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绝世美人儿
524次浏览
2020年09月20日 15: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产品结构工程师-数学小报图片

2020年9月20日发(作者:左顺)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质教案
1.认识常见材料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的起始课,该单元共有三课,
分别是《认 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见该单元的研究都是围绕
“材料”展开的, 因而第一课时对于常见材料的认识既是基础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本课内
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 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让学生不仅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不 同材料做成的,还让学生调用前概念,从物品出
发初步认识常见材料;活动二,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 建立关联,即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
见的8种材料,在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的特点,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 识。第二部分聚焦具
体物品,进一步认识材料及其优点。这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铅笔盒和 文具用
什么材料做成,加深对材料的特点认识,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发现生活中一
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才能更好发挥功能;活动二,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制作材料,
了解各种材 料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学情分析】
二年级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科训练,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
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 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由于年纪小,基础知识和能力还相当
薄弱,科学的思维方式仍需加强,科学 的记录习惯还待养成。例如,在学生前概念中分不清
“铁”和“金属”,不能准确描述出“陶瓷”和“石 头”的区别,对于常见8种材料的特征不
甚清晰,甚至受到一年级《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一课学习的影 响,把“纸制品”的制作材
料归为“木材”,“陶瓷制品”的制作材料归为“泥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多采用利用多种感
官观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种描述、比较、辨别,逐渐形成科学的思考 习惯
及语言表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物品特征的描述,识别身边常见的物品 ,辨别不同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举例
说出常见材料(纸、玻璃、塑料、布料、木材、陶瓷、石材、 金属)。
2.通过“给物品分类”、“描述物品及材料的特点”的活动,能够辨别常见8种材料及其特点。 3.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知道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种物品,感受生活中一种
物品有 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成功能会更好。
4.根据指定要求为一双鞋子的各个部分选择制作材料,知道不同 材料各有优缺点,培养学生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8种材料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用不同感官观察制作物品的材料的特点,并用科学的语言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本、玻璃杯、饮料瓶、红领巾、木棍、陶瓷碗、雨花石手串、金属勺。
学生材料:纸、玻璃、塑料、布料、木材、陶瓷、石材、金属制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我说你猜小游戏)
1.同学们 ,我们来玩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吧,这里有一些物品(板书“物品”),老师在
不说出它们的名称的 情况下来描述它们的特点,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吗?
2.教师描述课本、玻璃杯等让学生猜一猜物品名称 。(课本:书包里有的,一页一页的;玻
璃杯:喝水的……板书“课本”、“玻璃杯”、“饮料瓶”、“ 红领巾”、“木棍”、“陶瓷碗”、“雨
花石手串”、“金属勺子”,金属勺放在最后,学生说出“勺子 ”即可)
3.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做的吗?(学生回答,板书“纸”、“玻璃”、“塑料”、“ 布料”、
“木材”、“陶瓷”、“石材”、“金属”)(学生可能会说金属勺是铁做的,此时利用磁铁试 一试,
让学生知道铁不等同于金属:铁是金属的一种)
4.我们把用来制造这些物品的物质叫 做“材料”。(板书“材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
认识这8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板书:认识常见 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认识“材料”。]
二、新授
(一)辨认材料,按相同材料把物品归类
1.(出示多种物品图片)同学们,这里还有一些物品,它们是用哪种材料做的呢?
2.接下 来你们有五分钟时间把你们认为是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物品贴在对应的材料后面,你会
做吗?在活动过程中 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3.小组活动:辨认制作物品的材料,按照制作材料把物品填入记录单一中。(纸 :描红纸,
硬卡纸;玻璃:玻璃球,试管;塑料:黄色塑料片,乒乓球;布料:两种小块布;木材:牙< br>签,小块木板;陶瓷:蒸发皿;石材:两块石头;金属:两块金属片 )


4.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分类结果。
5.小组汇报分类结果,教师小结: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物品。
[设计意图:通过“辨认材料”、“给物品分类”的活动,知道同一种材料可以做成不同物品。]
(二)描述物品及材料的特点
1同学们的分类非常准确,这八种材料各自有什么特点呢?你准 备用怎样的方法来观察它们
呢?(看:颜色,形状;敲、听:声音;摸:冷热、光滑与粗糙,掂重量等方 法)
2小组活动:接下来就用你们的方法进行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用打“√”的方式记录在记录单二中。
3学生描述,教师适时引导补充其他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描 述的活动训练学生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区分常见8种材
料的特点。]
(三)识别制作铅笔盒和文具的材料
1.看来大家对于这8种材料的特点已经相当了解了,你 观察过自己的铅笔盒和里面的文具是
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吗?
2.小组活动观察。
3 .全班交流。(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来制作这一部分,这种材料有什么优点?找
不同材料做的 同种物品,追问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材料来制作呢?)
[设计意图:观察铅笔盒和文具用什么材料做成, 加深对材料的特点认识,知道不同材料可
以做成同一种物品,发现生活中一种物品有时由几种材料组合做 成才能更好发挥功能。]
三、巩固与拓展
1.看来不同材料的功能还真大不相同呢,鞋厂客 服昨天接到了顾客的电话,需要订做一双特
殊的鞋子,我们来看看顾客的要求是什么吧(播放视频),你 能根据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帮助它
吗?
2.你准备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鞋子的不同部分呢?把你选择材料的理由填在记录单三中。
3.小组讨论:选择制作鞋子的各个部分的材料并注明理由。
4.全班交流选择原因。
5.同学们的设计各有特色,看来你们都有成为设计师的潜力呢。
[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需要 选择制作材料,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所学运用到
生活中。]

【板书设计】


1.认识常见材料

物品:课本 玻璃杯 饮料瓶 红领巾 木棍 陶瓷碗 雨花石手串 金属勺
材料: 纸 玻璃 塑料 布料 木材 陶瓷 石材 金属

【课后反思】
本 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
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 科学探究活动。在初次教学本课内容时,我是按照“辨认生活中常见的
物品-辨别制作物品的材料- 按材料给更多物品分类-口头辨别描述生活中常见8种材料的特点-
观察文具盒及文具的制作材料-为特 定物品选择制作材料”的逻辑展开教学活动的。在实际执
教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接触到的“天 然物与人造物”的相关知识对于他们关于本
课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会认为 制作“书本”的材料为“木材”
而非“纸”,制作“碗”的材料为“泥土”而非“陶瓷”。加上教师在这 一环节的引导不够有
效,课堂上即便在辨别制作物品的材料这一环节讨论了很长时间,在按材料给物品分 类这一
环节学生对于部分物品的分类依旧不准确,以至于本课后面的内容开展也很困难。在根据学
生课堂上的认知水平反馈而进行了教学设计上的不足的反思之后,我意识到,由于二年级学
生的思辨能 力还较弱,本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并判断、描述各种材料的
特征”上,而非纠结于“ 陶瓷”到底是不是来源于“泥土”,“纸张”和“木材”究竟是什么
关系。因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将重 点放在了“描述物品及材料特点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
通过“看”、“摸”、“掂”、“听”等多种方 式观察制作物品的材料的“颜色”、“孔隙”、“轻重”、
“光滑与粗糙”、“是否有光泽”、“是否有 斑纹”等多方面特点。在观察的同时配合记录单用
打“√”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小组活动结束后 在汇报环节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出观察
的结果。总言之,本课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观察方式从 多个方面观察物品及材
料的特点,即学会一种“方法”,而非单纯地传授科学理论知识。学会了基本的方 法之后,随
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接下来的科学学习,学生对于各种材料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多,也能够利用< br>已经学到的多种方法去认识、辨别更多常见甚至是不常见的物品的制作材料的特点。简言之,
这节 课可以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jì lù dān yī: àn zhào cái liào gěi wù pǐn fèn fèn lèi


记录单一:按照材料给物品分分类
cái liào
材料
zhǐ

bō li
玻璃
sù liào
塑料
bù liào
布料
mù cái
木材
táo cí
陶瓷
shí cái
石材
jīn shǔ
金属

wù pǐn
物品








jì lù dān èr:tōng guò guān chá zhǎo yì zhǎo gè zhǒng wù pǐn de tè diǎn
记录单二:通过观察找一找各种物品的特点

tè diǎn
wù pǐ
cái liào
n
材料

物品
zhǐ


bō li
玻璃

sù liào
塑料

bù lià
o
布料

mù cái
木材

táo cí
陶瓷

shí cá
i
石材

jīn shǔ
金属

tòu míng guāng huá
特点
yǒu bān wén

yǒu guāng zé yì shuāi suì
qí tā tè diǎ
n
透明






光滑



有斑纹



有光泽



易摔碎
其他特点



1
15
7
12
3
14
5
8

























2
6
11

4
13


























9
10



jì lù dān sān : bāng xiǎo māo xuǎn zé zhì zuò xuē zi de cái liào
记录单三:帮小猫选择制作靴子的材料









xié miàn wǒ zhǔn bèi yòng zuò , tā de hǎo chù shì
鞋面我准备用 做,它的好处是 。

xié dài wǒ zhǔn bèi yòng zuò , tā de hǎo chù shì
鞋带我准备用 做,它的好处是 。
xié dǐ wǒ zhǔn bèi yòng zuò , tā de hǎo chù shì
鞋底我准备用 做,它的好处是 。
wǒ zhǔn bèi yòng zuò , tā de hǎo chù shì

我准备用 做,它的好处是 。





- 7



2

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单元第二课,在第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上,将研究聚焦在杯子 这样一
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本课有三个部分组成:(1)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2)观察、比较、描述各种材料的杯子的不同特点,
并针 对不同的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3)观察、描述保温杯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
材料的目的。这 三个环节从 “辨别材质”到“探究特点”,再到“了解用材目的”,层层递进,
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从表 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渐发现杯子中隐藏的科学奥秘。
【学情分析】
杯子是学生日常生活 中较熟悉的物品,日常使用也比较频繁,但大多数孩子对杯子用材
以及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并不是很关注 ,因此对不同材质的杯子的特点的认识就不会很全面。
【教学目标】
1.能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认识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同一物品。
2.观察并描述 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并能针对不同材料特点,提出
简单的问题。
3.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规则进行合作研究学习。
【教学重点】
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并能针 对不同
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板书(板贴)、音频、视频。
学生材料:
(1)认识特点环节:第一组:玻璃杯、陶瓷杯。 第二组:陶瓷杯、金属杯。
第三组:纸杯、玻璃杯。 第四组:金属杯、木头杯。
(2)了解用材目的环节:每一个小组一个保温杯。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聚焦话题

- 8



1.师:你们会猜谜语吗?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则谜语?
出示谜面:前后一个样,独耳旁边站。天天大口张,喝水不吃粮。
2.讲述:谜底是?对了,杯子 板书:杯子(贴图)
3.今天,林老师带了一群杯子小 伙伴一起来到了我们班上,想考考你们,大家有信心接受挑
战吗?
[设计意图:猜谜语导入入 课快,而且能够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导入能激
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以最佳的状态进 入到学习中来。]
二、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用料
1.师:瞧,这儿有7个用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做的吗?
生:汇报交流
2.师: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一眼就看出了这些杯子制作的材料,那这些不同 材料制作的杯
子各自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各种各样的杯子”。(板书——2.各种各样的
杯子)
[设计意图:通过“接受杯子挑战” 的游戏(情境),了解学生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已有认识。
同时又聚焦本课要探究的问题——“不同材料的 材料各自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三、认识不同材质杯子的特点
1.师:为了让同学们观察得更清楚,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四组杯子,他们分别是:
第一组:玻璃杯、陶瓷杯 第二组:陶瓷杯、金属杯
第三组:纸杯、玻璃杯 第四组:金属杯、木头杯
2.师:想知道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杯子各自有什么特点,你们会用哪些好办法来观察呢?
生1:看一看
3.师:看什么?
生:看杯子的颜色形状
4.师:这些材 料还可以做成其他的颜色和形状吗?看来呀,颜色和形状跟材料本身的特点关
系不是很大,对不对!那咱 们应该看什么呢?老师给同学们提一个醒,如果我把玻璃杯和其
他材料的分开,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 吗?(观察材料的透明度)
生2:捏一捏
5.师:捏一捏感受杯子的什么?
生:软硬
生3:摸一摸
6.师:那摸一摸呢?

- 9



生:感受杯子的光滑还是粗糙?
7.师:有补充 吗?杯子是用来装热水的,所以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倒上热水以后再摸一摸,
感受一下不同材料制作的杯 子有什么不同感觉。
生4:掂一掂
8.师:这两个环节都是用手来感受的,现在林老师再用 手做一个动作,你们知道这个动作叫
什么?它可以感受杯子的什么特点?
生:掂一掂,可以感受杯子的轻重。
9.师:小结,非常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同学们想出了 这么多的观察方法,那么在接下来的
时间里,咱们分别用刚才的四种方法分别来观察这四组杯子。为了节 约时间,前三组杯子,
每两位同学为一组共同观察,观察以后交换材料继续观察,第四组杯子老师倒上热 水后送到
每个小组桌子的中间,同学们在不移动杯子的情况下,把手拢在杯子的旁边,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热水是刚刚烧开的,观察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打翻热水,小心烫伤哦。另外观
察完以后 ,请小组长组织好本组成员,共同填写实验记录单。
学生交流:
10.师:了解了各种材质 的杯子的特点,如果请你来选出你心中最喜欢的杯子,你会选什么
杯子,为什么这么选呢?
指导学生用:我心中最喜欢的杯子是 ,因为 ;来回答。
11.师:看来呀!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件物品,不同材料做的物品它的特点都不相同的。
[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探究要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
或者简单工具 观察事物。因此,在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精心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
察指导非常重要,它有助于 学生更明确观察的任务,从而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四、学会提出问题,思考解决办法
1 .师: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心中最喜欢的杯子。那,还有一些同学们不喜欢的杯
子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存在什么问题?
2.学生回答后板书:
纸杯:太软 金属杯:烫手 玻璃杯、陶瓷杯:易碎 塑料杯:不环保……
3.师:是啊!看着大家都 说不喜欢纸杯,林老师忍不住想:纸杯太软怎么办?谁有办法解决
这个问题?
生:可以买一个塑料的纸杯套
4.师:你真是一个会动脑筋的孩子。纸杯一定会感谢你的。
5.课件显示:

- 10



提出问题:纸杯太软怎么办?
解决办法:套上塑料的纸杯套的纸杯图片
6.师:谁能像刚才这样,针对纸杯的缺点提出问题 ,然后再思考解决的办法,把不喜欢的杯
子都变成大家喜欢的。
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7.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想出了这么多解决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但是思维能力和已有词汇量的限制,尚
不能清 晰、全面、系统。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给予一定的拐杖,如追问、复述、句式辅
助等等,以帮助学生 理清想法,清晰表达。]

五、探究保温杯各部分用材的目的
1.师:我这还有一个 杯子,瞧!它就是保温杯!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保温杯结构图,杯
体、杯盖、胶垫、杯嘴、开关、密 封圈。
2.师:我认真地观察了保温杯,我发现它是由好几种材料做成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保温杯< br>各个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吗?接下来请各小组的小组长拿出保温杯,
同学们 仔细观察,看看它的各个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为什么选这些材料?
3.学生观察后汇报。
杯体:外面是塑料做的,里面是金属做的;塑料隔热性能比较好,金属保温性能比较好。
杯嘴和杯盖:是塑料做的,塑料导热性能比较差,不烫嘴。
密封圈和胶垫:是硅橡胶做的,硅橡胶耐高温,不易变形,能有效的防漏。
师引导辨别塑料和硅胶。
4.师:刚才同学们认为除了杯体的内部以外,其他部分都是用塑料 做的,你们看看,你们所
说的这些塑料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密封圈和胶垫比较软,其他的都很硬。
5.师:非常好,观察的特别仔细,那么 老师告诉你,胶垫的材料并不是塑料,而是硅橡胶,
硅橡胶是有机硅的一种?为什么胶垫和密封圈要选用 有机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这段视频中找到答案!
6.视频补充介绍有机硅的特点和用途
视频内容:大家好,我是有机硅。你知道我是从哪里来 的吗?我是从硅矿中提炼出来的,比
如:石英石、沙子、岩石等都会含有有机硅。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主 要在沙滩、沙漠中提取,
耐高温达240℃,耐低温可达零下40℃.我还能做很多很重要的工作,比如 食品级应用,如蛋
糕模、厨具、冰格、婴儿奶嘴等,完全符合美国FDA、LFGB标准

- 11



7.师:简单地介绍一下,FDA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的英文缩写,通过FDA认证的物品对
人体是确保安全而有效的。看完视频,谁来告诉老师,胶垫和密封 圈为什么用硅橡胶来制作?
生:硅橡胶既耐高温达240℃,又耐低温可达零下40℃,这样不易变形,能有效的防漏。
8.师:看来呀!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
想要的物品 。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察保温杯各部分的选材,思考选材的目的,将学生对材料特点与
功能之间的初步发现迁移至新情境,再次巩固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认识。由于,在保温杯中,
硅胶这种材料 是前面所没有接触到的,因此,教师通过一个剪短动画视频进行介绍,适当拓
宽教材内容,让学生对保温 杯有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认识。]

六、拓展延伸,宣传健康知识
1.师:这节课,我 们认识了好多材质的杯子的特点,那么选杯子只要了解杯子的特点就可以
了吗?我们来看看科学小博士是 怎么说的?
2.视频内容:
科学小博士:同学们,什么样的杯子是安全的呢?(出示纸杯) 纸杯,不一定,有的纸杯,
为使纸杯看上去更白,加入大量荧光增白剂,这种荧光物质会让细胞产生变异 ,一旦进入人
体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出示彩色水杯)彩色水杯很漂亮,可是当杯子盛入开水,或 者
酸碱性饮料时,这些颜料中的铅等重金属就会溶解在液体中,人们饮进带化学物质的液体,
就 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出示塑料水杯)塑料水杯摔不碎,小朋友喜欢,可是塑料中常添加增
塑剂,用塑料 杯装热水时,有毒的化学物质就会稀释到水中。(金属材质水杯)金属材质的水
杯如不锈钢等,在酸性环 境下,金属有可能被溶解出来,用于喝咖啡,柳橙汁等酸性饮料并
不适合。(出示木质水杯)纯天然的木 杯子,没有经过化学品的涂擦,这些都是健康的。 如
果是有化学成分的,建议还是不要使用为好。 ( 出示无上釉的陶瓷杯)杯子内壁没有颜色,
材质安全,能耐高温,喝热饮是最好的选择。(出示玻璃杯) 玻璃杯不仅通透好看,容易清洗,
而且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所以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安全的。
3.师:孩子们,看完科学小博士的介绍,你们又会选什么样的杯子呢?
4.师:可是,到了 冬天,陶瓷杯和玻璃杯保温性能不够,爸爸妈妈给我携带的还是金属制作
的保温杯,那咱们保温杯不能装 哪些饮料呢?谁能从刚才科学博士的介绍中找到答案。
看来今天的这节课同学们都很有收获,希望你们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不仅用杯子喝出科学,
更喝出健康。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不同材料的 杯子对我们人体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像“什么样
的杯子更安全”这样和小朋友的生活、身体息息 相关的话题,本课一定不能落下。做为结课,
它既是对各种不同材料的杯子特点的有益的补充,又普及了 一个科学选择杯子的健康观念。]

- 12



【板书设计】
2、各种各样的杯子
看一看 捏一捏 掂一掂
倒入热水摸一摸
2.各种各样的杯子
年 班 第 组

实验一:认识不同材质杯子的特点,在相应的选项上打“√”





我发现:玻璃杯(透明、不透明)
陶瓷杯(透明、不透明)
我发现:陶瓷杯(轻、重)


金属杯(轻、重)




我发现:玻璃杯(软、硬)
纸杯(软、硬)
我发现:金属杯(烫手、不烫手)


木杯(烫手、不烫手)





- 13



3.神奇的新材料

【教材分析】
《神奇的 新材料》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第3课,这一
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物质 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
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 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一二年级段是“体会生活
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本 课在前两课指导学生认识常见材料的基础上,
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特殊材料中的新材料。本课内容可以分 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组织体
验。它由两个本质相同的活动组成:活动一,调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荷 叶上滚水滴,发现
荷叶不沾水、水滴会卷走荷叶上的粉笔灰;活动二,和前面的活动相类似,亲手做一做 ——
在纸杯底用蜡烛火焰熏出黑灰,并在蜡烛黑灰上滚水滴,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会卷走
黑灰上的粉笔灰。这两个活动都是引发学生对这一神奇现象的好奇,为后面阅读纳米材料的
资料奠定感性 基础。第二部分,介绍纳米材料和其他一些新材料。教材以阅读资料的形式展
开内容。资料的前半部分与 学生在第一部分活动中的体验相呼应,说明了荷叶表面的极细小
绒毛和纸杯底的黑灰都属于纳米材料;资 料的后半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一些新材
料及其用途,展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二年 级学生对新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
识,首先通过观察荷叶表面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荷叶表面不容易沾水滴 或尘埃颗粒,接着在学
生自己动手做新型材料的过程中,感受新材料的神奇,最后让学生了解新材料在生 产生活中
的应用,并进而萌生金点子,自己设计新材料让生活更美好。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究了不同材料的一般特
点,在认知、观 察比较、动手探究等方面都为本课认识神奇新材料打下了基础。生活中很多
物体都会被雨水打湿,而荷叶 却不会,由这一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通过观
察荷叶不沾水不沾灰的现象,再到自己动手 制作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了解更多的新材
料。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思维不够稳定和深刻,对 事物的认识容易流于表面,为了防
止学生的探究变成单纯的玩,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 认识观察的意义,指
导观察的方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做简单的记录,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愉悦中有更 多的收
获。
【教学目标】
1.发现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 14



2.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
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
学生分组材料:纸杯(装少量水)、蜡烛、滴管、粉笔、荷叶(放在纸杯里)、记录
单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入:认识荷叶的特点
1.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只聪明的小
鸡 》,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听完故事你就明白了。
2.聪明的小鸡发现了什么秘密呢?(引导学生观察荷 叶上水滴的形状)视频播放:滴管的使
用。学习塑料滴管的使用,动手做荷叶滚水珠的实验。播放荷叶滚 水珠视频,学生说说发现
(荷叶不沾水、

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奇特现象)。
3.那他的好主意又是什么呢?小朋友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4.小结:你觉 得小鸡为什么会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看来会观察爱动脑筋就会有
意外的发现,还能变聪明, 我们小朋友们刚才不仅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还会动手做实验,我
们比小鸡的变现梗棒,那就送自己一个大 拇指吧。我们的小朋友如此棒,老师决定给你们一
个有挑战的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这 种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形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认识荷叶不沾水的
特点,接着又通过荷叶上滚水珠的实验 让学生发现荷叶不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的
奇特现象]
二、民主导学:制造新材料,在蜡烛灰上滚水滴
1.荷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灰真是好 神奇,你觉得这种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哪里需要
呢?(衣服,窗帘、防尘布)小朋友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也制造出像荷叶这样的材料吗?
2.这是一个纸杯,老师在这个纸杯的底部滴一滴水滚一滚(在实物展示频上演示),和荷叶

- 15



上滚水滴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能不能也造出像荷叶这样的纸杯底呢?让我们来试试吧。
3.播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说说你觉得在做这个实验时要提醒同学注意什么吗?
4.请小组长拿出材料,小组分工实验。在实验记录单上画出实验现象。
5.交流:说说你在观察水滴在黑灰上滚动时有什么发现。
6.小结水滴在荷叶和黑灰上滚动有什么共同点(水滴在荷叶上和蜡烛黑灰上滚动时,都呈
球状,会卷走粉笔灰。)。
7.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竟然跟科学家想的一样,科 学家也是这样不断实验最终
创造了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不沾水不沾灰的材料,还给这种材料取了一个超酷 的名字:纳米
材料。
8.了解自净作用的纳米材料做的衣服.
9.视频介绍纳米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动手操作制造出不沾水不沾灰 的材料,体验像科学家
那样做探究,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对纳米材料这种 新材料有
更深的认识]
三、延伸导结:各种各样的新材料
1.介绍各种新材料复合木头、钢化玻璃、隐形飞机,了解它们的优良性能和特殊用途。
2.观看视频:各种黑科技新材料。
3.金点子:你希望发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材料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 解各种新材料之后,自己创意想发明的新材料,拓展学生的思维,
埋下一颗种子,带着无限的希望走出课 堂。]

【板书设计】
3.神奇的新材料
不沾水
荷叶、蜡烛灰 纳米材料
不沾灰

【课后反思】
本课学生动手的活动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学习使用滴管使用的实践活动,第二个是荷叶

- 16



上滚水珠的验证实验,第三个是黑灰上滚水珠的观察实验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丰富的活动
无疑能深刻地将学生带入课堂,并在实践中获得科学认知,提高观察能 力和思维能力。虽然
这些实验活动都比较简单,但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二 年级学
生而言就应多一些帮扶,通过小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模仿来克服自己实验的困难,而将精力更
多的关注到科学观察、科学思维、科学表达上来,从而对纳米材料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对学生的 表达机会还应充分给予,除了个别表达,还应增加在小组内表达的机会,让人人都
能充分参与,当然还要 注意观察的引导,这些欠缺的方面都需要注意。
shí yàn : zài là zhú hēi huī shàng gǔn shuǐ dī
实 验: 在 蜡 烛 黑 灰 上 滚 水 滴
bǎ guān chá dào de xiàn xiàng jì lù xià lái huò huà xià lái
把 观 察 到 的 象 记 录 下 来 或 画 下来


纸杯底上水滴的样子




烟熏过的纸杯底上水滴的样子


- 17



晃动水滴后粉笔灰的情况


4.磁铁的吸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磁铁的磁性特点,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镍等金属。
2. 通过在“玩磁铁”的游戏中观察磁铁在不同条件下吸铁的实验现象,发现磁铁可以隔空吸
铁、隔着物体吸 铁,磁性可以传递的特点。
3.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用科学服务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4.乐于探究和 发现周围事物的秘密,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
愉快,养成主动探究,认真 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和发现磁铁吸铁、镍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仔细观察磁铁吸引铁、镍等金属的实验过程,清晰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材料:
磁铁、铝片、铜片、塑料片、回形针、硬币、塑料碗、尺子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出示刘谦的照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在哪见过?其实老师也会变魔术哦,

- 18



想不想看一看?
2.师:大家看,老师的手上 有一杯水,把回形针放到水中,回形针会怎么样?我能让回形针
自己钻出浮出水面,你信不信? 3.师:浮起来了没有,谁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吗?为什么会觉得是磁铁?这说明磁铁具有
什么样 的能力?
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磁铁的吸力(板书)。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磁铁能吸铁、镍
1.提问:除了回形针之外,磁铁还可能会吸起哪些物品? < br>2.谈话:除了同学们提到的这些,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铜片、铝片、
塑 料片、铁片、铜钥匙、易拉罐、铁夹子和塑料杯),根据你的经验,猜测一下这些物品中哪
些能被磁铁吸 起来呢?好像大家的意见都不相同,待会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并将小组的猜测
意见填写在实验记录单的猜 测栏中,你觉得能被吸起的就在后面打勾,不能被吸起的就打叉。
3.汇报猜测结果。
4. 分组实验:到底哪些物品能被吸起来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在做个实验之前,老师
想提醒大家:待 会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顺序用磁铁一个一个去吸,每吸完一个物品就把结
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 单的最后一排还空了两格,大家可以找一些身边的物品来吸一
吸并填写在这两格中,所有实验完成后请材 料员将实验篮交还到原来的位置。
5.汇报交流:跟你们的预测一样吗?说说看到底什么样的物品能被磁铁吸起来呢?
6.补充 拓展:除了铁之外,还有一种金属也能被磁铁吸起来,它的名字叫做镍。我们日常生
活中经常使用的一元 钱和一角钱硬币中就含有镍,大家看他们是不是都能被吸起来?
活动二:玩磁铁
1.谈话: 看来玩磁铁还能教会我们很多有趣的知识,你们平时有没有玩过磁铁?那你们都是
怎么玩磁铁的呢?(生 :磁铁去吸磁铁,磁铁吸物品)
2.提问:如果老师给你提供一块磁铁,一张带有刻度的硬纸板,几个 回形针,一碗水,你打
算怎么玩磁铁?
3.谈话:仅仅玩一下就算了吗?我们还要在玩的过程 中学会观察和发现。那待会在玩的时候,
如果你有小发现就在实验记录单上涂一颗星,如果你有大的发现 就涂2颗星3颗星甚至5颗
星,并把你的名字写在发现人一栏中。明白了吗?
4.学生分小组实验。
5.汇报交流:

- 19



(1)隔着水去吸回形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吸不起来)如果把磁铁往里面再深一点呢?
隔着碗去吸呢?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附铁或铁制品?
(2)刚刚磁铁隔水吸铁的实验中,老师 发现你们小组的磁铁同时吸起了几个回形针,大家注
意观察没有后面的回形针是怎么被吸起的?他们都是 直接被磁铁吸附的吗?这又能说明什
么?
(3)隔着一张纸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回形针随着磁铁上下移动)?还可以隔着什么吸一吸?
能不能吸住?这个实验说明(磁力很强,有多强,他可以怎么……)?
(4)刚刚同学们都是隔着物品或者水去吸回形针的,直接去吸会怎么样?回形针被吸上去的
过程是什么样的?如何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找到回形针在多远的位置会被吸上去?动手试
一试,这个实 验说明磁铁还可以隔着什么吸铁?
6.谁来总结一下,刚刚我们一共有哪些发现?
三、应用与拓展
1.谈话:既然磁铁能隔空吸铁、隔物吸铁,还可以传递磁性。利用磁铁的这 些特点能帮助我
们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和困难?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磁铁吗?
2.除 了同学们提到的这些,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还有很多,比如银行卡、门吸、电饭煲、磁
悬浮列车等等。它 们又运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
【板书设计】
4.磁铁的吸力
磁铁隔空吸铁、镍
磁铁隔物吸铁、镍
磁铁传递磁性
记录单

组别:
一、 哪些物品可以被磁铁吸起来?先预测,再吸一吸。
材料名称 预测 结果 材料名称 预测 结果

- 20





1.铝片


2.铜片


3.塑料片



5.铝制易拉罐


6.铜钥匙


7.塑料杯






4.铁片



8.铁夹子



(能被吸引就打“√”,不能被吸就打“×”
铁可以吸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玩磁铁
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比比看哪位同学的发现最重大,获得的
星星最多。
玩法 发现人 比一比我们的发现


- 21



1



2
3
4




(获得几颗星就把几颗星涂成黑色)
5.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1.1.知道磁铁的磁极吸力最大,磁极能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和异极相吸。 2.根据磁铁指
南北的现象,能标示磁铁上的S极、N极。 3.利用所学进行分析,知道磁悬浮列车的悬浮
原理。
【教学重点】
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让悬吊的条形磁铁自由旋转并逐渐静止。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磁悬浮列车及其原理介绍的视频。
学生材料:多种形状的磁铁(或图片)、回形针、磁铁旋转支架、光滑的圆杆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问引入
1.同 学们喜欢玩磁铁吗?你们都玩过哪些不同形状的磁铁?(根据学生回答相应补充不常见
的磁铁实物或图片 ,了解磁铁的形状多样。)(板书:磁铁形状多样)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玩一玩磁铁。

- 22



二、探究磁力大小、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一)探究磁铁磁力大小的分布
1. (出示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磁铁吗?(学生回答:条形磁铁、蹄
形磁铁。师在黑 板上画出条形磁铁或图片贴在黑板上。)
2.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磁铁能吸含铁或镍的物体 ,那么磁铁每个部分的吸力都一
样吗?你觉得磁铁的哪些地方吸力大?(让学生取出记录单)请各小组先 讨论一下,再在记
录单上圈出磁力大的部分。(学生猜一猜、议一议、画一画。)
3.各小组汇报预测结果。
4.问:你觉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测呢?(学生自由 回答测试磁铁各部分大小的方
法,正确的方法给予肯定。)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磁铁和一盒铁粉 (让学生取出一根条形磁铁、一个蹄形磁铁和一盒铁粉)
来验证磁铁各部分吸力的大小。讲述验证方法: 把盒中铁粉摇匀,使铁粉均匀平铺在盒底,
用手拿着磁铁的中间,使磁铁横着接近铁粉。然后提起磁铁, 看各部位吸附铁粉多少来判断
各部分磁力的大小,吸起的数量多,表示磁力大,吸起的少,表示磁力小。 注意事项:(1)
磁铁的每个部分同时与铁粉接近;(2)先试条形磁铁,再试蹄形磁铁;(3)每次试 完了后要
把磁铁吸附的铁粉放回盒中;(4)及时做记录。(投影出示)
5.小组合作,动手验证,并做好记录。师巡视辅导。
6.小组汇报(可以让学生演示操作过 程,从而得出磁铁两端吸的铁粉比较多,说明磁铁两端
吸力比较大。),并把磁铁和铁粉放回收纳盒中。
7.总结:(投影出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我们发现:磁铁上有的地方磁力大,有的地方
磁 力小。而磁铁上磁力最大的部分叫作磁极。(投影出示并板书:磁极)
(二)探究磁极的方向
1.刚才大家通过玩磁铁,发现磁铁两端吸力大。科学家把这两端称为磁极,并且分别叫南极
和北极, 大家猜一猜,科学家为什么这样命名?有什么根据吗?(学生猜测:条形磁铁静止
时总是一端指向南,一 端指向北。)
2.我们怎样验证磁铁静止时的两极总是一端指向南,一端指向北呢?(学生思考回答验 证方
法,正确的方法予以肯定。)
3.想不想验证一下你的猜测呢?(出示带有小磁针的旋转 支架)那我们先来确认一下教室的
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并提出实验注意事项:(1)先要把其它磁铁放在 较远处,避免影响测试
结果;(2)轻触一下让磁针使其转动即可;(3)至少要做三次;(4)每次静 止后要及时记录
磁针指向。(投影出示)

- 23



4.学生动手验证,完成后把磁铁放回原处。
5.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6.总结: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同学们发现静止后的磁铁两端分别 指向南、北方向,其中,
指向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投影出示并板书:
南极“S”,北极“N”)
(三)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磁 铁可以吸含铁或镍的物体,那磁铁相互之间能否吸引呢?下面我们做个游戏:磁铁对对
碰。如果我们把两 根磁铁相互靠近,会有发生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你觉得可能怎样靠
近?(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出五 种方法。见实验记录单。并说明记录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并做记录,根据记录你有什么发现?
3.汇报结果,得出结论。并把磁铁放回收纳盒内。
4.总结:当同极靠近时,会相互排斥; 不同极靠近时,会相互吸引。即:同极相斥,异极相
吸。(投影出示并板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 br>5.确定磁铁南、北极实验。请大家用已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在未标注的磁铁上标出南、北极。
你 是怎么做的?(教师演示实验。)
三、磁性的应用,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同学们,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我们的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 “磁
极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原理来设计制造的。下面请看视频,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四、总结全课及拓展
这节课我们通过玩磁铁,了解关于磁铁的哪些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课题:磁铁的两极。)。
拓展提问:如果把磁铁折断,折断后的磁铁还有两极吗?回家可以试试。

【板书设计】



- 24



6.自制指南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第6课《自制指南针》是在学生学习
了《磁铁 的吸力》《磁铁的两极》,知道了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知道磁铁有两极,分别是南
极和北极,磁铁能指 示方向,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等知识后,学习磁铁可
以磁化铁制品,并用磁化的钢针制 成指南针。这部分教材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领域,
能量部分的内容。通过学习使用指南针、自制 指南针的内容达到“知道指南针中的磁针是磁
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的课标要求。又因为本课教材涉及 内容较多,先要学习规范的使用
指南针的方法;再利用磁铁可以磁化钢针的性质,结合指南针用法和特点 ,利用水浮方法自
制一个指南针;最后在学生顺利制作了指南针之后,再借助自己制作的指南针,辨别校 园里
方向。教材安排了层次鲜明,内容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和动手制作活动,更加适合二年级孩
子玩中学的特点。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熟悉了科学课的 探究模式,而且孩子们比较
喜欢游戏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充满了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然而,学生在 问题研究过程
不能持续完整的完成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自己动手实践,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还是需
要老师指导帮助下完成学习。因此,在《玩磁铁》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自制指南针》的教
学设 计,就既要有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也要有教师带领学习制作方法,指导操作细节。只有
教师考虑到学生现 有的科学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更好的完成动手动脑学习
科学的最终目标。
【教学目标】
1.观察指南针的结构,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2.能自制指南针,会使用自制指南针辨别方向。
3.了解指南针的应用,知道用现代网络定位系统辨别方向的新方法。
【教学重点】
自制指南针。
【教学难点】
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教学准备】

- 25



教师材料:指南针,条形大磁铁,钢针,自制成功的指南针,标有方向的粘贴,相关的视频
资料。 学生材料:指南针,条形大磁铁,钢针,软木塞,指针形铝箔纸,蓝色记号笔,水盆,小块
贴纸。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谈 话: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在科学课上学会了不少本事,今天我们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
做一次科学大闯关 游戏,好不好?有信心通过每一关吗?
2.闯关游戏第一关,看视频,识仪器。
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看看你发现视频里介绍的是什么?
生:指南针
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自制指南针。学习自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指南针。
[设计 意图: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引出要学习的主题,学生愿意参与这种活动,参与科学学
习的积极性更高。]
二、认识指南针,学习制作指南针
(一)闯关游戏第二关,辩方法,用仪器(学习使用指南针)
1.谈话:看过视频,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生:指南针可以指示方向。
师:我们的第二关就是要用指南针找到方向。指南针中可以帮着我 们指示方向的是磁针和方
位盘两部分。
2.小组观察:为了更好的使用指南针,我们先要观察 指南针这两部分,看看它们有什么特?
边观察边思考,要怎样使用才能指示方向呢?
3.汇报发现:(磁针和方位盘的特点。学生提出大概的使用方法。)
4.教师总结,利用多媒体展示: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水平放置指南针,让磁针自由转动 < br>待磁针静止后,轻轻转动方位盘,使方位盘上的南与磁针红色的部分重合。(根据材料中磁针
红色 部分指南还是指北来确定这一步。本节教学中,指南针的磁针红色部分指南。)
根据方位盘上的方向确定周围的方向。
5.师:这几步方法,操作的关键是哪一步?谁能演示一下。

- 26



生:演示方位盘上的南与磁针红色部分重合。
师:我们做到同学演示这样就可以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了。
6.学生活动:下面让我们利用指南针,找一找教室里的南方,东方和西方。
[设计意图:通 过看视频知道指南针的磁针就是磁铁,指南针能指示方向,就是运用了磁铁
能指示南北的性质。通过实际 操作,学会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二)闯关游戏第三关,找规律,做仪器(自制指南针)
1.谈话: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方法,下一关我们也要学着制作一个指南针,你们能够完成吗?
2.观察汇报:老师自制了一套指南针,通过观察,你能发现自制指南针需要怎样做?
生:需要有水,需要磁针,需要自由转动等等。
3.师:就像大家说的那样,我们可以这样按照四步自制指南针:磁化、水浮、涂蓝、。
多媒体出示:学生阅读自制指南针的方法
4.谈话:在自制指南针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生:第一步,用磁铁在一根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摩擦二三十次。
第二步,把磁化后的钢针放在木塞上,再把木塞放到盛水的盆里。
第三步,待静止后,观察钢针所指的方向,把它指南的一端涂上蓝色。
第四步,按顺时针方向在水盆边沿标出“东、南、西、北”。
5.逐步分析制作中注意什么?
师:第一步关键是什么?生:沿一个方向摩擦钢针。
学生演示:磁化指南针的方法,
师:第二步老师自制指南针与所制作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可以用铝箔,也可以用软木塞。
师:第三步可以和第二步调换顺序吗?
生:不可以。
师:标清方向时,怎样才是顺时针?
生:演示顺时针方向。
6.小组分工讨论:为了我们小组内完成任务更快,合作更有效,老师建议每个小组成员安排
了一项任 务。组长参考这些任务,安排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7.学生分组自制指南针。
8.展示自制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研讨,使学生了解自制指南针的步骤。通过实际 操作,使学生学会磁
化钢针和使磁化的钢针能自由转动的方法,会自制指南针。]

- 27



(三)闯关游戏第四关,实践中,得收获(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1.谈话:刚刚我们顺利闯过了三关,让我一起去闯第四关。
在我们校园里,你能利用自制的指南针找到校园里的三个典型建筑的方向吗?
2.能说一说你想怎样利用自制指南针找方向吗?
生:(1)选择一个平坦的地方,把指南针装置放好。
(2)让磁针转动,停下后,让“南”字对准磁针蓝色的一端。
(3)指出你周围的方向。
3.学生分组到操场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
4.汇报活动情况。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应用。
闯关游戏第五关,看历史,展未来(观看录像)
1.我们已经知道 了指南针是如何发展的,现在除了使用指南针指示方向还可以利用什么帮助
我们辨别方向?观看几个小视 频,从中你又知道了哪些确定方向的方法?
生:可以利用手表和太阳确定方向,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卫星定位系统确定方向。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材料、看视频等方式,体验人们运用科学技术能力越来越强,可以更
好的改善生活。激起孩子自 己试着改进自制指南针的想法]
2.谈话:今天,我们闯关游戏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 活中,始终带着这样的
学习热情,对待科学学习,相信持之以恒的学习,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6.自制指南针
指南针:指针、方位盘
自制方法:磁化,水浮,涂蓝,标方位

【课后反思】
《自制指南针》一 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玩磁铁》单元的最后一课。这一课将工程
技术的有关内容融入教学活动设计, 在组织儿童认识指南针组成部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自

- 28



制指南针以及用自制的指南针辨别方向,力求实现学与用的统一。
本课围绕“指南针”这个主 题,以“自制指南针”为核心,从了解、自制、试用、阅读
四个方面展开活动。活动一,观察了解指南针 的结构,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活动二, 分
四个步骤介绍一种自制指南针的方法(水浮法),指导学 生用此方法进行制作。此活动紧接活
动一中的“观察指南针”,其本质是模拟制作旅游指南针。活动三, 介绍怎样使用自制的水浮
法指南针,指导学生用刚刚自制成功的指南针辨别方向。活动四,简介指南针与 现代网络定
位系统的应用,以拓宽学生视野。
在理解了本课大致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充分准备了教学材料之后。我设计了
层层相扣的闯关式的教学流程,希望学生能在充满乐趣的闯关游戏 形式下,通过教师指导,
自身模仿学会使用指南针,自制指南针,利用自制指南针确定方向。本课教学中 ,反复的修
改和钻研之后,我收获了很多。
一、变老师演示为学生演示,体现“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教 学本课内容的时候,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指南针这样有专
门用途的工具了解比较 少,所以无论是介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还是自制指南针的关键难点,
我都采用了演示的方法,希望孩子 能通过教师的演示最终能模仿学会这些比较有难度的操作。
可是,实验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有的孩子 已经学会,有的孩子还是不会。试讲之后,我
了解了孩子情况,会操作的孩子有的课前接触过指南针,不 会操作的孩子是课上老师演示时
没能集中注意力,及时理解和学会操作方法的。这样,我发现老师演示的 效果并不是最佳的。
我突发奇想,如果由孩子来操作这样的演示,其他孩子监督操作的正确与否,能不能 起到更
好的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呢?
于是再次的课堂教学,我采取了学生操作演示,剩余孩子观 察监督。结果,孩子演示的
很成功,也更多的孩子在使用指南针方法上掌握更扎实。
二、有条理的指导和分工安排,取代学生一步一步机械模仿
在本课的自制指南针环节,由于每 一步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操作,并且具有一定操作
难度。开始设计教学内容时,设计为教师一步一步指 导,学生一步步跟着学习。这样的指导
和演示,学生确实学会了制作指南针,但是,孩子们对自制指南针 的步骤没有建立起一个系
统的框架,只是停留在老师做,我也做。最终对孩子自己思考理解的能力,归纳 总结的能力,
创新设计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没有起到适当的作用。因此,我思考,可以改进教师的指导,
让我的指导可以发展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并且让孩子对制作指南针的认识提升到系统化的全
面认 识。再次教学,我改进为:整体观察制作好的指南针,分析可能需要怎样做?然后,老
师讲解大致的自制 方法:磁化、水浮、涂蓝、贴方向。再出示规范自制步骤,整体了解方法,

- 29



之后分步骤指导,每一步需要注意什么。再联系最开始的 大致四步,由学生小组合作分工,
每位同学选择一项操作内容进行自制。这样学生既能每个人都了解到需 要怎样做指南针,又
可以有选择的进行重点操作。
三、改进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1.变材料单一为多种材料,让学生自主选 择,提升参与度。自制指南针的材料包括条
形大磁铁、钢针、软木塞、、蓝色记号笔、水盆、小块贴纸。 希望在学生自制指南针时能通过
水浮使磁针自由旋转,明确磁针始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的效果。经过几次 试讲,我发现,其
实学生把磁化的钢针放在软木塞上再水浮的过程有时会失误,掉落,而钢针很细小,涂 蓝色
的部分不明显,如果能把水浮物品和磁针组合在一起,方便放入水中而不掉落,是不是更好。
实验了几次之后,我发现,铝箔纸的防水性好,可以浮在水面。还可以裁成旅游指南针的磁
针形状,涂 色时,涂在铝箔纸上看起来更清晰。于是,我改进实验材料,自制了铝箔纸浮起
磁针的指南针。在指导学 生自制指南针时,又提供了用软木塞浮起磁针的指南针做法。在分
组操作材料中,为学生自制指南针准备 了两套材料,可以选择材料来做实验在这样的比较宽
松的氛围,在教师条理清楚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 的积极性被调到起来,还能在之后的合
作分工中,显示出自己选择的进行自制的创新意识。材料结构层次 对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起
到了促进作用。
2.安全性的改进,
自制指南针的材料, 因为条件限制,需要用到钢针和水。说到钢针好处是易于收集,方
便磁化,磁化后退磁时间长于铁丝。可 是,也有自身的缺陷,比如有危险。使用时要注意不
要伤人。试讲过程虽然极其强调安全,可是真的有孩 子因为实验操作失误,扎伤了手。这就
让我有些担心,如果二年级的小孩子安全教育不能防止孩子失误, 可否教师改进一下材料避
免这种伤害。于是我用钳子,把上课要使用的钢针针尖去掉,这回,钢针没有安 全隐患了。
钢针又有些短了,不方便磁化。于是,我又找到比较长的钢针,再去掉针尖,这回实验顺利< br>了,学生也安全了。
再说实验中需要水浮磁针,自制指南针,水本来没什么安全问题。可是因为 东北的冬天
试讲时,学生端着比较浅的水盆出去,水难免的洒出来,结果不仅有的组,因为水浅,出了< br>问题,不能测量,而且洒在地上的水迅速结冰,结果孩子脚下打滑,安全有影响。于是,我
选择了 带有盖子的塑料盒子,虽然,看起来面积小了,但是,因为装入水深度更好,又有盖
子遮挡,水都不易洒 出。最终克服了冬季试讲,自制水浮式指南针容易结冰的问题。
一节科学课包含许多细节的思考和改进 ,一节成功的科学课,也要反复用心体验。虽然
面对一节课中有三次学生实验活动的操作我还是在设计上 用心改进的。但是对于长时间没有

- 30



接触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科学教师,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适应低年级 孩子的思维特
点;如何避免孩子年龄小对一件相对专业的工具的使用的规范方法,如何对自制指南针的指
导起到引领而不止是示范,希望学生是带着思考去操作而不是无意识的模仿。这些教学中的
细节 和改进我还是存在疑问科学课堂是否这样做能面向全体,成为人人都能学的科学?是否
做到了引领学生学 习“四位一体”的科学,我的课堂教学能否达到全面体现科学知识、科学
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四个 层面的统一?对孩子的科学学习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我还
在继续努力,希望有机会在教学中实现科学人 的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梦想。

《自制指南针》 实验记录单
实验一:用指南针找方向
利用指南针找到红色的部分和南重合后,我发现:
教室里,黑板在( )方,窗户在( )方。
实验二:自制指南针
自 制指南针方法:先磁化钢针;再把磁针放在木塞上,水浮木塞,记住指向南
的一端;把指南的一端涂成蓝 色;先贴方位( ),再按照顺时针方向贴贴西
北东。
实验三:利用自制的指南针在校园里寻找方向。


体育馆在( )方,






- 31



鱼跃龙门石在( )方。 空中连廊在( )方,
7 栽小葱

【教学目标】
1.知道小葱的生长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2.能观察并描述不同环境中小葱的生长变化。
3.知道如何满足其他植物的需求。
【教学重点】
发现小葱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照料好小葱。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小葱,黑纸袋,水杯,土壤,水,量筒、小葱生长图、信封。
学生材料:量筒、食用油、水、油壶、记号笔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宝 宝,就是它,小葱宝宝。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才能照料好小葱宝宝。
二、研究小葱生长需求
1.比较小葱的生长情况并猜想原因
(1)提问:你觉得要如何照顾小葱宝宝呢?
(2)谈话:老师在10天前也试着照顾了一些小葱宝宝。那么老师是怎么照顾它们的呢?
PPT出图第一天的小葱图,学生观察、阐述其不同的生长环境。
(3)提问:5天后,这些小葱宝宝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取出信封里的小葱生长图,
组内观察、比较并讨论 汇报
(4)猜想:10天以后,小葱又会怎么样呢?
学生猜测并说说猜想的理由。
学生取出信封里的小葱生长图,组内观察、比较并讨论 汇报。

- 32



(5)小结:要让小葱宝宝长得好,你要给它提供些什么?
2.观察并记录小葱一天的“喝”水量。
(1)提问:在这四棵小葱当中,谁长得最好?为什么它会长的最好?
(2)提问:小葱每一 天都在吸收着土壤里的水分。那么小葱每天到底要喝多少水呢?我们怎
样才能知道小葱每天要喝多少水?
(3)阅读课本P23小葱喝水装置操作图 交流并讨论注意点。
(4)学生实践操作
三、照料植物
1.交流照料盆栽植物的方法及其原因。
(1)提问:为什么要把小葱放在窗台上?其他的植物是不是也都需要放在窗台上?
(2)提问:我们在照料这些植物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光照情况,我们还需要考虑什么?
学生 选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小组讨论、汇报。相机展示:温度,对植物来说也很重要。植
物的存活、还有生 长都需要适宜的温度。板书:温度
(3)小结:不同的植物,它们的生长有不同的需求的。只有满足 了它们的生长需求才能让它
们长得好。也就是说无论是土壤、水分、光、还是温度都要适宜。板书:适宜 。
2.概括植物的需求,揭示出土壤对植物所起的作用
(1)过渡:小葱和这些盆栽植物 是在人们的精心照料下,慢慢长大的。那么,那些生长在大
自然的植物,又是谁在照料它们呢?
(2)提问:太阳除了提供光以外,还能提供什么?
它们每天喝的水从哪里来? 土壤里的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土壤里除了有水分以外,还有什
么?
(3)小结:土壤给植 物们提供水分和养料,太阳给植物提供光和适宜的温度,大自然中的植
物就这样沐浴着阳光,吸收土壤中 的水分和养料,从而一天天的茁壮成长了。
四、总结拓展
1.提问:植物们要生长都需要什么?
2.拓展:课后,就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栽小葱, 并好好的照料它,还可以做做记录,一
周以后一起来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栽小葱的,又是怎么照料它的,每 一天你都有什么发现。




- 33



8.养蚂蚁
【教材分析】
本课是《 土壤与生命》单元的第二课,以蚂蚁这一小动物为载体,通过研究来发现动物
与土壤的关系。针对小学生 研究蚂蚁的特点,从寻找观察蚂蚁、制作巢穴饲养蚂蚁、深度观
察与交流三个环节展开教学。第一个环节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交流学生在寻找蚂蚁的过程中
所进行的初步的观察和发现,这一环节既包含了学生找 和捉蚂蚁的方法,也可以初步发现蚂
蚁的生活场所和喜欢的食物,还能在观察、比较中产生对蚂蚁的认知 上的冲突,为下一环节
的养蚂蚁做好铺垫。第二个环节,指导学生亲自养一养蚂蚁,教材介绍了一种饲养 蚂蚁的方
法,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养蚂蚁过程,仔细观察蚂蚁的生活,才能有感而发,交流蚂蚁的特征及其生活习性。第三个环节,以图片与实物展示蚂蚁巢穴的构造,让学生了解蚂蚁与土壤
的关系, 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养蚂蚁,以及开展观察和研究活动的意义。
【学情分析】
土壤中的 蚂蚁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土壤里的小动物,但是却没对蚂蚁有一个很深
的了解,也不能明白到土壤 对蚂蚁的重要。本课通过对蚂蚁在土壤中的活动进行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简单描述蚂蚁外部主要特征。
2.知道土壤与小动物之间的关系。
科学探究:
1.能利用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蚂蚁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2.观察并描述蚂蚁的生活环境,知道蚂蚁的生存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小动物以及小动物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能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一个养蚂蚁的装置并动手养蚂蚁。
2.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知道生命与土壤环境是紧密相连的。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蚂蚁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
养好蚂蚁。

- 34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 < br>学生材料:透明小瓶子、饼干、果皮、盘子、小土铲、黑纸、小碟、土壤、水、放大镜、面
包屑、 视频资料、记录纸。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总结活动情况,引发并提出研究问题
(课前布置任务:寻找并观察蚂蚁)
1.交流:上一节课,我们围绕“蚂蚁”展开了交流和讨论,老师发现大家对蚂蚁很感兴趣,
提出了许多 想要研究的问题,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归纳、整理了一张观察蚂蚁的记录
单,每个小组也对蚂蚁进 行了观察,并做好了记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PPT出示,组织学生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下面请每个小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你们可以按照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 我们给它取
名叫 ,它长着 ,它们正从 走到 ,它们正在搬
运 。 我们还发现: 。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提前去寻找观察蚂蚁能让学生对蚂蚁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初步激发起
学生观察蚂蚁的热情。同时,利用文字、图画的方式记录观察所得,也是对学生前概念的了
解,为后继 的教学提供依据。]
3.通过寻找和观察活动,同学们对蚂蚁已经有了一定的发现和了解。老师将每个 小组的发现
按照不同的方面进行了一下汇总。
(1)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蚂蚁的样子”(PP T出示),看了同学们画的蚂蚁,你有什么想说的,
或者有什么疑问吗?围绕2个问题展开:
①有什么共同点:都分为3个部分,有一对触角,有一对大钳子(简笔画出样子,贴出:触
角)
②有什么不同点:脚的数量不同,脚长的位置不同。(板书:有几只脚?长在哪里?)
(2)出示PPT:蚂蚁走过哪些地方?蚂蚁都搬了些什么呢? 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然后集体汇报。讨论问题:蚂蚁爬向了哪里?(树洞、石缝、土里……)哪儿会是蚂蚁的家
吗?蚂蚁的 家什么样?(板书:蚂蚁的家什么样?)蚂蚁可一点都不挑食,它几乎什么都吃。
那它更喜欢吃什么呢? (板书)
(3)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有什么新发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对于这些新发 现,
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的?(教师根据学生提问情况,归纳、板书问题)

- 35



4.小结:通过进一步的归类、比较、分析,同学们对蚂 蚁又产生了好多新的问题,你们想找
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从养蚂蚁开始,通过边养边观察的 方法来要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归类、比较、分析,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在前期观察活动中的发现 ,发现很多
的不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观察的兴致,同时也为再次观察指明了方向,也为养蚂蚁这一环< br>节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二、根据蚂蚁的生活习性,设计制作饲养装置
1.那么,蚂蚁该怎么养呢?请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在小组内先一起商量一下。
(1)养在哪里?(2)怎么防止它跑出来?(3)怎么让他很好的存活下来?
2.交流。
3.小结:同学们想了很多饲养蚂蚁的方法,老师这儿也有一种养蚂蚁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
看 一看,是怎么养的。(PPT出示养蚂蚁的方法)
4.看懂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追问重点问题 :(1)为什么要套黑纸筒?(2)盘子里
为什么要装水?(3)倒扣小碟又是为了什么?
5.往瓶内导入少许果皮、饼干屑等食物。
其实在这儿,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的研究,可以研 究什么?(蚂蚁更喜欢吃什么?)怎么研
究?准备怎么做?
6.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养蚂蚁的装置。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来做一个养蚂蚁的装置。 安静、有序、率先完成的小组将会得
到一份神秘的奖品。
7.学生制作完,简单交流: < br>(1)把你们做的养蚂蚁装置举起来展示一下(土装得少的点评一下,让其改进)(2)在制作
过 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行设计、制作蚂蚁装置的过程中,了解了蚂蚁的一些 生活习性,同时也
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可以研究的问题。]
三、选择可研究的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活动
1.同学们完成的都很棒,都将领取到一份神秘的 奖品。(养了几天的蚂蚁,可以看到初步的
蚂蚁巢穴)
2.在今天的课上,利用这养了几天的 蚂蚁,你们认为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呢?(生对照板书回
答)
3.今天,我们每个小组可以重点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观察研究。
4.我们还可以通过这养了 几天的蚂蚁,看一看瓶内的情况,与你们现在的一样吗?哪儿不一
样?我们可以在记录纸上写一写、画一 画。(随奖品一起分发记录单)

- 36



5.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6.交流:
(1)完善蚂蚁的样子。
(2)蚂蚁在里面挖土,土里面纵横交错有很多通道。……
[设计意图:利用养了几天的蚂蚁装置,让学生进一步的进行精准观察,使学生的观察更深入,
更有效 。同时,学生通过养了几天的蚂蚁装置更能体会到蚂蚁和土壤的关系,更能体会到蚂
蚁巢穴的神奇。]
四、阅读资料(视频),拓展解决问题的方法
1.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发现蚂蚁的样子是这样的(指着板书蚂蚁图)。
2.在刚才的交 流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对蚂蚁的家非常感兴趣,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这就是——
蚂蚁的家,这是从哪儿来的 呢?是老师通过找资料的方法来获得的。
3.你看,我们提出的这么多的问题,有些可以通过观察、实 验来解决,还有一些就可以通过
查阅资料、咨询研究蚂蚁的专家来解决。课后,请同学们一起来养蚂蚁, 利用今天课上所学
到的各种方法,进一步去观察、研究蚂蚁,去提出和解决关于蚂蚁的其他问题,去发现 蚂蚁
的更多的秘密和信息。半个月后,我们再一起来交流养蚂蚁的经验和新发现。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研究蚂蚁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其他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也能有
效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去 解决问题。]












- 37



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土壤里有许多小动物。
2.了解蚯蚓等部分小动物有避光性,所以适应土中生活。
能力目标:
1.能用文字、图画简单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土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寻找土壤小动物。
【教学难点】
利用自制“土壤动物漏斗分离器”发现土壤小动物的趋光避光特性。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视频。
学生材料:小铲子、放大镜、笔、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土壤中,它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 师:
小朋友们,能猜出这条谜语吧? (学生猜)对,是蚯蚓。(板书:蚯蚓)
2.师:蚯蚓 的身体细细长长像条龙,生活在地下土壤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土壤中还有那
些小动物吗?生:蚂蚁皮 球虫……
3.师:在我们脚下的土壤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也是生物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
重要成员,今天,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土壤里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吗?(板书:寻
找土 壤里的小动物)生:愿意
二、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
1.师:今天老师给每一组的小朋友都带来了土壤,想请大家来找一找,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

- 38



动物?不过,先别急,小朋友们先来想一想活动的时候要 注意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小
组讨论后汇报。生:安静、卫生。生:认真观察
2.师:很 有道理,为了让小朋友观察地更细致,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小木棒,等会请你们
(出示PPT:将材料 袋打开,用小木棒轻轻翻动)
3.师:不过小朋友可能不知道土壤里的小动物有些可是非常小的,你们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清
楚地观察到小动物的样子吗?生:用放大镜
4.师:好办法,今天老师给 小朋友也准备了放大镜,我们一起来用放大镜好好观察!(出示
ppt: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刚刚小朋友 们考虑得都很周到,老师这儿还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
张记录单,等会把你们的发现填在记录单上。(出 示记录单)
5.师:请小朋友们(出示ppt:及时记录下寻找到的小动物的名称、体型及数量。(名 称不知
的可不填))
6.最后提醒同学们,(出示ppt:保持桌面清洁)(友情提醒:不要 伤害到小动物哦~)生领取
材料袋,开始观察。 生汇报结果。蚯蚓、蚂蚁、蜗牛……


三、进一步寻找土壤中的小动物
1.师:小朋友可真棒,利用放大镜在土壤里找到 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还认真记录下来了,其
实徐老师在上课前也已经偷偷观察过了,你们的土壤里还有很 多这样的小动物呢,只是还没
发现。徐老师这儿还有更好得一种方法,想知道吗?生:想
2.师: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出示装置图)
等会我们就利用这样的装置来寻找更多的小动物!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装置都有哪些东西
啊?生:灯泡
3.师:是的,一盏大灯泡。再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发现啊?

- 39



生:一个黑色的杯子。
4.师:对的,里里外外都是黑色的,还有什么发现?生:一个白色的盘子
5.师:我们来仔 细看一下(出示细节图),这其实是一个漏斗,观察一下,和平时见到的有
什么不一样?生:纸做的。
6.师:对的,材质不同,还有吗?生:底下有个洞。
7.师:观察的都很仔细,那灯泡,漏 斗、杯子都有什么用呢?(出示装置组合图)怎么利用
这个装置来寻找更多的小动物呢?接下来,请同学 们跟着徐老师来学习一下吧~(观看视频)
8.师:会用了吗?生:会了

9.师: 等下就请你们用这个装置去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小动物?是不是有更多
的发现?生领取材料 开始实验。
四、发现更多土壤小动物
1.师:时间差不多了,小朋友们取下眼睛,也可以打开纸漏斗,看看杯中,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有小动物爬出来了,有的小动物钻到了底下。
2.师:猜猜看为什么会这样啊?
生:有的小动物喜欢黑黑的,有的小动物喜欢亮亮的环境。
3.师:是的,这其实就是因为有 些小动物属于趋光性,有些属于避光性,所以看到明亮的环
境,避光性的小动物就爬走或是钻到底下了。
4.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之前观察时候只有几只蚂蚁,刚刚发现了好多。生:我们之前观察时候没有看到这

- 40



种虫子,现在发现到了。
5.师:看来用了这 个装置还能帮助我们寻找到更多种类更多数量的小动物呢,是不是?生:
是的。
6.师:不过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看不见的土壤里面其实还住着许许多多的土壤
小动物,下面我们来看一 段视频(观看土壤小动物视频) 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生各抒
己见。
7.师:那今天的课结束后,你们觉得怎么处理这些土壤和小动物?生:放回大自然
8.师: 是的,这些动物其实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实验结束后,我们
就把他们送回到它们 自己的家园,好吗?
10.认识工具

【教材分析】
本课从认识、尝试 、了解、分析四个环境展开教学内容。第一个环节,组织学生认识工
具箱里的常见工具,交流对工具的作 用有什么认证。第二个环节,明确任务,完成一系列使
用工具的活动:在木块上测量规定的长度并做记号 ;钉钉子、拔钉子;剪断铁丝、连接铁丝,
让学生学会使用三角尺(或直尺)、羊角锤、尖嘴钳。第三个 环节,阅读锤子的发展史,锤子
的发展也是劳动工具的发展,认识到劳动工具是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它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四个环节,引导分析不同材质锤子的作用和特点。教材采用图文 结合
的形式,呈现了三个使用不同锤子的场景,让学生将锤子的用途与制作锤子的材料联系起来
进行思考,让学生认识同一种工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教学目标】
1.认识工具箱里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等。
3.认识到同一种工具月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教学重点】
认识工具箱里的场景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难点】
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工具箱。

- 41



学生材料:小工具箱、木板、有凹槽的木板、铁钉、铁丝 、工具卡片、记录单、尖嘴钳、钢
卷尺、羊角锤。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工具。
二、认识工具,了解作用
(一)认识工具
1.打开工具箱,你认识哪些常见的工具?说说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2.老虎钳、羊角锤、扳手、螺丝刀、钢卷尺。
3.播放《认识工具》视频,说说你还知道了哪些工具?
(二)使用工具
1.你会使用工具吗?
2.播放《使用工具》视频,说说视频里介绍了几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3.完成活动手册10页,为了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
4.选取2组汇报展示。
三、用合适的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务
1.刚刚认识了一些工具。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工具来完成任务。
2.在木块上量出10厘米的 长度,做上记号。(1)这个任务需要哪些工具?(
需要注意什么?(3)各种活动、汇报。
3.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拔出来。
(1)需要哪些工具?
(2)使用工具时需要注意什么?
(3)各组活动、汇报。
4.夹断铁丝,连接铁丝。
(1)需要哪些工具?
(2)使用工具时需要注意什么?
(3)各组活动、汇报。
四、了解锤子的发展史
1.锤子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资料,说说锤子的发展过程。

- 42
2)使用工具时



2.学生阅读资料,汇报发现。
3.说说他们分别用的是什么锤子?为什么?
4.说说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认识工 具》是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的第一课。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认识工具、使用工
具和科学阅读,展开实验教 学,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注重对实验
活动开展的实验教学指导,让低学段的学 生能够有序、有效地认识各种工具,并能够自主选
择合适的工具完成不同的任务。
注重对学 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活动动手操作的机会,展示小
组的成果,以“比一比哪只 蜗牛爬得高”的形象评价,激励每组学生有效合作,有序探究,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 43



11.拧螺丝

【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本单元由三课组成,《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这一
单元是对机械 的启蒙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 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从而意识到工具的发明制造给
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学生对工具既 熟悉又陌生,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真正感受到工具
的作用,获得经验层面的积累。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 还不强,
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
来关注学 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动手操作等活动。学
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螺 丝,有的学生也有拧螺丝的经验,但是学生对螺丝的认识很片面,需
要教师带领孩子从各个角度来认识螺 丝,并正确使用螺丝刀拧螺丝,放手让孩子自己完成板
凳的制作。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螺丝钉的分类,知道螺丝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2.学生拧螺丝之前,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螺丝刀。
3.学生能正确的使用螺丝刀拧螺丝,完成小板凳的制作。
4.通过视频了解其他种类的螺丝 以及拧螺丝的工具,了解工具的多样性,意识到工具的多样
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重点】
对螺丝钉的分类,知道螺丝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能正确的使用螺丝刀拧螺丝,完成小板凳的制作。
【教学难点】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视频、PPT。
学生材料:不同类型的螺丝、螺丝刀、小板凳的部件。

- 44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了解螺丝
1.师:我有一位好朋友,他是一名修 理工,名字叫阿曼,今天阿曼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起
来看看。
师:原来是搅拌机坏了,阿曼 想要修好这个搅拌机,首先要打开这个机器,想要打开机器阿
曼是怎么做的?(生:拧掉螺丝,打开机器 )打开机器万能阿曼一定能找出问题,修理好搅
拌机。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螺丝吗?在哪里见过螺丝?
2.学生讨论交流。
3.在生活中,螺丝是随处可见的,大家觉得螺丝的用处是什么呢?(学 生回答)螺丝和钉子
又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
4.师介绍:螺丝利用螺纹可以轻松的进 入物体,相较于钉子,它更省力也更安全,同时螺丝
也比钉子更便于拆卸,所以生活中螺丝的应用更广泛 。
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螺丝,了解螺丝,使用螺丝,体验一下修理工的工作。
[设计意图: 通过动画的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螺丝,利用已有的
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螺丝的 作用以及螺丝与钉子的区别]
二、螺丝分类
1.师:在你们的工具篮里,有好多好多的螺丝 ,螺丝这样混乱的摆着,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生:将螺丝分类)请你仔细观察 这些螺丝,它们可以按照什么标准
进行分类呢?
2.学生讨论交流分类方法。
3.刚才大家都想出了很多分类的方法,下面,小小修理工们来动手分分看吧。
学生动手把螺丝分分类,小组进行实物投影展示。
4.刚才大家按照螺丝的长度、螺丝帽的形 状、螺丝的底部形状等等来给螺丝分类,在生活中
还有很多种类的螺丝,所以分类方式也有很多,同学们 以后可以继续去研究。(要求学生将桌
面整理干净。)
[设计意图:生活中螺丝的种类很多, 所以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筛选,学
生在分类方法上可以多样化,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螺 丝。]
三、制作小板凳
1.师:大家分类工作做的很棒,修理工叔叔要给我们一个真正的挑战。(出示PPT)你们愿

- 45



意接受这个挑战吗?
2.师:想要完成小板凳 的制作,需要哪些材料?(木材和螺丝)只有这些木材和螺丝你能完
成制作吗?还需要什么工具来操作? (螺丝刀)
3.师:我这里有两种螺丝刀,请你观察一下我们要用的螺丝,你认为该选择哪一个螺丝刀 呢?
你是根据什么进行选择的?(螺丝帽的形状)
4.师: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制作小板凳,想要成功,还得先来学习一下。
5.现在工具交到你们手上了,但是老师还要提出一些要求。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学生小组操作。
6.学生制作完成后,小组汇报展示作品,说说使用螺丝刀的感受,以及本小 组在制作过程中
的优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用螺丝刀拧螺丝是 比较容易操作的。以他们现有的水平是有能
力在团队的合作下完成小板凳的制作。但是板凳的四条腿的位 置不太好确定,所以制作示范
视频,让学生掌握搭建顺序,帮助学生完成操作。最后的反馈时,剖析操作 过程中的得与失,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螺丝及拧螺丝工具的多样性
1.除了刚才大家使用的螺丝外,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螺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介绍不同类型螺丝。
3.对于不同类型的螺丝,要使用不同的拧螺丝的工具,他们都有自己的好搭档。
4.出示不同类型的拧螺丝工具,并播放相应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见到更多类型的拧螺丝工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五、小结
从使用费力的螺丝刀,到轻松完成工作的电动工具,是科学进步的体现,希望大家不仅
能学会使 用螺丝刀,还能学会使用更多的工具,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板书设计】
11

拧螺丝
螺丝的分类 制作小板凳



- 46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 打开工具箱
11.拧螺丝
实验一:螺丝分类














实验二:制作小板凳


小板凳的制作过程



我们小组的优点和缺点




- 47



12.做个小温室

【教学目标】
1.认识温室并了解温室的作用。
2.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
3.在做小温室的活动中体会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4.认识到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
【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小温室。
【教学难点】
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小温室,并绘出简单设计图。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竹签、热 熔胶枪(泡泡泥)、剪刀、双面胶、硬纸条、透明塑料薄膜、橡皮筋、铁
丝、钳子...
学生材料:以上材料自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感受需求
1.提问:为什么要将植物长在大棚里呢? 指出:温室的概念、作用。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小温室(板题)。
二、选择材料,设计制作
1.了解温室的组成:
仔细观察温室,它们有几个部分组成的。
2.选择材料、工具。
提问:我们要做小温室需要哪些材料呢?材料有了,还需要什么工具帮忙?
3.设计形状。
(1)问:材料有了,你们想做个什么形状的温室?
(2)做温室了,首先要做什么呢?
4.引导制作。

- 48



需要几根小棒做支架?
如果做个三角形的支架,需要几根小棒? 分小组制作。
5.发现问题
有办法让温室自己站住吗?用模型设计方案。 交流,改进方案。
选择一种连接方法,按照设计,四个人合作,做个小温室。 评选心中的最佳温室。
6.贴膜
怎样贴膜?贴哪些面?
三、利用温室,实验对比
植物放在温室里,生长会不一样吗?猜一猜。 怎么实验?
四、小结全课,拓展延伸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怎样将温室做得更大?又要选择那些材料?需要那些工具?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 最后一个单元《专项学习》部分的内容,本单元要让学生
认识的科学家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沈括,他善于质 疑、不盲从,著有著名的著作《梦溪笔谈》。
他的精神为后人传颂,更值得二年级学生学习。接下来引导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科学探
究”的一般流程,在“养蚂蚁”拓展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 题”、“寻找证据”、
“分享交流”,在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分享交流经验、学会质疑。
【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它们想象力丰富、性格活泼,对身边的事物充 满了好
奇,有着浓厚的求知欲。但是他们的认知还处在感知运算阶段,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发展到
相应水平。因此,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做好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
引导下提出 问题、找到证据、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体验沈括的研究过程,认识到 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质疑、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求
真知;
2.通过提问、预测、大胆猜想,激发好奇心;

- 49



3.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4.能够根据研究的问题做出假设,并找到证据得出结论;
5.通过交流分享,能够对别人的 论述提出质疑,同时能够对自己的论述进行简单的反思与再
改进。
【教学重点】
像沈括那样研究问题,并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学难点】
提出一个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并寻找证据。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介绍沈括研究植物开花故事的图片和视频等。
学生材料:)学生学习《土壤与生命》单元的活动手册、其他学习记录单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展示两幅图片:1幅图片桃树在山脚;1幅图片桃树在山上)
1.师:有两棵桃树,一棵生 长在山脚,一颗生长在山上。你们猜一猜,哪棵树桃花开得早,
哪一棵桃花开得晚呢?
生1:山脚的桃树开得快。
生2:山上的桃树开得快。
生3:一起开。
生4:不确定。
2.师:为什么呢?
生回答。
3.师:古人写过一句古 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针对刚才的问题,你
有什么启发?
生:山上的桃花开的快。
4.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猜测:山顶的温度比山底的温度低,导致山顶的桃花比山底的桃花开的慢一点。
5.师: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找到真相的最好的方法是?

- 50



生:实践。
6.师:几百年前我国北宋时期有 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读白居易这句诗句时就感到了
疑惑,他不盲从,通过亲自探究发现:越往山 的高处温度约低,因此山下的桃花开的快,山
上的桃花开的慢。他通过实践、观察,著作了著名的著作《 梦溪笔谈》,解决了众多实际问题。
7.师:接下啦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介绍“沈括”的录像视频,观看 的过程中思考“沈括的哪些
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工作学习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观看视频。
8.师生交流,学习“沈括”的品质。
[设计意图:课堂的开始提出 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索,接着引出沈括这
位科学家,他在几百年前便已思考过这一问 题,不同的是他遇到问题,善于质疑,并通过实
践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会盲从的相信前人的论述。他的善 于质疑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在情境中认知、思考,陶冶了情操,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建 构。]
二、了解科学家工作的一般过程
1.师:如果你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你认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
2.师生交流.
3.得出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该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 程,但是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告知
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之间讨论、师生交流,找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利于学生认识到科
学探究基本活动流程的作用与意义,并在认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三、任务布置
1.师:前一段时间,我们进行过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单元的“养蚂蚁”的 探究活动,对
于蚂蚁,你还记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思考并回答
2.师:对于蚂蚁,你还有其他的方面想要探究的问题吗?
生答
3.师:你们提出 的问题有些便于研究,有些不便于研究,请打开“学生活动手册”,选择一
种问题或自定一个方便研究的 问题,在课后进行研究,完成“你找到了哪些证据”模块,你
可以查阅资料或者拍摄图片等方式给出你们 的证据,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我们的研究。


- 51



第二课时
一、提出问题
1.师:请 各组组长汇报要研究的问题并简单介绍一下选择研究问题的原因。对于你们想要研
究的问题,你的猜想是 什么呢?也请简单做出汇报。
组长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师生能够了解学生研究的具 体问题。组长汇报选择问题的原因,培
养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思维。该部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做 出猜想,为以下的活动做
出铺垫。]
二、寻找证据、分享交流
1.师:大家都选择 了想要研究的问题,还给出了你们的猜想,那么你们的猜想是否符合客观
现实呢?请各组讨论交流一下, 完善你们的“学生活动手册”。
生讨论
2.师:请各组组长带着“学生活动手册”向大家 介绍一下你们找到的证据。其他小组仔细思
考他们小组给的证据是否合理,你有没有存在质疑之处。
生汇报
3.师提问:他们小组给的证据你们同意吗?
生回答
生质疑
汇报组长总结
归位反思,再修正,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的剩余部分。
4.师:请各组汇报“对你的展示,同学提出的疑问”和“你的回应”模块。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汇报交流是科学课的一个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汇报交流,
汇报总结 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老师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对
学生交流结果进行评价 ,及时反馈,有利于帮助学生再一步提高。]
三、总结
1.师:我们通过提出问题、开展研 究并分享交流,做了一次“小小科学家”,在我们今后做
实验研究,“小小科学家”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积极思考,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生2:要善于思考,善于质疑;
生3:得出的结论一定要能够找到证据

- 52



……
2.师:你们已经能够像科学家“沈括” 那样,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衷于实践,
这是重要且珍贵的品质,我们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一 定要继续发扬这些品质,做一名“小小
科学家”!
[设计意图:在最后,通过问答的形式,检 验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否习
得了科学家探究实验的重要品质,帮助培养学生科学的价 值观,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像科学家那样
沈括:敢于质疑、乐于实践
科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

寻找证据
分享交流(善于质疑)

【课后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专 项学习》的一课,旨在让学生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本课需要2课时,第1课时旨在让学生在了解沈 括
“山顶、山底桃花开花受温度影响”的案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认识
到科学探究中“ 学会质疑”的品质十分重要。最后布置任务,为下节课的深入
研究提供基础,并且能够给学生大量的课后 时间收集资料,找到证据。第2课
时,学生在做好充分的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分享交流,通过分享交流, 学生语
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为其他学生提出质疑提供基础。教师通过
引导,能够 将课堂转换为有趣生动的“辩论”的课堂。
通过3个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一改过去知识 点教授的方法,
重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思考、质疑等能力。

- 53











《像科学家那样》实验记录单
第_____组

- 54










- 55



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
【教材分析】
《科技发展历程》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 级下册“科学阅读”的内容。科学发展史是科
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 ,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了
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可以利用 科学技术改造自然,
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具体的事实只要了解,并不要求理解,重点是让学生意识 到科技
是不断发展的。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对科技产品还是有一定 认识的,他们对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也
有初浅的认识。但学生对科技发展从无到有、能改造自 然、改变生活的过程是不断发展的认
识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几项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知道科技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

2.通过观察、描述几项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难点】
描述一项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书写材料的发展”和“指南针的发展”相关的图片、视频。
学生:家庭调查:祖父、父辈和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都市图片)
师:科技的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一、认识“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
1.小朋友们,大家每天写字都会写到纸上,对吧?没有纸之前,人们在什么上面写字?
生:……
(一)认识没有纸之前的书写材料
1.人类在生产劳动中逐渐发展出语言 ,为了帮助记忆、传递信息,人类又发明了文字。甲骨
文,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汉字最古老的形式。甲骨文 是记录在什么上面的?

- 56



(视频或图片展示:甲骨文)
生:骨头上……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书写材料不断革新。在纸发明之前,书写材料是什么呢?
(出示:纸草、泥板、龟甲兽骨、石头、竹简、木牍、丝帛上书写的图片)
3.这些书写材料和咱们现在用的纸相比,哪个更好呢?
(出示:古代奏章用竹简,足足一车的视频)
师生交流:……太笨重了。
(二)认识造纸术的发展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视频)
1.师生交流:……薄、轻巧、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可以大量生产。
(蔡伦之后,造纸术的改进发展视频)
2.师生交流:……整个过程是越来越先进、高明了。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三)认识现代高科技书写记录、传递方式
1.(电子存储与传输的视频、图片)
2.师生交流:……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交流更方便、快捷。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的 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教材上提供的图片不能直
接看出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所以选择让 学生去阅读一种物品的发展过程,从而意识到科技是
不断发展的。纸是我们常见的书写材料,通过让学生 阅读书写材料的发展历程,知道科技对
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意识到科技在不断发展。]
二、认识“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一)认识没有指南针时,人们的生活
(出示哥仑布环球视频)
1.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一周的旅行。他们在茫茫的 大海上,是怎么找到回家
的方向呢?
生:……
2.师:没有指南针的时候?人们敢走出离家很远吗?
3.师生交流:……不敢,怕迷路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不到交流。
(二)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
(出示司南图片、视频)
1.师:最早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对人们有什么好处?
生:……

- 57



(司南、铁鱼、磁针、罗盘的演变发展过程视频)
2.师生交流:……指南针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现代指示方向技术
(GPS导航的视频、图片)
1.师:随着科技的发展,GPS导航给人们提供了更准确、更方便的信息。
2.师:演示手机导航(模拟导航从学校到某一地点)
3.师生交流:……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设计意图:只拿一种物品的发展历程 就来说明科技是不断发展的,没有说服力。所以再让
学生阅读一种身边的物品,即阅读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学生通过对指南针发展历程的阅读,
知道人类生活的需求促使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类生活越来 越好。从而意识到科技是
不断发展的。]
三、交流祖父、父辈和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1.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交流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科技
产 品,不同时期有什么变化?你现在用到的产品和他们的相比,是好还是不好?
生:分组交流
(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2.师生交流:……科技发展,生活越来越好,将来会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前两个内容的阅读,学生已有初步的体验和感悟,再来说说自己身边人的
衣食住行 方面的科技产品不同时期的变化,再次体验到人类生活的需求,科技产品越来越多,
越来越好,知道科技 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意识到科技在不断发展。]
四、核心概念再现
1.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一起认识了书写材料的变化、指南针的演变,我们还交流分析了人们
在衣食住行方面使用的一些产品 的变化。
2.师:你对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
3.师生交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产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先进……将来会更好。
(板书课题: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4.师:下课。

【板书设计】
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 58



0 骨 竹简

丝帛 纸 电子
0
【课后反思】
司南 铁鱼 磁针 罗盘 GPS导航
《科技发展历程》是小学科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 阅读”的内容。课标要求:了解
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 学技术改造自然,
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具体的事实只要了解,并不要求理解,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 科技
是不断发展的。

二年级的学生对科技产品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他们对科技产品给 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也
有初浅的认识。但学生对科技发展从无到有、能改造自然、改变生活的过程是不断 发展的认
识是模糊的。
本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三大活动,一是阅读书写材料 的发展历程,二
是阅读指南针的发展历程,三是阅读自己身边人的衣食住行的科技产品的变化。通过观察 、
描述书写材料、指南针等科技成果的发展历程,孩子们知道科技对人和社会是有影响的并意
识 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阅读,引导交流,使学生在 观察、描述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科技
对人和社会的影响,通过板书的再现,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学生意识 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
而且将来会更好。





- 59

围巾的打法-学雷锋宣传标语


歌唱祖国歌词简谱-小学贫困生申请书


怀化学院教务处-二本分数线


对偶句-山西一本分数线


烟花作文-场地租赁协议范本


九九重阳节诗词-志愿填报时间


俄罗斯红场-三颗枸杞豆教案


写给老师的诗-威海人事信息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