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687次浏览
2020年09月20日 11: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暂住证明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司马承祯)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教材解析
本单 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
子》《荷花》和一篇略读课文《昆 虫备忘录》,从动物、植物、景物这几个方面来
反映主题。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 文园地”,其中“语文园
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学习本 组
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
余还可以从中 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读写和课外搜集活动,
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 景物的美好。
《古诗三首》
《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了美好的春光。《惠 崇春江晚景》
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
春 天的美好情感。《三衢道中》抓住游玩途中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
《燕子》
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荷花》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 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
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昆虫备忘录》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几种昆虫的特点,语言生动 有
趣,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积累优美的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所描绘的意
境。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
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句段。
3.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教法与学法
1.本单元注 重朗读感悟,增强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使语言中蕴
涵的美通过口诵心记来深化理解。 2.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强化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解词、析句、悟情的过程
中,认识逐渐深化,感 情逐渐深入。
1 古诗三首
设计说明
《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了美好的春光。《惠崇春江晚景》

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是苏轼写的,这首诗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 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
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三衢道中》是曾几的作品,这 首诗是他
游赏浙江衢州时写的,再现了诗人游览时愉悦的心情,抒写了诗人行于三衢道中
的见闻 感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古诗,再借助注释和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
理解诗意,感受春光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
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意境美。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绝句》
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
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 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
2.理解《绝句》的诗意。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1.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 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你们知道哪些
描写春天的古诗?最喜欢的是哪一首?
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
【课件出示】
《绝句》

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学生自由朗读。
4.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
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 ,人
格高尚,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
遗、检校工 部员外郎,代表 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 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 平时学会的学
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
懂 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
rónɡ yàn yuān yānɡ
融 燕 鸳 鸯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2)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3)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二)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
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有什么景色?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2.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
(1)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
【课件出示】“迟日 ”,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
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 。)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
山啊,水啊有变化吗?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
你想怎样读这句话?
(指名读——范读——齐读)
(2)春风花草香,这 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
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我闻到了香味。)谁愿 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指名读)
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
谁想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3)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 br>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
小燕子用湿润柔 软的泥筑巢呢!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
(4)沙暖睡鸳鸯。嘘——看,那是谁呀? 【课件出示】鸳鸯睡觉图(指名读
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 幸福啊!
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
滩上, 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
小结: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 筑巢,展现给
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
睡 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
再读。(指名读——齐读)
3.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
大诗人杜甫 ,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
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 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
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
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
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五绝。其实杜甫住在 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
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课件出示】
绝句 绝句
杜甫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江碧鸟逾白,
一行白鹭上青天。 山青花欲燃。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今春看又过,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何日是归年。
七绝 五绝
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
班上来,咱们大家分享!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课件出示】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绝句》)
2.教师引导: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单竖线表示停 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
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
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4.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6.自由读,练习背诵。
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 的大画面,
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
燕子 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六、总结拓展,延伸阅读。
1.教师导言:同学们 ,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
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 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的大
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 春天
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选作业。
(1)画:画一幅图画,用自己的情感认真地描绘出春天无与伦比的美丽。
(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目标
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
2.理解《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出示《惠崇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
物。
2.《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课件出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
的创作上都有很 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
写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课件出示】

huì chónɡ tún
惠 崇 豚
2.自由读,指名读。
3.师生共同正音:“崇”是翘舌音,“豚”前鼻音。
4.开火车读,齐读。
5.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有一点。
(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卢”。
(3)“崇 芦 芽”都是上窄下宽,“惠”上宽下窄。

6.再读诗句,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美景。
三、理解诗意,感受美景。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出示第1、2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
三两枝:指两三枝桃花。
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
了。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
师生交流,师归纳。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4)指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3、4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
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
钻出。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课件出示】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里什么?

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 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
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 爱和
赞美之情。)
(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
(从画面 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
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 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
卵繁殖的季节。)
5.小结学法:解题目 ------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
味。
四、总结拓展,延伸阅读。
1.小结:《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写的,这首诗描写了北宋名僧 惠崇所画的
《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2.全班交流古诗中描绘的美景。
3.收集描写春季美景的诗句。
五、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三衢道中》
教学目标
1.认识“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等4个生字。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
象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
2.理解《三衢道中》的诗意。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 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
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三衢道中》 )
2.简介诗人曾几:
【课件出示】
曾几(1085-- 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

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 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
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 奇字、僻韵,
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méi xī fàn jiǎn
梅 溪 泛 减
2.自由读,指名读。
3.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
4.开火车读,齐读。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梅 溪 泛 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溪”右边是“爫+幺+大”。“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
7.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8.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理解诗意,感受美景。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课件出示】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
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 br>悦)。(板书:梅黄一日日晴)
(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一“溪”、
一“山”、一“泛”、一 “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 “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
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
(板书:不减一添)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
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 两句诗。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四、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1.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两首诗词。
3.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4.在齐诵本诗。
五、总结拓展,延伸阅读。 < br>1.小结:《三衢道中》是曾几的作品,这首诗是他游赏浙江衢州时写的,再
现了诗人游览时愉悦 的心情,抒写了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流露出诗人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2.找一首含有本课时这首诗中景物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


2.燕子
设计说明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 外形、轻快灵活的飞行
姿态和文静的休息场面,都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 br>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注重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
合作、探索的方 式来学习,激发学生对燕子、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 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
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
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
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
量。
教学重点
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
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
远的顺序观察燕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激发学生兴趣。 < br>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打
一动物)(谜底:燕 子)
2.【课件出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燕子的了解。
燕子 :燕子是一种候鸟 ,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
腹部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筑巢居住,吃农作物 上的害虫,是益鸟。燕子总
是和春天一同来临。
3.出示课题(板书:燕子),齐读课题。
过渡:是啊!一到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就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
子长什么样?看到燕 子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表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郑
振铎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去看看作家笔下的小 燕子有多么可爱。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郑振铎(1898—1958) 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
国主义者 和社会活动家、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也是著
名的收藏家、训诂家。1952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他出版了《中国文
学研究》三册。
2.自由朗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新词,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快。
(1)自由读文,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
(2)通过查字典,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còufújíjùxínɡlüèǒuěrzhān
凑成 吹拂 赶集 聚拢 形成 掠过 偶 尔 沾水
juànxiānhénlínɡlìyìyànɡxiánsǎnɡān
疲倦 纤细 痕 迹 伶 俐 双翼 荡漾 闲 散 木杆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散 杆 ”的读音:
“散”在这里读“săn”,另外还有一个读音“sàn”,组词为“分散”;“杆”在文中读“gān”,还有一个读音是“găn”,组词为“一杆枪”。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及个别指导,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
等。

1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聚”——下面的部分不是“禾”。
“倦”——左窄右宽,注意右下部分是横折钩,竖弯钩,不是“巳”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伶俐:聪明、灵活。
闲散:清闲而又无管束,本文指燕子悠闲的样子。
旷亮无比:形容天空空阔而明朗。
波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2. 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燕 子的?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
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件出示】
第1自然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
第2自然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第3自然段主要写飞行的燕子;
第4段主要写停歇的燕子。
板书:外形、赶来、飞行、停歇
4.看图对照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先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 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
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
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10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 2个字,了
解了春天里小燕子的伶俐可爱,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2.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过渡:同学们,请大家不妨自己先回忆一下,在这堂课上,你 对哪个环节印
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什么?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五、板书设计。
2 燕子
外形、赶来、飞行、停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燕子的外形和 飞行、停歇时
姿态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交流并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小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春光的美
好。
教学难点
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凑成 吹拂 赶集 聚拢 形成 掠过 偶尔 沾水
疲倦 纤细 痕迹 伶俐 双翼 荡漾 闲散 木杆
2. 谈话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伶俐可爱,这节课
我们继续朗读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燕子的可爱。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看图,口述燕子的外形特点。
(2)指名读第1自然段后回答: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了 燕子的形象?是按
什么顺序来描述的?(课文着重通过羽毛、翅膀、尾巴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形象。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的。板书:羽毛、尾巴、翅膀。)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2.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图,口述燕子活动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
(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来描述“烂漫无比 的春天”?(默读并划出有关词
语。讨论并板书:细雨、轻风、柔柳、青草、绿叶、鲜花)
(3)比较句子:【课件出示】
“下过几阵雨。风吹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 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
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 的聚拢来,形成了烂
漫无比的春天。”
对比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启发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春天万物生长、百
花争艳的生趣。“如毛的细雨”,形 容雨点很细小,这是春雨的特点。“轻风微微
吹拂着”,是说春天的风轻轻地吹动象抚摸着人一样。“千 条万条的柔柳”,写出
了柳丝的姿态是那样的美;写出子柳丝的枝条是千万条;“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这个比喻句以动写静,描绘出春天里树木茂盛,花草繁多,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的生机勃勃的景 象。)
(4)填空:【课件出示】
那么( )的小燕子也从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 )的图画中,为春光
( )了许多生趣。
(“伶俐可爱”“光彩夺目”等修饰语的运用,表达 得更加生动,具体。)(板
书:加入、平添、 生趣)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看图学习第3自然段。
(1)看图,说说燕子是怎样飞行的。
(2)指名朗读课文,哪些词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特点?
(斜、横掠、沾、荡漾”等词语突出了 燕子飞行时轻快的特点。(板书:斜、
横掠、叽、沾、荡漾)
比较句子:【课件出示】
“燕子在天空里掠过,由这边飞到了那边。”
“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

1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把这两个个句子比较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课文中的句子除突出燕子飞行的特点之 外,还写出了春天的景色:阳光、
稻田、柳树。这样把燕子和春天紧密地联系起来写,进一步说明燕子“ 为春光增
添了许多生趣,让春天显得更加生气勃勃”。)
(4)指导朗读这一段。
4.看图学习第4自然段。
(1)燕子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课文,其余看图。)
(2)引导学生讨论“落、痕”等几个词的用法。(“落”字写出燕子的轻巧。
“痕”字写出电 线的远,若有若无。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倦时的形象。
讨论中随时板书:落、痕、停。)
(3)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
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从燕子的 外形美,写到燕子的飞行美,又写
到它的静态美,让我们感受到美丽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添生机和活 力;而燕
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可爱伶俐。希望我们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热
爱小燕 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找寻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并尝试着用学到的
词句把这些美好细细描绘下来, 做一个美的发现者、传播者。
2.引导学生摘抄、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表达。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四、板书设计。
2 燕子
外形: 羽毛 翅膀 尾巴 (静)
赶来: 细雨 微风 柳丝 青草 绿叶 鲜花-春光 (静)
赶来 加入 平添 -生趣 (动)
飞行: 斜 横掠 叽 沾 荡漾 -轻快 (动)
停歇: 落 痕 停 (静)

3.荷花

设计说明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的 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陶醉在此景中,
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 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
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我利用文中插图,让学生细心观察,感受荷 花
的美,再通过读文,从文字中感受到这种美。最后两个自然段结合配乐朗读,让
学生在意境中 感受荷花的美,把作者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蓬、胀”等4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
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5个词语。
2.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
裳”等轻声词;背诵第2~4自然 段。
3.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
幅活的画”。

1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4.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点
1.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感悟荷花的美丽。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
1.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
起”这句话。
2.读写结合,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把握课文内容,大致厘清作者的思路,整体感知作者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读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了解荷叶、荷花的样子,欣赏感悟荷花的美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谜并交流学过的古诗。
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来猜一则谜语: “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
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荷花)
谁还记 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荷花的诗?(如: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南宋诗
人杨万里写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 让学生齐读课题,交流作者叶圣陶的相关知识。
【课件出示】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 10月28
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
言艺 术家”之称。
3. 设疑导读: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荷花与我们见到的是一样的吗?
二、自主朗读,疏通词句。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引导学生从听读中抓取课文信息。 过渡: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请大家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想一想:
从听读中你们对课文有了 哪些简单的了解?

1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字词可以请教同
桌、老师,碰到难读的句 子多读几遍。
3.检查自主朗读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bànpénɡzhànɡlièzīshì
花瓣儿 花骨朵儿 蓬草 莲蓬 饱胀 破裂 姿 势
fǎnɡfúsuídǎozhǐāiāipiānpiān
仿 佛 随风飘动 舞蹈 停止 挨 挨挤挤 翩 翩起舞
(2)注意读好儿化音。
儿化音:后缀“儿”字不 自成音节,而同前一字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字的
主要元音起卷舌作用,韵母发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 这种现象就叫作儿化。儿
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
(3)【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瓣、蓬、胀、裂、姿、势、仿、佛、
随、蹈、止。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结构及笔画,指导生字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检查书写情况,及时予以书写指导。
(5)将这些字词送回文中去,找出相应句子读一读,随文识字、识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进行部分句段的朗读指
导。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思想脉络。
(1)读完课文,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给你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
字概括。(美)
(2)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荷花的美?(气味、颜
色、状态、姿势。)
(3)找找看,写荷花的气味、颜色、状态、姿势等,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气味——清香。(闻荷花)
第2~3自然段:颜色——碧绿的荷叶,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
状态——有的……有的……有的……
姿势——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大幅活的画(看荷花)
(4)面对这么美的一池荷花,作者仅仅就是这么看着吗?他还做了什么?
(把自己想象成一朵 荷花。跟前面一样,用三个字概括——想荷花。)这是第几
自然段的内容?(第4自然段。)
(5)过了好一会儿,作者意识到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第5自然段
写了什么?(作者回到现实。 )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朗读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
小结:同学们,课文先后记叙了作者 “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展
开想象—回到现实”这一过程,思路非常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 象地展示了荷
花的美,也将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展现在我们面前。接下来,
就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喜欢哪句话就读哪句话。读
给同桌听一听,互相评价 评价。
4.品读感悟课文第1自然段。
过渡:看来这么美的荷花,不仅深深地吸引了作者, 也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从这一自然段中我们读到了什么。
(1)从段落开头的两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时间——清晨;地点——

1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公园;“一……就……”说明荷花散发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了公
园门口。)
(2)“我”为什么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希望快点看
到荷花。)
(3)“赶紧”“跑”体现出“我”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迫不
及待。)
(4)谁能把作者赏花的这种急切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5)用“一……就……”“赶紧”说句子。
示例:我一放学就回家了。/爸爸一下班就钻进 了厨房。/下雨了,我赶紧
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进来。/我要赶紧做完作业回家去。
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5个会认的字,会写了 11个字,
体会出作者赏花的迫切心情,真是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那满池的荷花,一定
开得 特别多、特别美吧!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
的,又给他带来了哪些美好的 想象。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过渡:语文学习并非简单地掌握字词、梳理文章结构等,更 多的收获需要我
们认真去读、去画、去思考、去领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哪位同学的朗读或发言对你有所触动?想一想,看怎样才能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学
习方式。
3.提醒学生摘抄、积累。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
(2)搜集积累一些咏荷的诗词。
五、板书设计
3.荷花
初闻荷香(闻荷花)—再赏荷姿(看荷花)—幻化荷花(想荷花)—回到现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的描写和想象,表达了喜爱荷花的感情。
2.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
句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词语,教师指导小结。
2.集体回顾课文的写作思路。【课件出示】
初闻荷香(闻荷花)—再赏荷姿(看荷花)—幻化荷花(想荷花)—回到现


1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田田的荷叶,婀娜多姿的荷花,让我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阵阵清凉。
一阵荷花的清香,吸 引着作者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他看到的荷花是
什么样的呢?这样的荷花带给他什么样的感受 呢?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第2、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可以在句子 旁边写
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给
同学听。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自读课文并体会美感。
1.学生自读、批注,小组内讨论交流。
2.师生合作,汇报交流。
过渡:荷花开 得真美!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朵有一朵的风韵。面对这一池
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比喻来形容 它?请在文中找一找这个句子,再读
一读。(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 真了不起。)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学生自由表述后,
教 师引导探究重点。)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得像一幅画?
(1)这一池荷花整体看上去很美。
(2)这一池荷花的颜色搭配很美。(荷叶碧绿、荷花白、小莲蓬嫩黄色。)
(3)荷花的姿态很美。(半开的、全开的、花骨朵儿。)
2.再读该段,从哪些词语可看出 这一大幅画是“活的”?(挨挨挤挤、冒、
展开、露出、破裂。)
3.品读重点句子。【课件出示】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做一做动作,体会“挨挨挤挤”的意思。(“挨挨挤挤”体现出荷叶多
而密的特点。)
(2)思考:作者为什么用“挨挨挤挤”而不用“密密麻麻”呢?(荷叶长
得非常茂密,就像一 个个绿娃娃,顽皮地挨在一起,又挤在一起。“挨挨挤挤”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突出了荷叶多而密的 特点,又显得生动而别有情趣。)
(3)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
之间长出来。 预设:引导学生先查字典,理解“冒”的字面意义,然后表演体会怎样长出
来才可以称为“冒”出来 。教师注意提问引导,如“从同学刚刚的表演中,你觉
得‘冒出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它们冒出 来想干什么?”让学生领会这
是一种“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生 长的
状态,从而明确用“冒”字更能体现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4)想象写话:白荷花在 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
(仿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外面精 彩的世界/仿佛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仿
佛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过渡:多么可 爱的白荷花啊!同学们,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
活了,而且让它变得更美丽动人了。作者具 体写了哪三种荷花的姿态?(出示句
子。)【课件出示】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

1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视频演示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2)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半开的、全开的、含苞待放的。)
(3)你最喜欢哪种样子?说说理由。
(4)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试着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
的美和可爱。 小结:这么美的一池荷花: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有
的刚开,有的全开,有的 含苞待放,一个个地从荷叶之间冒出来。姿态优美,色
彩和谐,清新雅致,生机勃勃,这可不就像是一大 幅活的画吗?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过渡:荷花只有这三种姿态吗?我们接着往下读。谁自告奋勇读一读第3
自然段?
2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荷花不
仅多,而且各有各的姿势。) 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的姿势多?(千姿
百态。)
3.这些千姿百态的荷花都很美, 作者并没有把每一朵都写具体,而是给读者
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 述一下荷花美丽的
姿态。
填空:看看这一朵,________,很美;看看那一朵,________,也很美。
4.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作者把眼前的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
画”?
过 渡:看着这么美的荷花,作者不由赞叹道:“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
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 真了不起。”结合我们第2自然段品析的内容,
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作者把眼前的一池荷花比作“一大 幅活的画”了吧,谁来
说一说?
明确:因为图画色彩明丽、布局和谐、画面景物富有韵味,而 一池荷花就像
是图画一样优美动人,再加上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美景,所以这一池荷花就成了
“ 一大幅活的画”。
5.这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呢?(神奇的大自然。)正是这神奇的大自然使作者
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你想怎样赞美大自然?怎样赞美荷花?
6.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男女生比赛读。
(四)学习第4、5自然段。
1.想象画面,全班齐读第4自然段。
过渡: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幅美丽的活生生的画。只 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
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光滑;再摸摸那花瓣儿,多么细腻;凑近闻一闻,一股
清香沁人心脾… …(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2.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呢?
明确:因为 他被这美丽多姿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住了,看荷花都看得入了迷,
仿佛自己也化作一朵洁白的荷花。 3.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想象?(穿雪白的衣裳,微风吹来翩翩起舞,蜻蜓、小
鱼与自己交谈……)
4.想一想:蜻蜓、小鱼还会说些什么?还会有哪些小动物过来跟“我”打招

1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呼?
5.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
6.配乐朗诵第4、5自然段。
小结:荷花实在是太美了,“我”被这美景深深地陶醉了,因 此,过了好一
会儿,我才记起——(学生接着读)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看来,这一
池 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白荷花,在阳光下随风翩翩起舞,和
蜻蜓、小鱼说些悄悄话,你 们想吗?那就让我们一块在第4、5自然段中陶醉吧!
三、审美表达,升华美感。
1.回顾课文,总结学习内容。
填空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荷花的美,尤
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的描写更是惟妙惟肖。面对眼前的美景,作者不由得
发 出感叹: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2.品味诗文,回味感情。
过渡: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 并赞美荷
花,上课之前,大家也回忆了不少关于荷花的诗句,在这里,老师挑了自己最喜
欢的两 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喜欢这两句吗?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
由此赞美了荷花的美丽,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拓展延伸。
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们也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吧!
五、
板书设计



4*.昆虫备忘录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虫的
特点,体现了作者善 于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教学时,
我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利用表格形式清晰 展现各种昆虫的特点,用制作自己的
昆虫备忘录的作业,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录、凡”等11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1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 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昆虫的特征,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将昆虫的特点表达出来的,学习作者活泼生动的
语言,并试着运用到自己的备 忘录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见过哪些昆虫?你们了解哪些昆虫?它们身 上的秘密你
们知道多少?(【课件出示】:一些昆虫图片)
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昆虫。 2.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认识一些昆虫,探究它们身上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板 书:昆虫备忘录)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课件出示】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
作家的代 表人物。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
入钻研。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 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
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 学人生。贾平凹在一
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感受作者生动的语言风格,并圈出生字新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指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
lùfánjùkuǎnchóu
备忘录 凡是 距离 款式 绸缎
móxiāyìyuēmàbān
膜翅 瞎点 益虫 大约 蚂蚱 黑斑

识记生字
(1)熟字加偏旁:“日+比=昆”“巨+⻊=距”
“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熟字比较:绿一录 风一凡 药一约 斑一班
(3)猜谜语:“心到事成定兴盛”谜底是“益”。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4.快速默读课文,粗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2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填空:课文用生动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昆 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
蚂蚱的外形、习性、生活等,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自然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5.课文分成了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 部分的小标题就是它的主要内容,即作者
在每个部分分别介绍了昆虫的复眼、花大姐(瓢虫)、独角仙和 蚂蚱。
三、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你喜欢哪种昆虫?找出相关的句子或语段读一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课件出示】“复眼”想必是许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想必”可以换成哪些词语?(一定 肯定)
【课件出示】“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 敏。”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虫有
复眼?(蜻蜓、苍蝇)复眼有什么作用?(视觉变得灵敏)(板书:蜻蜓、 苍蝇 复
眼 视觉灵敏)
(2)【课件出示】“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特别漂亮。”
这里抓住瓢虫的什么来写的?(颜色、硬翅、硬翅上的小圆点。)(板书:瓢
虫 硬翅上有小圆点)
(3)【课件出示】“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
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从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独角仙个头大,甲壳硬,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板书:独角仙 个头大 甲壳硬)
(4)除此之外,还写了独角仙的什么特点?(力气大)找出表现独角仙力
气大的句子。(板书:力气大)
【课件出示】“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5)“挂大扁儿”是哪里人对什么的称呼?(河北人, 尖头绿蚂蚱)
(6)你喜欢蚂蚱吗 ?介绍蚂蚱时,一共介绍了几种蚂蚱?(两种蚂蚱:尖
头绿蚂蚱和土蚂蚱。)各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地方 ?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都是从外形和动作来叙述的:
尖头绿蚂蚱
动作描写:【 课件出示】“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
声音的。”(板书:咯咯作响)
外形:【课件出示】“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
这句话写出了蚂蚱的什么?(膜翅的颜色很漂亮)(板书:膜翅 漂亮的桃红
色)
B.土蚂蚱:
外形:【课件出示】“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这里抓住“土蚂蚱”外形上的什么写的?(身体、头、翅膀)(板书:身体
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动作:【课件出示】“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你认为哪些 地方写得很有趣?(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一泡”写出土蚂蚱
的口水非常恶心。)(板书:吐褐色口水 )

2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小短文,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
五、回顾总结,积累拓展。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课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复眼”,提到了蜻蜓和苍蝇这两种昆 虫;第二、三、
四部分分别介绍了花大姐、独角仙和蚂蚱这几种昆虫。
2.按照表格提示,或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为这几种昆虫做一份备忘录。
昆虫名称 别名 外形(样子、颜色、气味) 活动习性 其他特点

3.课后观察一种昆虫,运用所学的方法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六、板书设计

4 昆虫备忘录

蜻蜓、苍蝇 复眼 视觉灵
瓢虫 硬翅上有小圆点
独角仙 个头大 甲壳硬 力气大
动作:咯咯作响
尖头绿蚂蚱 外形:膜翅 漂亮的桃红色
外形:身体粗短、方头、翅膀有黑斑
土蚂蚱 动作:吐褐色口水

第二单元

教材解析
本单元以寓言为专题,选编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陶罐和铁罐》《鹿角和
鹿腿》,还有一首寓言诗《池子与河流》,从不同的故事中讲述不同的道理。本单
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
平台”“词句 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另外还有“快乐读书吧”,指导
学生阅读著名的寓言故事。教学本 组课文,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抓住课文的
主要内容,感悟课文的寓意,学习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
《守株待兔》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有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后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结果不但没有捡到兔子,还被世人嘲笑的
故事,告诉我们凡事 应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妄想不劳而获。
《陶罐和铁罐》
本文讲述了国王橱柜里的铁罐骄傲 自大,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
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化为泥土,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故事 告诉人们:每个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
睦相处。
《鹿角和鹿腿》
本文讲述了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之后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 我们尺有
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让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又要看到事物的短处,还

2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告诉我们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
《池子与河流》
本文是一首寓言诗,用对话的形式 讲述了池子因贪图安闲而干枯,河流因奔
流不息而长流不断,告诉我们:才能只有充分利用,才会散发光 彩,奋斗的人生
才有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生字,学会31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
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4.学编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结合实际生活,学习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1.熟读课文,了解主要 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
使道理更深入人心。
2.通过课本剧和小练笔的形式,深入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守株待兔
设计说明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的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 ”陶醉在此景中,
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
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我利用文中插图,让学生细心观察,感受荷花
的美,再通过读文,从 文字中感受到这种美。最后两个自然段结合配乐朗读,让
学生在意境中感受荷花的美,把作者的情感融入 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根据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课文,理解句意,明白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感知故事内容,领会人物可笑之处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2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课件出示】:守株待兔图片,看,这是什么?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株什么意思?指图,【课件出示】:树桩的图片
这就是树桩子,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待”就是等待。
3.了解韩非子:【课件出示】
韩非 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
韩非为韩国 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
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 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
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宋人/有 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
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 身为宋国笑。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读准朗读节奏。
3.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辨形。
shǒuzhūdàisònɡɡēnɡchù
守 株 待兔 宋人 耕者 兔走触株
jǐnɡshìqílěijìwéi
折颈而死 释 其 耒 冀复得兔 为宋国笑
4.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课件出示】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1)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2)注意读准平舌音“宋”,翘舌音“守、株、触、释”,后鼻音“耕、颈 ”。
(3)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试着结合课文注释和以往的阅读经验了解课文
词句,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2.小组交流,尝试了解课题、字义、词义。
守株待兔:守,守在;株,树桩;待,等到,得到;守株待兔,守在树桩旁等
待兔子。
3.思考:谁守在树桩旁?守在树桩旁等兔子做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宋
国一个种田的人守在树桩 旁等待兔子撞死在树桩上。)
4.引导学生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这个故 事讲的是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谁),因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
的野兔,于是就丢下农具整天守在 树桩旁边等着野兔,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
而成了宋国的大笑话。
5.引导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
过渡:由刚刚概括的故事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则寓言是按照 怎样的顺序来写
的?(事情发展的顺序。)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
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课件出示】

2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结构梳理:
起因: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四、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探究故事的起因。
1.引导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出示文句并释词释义。
【课件出示】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者:……的人,表示人物身份。
走:跑。
触:碰撞,撞到。
折颈:折断脖子。
句意:宋国有个农夫。他 的田地里有个树桩。有一天,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树
桩上,折断脖子死去了。
2.想一想:为什 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得快?
3.说一说:农夫此时会怎么做?他会怎么想?( 农夫白白捡到了一只兔子,
喜出望外,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兔子就好了。)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
5.熟读句子,借助想象的画面进行理解性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了解故事经过。
1.引导学生说说农夫是怎么做的。出示文句并释词释义。【课件出示】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于是。
释:放下。
其:代词,指农夫。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得兔:再次获得一只(撞死的)兔子。
句意:于是农夫放下他的农具,一门心思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收获撞死的子。
2.观察课文 中的插图,说一说:农夫在等待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他心
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示例:他 可能会被风吹、日晒、雨淋,也可能会被家人、邻居劝阻,但是他什
么也不顾。他会想:兔子啊兔子,快 点撞到木桩上来吧!最好天天都有这样的好
事发生,这样我就不用辛苦干活啦,等着捡现成的就好。 < br>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满心等待再有兔子出现撞死在树
桩上,用一个词来形 容就是什么?(白日做梦,心存侥幸,不劳而获……)
3.教师引读,学生边读边想象农夫的心理活动。
引读: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 不喝水,他——(学生接读)因
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引读: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 不听邻居的劝告,也不管家人的劝阻,他
——(学生接读)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引读: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农
夫却——(学生接读)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2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引 读: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这
个农夫仍然——(学生接读)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学生试背这两句话。指名背诵,齐背。
感知故事结局。 1.质疑:农夫天天这样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如何?(地里草很
多,庄稼没有收成,也 没有得到兔子。)
2.学生发言,教师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笑:被……嘲笑。
句意:他再也没能得到兔子,而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试着进行背诵。
4.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将整篇寓言连起来背诵。
指名背。齐背。
5.探究交流:你觉得这个农夫怎么样?你想对他说什么?
(因为一次偶然事件而放弃劳动和努力,最终必然会一无所获。)
6.教师小结,引导学生领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齐读课文,试背诵。
小结:老师也有 一句话想送给他。(出示句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起
来读一读。同学们,《守株待兔》这篇课文 我们就读到这里了,现在“守株待兔”
这个成语就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或 是比喻死守狭
隘的经验,不知道变通。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要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
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农夫这样的人,希望自己能够时常被幸运眷顾,但是,
真正的幸运必然源于努力 耕耘,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
点,好好学习,好好努力。
五、回顾积累,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一讲或演一演。
3.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
中,不要做《守株待兔》 故事中的农夫。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同学们 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日做梦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6.陶罐和铁罐

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了发生在陶罐和铁罐身上有趣的故事。全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
讲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后半部分讲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出土变成了文

2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物,铁罐却早已氧化消失了。这个故事告诉我 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
不到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教学 中,我放
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并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置身于故事之中,还让学生仿照课
文编写 寓言,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 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骄
傲、懦弱、谦虚、代价”等词语;
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
陶罐的“谦虚”, 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2.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本文的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由此准确
揣摩它们的性格特点,了 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和而不软弱。
2.在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朗读练习, 进一步深化对语言
文字及故事主旨的感悟。
教学难点
带着问题在读中思考,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
育。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文中新词。
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体会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脉络,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结
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
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 笔是“横撇弯钩”。(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

2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预设):陶罐是什么物品?
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课件出示】:陶罐图片)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1)圈画词语: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2)理解词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或是结合上下文
弄明白词语的意思。
(3)做标记: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分别标记陶罐和铁罐说的话,与同桌试
着分角色读一读。
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jiāoàoqiānxūnuòruòtíchénpěnɡdài
骄 傲 谦 虚 懦 弱 相提并论 尘土 捧起 古代
jiàtáoɡuànnǎochúɡuìxīxiōnɡmiè
价值 陶 罐 恼怒 橱 柜 奚落 兄弟 轻蔑
biànsuìmùchǐshìfùɡōnɡdiàn
争辩 碎片 和睦相处 羞耻 流逝 覆灭 宫 殿
tāyíxūjuéyōpǔsù
倒塌 遗落 废墟 掘开 哟 朴 素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
注意读准:翘舌音“弱、尘”,前鼻音“谦、罐”。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骄”:左窄右宽,“马”下面的一横变成了提。
“谦”:左窄右宽,注意右面部分,注意书写顺序,右边的第四笔是横折。
“虚”半包围结构,注意虎字头里面的“七”笔顺是:横、竖弯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课件出示】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奚落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 旧光洁、朴素、美观,非常有价值,而铁罐却
消失不见了。
2.引导学生圈画表示时间的词句 ,按照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时间
在流逝。许多年过去了。)
【课件出示】结构梳理:
第1~9自然段:写铁罐奚落陶罐。
第10~17自然段:写时间流逝,许多年以后,陶罐成了无价之宝,铁罐
消失无踪。
3.探究交流,初识故事角色。
(1)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对课文中角色的初步印象。
(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读文填空。

2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过渡:故事中的铁 罐和陶罐各自都有什么短处和长处呢?它们的结局又如
何?同学们,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试着将表格中 前三栏填一填。
名称 短处 长处
坚硬
结局
消失了
性格特点


给你的启示


铁罐 易氧化
陶罐 易破碎 耐保存 成为文物

(3)学生填表时,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4)汇报交流。先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指名汇报,集体完成表格中
“短处、长处、结局”三个 栏目的内容填写。
(5)相机补充“氧化”的资料。
【课件出示】
氧化——铁的失踪氧化 也叫氧化作用,指物质跟氧化合,也泛指物质在
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 或电子对偏离。空气中的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助燃。
它能同铝、铁、铜、钾、钠、钙、镁、钡等多 种元素直接化合成各种氧化物。金
属生锈,煤、柴燃烧等都是氧化现象。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 合生成氧
化铁,即三氧化二铁——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
铁锈的 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物。经过较长的时间,铁罐层层被氧化直至最后完全
被氧化而成为粉末。这就是铁罐 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
4.引导学生朗读对话。
(1)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4次)
(2)与同桌合作,将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
语。
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指名学生表演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过渡:同学 们,你们觉得这两位“演员”读得怎么样?你觉得怎样读更好?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陶罐和铁罐 各自都有什么不同的性格特点?它们的
结局又给人怎样的启示?下节课,我们继续来讨论。
2.引导学生摘抄积累表示人物性格的词语。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
6 陶罐和铁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学编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2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
罐的语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国王 骄傲 傲慢 谦虚 懦弱 神气 相提并论
住嘴 王朝 尘土 光洁 美观 古代 价值 动手
2.指名简要说说故事内容。
过渡: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陶罐和铁罐。)它们分 别有哪些长
处和短处?(铁罐坚硬,但是会氧化;陶罐易碎,但是耐保存。)它们最后有什
么不 同的结局?(陶罐成了无价之宝,铁罐消失无踪了。)
3.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学。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1.师: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那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请读课文的第1~6自
然段,读读铁罐的话,看看铁罐是个 什么样的人?
【课件出示】出示:1~6自然段
生预设: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其实文中也有很多这样
的词语。
【课件出示】出示课件:“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老师把“ 傲慢”变成红色,那么“傲慢”是什么意思?(生:骄傲)。
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 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
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这个词还能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谁来试一 试?指导生
读,评价)(板书:傲慢)
2.师过渡:傲慢表现人物神态的关键词,而且 这些关键词出现在对话时的旁
白(提示语)中,对话中的旁白可在句子中有三个位置:句子中、前、后。 请你
找到旁白后再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
生:同桌合作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师生汇报交流)
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学生汇报)(板书:
谦虚)
3. 师:将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带进对话中去,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
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小 组间比赛)
(二)学习第7~9段,学生自己归纳表达陶罐和铁罐神态或心情的词语。
师过渡:关键词能让我们一下就知道人物的神态动作,可是作者有时不会在
提示语中加上这样的词。【课 件出示】(出示课本7~9自然段。)
1.请读7~9段,考虑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心情变化?小组 内讨论并确立一个
最恰当的词语加到句子中,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
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说,“走着瞧

3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2.小组汇报学习。
a.生(小组代表)预设:陶罐很谦虚、不生气、和气……铁罐:发疯、更加
生气、怒火冲天……(板书:争辩 愤怒)
b.引导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生评价。
C、分角色朗读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2~9自然段)。
①教师读提示语,一生读铁罐,另一生读陶罐的话;②自由组合读(去到旁
白)。
【课件出示】出示: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 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
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
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
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3.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
师: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
生预设: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板书:坚硬)
师: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
生预设: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板书:易碎)
师过渡: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难道陶罐一点
长处也没有了吗?
(三)学剩余自然段
【课件出示】:默读剩余自然段,按课文内容填一填。
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 )、( )、( ),而铁罐( )
了。
预设:陶罐:朴素、美观、有价值,铁罐:什么也没有了
师: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从这篇课文
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预设: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师:对呀,我们要正确看待 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童
话故事学完了,铁罐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哀。
三、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小结:同学们,其实,陶罐、铁罐和我们人一样,都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或许我们也会犯铁罐那样骄傲自大、傲慢无礼的错误,但老师希望学过这篇课文
以 后,我们都能像故事中的陶罐那样,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在看到自身优点的
时候,想想自己还有哪些不 足;听到别人的批评,要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有这样
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还要更多地去发 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尊

3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重别人,这样才能和大家和睦相处。
2.演一演:演一演这个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感受寓言
的魅力。
3.读一读:课外阅读《伊索寓言》,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跟同学交流。
四、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短处)易碎 坚硬 (长处)
谦虚 傲慢
争辩 恼怒
(长处)美观 无影无踪 (短处)


7.鹿角和鹿腿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个寓言故事,浅显易懂,讲述了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
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教学中,我采用读议结合的
方法,通过鹿对自己的角 和腿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及原因,使学生领悟故事要说明
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皱、配”等9个字,其中四个多音字“称、禁、撒、挣”,会< br>写“鹿、塘”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教学重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感受其内心情感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读懂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寓意并有所启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扫清阅读障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动物猜谜导入。【课件出示】
(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鹿角和鹿腿)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鹿角和鹿腿怎么啦?它们有什么不同?它们给鹿带来了什么?课文讲
了一个什么故事?
.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做到不多字、不漏字,圈出本课
生字。
(2)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认读生字新词,正音辨形,书写生字。
(1)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课件出示】
lùtánɡyìnɡxīnshǎnɡyúnchènzhì
鹿角 池塘 倒映 欣 赏 匀 称 别致
jìnzhòupèiyuànchuánāi
不禁 皱眉 搭配 抱怨 传来 哎呀
shībīsātàn
狮子 逼近 撒开 感叹
(2)集体评议,引导学生自主识记。
本课需要掌 握“称、禁、撒”3个多音字,可以让学生根据词语语境选择正
确的读音;“哎、叹”和嘴有关,所以是 口字旁;“鹿”可以利用字理识字法识记;
“塘、映、赏、狮”可利用形声字特点进行识记;“致”可以 与“到”区别偏旁
记忆。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师: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
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件出示】
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 的角,而抱怨四条难堪的腿,当狮子扑来时,
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险些让他丧了 命。从此,鹿改变了

3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
(板书:角:美丽 险些丧命 腿:难看 帮助死里逃生)
4.小结:概括内容,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文章。
四、品读感悟,初识小鹿。
1.【课件出示】鹿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1、2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片,这是一只怎样的鹿呢?课文第1自然段用了
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它 ?(漂亮。)如果你就是这只美丽的鹿,当你站在水边看到
自己的倒影时,你会产生什么想法?你会做些 什么?(学生自由表述)那么,故
事中的鹿又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呢?谁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
2.指出比喻句,仿照句子说一说。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示例:月亮圆圆的,像一轮玉盘。草地软软的,像一块地毯。蒲公英毛茸
茸的,像一个绒球。
3.教师指导朗读,体会鹿的心情。
过渡:正是因为池水清澈,所以鹿在喝水的时候忽然发现 了自己倒映在水中
的影子。产生了什么想法?(“咦,这是我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鹿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倒影,内心充满惊讶和怀疑,有点不敢相信。)
4.齐读第1、2自然段,重点读好能体现鹿心情的句子。
五、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小结:鹿发现了水中的倒影,一开始是十分惊讶和怀疑的——它从来没有注
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很 快它就开始仔细欣赏自己的影子了。在这个过程中,它
的心情产生了一些变化,是什么变化呢?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变化?下节课,我们
再一起探讨交流。
课下讨论:哪些是外在美,哪些是内在美?你觉得内在美和外在美哪个更重
要?
六、板书设计
7 鹿角和鹿腿
角:美丽 险些丧命
腿:难看 帮助死里逃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究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
2.深入理解,由故事中的道理联想到现实世界中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鹿的心情变化,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3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匀称 不禁 皱眉 配得上 抱怨 逼近 撒开
挣脱 小鹿 池塘 倒映 欣赏 一致 狮子 叹气
2.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鹿角和鹿腿》,看看鹿怎么因为角 险些丧命,却又
因为腿,保证了性命。(板书:鹿角和鹿腿)
二、研读课文,感受变化。
(一)欣赏美角,抱怨细腿。
1.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快速找出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评价。
【课件出示】
·看到角时:“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
丽的珊瑚!” ·看到腿时: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
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
2.引导学生交流鹿对“角”的评价。
(1)交流汇报:鹿是怎么欣赏自己的影子和“角”的?
【课件出示】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故意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
展示自己的美。)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不着急离开”“欣赏”,看
得出鹿此时很骄 傲,都自我陶醉了。)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br>(从两个“多么”可以看出鹿内心是无比骄傲的,把角比作珊瑚,表明它对自己
的角由衷欣赏。)
(2)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怎么样?(愉悦,自我赞叹,自我陶醉。)
(3)谁来读一读鹿的话?把这种感情试着读出来。
(4)想象一下,除了角,鹿还会夸自己 的哪些地方?(光滑的皮毛像缀着
花纹的缎子,灵动的双眼像纯澈的宝石,等等)
3.引导学生交流鹿对“腿”的评价。
(1)过渡:鹿正陶醉于自己美丽的角呢,一阵风吹过 ,池水泛起波纹,他
忽然看到了自己的双腿,心情一下子变得怎么样了?(不高兴)
(2)从哪里可以看出鹿不高兴?(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从这样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对自己的腿很不
满意。)
(4)谁来读一读鹿的话?你读懂了什么?(鹿对自己的腿很失望,觉得细
腿配不上角,但这又是改变不 了的事实,他觉得很遗憾,怅然若失。)
4.对比朗读鹿看到角和腿时说的话,注意读出鹿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5.指名朗读第3、4自然段,从中体会鹿对“角”和“腿”的不同态度。
(二)美角遇险,细腿逃生。
过渡:这样的腿就这么让鹿不满意吗?是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 就在鹿无精
打采地准备离开时,突然发生的一件事让鹿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
一件 什么事呢?
1.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试着概述故事的发展变化情况。

3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
鹿正准备离开时,突 然遇到一只狮子。在逃跑的过程中,鹿角被树枝挂住了,
差点被狮子追上,幸亏后来靠细长的腿拼命跑才 得以逃生。(鹿突然遭遇危险,
借助细长的腿狮口逃生。)
2.思考:狮口逃生后,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
我狮口逃生!” < br>4.指名朗读句子,引导学生分别说说“美丽的角”和“难看的腿”在其逃生
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 到的变化及作用,体会鹿前后态度的不同。
5.质疑探究:为什么鹿的态度会发生变化?自主朗读第5、6自然段,想象
精彩画面。
6.学生交流汇报。
(1)你对第5自然段哪一幕印象最深?(我仿佛看到狡猾的狮子正一点点
逼近鹿的画面。)
(2)如果这时候鹿被狮子抓住了,会怎样?(狮子会把鹿咬死吃掉。)
(3)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紧张、惊险的感觉。
(4)如果你是鹿,发现狮子逼近,你会怎 么办?(我会毫不犹豫撒腿就跑,
赶紧逃走。)靠什么逃跑?(腿。)看来腿也不是一无是处,对吧?
(5)可是,逃跑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意外?(角被树枝挂住了。)
(6)想象鹿当时的处境 ,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角被挂住,鹿进退不得。
狮子在后面穷追猛赶。危险再次逼近!)鹿这时候的 心情会是怎样?(害怕、焦
急、惊慌,甚至可能还会懊恼自己的角怎么这么碍事。)
(7)鹿 是怎么逃脱的?(用尽全身力气,才把两只角挣脱出来,又拼命向
前跑去。)又是靠什么逃脱的?(腿。 )是啊,腿在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
(8)朗读第6自然段,读出紧张、刺激的感觉。
7.交流讨论:死里逃生的鹿还会认为它的 腿太细、太难看吗?这是怎样的腿?
(不会。腿虽然不那么美观,但很实用。)此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 (后悔、叹
息、感激、庆幸。)
8.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体会鹿此时的复杂心情。
三、探究寓意,升华主题。
1.想象说话:气喘吁吁的鹿觉得美丽的角险些让他送了命,他会怎么想、怎
么做呢?
预设: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预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鹿角”的重要性。
如搏斗时,角可以作为强 大的武器。
2.自由交流: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美”?
小 结:事物各有所长,看待事物要全面。美丽的事物不一定实用,实用也是
一种美。要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 ,不能单凭某一点就轻易进行评价或判断。美不
但要看外表,也要看其价值。
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好了,学习到这里,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收获,你懂得了什么?
2总结:很高兴同学们从这则寓言里悟出这么多道理来,在生活中,任何事

3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物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 有所长。”(板书)不要因为它的长
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他的长处。不要光 图美丽,更
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3. 小鹿经历这样一件事,它也懂得了许多。现 在,它又一次来到小溪边,
看见了自己的角和腿,它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请你拿笔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7 鹿角和鹿腿

鹿角 鹿腿
美丽 难看
差点送命 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8 池子与河流
设计说明
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全文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池子安逸、
清闲的生活和河流奔流不息、负载船只的生活,最后池子干枯,而河流长流不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才能只有充分利用,才会散发光彩,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
教学时,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池子和 河流不同的生活状态及最后的结果,
深刻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滔、涯”等8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池子与河流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了这个寓言,我们要明白:人在一生不 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
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它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 享受眼
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对比池子与河流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 进行深化感知,从而理解诗歌最后一
小节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你见过多少池塘和河流?你更喜欢池塘还是河流呢?(【课件出示】:池塘
和河流的图片)
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池塘、河流。
2.有一个池塘和一条河流是邻居,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 话呢?让我们一起
走进诗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池子与河流)
二、自读课文,检测预习
1.引导学生交流本课与其他课文在形式上的差异。教师相机简介寓言诗。
【课件出示】
寓言诗 具有寓言性质的诗歌。它是用诗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并寄寓一定的
道理、教训,具有 浓厚的教育意味和色彩。寓言诗篇幅短小,情节单一,常用讽
刺与夸张的手法,突出漫画式人物形象,具 有诗的凝练含蓄的意境氛围。语言精
练,有韵味而又富于哲理,且耐人寻味。
2.交流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文中生字,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辨形。【课件出示】

tāoyáfùlùzūnxúnzūnyàn
滚滚滔滔 生涯 贵妇 忙忙碌碌 遵 循 尊敬 应验
(2)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3)注意读准平舌音“遵”,前鼻音“循、验 ”,边音“碌”,不读“nǜ”。
(4)识记生字。
①熟字加偏旁:“女+彐=妇”“录+石=碌”“尊+辶=遵”“盾+彳=循”。
②熟字比较:稻一滔 脸一验 涯一崖
3.默读诗歌,思考:这首寓言诗讲的是什么故事?(人物:池子和河流;
内容: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结局。)
4.小组合作,给寓言诗划分层次。【课件出示】
结构梳理:
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
第9~10小节:揭示池子与河流各自最终的命运。
三、角色朗读,体情悟理。
1.认真读一读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找一找哪几个小 节是池子说
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1~6小节是池子说的话,7~8小节是河流说的话。) 2.分小组合作交流:池子与河流有什么不同?你怎么评价他们?(从做法、
志向、命运等方面比较 。)
3.交流池子说的话。
(1)池子对河流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同情,不理解。)从哪儿看出来
的?(我的命运有多好,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
(2)池子觉得自己“幸运”在哪儿?河流的命运与自己又“相差”在哪儿?
【课件出示】: 池子的“幸运”:安闲地躺着,不用背负重量,终日清闲,无
须烦恼。河流的“差别”:滚滚滔滔,奔流 不息,会疲劳;背负很多,终日劳作,
太劳累;有名字,贯穿全国,享受赞美,但这都是空的,不实惠。
(3)池子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吗?找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第5、6小结,
读出心满意足的 感觉。)
(4)你怎么评价池子?
【课件出示】他很容易满足,对自己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因此活得悠闲快

3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乐,并不能理解河流的辛劳。他很懒惰,贪图安逸,无所事事,不思进取,不考
虑长远。
4.交流河流说的话。
(1)朗读第7、8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不赞同。)
(2)交流感悟:指名朗读并说一说自己从河流的话中听懂了什么。
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对池子说的话感到不相信和可笑。)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 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在河流看来,
池子根本不懂自然规律,不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 道理。像它这样不流
动,迟早会失去生命力的。)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光荣无比。(河流 明白水流不息的规律,它总是不
顾自身的安逸,给人们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创造利益和价值,因而 受到尊
敬,感到光荣。而池子迟早会被人遗忘的。)
(3)教师小结,点拨道理。
【课件出示】河流的话让我们明白了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孜孜不倦
地进取,无私奉献他人,这样 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生命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池子与河流说的话。注意 读出池子的满足、自得,
河流的冷静、客观。
6.交流故事结局。
(1)指名朗读 诗歌第9小节,理解“应验”。(“应验”的意思是后来发生的
事实与预先所言、所估计的相符。第8小 节最后一句话是河流预测的结局,第9
小节揭示河流与池子的不同结局。)
(2)用自己的话 概括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结局。(池子:完全枯干;河流:长
流不断。)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两 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的。)
(3)齐读第10小节,想一想,你领悟到了什么?(“才能”只有在不 断利
用、勤劳奋斗以及乐于奉献的过程中才不会被磨灭。)
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
1.小结:这首寓言诗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赞美了河流< br>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
多作贡献,为自己 的生命增添光彩。
2.延伸探究:在生活中“池子”和“河流”分别代表哪类人?
【课件出 示】池子——只顾享受眼前安逸,得过且过的人;河流——为社会做贡
献,为自己的生命不断增添光彩的 人。
五、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教材解析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

3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传 统节日、古代发明、建筑、绘画等
几方面来突显传统文化。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 ”,其中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学习 本单元课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课本走进生活,了解中国深
厚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受 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
感。
《古诗三首》
本课由三首描 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组成。《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
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春联等 传统风俗习惯的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
的喜悦心情;《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诗的前两句写清明 时节,路人在蒙
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为继续前行
的奋斗心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流传千古的思乡佳
作,借重阳佳节表达自己 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纸的发明》
本文是篇说明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
明才智。
《赵州桥》
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精巧的设计风格和美丽的外观,赞美了中国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和 对画面内容的描绘,体现了这幅作品的
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赞扬之 情。
教学目标
1.认识50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石匠、设 计、
创举”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文理解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3.理解背诵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收集中国传统的发明、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传统文化知识。
3.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
1.学生自读自悟、借助多媒体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收集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9 古诗三首
设计说明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对联等
场景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清明时节路人在蒙蒙春雨中孤

4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奋斗心态。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
诗人借重阳佳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 思念之情。
教学古诗,首先是熟读古诗,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意,感受诗人所要表达
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屠、苏”等7个字,会写“旧、符”等12个字。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清明》。
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表达,充分展示自己
的个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元日》
教学目标
1.会认“屠、苏”2个生字,会写“符”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元日》,同时能够进行背诵。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理解《元日》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所描 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
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春节过年的画面)。
2.同学们,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 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
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 ,“元日”就

4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是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4.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西元1021年),卒于元佑元年(西元1086年) ,字
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宋临
川人,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
一。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 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
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 临川先生文集》,
谥号“文”。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
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 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感知诗歌的
朗读节奏,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课件出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同桌相互交流读,互相纠
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指名朗读诗歌,提醒“屠、苏”两个生字及“曈”字的准确读音,同时
指导学生读准诗歌的节奏 。
4.课件出示诗歌中的生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字形,教师相机指导生字书
写。【课件出示】
符 屠 苏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2)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然后临写生字三遍。教师巡视检查 指导,
及时纠正并进行指导。
“符”上短下长。“付”的左下竖稍短些,横写在横中线上,点写在竖中线
上。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质疑引入。
过渡:同学们,学习一首古诗,我们需 要了解关于古诗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是的,只有准确理解了诗意, 并体会了诗
情,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这首诗歌。而要实现这两点目标,我们必须从理解诗歌
的字 词入手。
2.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看看还有哪些
字词的意 思不能理解,做上记号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3.汇报交流,扫清理解障碍。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除,去。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新桃,旧符: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4.引导学生再读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
送暖入屠苏”。
(1)在元日这一天,旭日东升的时候,当你走在路上,你会看到些什么?

4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会听到些什么?又会闻到些什么呢?(我会听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可热闹了!)
(2)现在 过春节的时候我们又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种热闹的气氛呢?(放
烟花。我们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还能看到 漂亮的焰火呢!)
(3)那你们知道,从古到今,人们为什么喜欢在农历新年的时候放爆竹
和 烟花吗?(听我爷爷说,以前是为了赶走年兽,后来是为了辞旧迎新。)
(4)课件适时出示诗句“爆 竹声中一岁除”,引导学生解释诗意,教师进
行简单补充。(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
(5)除了听到爆竹声,我们还似乎闻到了什么呢?(屠苏酒的香味。)
(6)人们在元日那 一天喝屠苏酒又有什么讲究呢?(据说可以驱除瘟疫。
喝屠苏酒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新年愿望,就是能够 赶走不好的运气,新的一年顺
顺利利,好运相伴。)
(7)课件出示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指名学生说说诗意,教师适时补
充。(人们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8)节日里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欢乐,充满希望。)
5.引导学生继续展开想象,理解“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在诗句中找 找看,节日里人们除了放爆竹、饮屠苏酒以外,还有什
么习俗?(新桃换旧符。)
(2)联系 生活经验,想象并说一说过春节时家里贴春联的情景。你们知
道怎么诵读春联吗?(春联是对联的一种, 读的时候应该先读右边再读左边,竖
联读完了,再读横批。)
(3)古人“新桃换旧符”有着 怎样的意义?(按照古代的风俗,正月初
一清晨人们会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挂在门上,用来避 邪和祈求平安。
表达了人们祈求新年平安、吉祥、好运的愿望。)
(4)大胆想象,人们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
(5)【课件出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 桃换旧符”,引导学生说说诗
意。(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6)想象诗句画面,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明亮,美好,喜庆,
欢乐……)
6.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全诗的大意,并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注意在
脑海中形成诗歌的画面。
7.揭示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
过渡:同学们,我们大胆猜想一下,诗人王安石在看到眼 前这番热闹欢乐、
明亮美好的情景时,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1)教师介绍并出示王安石变法的相关背景资料。
【课件出示】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20岁以前随父亲在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
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 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
任命为宰相。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不顾大官僚的反对, 推行新法,废
除不合理的制度,在这喜庆的节日里,他更坚信新法的实行会让老百姓每天都能
像 过节一样幸福。《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
进行改革,推行新政。所以 这首诗并不只是单纯地记录北宋的春节民俗,还表达
了诗人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2)读完 资料,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为我们描绘春节的喜庆场面吗?你对
哪个词、哪句诗有了新的理解?

4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
“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的不仅是旧的一年,还有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
法规……
“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日”不仅仅指初升的太阳,还指新的生活,新的
希望,国家繁荣富强、人民 安居乐业的理想。
“总把新桃换旧符”:“旧符”暗指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法规;“新桃”也
暗指新政策、新法规。“总把新桃换旧符”有推陈出新的意味。
(3)再读题目“元日”,它仅仅是 新的一年的开始吗?还是什么的开始?
(美好生活的开始,新政策的开始。)
(4)诗人此时除了迎接新年的喜悦,还会有什么心情?(富国强民的美
好愿望和坚定信心。)
8.学生再次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试着进行背诵并齐背诗歌。
四、总结回顾,作业设计。
1.总结回顾全诗内容。
【课件出示】
这首诗写了古时候人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诗中写到了三种过节习俗:放
爆竹、喝屠苏酒、换桃符。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整首诗读来给人一种积 极奋发
的感情。
2.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1)过春节,除了诗中描写的这三种 习俗,流传到现在的还有哪些习俗呢?
课下同学们可以自己查查资料了解一下。
(2)搜集另 外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与《元日》对比阅读,看看两首诗之
间的区别,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
五、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放爆竹 饮屠苏酒 贴桃符


《清明》
教学目标
1.会认“魂、酒、牧”3个生字,会写“欲、魂、借、酒、何、牧”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清明》,并能进行默写。
3.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复杂的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4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谁能说说有哪些诗句?
学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清明》。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清明)
3.简介诗人杜牧:
【课件出示】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 今陕
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 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二、通读感知,体悟诗情。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并读通诗句。教师巡
视指导、点拨。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的情况。
(1)教师范读诗歌,注意提醒学生读准“魂(hún) ”“牧(mù)”两个生
字的读音,同时,指导学生读好诗歌的节奏。
【课件出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落实字词,指导书写。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课件出示】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字形及结构特点,说说注意点。
③教师范写,学生认真仿写,教师巡视,并及时予以书写纠正和强调。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课件出示】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 br>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
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 ,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
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心里很是哀伤 。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 断魂”?(天
气不好;恰是清明节在外奔波)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凄迷哀伤)
师生交流。
(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
联系上下文或观察 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

4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行诗句。
2. 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点击重点词语:借问、遥指。【课件出示】
借问:请问。
遥指:远远地指着。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馆在哪儿呢?便问牧
童哪儿有酒馆,牧童 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馆。
(4)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 儿童会说些什么呢?(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还要很远的路 才能到达酒店,心里更
加烦闷。)
(5)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 引导学生体会作
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课件出示】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 )朝的( )所写的《 》。全诗通过
描写的( )景色和( )的情景,表达了诗人 ( )的心情。
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 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 品诗味)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清明时节雨纷纷,如同行人止不住的思 念的泪水,诗中人物因
这清明时节的雨而更加思念逝去的亲人,是真正的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 br>融,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配乐古诗《清明》,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2.布置作业:在理解 诗意的前提下,熟读并能够背诵和默写今天所学的古诗
《清明》。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五、板书设计
清明

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 懂诗意--品诗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认识“兄、倍”2个生字,会写“兄、独、异、佳”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理解诗歌大意,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
的感情。
教学重点

4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感受传统节日的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在遥远 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
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 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
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课件出示】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
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 ,
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 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
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三节 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
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
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3.简介诗人王维:【课件出示】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 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
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 br>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
画、书法,精通音 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课件出示】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xiōnɡ bèi
兄 倍
(1)自由读,指名读。
(2)师生共同正音:“兄”是后鼻音,“异”整体认读音节。
(3)开火车读,齐读。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课件出示】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4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
王维倍思亲?( 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课件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
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课件出示】:图文)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 农历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 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
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 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
什么?【课件出示】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
。孩子们,将来你们长大了,或许也会像大诗人王维一样,离开生你养你的< br>故乡,远离你的父母亲人,你们也一定会在心里时时牵挂着远方的家。让我们最
后再用饱含深情的 语调来诵读一遍今天学过的这首诗歌,读出诗歌中满满的思念
的味道。
2.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
五、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纸的发明
设计说明
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教学时,我
先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纸 的发明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缺点,最后展示了纸的发明
对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创、携”等11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累、鲜”,会写“术、

4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伟”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纸的发明过程。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完成对生字的认、读与写的任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其重要作用,意识到造纸术的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
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及造纸术的发明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交流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们的先祖们用自己无穷的智
慧推进了社会的文明进程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了不起的要数 中国古
代的“四大发明”了。同学们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些发明的知识吗?
2.学生交 流,【课件出示】“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并将画
面定格在造纸术上,教师质疑引入。
对于造纸术这一发明大家知道多少呢?同学们知道最初的纸是什么样的吗?
它有着怎样的发展历 程?是谁发明的纸?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机穿越
到古代,去了解纸的发明吧!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纸的发明。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4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造纸“鼻祖”蔡伦。
【课件出示】
蔡伦(约62—121) 字敬仲,桂阳郡(今湖南郴州)人。汉明帝永平末 年
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后蔡伦又
以位尊九卿 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
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 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
纸法。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 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
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将生字读准确,将不理解的词语
做上标记。
(2)边读边将各自然段标上序号,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认读生字,相互正音;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
法。
(4)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识记生字新词。
shùwěilùcèbǎocúnyuēyàn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一册 保 存 大约 经验
āōuzhōushèchuànɡxié
阿拉伯 欧 洲 社会 创造 携带
zhìmácàilúnlěiqiēpiánxiǎn
制造 麻纸 蔡 伦 积累 切断 便宜 朝鲜
(2)正音。平舌音“蔡、存”,翘舌音:“制、创、洲、社”;前鼻音:“伦、
鲜 ”。
另外,“鲜、累”是多音字,“鲜”在这里读“xiăn”,还有一个读音是“xi
ān” ,组词为“鲜花”;“累”在这里读“lěi”,还有一个音是“lèi”,组词“劳
累”。
(3)识记字形。
形声字结构特点:创 伦 洲 蔡
熟字带生字:隽一携 区一欧 土一社
4.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师: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 带着这个问
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划分段落如下: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自然段):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总)
第二部分(2~4自然段):纸的发明过程。(分)
第三部分(5自然段):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总)
(板书:伟大贡献之一 发明过程 影响了全世界)
4.小结:文章叙述,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文章。

5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四、整体把握,感知意义。
1.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抓住“伟大贡献”体会造纸术对世界文明产生
的巨大作用。
2.引导学生了解纸的家族,培养合理利用资源的习惯。
刚刚我们初步了解了纸的历史,现在老师还要带你们走进纸的家族。
(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复印纸、包装纸、卫生卷纸、报纸、
湿纸巾……)
(2)想一想,如果没有纸,人类的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
(3)你平常有哪些节约用纸的好办法?
(4)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生活中, 我们离不开纸的家族成员,现在的我们为了环保,还
会将废纸回收,然后将它们重新造纸,这就是再生纸 。还有越来越多的书籍、公
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得越来越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纸会消失,只能表明 ,
人们在利用纸的同时,懂得了如何合理地分配、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希望同学们在 了解纸的同时也能做到合理利用它们,保护我们的环境。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 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此便利却
又看似寻常的纸,有着怎样的“前 世今生”呢?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到课文中去探
究、去了解。
2.继续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展史。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和造纸术相关的资料,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伟大贡献之一 发明过程 影响了全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创造 携带 蔡伦 朝鲜 欧洲 社会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一册 保存

5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纸的发明》,看 看造纸术的发明经过一个怎样复杂
而又漫长的过程?(板书:纸的发明)
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
我们先要来讲的内容就是 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当纸的?先请大家
读一读课文2、3自然段。
生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或把
字刻在青铜器上。
生2: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
生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帛上,这样就轻便了,可 是这样的书价钱太贵,
很少有人用,不能普及。
生4:西汉时期,人们懂得了用麻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板书:竹片: 笨重 帛:轻便、太贵 麻纸:粗糙)
自说--同桌互说一指名说
2.学习第4自然段
(1)东汉的蔡伦是怎么制造出纸的?【课件出示】
“他把树 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
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 好用的纸。”
试着用“既……又……”造句。
(2)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生:因为这种纸“既轻便又好用”。
生:因为这种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
人的需要。”
(板书: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
(3)蔡伦真了不起呀,我们都很佩服他。让我们用赞叹而又自豪的语气读
读第4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深化内涵。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课 件出示】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
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这是中国 造纸术的巨大影响力。
2.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自豪之情。
3.回顾第1自然段,了解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其他贡献。
(1)这两个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是什么关系?(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
前后呼应的关系。)
(2)“之一”说明了什么?(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不止造纸术的发明,
也体现了这篇说 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3)联系课前我们了解的“古代四大发明”,说说其他几项发明对世界文明
的伟大贡献。 < br>【课件出示】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中国古代先
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 耀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象征。造纸
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 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活
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 海活动,
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
产阶级 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5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4.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这些资料,你想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
评议。)
四、拓展阅读,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奇妙的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等书,去了解伟 大的中国发
明,感受中国力量。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3.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
4.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
五、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竹片: 笨重
帛:轻便、太贵 不能普及
麻纸:粗糙
蔡伦纸: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 传承下来



11 赵州桥
设计说明
生活在现代的三年级学生 ,关于古桥的认识有限。因此,在导入部分,我让
学生观看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各样的桥,激发学生对 “桥”的兴趣,然后再通
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最后通过读文本
感悟文本内容,做纸桥明白建造一座桥的不易,特别是在识记生字时,更让学生
体会到坚固的含 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 “爪”,会写“赵、省”等
13个生字,正确读写“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完成对生字的认、读与写的任务。
2.感受赵州桥精巧、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5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县、拱、济”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县”< br>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识字、读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各种桥梁图片,引出赵州桥。
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道 独特、优美的风景。乡下村头,
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 耸立空
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
南京大桥 ,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
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 智慧和聪明才干。
今天就让我们跨过历史之桥,一起去看一看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
晶的赵州桥吧。
2.出示课题,读课题,说课题。(板书:赵州桥)
(1)读准“赵、州”两个翘舌音。
(2)刚刚图片上的赵州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古朴、雄伟、坚固、
美观……)
过渡:那么,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
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 爽英姿。
(3)【课件出示】认识赵州桥。
赵州桥 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 市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
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作“大石桥”。
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由著名匠人李春设计建
造,距今已有140 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
石拱桥。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
shěngxiànjiànɡ shèjìshǐchuànɡ jǔ
zhào
赵州桥 河北省 赵县 石匠 设 计 建桥史 创举
qiězhìhuìlìshǐɡǒnɡ jìhénɡ zhǎo
而且 智慧 历史 石拱桥 安济桥 横跨 前爪
(2)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3)注意读准:翘舌音“智、史 赵、爪”,后鼻音“拱、横、匠”。
(4)其中“爪”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ăo”,还有一个 读音是“zhu
ă”,组词是“鸡爪”。
3.【课件出示】会写字:
赵 省 县 匠 设 计 举 史 创 且 智 慧 历
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
4.识记生字
(1)形声字识字:计 创 智 历
(2)熟字比较。如:赵一起 省一雀 县一具 匠一匹 设一没 史一中 且一
目 兴一举
(3)认真观察生字结构、重点笔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①交流: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省、匠、史、 慧”。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课件出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非常雄伟。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思考:从梳理的各自然段内容中,你了解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板书:世界闻名精巧 精巧 美观 历史遗产)
4. 学生合作交流,进行段落的划分。
【课件出示】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及建造年代等
相关情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坚固、美观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
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文字具体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信
息?
(2)学生汇报,说不全的可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课件出示】
地点: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名字:安济桥、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石匠李春
建造年代: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悠久)

5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3)利用换词法理解“世界闻名”。(举世闻名、远近闻名、中外闻名……)
(4)你能把 赵州桥的这些信息读清楚吗?让人一听就明白。指名读得好的
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学生自由读,再指名 读,再齐读。
四、小结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小结。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赵州桥的概貌、位置、名称以及它的设
计者,赵州桥之所以能千年长存,至今仍横跨在洨河 上,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
是因为它在设计上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地方。到底与众不同在哪里呢?下节 课咱
们再学习。
2.收集有关赵州桥的图片和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
11 赵州桥

世界闻名精巧 精巧 美观 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深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
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赵州桥精巧美观的特点,理 解赵州桥设计的独特性及其作用,体会古代
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我们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 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石拱桥 横跨 前爪 赵州桥 石匠 设计 创举 历史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自己对赵州桥的了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 步了解了赵州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
荡舟洨河,领略赵州桥独特的美。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回顾第1自然段(齐读)。

5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因为赵州桥是隋朝建造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所以它是一座世
界闻名的石拱桥。(板书:世界 闻名、历史悠久)
2.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读并思考:全段有几句 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整
个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赵州桥非常雄伟。)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
子。重点理解“这么长的桥 ”、“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
“创举”各是什么意思。(板书:非常雄伟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没有……只有……横跨……”、“创举”)
(3)同桌讨论上述词语在说明赵州桥雄伟坚固中的作用。
(4)练习用“因为……所以……”的 句式向大家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及
其建筑结构在建桥史上的创举。
预设:因为赵州桥 整个桥身只有一个大桥洞,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所以,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 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
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5)“创举 ”是什么意思?(指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这种设计
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指怎样的设 计?理解“既……又……”句式。
【课件出示】出示文字:“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 减轻了流水
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①划线部分的内容为可移动的文字片。
②出示课件后要求学习朗读。
第一遍朗读按课文原句顺序进行。
第二遍朗读时可将前后两条划线部分内容互相交换。你发现 互换后的内容与
之前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互换 后的意思是一样的,表达效果没有什么不同,因为用“既……又……”
连接起来的两个文字片段是并列的 关系,位置可以倒换。)
你能用“既……又……”说个句子吗?
预设:妈妈既美丽又能干。

5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这样,使学生从朗 读的实践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
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
【 课件出示】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
了石料,又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 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
③在朗读中要求学生说出“减轻”和“节省”的反义词。)
(减轻一加重;节省一浪费)
(6)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7)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
3.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讨论:
①第3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
的?
②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 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
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
了一样。
①这 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这一句起了什么作
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引出了赵州桥建筑的又一特点:美观,同时又是
本段的中心句。)
②本段是怎样写出赵州桥的美观的?
预设:先总说它的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预设:再分说,用 “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列举了一些龙
的图案,具体说明桥的“美观”。(板书:美观 :精美的图案、“有的……有的……
还有的……”)
③找出文中描写纹龙动作的词语,并用做动作体会意思。
“缠绕”、“抵”、“回首遥望”。
④照样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5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3)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出赵州桥的美观。
4.学习第4自然段。
板书: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 干,
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
至今已有14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4.请用“不但……而且……”关联词语把这段话联系起来。
赵州桥不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
遗产。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小结 :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
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 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 万里长城、
敦煌莫高窟、京杭大运河、秦陵兵马俑……)
3.搜集整理一些关于“桥”的古诗词,摘抄下来。
四、板书设计

世界闻名、历史悠久 (1400多年)

不但坚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
只有……横跨……”、“创举”
11赵州桥 而且美观:精美的图案、“有的……有的……还有
的……”

智慧和才干、历史文化遗产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设计说明
课文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 代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
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教学中,我以学生 自读探究为主,在初步感

5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 br>知古画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补充省略部分内
容,借助多媒体, 发现古画的价值。
教学目标
1.认识“择、宫”等10个生字,读准“都、乘、笼”3个多音字。
2.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
一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
别人介绍《清明上 河图》。。
教学重点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2.体会作者有序而生动的介绍,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清明上河 图》的内容与艺术价值,体会这幅画呈现出来的北宋特
定社会背景中的文化、风俗、建筑等各方面的艺术 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回顾,引入新知。
1.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世界闻名的赵州桥,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画。
2.(板书课题:一幅 名扬中外的画),引导学生理解“名扬中外”的意思(名
气很大),明确画作名称(《清明上河图》)。
3.【课件出示】简单介绍画家和画作。
张择端 北宋画家。字正道,瑯琊东武(今山东诸 城)人。他自幼好学,早
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学习绘画。宋徽宗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
观、屋宇、林木、人物,对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
寸马,形象如生 。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尚存争议)等。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徽宗时的汴京(今
河南开封)的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关于“清明 ”二字的来历有两
个:一是张择端在进献画时为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加上了“清明”二字;二是张
择端在将画进献时并没有“清明”二字,只叫《上河图》,因宋代喜欢粉饰天下,
所以皇帝看到画上的 繁荣景象,在《上河图》这个名字的基础上加上了“清明”
二字,为《清明上河图》。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
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随文进行认字识词指导。
【课件出示】自学
zédūɡōnɡtānfànlìtài
张择端 都城 故宫 摊 贩 官吏 形态各异
lǘcùnshènɡlónɡlánmào
毛驴 一寸 一乘 笼头 栏杆 古都风貌


6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 然段,哪几个自然段集中介绍了
《清明上河图》的画作内容。根据自己的梳理情况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
4.指名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归纳。【课件出示】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画面内容、
目前保存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集中说明《清明上河图》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是《清明上河图 》,能够名扬中外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清明上河图》还具有历史价值。
三、质疑探究,体悟文情。
1.【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内容, 说说这幅画给
自己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画面中的人非常多,而且人物的神态、动作非常
传 神。)
北宋画家张择端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其实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同学们,让我
们走进课文 ,看看文章作者又是如何来给我们介绍这幅画作的吧!
2.引导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看 看每段话分别是围绕哪一层意
思来写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试着概括这幅画作最大的几个特点。
预设:学生自读、思考、圈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他们抓
住句子“光是画上的人物, 就有好几百个”“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张择端画的
画,是多么传神啊”感受画作最大的特点:人物众 多、街市热闹、生动传神。
3.再次认真研读课文第2~4自然段,结合画作的几个特 点想想《清明上河
图》到底为什么会名扬中外。集体交流。
欣赏众多人物。(赏读第2自然段。)
(1)张择端在这幅画里,都画了哪些人?(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三百六十行,哪一 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什么是“行”?(行业,用
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文中介绍的是哪几行的 人?动笔画一画。(农民、
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摊贩、官吏、读书人。)
(3)想象说话:还会有哪些行业的人呢?
小结:各行各业的人全被张择端画进了《清明上河 图》,他可真了不起,难
怪《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了。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2自然段。
感受街市热闹,人物形态各异,小而清楚。(赏读第3自然段。)
(1)你还从哪儿能感受到 张择端高超的画艺?(画上的街市、画面上的人。)
它们有什么特点?(街市热闹,人物形态各异,小而 清楚。)
(2)街市上有什么?(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3)街上的人在干什么?(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这是一个什么句?(排比句。)你能说一个类似的句子吗 ?
(4)出示图画,欣赏说话:你还看到画上的人在干什么?
(5)教师过渡,指名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
过渡:真是形态各异啊!而且你们看得真仔细, 画面这么小,都能被看出来,
张择端的画艺可真是高超无比。难怪作者在文中说:“画面上的这些人,有 的不
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
得清清楚楚 。”多么细致、多么精致的一幅画啊!谁愿意把这段话再读一读?
品读传神的画面细节。(赏读第4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了解段落内容。

6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过渡:那么多形态 各异的人,全搬进了画里,的确能名扬中外。张择端的画
技真是精湛!不仅如此,如果你细细观察,还能 读出一个个八百年前的生活小故
事呢!快速读一读第4自然段,看看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谁能为这个事件起一个名字?(桥北头的“交通事故”。)
(3)你对文中谁的动作印象最深刻?
(4)教师过渡,齐读句子。
过渡:这些都 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可是画家也把它搬进了画里,而且画得
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说说。(传神。) 我们不得不赞叹“张择端画的画,是多
么传神啊!”(齐读最后一句话。)
(5)自由表达: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小结:张择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绘画技术,赋予了《 清明上河图》不可估量的
艺术价值。不仅如此,我们还能体会到这位画家十分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
其实我们写作文和画画一样,能够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描写具体,那么我们
的文章就如画一 样活起来了。
4.齐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明确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及其名扬中外的原因。
小结:《清明上河图》全图中,类似于桥北头这样的生活小场景比比皆是,
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 京热闹繁华的场面,难怪课文最后说——(出示最
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甚至后来,有许多专家就是 通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
图》来研究北宋时期的许多风俗民情、建筑风格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的特点,这可
是《清明上河图》宝贵的历史价值呀。因为这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所以它成了一幅 名扬中外的画,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幅画的名字,它叫——《清
明上河图》。
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1.小结:这篇课文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课 文通过对画
上人物、场景等细节的介绍,诠释了《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
2.同 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比如精
美的民间工艺品,独特的民间艺术 、风俗习惯,等等。课后,请大家搜集有关中
国传统文化的资料,以备展示课的时候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教材解析
本单元以“留心观 察”为主题,安排了精读课文《花钟》《蜜蜂》和一篇略
读课文《小虾》,从动物和植物两方面来反映主 题。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和
“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 日积月累”
这几个栏目。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学会 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并将这些
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要学会留心观察,发

6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
《花钟》
本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了不同的花开放
的时间是不同的,以 及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最后还谈到了植物学家修建“花钟”
这一做法的奇妙。全文体现了作者善于留心 观察周围事物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蜜蜂》
本文讲述了作者为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 能力而进行的一次实验的过
程,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小虾》 < br>本文主要介绍了小虾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等方面的信息,通过
观察小虾的样子、打架 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的有趣、脾气不好等特点,抒
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积累文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4.了解作者的观察、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5.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花钟》第1自然段。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法与学法
1.在分段朗读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跟随作者去探究发现事物的奥秘,学习
正确的观察方法。
2.设计练习让学生在比较运用中体会不同句子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
力。
3.激发学生观察实际生活和周边事物,培养其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13花 钟

设计说明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先要学生去查找有关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
以备在上课时交流,使课内外相结合。这节课在设计环节上,我根据学生的阅读
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开 始学,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
了取舍,突出重点段。由段落的深入理解,引导学 生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
开放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打破常规,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 中理
解,在理解中得到感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芬、 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13个生字,正确读
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 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6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
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1、2自然段的大意。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难点
1.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2.了解关于花朵开放时间的有趣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鲜花图片,教师创设情境。
导语:看,一枝枝迎春花正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美丽的栀子花绽开它们灿烂
的笑脸,一朵朵菊花怒放于 秋霜之中,梅花在风雪中飘来阵阵清香。透过鲜花我
们仿佛看到了时间的影子,鲜花与时间有怎样的关系 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钟》,
一探究竟吧!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课题:花钟)
3.质疑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的 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预习过课文的同
学,你们能从文中找出什么是“花钟”吗?
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课文,领略鲜花的神奇和美丽。

6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 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读生字。
dòu fēn fānɡ nèi xǐnɡ shòu sū
斗 芬 芳 内 醒 寿 苏
qiáng shì kūn xiū jiàn zǔ
强 示 昆 修 建 组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组”,翘舌音“寿 示”,前鼻
音“芬 昆 建”,后鼻音“强 芳 醒”等。
(2)【课件出示】词语,读词语。
干燥 灼伤 适宜 淡雅 吻合 组成 内外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燥 组”,翘舌音“适”,前鼻音“吻”。
(开火车读,齐读)
3.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篇短文(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
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 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品读文章,初步感知。
1.边读边思考:科学家揭示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 ?
预设:科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 种在一起,建成一个花的“时钟”,这些
花就二十四小时依次开放。
2.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
(板书: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过渡:植 物学家修建“花钟”是受到什么的启示?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
时间不同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们就必须深入到课文中去探究和发现。
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自 己想要的答案。
1.学生继续搜集各种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比较一下谁搜集的资料更加
翔实,为下节课的拓展活动作准备。
2.选择几个本课的生词写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13 花钟
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6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
有关。
2.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检查、评价,注意纠错并进行巩固。
【课件出示】 苏醒 干燥 适宜 淡雅 吻合 组成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引导他们再次梳
理各部分的内容,明确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归纳“发现问题——揭示原因—< br>—实际应用”。
二、品读感悟 交流体验。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文中的中心句是什么?
用“———”勾出来,【课件出示】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围绕它 介绍了哪几种花?(牵
牛花、蔷薇花、睡莲、午时花、万寿菊……)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贴鲜花图片)
2.看图复述回答: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呢?
生答:牵牛花五点开放,蔷薇花五点左右开放……
3.读读说说:同样是写什么花在什么时候 开放,书上是怎么写的?请再读一
读第一段中的相关句子,并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反复读,和同桌说说 你想像花
开时的情景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学生自读,互读,感悟。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以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为主)
1.不同的鲜花为什么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植物学家进行了研究,有什么发
现呢?
2.合作学习:
请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吻合”是什么
意思?(一致) < br>联系课文,你能猜测“夜来香为什么在晚上八点左右开放”吗?(夜来香适
应夜晚的温度、湿度, )为什么大多数花在白天开放? (大多数花需要白天的温
度、湿度和光照。)
3.集体交流,老师相机点拨并板书:(板书: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活动)。

6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
4.【课件出示】 课件欣赏昙花开放的美丽瞬间。
5.理解朗读全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欣赏花钟:聪明的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 花圃修的
像钟面一样,你们想去参观吗?【课件出示】 (课件呈现日内瓦最早修成的花
钟)
2.赞美花钟:参观完你有什么感想?
比较句子:
“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了”这句话对吗? 文中用语言怎么叙
述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示】 课件出现句子:齐读“你只要看看什么花
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刚刚”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不能,这样表达才准确。)“大致”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大概) < br>3.是啊,作者用词非常准确,这个看似用来表达模糊意思的词语,实际反映
了客观事物真实的状 况,反映了科学家遵循客观事实的态度,文中还有几个这样
的词语,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
【课件出示】 课件出现词语:大概 左右 往往 有……的危险
4. 体会朗读第三段。
三、再读全文,总结拓展
1.感情朗读全文,找出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2.师总结: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是他留心观察,不断探索的
结果。我们也要养 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发现探索美丽的大自然。
3.你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观察过什么?有什么发现?
四、板书设计
13 花钟

湿度
温度 花钟 光照
昆虫活动


14.蜜蜂
设计说明
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片段的学习是阅读的重点。所以本课 在设计上,重
点抓住作者的实验准备阶段,以及实验结论的表述几个部分,通过“作者是怎么
做 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的提出带动全文,深入
品味,通过联系上下文、找 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品析句子
等方法深入研读体会,进行文本细读,从而达到体会 人物品质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6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会认本课“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
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
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
风。
教学重点
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说明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概、阻”等8个生字,学会“蜜、蜂”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法布尔实验的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法布尔实验的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生字、词语,弄清“我”做实验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昆虫,引出课题。
导语:同学们,大家喜欢昆虫吗?你们为什么喜欢它们呢?(学生自主交流,
教师适当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蜜蜂有关。
2.【课件出示】蜜蜂图片及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4 蜜蜂)
3.引导学生在田字格 中书写“蜜蜂”,提醒他们利用“虫”字部记住两个生
字。并在书写时注意“蜜”中间的“必”要写得略 扁而紧凑,“蜂”右边半部分
下面的“丰”横画之间要等距、紧凑。
其实,小蜜蜂不仅勤劳,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呢!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

6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跟着世界闻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探究蜜蜂这种昆虫的奥妙吧。
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后“资料袋”,了解法布尔与他的《昆虫记》。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 助拼音朋友,
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
蜜蜂 辨认 阻力 跨进 包括 检查
沿途 大概 逆风 陌生 超常 准确无误
指名读这些词语,生字的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阻”,翘舌音“查 超”,前鼻音“辨 检 ”,后鼻音“蜂 ”。
5.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蜜 蜂 辨 阻 跨 括 检 查 确 误 途 陌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2)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①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字形及重点笔画。
②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些生字。
③教师范写生字“辨、跨、查”等,指导书写要点。
④学生自主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予以书写强调。
7.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课件出示】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为了验证(蜜蜂有辨认 方向的能力),“我”做了一个实验,把(二十
只蜜蜂)带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我”一人回家,发现蜜 蜂竟然(比我先到家的
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了解试验过程。
1.读课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做这样的试验呢?
2.联系实际说说当你听到一些话或事时, 你是很快就相信,还是会表示怀疑,
会像作者一样去寻找真相吗?
3.作者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可以分哪
几步。
4.学生画,回答,(用“先……接着……然后……最后……”)
教师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四公路放飞蜜蜂
5.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 到法布
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6.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在它们 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就已经说清了实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内容呢?自由读读, 跟同桌讨论一
下。(出示该段文字)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6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7.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或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四、课堂小结,作业设计
1.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8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2个字,
了解了作者实验的内容,下 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2.课后搜集蜜蜂的相关资料,了解这种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可以试着做一份
资料卡。
五、板书设计
14 蜜蜂

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四公路放飞蜜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文章说明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
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
得出的。
教学难点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词语,教师点拨指导,再次巩固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蜜蜂 辨认 阻力 跨进 包括 检查
沿途 大概 逆风 陌生 超常 准确无误
2.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课件出示】
本文讲为了验证(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我 ”做了一个实验,把(二十
只蜜蜂)带到很远的地方,然后“我”一人回家,发现蜜蜂竟然(比我先到家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蜜蜂》这一课。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了解
法布尔做了一 项什么实验,这次实验是怎样进行的,结果又如何。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一)试验结果
1.默读第3、4、5自然段实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 读
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课件出示】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 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
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

7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这样,二十只蜜蜂中,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
的回了家。
加点的词语“两点四十分”“至少”,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词的准确,
能确定的一定是分毫不差 ,不能确定的就用一些模糊的词“至少、大概”,体现
了科学的严谨。)
“准确无误”指什么?
(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 向,
他们准确无误地回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六自然段。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课件出示】
“尽管它们逆风而行,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哪个词语最能 体现蜜蜂辨认方向能力强?(确确实实、尽管……但……)(板
书:辨认方向能力强:确确实实 尽管……但…… )
(二)指导读出重点词。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 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
你找出来。【课件出示】
(“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 强,所以,试验的结果是:(蜜
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 但是还有三只蜜蜂怎么没有回来?(学生
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
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预设:蜜蜂被装在纸袋 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
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预设 :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
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 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
能。
2、什么是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 本领。)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
释,我们现在人可以解释。【课件出示】
蜜蜂是利用视觉、 嗅觉的功能,依靠地形、地物与太阳位置、偏振光来定位
的;面在近处则主要靠颜色和气味来寻找巢门位 置的。在没有明显标志物时蜜蜂
也会迷巢的。
偏振光导航是蜜蜂特殊的本领,蜜蜂复眼顶部的 一少部分小眼能够利用天空
中紫外偏振光进行定向和导航,并通过在巢脾的竖直平面或水平面上的舞蹈, 将
蜂箱、食物和太阳三者联系起来加上视觉、嗅觉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三、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1.知识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辨认方向的本能?(小狗、信鸽、蝙
蝠……)
2.表达交流:其实蜜蜂身上还有好多小秘密,等着爱思考、爱细心观察的孩

7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子去发现呢,你愿意做这样的孩子吗?了解关于蜜蜂其他方面的知识,做一份手
抄报。
3.推荐阅读:法布尔《昆虫记》。
四、板书设计
14 蜜蜂
辨认方向能力强:确确实实 尽管……但……
无法解释 本能


15 小虾
设计说明
本文介绍了小虾的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等方面的知识, 并通过观察小
虾的样子、打架等细节,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小虾
的 喜爱之情。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以生为本,以读为
本,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 课文,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对小
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缸、隙”等9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过程与方法:
1.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短文,把握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
并积累语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小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
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样子及活动特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作者观察与描写的细致与生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那能不能把你们喜欢的的小动 物给大家
介绍一下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课件出
示】小 动物图片

7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今天我 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课件出示】小虾图片)你们
想了解小虾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
的。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出示词语)
水缸 空隙 掀开 背上 追逐 末端 较大 腹部 钳子 搏斗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缸 隙 掀 末 副 钳 搏 较 腹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前鼻音“掀、钳 ”,后鼻音“缸”。
4.梳理层次,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试着给文章划分层 次。(提示:
可以寻找关键句,借助关键句进行概括。)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交代了“我”产生养虾想法的原因。
第二部分(2):写“我”和阿成捉了些小虾养在缸里,并描述了小虾的样子。
第三部分(3-6):具体写“我”在饲养过程中观察了解到的小虾的生活习性。
2.你从课文中了解小虾的哪些知识?想一想,再填一填。
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小虾的生活环境、外形样子、活动动作、繁殖等方面
的知识。
三、读书品悟,体会虾趣。
1.找一找文中描写了小虾的哪些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小虾是什么样子的?
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
千年虾:灰黑、长青苔
(板书: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 千年虾:灰黑、长青苔)
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3.请生读最喜欢的段落,根据自读提示体会虾趣。
自学感悟,体会坏脾气的小虾。并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根据自读提示,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坏脾气的小虾。
【课件出示】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 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
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 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
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1)理解词语“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
者观察事物的仔细。
(板书:坏脾气: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2)请生边读边表演第3自然段,再次感受坏脾气的小虾。
4.师小结,如此可爱的小虾,它的主人又为它做了些什么,小虾快乐吗?

7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呼应,体会小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生活上的关爱。
5. 含着对小虾的喜爱之情,齐读文章最后两段。
在小作者的悉心照顾下,小虾一天天的长大“我”捉出几只大的虾发现……
不久……生的生命诞生了!
四、拓展积累,作业设计。
1.欣赏齐白石画的虾,阅读秦牧的《虾趣》,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
2.回忆自己观察过 的某种小动物,它长什么样子?活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选择某一方面的特点写一写。
(1)仿照第3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围绕一句话写清楚。
(2)用上学过的句式、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等。
3.学生进行片段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摘抄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四、板书设计
15 小虾

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 千年虾:灰黑、长青苔
坏脾气: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


第五单元

教材解析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小真的
长头发》和《我变成了一棵树》,带领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本
单元还安排了“交 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四个版块。学习
本单元课文,通过朗读,走进作者丰富的 想象世界,感受文章中构造的神奇画面,
在课文的学习和例文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自己的想 象世界。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
月累” 和“趣味语文”。通过交流讨论,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让学生接受以
诚待人的道德教育,做一个真诚 的人。
《小真的长头发》
本文围绕小姑娘小真想象着自己的长头发可以变成什么,可以做什 么来写,
想象非常奇特、有趣,体现了孩子的天真。
《我变成了一棵树》
本文以一 个好玩的孩子的口吻,讲述了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一些奇妙的事
情。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
1.本单元教学可以按照“重温课标——课文讲读——记录业余生活——交流
平台——习作”的顺序进行。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奇特的想象世 界,了
解课文内容的生动、有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例文的引导,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或仿写想象故事。
教学重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7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2.体会小真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心。
3.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心理变化,领会文章意图。
4.走进文本,感受作者奇特的想象。
5.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或仿写故事。
教法与学法
1.本单元教学可以按照“重温课标——课文讲读——记录业余生活——交流平台——习作”的顺序进行。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奇特的想象 世界,了
解课文内容的生动、有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例文的引导,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或仿写想象故事。
16.小真的长头发
设计说明
课文描述了小姑娘小真想象自身的长头发可以变成什 么,做什么,奇特、有
趣的想象,体现了孩子的天真。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融入文本,理解课文< br>内容,感受想象的奇妙。最后让学生尝试续编故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深化内
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栅、麻”等8个字,会写“套、麻”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
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小真的长头发都能做些什么。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想象的魅力,学会大胆想象。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体会故事讲述的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br>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会写“星空、
流淌”等9个词语 。
2.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3.体会作者描述的生活情境,初步了解“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

7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认字、读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了解小真的长头发都能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小朋友, 她的名字叫小真,她有一头短发,但是她却
希望自己有一头很长很长的头发,她为什想拥有这么长的头发 呢?她用它做什么
呢?
那还得从《小真的长头发》这个故事说起。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小真的长头发)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
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呢?
长头发给小真带来了什么好处和烦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预习
1.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
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2.想一想,文中写了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呢?
3.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 预习反馈
1. 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 【课件出示】
栅栏 麻烦 悠闲 泡沫 唯一 碍事 关系 揉一揉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翘舌音:“栅、揉”。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形近字比较:册一栅 床一麻 唯一维 得一碍
熟字加熟字:“石+示=禁”“酉+己=配”
4.巩固记忆。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听读课文,试着说一说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儿的。
2.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是什么样儿的?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
认真读课文。
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总结。
·“另一边”的世界:城市、街道、房子、孩子……
·“另一个我”的日常生活。
·“另一边”的自然景象和自然事物。

7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另一个我”的学校生活:出门上学,所学课程,加法和乘法,作文……
4.根据教师总结的内容,小组交流,尝试给文章划分层次。
提示:可以根据想象的内容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时间的变化来划分。言之
有理即可。
结构梳理:【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晚上,“我”遥望星空,想象宇宙的 另一边的
世界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第6~11自然段):白天,“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的学习生活。
第三部分(第 12自然段):下课了,“我”和同学们对宇宙的另一边的事情
都很感兴趣,“我”还要继续畅想。
三、自由交流,感受想象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哪些想象最有趣?找出相关的 句子或段
落读一读、说一说。
2.学生自由交流找到的句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教师小结,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环节。
宇宙的另一边的世界怎么样?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神奇、有趣、好玩、
精彩、自由……)是呀,那真是一个奇妙的天地!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交流就暂时告一段落,课下,大家好好地把课文读一读,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接
下来,请同学们拿出 生字书写本,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今天学习的生字。
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课件出示】

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椅 沫 凌 泡
熟字加部件(偏旁 ):“广+林=麻”“火+页=烦”“门+木=闲”“水+冫=冰”
“是+扌=提”等
1.观察生字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2.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套”上下结构,“大”写得舒展,下面部分,第一笔是横 ,下面的几个横
不一样长,第三个横最长。
“凌”:左右等宽,右边的部分要与“峻”的右边区别开来。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3)小结: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没有得到星的同
学可要加油了!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想一想,今天从老师或同学那里,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或新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搜索作者陈诗哥《宇宙的另一边》的原文读一读,看看作者还有哪些神奇
的想象。
六、板书设计
16 小真的长头发

7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神奇、有趣、好玩、精彩、自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感受宇宙的另一边的神奇,初步体会想象的奇妙。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
3.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拓展思维,读写结合,培养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奇妙、有趣。
教学难点
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课件出示】
浩瀚 秘密 倒影 楼栋 楼梯 铃声 乘法 思绪 穿梭 尴尬
篇章 穿越 拜访 白茫茫 汩汩流淌 气喘吁吁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雨贵如油 春风又绿江南岸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回顾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儿的。“我” 想象宇宙的另
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想象在那里有另一个“我”,那里的自然景象、自然事物、
学校生活等与这边截然不同。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呢 ?和我们“这一边”的生活具体有哪些相
同或不同的地方?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宇宙的另一边》,
一起去探寻另一个世界的秘密。
二、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
(一)长头发带来的好处
1.小真的长头发有多长呢?读读课文,用“ ”标出来。【课件出示】
“我的啊,能长得更长呢!”
“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
2.那想象中的头发,究竟会有多长呢?瞪大眼睛仔细看噢!
(【课件出示】:钓鱼插图)
你为什么“哇塞”一声?
预设:她居然用头发来钓鱼。
预设:她的头发能从桥上一直挂到河里,太长了。
这么长的头发的确令人惊叹。小真自己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文字)要是从桥上把辫子 垂下来,就能钓到鱼呢。挂上一点
儿鱼饵,河里的鱼,不管什么样的,都能钓上来。还有呢……(板书: 什么样的
鱼都钓到)

7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3.这么长的头发还能做些什么呢?小真又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套牛图,文字)要是 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
过去,连牛都能套住呢。一下子就能套到牛角上,只要用劲拉啊拉 的,一整头牛
就是我的了。(板书:整头牛就是我的了)
我们一起用劲拉呀拉!拉到牛的小真 ,你的心情怎么样啊?(生:开心。请
你开心地读一读!)那我们一起开心地读一读!
4.还有呢……(【课件出示】:小真睡觉图)
小真和长头发怎么看不见了?在哪儿呢?
生:小真用长头发把自己给裹起来了,就在树上。
(【课件出示】:文字)就是在露天地里, 也能睡大觉。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
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松松软软的被子了。
(板书:松松软软的被子)
当你睡着松松软软腾的头发卷里,你的心情怎么样啊?(生:舒服 、快乐。
请你开心地读一读!)那我们一起开心地读一读!
5.还有呢……(【课件出示】:用长头发晒衣服图)
小真和长头发扯起来干什么呢?(晾衣服)。(板书:全家的衣服都能晾完)
6.孩子们,当小美和小叶炫耀自己的长头发的时候,小真通过想象做了哪些
事情呢?
(简单回顾)(【课件出示】四个场面)
生:她用她的长头发钓鱼。她用她的长头发拉牛。她 用她的长头发当被子。
她用她的长头发帮助妈妈晾晒衣服。
(板书:钓鱼 拉牛 当被子 晾晒衣服)
小真的长头发用处可真多,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同学们,想象一下,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变成什么,用来做什么呢?
预设: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变成长长的风筝线,用来放风筝。
预设: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变成长绳子,同学们一起用它跳绳,太好玩了!
(二)长头发带来的不便
1.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可是,长头发不会给小真的生活带来什么 不方便吗?
我们来看看小真是怎么对付这些的呢?
小叶、小美和你们一样也有疑惑,看看她们是怎么说的?
“可是,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小叶说。
“再说,怎么梳呢?那么长的头发。”小美也说。
小真又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
“当头发长到那么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十个妹妹了。所我只要悠闲地坐在
椅子上就行了,十个妹妹会卖力地给我梳头的。”
“抹上香波一揉,那泡沫啊,高得能够着 云彩,好像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蛋
卷冰激凌,唯一遗憾的是不甜。而且啊……”
“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
样。而且啊……”
2.洗头和梳头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小叶和小美又有新的问题了—。
“但是,那么长的头发,平时不是很碍事儿吗?”
“是啊,拖在地上不难受?”
3.“没关系啊。到那时我就把头发烫起来。”小朋友想象一下,那么长的头

7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发烫起来,会是怎么样的?
生1:我觉得会一直冲到天上去。
生2:烫起来,就像一个爆炸头,会碰到天花板。
小真自己是这么说的,“于是,我的头发就会变成树林。小鸟、松鼠、小虫
子们,都会来到这里,这片 树林别提有多棒了!”(【课件出示】:图文)
同学们,瞧,动物们都在小真的头发上干嘛呀?松鼠在 吃水果。开不开心?
松鼠在开心地吃着水果。蜘蛛在悠闲地织网。小真的头发可真像小树林呀!
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羡慕地说……
“哦。这真是太好了。”
是的,“小真的头发快点儿长长就好了。”这会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带着满足、美好的心情读读13~23自然段。
(三)学生复述,教师综述
1.孩子们,小叶、小美提的问题,小真解决了吗?
预设生:解决了。
2.小真是怎么解决的?
(细节的复述,让孩子学习回顾阅读的方法。)
3.是呀,有了奇思妙想,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现在你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小
真呢?
生:善于思考的小真。爱动脑的小真。想象丰富的小真。
4.边看边读边猜想,我们认识一个 想象丰富、善于动脑的小真。你喜欢吗?
(板书:想象丰富、爱动脑筋)
5.小结:通过故事 我们认识了别样的主人公。而正是因为别样的主人公,让
我们爱上了书,爱上了阅读。
三、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宇宙的另一边真的有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存在吗?我们谁都不知道 。正是由
于未知,那里才给了作者、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读着作者的文字,我们认
识了一 个想象丰富、情感充沛而又善于动脑的孩子。你喜欢这个孩子吗?你愿意
做这样的孩子吗?是呀,我们随 着他的想象在浩瀚的宇宙里遨游,正是因为这神
奇的想象,我们爱上了这个故事,爱上了阅读,爱上了思 维迸发的感觉。那么,
这个故事是由谁创作的呢?
1.出示课件介绍作者。【课件出示】
陈诗哥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2009年
开始发表童话 ,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出版童书有《童
话之书》《风居住的街道》《几乎什么 都有国王》《故事马上开始》《我想养一只鸭
子》《星星小时候》等。
2.课后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想象的乐趣。
小结: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 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
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希 望你们在生活
中也能像作者一样,永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属于自己的
天 地里自由快乐地成长!
四、板书设计

16 小真的长头发

8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钓鱼: 什么样的鱼都能钓到
拉牛: 整头牛就是我的了 想象丰富
当被子: 松松软软的被子 爱动脑筋
晾晒衣服:所有衣服都能晾完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设计说明
课文以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描述了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奇妙的事情。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作者从 不同的方面展开,想象奇特、有趣。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也随着情节走入那棵树中,去感受作者描述的神 奇景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
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想象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
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内容,感受美好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
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字、读词语,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能够说出“我”变成一棵树之后能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8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可有过奇思妙想,希 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希
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玩的时候就没人打扰了。他真的变成 树后,发生了许
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树插图),请学生们想象,说说这些鸟窝里会住着什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
二、初读课文,布置任务。
出示阅读任务,学生自主读文。
任务一:自主学习生字生词,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圈画生 字新词并能正
确认读,能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书写新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之间相
互 讨论,解决难题。
任务二:带着两个问题进行阅读,并尝试解决问题:“我”为什么要变成一
棵树?“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用横线画出自己感兴趣的
段落、句子,并能大概了 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 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
形状 狐狸 丁零 巧克力 香肠
继续 秘密 痒痒 鳄鱼 抬头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平舌音“醋”,翘舌音“状、肠 ”,后鼻音“ 丁、零、痒”。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丁零”可以让学生发出类似的声音来理解。
(2)对于“痒痒、抬头”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演示一下。
(3)对于“巧克力、香肠”可以出示图片,或者学生自己介绍的方式理解。
(4)还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 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
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①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②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窝里住满了我的朋

8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板书:变成一棵树,长
满鸟窝 住满朋友、妈妈)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2.课后自主品读文章,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小结:语文的学习重在自主,这节课同学们 自主认识了新课文遇到的生字新
词,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坚持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下节课我们 将继续
学习这篇课文,看一看“我”变成一棵树后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一棵树,长满鸟窝 住满亲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进行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融入美好的想象世界,感受童真童趣,理解母爱的美好。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事,体会想象的神奇。
教学难点
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听写字词,组织学生自主查阅订正,教师适时指导。
【课件出示】
形状 狐狸 丁零 巧克力 香肠
继续 抬头 秘密 痒痒 鳄鱼
2.指名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故事中的英英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她为什么突然变成了一棵 树?让我
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她是变成了苹果树、橘子树,还是其他的什么树呢?
二、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
过渡: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想象多么有趣,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
情发生。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来和大家交
流。

8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课件出示】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
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 棵树!”
(1)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哪些词句有趣?
预设:我认为“痒痒 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
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
预设:“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
(板书:变成树:痒痒的 冒出来)
(2)从身上长出枝头的“我”和大家一样的感到好玩,感到惊奇,请读出
这种感情。
学生读,评价读,指名读,齐读。
2.【课件出示】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 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
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板书:长满鸟窝:各种形状)
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
(梯形、星形、心形、五角星等)
3.【课件出示】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板书: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
你认为这句话想象奇特的地方在哪里?
(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
更为神奇的还不是这个 ,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
形的鸟窝里!妈妈到来,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 享。而“我”——这棵大树,
又是有何反应?
【课件出示】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
以至于——
(我的口水流下来了),从哪里看出来?
【课件出示】
“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本文想象大胆,语言生动、有趣,让我们再来读读吧! 2.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想一想,
和大家交流一下,并 写下来。
3.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想象的名言,齐读并摘抄积累。
小结:大科学家爱因斯 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拥有广阔的想象力
能够帮助我们体验各式各样的美好,希望大家课后能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自
己的愿望用文字表达出来,编织出更加美好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

8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树: 痒痒的 冒出来
长满鸟窝: 各种形状 想象奇妙、有趣
住满亲朋: 小兔子、小松鼠、妈妈……



第六单元

教材解析
本单元以“童年的百花园”为主题。选编了三篇精读课 文《童年的水墨画》
《剃头大师》《肥皂泡》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课文内容反映的是童年< br>生活的快乐和无忧无虑。本单元还安排了“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
园地”包括“交流 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几个部分。
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 回忆自己童年中高兴的、有趣的事情,再
走进课文,了解课文中描写的童年生活,进而感受课文所表达的 情感。
《童年的水墨画》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这三 组儿童生
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无忧。
《剃头大师》
本文讲述的 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
了光头,并且把姑父的睡衣弄得满是碎发 的闹剧,表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肥皂泡》
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作者在文中 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玩吹肥皂泡
的游戏的经过,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反映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
《我不能失信》
课文通过讲宋庆龄小时候为履行对朋友小珍的承诺,放弃到伯伯家看鸽子 的
故事,赞扬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3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透
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
人物的特点,感受 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3.能在阅读中拓展想象,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熟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童年
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童年走进作
者的童年,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文中的同龄人进行心与心的体验和交流。
18童年的水墨画

8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摄取了三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
无忧无虑。教学中,我主要 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想象诗歌中描写的
意境,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 等11个生字,正确读
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
2.体会诗歌特有的表达方式,感诗“情”、悟诗“境”。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体悟判断诗句的意思,从而完整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学习《溪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
读写生字、词语,想象《溪边》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理解重点诗句意义,初步体会诗歌所描摹的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童年是一幅画, 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
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板书:童年的水墨画)
2.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3. 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86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 初读课文。
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
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 ,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
【课件出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读生字。
mò rǎn ɡān téng suì bō lànɡ hú shuǎnɡ mó ɡū
墨 染 竿 腾 碎 拨 浪 葫 爽 蘑 菇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碎”翘舌音“染 爽 ”,前鼻音“竿”,
后鼻音“腾 浪”等。“蘑菇”在一起时,“菇”读轻声。
(2)【课件出示】词语,读词语。
水墨画 染绿 浪花 溅起 清爽 打碎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前鼻音“溅”,后鼻音“爽”。
(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几首儿童诗(可以独自读,也可以 和同
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印象深刻,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4.组 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相
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5.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6.识记生字
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识字:竿 浪 葫 蘑 菇 碎 腾
(2)熟字比较。如:黑一墨 醉一碎
(3)猜谜语:“飞刀投向人靶子:夺夺夺夺!”谜底是“爽”
“八点九点十点”谜底是“染”。
7. 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会写的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8.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习《溪边》。
1.再次自读,小组讨论。
(1)大声朗读并思考:你在溪边 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溪边有哪些景物?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将诗中出现的景物归纳出来,同时圈出不明白的地方,与小组同学进
行交流。
2.汇报交流,合作探究。
(1)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哪些景物画面。 (2)出示课件“溪边钓鱼图”,呈现有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
鱼儿等景物,引导学生 用自己的话将图中的这些景物描绘出来。

8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3)聚焦重点诗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进 而“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结合前后文梳理全诗意义。
预设:“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是一 幅静态画面,还可以说成“溪水把人影染
绿了”,我们由此可以想象出,春天的小溪是多么的清澈、干净 ,连倒映在溪水
上的人影都变成了碧绿碧绿的;“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静静的水面被这突如
其来的“扑腾一声”给打破,“人影”为什么会“碎”呢?是因为鱼儿上钩了,
水面动了起来,人影也 就因水面的震荡而裂开。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诗歌画面,组织学生交流,感受情绪,走
进诗歌意境。 人影被打碎的那一刹那,草地上都蹦跳着欢笑声。假设现在你就是溪边的作
者,看到眼前的景象,你 会如何用文字将它描绘出来呢?此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
的呢?
预设:平静的溪水,高大的垂柳 、立着的红蜻蜓、钓鱼的孩子、蹦跳的鱼儿、
欢快的笑声……。这幅“溪边钓鱼图”在一静一动之间向我 们展现了童年生活的
有趣,风景是多么的美好,钓上鱼来的心情又是多么欢快。
3.赏析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美。
(1)引导学生自读诗歌,画出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与同桌交流。
(2)解读重点诗句,进行赏析品悟。
句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思考: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溪水比作镜子,把山溪比作绿玉带,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溪水平静、清澈、色绿的特点。
②拟人 的修辞手法,把垂柳当作人来写,“垂柳”用“溪水”作为镜子来梳
妆,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句子有了 人的情味,更富感情和画面感。
句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思考: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这个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抓住“染”字来回答。 “染”字表现了溪水绿得就像颜料一样,连倒
映在水中的人影都被“染”绿了,更突显了溪水之绿。
句3: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思考:体会“碎”和“蹦跳”的表达效果。
预设:人影“碎了”,画面由静转动,“蹦跳”一 词表现出了孩子钓鱼后无比
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指导未来学习。
读诗歌:大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节奏,对诗歌内容进行初步把握。
描画面:根据诗歌描摹发挥想象力,想象诗歌表现的画面。
明诗意:根据画面入“境”,感受诗歌独特的意境美。
悟语言:逐句分析,感受诗歌语言的独到之处。
体诗情:回顾整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布置作业。
(1)背诵《溪边》。
(2)巩固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五、板书设计

8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8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
溪边钓鱼: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林中》,发挥想象,走进诗境,体会两首诗表达的画面和感
情。
2.进一步感知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融入诗歌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江上》《林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理解重点诗句意义,初步体会诗歌所描摹的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抽查背诵《溪边》,齐背。
2.回顾上节课学习《溪边》的方法。
(读诗歌、描画面、明诗意、悟语言、体诗情。)
3.教师过渡,引入新的学习。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观赏了“溪边钓鱼图”,这节课,让我们再跟随诗
人的脚步,去江上戏水,到林 中采蘑菇。
二、学习《江上》。
1.齐读诗歌,注意读出感情,然后自主默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江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2)圈出文中最吸引你的句 子,结合上节课分析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些句子
好在哪里。与同桌交流。
2.分析诗句,领悟诗情。
句1: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思考:谁像“刚下水的鸭群”?想象一下“鸭群”是如何“拍水戏耍”的。
预设:孩子们像“ 刚下水的鸭群”。将孩子们比喻成“刚下水的鸭群”能够
突显孩子们的灵活。我想到的画面:孩子们在水 中追来追去、拍动水面、挥舞着
手臂……整个画面都变得活泼跃动了起来。
句2: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思考:读到这句诗,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体会到了什么感情?
预设:看到孩子们在 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双双小手在水里溅起浪花,还
在水中互相追逐、泼水,四处都是他们的笑声。
句3: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思考:“水葫芦”为什么打引号?“两排银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8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预设:“水葫芦”本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而 诗中的水葫芦打上了引号,并
不是指真的水葫芦,而是指出水中游泳嬉戏时将头露出水面像水葫芦一样的 孩子。
“两排银牙”代指从水中钻出来的孩子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这样
描写使得 画面感十足,欢乐感也跃然纸上。
3.联系上下文,总结画面。
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句子的 妙处所在,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这幅“江上戏水图”
的整体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并假设一下你也在江上戏水 ,心情是什么样的,与同
桌交流交流。
4.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诗歌《江上》,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林中》。
1.小组合作,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要求:
(1)明诗意:按照之前教 学的方法,先单独理解重要的诗句,再在小组内
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圈画出不太明白的地方,和同学 一起讨论讨论。
(2)想画面: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
(3)悟诗情:从诗歌中描写的事和景,能体会到诗歌表达的感情。
2.聚焦学习诗句“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出示诗句,理解“斗笠”和“蘑菇”的指向。
预设:可联系上一句出现“斗笠”的诗句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比较两处提到的“斗笠”意思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一个“斗笠”是指蘑 菇的菌盖,
好像一顶斗笠;后面一个“斗笠”是指孩子们头上戴着的真正的斗笠。
(2)感受诗句的表达效果。
预设: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一阵阵“清清爽爽”的雨过后 ,小蘑菇钻
出地面,吸引了山里的孩子们上山采摘。他们呼朋引伴,一路欢歌笑语,一个个
小斗 笠不正像雨后冒出的一个个小蘑菇吗?
3.教师引读、小结。
引读:注意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用心感受诗歌表现的意境,读出诗歌的情感
美、画面美。 小结: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拾蘑菇,这些童年画面都是多么的有趣,
而诗歌这种体裁,更是巧 妙利用了文字、句式,将这些趣味又放大了许多倍,营
造了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在阅读诗歌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想象,慢慢去体
会诗歌想要表达的意境、情感。
四、总结延伸
童年, 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
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 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
与大家分享。
五、板书设计
18 童年的水墨画

《江上》江上戏水:鸭子、孩子戏水
《林中》林中采蘑菇:蘑菇多多,人影绰绰

19 剃头大师

9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 的是怕剃头的表弟小沙让“我”给他剃头,结果害他去理发店剃成
了光头,还把姑父的睡衣弄满了碎发的 闹剧。在教学设计中,我会通过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画、议,引导学生理解“我” 给表弟剃头的过程,
体会孩子们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最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童年有趣的事,对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剃、执”等10个字,会写“表、胆”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
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给小沙剃头的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主题,感受童年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1.理解“剃头大师”题目的意义。
2.把握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剃、执、否”等13个生字,学会“表、胆、鬼”等 13个生字,会
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划分课文层次,把握故事情节,初步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和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9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师生交流童年趣事,引出课文。
同学们,你们有做过一些有趣的“傻”事吗?我听说有同 学在冬天的时候害
怕鱼缸里的金鱼被冻坏了而往鱼缸加开水,也有同学将鸡蛋放进暖烘烘的被窝里
想孵出小鸡。大家仔细回忆回忆你们有过这些经历吗?(学生自由交流。)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描 述的也是这样一件有趣的“傻”事,有人可能要问了,既
然是傻事,为什么又会有趣呢?让我们一起进入 今天的故事课堂。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剃头大师)
3.读了课题,你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想法?
预设:剃头大师是谁?课文为什么要以“剃头大师”为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介绍作者。【课件出示】
秦文君 1954年生于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现任上海市作 家协会副主席、《中
国儿童文学》主编。出版了《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宝贝当家》《一< br>个女孩的心灵史》《调皮的日子》《逃逃》《小丫林晓梅》《小香咕系列》和《会跳
舞的向日葵》 等50多部作品,先后50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10余次被改编成
影视剧,10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 语文课本,还有10多部作品被译成日文、英
文、德文、韩文、荷兰文等在海外出版。
2.检测自读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 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
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
3.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4.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 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
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
剃头 执木尺 否则 骂人 仇人 习惯 受刑 厘米 摸耳朵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受、仇、执”,前鼻音“惯”。
6.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表 胆 鬼 理 夺 骂 仇 差 付 倍 虽 件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虽”,翘舌音“差、仇”,前鼻音“胆、件”。
(2)学生写生字。
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胆 理 骂 仇 倍
(2)熟字比较。如:麦一表 兔一鬼 奇一夺 着一差
(3)组词扩展:虽然 一件 文件 付钱 付出
7.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9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 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
片检查)【课件出示】
噩梦:做内容恐怖的梦,并引起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
监督:察看并加以管理。
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冤家:一般指仇人,或者死对头的意思。
耿耿于怀:有心事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时髦:新颖符合时势潮流。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
容?【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自然段)表弟小沙胆小,什么都怕,尤其是怕剃头。
第二部分(2~6自然段)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情况。
第三部分(7~18自然段)“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板书:小沙怕剃头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 “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3.出示课件填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课件出示】
胆小的小沙十分害怕剃头,他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每次都是一位老师傅给小沙剃头,剃头的过程十分痛苦;为了逃避老师傅,小沙央求“我”给
他剃头,结果,“我 ”随意乱剪,给他把头发剃得坑坑洼洼。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学合
作读。
5.思考:文中有哪些你比较难懂的句子或者比较吸引你的句子?做上记号。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0个会认的字, 会写了12
个字,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这篇课文,去解
决课 文里的另外一些问题。
2.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抄写词语。
(2)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
19 剃头大师

小沙怕剃头 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 “我”给小沙剃头的经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
趣。
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难点

9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
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剃头 执木尺 否则 骂人 仇人 习惯 受刑 厘米 摸耳朵
表弟 胆小鬼 理发 眼神差 付钱 双倍 虽然 一件
2.谈话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事情,现
在,我们继续探究“我”是怎么当“ 剃头大师”的。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由读文,看看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 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从文中
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1)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课件出示】
“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 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
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 ,痒得
小沙哧哧笑……跟受刑一样。”
老师傅剃头,小沙的感受是?(跟受刑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预设:因为老师傅的老掉牙的推剪,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预设:老师傅眼 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
笑。(板书:害人精:小沙吃尽苦头 受刑一样)
(2)“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课件出示】
“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
剪下一堆头发。”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剃头老
师傅还熟练。这儿一 剪刀,那儿一剪刀,……我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
这儿翘起,那儿短的只剩下一厘米。” “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
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
像层层梯田。”
2.“我”和剃头师傅谁剃得好?
预设:当然剃头师傅剃得好,因为“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
预设:而我剃完头发之后,小沙“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板书:剃头大师:熟练 随意乱剪 见了鬼)
3.“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预设:在小沙的嘴里,“害 人精”是剃头的师傅,因为小沙害怕理发,他们
给他理发,弄疼他,让他很不舒服。
预设:“剃头大师”是我对自己的称呼,以为自己能理发,特像“剃头大师”
的架势。
4.其实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个“害人精”?
(老剃头师傅是“剃头大师”,“我”不会乱剪才是“害人精”。)
三、总结升华,作业设计。
1.回归问题“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题目?”,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

9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进行回答,教师相机进行归纳讲解。
预设:“剃头大师”本义是指在理发方面富有经验的行家,读了课文后,我
们发现,所谓的“剃头大师 ”其实就是一个毫无理发经验,只能凭借兴趣乱剪一
通,造成表弟小沙只能剃光头发的“捣蛋鬼”,和原 本“大师”的意思刚好相反。
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其实是一种调侃,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可以课后把这个故
事分享给自己的父 母、朋友,同时,也鼓励大家将自己童年中发生的这些趣事记
录下来,变成一份宝贵的文字记忆。
四、板书设计
19 剃头大师

害人精:小沙吃尽苦头 受刑一样
剃头大师:熟练 随意乱剪 见了鬼




20.肥皂泡
设计说明
本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文章反映了童年生活的乐 趣与无忧无虑,
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童年的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
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时,以读为
主,用读感悟,引导学生 抓住关键词了解作者是怎样吹肥皂泡的。抓住学生对游
戏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廊、若”等9个生字,包括一个多音字“和”, 会写“皂、廊”等
12个生字,正确读写“肥皂、廊子、透明、娇软”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感受吹肥皂泡的乐趣以及作
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利用连接词进行有序表达的方法;
2.在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体会课文情感意境。
3.学会观察,尝试写作。
教学难点
1.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语言文字。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95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1.认识重点字、词。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 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感觉怎么样?(泡泡很美妙,
吹肥皂泡很有意思!)
2.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
(做过!)效果怎么样?(抽生回答)
【课件出示】:吹泡泡图)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肥皂泡)
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吹泡泡,感受其中的乐趣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介绍作者。【课件出示】
冰心(1900—1999) 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 名冰心。现代著名作家、
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主要从事小说、诗歌、散文创作。崇尚“爱
的哲学”,她把小孩子看成“神圣的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
星》《春水》 ,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或是查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新词。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词课件,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
肥皂泡 廊子 剩 木碗 轻悠悠 若 透明 娇软
扯 仰头 一串 婴儿 希望 脆薄 颤 巍巍
识字方法:“薄”“和”是多音字,可结合文中具体语境进行辨读、识记;“廊”

96
chěyǎnɡchuànyīnɡxībáochànwēi
zàolánɡ shènɡwǎnyōuyōuruòtòujiāo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婴”“颤”可以结合词语“走廊”“婴儿”“颤抖”来记忆;“珑”“娇”等字可
以结合形声 字的特点来进行识记。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
写。
出示要写的字(带田字格),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课件出示】
皂 廊 碗 若 透 娇 扯 仰 串 越 婴 希
可以指名学生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其他学生补充写好字的方法。教师重点
示范书写,突破写字难点。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及一些不易理解的难句,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重
点词语,指导朗读。
②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看看谁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 这个问题,
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本文按“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
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顺序写的。(板书 :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
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
4.小结:文章通俗易懂,用词准确、精美,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回顾交流,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 将实践和阅读结合了起来,发现小小肥皂泡也会
有非常多的迷人之处,其实,只要大家用心去观察,会发 现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不
起眼的小事也有大大的魅力,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像冰心奶奶意义,细细地看、< br>静静地想,从观察中感受生活的快乐。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 累学习方法,想一想今天从老师或者同学那里,学习到
了什么新知识或新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板书设计
20 肥皂泡

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 及童年生活的欢乐,初步领悟作者仔
细观察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97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理解作者是如何把肥皂泡的美丽写清楚的,体会作者由此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细致有序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由此产生的想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新词,组织学生相互批改。【课件出示】
肥皂泡 种类 其中 网球 透明 分裂 形式
圆满 轻悠悠 飞越 婴儿 目送 希望
2.指名说说吹肥皂的过程,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过渡,引入新课。
上节 课我们也实际体会了吹泡泡的乐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心奶奶
在吹肥皂泡这一有趣的情形里是什 么心情。
二、感知中心、把握基情。
师引: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什么呢?
(【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2.生齐读第1自然段。(板书课题)(板书:肥皂泡)
3.说说“最爱”有多爱?读出你的感受。
三、精读深悟、体趣得法。
(一)品读做肥皂泡
1.你们玩的泡泡是买的还是做的?冰心奶奶玩的肥皂泡跟我们玩的有点不
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
2.生回答。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板书:做)
【课件出示】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
融化。”
3.指名读。
4.引导学生观察词语“和弄和弄”,也可以说成……(搅合搅合)(板书:和
弄和弄 融化)
(二)研读吹、扇肥皂泡,悟写法
A.吹泡泡
1. 过渡:肥皂泡就这样做好了,我们一起去玩吧!
指名读课文剩下的部分。
2.师问:玩肥皂泡最重要的动作是……生答(“吹”)(板书“吹”)
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答(“慢慢地”)这样就吹成了…… (一个轻圆的
网球大小的泡儿)(板书:慢慢地)
4.吹完之后还要怎么做?生答(“轻轻一提”)
(根据学生回答,动作演示这些重点词)(板书:轻轻一提)
5.师引:这样一来,(【课件 出示】)“那轻圆的球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
地在空中漂游。”(师范读)
强调“软悠悠”,跟着老师来读。(板书:轻悠悠)
男生读、女生读
6.师引:吹肥皂泡有意思吗?难怪冰心奶奶说---(回扣中心句)

98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生齐读。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7.师引:现在我们回过头来 由“做”到“吹”再到“提”,(【课件出示】:这
三个句子)这三个句子是怎么连成一句话的?来看看 接头处。
引导学生找到连接词“然后”、“再”(课件变红这两个词)
8.师述:这两个词有个名字叫“连接词”。(连接词:然后 再)
9.拓展: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的词?(先、接着、最后 )
(交流、评价3-4名同学)
10.用连接词可以把句子有顺序地连在一起,我们也来试一试。
(先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交流,然后在完成。)
(【课件出示】)选词填空:再 然后 先 最后
植树时,我( )挖一个坑,( )把小树苗放进坑里,( )埋上土,
( )浇上水,一棵小树就种好了。
11.汇报、评价
12.【课件出示】“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
球面上乱转。”
为什么说“五色的浮光”,指哪五色?(板书:五色浮光 轻清透明 )
通过查资料,我们知道:【课件出示】
“当太阳光照射到泡泡上时会发生折射、反射,折射光 和反射的光在泡泡表
面发生了衍射。使各种光分离出来,我们就看到了彩虹,彩虹的颜色是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13.扇泡泡
师引:肥皂泡要想玩得好,还需要(扇)【课件 出示】“如果用扇子在下面轻
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指名读)
引出“扇”(板书:扇)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答(“轻轻地”)(板书:轻轻地)
师引:扇肥皂泡很有讲究。
引读“若是扇得好……”【课件出示】
(老师也想美美地读一读这四散纷飞的小泡,你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好吗?说
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读“要是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课件出示】
(引导:“颤巍巍”要读得颤一些,跟老师来读。“颤~巍~巍”)(板书:颤巍
巍)
(引导学生想象着颤巍巍、光影零乱的大泡再读这句话。)
14.引读:很快就要散裂了。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
吸。”
“屏住呼吸”谁来表演一下这个动作?说一说大家为什么要屏住呼吸?(交
流)
15.美丽的肥皂泡就像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多开心,多快乐呀!
所以冰心奶奶说---(回扣中心句)
【课件出示】生齐读。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16.对比总结
由“做肥皂泡”到“吹肥皂泡”再到“扇肥皂泡”

99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哪个内容写得少?哪些内容写的多一些?像这样写得内容比较多的叫做重点
写。
四、审美表达,丰富语感。
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想想这些轻清亮丽的小球,还可能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五、课堂总结,作业设计。
1.教师总结:通过一个小小的肥皂泡,冰心奶奶不仅能看到它各式各样的美,
还能透过肥皂泡走进丰 富的想象世界。孩子们,其实我们的生活就需要一双发现
美的眼睛,只有留心观察生活,才能获得更多美 的体验,找到无穷的乐趣。大家
课后也可以试着选取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小物 件写一
篇作文。
2.小练笔:仿照文中第5自然段,写写这些泡泡还可能飞到哪里去。
六、板书设计
20肥皂泡

做肥皂:和弄和弄 融化
吹肥皂:慢慢地 轻轻一提 轻悠悠
扇肥皂:连接词:然后 再
五色浮光 轻清透明 轻轻地 颤巍


21.我不能失信
设计说明
课文讲述的是宋 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
学生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 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
人做事上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时,我放手让 学生自主
阅读,与同学合作探究,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耀、庆”等5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
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方面得到启示。
教学难点
懂得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美德。

100

离职证明模板-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高考提前批-广州出国


同比环比-早恋主题班会


上海教育考试院网-繁体字个性签名大全


绿萝花的作用-爱情话语


朱拉隆功大学-春节联欢晚会主持词


江西警察学院教务-高中军训心得体会


广东亚视演艺学院-关于梦想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