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六年级体育电子课本

巡山小妖精
796次浏览
2020年09月21日 01: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小学体育教师述职报告

2020年9月21日发(作者:罗湘晋)


第一章、五至六年级体育教学概述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具有主动、积 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表现出乐于学
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 望和热情,体验到
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使学生获得一些体育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 一些运动的技术
与技能;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
法 ;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懂得自我保护。
(三)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姿 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通过多种形式
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反应、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 ,促进身
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四)使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 中,体验参与不同项目运动时的愉快与紧张、
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 控自己的情绪,并
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
(五)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
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 、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奠定良 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一)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二)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五)针对实际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全面达成学习目标
三、五至六年级教学内容
项 目
供 教 师 选 用 的 具 体 内 容
1、队列与队形:(向右、左)转走,向后转走,行进间裂队、
基本体

并队走,行进间分队、并队走。
2、徒手操(小学生广播操)
3、轻器械操(棍棒操)
1、跑(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发展耐力跑能力的练习)
2、跳跃(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跳高,跳远)
田径
3、投掷(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发展掷远能力的练习,发展掷
准能力的练习)
1、技巧(各种滚动与滚翻的动作,各种简单的倒立动作)
技巧与
器械练

2、支撑跳跃(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山羊分腿腾跃)
3、低单杠(发展悬垂能力的练习,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
4、实用性攀爬(各种攀爬练习,手脚并用爬杆或绳)
1、小足球(足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游戏)
2、小篮球(篮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游戏)
小球类
3、羽毛球(羽毛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游戏)
4、乒乓球(乒乓球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游戏)
游戏
1、跑的游戏 2、跳跃游戏 3、投掷游戏


4、球类游戏 5、对抗游戏 6、攀爬游戏
武术
韵律活
动与舞

1、基本步型 2、基本功串联 3、少年拳第一套
1、趣味韵律操 2、韵律姿态操 3、舞蹈组合
4、少儿舞蹈
1、青春期男女生身体特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
体育与
健康常

2、青春期的卫生和科学锻炼
3、体育活动与营养卫生

四、教育学法建议
(一)要改变只研究和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学法的倾向,加强对
学生学法的指导。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三)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活动的特点,体现出《标准》的课程价值。
(四)要改变那种以教师 为中心,対学生控制过严,必须按统一口令、“一
刀切”的灌输式、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 充分自主学习的宽松学
习环境和条件,为学生的发展留有空间。
(五)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向学生进行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第二章:基本体操
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本学段基本体操主要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和徒手操、轻器械等内容。这些内
容比较丰富,对于培养学生身体 正确姿势,矫正不良姿态,促进身体各器官正
常发育和身体全面发展,增进健康;进行整齐一致、合作交 往、组织纪律教育,
培养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通过基本体练习活动, 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队列与队形练习、徒手操和
轻器械体操的动作与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体验活动的乐趣,提
高学生集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体验与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个人与他人友好合作、适应集体活动的社会意识和观念;促进身体协调匀称发展,增
进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一)内容特点
本学段基本体操教材,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和难度,其特
点是:
队列 队形练习中的向左、右、后转走动作,自然、流畅活泼不要求按《队
列条令》的转法和节奏操练。行进中 裂、并、分、合队走的练习,是一组枞队
行进间由多变少或由少变多的队形变换的练习。预令(口令词) 较长,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以及集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
徒手操《小学生广播体操》( 二),是国家专为全国小学生创编的,可作
为早操、课间操内容。这套操具有与一般徒手操不同的特点, 如:操节多〈共


12节),各节操的拍节多(每节操4~8个8拍至8个8拍);变化多 (每一拍
节要做一个以上动作,且左右肢体动作不绝对对称,只在前后4拍或8拍的反
复中动作 相同),整套操节奏鲜明,并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可使学生身心得到
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 学会全套的动作,还应启发学生理解和表
现该操所具有的健身、育心、健美的功能,以及活泼欢快、朝气 蓬勃等丰富内
涵。
棍棒操是在徒手的基础上,轻器械操的一种·它借助变换握棍的位置和动
作,增大
动 作的度和力度,以增强肌肉的伸展性和关节、肉带的灵活、坚韧性,以
及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等;同时对于 矫正身体不良姿态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本
套棍棒操结构简单,节奏鲜明,易学易练。学生可以识图日练 。
(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基本体操教学,由于各项内容的运动形式、动作方法不同,教法与 学法应
针对教材特点、目标要求和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能力而定。高年级学生己具
备了一定的 自学自练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除了教师必要的讲解示范外,
应通过观察法、探究法、研讨法、比赛 法,以及个人体、尝试练、自由结組练、
小组分散练和全班整体练的多种形式进行。
各项教材的教法与学法,己在该项教材的教学“案例中有所提示,这里不
做具体介绍。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
(一)队列和队形
1、向右(左)转走


口令:“向右(左)转——走!”
预令和动令都落在右(左)脚上,动令后, 左(右)脚向前走半步,脚尖
向右(左)扣,重心落在左(右)脚上,同时身体随即向右(左)转90度 ;接
着,迈右(左)脚向新方向迈第一步继续前进。用两拍完成。
教与学目标:学会向右转走,提高注意力和整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
教与学内容:行进间向右转走。
教与学方法:识图自学和结合各种方式的练习。
2、向后转走
口令:“向后转——走!”
预令和动令都落在右脚上,动令后,左脚 向前走半步,脚尖向右扣,重心
落在右脚上;接着以两脚掌为轴,向右转体180度;然后迈左脚向新方 向迈第
一步继续前进。用三拍完成。
教与学目标:学会向后转走,发展思维分化能力,提高整体动作协调一致
和合作能力。
教与学内容:行进间向后转走。
教与学方法:探究和练习法。
3、行进间裂队、并队走
裂队走:
口令:“走右转弯裂队——走”
二( 四)路队行进中听动令后,左边的一(二)路左转弯走,右边的一(二)
路右转弯走,分裂成方向相反的 两个一(二)路纵队行进。
并队走:
口令:迎面行进中的一(二)路纵队,听动令后左右转 弯成二(四)路纵


队行进。
教与学目标:学会行进中裂、并队走得方法,在练 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
势,提高集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
教育学内容:二(四)路纵队行进间裂并队走。
教与学方法:分组与整体联系集合。
4、行进间分队、合队走
分队走:
口令:“左右转弯分队——走!”
全 队先一二报数。一(二)路纵队行进听动令后,一数的左转弯走;二数
的右转弯走,分成方向相反的两个 一二路纵队行进。
合队法:
口令:“左右转弯合队——走!”
迎面行进中的两个 一(二)路纵队,听动令后从排头开始,一数队在前,
二数队在后,一次合成一(二)路纵队行进。 < br>教与学目标:学会行进中分队、合队走得方法,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
姿势,提高集体动作协调 一致的能力。
教育学内容:一(二)路纵队行进间分队、合队走。
教与学方法:分组与整体联系集合。

(二)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1、徒手操 小学生广播体操(二)
第一节:伸展运动 第二节:头部运动 第三节:肩部运动 第四节:
四肢运动


第五节:胸部运动 第六节:体侧运动 第七节:体转运动 第八节:
腹背运动
第九节:腿部运动 第十节:全身运动 第十一节:跳跃运动 第十二
节:整理运动
教与学目标:通过一节 操的学法,学会和会学徒手操。发展观察力、模仿
力和身体协调性,以及集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提高 合作能力。
教与学内容:小学生广播体操(二)
教与学方法:观察、模仿及练习法。

2、轻器械操 棍棒操
第一节:伸展运动 第二节:下蹲运动 第三节:踢腿运动 第四节:
体转运动
第五节:体侧屈运动 第六节:体前屈运动 第七节:全身运动 第
八节:跳跃运动
教与学目标:了解棍棒操的特点和价值,掌握学 习棍棒操的一般方法和过
程;通过学习,发展观察力、合作和交往能力,提高身体动作协调性,促进身< br>体协调发展。
教与学内容:棍棒操
教与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重点:
四、教学评价
(一)向左、右、后转走
转法正确,节奏准确,集体动作协调一致。


(二)裂、并、分、合队走
概念清楚〈能分清裂并、分合两种分队术语含义) ,动作到位,直角变向,
直线前进,方位(尤其是排头)对称。
(三)小学生广播体操(二)
动作正确,部位准确,节奏鲜明;整操衔接连贯,具有一定表现力(能基
本体现本操的风格特点 )。
(四)棍棒操
掌握个人取、送或小组长发、收棍棒的方法;动作正确,节奏鲜明,度、
力量充分,能连贯完成整套操的练习。
评价建议:
基本体操的评价应考虑以下几点。
1.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为着眼点,并贯穿于该教材教学全过程的
各环节之中
2.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个人的参与态度、与他人合作表现和动作
完成质量。
3.在集体练习中,既看集体动作水平,同时也注意观察和评价学生个人在
集体练习中的协同意识及对 集体关心的程度与表现。并做观察记录。


第三章 田径
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一)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和态度,提高参加活动的兴趣,逐步养成自 觉参
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二)逐步掌握跑、跳跃和投掷的方法,培养运动时身体的正 确姿势,学
会跑、跳跃和投掷的基本技能。
(三)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发展灵敏、协调 、速度、力量和耐力等
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
(四)通过营造生动、活泼、 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
动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五)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群体责任感,提高合作、竞争的意识和能
力,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一)内容特点
1、要通过形式多样的跑、 跳跃、投掷练习和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情
景性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跑、跳跃、投 掷的合理动作。
2、选择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分解动作还是连贯动作,个人练习还是集体协
作 练习,教学内容都力争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教学活 动中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同
生活。
3、教学内容淡化了竞技性,增加了趣 味性、娱乐性、思想性、健身性和实


用性为一体的教学案例。
(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重视学生的体验。
2、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
3、不断变化练习形式。
4、创设个性发展和群体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5、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
6、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想象思维的能力。
7、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教学内容与案例
(一)跑
1、发展快速跑能力的练习
(1)各种快速起动的跑。例如,背向站立、背向蹲立、侧蹲立、 坐在垫上、
跪立和站立式起跑等。
站立式起跑重点:两脚前后站立,有力脚放在前面,重心下 降、前移,异
侧臂曲肘于体前,听到“跑”的信号后,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跑出。
(2)追拍跑。例如,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二人手拉手追跑,三人手拉手
追跑等。
(3)接力跑。例如,往返接力跑,圆周接力跑等。
(4)攻克堡垒。四个学生听口令后跑出 ,逐个“攻克堡垒”,以累计最先
踏上四个垫子的学生为胜。
(5)障碍赛跑。练习中碰倒障碍物必须放好,从原地重新通过障碍。


(6)不等距离的追逐跑。根据不同奔跑能力学生的实际,确定起跑点。
案例一
发展负重奔跑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和自我展示的意识。
教与学目标:
1、发展灵敏素质和负重奔跑能力。
2、通过辛勤的劳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教育学内容:游戏“播种与收获”
案例二
增强群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发展快速反应和快速奔跑能力。
2、培养群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陶冶美的情操。体验成功
的喜悦。
教与学的内容:游戏“小小设计师”
案例三
发展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奋勇争先,为小组争光的意识。
教与学目标:
1、发展快速奔跑能力。
2、培养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增强同伴之间的凝聚力。
教与学的内容:50米争先跑。

2、发展耐久跑能力的练习
(1)自然地形跑。例如,利用学校或者校外自然地形进行耐力跑。


(2)定 时跑、定距跑。例如,定时跑3——4分钟,定距跑600——800米
等。
在进行耐久跑练 习时要注意安全,特别在野外练习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变
化。跑得动作要轻松、自然,逐步形成正确的跑 姿。出现“极点”时不要紧张,
要及时调整好呼吸,同时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案例一
提高耐力跑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教与学目标:
1、发展灵敏和耐力素质,提高躲闪和反应能力。
2、培养协作精神,增强生存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学内容:游戏“寻找奔跑空间”
案例二
在耐久跑活动中,培养奋勇争先、坚持到底、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与学目标:
1、发展耐久跑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激发他们坚持到底的决心和跑完全程的
信心。
教育学内容:齐心协力跑全程。

(二)跳跃
1、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
(1)各种方式跳绳。例如,单人跳绳、双人跳绳、三人跳绳、纵队跳绳等。


(2)跳竹竿。例如,连续向前跳过低竹竿,连续左右跳过竹竿,连续原地
跳过左右摆动的竹竿,并腿、 分腿跳竹竿等。
(3)协同跳。例如,双人协同跳,四人协同跳,小组协同跳等。
(4)摸 高跳。例如,助跑跳起摸高,并腿跳起连续向前摸高等。此练习还
可将标志逐步提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
案例一
培养合作精神,发展跳跃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发展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2、培养合作精神,建立协调的伙伴关系。
教与学内容:游戏“提速火车”
案例二
将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发展跳跃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发展协调性和跳跃能力。
2、形成群体力量,激发爱国热情,促进人际交往,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与学内容:欢庆申奥成功

2、跳高
(1)跨跳练习。例如,连续直线跨跳,米字形跨跳等。
(2)助跑起跳,直腿摆动坐上跳箱。
(3)急行跳高。
重点:放在助跑和踏跳的 结合上,可对学生提出“助跑积极、踏跳有力”


的要求,技术要求不应过细。

案例一
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
教与学目标:
1、通过组合练习,发展跳跃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与学内容:跳高组合练习

3、跳远
(1)立定跳远。
(2)青蛙跳荷叶。
(3)助跑几步,一脚 跳双脚落地。例如,在较宽的起跳区起跳,起跳后越
过低皮筋,起跳后双脚伸过标志线,在起跳板上起跳 等。
(4)急行跳远。重点应放在助跑和起跳的结合上,例如,可向学生提出“加
速助跑,积 极跳起”的要求。

案例一
在合作学习的气氛中发展跳跃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
2、培养自信、自强和奋勇争先的精神。


3、在合作学习的气氛中,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情绪。
教与学内容:游戏“团结一致跳过去”

(三)投掷
1、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
(1)滚。例如,两人面对面双手互滚实心球,正向、反向单、双手 滚实心
球比远,打简易保龄球等。
(2)抛。例如,双手从头后向前抛实心球,双手从体前向 前抛实心球,双
手向后抛实心球,转体双手向后抛球,双手胯下向后抛实心球等。
(3)掷。 例如,原地或自然上步掷轻物(纸飞机、纸团、小沙包),原地
或自然上步掷垒球等。
(4) 投。例如,两人面对面互投、互接小沙包,对墙投小皮球,向地上头
小皮球,功放游戏等。
( 5)推。例如,原地双手或自然跑几步向前推实心球,原地单手或自然跑
几步向前推实心球,下蹲双手向 前推实心球,跪姿双手向前推实心球等。
(6)撇。主要用小臂的力量将投掷物向前平扔出去。例如,穿重叠圈,打
水漂等。
案例一
在两人配合中提高抛接球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发展灵敏和快速抛接球的能力。
2、培养协作配合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练习兴趣,调节练习情绪。


教与学内容:游戏“抛接球比赛”

2、发展掷远能力的练习
(1)原地、自然跑几步肩上投掷。例如,对地掷球反弹比高,对墙掷球反
弹比远等。
(2)原地、自然跑几步背后过肩投掷。例如,持垒球掷过排球网,掷远比
赛等。
(3)推实心球过河。
案例一
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提高灵敏、协调素质和掷远能力。
教与学目标:
1、通过情景游戏,提高灵敏、协调素质和掷远能力。
2、发展灵敏、协调素质,提高掷远的能力。
3、培养创意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与学内容:游戏“学习解放军奋力打敌人”
3、发展投准能力的练习
(1)固定目标投准。例如,投球入筐,青蛙跳水,撞球出圈,叫号接反弹
球,投靶比赛等。
(2)活动目标投准。例如,投垂直上抛的球,头向前跳动的球,投左右移
动的标志,投随风飘 动的带子等。

案例一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投准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发展学生协调性和上肢力量,提高投准能力。
2、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
教与学内容:游戏“多米诺骨牌”
案例二
培养机智、勇敢、果断的品质,提高投掷、奔跑、躲闪能力。
教与学目标:
1、提高投掷奔跑和判断躲闪能力。
2、激发集体活动的兴趣
3、培养机智、勇敢、果断的品质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与学内容:游戏“智过封锁线”



四、教学评价
小学阶段田径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身意 识、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
由于传统的田径教学评价方法采用的是统一标准量化考核,因而学生难以接受 。
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观点,实现教学评价
方式的根本转变 。


第四章 技巧与器械体操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技巧与器械练习的教学内容,在单个练习的基础上,学会做组
合练习。
2、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增强上下肢和腹背、腰
部及肩带肌肉力量,改善内脏 器官的功能。
3、鼓励学生展示自我,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体验在运动是
的心 理感受,克服胆怯、畏难等心理障碍。
4、教学中通过同伴和群体间的共同讨论、彼此勉励和互相保护 与帮助,体
验群体学习生活的乐趣。
5、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帮助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二、教学内容特点及
教与学法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1、 教材中既有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内容,又蕴含着积极参与、体验感受、
调节情绪、克服困难和协同合作 等教育因素。
2、五至六年级即是小学最高阶段,又要为即将升入初中做好各种准备,具
有承上启下的特点。
3、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传授技术的“度”既不能过多的追求技术细节,
偏离教学的实际,又 不能否定技术动作的规范,是学习缺乏深度。
4、男女生要区别对待。


5、教学内容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关注每一位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2、关注讲解、示范的启发性。
3、关注练习的帮助性。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一)技巧
4、各种滚动与滚翻动作
(1)发展滚动能力的练习
(握踝前后滚动 抱球前后滚动 夹物(胸与大腿间夹手帕、小皮球、垒
球等软性物品)前后滚动 抱头直体前后滚动 抱球直体左右滚动 抱头
屈体左右滚动 抱球跪撑屈体左右滚动 屈肘跪撑左右滚动 抱脚团身左
右滚动 )
(2)发展前滚翻能力的练习
(双手握踝前滚翻 双脚夹球前滚翻 双手抱球前滚翻 一手抱球、
一手支撑前滚翻 双手抱球肩侧前滚翻 跳箱盖上前滚翻 滚翻时低头,
以单肩支撑。高处向下前滚翻 连续前滚翻成直线 高处跳下前滚翻 模拟
被绊倒接前滚翻 前滚翻分腿起 慢跑急停,重心前移做前滚翻 越过障
碍前滚翻 两人互握脚踝做“车轮前滚翻”)
(3)发展后滚翻能力的练习
(双手握踝后滚翻 双腿夹物后滚翻 连续后滚翻成直线 高处跳下
接后滚翻 双人练习:后滚翻接球 )



案例一
提高自主参与、互相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熟练的运用前、后滚翻的技能。
教与学目标:
1、初步掌握“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动作。
2、发展身体柔韧、灵敏素质和协调性。
3、提高自主参与、互相协作、大胆创新和自我展示的意识和能力。
教与学内容: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

5、各种简单的倒立动作
(1)肩肘倒立
(2)脚蹬墙成手倒立
(3)保护与帮助下做手倒立
案例一
针对男女学生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
性。
教与学内容:
1、男女生掌握各自的学习内容。
2、发展灵敏、柔韧和协调能力。
3、增强主动参与学习,互相合作学习和积极创意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
审美能力。
4、培养认真学习和刻苦锻炼的精神。
教与学内容:


男生:后滚翻 穿圈——跳起接转体180度成蹲撑——前滚翻越过障碍成并
腿坐——肩肘倒立
女生: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
立。

(二)支撑跳跃
1、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
(1)原地起跳、空中分腿练习
(2) 分腿立撑练习
(3)分腿立撑、推手挺身跳起
(4)上步助跑、起跳练习
(5)“撑骆驼”练习
(6) 助跑,起跳,支撑,分腿练习
2、山羊分腿腾跃
重点:助跑有节奏,前脚掌起跳快而有力,顶肩推手快而及时。,
落地不稳的自我保护方法:身体过分前倾(迅速做前滚翻)
身体后倒(团身侧倒,抱头)
案例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与学目标:
1、初步掌握山羊分腿腾跃的动作。
2、增强下肢、上肢、肩带及腰腹肌肉力量,发展灵敏、协调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逐步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4、通过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教与学内容:山羊腾跃

(三)低单杠
1、发展悬垂能力的练习
(1)仰卧悬垂臂屈伸
(2)屈臂蹲悬垂摆动
(3)屈腿悬垂摆动
(4)穿臂前后翻
(5)蹲悬垂,穿杠成倒悬垂
(6)高杠屈臂悬垂
2、发展支撑能力的练习
(1)双杠支撑移动
(2)低单杠支撑移动
(3)跳上成正撑,前翻下。
(4)跳上成正撑,上体前翻慢下成蹲撑。
案例一
培养不怕困难、顽强忍耐的精神,增强互相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和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初步掌握单挂膝摆动上动作
2、发展上肢和腰腹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增强同学间互相配合、互相保护与帮助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不怕困难、
勇敢顽强的精神。


教与学内容:单挂膝摆动上
案例二
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增强互相帮助、互相切磋的意识和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足蹬地翻身上的动作。
2、发展上肢、腹背肌的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3、通过练习改善学习情绪,具有主 动参与和展示自我的积极心态。培养克
服困难、用于学习的精神。
4、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增强互相帮助、互相切磋的意识和能力。
教与学内容:一足蹬地翻身上成支撑。

(四)实用性攀爬
1、各种攀爬练习
(1)爬斜梯,跳下成前滚翻起立。
(2)爬云梯
(3)攀爬立梯
(4)攀爬高跳箱
2、手脚并用爬杆
(1)爬垂直杆或绳
(2)爬斜杆
案例一
体验在练习中的自信、成功、兴奋、紧张、疲劳等心理感受。
教与学目标:


1、提高综合攀爬能力。
2、发展上下肢、肩带和腹肌力量,提高协调用力的能力。
3、体验在练习中的自信、成功、兴奋、紧张、疲劳等心理感受,培养克服
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与学内容:攀爬综合练习。
四、教学评价
技巧与器械练习教材是教师用书中首次 出现以“体操”冠名的内容,根据
本书的指导思想,以体操冠名的“技巧”与“器械体操”,仅是体现一 种体育
文化传承,并不是带有竞技性的体操运动项目,更多地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一种
体操运动的 文化。该教材内容仍是人体的基本活动,也是学生较为喜爱的体育
活动内容。水平三的“技巧”教材包括 “技巧”,“支撑跳跃”,“低单杠”,
“实用性攀爬”。而“器械”练习则以跳箱上“跳上、跳下动作 ”、单杠上的
“悬垂与支撑”“跳上成正撑,前翻下”和各种器械上“攀爬”与“手脚并用
爬垂 直竿(绳)”等内容组成。因此,通过本章教材的教学,要让学生完成下
列目标:①在学习单个动作基础 上体验简单组合的动作,培养创新意识;②体
验活动时的心理感受,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树立自尊与
自信;③在活动中勇于展示自我,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
展;④做到互帮互学合作互动、共同进步,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与情趣;⑤在
游戏中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意 志品质,树立安全活动意识。


第五章 小球类和球类游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球类和球类游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提高学习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学习球类运动简单的基础知识,知道球类活动的常用的术语,初步掌握
所学球类项目的技能 。
3、在小球类活动中,锻炼身体,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要充分地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尊、自信,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坚强的意
志。
5、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弱者,尊重对手,树立优良的体育
道德作风。
二、教学内容特点
五至六年级小球类的教学内容包括小足球、小篮球和羽毛球,乒乓球与学< br>校自选的小球类等,以及相应小球类的游戏。
这里选编的小足球、小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及其 游戏,都是举例性质的,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中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 br>的地、特点是:
1、在小球类的基本动作技术、集体配合、运用规则等方面,在小学三至四年级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并开始向学生提出技术的概念。
2、加强了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抗性活动和游戏并向小球类活动教学比赛过
渡。


3、教材内容反映了学生在教与学中的作用,对学生的参与、自主练习和调
控,集体意识与合 作以及在教学比赛中锲而不舍的精神等都提高了要求。
三、教与学法建议
1、五至六年级的 儿童,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我们正从儿童少年期向青春期
过渡,是与初中的衔接的时期。因此,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要求都应与
中低年级与所区别,特别是教学内容,应该提高体育文化的内涵。教师在教 学
中,要有目的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小球类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在游戏
的竞赛中学习规 则,掌握安全运动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必得安全地进
行体育活动。
2、小学生学习球 运动正处于启蒙阶段,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培养对
球类运动的举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 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球。
对场地器材条件尚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地区、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发代用 器
材。如:小排球、小足球、小手球、小皮球等可替代篮球或与篮球一起使用。
也可以自制麻绳 球、藤球、棕球等用于篮球、足球活动。
3、讲究教学方法,加强学潮指导。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制 为相对较差,
模仿能力较强,学习动作技能应以第一信号系统为主,教学中要精讲多练,多
做示 范。要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可采用主题教
学、情境教学等方法,创设生动 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生动地、积极地、快
乐地参与活动。
4、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 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
力。提倡同学之间互相观察、互相模仿、互相学习、互相的合 作学习,在合作
的氛围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5、在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的培养,充分 发挥体育活动中身体疲劳时的心理感受;利用小球类运动对熟悉
球性,控制能力要求提高的特点,在体育 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培养自尊、自
信、不断克服困难,养成坚强、乐观的意志品质;利用小球类运动的 集体性,
体验个人团队游戏时的感受鼓励儿童与他人合作一起完成体育活动任务。在体
育活动中 尊重游戏同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一)小足球
五至六年级小足球教学内容,是在三至四年级小足球与游戏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足球的基础知识,掌握几项基本技能,知道这些运动术语,并且能
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运 用。通过小足球活动,发展学生的奔跑、跳跃、耐力、
灵敏、协调、反应等能力,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 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建
立自尊与自信,促进心理健康。
1、足球基础知识
(1)小足球场地及设备规格
(2)足球基本规则。
掷界外球
一方将球 踢出边线,由另一方在球出界处掷界外球。掷界外球时,持球的
双手必须过头顶,两手用力平均,并且双 脚不得离开地面。
踢球门球
若攻方将球踢出端线,由守方踢球门球。踢球门球时,应将球放 在从球门


出界一侧的球门区内任何地点,将球直接踢出罚球区,比赛方为开始。
踢角球
当球被守方踢出本方端线,由攻方踢角球。踢角球时,将球放在离球出界
较近 的角球区。踢角球可以直接射门得分。
案例一
学习脚北正面运球
教与学目标:
1.知道脚背正面运球的动作方法,初步掌握运球动作技能,会跑动运直线球。
2.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发展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综合身体素质。
教与学内容:脚背正面运球
教与学方法:小群体学习法、练习法
(二)小篮球
1.篮球基本知识
2.篮球基本规则
案例一
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与学目标:
1.知道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基本掌握传接球动作方法,能按要求进
行传接球的游戏。
2.通过自我目标设立和自我超越,获得成功感受,提高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3.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教与学内容: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与学方法:成功学习法
(三)羽毛球
羽毛球运动的设备简单,只 需两个球拍一只球,找一块空地,就可以活动
起来。羽毛球的游戏性很强,运动量可大可小,可根据自己 的要求来变换击球
节奏,从而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展示自我的综合效果。小学生参加羽毛
球活动能锻炼断力和思维力,提高反应、观察能力,对速度、耐力、弹跳、柔
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有很好 的锻炼作用。集体练习可以使练习者养成与人合作
的良好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羽毛球基础知识
2.基本技术与游戏

五、教学评价
按学 生动起来——乐起来——想起来——练起来——做起来——静下来的
教学思路,在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中 通过学生参与,体验、自主地、积极地完
成教材内容。
首先,开课由孩子喜欢的拍手游戏导入 ,课堂立刻乐起来了,通过师生共
同参与,课堂气氛自然和谐,生动活泼;其次,本课以彩球作为教材吸 引学生,
色彩明亮鲜艳,形象直观。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并运用色彩随
机分组,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合作学习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
教师的引导达到玩中学,学中练,练 中乐的教学目的;结束部分,通过师生一
起舞蹈进行放松,达到陶冶情操、调节身心,在欢乐中消除疲劳 。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运用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和直观性评价,使学生


得 到可持续的发展。以丰富的游戏化等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在充分的动作实践
过程中主动地达到本课目标。


第六章 游戏与游戏教学
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融娱乐性、趣味性、竞争性、健身
性、教育性、创新性于一体,是 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游戏对于学生认识自然、
认识社会、了解他人、开发智力、发展个性等,都有促进 作用。因此,它是实
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是实施五六年级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至 六年级游戏教学,是以课程标准目标导向来确定的,它有具体的游戏
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特定的情节和活 动方式、活动规则和活动结果,有别于其
他教材中的游戏教学,是实施教学评价的“主体性”游戏。这些 游戏是以自身
特有的编排体系,以游戏教材为主线,以身体活动为评价的“主体性”游戏。
这些 游戏是以自身特有的编排体系,以游戏教材为主线,以身体活动为载体,
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游戏 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意志品质,满足心理需求,
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它对 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
极的、独特的意义。
通过游戏教学,要达到如下的目标:
(一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的态度和行为,记住所学游戏的名
称、规则和方法,乐于展示游戏的各 类动作。
(二)帮助学生学会和应用游戏的技能,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了解游
戏活动的安 全、卫生知识和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知识、技术和技能,自主设计
和组织简单的游戏活动。
(三)使学生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
展学生的体能。


(四)了解游戏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体验进行游戏活动时的心理感受,学
会通过游戏 调节自己的情绪,逐步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和勇敢顽
强、竖毅果断的精神。
(五 )引导学生处理和谐的人际关系,体验群体活动的乐趣和情趣,培养
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作精神和良 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1.具有趣味性。教材中的游戏有六类,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趣味性强,能
满足学生好奇、好动和追 求新颖刺激的心理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
2.具有情节性。教材选用的游戏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学 生能在游戏活动中
扮演某些角色,如“老鹰”、“小羊”、“战士”、“花朵”„„这些角色符
合小学生的学习喜欢情境的烘托,乐意模仿成年人的行为特征。通过游戏,有
助于引导学生逐步懂得社会 规范了解人际关系,处理和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
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具有竞争 性。游戏一般都是以对抗形式开展,对抗中会有胜负,教材要求
胜利的一方应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 失败一方应总结经验、迎头赶上。所
以,游戏教学内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勇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精神。
4.具有简约性。教材中的多数游戏都比较简单,只要稍定几条规则后即可进
行活动。由于“简 约”,学生必须从简单中寻找成功的方法和途径,这就有利
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分析、决策果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信、自主、
自强的意识和行为,便会得到强化。
(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要重视教育性。学生在游戏中最容易流露出各种行为和情绪,教师要结合
游 戏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热爱党、热爱祖国、关注环境、关
注环境、关注生态、勇敢顽强 、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奋斗拼搏等思想和品质
的培养。要结合游戏的特点,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里寓教 于乐。例如,结合游
戏规则启发学生遵守纪律,进而使他们逐步养成遵法守法的意识和习惯。
2.要具有变化性。变化性反映在两个方面:“老戏新做、变中求趣”。对过
去形式很好,但内容有些过 时的游戏进行改编,体现“老戏新做”。例如“老
鹰捉小鸡”可以改编为“循环击龙尾”:老鹰手持球, 在跑动中用球投击“龙
尾”,这样改变,使传统游戏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学生的认识、思维和活动能力的提高,教师可经常变化教材中的游戏,以增强学生对游戏的吸引力,体
现“变中求趣”。例如 ,迎面接力跑变为“奔向2008”,快快跳起来变为“跳
进幸福圈”等等。
3.要体现要接 受性。游戏教学方法必须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对动作难度较大,
结构较复杂的综合性游戏,要根据学生身 心的实际,先学单个动作,然后再学
组合动作,最后进行发展性的练习。对比较激烈,对抗性强、负荷量 比较大的
游戏,要善于调节,特别对体弱、病残的学生更要注意区别对待。
4.要突出情境性 。游戏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教
师应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喜闻乐 见、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情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境设计的生动性、合理性和启发性,要考虑 学生的
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不能把低中年级的内容照搬到高年级。
5.要注意科学性。游戏 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科学组织。
保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有所得、练有所获。 课前要安排好场地器材,
并注意学习的有效性,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讲解与示范要< /p>


有机结合,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先讲解后示范,或边讲解边示范,也可以先
示范 后讲解。练习时要合理分组,要确定好组长与引导人,组长与引导人可由
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推选。游 戏时要合理分组,要确定好组长与引导人,组
长与引导人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推选。游戏时要充分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经常进行群体性的研究、探索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的身心真正得到发展。
6.要强调过程性。游戏教学中要强调过程性评价。要改变以往只是游 戏结束
后再进行评价的惯例。过程性评价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
学习进步的 评价。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一)跑的游戏
游戏一
游戏名称:奔向“2008”
教学目标
一、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了解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
二、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完成任务
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教学内容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2、队列、慢跑
3、徒手操


4、专门性练习
二、基本部分
(一)、目的
1、体育、卫生保健教育
2、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3、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
(二)、任务
1、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游戏
奔向“2008”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教师组织领做:指出本节课的优点与缺点
(三)、下课

四、教学评价
体育游戏教学,不仅让学生的个体得到充分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
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采取游戏教学方式,就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游戏规则来要
求,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进行。教育学生不管分在哪一个组,他都成为了这
个小集体的一员。 要想使这个组在游戏中取得胜利,那么,除了自己在这个组


中要尽最大努力做好,还要顾 及这个组中所有成员的思想行为,团结一致,力
往一处使,劲往一处出,才能取得最终胜利,也就是说, 个人离不开集体,集
体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努力。因此,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集体精神。例如拔河游戏、接龙游戏、传球游戏、迎面接
力游戏等。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效果,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
力。游戏化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 玩中巩固掌握所学技术技能的目的,同时通过
走、跑、跳、投、跨、攀、爬、传、拍、踢等自然动作,促 进学生身体的正常
发育。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成长的不良习惯,增添体育课的气氛,
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兴趣。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教学中早以使用,但目前只是作为一项辅助教学 内
容,而不是教材内容游戏化。体育教学游戏化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充
分发挥教师在课 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他们游戏化的创造性劳动,投入到
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中去,才能大力地推行 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热爱运
动,喜欢体育,追求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 基础。





第七章 武术
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武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养生和健身 的民
族体育形式之一。是我国知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它具有强健
身心、防病、 祛病和防身等多种作用。小学五至六年级武术教学内容是在小学
三至四年级学习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动作 组合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武术基本功
串联和套路动作(少年拳第一套)。通过进一步的复习、巩固三至四 年级已学
过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培养学生记忆力、注意力、思维想象能力,激
发学生热 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武术是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之一。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应深刻领会武术的
内涵,让学生逐渐地体验动和静、修和练、身体的局部和整体、人体和环境、形和意、形和神相结合等辩证的哲理及精髓。
(一)学习武术基本功串联和少年拳第一套动作,掌 握基本手型和步型,
初步学会简单的武术套路动作。
(二)初步掌握腿部的基本功法,提高下 肢关节的灵活性、动作的协调性、
连贯性和柔韧性以及爆发力,培养学生对连续不断形体动作的记忆能力 。
(三)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参与意识,逐步达到动作有力、节
奏分明,动与静、 形与神统一。
(四)通过集体学与练让学生尝试武术对心理、生理健康的影响。体验互
学互评 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乐趣。
(五)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遵守纪律、执行规则。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本册教材的武术内容,是依据五于六年 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校的实际,
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功串联动作和套路动作,是在三四年级教材内 容基础
上的提高。这些教材内容注意了动作的基础性和动作的完整性,适当增加了较
为简单的套 路动作,旨在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和攻防意识,为初中阶段学习武
术奠定基础。
1.关于武术术语的使用与教学
术语是体育学科使用的科学概念,也是讲明学科知识和技术动 作最凝练的
语言。武术术语描述武术动作名称和方法,具有明确、简练、易懂、稳定的特
点。以 下术语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提示。仅供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参考:
武功——武术的功夫是指练习武术获得的功力。
武德——是习武者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眼法——武术演练和攻防中眼神使用的方法。运用时要与步法、身法协调
一致,全神贯注。
身法——人体各部位随攻防动作的变化所采用的运动方法。基本要求是:
以腰为轴,以活为主。
手法——各种手型的攻、防技法。可以分为:拳法、掌法、钩法、爪法和
指法等。
2.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新的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 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
域、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根据教学目标,编写的教材内容是示例性的,为创造性的教学,特别是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留有较大的空间。在本书中
提示的具体教学方法主 要是通过“案例”加以体现。因此,把五至六年级的教


材内容排列出来,供任课教师在教 学中选择使用。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
和实际水平,灵活确定教法,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3.加强武术基本功的教学
小学五至六年级的武术教学是在三至四年级学习基本功、基本动作 组合的
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功串联和少年拳第一套动作,强化武术基本功教学与
武术意识。 教会学生基本步型、手型,掌握冲拳、推掌、弹踢等基本动作方法,
提高学练武术的兴趣与参与意识,以 活泼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效提高教学
质量。
发展柔韧、力量、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动 作衔接能力,使学生初步掌
握拳术的用力方法和特点,培养学生持续不断做形体动作的能力。结合基本功
串联和少年拳第一套动作的特点,运用各种练习方法让学生熟悉和初步掌握武
术套路的风格和动 作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理运用队形变换、
口令和辅助练习手段,提高学生对动作劲力 、节奏、快慢的理解,不断提高教
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一)基本步型
1.并步:两脚内侧靠紧直立
2.开立步:两脚左右平行站立和前后平行站立
3.弓步:前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 盖向前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
直,脚尖内扣,两全脚掌着地。
4.马步:两脚平行站立,大于肩宽,两腿屈膝半蹲,大腿屈平。
(二)基本功串联
基本功串联是将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中的主要技术动作串联起来进行


练习。它对于 改进动作,提高动作之间的衔接水平和改进步法、步型,发展身
体素质都有很大帮助。
1.外 摆腿:两脚开立,两臂侧平举立掌。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左脚尖勾紧,
由左向右侧上方踢起,经脸前向 左侧上方外摆,直落在右腿旁,眼向前平视。
然后左脚向前上半步,踢右腿。
先踢后摆,踢时收胯,外摆开胯,形成扇面,腿不弯。
2.里合腿:两脚开立,两手侧平举立 掌。右脚向左前上半步,左脚尖勾起里
扣并向左上方摆踢,经脸前向左侧上方直腿摆动,落于右脚前,微 里扣,眼向
前平视;然后左脚上步,右腿摆踢。
里合收胯摆动幅度要大,成扇面。
3.弓步冲拳:
4.蹬腿冲拳:
5.仆步穿掌:
(1)并步双摆掌:
(2)弓步劈掌:
(3)叉步盖掌:
(4)提膝穿掌:
(5)仆步穿掌:
(6)弓步前挑:
此动不停,右脚上步,上体左转成左弓步;右手收至腰间,左手以头向上、
向后劈掌。
两臂要走立圆,臂的摆动与身体转动要协调配合,手法清楚,劈掌力达掌
根,穿掌力达掌指,眼随手转 。


案例一
游戏:跟我学
教与学目的:
1.训练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动作的灵敏性。
2.培养团结协作、自信与表现能力。
游戏方法:地上划四个直径6米的圆圈,将学生分成人 数相等的四个组,
分别站在四个圆的圆线上,面向圆心,每组推选一名学生站在圆心处,做带头
者。比赛开始,教师发口令后各圆内的带关者即随意的做一个动作,站在圆线
上的学生就跟着做同样的动 作,做错的罚做“俯卧撑”或其他动作,然后换带
头人。
游戏规则:带头者做武术基本动作或 基本功串联动作,也可做其他相关动
作,圆上的同学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当本组同学3次全部做对时 ,带头者
应受罚,带头者受罚后,更换带头者。
教与学法提示:
1.此游戏主要是 配合基本功串联动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反应和记忆能力,
利于所学组合动作的掌握。由于分组练习便于 观察,又有奖罚措施,可对学生
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2.游戏应安排在基本功串联学习 以后进行,练习时教师应对动作的质量提相
应的要求,可安排见习生或指定专人进行监督与评价。
3.练习中可以变换队形和分组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师要做好学生小骨干的培养,发展学生独立组织与相互评价的能力。
基本功串联教学建议:
(一)基本功串联动作可安排在五年级进行,要在复习三至四年级基本 功


和组合动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生熟练掌握手型和基本步型
后再进行基本功串联教学。从动作的规范入手,待动作熟练后,再进行组合动
作的串联。
(二 )外摆腿、里合腿等腿法均属于直摆式腿法,武术界谷称为“溜腿”。
它们对于发展下肢柔韧性和腿部力 量十分有效,是武术的基本腿法。“里合外
摆”是简单、有趣、实用的基本功,让学生反复体验其价值, 主动认真地学习
同学间互相观摩、提示、评价,要在提高健身效益、功夫和能力方面见效果,
为 今后学习武术套路打好基础。
(三)踢腿练习前需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拉伤肌肉和韧带。教学中提示
学生踢腿要做到快速有力,逐步加大动作幅度。
(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注意 能力,特别是注意的分配和
转移能力。注意力集中是学好技术动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武术技术协调性要求
高、变化快速,对注意力要求更高,既要求专心致志,又要一心多用,有主有
次,不断变化。练 外摆腿,既要注意踢摆腿又要注意支撑腿和腰、臂、头。初
学者要以注意踢摆为主,撑踩为次,偶尔顾及 腰、臂。因此,要引导学生用心
调节和发展自己的注意力。
(五)要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
1.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基本功串联动作的健身性和攻防价值,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2.教师的动作示范要做得规范、准确、有力,节奏鲜明,给学生建立完整、
鲜明的印象。 < br>3.教学中适当采用分解教学法,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争取使每个学生经过
努力都能掌握,收到 成效。


4.运用比赛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鼓励学生参与评价,
对表现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提高学习个主动性和兴趣。
(六)教学中多采用分组练习方法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培养相互合作和
尊重他人的意识,提高自信心。
(七)教学中要让学生 进行经常性的评价,提高自我评价和组内相互评价
的能力,逐步形成习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评 价要求,评价内容与标
准要具体、明确、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评价:(基本功串联)
1.明了有关的武术术语。
2.按术语能做出动作。
3.串联动作做的基本连贯,动作方位路线正确。
4.眼神与动作尚能配合。
四、教学评价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
武术教材的典型性表 现在: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
术教材来培养学生养生自卫的能力。因此,武术 教学并不在于比赛,也不在于
游戏,而在于表演和欣赏,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以 满
足自我表现的欲望。小学武术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
通过小学武术 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发现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
方法。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循一 般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根据小
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 果。


第八章 韵律体操和舞蹈
一、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
经过三至四年级韵律体操和舞蹈的学习,学生对这项教材内容已有了初步
的了解,并且学习和掌握了几种 韵律体操和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特别是提
高了学习的兴趣和表现力。五至六年级的学生,有的女生已 进入了青春发育期,
大部分学生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生长发育迅速,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很大,都
愿意表现自己,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都有较大的发展。这些都为学习简单的
成套韵律体操和带有一定 情节的小型民族舞、民间舞奠定了基础。
五至六年级的学生习惯上称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感到自己 是高年级的
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高了,有充分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韵律体操的学习内容
是成套 动作、队形变化、小组合的搭配;舞蹈重点学习的内容,是由简单的基
本动作构成的中国民族舞蹈和介绍 几个民族的典型舞蹈动作,以及创编的小型
的成品舞。这些操和舞,都反映了新时代的特征,内容新颖, 生动活泼,易于
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充分表现自己的愿望。具体的教学目
标 如下:
(一)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注意“五个领域”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
身心发展,使 学生提高对韵律体操和舞蹈的理解与认识及积极参与的兴趣。
(二)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协 调性、模仿力、记忆力和激发学
生创新的意识和表现力,能初步地表现民族舞蹈的风格与特点。
(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动脑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四)通过学习的过程,使学生能相互了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教学内容
这里为五至六年级创编的趣味韵律操和韵律姿态操,都有各自的 风格和特
点。比如:趣味韵律操,其动作和小队形的变化,都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时
动作伴有 一些模仿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模仿动作、创造动作都有积极的
作用。通过这些小队形的变化,能够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竞争意识和积极进
取向上的精神。韵律操,重点是发展学生的身体,培养正确的身 体姿态,因为
每一节动作的方位感强,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因此,在教学时,应根据
学生 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
的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和方位感, 才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至六年级的舞蹈,重点介绍蒙古族和朝鲜族民族舞的组合、少儿舞蹈《 雀
尕飞》。蒙古族舞,以学习马步、耸肩、笑肩等动作,以腰部为中心,模仿马
上动作的神态和 马步,表现出蒙古族勇敢、骠悍的性格特点。朝鲜族舞的组合
主要学习磋步、兔子步,朝鲜族舞蹈节奏明 快、活泼,富于表现力。雀尕舞取
材于彝族民间舞蹈素材,节奏欢快,气氛热烈,学生会很喜欢。通过舞 蹈的小
组合和小舞蹈雀尕飞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力,反映儿童少年活泼、愉
快的校园生 活。
三、教与学法建议
1.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套路动作。
2.韵律体操的教学教师要了解每套动作的结构和特点,明确培养和发展学生
的目标,以及有针 对性地确立教学目标,并认真地完成教学目标。
3.在舞蹈教学中,应多启发、引导学生,要充分发展 学生的情感表现,体现
民族舞的风格特点,不仅要形象地模仿,更要使学生了解舞蹈的精神,要形神


兼备,以神带形。教会基本舞姿、舞步,在小组合和小舞蹈教学中,不断提示
学生的 姿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热情表现,同伴间友好合作,互相纠正动作,
小组讨论,共同提高。培养学生 自学、自练,从中找出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和掌握动作 。
4.学生练习韵律体操和舞蹈时,注意发展学生的节奏感和听音乐的能力。有
条件的学校可 播放相关的录像素材,欣赏、感悟相关素材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趣味韵律操
1.教学目标
趣味韵律操是由七大节、十四小节动作组成,同时还伴随 有双人和六人为
一小组的动作配合及小队形的变化。趣味韵律操趣味性强,模仿力和想象力丰
富 ,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有积极的影响。趣味韵律操,动作
生动、活泼、有趣,不仅能有 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愉悦身心,锻炼身体,
还能加强同伴关系,培养群体意识,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 。
2.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
上课后,简要地向学生说明趣味韵律操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成体 操队形散
开,由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认真观摩、思考、提出问题,进入教与学的互动
阶段。为 了给学生整体、直观的印象,可请四名学生(最好由学生自愿承担)
在同学们面前做动作,学生做队形动 作,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记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五、教学评价


(一)要改变评价观点,特别要重视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评价,
以及学生 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把平时评价与阶段性综合评价结合
进行。
(二)在评价每一 套的动作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根据
教学的目标,选择的套路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根据 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完成
动作的情况,学生提高的程度,进行比较科学地、相对准确的评价。
(三)评价的重点不只是看学生动作完成的好与差,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参
与的态度,进步的程度。在练 习的整个过程中,锻炼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
掌握,相互帮助的态度,敢于自我表现的精神,积极思维 并具有创新的意识等,
全面地进行评价。
(四)评价的结果,要而向全体学生,评价后能使每 一位学生感到自己的
希望,能对自己有一种新的要求,从而不断地产生练习的欲望和积极性。评价
后对今后的学习志到积极的作用,这样的评价才会有意义。
案例一
舞蹈组合
1.教与学目标
五至六年级的舞蹈内容,以学习本国的民族、民间舞为重点。结合学生实际,介绍节秦鲜明,易教易学,活泼愉快的蒙古族和朝鲜族的两个小舞蹈组合。
通过舞蹈的教与学, 使学生学会具有民族特征和风格的舞姿、舞步和初步的知
识,能够配合音乐的节秦跳动起来。发展学生自 信力、表现力和积极参与的主
动精神,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培养生动活泼和乐观精神。
2.教与学的内容和方法提示
蒙古族舞动作组合


这一组合是由四个 简单动作并由双人的动作配合组成。包括走马步、原地
交替滚动步、耸肩、笑肩等。通过此组合练习,培 养学生正确、挺拔的体态,
脚下的控制能力、上身的灵活性,训练双人的默契配合,了解蒙古族舞蹈基础
知识并学习其基本动作。
(1)走马步
(2)原地交替滚动步
(3)耸肩
(4)笑肩
(5)组合
蒙古族舞动作组合教与学法提示 < br>(1)学生按上课队形集合原地坐下,教师介绍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蒙 古族人民世代“逐水草而居“,从事狩猎、放牧劳动,
他们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通过走马步、原地 交替滚动、耸肩、笑肩的动
作,以腰部为中心,上身模仿人的神态、脚下模仿马步,表现蒙古族人民勇敢 、
骠悍的性格特点。
(2)教师合音乐示范完整的舞蹈组合动作,学生欣赏、观察、思考、练习。
(3)舞蹈组合 共4*8拍,教师略讲解后,按1*8拍直到4*8拍的顺序分解
教学。先让学生记住动作,通过对教师 示范的模仿、记忆、思考、练习,学会
1*8拍,再学以下的各8拍动作。
(4)通过观察, 请学生做示范,特别是请同学主动地表演,带动大家一起
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学、互练、提高学 生的观察力和评价能力,互相
点评,共同提高。
(5)分小组轮流表演,师生共同点评,对学得快、好的小组和个人予以表


场。
(6)复合音乐伴奏,反复练习,同学互相纠正动作,教师逐一辅导,最后
按小组表演,个人表 演,提高学生的自尊、自信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朝鲜舞动作组合
动作组合选用了蹉步、兔子 步和单、双圆的队形变化,与五、六年级学生
的心理、生理状况有机地结合起来,编成集体舞形式,目的 是训练学生的节奏
感、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增强集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们团结向上的意识,
增进相互间的接触与了解。
(1)蹉步
(2)兔子步
(3)组合

五、教学评价
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教学可在体育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教师要根据新授与复
习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如:在准备部分可用律动和舞步做队形变换,用复习韵
律操做准备活动,在结束 部分可安排轻快的律动或集体舞进行放松,在基本部
分教新动作时,要与其他教材的教学密切配合,注意 课的适宜密度和运动负荷。


第九章 体育与健康常识
一、青春期男女生身体特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男女生的身体特征。
2、知道青春期生理机能都发生哪些变化?
一、青春期男女生的身体特征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人体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 二个高峰
期。男孩和女孩在童年期(在般在10岁以前)生长发育情况相似。女孩稍低于
男孩。 但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女孩比男孩早发育2-3年,所以,女孩身体各项指
标的增长率较男孩提前出现高 峰。青春期生殖系统也开始发育,女孩出现月经
初潮,男孩出现首次遗精,这是性发的重要标志。
(一)身体迅速增长
以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城市男女生为例,12岁 以前女
孩身高超过男孩,但13岁以后,男孩身高又明显超过女孩。
(二)体重明显增加
进入青春期后,体重每年可增加5公斤左右,多者可达8-10公斤。
(三)出现第二性征
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为第一性征。除些之外,进入青春期后还出现性
别上的其他差异,称为 第二性征。如男生喉结开始突出,声音变粗;嘴上开始
长胡须,并先后长出汗毛、阴毛和腋毛;肌肉增长 ,皮下脂肪少。女生乳房开
始隆起,乳晕下有硬块;音调高而尖细,长出阴毛和腋毛;骨盆变宽;皮下脂
肪增厚。


二、青春期生理机能的变化。
(一)脑和神经的发育 < br>脑的重量10岁时已达成人的95%,12岁时已达到成人水平。脑的容量也接
近成人水平。思维 、理解、判断、反应、记忆等能力都有所发展。
(二)心肺的发育
心脏重量后增加约10倍 ,心肌的收缩力和心肌容量均加大,供血能力加强,
肺活量显著增加;淋巴系统的机能和免疫能力都大大 提高。
(三)男生出现遗精
由于生殖器官和性腺的发育,不断产生精子和精液,有时精子和 精液在夜
间梦中排出体外,这叫遗精,也叫梦遗。若发生在白天叫滑精。
(四)女生出现月经
在性激素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的坏死、脱落、出血和修复的生理
过程称为月经。第一次 月经称为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也有的25-35天。
每次月经流出经血的时间称为经期,约 3-7天。
案例一:你知道青春期吗?
(一)学习阶段:5-6年级
(二)学习目标: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卫生知识。
(三)学习内容:
1、小芳突然发现从阴部流出了血,心里十分紧张、恐惧、而且羞涩。
2、妈妈带小芳来找医生,并说明来意。
3、医生首先解除的思想顾虑。
“小芳, 这是你的第一次月经,又叫初潮,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女孩
都要经历的,说明你就要成为一个大姑娘 了。如果女孩到了青春期不来月经,


那才不正常呢!”
4、医生解答了小芳提出了问题。
“血是从哪儿来的?”
“这是从生理说起,女性 的生殖器官——子宫,开关像个倒挂的梨,内有
一层子宫膜,女孩到了青春期以后,这层内膜就周期性地 脱落,并伴随出血排
出体外,形成月经。”
“月经要持续多长时间?”
“当子宫内 膜完全脱落,出血也就停止了,一般持续3-7天。然后子宫内膜
开始修复生长,经过28天左右,内膜 又脱落,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形成每月
一次的月经。”
“这么说,月经要伴随人的一生了?”
四、教学提示
1.讲解这部分生理卫生知识要严肃、认真,让学生懂得青春期身体都发生哪
些变化?
2.结合幻灯片和挂图进行讲解效果更好。
3.可请保健医生讲解,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青春期的卫生和科学锻炼
教学目标
1.在青春期应注意哪些卫生要求?
2.青春期怎样进行锻炼?
一、青春期的卫生
(一)男生青春期卫生
1 .要保护好嗓子。“变声期”不要长时间朗诵、唱歌;不要大喊大叫;少吃


或不吃辛辣刺 激性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要注意劳逸
结合。
2.要保持外生殖器卫 生。要坚持每天清洗外生殖器;养成良好的睡眠的习惯;
不看黄色书刊、影像;内裤要宽大,不玩弄生殖 器;要加强营养并注意劳逸结
合。
(二)女生青春期卫生
1.乳房的卫生。注意挺 胸收腹,保持健美体态;不束胸,乳罩不宜过紧;不
俯卧睡觉;经常擦洗乳房,保持清洁卫生。
2.外阴卫生。每天清洗外阴,从前向后擦洗,最好一人一盆一巾,且与洗脚
盆分开;内裤勤洗勤换; 不洗盆浴;不在不洁水域中游泳。
3.经期卫生。卫生纸(巾)勤换;月经带和内裤要勤洗;保持外阴 清洁;不
吃生冷和不易消化食物;不洗冷水澡、不游泳;不进行剧烈运动;注意调节情
绪;加强 营养。
二、青春期的科学锻炼
由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出现,进入青春期后,也出现多项身体素 质增长速度
较快的年龄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育锻炼,对于提高运动技
术水平 和运动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是男、女学生9~12岁运动能
力的增长情况。
应该怎样进行科学锻炼呢?科学锻炼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锻炼
体育运动项 目很多,如跑、跳、投、攀、爬等,不要单从个人爱好、兴趣
出发,应该全面锻炼身体。这对于促进身体 正常生长发育和全面均衡发展十分
重要。


(二)坚持经常
锻炼身体 ,同时也锻炼意志,不能一曝十寒,要想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运
动技能,发展各项身体素质以达到锻炼身 体的实际效果,就必须持之以恒,要
有毅力,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循序渐进
要防止急躁情绪,更不能蛮干。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学习动作技术,都要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要逐渐加大运动负荷,不能“一锹挖口井”。
(四)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非常重要,它可以克服身体各器官机能的生 理惰性,使
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发挥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最大工
作能力 ,避免伤害事故。运动后的整理活动或者放松活动,可以促进消除疲劳,
使身体平稳地过渡到安静状态。 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忽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
动。
(五)要进行自我监督
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自我监督:
1.自我感觉
主要看锻炼的精神、愿望、兴趣、体力 等处于兴奋状态。如果打不起精神,
没有锻炼欲望,明显体力不支,可能运动负荷过大所致,要进行调整 。
2.脉搏
小学生每分钟80~90次,安静时如果脉搏跳动仍加快,说明疲劳积累没有< br>消除。如脉搏缓慢说明训练水平有提高。
3.经常运动的人食欲良好,若运动后半小时仍不想进 食或者食欲减退,就要
考虑运动负荷是否过大。


4.睡眠
看是否能 很快入睡,起床后精神是否饱满。若出现失眠、多梦、精神不好,
考虑是否因运动负荷过大引起。
5.体重
看体重在运动前后的变化情况。若体重屡屡下降,经休息一段时间后仍不
能 恢复到原来水平,就要及时查明原因。
(六)女生经期要注意运动卫生
1.不进行剧烈运动或大强度的收腹及跳跃运动。
2.不做憋气或用力过猛的动作。
3.不从事游泳运动,不洗冷水浴。
4.可进行轻微的活动,如徒手操、韵律操、托软式排球、打乒乓球和打羽毛
球等。
三、教法提示
(一)讲青春期知识,不仅要讲性成熟及其伴随的生理变化,而且要讲怎
样对待这突如其来的生理(月经初潮、首次遗精)、心理(对性知识发生兴趣
等)变化,讲社会道德规 范,讲如何注意思想、品德修养,使学生成为一个讲
文明、懂礼貌、有高尚情操的人。
(二) 教育内容要有科学性,要理论与实际结合,有针对性,避免庸俗化,
启发引导学生自行消除对卫生科学知 识产生的不正确或片面的理解。

三、 体育活动与营养卫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营养素的重要作用。


2、使学生明确运动后应该怎样合理摄取营养。
(一)、营养素及其作用 < br>营养是有益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食物成分,即蛋白质、脂肪、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 营养素。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如下: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它的作用是提供机体生 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材
料。如果体内缺乏蛋白质,容易出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体瘦贫血等症状。
2、脂肪
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体内缺乏脂肪容易产生饥饿感,若体内脂肪
过 多,会导致肥胖。许多肥胖獐多数是因为运动消耗太少,脂肪堆积过多造成
的。
3、糖类 < br>糖类分成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可能直接被吸收转化为热能。如果糖类
过多,消耗的剩余部分就 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易患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等症。糖类摄取过少,易患低血糖症,出现头晕、无 力、出虚汗、心慌等现象。
4、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 少的要素,它主要参
与各种代谢过程,若体内缺乏维生素可导致多种疾病。
5、无机盐 无机盐是人体组成的构成元素,是组织、细胞的构成成分,它能维持体内
酸碱平衡,调节和维持机体 功能。体内无机盐过多过少都会引起代谢紊乱,导
致生理和功能性病变。
6、水

< p>
水约占体重的70%左右,它是营养和代谢的溶剂,如果体内水分损失20%,
生命就难以 维持。
(二)、营养标准及其摄取
小学高年级刚刚进入青春期,是人体代谢的旺盛时期,也 是生长发育的关
键时期,尤其是体育运动后,更要注意摄取和补充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学习的
需 要,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营养卫生:
1、不偏食、不挑食,使膳食的营养保持合理的比例,使营养需要与摄取的
营养素保持平衡。
2、定时定量,保持按时进餐,基本做到早好、午饱、晚少。即早餐摄取日
总热量的30%,午 餐40%,晚餐30%。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加
餐,这时可按早30%,课间15%,午 35%晚20%的比例摄取热量。
3、进食要科学。有的同学边吃东西边活动,也有的同学运动后立即 吃东西,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这会导致消化不良,最好过半小时后再吃东西。
4、运动后要适当地补充营养。
(三)、教学
1、学习阶段:五至六年级
2、学习目标:了解营养素;了解运动后营养卫生的简单常识
3、学习内容:
4、教学步骤:
(1).讲解不注意营养卫生的弊端,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实例,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时,应注意哪些营养卫生。
(四)、教法提示


1.讲解营养要把主要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作用)讲清楚,让学生懂得各种营
养素都 是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从而重视营养的全面摄取。
2.给学生讲清运动后科学进食的道理,使学生养成科学进食的良好习惯。
3.多启发学生积 极主动关心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卫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同学
间的讨论,正确地认识营养与发育的关系,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十章 学习评价
学生体育的学习评价,是依据体育 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
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对体育教学组织实施的 科学程度进
行诊断,并确定学生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以便教室改进和提高以后的教
学工作 。
体育课程标准,构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以反映对学生在知识、能力、
态度、情感和行为 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达到提高兴趣,促进发展,福利进步,
增进健康的目的。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 要依据和途径。因此,在评价标
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设计中,突破了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 价的
倾向;淡化了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促进每个学生 都得到发展;体现了区别对待和注重学生纵向发展进步幅度的评
价思想。
一、学习评价的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习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二)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改进教学。
(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与促进学生
的进步与发展。
(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学习评价的重点
课程标 准的各水平目标和内容都有变化,学生学习评价的重点也相应地随


着变化。但是总的要求 和指导思想是不变的。其重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仅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
度、行为等。
2
评价与遗传因素相关较
大的体能等。
3
评价与体育知识的记忆。
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
与应用。
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与运动参
与的程度。
4
评价单个运动技术的掌
握。
5
仅评价最终成绩。
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
程和进步幅度。
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
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不太强调 比较强调
三、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一)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
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包括如下内容:
1.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育项目。
2.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 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
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 平
及运用情况。
3.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


现。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 ,对
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教师依据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学生自我评定 ,小组互评及学生的进
步幅度,进行综合评定。
(二)学习成绩评价的标准
课程标 准指出,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的评定,应采用绝对评价标准与相对
评价标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在体能 成绩评价中,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
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价。运动技能成 绩的评定,
可采用定量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四、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五至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依据课程标准中 有关评价的内容、评
价的标准、评价的形式和水平三中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
点、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等情况,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方法进
行。具体方法如下:
(一)学生自我评价
1.评价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每学年分上下两个学期按《学生 体育课学习成绩手册》评
价表(五年级见表1六年级见表5)规定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2.评价内容的确定及其依据说明
(1)学生自我评价是依据本学段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 目标内容和活动
确定的。由于本学段所学内容多和活动涉及面广,评价内容也只能结合学生认

< p>
知、理解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选取各学习领域中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具体内容、
活动或行为 表现进行重点评价。
体能:这部分内容是“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两个学习领域中的活动
内容。
(2 )学习态度与行为:根据本学段“运动参与”领域目标及其内容的要求,
把主动参与活动并能示范简单的 运动动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的
重点内容。
(3)认识与技能:依据本学段“身 体健康”和“运动技能”领域目标及其
内容的要求,知道青春期身体特征的变化及体育活动时必须注意的 体育卫生常
识。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包括学生课堂上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以及< br>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交往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情况。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 神和体育道德,掌握现代社会中
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是本学段“社会适应”领域目标的要求。把“ 运动
中尊重与关心同伴”和“在优育活动中能对同伴尊重与关爱”作为五至六年级
的评价内容, 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与合作,把学会宽容,学会尊
重他人,学会协作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 在评价过程中五至六年级应有所区别,
有所侧重,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
(二)组内相互评价
1.评价方法:小组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与个人自评的时间、内容相同 ,采
用本组组员面对面评议的方法逐人评价。评价结果由组长用“√”方式填入表
相应的格内。
2.小组内互评的提示与建议


(1)在进行各组组内相互评价之前,要做好充 分的准备工作,除了制作小
组评价表格外,教师应向学生进行提示和指导。由于小学阶段对教师评价的依
赖性,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特别要重点对那些基础较差、体能
和运动能力不强, 但学习态度认真、练习积极、进步幅度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
与肯定,使他们在组内评价时也能得到较高的 评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
育和体育课的喜爱及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和谐、友好相处和良好社 会行
为的发展。
(2)在组内相互评价中,发生看法与意见不一致的现象不可避免。其中有< br>评者之间对被评者不同的观点,也有被评者对评者不愿接受的意见。学生由于
意见不致而发生争执 、冲突、吵架,甚至可能使评价不能继续下去。
对于这种现象应该这样理解,在一个为了完成共同任务 而努力的群体中,
他们之间的认知冲突、观点交流、智慧碰撞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机会,它
可以启迪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细致地考虑问题,更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理
解与协作,促使学生进一步 反思自己的观点,认真理解他人的看法、协调自己
与他人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群策群力地解决问题,同 时也能帮助学生克服自
我为中心的倾向,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学会协调,学会宽容。因此,冲突与协调是建立共同认识的必要条件、所以,不要把认知冲突简单地视为合作的对
立面。关键是我们教师 要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冲突的协调措施。为此建议小组评
价应以上课的形式分组进行,教师除了做必要的引 导外,在课堂上随时解决各
小组学生提出的咨询问题和困难。对待不同意见,最好是倾听、等待、提心、
建议,而不直接干预,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关注、期望和对自己解决困
难的信心。一旦认 知冲突一时难以解决,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暂停下来,
给大家(小组)探索的机会,并让大家多从 被评者积极的表现、进步与发展着


眼,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协商解决冲突的方法 ,使他们懂得要完成小
组的共同任务,必须相互依赖,相互讨论,相互尊重,共同努力。教师切不可为了迅速解决问题而动用“权威”进行简单甚至粗暴地干预,这样反而由于教
师制造了新的、性质不 同的冲突,无助于学生认知冲突的解决。
(3)在组内相互评价前,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做好 小组长选拔与
培训;第二,进行评价标准与要求的介绍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三)教师评价
1.评价内容
2.评价方法
(四)学生成长记录袋 < br>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应尽可能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特别是到了小学高
年级,学生成长记录袋可 以较系统地记录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促进学生自我
评价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成长记录 袋不是仅由教师填写,而
应由学生自己、同学、教师、家长共同完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十一章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订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学年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期体育教学工
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教案)四类。关于 各类计划
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意义、作用和制订计划的依据、方法等,在水平二(三、四
年级)的 实验教师用书中已经阐述,教师需要时可参阅,这里就不再重复。
本章就各类示例性计划中的几个问题, 作一些综合说明。
一、关于建议选编的教材内容。
二、关于选编教材内容的拓展或变化。
三、关于教学内容的课内外结合。


第十二章 课时计划(教案)的编订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整教学过程。在教学活动前,体育教师需要充分的准备。从目标的确定、教材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的构思,
直到书面教案的产生, 必须要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方案设计程序过程,
才能有效地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实施。 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案制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体
现(标准)的教学理念,全 面达成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必须以新的教学思想
与观念来编订体育教学课时计划(教案)。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目标统领教材的原则要求,改变了以往根据体育教学
大纲规定的基本教材来确定体育 课的教学任务(目标)的做法。《标准》构建
了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评价原则,强调了体育课堂教学必 须根据学习目标的
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因此,确定体育课教学目标时,必须以五个学习
领域目标及水平目标为依据,再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提出具体化的目标要求,
并依据学习目标来选择、 安排课的教材内容,制订出体育课的教学方案(课时
计划)。在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领 会(标准)的精神及实施
建议的要求,充分理解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和水平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br>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安排教学
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案 。
在设计制订课时计划(教案)时,应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
的形式和方法,全 面达成《标准》的目标。由于《标准》大大地拓宽了体育课
的学习领域,这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因此,新《标准》、新
教材的诞生,给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带来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教学组织 形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必须体现出新《标准》的课程理念,反映出教学改革的力度,呈现出体育教学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案。同时,在课时计划制订过程中,
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以及交
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教法研究。
近几年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对体育课时计划的设计和制订,无论是教
案的设计方案、教案的书写格 式、栏目的构成、书写的方法,都是教师个性化、
情景化的产物,它随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目标及不同的 情景而变化、因此,教
案格式及其指标也都不是固定的。在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导下,本章根据《标准》< br>精神,编订了若干篇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方案和体育课时计划(教案)的示例,
供教师们在贯彻实施 新《标准》和新教材的教学实验中参考。
体育课设计方案(教案示例一)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基本活动能力,坚持健康
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基本理念。 特别是在对学生评价的要求
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提出了强调评价学生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的程度 ,
减弱了对单个运动技术掌握的水平要求,这就改变了过去受竞技体育的约束,
一味追求对技术 动作的规范性,竞技性、完整性学习,忽视学生体育能力发展
和学生的需要,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减 弱、收益甚少的被动局面。
快速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最基本的活动能力,尽管学生从一年< br>级跑到六年级,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体能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而造
成快速跑中所存在的 技术动作缺陷,是完全正常的。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强调动
作技术的完整、完善与竞技性的规范要求,结果 可能是事倍功半。同时,由于
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一至操场就尽情地奔跑嬉戏已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 根
本不在乎运动的竞技性的规范要求,也不能理解枯燥乏味的技术原理。本课在


设计时,从满足学生生理需要升华到心理和社会需要出发,以学生年龄与心理
特点为依据,把改善学生参 与活动的态度与行为,培养对学习体育的兴趣,促
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主要目标,通过各种游戏性跑 的自创练习、自主学习、
合作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快速跑的身体感受,在不懈的追求中,发展学生的< br>快奔跑能力,提高位移速度和灵敏协调素质。这样既防止了过分追求动作细节
而忽略发展奔跑能力 与心理需求的不良理象,同时,又促进学生自发地产生不
断改进动作和提高速度的欲望,并在教师的引导 和帮助下获得更大的学习效果。
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加强了同伴间的友好交往,提高了学生相互帮助、 团结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课的设计中,无论是快速跑,或游戏教材的教学,都给学生留有一 块自
主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发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造学习,发现自
发、展示自我 、完善自我,并懂得团结同伴、尊重他人、获得自信。

重庆铜梁中学-婚礼主持


毕业论文致谢范文-学前教育心得


遵义医学院-南宁公务员考试网


英国留学生网-六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错过作文-高招办


万圣节图片-校运会通讯稿


关于奥运会-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葫芦岛龙潭大峡谷-中南大学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