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绝世美人儿
529次浏览
2020年09月20日 15: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安全生产月标语-江西省大学排名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葛天民)


苏教版
1.认识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观察活动,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材料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问题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旧材料,发明新材料、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点】
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教学难点】
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陶瓷花瓶1,玻璃杯1,衣服1,塑料碗1,刀1,磁铁1,铜勺1,铁锅1,铝罐
1,金链1。 学生材料:陶瓷片10片,玻璃10块,石头10块,布料丝绸10块、麻布10块,木料10块,
纸软10张、硬10张,塑料块10块,金属铁、铜各10块,布袋10只,盒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物品,认识材料
1.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的这些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 除了这些,老师还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物品,小朋友看看,你们认识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
料做的吗?(相 机贴出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想一想,像用这
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生活中你还 见过哪些?

- 1


苏教版
3.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物品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而 陶瓷、玻璃、石材、布
料等等都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揭题, 板书课题:
1.认识常见材料
二、辨认物品,归类材料
1.过渡:认识了这些材料 宝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要给这
些宝宝找回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哦,要求我们要具备哪些素质?(看得清,辨得
准,放得快)
2.出示要求:(1)每个 同学打开你的布袋子,将里面的物品按材料找到它的家里;(2)放好
后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么放?它们 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学生活动。
4.交流汇报。
5.深入研究:刚刚这 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像这种会发光、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我
们把它叫做金属,金属也分很多种 哦!有铜勺的铜、铁锅的铁、铝罐的铝、金子的金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镍、钨金能新的金属 加入金属这个大家庭!
6.小结:小朋友们当得真合格,给材料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三、识别物品,记录材料
1.过渡:刚才我们快速地给材料宝宝找到了家,现在我们来细细观 察一下:你们的铅笔盒是
由那些材料组成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
2.布置观察活动。
3.班级交流。
4.小结我们又发现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有些物品根据不同的 需要有时由好几
种材料合成,这样使用起来功能会更好!
四、观察布鞋,发现特点
1.生活中像笔袋这样由好几种材料合成的物品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来说说,还有那些呢?
2 .老师这里就有这样一双帆布鞋,请大家来看看,它的鞋面、鞋底、鞋带、鞋带孔都是用什
么材料做成的 ?这样制作有什么好处?
五、作业设计
课后观察自己家中的鞋子,看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都有什么用途,为什么?

2.各种各样的杯子

- 2


苏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单元的第二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功能,承接第
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为第三课神奇的新材 料做好铺垫,本节课将研究聚焦在“杯子”
这样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 料特点的认知,新课程标准指
出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能,因此本节课重在通 过观察、比较、
分析,就学生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学生对材料的感性 认
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爱思考并乐于发言,但观察描述能力、解决问题能 力及小组合作能力还比较
薄弱,因此在课堂上设计了多个环节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用一些问题支架帮 助学生表达
他们对材料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时耐心倾< br>听别人的想法,商量后共同解决问题;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
上采用 实物教学,让学生用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一摸等方法感受杯子的不同,发现
各种材料的特点;二 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一些常见杯子的材料,对其它能做
成杯子的材料认知不够全面,因此 可拓展竹杯、玉杯、紫砂杯、木鱼石杯等,丰富学生对杯
子材料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做杯子的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
2.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3.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具:PPT、视频。
2.学具:每组一个信封(内装任务单)、 4张记录单、笔、1个玻璃杯、1个陶瓷杯、1个塑料
杯、1个金属杯、1个木杯、1个纸杯。
学生准备:

- 3


苏教版
1.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
2.组长准备1个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温度稍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课前我请你们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你们找到了什 么材料做成的杯子?(请几名学生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实物:玻璃杯、陶瓷杯、塑料杯、金属杯、 木杯、纸杯)
2.小结:原来很多材料都能做成杯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杯子”。【 板书:
各种各样的杯子】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引导学生发现生 活中杯子的材料是多样
的,巩固学生对常见材料的认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比较杯子
1.材料不同,做出来的杯子各有特点。怎么比较研究它们的不同点呢?(请学 生发言)【根
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小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透明度、“掂一掂”轻重 、“捏一捏”软硬、“倒热水摸一摸”
冷热的方法比较杯子的不同。
3.提出实验要求
(1)提醒:倒热水时注意安全。
(2)(出示记录单)我给每组准备了记录单,小组要合作 ,边观察边记录。你们发现杯子有
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特点旁边的□中打“√”。
(3)实验结束后收材料。
4.学生取材料,开始实验。
5.实验结束,收拾整理材料。
6.汇报交流:
用“看一看”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以“我用 的方法发现 (材 料)杯 。”的句式说说不同材料杯
子的特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7.小结:原来杯子有这么多特点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和使用简单的观察方法,比 如摸一摸、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
等进行观察探究,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辨识各种 简单材料,发现并解释

- 4


苏教版
各种材料的特点。]
三、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你喜欢哪种材料做成的杯子,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我喜欢 (材料)杯,因为它 ”
回答)
2.你不喜欢哪种材料做成的杯子,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我不喜欢 (材料)杯,因为
它 ”回答)
3.同学们发现某些杯子存在问题,既然遇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4.我给每组出了1个难 题,它藏在信封里,请你们尽可能多地想出解决方案,用图或文字的
形式记录下来。
5.学生取出任务单,小组商量讨论,填写记录单。
6.汇报交流:
“金属杯烫手”,怎么办?(请学生回答,其他组同学补充。)
“玻璃杯易碎”,怎么办?(请学生回答,其他组同学补充。)
“纸杯太软”,怎么办?(请学生回答,其他组同学补充。)
7.小结:你们很爱动脑筋哦,想到了这么多解决办法,真厉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 杯子会因为材料的特点而体现出一些缺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
己的解决办法,从而总结发现材料的使用 价值。]
四、观察交流保温杯的材料
1.最近天冷,我发现很多同学都用上了保温杯,它不 仅保温效果好,而且比较硬、不烫手、
不易碎。
2.保温杯用了哪些材料?请你们打开组内的保温杯研究下。
3.学生以小组形式研究保温杯。
4.我们一起打开看一看。(出示杯子的结构名称)这是杯 体,用的什么材料?这是密封圈,
用的什么材料?......
5.杯体为什么用金属材料?密封圈为什么用橡胶材料?杯嘴为什么用塑料材料?
(杯体用了双层金属,中间抽取真空的方式实现保温的效果;橡胶易变形,能达到密封效果。)
6.小结:每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想要的物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保温杯各部分由什么材料制成,再次巩固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认识,通
过根据材料的 特点说明选择这种材料的理由,将学生对材料特点与功能之间的初步发现迁移
至新情境。]
五、拓展延伸

- 5


苏教版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杯子,了解了杯子材料的特点。用 哪种材料的杯子喝水更
安全呢?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2.小结:玻璃杯比较安全 ,但要注意冷热交替时可能会发生爆裂,高温烧制的陶瓷杯也相对
比较安全,但要注意挑选无色的哦。
3.其实还有其它材料做成的杯子呢。(出示竹杯、玉杯、紫砂杯、木鱼石杯图片)
4.这些 杯子也因材料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课后请你们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利用材料的特点设
计一个未来的杯子!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这节课学到的内容,最后激发学生思考未来的杯子可能是什
么样 的,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杯子的兴趣。]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杯子



透明度 轻重 软硬 冷热

【课后反思】
本节课目标已达到。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调动感官探索不同材料 杯子的特点,从而解决本
节课的重点。学生对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的结果基本一致,对玻璃杯、陶瓷 杯、纸杯这
三种杯子“摸一摸”的结果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保温杯中水的温度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不< br>同,因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思考倒入热水后哪种杯子摸起来最热,哪种杯子摸起来最冷,
从而发 现金属杯传热性最强,木杯传热性最弱,其它材料的杯子居中。
本节课的难点是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 杯子的问题。考虑到本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因此
我让每组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尽可能多地思考解决办法,引 导他们深入地思考问题,给予充足
时间交流后,学生想到了戴手套、用湿毛巾包裹金属杯、金属杯外面套 塑料皮等方法解决金
属杯烫手这个问题;玻璃杯、陶瓷杯外面套上不易碎材料做成的套子、包裹塑料气泡 膜来解
决易碎问题;对于纸杯太软这个问题,有学生想到叠加多层纸杯、在外面加一层硬的其它材
料等方法,通过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们发现了原来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单一的,解决问题的
方法有很多 种。

- 6


捏 摸


苏教版
本节课还有一个操作环节是观察保温杯 的材料,学生观察时容易忽略橡胶做的胶垫、密
封圈,教师巡回指导时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从而为后面 的汇报交流作好铺垫。

qǐnɡzàixiānɡyīnɡde
请在相应的 □ 中打“√”。 请在相应的 □ 中
zhōnɡdǎqǐnɡzàixiānɡyīnɡdezhōnɡ

打“√”。

qǐnɡzàixiānɡyīnɡdezhōnɡdǎ
请在相应的 □ 中打“√”。
zhōnɡdǎ
中打“√”。


- 7
qǐnɡzàixiānɡyīnɡde
请在相应的 □


苏教版

























- 8


苏教版



3.神奇的新材料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中的第三课《 神奇的新材料》,课
程内容是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设计的,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 技术产品改
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一条,其中二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 br>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
究了 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本课学生通过观察雨打不湿荷叶的现象,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
的“材料”亲身体 会新材料的神奇,并引发兴趣探知、了解更多的新材料。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 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一般特
点,在认知、观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 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很多
物体都会被雨水打湿,而荷叶却不会,由这一认知冲 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观
察荷叶不沾水不沾灰的现象,再到自己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 材料”,了解更多的新材料。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在引 导学生进行科学
探究的时候要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 的
方式。但是低年级学生观察描述能力较弱,可以使用集中观察共同描述的方法,互相启发,
共 同交流。
【教学目标】
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知道 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4.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 9


苏教版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材料:烧杯(装少量水)、纸杯、蜡烛、滴管、粉笔、记录单、抹布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都观察过雨打荷叶的 情景吗?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多媒体播放雨打荷叶)。谁来
说说雨打在荷叶上是什么样的?
2.大家有没有发现,荷叶上有很多的小水珠?它是什么样的?下雨的时候雨会打湿地面,打
湿我们的 衣服,头发等等,但是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生答)
二、探索“雨打荷叶”的秘密
模拟雨打荷叶的情景:
1.出示荷叶图片。
2.老师这里有荷叶,每个小组给荷叶 上滴水试试,在实验的过程中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分
发荷叶)
3.学生实验,并交流汇报。
4.是不是所有的叶子都像荷叶这样呢?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 不同的叶子,现在大家把你带
的叶子拿出来,也在上面滴一两滴水,观察是否和荷叶一样。
5.现在我们再往两种叶子上撒点粉笔灰试试,你观察到了什么?
6.通过对比,你说说荷叶有什么特点?板书:不沾水,不沾灰
7.你猜猜荷叶为什么能不沾水不沾灰呢?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揭秘一下。(播放视频)
8.我们通过视频了解到具有荷叶这样特点带的, 我们叫“荷叶效应”,版书:荷叶效应
[ 设计意图:从“雨打荷叶”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防水的例子,能初步了解孩子们日常生活中
的积累,并且把 科学课程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9.荷叶这样特性有没有给你启发?你觉得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呢?学生回答。
10.咱们 看看科学家受到启发都做了什么?(播放视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新
材料》,出示课题。
三、做“蜡烛灰上滚水滴”实验
1.你想不想像科学家一样,把普通材料改造成具有荷叶效应的新材料呢,咱们挑战一下!

- 10


苏教版
2.这是一只普通的纸杯,(实物展台)我在杯底 滴一滴水,然后晃动纸杯,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现在就把它改造成具有荷叶效应的材料,怎么 改造呢?大家看视频(播放视
频)。在做这个实验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出示PPT 小组活动:
3.通过实验你看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经历一次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实验的 基本方法。从实验走向现实生活中的纳
米布料,并亲身体验这种神奇新材料的特别之处,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和感触。]
四、科技改变生活
1.今日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竟然和科学家一样,受到荷 叶启发,不断实验,最终创造了可
以在生活中使用的具有荷叶效应的材料。
2.在我们的身边除了纳米材料还有哪些随处可见的新型材料呢?(播放视频)
3.你希望发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材料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呢?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感受 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并从学到的知识拓展到未来你可以
利用这种神奇的新材料制作什么 东西,展开头脑风暴进行深度思考,使其向真正的科学家更
进一步。]
【板书设计】


4.磁铁的吸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和玩磁铁的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磁力可以传递。知道能够隔物吸铁。
2.通过交流,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3.能利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在玩的活动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 11


苏教版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特性途。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知道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物吸铁。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 < br>学生材料:各种形状的磁铁,铁钉、镍、一元硬币、一角硬币、回形针、夹子、可乐罐片、
铜钥匙 等各种金属物品及橡皮擦、塑料条、小木块、玻璃瓶、希沃课件等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小魔术:同学们,喜不喜欢看魔术表演,今天 老师给大家表演《会飞的纸蝴蝶》,(那出示
自制纸蝴蝶),老师给这只蝴蝶施加魔力,蝴蝶就会翩翩起 舞。相不相信?……下面就是见证
奇迹的时刻。
2.教师:谁能帮老师揭开这个魔力的秘密啊, 学生:是磁铁的原因(真聪明,被你们发现
了)
3.教师:魔力就在这根磁铁棒,这节课我们就上磁铁的吸力。磁铁的吸力也叫磁力。
4.揭示课题:磁铁的吸力(希沃出示课题)(板书)并介绍常见的磁铁
二、用磁铁吸各种物品
1.教师引导:老师还有个物品超市(出示)问:你们认为磁铁能吸起这些物品吗? 让学生
预测,,有的学生说金属能吸,有的学生说不能……。
2.教师:你们说的都是预测,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预测呢? 好,我们做个游戏,验证一下
什么材料做的物品能被磁铁吸引。 出示希沃课件:请看,游戏活动一:《给磁铁找朋友》
活动要求(在希沃课件中)
(1)学生分组实验(5分钟)(2)学生观察、记录、汇报。
(游戏提醒:用磁铁慢慢靠近物品,不要用力将磁铁去触碰物品,体验物品是被“吸”进去
的)
用希沃的插图选择一位学生汇报,通过拍照上传分析不是所有金属都会被磁铁吸引。,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板书)
4.教师介绍镍:镍 是银白色金属,耐腐蚀,耐高温。单独镍的产品很少见(出示)纯镍丝、
一元硬币、镀镍图钉。

- 12


苏教版
三、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
1.教师引导:介绍完镍,老师有 个问题,你们在玩磁铁的时候想过磁力是怎样吸铁的吗?想
不想探究一下磁铁的这个秘密呢?
2.请看(出示希沃课件)
游戏二:《钢珠接力赛》 活动要求(希沃课件中)
继 续出示(希沃课件)《钢珠接力赛》玩磁铁的方法,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提示思考:
这个现象是磁 力通过磁铁的是什么特性引起的?
(1)学生分组实验 (2分钟)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活动情况,同时对完成有困难的小组加以指导。
(3)学生观察现象、再在交流讨论、汇报现象、发现。
教师引导:1.你们都看到什么现象?学生:钢珠会一粒接一粒吸在一起,
3.钢珠原来会相互吸引吗,学生:不会,
4.钢珠被磁铁的磁力吸引后,磁铁的磁力怎么给(传递)钢珠。 学生:传递、传给……,
教师:所以我们发现磁铁的磁力会传递
小结:钢珠接力赛发现——磁力会传递 (板书:磁铁的特性:磁力会传递) (过度语)教
师引导:同学们,想不想再探究一下磁铁还有什么秘密。
5.请看出示(希沃课件)
游戏三:《隔物戏针》活动要求(在希沃课件中)
继续出示(希沃课件)《隔物戏针》玩磁铁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步骤。
提示思考:这个现象又是磁铁什么特性引起的?
(1)学生分组实验(2分钟)。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活动情况,同时对完成有困难的小组加以指导。
(3)学生观察、再在交流讨论、汇报现象、发现。
教师引导:(1)你们都看到什么现象?学生:一片……。
(2)首先,纸片是不是物品?学生:是。
(3)磁铁隔着一片、两片的物品会吸引回形针。
6.那我们就说磁铁会隔着物品吸铁,也就具有什么特性? 学生:隔物吸铁的特性。
7.其次,第三片纸片时是不是都可以吸引回形针?学生:有的会,有的不会 教师小结:那磁
铁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隔物吸铁的特性。(板书:隔物会吸铁)
8.解决问题:
(过度语)教师:你们今天了解这么多磁铁的特性,那老师有一个问题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下。

- 13


苏教版
出示一杯水,询问学生:老师不小心回形针把掉进 盛水的杯子里,既不能把水倒掉,又不能
用手直接取,你有什么好办法取出回形针吗?
学生:用磁铁先放在杯子下面,靠近回形针吸住回形针,再延杯壁将回形针取出。……
教师 :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方案,都跃跃欲试的样子,心动不如行动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
(2分钟)
用手机录像学生操作视频上传进行全班演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活动是利用磁铁的什么
特性?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利用磁铁隔物会吸铁的特性。
四、交流磁铁的用途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知道了磁铁的特性,那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2.学 生回忆生活中用到磁铁的例子,并说一说。老师这里也准备生活中用到的磁铁。教师出
示:磁性围棋、冰 箱门的磁条、磁铁工具架、磁铁笔盒、指南针、门吸、都运用了磁铁的吸
力。还有磁悬浮列车。
五、课堂小结,课后应用
1.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磁铁的吸力,知道磁铁能 够吸引铁和镍,还可以隔
物吸铁,同时我们还知道了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2.课后延伸:课后请同学们还要仔细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磁铁。
【板书设计】
4.磁铁的吸力
1、磁铁可以吸--铁、镍
2、磁铁的特性:磁力会传递
隔物会吸铁
5.磁铁的两极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玩磁铁》中的第2课。
磁铁是学生常见到 的一种“玩具”,对于磁铁学生已有初浅的、零散的认识。本单元从认
识磁铁开始,安排了一系列的探究 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
使学生认识磁铁的用途与它的性质是密切联系 的。本课意在启发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发现磁
铁上磁力的强弱,亲自感受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建 立磁极的概念,了解磁极指示南

- 14


苏教版
北,磁极间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性质。在设计、操作、分析磁 铁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激
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培养积极缜密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发散善创新、好奇心重喜欢玩,抓住学生这样的特点来设
计本节课 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玩磁铁中“玩”的教学活动方式能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
下,主动探究磁铁的科 学现象。通过前期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磁铁,知道了磁铁有吸
力,同时学生肯定在生活中玩过磁铁 ,在这种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进行本节课
教学——探究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的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和异极相吸。
2.根据磁铁指南北的现象,能标示出磁铁上的S极、N极。
3.利用所学进行分析,知道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
4.了解利用科学技术能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点】
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让悬吊的条形磁铁自由旋转并逐渐静止。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类磁铁1套、铁钉、纸盒、木支架、棉线、磁铁小车2个
学生材料:条形、蹄形、环形磁铁各1个、铁钉、纸盒、磁力小车2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今天的科学课请来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它叫什么?(磁铁)
2.磁铁的种 类很多,为了方便区分,科学家根据它们的形状起名字,它是什么形状的?可以
给它们起个什么名字?
(教师出示常见磁铁的图片,指导学生根据磁铁的形状命名。)
3.总结:按照形状不同可分为:
条形磁铁、圆形磁铁、环形磁铁、球形磁铁、蹄形磁铁(出示马蹄图片)
4.导课:磁铁形状各异,都在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铁。(板书:

- 15


苏教版
磁铁)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不同形 状的磁铁,明白磁铁的种类多样化,方便后面的教学。通过
让学生自己命名磁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 堂的主人。……]
二、讲授新知
活动一:认识磁铁的磁极
1.提问:关于磁铁,你知道些什么?
2.学生回忆生活经验、回答。
3.教师总结:磁铁能吸铁、镍等金属。
4.追问:磁铁能吸铁钉吗?
5.用磁铁吸铁钉时,哪一部分吸的多?中间还是两端?
6.教师指导学生猜测,接下来做实验验证。
实验器材:磁铁、铁钉、纸盒
实验过程:
(1)整个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水平放在均匀铺排的铁钉中,轻轻拿 起来观察哪
个位置吸得多。
(2)指导学生齐读实验过程,并提出疑问:
①怎样铺铁钉才叫“均匀”?
②“整个磁铁放在铁钉中”怎样放?
(3)指导学生演示以上两个问题,教师纠正,指导学生分组做以上三个实验。
7.学生汇报 实验发现,教室总结: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磁力小。磁铁上磁力最
大的部分叫磁极。
8.提问:条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有几个磁极?
蹄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有几个磁极?
环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有几个磁极?
(让学生指一指,教师结合实物讲解)
9.总结:磁铁有两个磁极,磁极的磁力最大。
[设计意图:实验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验中可 能出现的操作错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避免
错误结果对学生的误导。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对现象 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
探究兴趣]
活动二:探究磁极的指示方向
1.谈话 :磁铁的两极有两个小秘密,藏在神秘山洞中,只有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小侦探才
能发现,你有信心能 找到吗?

- 16


苏教版
2.(营造神秘的气氛并播放一段有神秘感的音乐)指导学生齐读神秘 山洞的提示,教师演示
实验,并讲解实验过程。
①把条形磁铁水平悬挂在支架上,让它能自由 转动,静止后,仔细观察条形磁铁的两极,指
向哪里?
②随便转动一下磁铁,再等它静止后,观察磁铁的两极,指向哪里?
3.教师指导学生完整、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提示教室里的东南西北方向。
4.总结 :不管如何放置,磁铁静止时,条形磁铁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
磁铁指南的一端叫 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5.提问:为什么用N S表示?用别的字母表示可以吗?
6.讲解:“北方”的英文是“南方”的英文是所以磁铁指北的一极 叫N极,
指南的一极叫S极。(板书)
[设计意图:用小秘密营造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
用科学的语言完整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活动三:探究磁极的互相作用
1.谈话:神秘山洞中寻找第二个磁极的秘密,第二个秘密藏在磁铁小车中。
2.神秘山洞提示:
水平桌面上的磁铁小车可以自己移动吗?
不用手接触小车怎样让它移动?
3.教师演示:
①两个磁铁小车的N极相靠近。
②两个磁铁小车的N极和S极相靠近。
4.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5.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并引入“吸引”、“排斥”两个词。
6.提问:刚才的实验中用了什么极靠近什么极?还能将什么极靠近什么极?
7.引导学生将四种情况回答全面,并板书。
N--N
S--S
N --S
S--N
8.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9.按照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如下:
N--N
排斥
同极
S--S



- 17


吸引
异极


苏教版
S--N
N--S
10.提问:小侦探们,你发现了磁极的第二个秘密了吗?是什么?
11.总结:磁铁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板书)
12.追问:其他的磁铁有没有这样的性质?比如环形磁铁?
13.教师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
14.总结:环形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活动四:拓展应用
1.讲述:科学家们利用磁铁的这个特性,制造出了一种高科技的交通工具---- 磁悬浮列车,
它就是利用了同极相斥的原理。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2.播放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找出磁极的四种靠近方式及填写实 验记录单,培养学生有计划、有
步骤地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设计的板书清楚明朗,学生能通过观察黑板 ,找到规律,进而
自己总结出磁极的第二个秘密。磁悬浮列车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科学应用于生产生活,能 造福
人类。]
三、全课小结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快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
3.教师适当纠正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小主人。]
四、布置作业
了解更多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利用磁铁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和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5. 磁铁的两极

- 18


苏教版


【课后反思】
《 磁体的两极》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
部分的探究过程:知 道磁铁上磁力最大的地方叫磁极,探究磁铁的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知
道磁铁的磁极有同极互相排斥、异 极互相吸引的性质。经过反复修改、磨课、更换实验器材、
完善实验过程,这节课总算是初步完工。在磨 课的过程中曾宝俊老师和贾雅琴老师给我极大
的支持,每一稿都做了专业的点评和建议,从中我看到了自 己的不足,也明确了自己以后努
力的方向。本节课有一些处理得好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列举如下:
1.把课堂交给学生。磁铁是学生熟悉的一种“玩具”,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打开
兴趣之 门,让学生在玩磁铁的过程中了解磁铁更多的科学性质。
2.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联系紧密, 教师营造神秘的情境,好奇心激励学生自主
探究磁铁,如果能在营造的神秘情境中加入音乐效果会更好。
3.水平悬挂的磁铁的磁极能指示南北这个实验要避免其他磁铁或铁质品的干扰,如多媒
体外部 铁皮会影响磁极指示方向,因此在课前要考察教室,实验时要尽量远离影响因素。
4.学生很容易发现 磁极的互相作用,只有一组或两组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没有普遍
性,而且没有让全班参与。如果用一 张大表汇总全班的实验结果再从中总结规律更有说服力,
结论也有自己的功劳,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会更高 。




6.自制指南针
【教学目标】
1.认识指南针的结构,知道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2.能自制指南针,会使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

- 19


苏教版
3.了解指南针的应用,知道用现代网络定位系统辨别方向的新方法。
【教学重点】
自制指南针。
【教学难点】
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的视频资料。
学生材料:旅游指南针,条形大磁铁,钢针,塑料泡沫块,蓝色记号笔,水盆,小块贴纸。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磁铁,你会借助磁铁辨别我们教室四周的方向吗?怎么做?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工具,能帮我们指示方向?
二、认识指南针的结构,知道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1.分组活动:观察指南针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想想看,这些部分有什么用。
2.请同学汇报 。(教师板书:方位盘,磁针)。指针其实就是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铁。红
色的一端是磁铁的N极, 指向北方。蓝色的一端是磁铁的S极,指向南方。
3.思考:方位盘现在的方向和我们周围的实际方向一致吗?
4.学生学习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时,指南针要平放,让磁针自由转动。待磁针静止后,
轻轻转动方位盘,使盘上的“北”和磁针 的红色端重合。根据方位盘上的方向确定周围的方
向。
5.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使用方法,其他同学评价他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6.分组活动:借 助指南针,确定教室里的方向。(提醒学生:小组内轮流使用,在别人使用
时,请其他同学观察他操作得 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要及时指出。)
三、自制指南针并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
1.提问:如果我们身边没有现成的指南针,能不能自己制做一个呢?怎么做?
2.教师组织全班讨论自制指南针使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3.播放磁化小钢针视频:用磁铁 的同一个磁极在钢针的同一端沿同一个方向摩擦二三十次,
让钢针磁化成为小磁针了。
4.强调注意事项:不能改变摩擦的位置和方向,注意安全。

- 20


苏教版
5.分组活动:磁化小钢针。
6.提问 :怎样知道我们制作的小磁针是否成功呢?(可以用小钢针去吸引桌腿,或想办法让
钢针自由转动起来。 )
7.介绍水浮法。
8.分组活动:用水浮法检测自制指南针的效果,将指南的一端涂蓝。
9.学习并制作方位盘。
10.在教室里使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
11.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操场上的方向。
四、拓展
1.请学生说说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介绍并演示用现代网络定位系统辨别方向的新方法。











7 栽小葱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探究主题是《土壤与生命》, 属于生命科学与生命科学范畴的内容 ,旨在让学
生了解土壤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也孕育了生命。同时能观察、调查、实验和记录,< br>
- 21


苏教版
交流、研讨各自发现。使学生建立对土壤与生命关系的正确认识,明确土壤对于生命的重要
性。
本课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展开活动:1.观察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知道小葱的生长需
要一 些基本条件。2.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喝水情况。知道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3.研讨
如何照料盆栽 植物。了解盆栽植物的生长有不一样的基本需求。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上科 学课的经验,对动物、植物等生命体的了解也比较多,但是
可能并没有实际种植或者饲养的经历。对于生 命体成长的必需条件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在这个单元就是要建立学生对生命的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情况,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2.愿意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3.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变化,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
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葱、教学课件、教学视频。
学生材料:葱、量筒、水、棉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出示葱 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追问:你知道葱在我们的生活
中有什么用途吗?(作 用改为“用途”)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葱,作蔬菜食用,辛辣,调味。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开门见山导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同时,进行简单的介绍,
给学生建立科学学习与生 活密切相连的意识。]
二、研究小葱生长需要的条件
谈话:葱和我们的饮食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我们究竟对它了解多少呢?怎么能让它长得更好

- 22


苏教版
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不同的探究活动来研究小葱的生长。
活动一:小葱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 br>1.出示一颗小葱,提出问题:绿油油的小葱好可爱,那有没有同学知道,小葱在生长过程中
需要 哪些条件呢?
2.生进行猜测。
3.谈话:同学们说了好多可能的条件,那么到底是不是这 样呢?我们一起来进行实验,验证
我们的猜测。怎么做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4.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5.师小结:为了实验的公平,我们在进行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保 证一些条件的相同。所以,
老师有一些实验的建议和方法,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一看,再结合同学们的观 点,我们一起
改进。
我们把一把小葱分成相同的5份,放在同一地点的不同环境中,10天后 观察小葱的生长情况。
同学们能说一说这个实验都涉及到小葱生长的哪些条件吗?
6.生交流。
7.师小结:土壤、水分、阳光等。
8.观看小葱在不同环境中生长情况的视频,进行分析,小葱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小葱生长情况记录表


9.通过分
析,你觉





第1天
第2天



得应该怎
栽在土里 放进水里 罩上黑纸袋 分析
么做呢?
课件展












示。
[设计意
图:分析实验设计
的目的,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科学实验的习惯,也为实验结果的分析做好铺垫。]
活动二: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喝”多少水
1.谈话:水分对于小葱的生长非常重要,那么, 你知道它每天可以喝掉多少水吗?我们一起
来看一看记录的方法。
2.出示观察步骤。
注:(1)实验所选的小葱应该尽可能选择根系发达的小葱,实验效果明显。

- 23


苏教版
(2)最好在试管口用棉球堵口,也有固定小葱的作用。
(3)做好记录。
小葱每天喝多少水
天数
喝水量
第1天 第2天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认识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三、家庭盆栽的照料
1.谈话: 我们知道了土壤、水分、阳光等对植物的生长都很重要,那么,回忆一下你们家的
盆栽,爸爸妈妈是如何 照顾的呢?有没有哪些地方做的正确,哪些地方做的不对呢?
2.生交流。
3.师小结:其 实,植物的生长除土壤、水分、阳光,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营养(施
肥)、温度等。我们要善 于把学到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四、总结全课
1.植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大自 然中的植物,沐浴着阳光,从土壤中吸收着水分和养料,
茁壮成长。
2.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这些植物一样,汲取知识的营养,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zāi xiǎo cōng
7.栽 小 葱
葱 生长条件 土壤、阳光、水分
7. 栽小葱
姓名 学号 班级
请你记录小葱“喝水”的情况。(画线标记水面高度)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 24


苏教版


7. 栽小葱
姓名 学号 班级
请你记录小葱“喝水”的情况。(画线标记水面高度)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星期( )






8.养蚂蚁
【教材分析】

- 25


苏教版
本节课作为《土壤与生命》单元第二课,在第一课 栽小葱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土壤对
植物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土壤中有许多的小动物,本课将目光 聚焦在平时生活中非常
常见却不那么起眼的蚂蚁上,通过养蚂蚁活动观察在土壤中的活动通过孩子亲眼看 见,看见
蚂蚁在土壤中的家园来深化对土壤对蚂蚁重要性的了解。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1.捉蚂蚁。< br>2.观察蚂蚁在“土壤”中活动。3.通过观察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以及轨迹,了解土壤对蚂
蚁的 重要性。引领学生从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渐发现大自然中隐藏的科学奥秘。
【学情分析】 土壤中的蚂蚁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土壤里的小动物,但是却没对蚂蚁有一个很深
的了解,也不 能明白到土壤对蚂蚁的重要。本课通过对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进行观察
【教学目标】
1.观察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
2.通过观察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情况,了解土壤为蚂蚁提供 了生活条件,同时也为蚂蚁提供
了保护,也为蚂蚁提供了食物的来源。
3.通过对养蚂蚁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情况,知道土壤为蚂蚁提供了生活条件,同时也为蚂蚁提供了
保护 ,也为蚂蚁提供了食物的来源。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蚂蚁在蚂蚁凝胶中的活动,蚂蚁在土 壤中的活动情况。从而认识到土壤为蚂蚁提供
了生活条件,也为蚂蚁提供了保护。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广口瓶、饼干屑、糖、蚂蚁城堡。
学生材料:蚂蚁凝胶、黑卡纸一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栽小葱。今天,老师 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知
道它是谁?一起来看图片吧,对了,它就是可爱的小蚂蚁,我们 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吧。出示
课题《养蚂蚁》
二、认识蚂蚁,如何才能找到蚂蚁
1.播放视频《蚂蚁王国》。

- 26


苏教版
请同学们仔细的看视频,看完后说一说你的发现(指名说)。
2.看完了视频你知不知道小蚂 蚁的家在哪里呢?(花园里,墙角,草丛里……)(引导孩子
们自己说出蚂蚁的家在土壤里)
3.那么既然要养蚂蚁,我们首先得有蚂蚁来养,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捉到蚂蚁,
还不会伤害 到蚂蚁。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用食物来诱捕捉蚂蚁的方法最为理想。
4.既然要用食物来诱捕蚂蚁,哪些食物是最佳选择呢?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来说一说。)
三、找蚂蚁
1.师:找到小蚂蚁后需要把它们放入一个容器里。我们现在为小蚂蚁准备了一个 盛放的容器
——广口瓶。这是我们科学做实验专用的瓶子,这是玻璃制品,要注意不要摔碎哦。
2.师:我们只是暂时借用这些小伙伴来研究我们的问题,我们能不能伤害它?(培养学生爱
护小动物 的感情)
3.师:下面我们来对小组进行分工。
4人为一组分组,确立小组长。明确小组分 工:(1)小组长管理全小组成员。(2)保管员负
责保管广口瓶。(3)实验员负责放入引诱使用的饼 干屑和糖。(4)汇报员负责观察汇报。
四、认识到土壤对蚂蚁的重要性
1.同学们通过课 前播放的视频,已经了解到了蚂蚁都生活在土壤中,对它们的生活环境也有
所熟悉,下面我们来看看真实 的蚁穴是什么样子的,PPT出示图片。
2.师:蚂蚁生活在土壤里。这个地方是明亮的还是黑暗的呢 ?那如果我们需要来模拟土壤,
那我们是不是需要给小蚂蚁创造一个黑暗的环境?所以我们需要一张黑色 的卡纸,你可以怎
样用这张纸给小蚂蚁创造一个黑暗的居住环境呢?(将黑纸罩在广口瓶外部)
3.指导学生在广口瓶中撒糖、面包屑、枯枝、碎叶。
4.蚂蚁的洞穴错综复杂,土壤是蚂蚁 的家园,也是蚂蚁的“仓库”。为蚂蚁提供了适合生存
的环境。大自然没有饼干,也没有糖果,蚂蚁们的 食物来自于哪里?土壤既是它们的家园,
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地。
[设计意图:蚂蚁作为大自 然中最典型的土壤中的小动物之一,在我们身边极其常见,蚂蚁
的洞穴深藏在土地中,通过实验教具将蚂 蚁的洞穴展现在孩子面前,让他们感受到小小蚂蚁
大能量,拥有一座巨大的宫殿、领悟到大自然的神奇力 量。也感悟到土壤对蚂蚁的重要性]
五、感情再升华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蚂蚁的家就在很常见的土壤里面。
2.师:孩子们,你们真棒,给小蚂 蚁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也知道了土壤对小蚂蚁的重要
性。它们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们,所 以我们在实验完成后要送它们回到自己的家

- 27


苏教版
园。小小的蚂蚁也有大大的能量,它是我们生物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播放蚂蚁搬重物的视频。
[设计意图:感情升华让孩子们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保护生活中的小动物。]

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 三单元第9课《探访土壤中的小动物》,课标要求学生知道
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认 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
主要特征,本节课为紧扣这本单元的主旨,主要设计了以下 三个活动,1、认识常见的土壤里
的小动物,并简单说出小动物的特征;2、通过实地寻找小动物的活动 ,讨论土壤中小动物的
生活环境,知道这些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3 、通过视频、
科学绘本等资料,了解更多的小动物与土壤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依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奇心的身心特点,采用实验探究 的教学
方式让学生亲自去寻找小动物,发现小动物的居住环境,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对于大自
然的好奇心,喜欢动物、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由于之前一年级的科学课
上户外活动 较少,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在课堂中需要教师提出详细明确提出任务,让学
生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中蕴藏着许多的土壤小动物,蚯蚓、蚂蚁、鼹鼠、变形虫、轮虫、线虫等。
2.通过寻找小动物,知道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
3.通过了解更多的小动物与土壤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息相关。
4.愿意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教学重点】
通过寻找小动物,知道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
【教学难点】
通过到校园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知道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 开土壤、水
等基本需求。
【教学准备】

- 28


苏教版
教师材料:PPT、视频。
学生材料:小铲子、放大镜、笔、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min)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校园的哪里吗,想一想在一片绿油油的菜叶底下住着哪些小动物?
2.蚂蚁、蚯蚓、蜘蛛、蜈蚣等。
3.同学们知道的小动物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出示板贴)。
4.你认识这些土壤中的小动物吗,请仔细观察,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特点?(出示图片)
5. 展示千足虫(非常多足)、蜗牛(有坚硬的外壳)、西瓜虫(遇到刺激的时候,会卷曲身体)、
蚯蚓(光 滑、柔软)的图片。
6.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发现土壤中的小动物可真多呀,你们想不想去实地考察呀?
[设计 意图:通过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土壤中的小动物,了解学生的前认知,并且导入课题,
根据课标要求,学 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并简单说出小动物的特征。]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25min)
(一)找一找校园里的小动物(20min)
1.先想一想,在校园的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土壤中的小动物?(出示几幅图)
2.可能在草丛里、花盆下、树底下、落叶下等。
3.任务来啦:在校园里寻找一种小动物, 画出它的样子,看看它住在什么地方,又在干些什
么呢?
4.想一想到校园里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需要做哪些准备?
5.分组:4人为1小组,分为 6小组,每小组确定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实验员、一
名观察员。
划定观察区域:1-2小组:树底下
3-4小组:菜园子
3-6小组:草丛里(拍摄校园图片划定观察区域)
实验器材:小铲子、放大镜、实验记录单(组长负责领取)
6.观察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 br>7.观察须知:(1)在寻找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并做好记录;(展示实验单,需要同学们画
出 一种小动物,并且第二小题有一个其他,是你发现选项没有的内容,可以在这个其他上补

- 29


苏教版
充)
(2)注意安全,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3)尽量不要惊动或伤害植物、动物。
(4)实验结束后,尽量使土壤恢复原来的样子。
8.学生上台展示实验记录单(描述:你们小组找到了哪种小动物?发现小动物的地点是哪里?
这个小动物在干些什么?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9.学生1:这是我们发现的小动物,它居住在落叶底下,被我们惊动后,开始逃跑了。
学生2:这是我们发现的小动物,它居住在菜园子下,它在睡觉。
学生3:这是我们发现的小动物,它居住在石头地下,它在爬行。……
10.提问:这小动物生活的地点一样吗?它们的生活都需要什么呢?
11.讨论交流:虽然土壤中小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点,但是这些地点都为小动物提供
了 。
12.总结发现:虽然土壤中小动物生活的地点不同,但是土壤中的小 动物生活都离不开水、
土壤、空气等基本需求。(板书)
(二)阅读资料、发现土壤的秘密(5min)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小动物不仅生活 在土壤中,也会为土壤做一些事情哦,一起阅读
资料,看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2.通过阅读 蚯蚓、蜈蚣的食性: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
其余如腐烂的落叶、动物 粪便、土壤细菌等都吃,是土壤的垃圾处理者;蜈蚣为典型的肉食
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 食小昆虫类。它有能射出毒液的颚爪,甚至可杀死比
自已大的动物。也有同种互相残杀中毒而致死的现象 ,是土壤中的捕食者。
3.阅读发现:土壤动物是自然界垃圾的处理者或者是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捕食者(板书)。
4.发现了这么多土壤与小动物的知识,我们来放松一下吧。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土壤中的 小动物非常感兴趣,所以可能会忽略土壤的作用,所以在设
计实验时,主要让学生发现小动物后,探究土 壤的环境,发现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
但都为小动物提供了温暖、松软的环境和必需的食物,解 决本课重难点,并且小组之间的团
结合作、观察能力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应用评价,课堂小结(10min)
1.我们来欣赏一则关于土壤小动物(鼹鼠的故事)的视频,请同学来描述视频发生的事情?
2.生:有一只狐狸想吃鸭蛋,吓跑了鸭妈妈和鸭爸爸,这一幕被小鼹鼠看见了,小鼹鼠通过
地下通道救 了鸭蛋。

- 30


苏教版
3.小鼹鼠真是一个热心的小动物呀,保护了鸭蛋,你想不想参观一下鼹鼠的家呀?
4.小鼹鼠的家有什么特点?
5.鼹鼠的家四通八达,干净整洁,可以有效地躲避天敌。 < br>6.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对土壤中的小动物很感兴趣,
同学 们有时间可以阅读科学绘本《地底下的动物》(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通过学生最爱的 动画片入手来描述小鼹鼠的故事,发现小鼹鼠的家
四通八达,干净整洁,为它们提供了安全的场所。同时 也让学生知道土壤中的小动物不仅限
于昆虫,还包括一些哺乳动物。]

【板书设计】

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生活地点:草丛里、石头下、树底下、菜地里……
生活环境:离不开土壤、水、空气等基本需求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 土壤与生命
3.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实验一:
实验目的
实验类型
实验器材
通过寻找小动物,知道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
基本需求。
探究性实验
小铲子、小耙子、放大镜
1.划定观察区域
2.观察一种小动物
实验步骤
3.看看它住的地方有什么特点,在干些什么,吃些什么。
4.填写实验记录单

- 31


苏教版
5.
6.
1.在寻找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并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2.注意安全,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3.尽量不要惊动或伤害有生命的物体。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
实验拓展
发现土壤中小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基本需求。
通过寻找小动物,知道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各异,但都离不开土壤、水等
基本需求。





观察记录单
第 小组
huàchūyìzhǒnɡxiǎodònɡwùdeyànɡzǐ
zàixiānɡyìn ɡdekōnɡɡézhōnɡdǎ
画 出一种小 动物的样子,看看它 住 在哪里,在 干什么?
kànkāntāzhùzàinǎlǐzàiɡànshénme
在 相 应的空格中打“√”。
你 观 察 到 的
小 动物
nǐɡuānchádàode
xiǎodònɡwù










你的发现:


- 32
nǐdefāxiàn


苏教版
1、它住在哪里?

shùdǐxiàshítóuxiàcǎocónɡlǐcàidìlǐ
tāzhùzàinǎlǐ< br>
□树底下 □石头下 □草丛里 □菜地里

2、它在干什么?
páxínɡjìnɡzhǐdǎjià mìshí
tāzàiɡànshénme
□爬行 □静 止 □打架 □觅食
qítā

其他

达标练习 < br>在校园里寻找一种小虫子,画出它的样子,看看它住在哪里,住的地方有
什么特点,在干什么?在 相应的空格中打“√”。












你观察到的小虫子

你的发现:

1、它住在哪里?
□草丛里 □树底下 □菜地里 □花盆下
2、它在干什么?
□爬行 □静止
你的结论:

- 33


苏教版
许多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中,土壤为它们提供了 的环境
和 。
答案:
温暖、松软的环境;必须的食物
10.认识工具

【教材分析】
技术与工程是科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单元是第一个有关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主题单
元。 工 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技术就包括使用不同工具的技术,本单元以传统传统的工具箱
里的工具为研究对象 ,用三课分别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工具的使用,本课在本单元中居于起
始地位,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 动,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主要作用和使用方法,意识到使
用工具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对学生的操 作技能进行训练。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说出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 二是说出所了解的它们的用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已
有认知,知道学生已经掌握多少相关知识,使教师能 在教学中能够有目的的“有矢有放”,找
到教学的增长点,使教学更加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部 分的内容,也是本课的主体
活动——选择正确的工具完成任务。
第二部分,认识不同工具的作 用,了解使用工具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课文介绍了
三个活动:其一,通过使用卷尺在木板上做记号 ,认识钢卷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
在刚才所做的记号上钉钉子,这里不仅暗含一个工件可能需要 多种工具合作完成,也有对学
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其二,通过把刚才钉进去的钉子拨出来的活动,认识羊 角锤的起钉功能;
其三,通过夹断铁丝,和连接铁丝的活动了解钳子的作用。
第三部分,以锤 子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解释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
和生活水平,说明工具的发展史随 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的,而工具的发展昭示着人们的生
活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工具的认识和使用仅仅局限于从一些媒体或者生活中有看到, 对于工
具的概念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在实际中使用工具进行操作的机会很少,所以二年级的孩子具
备一定的相关工具的前概念知识,但是动手操作能力薄弱,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久。可以

- 34


苏教版
说这些简单的工具对于孩子来说又熟悉又陌生,因 为熟悉,所以在做前概念只是调查之际学
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当把握时机设置情境或者利用各 种图片视频,激发孩子的求
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握孩子的最近 发展区,做到
张弛有度、有矢有放的引导学生认识更多工具以及它们的作用,设计的操作活动的设计不仅
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即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基础上,
使学 生能使用工具做出更加完美的“工件”。科学的追求不应当止于课堂,所以在教学的尾声
可以留下具有时 代价值的线索或者问题让孩子去思考去探索。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工具箱里的工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描述实用工具工作和徒手工作的不同。
3.阅读锤子的发展史,知道即使是同一种工具,由于制作材料不同,作用也不同。
科学探究:
1.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交流要使用何种工具,完成任务,学会操作一些简单工具。
2.在教师指导下,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科学态度:
1.愿意倾听、交流、分享。
2.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方便人们的生活。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了解人类可以通过利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重点】
1.认识工具箱里的工具,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作用。
2.意识使用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难点】
1.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交流要使用何种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务,学会操作一些简单工具。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工具箱 (羊角锤、老虎钳、钢卷尺、锯子、螺丝刀、扳手……)。
学生材料:羊角锤、老虎钳、螺丝刀、细铁丝、钢卷尺、木板,各12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 35


苏教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实物模型导入新课
1.谈 话导入:同学们赖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小伙伴给你们认识,你们先猜猜它是谁?(教师手
持工具箱)
2.师打开工具箱揭示答案:是工具箱(出示课题:认识工具)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模型直接导入,刺激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
二、认识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任务。
1.调查学生认识哪些工具?
师:同学 们,你们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动
作按钮:锤子、钳子、 卷尺、扳手、螺丝刀)除了工具箱里的工具,你还知道哪些工具?
2.是啊,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工具 ,例如手工剪刀、订书机、热熔胶枪等……会使用不同工
具的人才能制造出他想要的零件和机器。 [设计意图:安排两个问题:一是说出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二是说出作了解的它们的用处。
目的 是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知道学生已经掌握多少相关知识,使教师能在教学中能够有目
的的“有矢有放” ,找到教学的增长点,使教学更加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部分的内
容内容,也是本课的主体活动 ——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任务。]
3.观察老虎钳、懂得老虎钳各部位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吹泡泡吗?(生:吹过)那平时你们的吹泡泡器具是哪里来的?(生:
买来 的)
(2)师:老师已经自制好泡泡液了,没有吹泡泡的工具,应该怎么办呢?(生:买一个、自己制作一个)
(3)师: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你们觉得需要用什么做?(若生预测:铁丝,教师可 以手拿铁
丝沾泡泡液,无法吹起,师再追问,应该怎么让铁丝可以变成泡泡器引出利用钳子把铁丝弯成圈。)
(4)师:是的,铁丝太硬了,想要把它弯成圈需要借助钳子,我们要先解钳子(平嘴钳 、尖
嘴钳、斜口钳)。并教授老虎钳不同部位的功能,夹持口、咬合口可以夹物体、剪切口可以剪
短铁丝。
(5)师:今天我们制作泡泡器使用尖嘴钳会更合适。
(6)教师示用尖嘴钳钳制作泡泡器,并展示用刚做好吹泡泡器吹泡泡。
(7)对比买来的泡泡器和自制的泡泡器的尾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
师:它的尾部尖尖的,不仅危险还不好抓握,你有什么办法不仅使它安全、好抓握、还能

- 36


苏教版
用来吹小泡泡?(生:尾部做一个小圈圈。)所以你们愿意加工它的尾部,?。(生:愿意),
(8)教师边演示边解说双手配合完成加工尾部的过程。
(9)谁来说说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10)生读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开始制作、展示、评价、交流。
(11)观看视频:钳子还可以拧螺母。得出结论:钳子可以弯铁丝、剪铁丝、拧螺母。
[设 计意图:通过设计简单而富有童趣的动手操作活动,一方面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
一方面考察了孩子 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情况(即大脑对手部精细
肌肉的控制能力)决定了学生能 否利用工具将铁丝做成、自己画的图形的样子,使得想要美
观与实用性并存。所以本次活动看似简单其实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4.学习钢卷尺的用法。
(1)同学们,你们还想继续探索各种工具 吗?如果老师想让你们在木块的10厘米处钉一枚
钉子,需要什么工具?(生:卷尺、锤子……) (2)是呀,要在10厘米处钉钉子首先需要用卷尺确定位置,做好记号,你会吗?(请一位
学生上 台在高拍仪下演示)
(3)教师总结、并演示钢卷尺的正确用法:打开钢卷尺的开关,然后拉开钢卷尺 、钩子勾住
木块的边缘,拉到需要的长度,关上钢卷尺的开关,在10厘米处做记号。
(4) 同学们,使用钢卷尺需要注意什么?(安全:手抓握的地方、收、拉的力度适中,尤其
收的时候不宜立刻 放手,防止卷尺边缘割手……)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数学上已经学过直尺的使用,教师只需要引 导学生知识迁移即可,
量出10厘米的长度并且做记号,本环节旨在学生能选择出正确的工具来完成任务 ,并为钉
钉子的位置提前做准备。]
5.学习如何安全的钉钉子。
(1)记号做好了,你知道如何在记号处钉钉子吗?
(2)作为初学者的我们,这样直接手拿钉子进行敲打,有什么安全隐患?(出示图片)
(3)想想哪一个工具可以替代手抓钉子?(生:钳子)出示图片。
(6)钉钉子需要注意什么?(生:手捏着钉子、先轻轻敲打……)
(7)学习实验注意事项,教师视频演示钉钉子。
(8)学生尝试在练习板上钉钉子。(钉子有记号的地方)
(9)交流、总结、评价生活动情况。
6.学习如何使用工具拔钉子
(1)师:如果钉子钉歪了,或者钉错位置了,就要拔出来,请同学们用手拔一拔,试试看。

- 37


苏教版
(2)师:谁来说说拔钉子的感受?()生:手痛 、费力、拔不出来。)谁能用更轻松、省力
的办法把钉子拔出来?(生:使用羊角锤的上端叉口、钳子)
(3)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办法拔一拔。(强调注意安全)
(4)师注意观察,请轻松拔出来的同学说说他的感受。
(5)教师讲解羊角锤的结构以及使用方法,并视频演示。
(6)总结:羊角锤拔钉子省力又 安全,不过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用钳子来拔钉子,我们要学会
在特定的情况选用合适的工具来完成不同的任 务。
[设计意图:在拔钉子的环节安排学生徒手拔钉子和使用工具对比,并且采用先自由探究使
得学生更加明白只有省却使用工具才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同时渗透工具的兼用。]
7.认识螺丝刀
(1)师:钉子还可以连接两块木板(演示)日常生活中还常常用到螺丝钉。观察螺丝钉有什
么 特点?(螺帽“一字”或“十字”的凹槽、螺身有螺纹)
(2)师:这个凹槽恰好可以和不同的螺丝刀刃匹配,所以拧螺丝钉就需要用到螺丝刀。
(2)视频演示拧螺丝钉。
8.扳手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同学们请观察六角 木螺丝钉(出示图片)的螺帽与上面介绍的螺丝钉有什么不一样?(它
螺帽处没有凹槽),所以用扳手或 者老虎钳。
(2)简单介绍活络扳手的使用方法。(师演示)
9.观看视频认识更多的工具及其作用,认识螺丝刀、扳手、锉刀、电锯、台钳……
[设计意 图:选择最常用的的几种工具来学习,在工具的学习上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老虎钳
的使用-卷尺、锯子- 锤子钉钉子-羊角锤拔钉子-螺丝刀拧螺丝-扳手拧螺母)安排学习的,
首先是老虎钳的认识与使用,为 后面的钉钉子(钉在钢卷尺做记号处)、拔钉子工作、拧螺母
做铺垫。想要连接两块木板有多种方法,可 以用钉子也可以用螺丝钉,然后在进行学习钉钉
子时候老虎钳就可以来帮忙,紧接着与钉子一样具有一样 用固定功能的螺丝钉自然而然引出
螺丝刀的使用,当六角螺丝钉的螺帽没有凹槽时候不能再使用螺丝刀的 时候扳手就出场了,
这里还补充道老虎钳的夹持口也可以拧螺母(渗透工具兼用以及正确使用工具观念) 。这样按
照一定的顺序认识几种简单的工具以及它们的功用。本环节的教学重点在于钢卷尺、钳子和羊角锤的使用,其余几个工具用视频替代和教师简单讲述为主。]
三、认识使用工具方便人们的生活
1.猜谜语:刚才我们通过活动、视频等学习了哪些工具? (生说、老师将相应彩色工具卡片
贴在黑板上)。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 38


苏教版
(1).细长身材卷起来,拉开尺寸量出来。——卷尺
(2)什么东西硬邦邦,敲钉子它来忙。——锤子
(3)细长脖子扁嘴巴,想拧螺丝钉就找它。——螺丝刀
(4)号称兽中王,牙齿利又快,咬铁又断钢。——老虎钳
(5)蛇头瘦身,专爱吃铁,咬着就转。——扳手
2.选择正确的工具完成任务:摆卡片。
(1)你们敢继续接受挑战吗?
(2)教师出示课件:在黑板上将任务卡片摆在正确的工具下 面。(任务卡片:剪铁丝、量长
度、拧螺母、钉钉子、拧螺丝、锯木头)
3.总结。
(1)谁能说说,我们徒手工作,和使用工具工作的区别?
(2)这些工具还有其他的用处吗?如果没有工具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总结:工具方便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猜谜语和摆卡片的任务,完 成对工具的再认识的的一个过程,
并强化学生对工具作用的认识,从而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方便人们的生 活。]
四、锤子的发展
1.欣赏视频,了解锤子的发展。
视频语音内容:随着时 代的迁移,工具也是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因为工具的发展
越来越便捷。例如,锤子也是不断发展的 ,我们的祖先最早以前是直接用石头砸东西的;后
来发明了加了木柄的石锤;再后来人们掌握了炼铁的技 术就发明了坚硬的铁锤……如今,人
们用不同材质制作了不同功能的专用锤子,例如,而铺地砖则需要用 质地较软富有弹性的橡
胶锤;捶糖酥、舂糍粑要用软硬适中的木锤;雕刻石头就要用硬度比较高的铁锤。 生活着还
有许多不同功用的锤子,例如儿童玩的玩具锤,按摩用的按摩捶……而工具就像历史的缩影,< br>不断地演绎着人们逐渐变迁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工具其实是历史的 缩影,它们具有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例如锤子也有自己的发展历程。]
五、课后作业
(1)回去查一查其他工具的发展历程。
(2)和家长一起合作利用工具进行拆装活动。

【板书设计】

- 39


苏教版
10.认识工具
剪铁丝 老虎钳(图)
钉钉子 羊角锤(图)
拧螺丝 螺丝刀(图)
拧螺母 扳手(图)
量尺寸 卷尺(图)
锯木板 锯子(图)
【课后反思】
课堂当中,学生的反应会和预设有些不一样,所以在课堂当中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实际进
行教学的 步骤以及环节的调整。课堂的教学内容较多,教师需要熟悉教学流程以及教学目标,
才能留有充分的时间 给学生进行探索。
认识工具练习

一、连线:把下列工具与它相应的名字连起来。








老虎钳 螺丝刀
卷尺
扳手


羊角锤

- 40


苏教版
11.拧螺丝

【教材分析】
本课由 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观察螺丝,给螺丝分类。分两个交流活题展开:一
是观察螺丝,了解螺丝的 构造;二是学会给螺丝分类,要求分类的标准不要交叉重叠。第二
个活动,制作小板凳。分两个交流活题 展开:知道一字螺丝与十字螺丝,一字螺丝刀与十字
螺丝刀比较它们的不同,根据不同的螺丝选择合适的 螺丝刀。二是在学会拧螺丝的基础上,
组装小板凳,先按照小板凳的样式搭起一个模型,然后再用螺丝去 固定。第三个活动,认识
更多的螺丝与拧螺丝的工具。 观察内六角螺丝与外六角螺丝的区别,并选择合 适的拧螺丝的
工具。意识到工具的多样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科学学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很高,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实践,
愿意与人合作,已 经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二年级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
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 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仍然比较弱,需要有他们感兴趣的
话题激起他们上课的兴趣和注意力。生活经验 的积累,他们或多或少都对螺丝有所认识和了
解,可是这些认知又是零散的、不全面的。对于拧螺丝的经 验更少,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仍然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螺丝钉观察对比,认识各种各样的螺丝并给螺丝钉分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拧螺丝,发现不同的螺丝要选择合适的螺丝刀。
3.通过动手制作小板凳,学会使用螺丝刀来拧螺丝。
4、意识到工具的多样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点】
认识螺丝,能给各种各样的螺丝分类。
【教学难点】
制作小板凳:学会选择合适的螺丝刀来拧螺丝,固定住木头。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种螺丝钉、铁钉、板凳材料、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PPT。
学生材料:每 组各种螺丝钉一枚(圆头一字、圆头十字、六角头一字、六角头十字)、每组一
个板凳材料、十字螺丝刀 、一字螺丝刀。

- 41


苏教版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趣
1.今天老师邀请了谁来到我们课堂中做客呢?(喜羊羊、美羊羊) < br>2.美羊羊到喜羊羊来家里玩,刚坐下凳子坏了,美羊羊摔了一大跤,喜羊羊赶紧把美羊羊扶
起来 ,再仔细一看,原来小板凳坏了。
3.那我们今天一起帮喜羊羊把凳子修好吧!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
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 基础。孩子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参与。以学生喜爱
的动画“喜羊羊”创设的情境,激起 学生学习兴趣,触发学生想要主动学习的迫切愿望,让
学生“趣”中学。]
二、认识新朋友:认识各种各样的螺丝钉
1.你认为今天应该选择什么来固定喜羊羊的板凳呢?为什么?(螺丝;更牢固)
2.认识新朋友——螺丝:结构。
a.观察一枚螺丝和一枚铁钉,哪个才是螺丝?
区分铁钉和螺丝,认识螺丝的结构:螺丝头、螺丝杆、螺丝尾、螺杆上有螺纹、螺丝头上有
凹槽; b.观察多个螺丝:(每组发一份各种形状螺丝),请你观察一下这些都是螺丝吗?又有什么不
同呢 ?
小组讨论、汇报
不同点:长短、粗细、颜色、螺帽形状、螺尾形状等
相同点: 都由螺杆和螺帽组成,螺杆上有一圈一圈的纹路,从螺杆底部向上一圈圈旋转上升,
直到螺杆的顶部。
[设计意图:螺丝二年级学生基本都见过,但是不一定都很清楚的对比过铁钉和螺丝的不同,
更 没有关注过日常生活中其实螺丝有各种各种的形状,所以这里做个小组观察讨论记录,让
学生自己发现原 来螺丝有这么多形状,并未下面给螺丝分类做好前期工作。]
3.按照你发现的螺丝特征给这些螺丝分分类呢?一个分类标
准。
4.学生实验:每组学生确定分类标准,分别将螺丝按照标准

- 42


苏教版
放在分类盒。(长度、头部外形、材质、头部凹槽形状、颜色、尾部形状)
学生(投影)展示汇报
5.教师总结归纳:螺丝的种类可真多啊!
[设计意图:学 生了解什么叫分类,动手给螺丝钉分分类,体会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但是
尽量要不重叠]
三、寻找新朋友:使用合适的螺丝刀制作小板凳
1.啊呀有这么多不同的螺丝,喜羊羊又犯愁 了,修理坏掉的板凳到底该用哪种螺丝呀?你能
帮帮他吗?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讨论(金属的;选择尖头的;长短要适中;)
3.各组领取螺丝刀,修理板凳。
4.学生第一次实验操作:发现螺丝钉帽上的花纹和螺丝刀的花纹要相同。
5.认识螺丝刀也分为一字和十字对应一字和十字螺丝,各自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6.终于可以开始修理板凳了,你会使用螺丝刀吗?
7.请学生上台操作——教师视屏演示正确方法——学生再次上台操作。
(拧螺丝方法:右手 拿螺丝刀,对准沟纹相同的螺丝钉,左手扶住螺丝,右手轻轻转一圈(手
腕不动),顺时针方向竖直向下 转螺丝钉,转一圈,手指松开还原,直到把螺丝有螺纹的地方
全部转进木头里)
8.小组认真阅读安装图纸以及注意事项。
9.分组实验:再次到自选超市选择螺丝钉和螺丝 刀制作小板凳。一组四人,每个人拧一个螺
丝,其余人观察他是怎样把螺丝拧进去的?
10.做好,学生试坐一坐,是否安全!
交流分享:拧螺丝的秘诀。(方法和用力方法:螺丝 刀要对准沟纹相同的螺丝钉;顺时针方向;
竖直向下转螺丝钉;
11.发现:为什么螺丝刀可以轻松把螺丝拧进去,徒手却不行(大)
12.如果下掉把手的 螺丝刀还能把螺丝拧进去吗?(注意观察:螺丝刀的结构以及工作的方
式:刀把、刀杆,刀把带动刀杆一 起转动)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帮助喜羊羊修理板凳,通过动手——发现——疑惑——观察——解疑< br>——再动手的过程,知道螺丝刀要和螺丝头上的形状配对。并在操作过程中,学会拧螺丝的
方法。 ]
四、好朋友:认识不同拧螺丝需要不同的工具
1.之前我们还认识了其它样子的螺丝钉(六角形的),他们又是怎么使用的呢?又是用在哪里

- 43


苏教版
的呢?图片 视屏
2.小朋下课后看 一看,找一找,教室里或者别的地方,哪些地方是用螺丝连接固定的?用的
是哪种螺丝?”
[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螺丝的形状非常多,不同形状的螺丝用途也不同。体会工
具给人们生活带 了便利。]

【板书设计】




















2.拧螺丝
11、拧螺丝
- 44


苏教版
找一找,你身边还有哪些地方看到过螺丝?它们又是属于哪一种类型
的螺丝呢?
发现使用
螺丝的地方






















螺丝的特征
(可画图)

使用哪种
工具拧进去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打开工具箱
2.拧螺丝

- 45


苏教版
实验一:
实验目的
实验类型
实验器材
认识螺丝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观察性实验
各种各样的螺丝 塑料分类盒
1.观察各种各样的螺丝的外观
2.找出这些螺丝的不同之处
3.小组确定分类标准
实验步骤
4.将螺丝分类后分别放到分类盒里
5、实物投影汇报展示
6、收拾与整理桌面
注意事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拓展
1.多种分类方法
2.分类尽量不要重叠
按照标准分类盒
螺丝钉的形状是各种各样
还见过哪些形状的螺丝










- 46


苏教版

实验二:
实验目的
实验类型
实验器材
学会拧螺丝,自制小板凳
探究操作性实验
螺丝(一字、十字) 螺丝刀(一字、十字) 小板凳套材
1、按照图纸组装板凳
2、自选螺丝和螺丝刀
3.有的组成功有的组失败,观察分析原因
4、观看拧螺丝视频,学会拧螺丝的正确方法
实验步骤
5、试着拧一个螺丝
6、再次选择合适的螺丝刀对相应的螺丝,组装小板凳
7、试着坐一坐自己组装的小板凳。
8、交流分享:拧螺丝的感受
9、收拾与整理桌面
1.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2.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完成组装
实验现象
小板凳组装完成
1、螺丝刀也分一字和十字型,螺丝刀也要和螺丝头凹槽形状一样
实验结论
2、螺丝刀要对准沟纹相同的螺丝钉;
3、顺时针方向;
4、竖直向下转螺丝钉,不能偏移
实验拓展
试着再用不用形状的螺丝固定物体




- 47


苏教版
12.做个小温室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带领学生了解温室。首先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初步认识温
室,知道温室 的作用,人们利用温室可以栽植反季节水果;第二部分,让学生设计并动手做
一个温室,考察并且锻炼学 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利用温室进行实
验,测试在温室内外的植物生长状况有什 么不同,此部分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
科学实验,构建实验思维。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
的知识有 所感悟,具备表演欲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温室。
2.知道温室的功能与作用。
3.分析温室的结构,知道温室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4. 学会设计并制作小温室。
【教学重点】
知道温室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温室的结构,设计并制作小温室。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1个做好的小温室。
学生材料:塑料薄膜、小木棒、橡皮筋、胶带纸、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了解什么是温室(2min)
1.谈话:大家都知道,西瓜成熟在夏天,但是现在冬天我们也可以吃到西瓜了,你知道他们
是从哪里来 的吗?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蔬菜大棚。

- 48


苏教版
3.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猜到了,我们在冬天吃到 的像西瓜这样的,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都
来自于蔬菜大棚,它又称作温室(多媒体出示蔬菜大棚图片 板书:蔬菜大棚)
[设计意图:以西瓜为例,学生熟知西瓜成熟在夏季,冬夏对比,快速导课引出蔬菜大棚。]
二、看视频,了解蔬菜大棚的结构与功能(5min)
1.师:同学们下面想不想了解一下蔬 菜大棚?(与生互动)下面给大家播放一个视频,同学
们看完视频以后告诉老师:1.蔬菜大棚由哪两部 分构成?
2.蔬菜大棚有哪些功能与作用?
3.播放视频。
4.学生看完视频后回答问题,老师板书蔬菜大棚的结构与功能。
骨架 透光

蔬菜大棚 保温 反季节蔬果
塑料薄膜 遮风挡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直观快速的引出蔬菜大棚的结构和功能。]
三、设计制作小温室(8min)
1.师:了解了蔬菜大棚,知道它有这么多功能与作用,那 么我们可不可以为家中的植物也做
一个温室,帮助它们更好的生长呢?(师生互动)
2.板书课题:做个小温室。
3

分析制作步骤。
(1)同学们 看一下温室的结构,然后猜一下,要做一个小温室需要分几步完成?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
(2)生答:先做骨架,后覆盖塑料薄膜。
4

认识制作材料。
(1)我们要想做出它的骨架,需要先把它设计出来。
(2)(介绍材料)今天老师为大家准 备了两种做骨架的材料,有这样可以弯曲成拱形的编织
带,还有小木棍。连接用的橡皮筋和胶带,还有剪 刀。
(3)大家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我们给出的材料,讨论设计出你们组的温室骨架,由一个同学执笔把它画在实验单上(讨论设计时学生可拿出材料摆放比对进行设计)。
[设计意图:学生需要讨论设计,同时要先了解材料,这样才能为后面的设计做铺垫。]
四、制作小温室(20min)
1.同学们已经设计出组里的小温室了,大家想不想把它做出来呢?
2.交代注意事项。

- 49


苏教版
3.学生开始制作。
五、展示环节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小温室,并放入小盆栽。
六、小温室制作完成,布置课后实验 小温室制作完成了,今天回去大家就可以商量由一个同学把本组的小温室带回家,然后把一
个小植物 放进小温室,再在温室外放一个大小形态类似的小植物,保持其他条件(水分)不
变,一个月后,对比他 们的生长情况,然后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

【板书设计】
12

做个小温室

骨架 透光

蔬菜大棚 保温 反季节蔬果
塑料薄膜 遮风挡雨

























实验报告单

- 50


苏教版

12、做个小温室
第 小组 时间:





注意事项:1.剪刀锋利,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2.小组成员要互相帮助,互相协作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教材分析】 < br>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最后一部分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这也是苏教
版科学书 的一个特点,在每册书的最后都有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巩固,与二年级上册“像
工程师那样”紧密相关 ,科学原理和工程设计密不可分。本课围绕“沈括探究桃花开放时间
的过程”,引出科学家做科学探究的 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
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 整个过程,达到“以做促思,以思引做,做
思共生”的目的。本课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初步了解 沈括的生平,着重介绍沈括质
疑桃花开放时间——上山察看——编写著作的小故事,通过沈括探究桃花的 小故事,引出科
学家做科学探究得到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为第二个环 节做
铺垫。第二个环节,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提问,从中选择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进
行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的探究全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不仅仅
是大科学家能 做的事,小学生也有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它
就在我们的身边。

- 51


苏教版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经历过 “观
察、描 述、思考、提问、实验、交流与总结”的探究过程。因此,学生对科学探究并不陌生,
会积极的参与、快 乐的参与。但同时二年级学生一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并没有独立
完成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完整 交流的能力,他们的头脑并没有很清晰的建立科学探究方法
概念,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 科学探究方法,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
分享交流,让学生会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 。此外低年级学生的有效注意时
间较短,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和完整,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比 较简单和较短的环
节,基本在8-10分钟完成一个活动即可。在讨论与交流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 ,帮助学
生学会思考,学会科学、完整的表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介绍沈括质疑桃花的故事,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既“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
享交流” 。
科学探究:
1.通过研究蚕、蚂蚁、鱼的简单实验,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既“提出问题——寻找
证据——分享交流”。
2.能提出一个自己可以观察和试验研究的科学问题,在研究中能寻找证据,在交流中能用
证据说话,合理质疑同学的看法。
3.用语言、图画、表格、照片等多种方式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科学地记录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
1.在观察“蚕、鱼、蚂蚁”的活动中感受科学乐趣。
2.乐于进行实验探究,对科学实验充满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3.能与同学进行合作,有序地完成实验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知道“ 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是科学家和人们做研究的普遍方法,激发科
学探究的愿望。
2.知道科学技术能解决生活中的疑难,能改善世界。
【教学重点】
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
【教学难点】

- 52


苏教版
提出一个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并寻找证据。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棉花或胶带、鱼:2种鱼、记录单、蚕:观察盒、蚕、桑叶、莴苣叶 、生菜叶、
韭菜、白菜、葱叶、蒜、芹菜;记录单、蚂蚁吃饭:蚂蚁城堡、记录单、糖、面粉、辣椒粉、
碎菜叶、镊子、蚂蚁群居:蚂蚁城堡、1窝吸管、记录单。
学生材料:书、练习册、笔。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板书 课题)大家好,我是大连湾小学的科学老师徐可心。今天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
那上课之前,我们先对 几句暗号:1.24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
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2.1、2、3——快坐好;3.小眼睛——看老师。我们
来试一试啊,暗号对上了,那就上《像科 学家那样》。
二、新授
活动一:了解沈括上山看桃花的故事,总结科学探究的方法
1.出示图片,你认识这位科学家吗?他是北宋科学家沈括,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通
晓 地质、物理、数学、化学、气象、生物、医学等,可以说几乎是样样精通。他是如何成为
这么厉害的一个 人呢,我们一起看看小时候的一件事。
2.师:播放视频。生观看。
3.师:沈括是怎么探究桃花的呢? 生:汇报。
预设生能回答——师:你的声音真响亮。(刚才你一定认真观看视频。)
观看的真仔细,回答的很有条理。
直接总结出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并板书。
回答不上来——师:(指图说)沈括首先对桃花的开放时间有疑问,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提 出问题,(板书);然后为了解决问题,他上山查看,这是科学家做探究的第二步寻找证据,
(板书); 最后他把想法和同伴交流,编著《梦溪笔谈》与使人分享,这是科学家做研究的第
三步分享交流(板书) 。
4.师:谁来说说科学家是怎么做科学探究的?
生: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板书:科学探究) 师:你的总结能力真强。(你说的
很有条理。表达清晰,说话完整。)一起说说,教师指黑板。

- 53


苏教版
5.师:你们想不想像科学家沈括那样做科学探究呢?
活动二:用 “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的 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一)提出问题
1.师:看看我们今天请来了哪些小客人?
生:蚕宝宝、蜗牛宝宝、蚂蚁宝宝。
2 .师:我们要研究这些小动物,第一步就是?(生:提出问题),以蚂蚁为例,你能对蚂蚁
提出哪些问题 呢?生:汇报。师生评价。
3.师:老师也很喜欢研究小蚂蚁,我想研究它吃什么?不同窝的蚂蚁打不 打架?在哪里能找
到蚂蚁?蚂蚁家族怎么分工?等等,可是上课时间有限,你能帮我选选哪个问题是我们 今天
课堂上自己就能研究的问题,好吗?
生:评价问题。室外研究的、研究时间太长的、超出我们知识和能力的都不难研究。
4.师:同学们很会思考。那么请你接着给鱼宝宝和蚕宝宝提几个我们今天能研究的问题吧?
预设:生会提问,教师直接点评,问题是否合适。生不会提问,教师接着出示课件,让学生
选择能研究的 问题。
5.师:出示课件,课堂的时间和材料有限,我们先选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生:齐读问题。
蚂蚁—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会怎么样?
蚂蚁—蚂蚁宝宝喜欢吃什么?(糖、面粉、辣椒粉、碎菜叶)
鱼——不同种类的鱼放在一起会怎么样?
蚕——蚕宝宝喜欢吃什么?(桑叶、莴苣叶、生菜叶、韭菜、白菜、葱叶、蒜芹菜)
(二)寻找证据
1.师:你想研究哪些问题?想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生:指名交流。
2.师:同学们已经有个初步的想法,那我们一起看看具体怎么操作。生:观看实验微课指导。
3.师:做实验之前,小组长给分工和排序。选胆大心细的操作员一个;记录员1个,在记录
单上对应 的地方打挑即,可不需要写字;选口齿伶俐的汇报员1个,然后剩下人做观察员认
真观看。实验顺序就是 操作员先操作,观察员观察后,记录员记录,再一起交流意见由汇报
员整理汇报。明白没,做的快的小组 先做实验哦,请组长分工排序吧。 生:分工及排序。
4.师:那在做实验之前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生说,师出示课件,生齐读:
你来操作我来瞧,不争不抢不吵闹, 动物胆小怕惊扰,轻拿轻放安全保, 观察结束要汇报,
现象观点要记牢。
5.师:请操作员打开黑带,小组开始实验吧。生:组内实验。
(三)分享交流

- 54


苏教版
1.师:1、2、3,快做好。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科学探究的第三步?(分享
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先分享呢? 生:汇报员汇报
师:其他组有没有补充或不同意见? 生:补充发言。
2.师:在观察中,你还有其他的发现么?
预测:生有其它发现,如蚂蚁靠触角传递信息、蚂蚁回家不迷路等)生没有发现,。
师:预设:你有双会观察的眼睛,给了我们额外的收获。
没有问题:课下我们可以继续饲养或者去自然界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你的惊喜会更多。
3.师:个别小组实验结果稍有不同,可能是受声音、震动的影响,除了做实验以外,还必须
要到大自然 中做长期的观察。老师搜集一些这样的视频,分享大家一起观看。
生:观看视频。
三、总结
1.师:刚才我们是怎么进行科学探究的? 生: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
四、拓展科学家的故事
1.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是这样做科学探究的,,比如工程师鲁班。
(1 )一次鲁班在深山砍树时手被割出血,他好奇“是谁割破了我的手指呢?”,发现是野草
叶子两边锋利的 小齿,于是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
(2)张衡从小就是爱数星星的孩子,夜晚常对着天空想“这些星 星是怎么样移动的呢?”,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书写了《灵宪》,制作了浑天仪和能预报地震且比欧 洲还要早1700
多年的地动仪。
2.师小结:这些科学家用这些科学方法探究出科学知识, 推动着中国的发展,也推动着世界
的进步。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向科学家那样研究,做个小小科学家。

【板书设计】
像科学家那样



- 55


苏教版

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

【教材分析】
《科技发展历程》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阅读”的内容。科学发展 史是科
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了
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
让生活环 境不断得到改善。具体的事实只要了解,并不要求理解,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科技
是不断发展的。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对科技产品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他们对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 来了便利也
有初浅的认识。但学生对科技发展从无到有、能改造自然、改变生活的过程是不断发展的认< br>识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几项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知道科技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

2.通过观察、描述几项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难点】
描述一项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书写材料的发展”和“指南针的发展”相关的图片、视频。
学生:家庭调查:祖父、父辈和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都市图片)
师:科技的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一、认识“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
1.小朋友们,大家每天写字都会写到纸上,对吧?没有纸之前,人们在什么上面写字?
生:……

- 56


苏教版
(一)认识没有纸之前的书写材料
1.人类在生产劳动中逐 渐发展出语言,为了帮助记忆、传递信息,人类又发明了文字。甲骨
文,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汉字最古老的 形式。甲骨文是记录在什么上面的?
(视频或图片展示:甲骨文)
生:骨头上……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书写材料不断革新。在纸发明之前,书写材料是什么呢?
(出示:纸草、泥板、龟甲兽骨、石头、竹简、木牍、丝帛上书写的图片)
3.这些书写材料和咱们现在用的纸相比,哪个更好呢?
(出示:古代奏章用竹简,足足一车的视频)
师生交流:……太笨重了。
(二)认识造纸术的发展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视频)
1.师生交流:……薄、轻巧、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可以大量生产。
(蔡伦之后,造纸术的改进发展视频)
2.师生交流:……整个过程是越来越先进、高明了。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三)认识现代高科技书写记录、传递方式
1.(电子存储与传输的视频、图片)
2.师生交流:……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交流更方便、快捷。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的 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教材上提供的图片不能直
接看出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所以选择让 学生去阅读一种物品的发展过程,从而意识到科技是
不断发展的。纸是我们常见的书写材料,通过让学生 阅读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知道科技对
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意识到科技在不断发展。]
二、认识“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一)认识没有指南针时,人们的生活
(出示哥仑布环球视频)
1.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一周的旅行。他们在茫茫的 大海上,是怎么找到回家
的方向呢?
生:……
2.师:没有指南针的时候?人们敢走出离家很远吗?
3.师生交流:……不敢,怕迷路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不到交流。
(二)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

- 57


苏教版
(出示司南图片、视频)
1.师:最早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对人们有什么好处?
生:……
(司南、铁鱼、磁针、罗盘的演变发展过程视频)
2.师生交流:……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现代指示方向技术
(GPS导航的视频、图片)
1.师:随着科技的发展,GPS导航给人们提供了更准确、更方便的信息。
2.师:演示手机导航(模拟导航从学校到某一地点)
3.师生交流:……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设计意图:只拿一种物品的发展历程 就来说明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没有说服力。所以再让
学生阅读一种身边的物品,即阅读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学生通过对指南针发展历程的阅读,
知道人类生活的需求促使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类生活越来 越好。从而意识到科技是
不断发展的。]
三、交流祖父、父辈和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1.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交流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科技
产 品,不同时期有什么变化?你现在用到的产品和他们的相比,是好还是不好?
生:分组交流
(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2.师生交流:……科技发展,生活越来越好,将来会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个内容的阅读,学生已有初步的体验和感悟,再来说说自己身边人的
衣食住行 方面的科技产品不同时期的变化,再次体验到人类生活的需求,科技产品越来越多,
越来越好,知道科技 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意识到科技在不断发展。]
四、核心概念再现
1.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一起认识了书写材料的变化、指南针的演变,我们还交流分析了人们
在衣食住行方面使用的一些产品 的变化。
2.师:你对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
3.师生交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产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先进……将来会更好。
(板书课题: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4.师:下课。


- 58


苏教版
【板书设计】
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0 骨 竹简

0
【课后反思】
《科技发展历程》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阅读”的内容。课标 要求:了解
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 br>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具体的事实只要了解,并不要求理解,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科技
是不断 发展的。

二年级的学生对科技产品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他们对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 也
有初浅的认识。但学生对科技发展从无到有、能改造自然、改变生活的过程是不断发展的认
识 是模糊的。
本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三大活动,一是阅读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二是阅读指南针的发展历程,三是阅读自己身边人的衣食住行的科技产品的变化。通过观察、
描述书写 材料、指南针等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孩子们知道科技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并意
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阅读,引导交流,使学生在观察、描述的过程中 ,体验到了科技
对人和社会的影响,通过板书的再现,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生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
而且将来会更好。
苏教版
丝帛 纸 电子
司南 铁鱼 磁针 罗盘 GPS导航








- 59


苏教版



- 60

704-郑州轻工业学院教务


长征的诗歌-祝老师新年快乐


东北育才学校-上海市公务员局网站


寄宿制学校-新年祝贺语


首钢工学院地址-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我学会了-课程设计小结


百丈漈-可爱个性签名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六年级寒假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