涵。这一环节搭
建了一个生生合 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民主、
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四:传统文化要传承
1.演示课件:令人关注的端午节文化。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2.师:中国人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竟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于每
一个中国人来说 ,其滋味是可想而知的,此事充分说明,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啊!但是, 现在仍有不少人对传统节日不够了
解,不够重视,我们该怎么做
3.小组讨论。
4.展示本小组成员设计的春联。
5.展示本小组成员做的月饼。
6.展示本组成员准备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
【设计理念:表演写春联、做月饼和搜集古诗既锻炼了学 生手脑,又巩固
了有关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还是学生切实开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
可谓一举多得!】
活动五:师小结:
太棒了,同学们!你们那颗火热的爱国心令我感动!我 们的祖国会因你们
骄傲!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弘扬非
物质文化的政策。(演示课件)相信大家在假日里与家人共度这些传统节日的时
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的种子也一定会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
花朵,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设计理念 :在师生共同交流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被
充分激起时,让学生看那段视频资料,听老 师无比惋惜的叙述,使学生在强烈
的反差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唤起更加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保护弘 扬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相信从这次活动开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弘扬
民族传统文 化的行动中来!】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
3.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这个模块,一起来交流学习。
二、交流平台
1.本单元课文有很多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
如课文第11课《赵州桥》
这座桥 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 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
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为 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
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三、识字加油站
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标牌吗
税务局、防疫站、咖啡馆、学生公寓、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电脑屏幕上出现:新湖南路小学、人民医院、锦绣川风景区、电影院、超
市等标牌,提醒和巩固 学生要从日产生活中学习识字。
四、词句段运用
对照流程图阅读下面这一段话,照样子介 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


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剪碎或切断→浸→铺→晒→揭
电脑屏幕上出现剪纸一段话,学生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首先,老师把剪纸准备的 材料: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
老师先把粉红色的纸剪成正方形,把纸对着角折三次;再 用剪刀顺着纸顶端边
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的边上剪成波浪形,或花草,或鸟兽;最后,展开来就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花。
剪→折→剪→展开
五、日积月累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艺: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通过讲解和背诵,让学生们感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单元
13花钟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 读写“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
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走入花的世界,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迷人。
(学生自由谈感想)
2.这 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
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
(板书课题)读课题,提问题。
【预设问题:花钟是什么 为什么起名字叫花钟 花为什么能做钟呢花和钟
怎么联系在一起,花怎么成为花钟呢 同学们读书有疑问很好,在心里记下你的
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学生自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出示: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修
建、昆虫、展示
指生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生释疑
师出示:吻合:1.合拢。2.比喻两相符合;一致。
2.书写重点讲解:
凌:右半部分的上边是“土”
建:笔顺先里后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
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生字。
(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
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


往跟 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
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5)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3.交流“什么是花钟”“为什么花可以做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
读。
“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
一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 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 上,鲜花朵朵,陆
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时钟
【 设计意图:学生用简练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为
后面的概括段意铺垫。】
四、默读课文 练习概括
1.顺着学生的回答:美妙的花钟、神奇的花钟、令人心旷神怡的 花钟,教
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课文每段介绍了什么可借助泡泡里面的问题来回答。
2.指生答
3.有什么发现吗
有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能概括该段的大意,这叫做给“关键句”,也叫“中心
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生词。同学们上节课学了花钟的生字词,读熟了课 文,老师现在要
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全都记住了。(出示幻灯片1)轻同学们把这些词语齐读一
遍。
2.听写生词。
3.对照改正。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可以检查学生对 词语的掌握情况,落实词语这个


基础目标。】
二、精读感悟 学习表达 1.同桌合作你读我找,看看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
么介绍这么美妙的、神奇 的花钟的
2、出示并欣赏课文中出现的花的图片,说出花的名称。
3.这些花分别是在什么 时间开放的呢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你读
我写(老师在黑板贴钟的演示图,学生边读课文,教师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
应的位置写花名,而且字的色调与花的特点相符。)
4.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读读课文中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句子。
(2)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 了;中午
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
月光花在 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5.品味写花开放的句式。同学 们,请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花开放的,请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想,你更喜欢哪一自然段的写法为什么
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把欣赏花的自主权交给 学生,让学生选择他们喜
欢的花朵进行品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利于学生读出感情,读出< br>花开放的美丽。】
6.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品读每一朵花的开放的特点。这么多美丽的花朵,
你想做哪一朵花请你读给同学们听吧。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品 读各种美丽的花的
开放之后,学以致用,把其它两种花的开放描述得更美。】
7.结合课后小练笔练习表达,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所学所得运用在书写中,深入了解不同
表达的效果。】


三、继续追问 了解原因
1.为什么在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请带 着这个问题自由读第二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
2.哦,原来原因是这样,我不相信,你能举个例子吗
3.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除了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之外,
还与什么有关
4.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
的原因。】
四、深入探究 留心观察
同学们,植物学家为什么能设计出花钟来呢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花的奇妙应用,以及知道在生
活中要学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会有意想 不到的收获。】
五、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还有很多花正在开放呢!只要我们用一双锐利的 眼睛去发
现,用聪明的脑袋去思想,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发现,那些花会开得更灿烂。
六、作业。
1、完成随堂辅导。
2、背诵第1段。

板书设计:
13花钟

现象: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原因:温度、湿度、光照
昆虫活动的时间
应用:花钟(留心观察 用心思考)



14蜜蜂
教学目标:
1.认识“概、减、阻”等9个生字。会写“辨、试、检”等13个字。能正
确读写“ 纸袋、大概、减少、阻力、包括、检查、准确无误、沿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
3.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4.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
风。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实验步骤,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
教学难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
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蜜蜂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 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
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尔的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昆虫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 课
文读的怎么样呢要想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先
自己读一遍课文 ,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同


位帮忙消灭“拦路虎”。
2.检查生字
试验、证实、阻力、、推测、沿途 、尽管、尽力、陌生、准确无误、闷热、
纳闷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检查句子,
课文中出现了好 几个多音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
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 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
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
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飞回来
了。”
四、书写汉字 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蜜”和“蜜”:无论蜜蜂还是蜂蜜都和昆虫有关,不要写成“密”。
“辨”和“辩”:用手分辨就是“辨”,言语辩论就是“辩”。
“检”和“捡”:用木尺比着检查就是“检”,动手捡起就是“捡”。
2.笔顺讲解
“试”的第四笔是横;“阻”和“陌”的双耳旁是两笔写成的。
3.小组合作 给字组词
4.练习书写,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三、浏览课文 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
表达能力。】
2.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3.同学们,我 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
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呢 4.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
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 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 常是
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听说”一词的含义,
特在此环 节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中感悟 “听说”所
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
三、品读课文 深入探究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5自然段,将课后题补充完
整。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
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 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 ……最后……”来
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飞蜜蜂)
【设计意图: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 br>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实
践中通过同桌互说 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会。】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
(2)“那二十只左右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


向。”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这两句话中画横线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准确的表达)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也是充分体现法布尔严
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在自读 自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
学生在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 读。】
4.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
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5.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6.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 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
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
悟人物内心。】
7.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

8 .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
的句子。(这样,二十只左右 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
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 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
了。)
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法布尔的严谨)
四、联系前文 拓展延伸
1.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 听说的吗那么
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
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


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
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设计意图: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论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现,
此时,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 导下的一句三读,使学生从中得到了
感的迁移,情的激发,智的启迪。从而体察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情 。】
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
限,他不 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
(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 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
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 设计意图:资料的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
事实,从而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 实严谨的科学作风。】
五、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昆虫记》
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 善于思考
做试验 认真严谨
得出结论

15
*
小虾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正确读“一口缸、空 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
搏斗、较大、腹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3.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4.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前文 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第二单元刚刚学过一篇写鸟的文章《翠鸟》,它的作者是
菁(jīng)莽(mǎng)。
2.作者简介:
菁莽,本名陈益清 笔名菁莽, 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文学创作有
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散文《我看见了鲤 鱼跳龙门》、《翠鸟》
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
3.菁莽写的翠鸟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但擅长写鸟,也擅长写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去看看他笔下的小虾。(板书课题:小虾)
2.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为我们出示了相关要求,我请一位同学读一
读,
这就是本课对我们的要求,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读一遍
(1)朗读课文。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
(3)把课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下来。
有了目标,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发现美的
眼睛,用我们充满智 慧的大脑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作家笔下的小虾。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想要读好课文,得先扫除拦路虎,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
都认识了吗


出示: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

(1)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2)指生读: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应该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3)齐读
2.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你还认识它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准字音,
读通句子。
3. 我们先来看其中的第三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看
看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一:
生1:这是你对这一段的理解。
生2:你在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段的意思,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 我们在学习《花种》一课时学习了关键句,这一段有吗)
预设二:
你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是怎么找的这么快呢(能够学以致用,
你真棒!)
“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
3.作者是怎么写出小虾的自在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把表现小虾自在
的句子用“ ”画出来。
4.“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想干什么就 干什么,确实很自在。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这样的小虾吗下面
就让我们也到水中自在地游一游吧!(出示 海底图片并配冒泡泡的声音)不过去
水里可有个规矩,就是老师说什么动作你就做什么,说停你就停,不 然水里会
有危险的,好吗)
5. 多么悠闲,多么自在的小虾啊,这时 要是有人用小竹枝去动你你会怎
么样
(蹦、生气、)


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
“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
突一突的。”
样子还挺可怕的,可我从你的语气中没听出生气了啊!你的脾气不大。
再找个脾气更大的小虾。
预设一:你也挺温柔,小虾的脾气都是这么温柔吗他们搏斗起来会怎么样
(蹦出水面,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这么厉害的小虾生气了,谁再来读它的样子。
预设二:看样子是真生气了,听出了你的愤怒。如果这时碰见闲游的同伴
说不定要打起来。
6. 我这只虾也生气了,可我生气的样子和你们有点不同,你来听一听哪不

师:脚末端那副钳子张着,胡须也翘着,连眼珠子也突着。
7. 指生答,原文是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师板书)
除了文字不同,这两种生气的样子还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一:生能答出来,动的和静的。(师板书:动)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
子的不同。
预设二:生答不上来。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
子的不同。
指生答(师板书:动)
请同学们看黑板,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是写什么的(板书: 钳
子、胡须、眼珠子)这些都是小虾的细节。作者通过描写观察到的细节,用生
动的语言将小虾 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叫“细致生动”的描写。
三、默读课文 重点品悟
1.其实文章中这样细致生动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十一月有什么节日-初一学生评语


南宁市职称网-北京二本大学


四级及格-辽宁省招生办


委托加工-寒假心得体会


陕西省招生办-成都会计考试


社会交往礼仪-西京学院研究生


国家海洋局-穿越火线补丁


美文摘抄500字-五色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