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1)

绝世美人儿
924次浏览
2020年09月20日 14: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哈医大-毕业论文范本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戚庆才)


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 纸片插接
授课时间:2017、2、15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
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第一课时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 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
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法:粘、 剪、
卷……)。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
2、 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
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观察粘贴式 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
方法何不同之处)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学生回答、发
现。)
3、 观察范作: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 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
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 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
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 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鼓励学生找其它
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 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 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 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
一、布置作业:
1、 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 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
以巩固。
二、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 最有办
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
互交 流插接经验。
三、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 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
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
种美制作出来。






第2课 重重叠叠
授课时间:2017、2、1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
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
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
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X k B 1 . c o m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 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发展阶段)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
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二.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三.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四.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3.拓展: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第3课 点、线、面
授课时间:2017、2、2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2. 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快去看看!
3. 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 设问: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
点、线、面)
5. 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 的思路。
二. 教授新课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 来特殊的视
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请小朋友们 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知识点:
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 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
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 画?我们还能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
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世界,去探
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给大家带来
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气氛。






第二课时
一. 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 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
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
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 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氛.
二. 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三. 拓展
1.欣赏: 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
凡高----《向日葵》《抽象 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
2.日常用品A.《时钟》B. 《自行车》C. 《雨伞》D. 《建筑物》扩展学生
的视野。
3.儿歌 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面。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
第4课 漂亮的包装纸
授课时间:2017、2、23
教学目标
学 习用四方连续的骨式设计、绘制包装纸,初步知道四方连续的用途和其多
种排列形式的变化美,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骨式排列,花纹设计。
[教学难点]
花纹拓印,色彩调配,着色。
[教学构想及方法]
为 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并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调动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我使用电脑辅助教学 演示制作过程:
(粘贴一张散点式的四方连续范画)四方连续的单位纹样在设计时,可以使用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等案。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降低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的 难度,从而使
本课的教学难点问题在老师的解说和示范中得到解决。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范图。电脑辅助教学系统
教与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出示玩具熊,导出包装纸,导入新课。
活动二:
1、教授四方连续知识(结合书本与实物花样,师生共同分析)
四方连续:四方连续就是以一个 或多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重复排
列,并无限扩展的大面积装饰纹样。
常用的四 方连续骨式有三种:有散点式连缀式和重叠式结合投影片讲解几种
常用的骨式并板书骨式名称和骨式图。
散点式:以一个或数个纹样组成一个单位纹样作分散排列,就叫散点式。它有
平排式、斜排式两种。
连缀式:单位纹样间相互连接或穿插的四方连续纹样,连续性很强,这种排列
形式就叫连缀式。
重叠式:两种以上不同组织的四方连续重叠成多层次的纹样,就叫重叠式。
活动三:
演示制作过程:


四方连续的单位纹样在设计时,可以使用人物动物 花草虫鱼等图案。现在,老
师就用一种花的图案来设计四方连续纹样。
每个单位纹样的大小要一样,不能有大有小。排列要有规律,可事先折好骨式
线。
活动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每人设计一种纹样,选择一种骨式设计一张包装纸。作业要求工细整洁。
活动五: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一:
重温调色和着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色调要明快,不要太浓重;先涂底
色后涂花纹;涂 色要匀,做工要细。
活动二: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用色不要过杂,免得使人烦躁不安。
2、着色时,为了运笔稳当,可用执铅笔的方法执毛笔。
3、对颜色调的过厚的和过稀的,及时给予协助。
4、进入着色阶段时,强调做工精细,一丝不苟,善始善终。
活动三: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板书计划:
课题
范画
作业展示
第5课 五味瓶
授课时间:2017、2、29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 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
彩、图形表现对五种不同味道的感觉。
2、 能 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了解不同色彩的同时
学会如何去以不同的绘画形式来体现“ 味道”。
3、 审美目标:朋友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
的运用,体验美、感受美。
4、 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5、 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及爱生活、爱劳动的思想渗透。
三、教学难点:用不同 的绘画、制作等美术形式来表现“酸、甜、苦、辣、
咸”五种味道带给人们的感受。
四、 学具准备:五味瓶、彩色纸、颜色、剪刀、胶水、糖、盐、醋、辣椒、


药片、范图、多彩 泥……
五、教学媒体:KT展示板、实物投影仪、音乐……
六、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它是美术课程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
分。所以设计本 课时,我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灵活多变上,我精心设
计了教学过程,采用了实验、游戏、分组 活动等方法,从导入阶段就开始注重培
养学生对“五味”的语言和艺术表现能力;在能力培养方面,发展 阶段过程中我
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常识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种媒
材 ,通过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表现自己的所感、所见、所闻、所尝、所想,体
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在评价 整理阶段,给学生作品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组互评,真
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达到促进 其自主的主动学习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 教师活动:以做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闻”、“尝”的方法来认
识“酸、甜、 苦、辣、咸”这五种味道。(出示放有糖、盐、醋、辣椒、药片的
“五味瓶”)
1、 学 生活动:体会并口头描述“五味”带给自己的感觉。如:吃到的、闻
到的、看到的、身体神经感觉到的… …
1、作用:以趣味性的实验活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 教师活动:出示板书题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学生活动:通过题图初步明确色彩与感觉的关系。
2、作用:体会色彩给以我们的直觉反映和思维反映。
3、 教师活动: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 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心理感受,并以
游戏的形式把对应“味道”的颜色找出来。
3、学生活 动:以小组为单位以竞争的形式,对彩色卡片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与味道对应的颜色是什么的答案。如 :红-辣、绿- 酸、白- 咸、黑- 苦、
黄- 甜、褐色- 甜、紫- 甜、紫- 酸等不同的答案。
3、作用:培养学生大胆联想,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发展阶段
1、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见过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
(同时出示实物和有关资料图片。
2、学生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出“五味瓶”的用途。
作用:丰富其感性认识,将认识想理性漫漫培养,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去
总结。
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出“味道”。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到答案。如 :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
辣的;盐是咸的;苦瓜、药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画表情; 画颜色;做各种各
样的瓶子。
2、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扬民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
能。
3、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五味”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评价阶段
1、 教师活动:出示KT展示板(有五种不同形状的瓶子),指导把自
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 教师活动:做课中小结,引导学生欣赏相互评议、欣赏彼此的作品。
2、学生活动:积极表达并进行交流。
2、作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整理阶段
1、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取长补短大胆改进自己的作品。学生活
动:整理自己的作品,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1、作用: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三、课后拓展:
在这次课学习后,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利用综 合材料
进行联想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创造的神奇力量,在生活中发现美,把美术知
识运用到 生活中,去设计和美化自己的家、自己身边的环境。
四、板书设计:
酸甜苦辣咸
学生作品
第6课 得奖啦
授课时间:2017、3、1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的设计制作,体验材料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
象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
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奖杯的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奖杯的外形变化和大胆的想象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像)中国奥运健儿得奖的片段情景 ,解说:在雄伟庄严的国歌
声中,中国运动员举起那沉甸甸的奖杯,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提出问题
(1) 这是一个什么场景?
(2)奖杯代表了什么?(荣誉,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气)
(三)引出课题
除了在运动场上运动员有获得奖杯,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在座
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各 种的奖杯或奖状,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文比
赛,英语比赛,美术比赛等等,都有机会让你们脱颖而出 获得奖杯。奖杯奖状是
社会和群众对你们成绩或贡献的一种肯定,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也< br>想在将来的某一天站在高高的颁奖台举起奖杯光辉形象,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
动啊!今天我们就 来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奖杯,并把他奖给未来的自己好不


好!得奖了(版书)
(四)开拓思维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姚明是NBA选秀状元,你们希望 自己是
哪一行的状元呢?请举手说――-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工人,希望盖起最高的大
楼,可以给 自己做一个奖杯,象大楼一样的,上面写“建筑最高奖”如果你是能
工巧匠,就给自己颁个“鲁班奖”, 爱炒菜,就来一个“金厨奖”爱画画的来个
“艺术大师奖”有的同学说自己没有什么特点,上课老是爱讲 话,就给自己颁个
“相声大师奖”吧。
(五)学习设计
现在请大家来想一 想,喜欢给自己颁一个什么样的奖杯,想不想自己动手给
自己设计一个有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的奖杯呢 ?
分析奖杯的特点:奖杯一般由主体和基座组成,主体的材料和 外形很多,我
们来欣赏几种不同的奖杯(看书上的照片和作品)除了外形不同,材料也很多,
有 金属、石头还有玻璃的。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巧妙运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漂亮
的奖杯呢?
(六)示范最简单的奖杯


第二课时
一.启发阶段:
其实主体可以设计出诸多不同的造型来。如:把瓶子进行各种分解、切割成
新的形象。
二.动手作业:
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合作或自己创作,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
的奖杯。
三.给做好的同学上台颁奖。
四.课后作业:用纸或布设计奖旗或奖状。












第7课 美丽孔雀
授课时间:2017、3、8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美丽的孔雀。
2、 学习制作简单的立体及半立体构成制品,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立体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孔雀的装饰及立体孔雀的制作
教具准备:六种立体孔雀及半立体孔雀的制作成品、彩色折纸、CAI课件、
六个孔雀乐园(纸工)
学具准备:学生自主收集的孔雀材料(彩色卡纸、挂历、糖果纸等)剪刀、
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知:
1. 配乐欣赏孔雀的录象、图片
2. 说说看孔雀的特点及你最喜欢孔雀的哪一部分。
二、传授新知
1、 揭示课题《美丽孔雀》
2、 师导言:小朋友,我们都知道孔 雀最美丽的地方是那一身的羽毛,特别
是开屏以后。那谁来说说看,它羽毛美丽的原因?(色彩鲜艳、纹 样丰富且有对
称美)生答
3、 探索研究:师将五只不同的孔雀在幻灯下展示,并发到个小组中,学生
带着问题讨论、研究。
问题一:每一只孔雀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材料?
问题二:立体孔雀头部和身体的制作方法及和半立体孔雀的区别。
问题三:老师在羽毛纹样上是怎样处理的?(对称或自由的图案)
4、 总结:师把小朋友的意见总结,并示范一种立体孔雀的折法供学生参
考。


第二课时
一、 欣赏书本作品,说说其他小朋友在孔雀羽毛上的做法和发表一下小朋
友自己的意见。
二、作业:
用多种材料做一个立体或半立体的孔雀。
三、动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辅导。
四、 总结评价
1) 评价:请小朋友将做好的孔雀放入各小组桌上的“孔雀乐园”里,分小
组搭火车进行参观。
2) 说一说:小朋友谈谈欣赏完孔雀乐园的感受,并说说哪个小朋友的作品
最吸引人,为什么
第8课 叶子上的小 “血管”
授课时间:2017、3、9
教学目的:
情感____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____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
操作____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


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各种笔
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第一课时
一. 入导入: 播放美丽的森林、树木、植物。春、夏、秋、冬景色各种
树叶特写。
二. 导入:启发学生讲一讲春姑娘或秋天的童话
三. 启发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有没有注意到校园的花草、树木季节
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
1. 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树木的花衣衫,“季节不同树木的花衣衫会有什么变
化呢” ?
(学生活动绿、黄、红等,师:适当引导)
二. 结合教材揭示<<叶子上的小 “血管”>>
1. 师:展示树叶提问?
叶子有 “血管” 吗? 学生回答师引导 “血管” 就是叶脉。
2. 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学生活动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
份的。
三. 观察、探索
1. 师:展示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拿出收集的树叶交流仔细观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 师: 提问。
(1) 你们看到的树叶外形有什么不同?边沿有没有不同? 学生发言各种
形状的可能性,师:适当板画外形,供学生参考。

(2) 颜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混色、带色点的都有可能
(3) 不同的树叶 “血管” 有什么不同?
要求学生多片叶子间(详细对比、细致入微观察) 学生发言师:适当板
画。
(4) 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
(5) 摸一摸这些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学生发言
(6) 还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发言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叶子
的感受
(师:总 结;每一种树叶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脸蛋,虽然每人都有
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没有绝对的一样。是 吗?)
四. 展示例图
白纸绘制、彩色纸张绘制、剪制作品,水笔单色、淡彩,水彩笔画。
(1). 提示性讲解这些画的绘、制材料及绘制过程
(2). 这些例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如有疑问?师:当堂及时解答)















第二课时
一. 作业要求:
观察叶子画一片自已喜欢的叶子,注意 “血管” 的粗细结构。并在画
面边写上几句对树叶、对叶脉的感受的话语。
1. 课堂巡视指导,启发学生选材,指导绘制。
2. 先绘、制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并说一说绘制过程,及感受
3. 学生作业展评,学生参评。师:讲评存在问题,肯定学生认真积极参与
学习
二. 小结;
通过展示手法不同的 剪制、刻制、印制、粘贴、装饰等例图,启发学生还
可以用什 么材料、工具来绘、制?各种材质不同,笔具不同。如:挂历纸,
包裝盒等剪贴、刻制等多种方法。在生 活中可作装饰挂画欣赏,可作书贞用途
等。
七. 优秀作业上(美术园地) 鼓励学生学习,激励学习兴趣。





第9课 漂亮的花边
授课时间:2017、3、1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知花边是图形的重复廷伸;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折、剪、贴、画、印等动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创造意识,体验花边图案的美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造型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花边图案的图形特点;
教学难点:花边的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花边的东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
娃娃等)。
课时:剪刀、胶水、腊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种有花边的东西。( 教师提问、
学生欣赏相结合导入课程主题内容)
1你喜欢自己收集的东西吗?它漂亮吗? 引出花边具有装饰、美观的作
用,能使一件原本单调的物体更加美观、丰富。
2这些漂亮的花边造型选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发现这些漂亮的花边,这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出是图形的不断重
复排列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可适时作简单演示。
4找一找我们身边的 东西还有哪些有漂亮的花边:手帕、餐巾布、床单、布
帘、衣服的衣领、袖子、热水瓶、碗、蝶、瓶子、 画框、轮胎纹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们知道花边是一种向两边重复延伸的图形,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制作花
边?
学生:画的、剪贴的、盖印的
教师示范:
1画:
2剪:连续图案剪法:
1.取一张长宽合适的长条纸,从中间连续对折数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纸上画上要剪的纹样(纸两边的点不要剪断,一定要有物与物有连
接的地方) ;剪掉空白处,留下色彩花纹展开为延接的图案花。
数张纸重叠剪出的单个图形(不连接)进行排列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边
三、设计制作:
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形(纹样)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
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应用建议:
1.给自己的美术课本封面、学习园地、黑板设计一个漂亮的花边
2.在各种瓶、罐或日用器皿上进行装饰。



















第10课 奇妙的脚印
授课时间:2017、3、1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的脚印和动物的脚印,想象出各种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重点:培养学生从具现到形象的再创造的能力。
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水桶、水、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
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课题以趣味性的实验导入课题:
1、让学生拖掉鞋子,脚底在水桶里沾上水,然后将脚低印在地板上。
2、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脚印,想象着自己的脚印象什么。师指生点名回
答。表扬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
3、小组讨论,说出动物脚印的样子。比一比哪一组说出最多种动物脚印的样
子。
4、出示课题——奇妙的脚印
三、 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师生讨论脚印的模样
1、师具体逐个播放动物的脚印,请同学欣赏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造型特征、
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形象。
2、欣赏课本第十四页,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脚印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其
他的小朋友会有这样的想法
3、师小结:
我们感受大千世界的美丽,就别忽略了他的每一件馈增,哪怕是一个 小小的
脚印。这小小的脚印能为小朋友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从它的外
形,特征来 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 探究如何将各种脚印展开奇妙的想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将它对某种动物的脚印有什么样的想
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先考虑你对哪种动物的脚印比较熟悉,可以先从它的形状打开思路。师提示
学生展开思路,以脚 印原来的形状,如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形等去展开想象。
师将各种脚印扩大挂在黑板上供学生观察。









第二课时
一、想象与绘画
1、引导学生独立绘画自己最喜欢的脚印,并将普通的脚印通过你的大胆与
丰富的想象将它变成一副精美的图画
2、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组脚印的世界。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二、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象脚印的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运河的资料-奖励申请


德国驻北京大使馆-物品交接单


2012北京高考数学-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初中作文500字大全-对话作文


无锡南洋技术学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三联职业技术学院-家长会主持词


三叠泉-付款委托书范本


高考专业分数线-成长的烦恼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