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项目负责人-ktv歌曲排行榜
第1课 添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利用图片
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
进行装饰的添加。
2、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学生欣赏图片。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2、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二、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
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
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三、播放教学课件
1、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2、看教材,分析书中作品:
(1)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 说一说制作方法。
四、作业:
1、根据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2、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五、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教后记
1
第2课《吃虫草》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的情景。
教学难点:画面表达清晰,具有情趣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二、新授
1、展示吃虫草图片:
(1)瓶子草1 (2)瓶子草2
(3)捕蝇菜
(4)猪笼草 (5)茅膏菜
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描述)
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语言文字)
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
果你是吃虫草,
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
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你们表演的是什么草?谁做什么?谁做什么?)
三、欣赏
1、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学生作品:
(1)讨论、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做的?
画、 剪贴、 泥塑
(2)师指其中一幅:猜猜它是怎么吃虫的?
四、学生作业
2
1、小组讨论: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用什么材料制作?说说它
是怎样吃虫的?
2、学生合作创作,师巡视辅导。
3、作品展示,介绍,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五、课堂总结。
教后记:
3
第3课 认识身边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晨各
种树的有关知识,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尝试用不
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
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
密切的关系,尝
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教学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
提出问题: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③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④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①你都认识哪些树?
②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③树的各部分都有哪些作用?
2、课件。
(带领学生观察分析。)
解决的问题:
①“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
②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
③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
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4
三、室外写生
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
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写生。
四、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学生评价: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五、延展
(1)课件:画家笔下的树
(2)录像:我国其他地区有名的树种。
教后记
5
第4课 绘画游戏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
完成一幅有趣的
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
趣,培
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教学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二、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实物投影)
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4、想象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
像什么。
5、看书,讨论:
① 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② 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③
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
他成员补充。
三、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6
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2)教师辅导要点:
①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四、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五、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教后记
7
第5课 纸盒变家具
教学目标
1、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
提高动手能力
,发展创新意识。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教学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
开联想,动手设计
和制作家具作品。
教学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教学过程
一、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
1、
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
2、
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
的?
3、 继续
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
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
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二、探究纸盒家具
1、 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
?(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
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
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
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
盘桌子;牙膏盒沙发;
酸奶瓶桌子。)
3、 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三、分小组研究创作
1、 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 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
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
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
一样的制作方法吗?
8
3、 学生讨论交流。
4、 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
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四、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
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2、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3、提出作
业要求:各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
你们的“新家”中。
五、学生制作 、展评
六、拓展
1、 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
盘、指偶)
3、 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教后记:
9
第6课 节节虫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
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
旧物制作节节虫。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教学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1、
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 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
三、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 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
2、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四、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 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五、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设计构思新颖; 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六、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教后记
10
第7课 吊饰
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
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
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
设计吊饰。
教学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二、讲授新课
1、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①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② 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③ 为什么要挂吊饰。
④ 分析结构。 ⑤
为什么叫吊饰?
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①
主体部分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②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③ 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主体部分: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装饰部分:吊饰的关键部位,
使吊饰美观漂亮。悬挂
部分:吊饰的悬挂部位。)
3、看教材,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讨论: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吊饰,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5、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三、学生完成作业
1、确定制作方案: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悬挂部分的具体
11
设计,进行分工。
2、 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
装饰部分特点突出;
创新使用材料。
四、展示作品
1、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2、观看作品,评价作品。
教后记
2
1
第8课《洗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
同特点的场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二、形象感知,分析特征
1、教师放映儿童洗澡的录像短片。学生观看,分析不同洗澡动态,手、脚、身
体的动作特征。
2、启发学生回忆、议论洗澡的趣事,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3、教师放映动物洗澡录像短片,
学生观看不同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
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三、欣赏范画,拓宽思路
1、教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谈感受。
a、你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
b、这副画表现的是给谁洗澡?怎么洗?
c、你觉得这副画什么地方画得最好?
2、师:还有哪些东西需要洗澡?学生分小组讨论
(汽车、房子、地球……)(启
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四、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快乐、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五、作品展示评价
教后记:
13
第9课 假如我是巨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
2、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
教学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教学过程
一、激趣
同学们
,你们看过卡通片《小人国》吗?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
水手格列佛河漂流到了一个神
奇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
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吗?
二、欣赏
卡通片《小人国》片断。
引导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奇遇,及小人国景物与格列佛的对比。
三、想象
1、你们想像格列佛一样成为巨人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现代的小人国,让
你们每个人都成为巨人
。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2、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一个“巨人”和小人国城门。学
生设想在小人国的各
种场面组织在一个画面中,讲给同学们听。学生操作时,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各种景
物。
3、小组讨论:
把你在小人国里和别人不一样的奇遇讲给小组的同学听,
并把你们小组同学认为
最有创意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四、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教材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感受。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想象你成为巨人的奇遇,并把它画下来,要注意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
对比。
14
六、展示评价
自评: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
教后记
15
第10课 头饰设计
教学目标
头饰的设计依据
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按预
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
教学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看一段录像:观察人们头上带的饰物有什么特点?
2、 出示课题:头饰设计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分析(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提供资料)
①
你知道古代人们戴什么样的头饰吗?
②
说一说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回族、维吾尔族、藏
族等)
③
说一说戏剧中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
④ 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头饰?
2、组内研究讨论。(出示头饰作品)
① 从外形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② 从图案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③ 从颜色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④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3、分析研究
①
每组挑选一件你们认为最有特点的头饰介绍给大家。
②
研究这些头饰是怎么做的?可以动手拆开来进行研究。
三、学生制作
1、
想一想你将用什么材料来进行制作?
2、 想一想你将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头饰?
3、
动手进行制作。
16
四、展示作品
想一想你的头饰可以有几种戴法?
五、课后拓展
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头饰?
教后记
17
第11课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辨别青铜、雕塑、泥塑、中国画、儿童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特
征。
2、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特征,正确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
描述。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艺术形式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在动物园里给几种动物拍了照片,你们想不想看?”
出示课件:书中六种艺术作品的动物原型。
(看课件,认识马、牛、狮、鸡、猴的自然形象。)
2、“后来我又在工艺美术商店里找到它们,你们看!”
出示课件:六种动物的艺术形象。
3、出示课题: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动物与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对比。
①设问: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对比。
②配合学生汇报的小组讨论情况出示课件。
小结:艺术作品中动物特点是造型夸张、外形简
洁、图案漂亮、色彩丰富、形象
生动、活泼有趣。
2、帮助学生了解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①设问:比较一下艺术家的作品在表现方法、材料上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马和艺术作品中的马。
②设问:艺术家们是怎样表现动物的?
看课件,认识中国画、版画、卡通画、剪纸、青铜器、黑陶、彩陶、雕塑等艺术
表现形式。
18
自由发言,相互启发。(结合自己带来的照片和实物资料、
教材中的作品及课件
中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形象。)
3、启发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不同感受。
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不同艺术形式的狮子。
①
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同一种动物,它们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② 这些艺术作品在生活中什么用处?
通过分析、比较,谈艺术品中的动物具有功能性特点,如装饰环境,传递感情,
镇宅辟邪等。
4、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在艺术作品的交融。
①
出示课件: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片的艺术作品。(将作品中的人物去掉,与原
作对比)
②
出示课件:寄托人的情感的艺术作品。
三、实践活动
和学生一起表演。
①
用头饰、面具,以及自己带来的各种动物的装饰物,道具等对自己进行装扮。
②
以小组为单位,摆六组动物造型;要突出动物的体态和神态,还可以有情节。
四、课堂小结
① 用摄像头给学生拍照,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②
小结:人借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传递情感,抒发感情。动物是人的好朋友。
欣赏自己和其它同学的动物造型,体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带来的乐趣。
教后记
19
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
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从小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
二、学习新课
1、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你能根据图片编个故事吗?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2、这些图片中有哪几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之间利用自己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分析动物特征。学生发
表自己的看法。
大象:腿粗、鼻子长,耳朵大。
企鹅:身体椭圆,嘴尖……
3、提问:怎样用泥表现出动物特征。 (讨论)
可以用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
来表现动物特征。可以用切挖和捏的
方法;袋鼠的身体可以用堆塑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工具来表现动物的
特征。
4、提问:如何表现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 (讨论)
妈妈大孩子小,孩子和妈妈紧紧地靠在一起,孩子爬到妈妈的背上……
三、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组成“母子乐园”,互相评价。
四、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资料:你今天制作的动物喜欢在哪儿生活?它现在的生活环境怎样?
教后记
20
第13课《怪兽》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
2、培养合作意识。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人
森林王国的国王决定召开森林快乐运动会,同学们请看,好多
动物朋友都争着报
名来了。没想到,一些怪兽朋友得到消息,也来报名参加了。
他们是自然界中的动物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板书课题:怪兽)课件欣
赏怪兽图片。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欣赏课本作品.
a、银镶嵌有翼神兽
这只怪兽长的像哪种动物?你觉得它哪里长的怪?
b、三彩镇墓兽
你知道这只怪兽为什么放在墓地吗?有什么作用?
唐三彩知识:黄、绿、蓝
c、欣赏各个时期的怪兽
1)中国古代怪兽
2)外国怪兽
2、中国人最熟悉的怪兽:龙
a、说说龙的特点。
b、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象征什么?
三、小组讨论
1、你还了解有哪些不同的怪兽?这些怪兽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为什么
这样设计?
2、它有什么作用?你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这些艺术品有什么感受?
21
四、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组织学生评价。
3、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五、归纳拓展,审美升华.
鼓励学生课后用装饰的方式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制作怪兽。
教后记
22
第14课 我的收藏卡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交流与制作,了解收藏卡布局与类型;自己制作或与人合作完成一枚
或一册大小合适
、设计合理的收藏卡,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教学重点:收藏卡的整体设计与美化,使学生设计出分类新颖、装饰性与体验性
为一体的作品。
教学难点:选材与布局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
二、展示交流
1、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名式各样的卡片,请大家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卡片。
2、节日
贺卡设计精美,有漂亮的图案;数据记录卡,采用表格形式简单清晰;
服装品牌卡颜色鲜艳,设计大方…
…
这些各式各样的卡片有不同的用途,它们都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三、欣赏讨论
教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收藏爱好者使用的卡片――收藏卡。收藏卡是一种记录藏
品
信息的卡片,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想法自行设计制作。
讨论:
(1)你能从这些收藏卡中,知道这些同学都收藏了哪些物品吗?
(2)谁也有收藏喜爱物品的习惯?你都收藏了哪些物品?
(3)大家想不想也为自己的收藏品制作一张收藏卡呢?
四、设计应用
组织学生分析:
(1)你想设计一种什么形式的收藏卡?收藏卡的基本布局?
(2)收藏卡上记录哪些内容?你想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
(3)你觉得你收集的卡片上哪一点可以借鉴?
(设计时可以借鉴课前我们收集的卡片,并要有所创新)
(4)收藏卡的藏品形象使用绘画、拓印,还是照片的方式体现?
23
五、作业要求
每人为自己的藏品制作收藏卡,要求设计新颖、布
局合理,并有一定装饰性。自
主创造,精心制作。
六、展示交流
积极参与,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教后记
24
第15课 做笔筒
教学目标
利用
塑料瓶做笔筒,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
饰。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
装饰筒形。
教学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教学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
猜一猜这里面藏着一件什么宝物?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做笔筒 <
br>请把你们带来的笔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笔筒种类很多,各
有各的特点。你最
想要了解生活中笔筒的什么特征?
2、分析研究。(图片和课件同时出现)
①分成四个小组研究生活中的笔筒都有哪些特点?(结合图片和自己带来的笔筒
进行研究)
②研究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
A 看一看桌上摆放的这些笔筒是用什么做的?
B 想一想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有什么好处?
C 小组研究一下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笔
筒有什么特点?怎么做的?最后每组挑选
一个你们认为最有特点、最有新意的笔筒介绍给大家。
D 拿出一个大个的笔筒,让学生进行研究:想一想怎么使剪刀、胶棒、尺子和
各种不同类型的
笔,摆放在里面不会很乱,拿起来还很方便?
③拿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想一想用你手中的这个废旧材料能做成什么样子的
笔筒?
三、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很有特点的笔筒,也可以做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笔筒。
2、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四、展示作品
25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或你们的作品。
五、拓展
1、了解一些古代笔筒的文化。
通过课件演示出了解古代的笔筒或通过学生课下查找的资料来了解笔筒的文化。
2、想一想用废旧材料还能做成什么来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
教后记
26
第16课
画夜景
教学目标
1、了解到颜色有深浅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颜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
颜色会
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2、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
的夜色。 <
br>教学重点: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摩顶放踵深浅色
使画面产生的对比
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颜色对比表现夜色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夜色”图片介绍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准备好的拍摄的白天景色的图片展示给大家。
提出问题:
①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②白天和晚上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对照两种图片,分析、比较,展开讨论。
解决的问题:
①了解亮色和暗色。
②了解亮色和暗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③亮色和暗色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是要通过对比来鉴别的。
3、请学生看书。
提出问题:
①从书中的图片看,你认为哪些是亮的颜色?哪些属于暗的颜色?
学生利用色卡、图片进行探究。
②亮色和暗色是绝对的吗?请你用手中的色卡进行对比,讲出你的理由。
4、看书欣赏学生作业。
提出问题:
27
①这些学生作业是以什么为内容来表现夜色的?给你印象深刻的夜色在哪里?
②从书上看,表现夜色都用了哪几种方法?
③这些方法你都会用吗?请你介绍给大家。
④要表现五光十色的夜色,还能用什么工具?还有什么方法?
⑤你对表现夜色还有什么困难?
解决的问题:
①确定自己绘画要表现的内容。
②安排画面的构图。
③了解表现夜色的简单方法,如水彩笔油画棒、油水分离、剪贴画等。
三、学生作业
1、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夜色图。
2、展示,交流,欣赏:
四、小结
教后记
28
第17课 画影子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子”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
2、学会捕
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
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
、有趣的画面来。
教学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投影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①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影子?(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来的图片展示给大家
看)
②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画影子呢?
2、放录像
提出问题:
①影子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感受?
②怎样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影子?
通过看录像学生讨论:
灯光下的影子是黑色的;
水中的倒影是彩色的;
影子随着物象动;
影子被风吹得在动。
3、出示工具材料,让学生大胆尝试。
在画好的画下面添加影子。
4、老师补充其他的表现方法。
5、展示其他学生的作业。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29
在已经画好的图画或者在准备好的图片下面添加“影子”。
四、小结
1、学生交流。
2、 欣赏画家作品中的“影子”。
教后记
30
第18课《童年》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期
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
点,培养学生爱护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描写童年的生活内容以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
教学难点: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教学新课:
1、 导入,播放课件(全班同窗的照片)
2、 感受不同时代孩
子的童年生活,引导学生分析现在的童年生活。简单介绍《流
民图》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欣赏战斗时期的
作品。
3、 分析绘画中的构图,展示《翻身奴隶的儿女》(演示课件)“S”形构图。
4、
分析画中的人物动态,童年了解不同创作材料的特性,指导学生看书分析自
己喜欢的作品。
5、 评价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出示课件,展示其他绘丹青形式。
6、
尝试一重表现形式,晓得学生绘画、制作。
三、布置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教后记
31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
教学目标
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
学生的观察
能力;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
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教学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
(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边看录像,边说出鸟的名称,边思考。
2、讨论:
(1)鸟的外形美;
身上的羽毛的颜色美;
姿态美……
(2)鸟都有头、嘴、翅膀……雄孔雀尾巴大,仙鹤腿长,鹦鹉……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组织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课前搜集的鸟的图
片,向大家介绍鸟的名称、习性和外形特
点,准备向全班介绍。
各组代表介绍特点突出的鸟。
2、组织组际交流:
A、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讨论:
(1)这幅画是谁画的?
(2)荷花、花瓶、鸽子与“和平鸽”有什么关系?
(3)鸽子画得怎样?
B、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32
讨论:
鸟的特点比较突出,有的颜色鲜艳……
课件演示如何画出鸟的特点。(学生观察思考)
三、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教后记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