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所有教学反思汇编

绝世美人儿
967次浏览
2020年09月21日 17: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澳门科大-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2020年9月21日发(作者:陆铭)


学习-----好资料
有余数的除法
1、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以往计算教学往往 只重视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速度,使计算教学变得枯燥
无味,这是与新课标理念相违背的,作为教师要 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有余
数的除法时,要重视学生的记忆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重视计算与现实生 活的联
系,要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
入,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
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和 除数的关系,自主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
内除法竖式的联系,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要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数学。
有余数的除法意义是指导计算的基础知识,为了 突出意义的教学,教材有意
识地安排了一些“摆一摆”“圈一圈”等观察和操作活动的内容。教师在教学 中
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在观察、猜 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象,不断增强学生的感
性认识,在相互交流、比较、吸引的 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学生的认
知。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 操作规则,做到活
泼、有序和高效。
3、在教学中要合理把握生成资源。
教材中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要敢于面对学生学习中
出现的错误,充分利用教学中 生成的这些资源,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交流、辩论
和分析中认识到错误,自觉地订正错误。如在写竖式时 学生可能会把一位数的商
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可能会把除数和商的位置写反了等,教学时可把这些现象
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判断和分析,在互相帮助中,达到纠正错误,巩固新知的
目的。



《认识时、分》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我先设计了一个生活情境,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一是 观察钟面,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
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习整时以及读写。二 是在时、分的
认识基础上探索时、分的关系。三是在归纳总结后,设计了师生互动拨钟表的环
节 ,让学生体会分针、时针是怎样走的。四是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感受一分钟
能做些什么?深刻体会虽然 一分钟时间不长,可我们充分利用还是可以做许多事
的。
在这四个活动环节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快乐的
学习数学。
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同时结合传统教学。
在教学《认识时分》时,我利用了实 物钟,让学生体会1时=60分时,我拨
动实物钟的分针,让学生观察时针的变化。教学效果比较好,课 后还有许多孩子
拿着实物钟在做试验。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层次化、趣味化。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
段,同时也 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
长时间保持着兴趣,练习效果比较好 。
五、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离不开思想品德教育,本节课中,我进 行了两次惜时的教育:一是在感
受一分钟后,让学生初步体会时间的宝贵;二是在整堂课结束时,让学生 再次体
会时间的宝贵。
认识几时几分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几时几分 ,在小学阶段时间的学习共分两次:二
年级的时分秒;三年级的年、月、日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在时 间的学习上,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共安排了2个例题,首先设置小朋友一
天 从起床,吃早饭,出门,到校这一贴近学生自身实际的情镜,呈现四个不同时
间,其次,将8时零5分, 和7时55分学生易混易错的时间独立学习,在比较
中加深理解。
这节课是让学生 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的。由于时间是一个
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 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
验,更好地理解时间。因此,教学中一开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和 分针的变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在认识几时几分,在让它们操作拨时间。
在教学 难点时,接近整时的时间要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独立思
考的基础上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再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学生的生成进行讨论、
分析、探究。总之,认识时间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 看钟面上时刻的方法,
时针过数字几,就几时多,分针指着数字几要乘5才几分。
遗憾的 是这节课每个学生没有钟面模型,拨一拨的过程被省略了,学生只看
老师的教具或课件,学生对钟面的时 间还不是很深刻,容易遗忘。

认识方向
《认识方向》是二年级下册的内 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
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 北四个方向,这也是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让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并能在自主、
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 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节课的学习不
仅为本单元后部分的学习作好铺垫,更为今后在生活中能更精确地确 定和描述物
体的相对位置打下坚实基础。
上周四,我上完了《认识方向》这一单元 ,上完后进行了自我反思,感觉有
做得好的地方,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当然还存有一些困惑。
不足之处:
(1)对于由空间方向转为平面上的方向,学生过渡的比较吃力,有的学生思维 还
是停留在空间,没有意识到空间与平面上的方向的不同。
(2)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还需简练,精确.
(3)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指一个方向的范围,而不是单只一个方向。
认识方向是 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
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 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
有用的。认识方向学生会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这部分知识比较难 ,生活也是大
课堂,我想学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对方向的认识。总之,没有完美的课
堂 ,我会进一步完善我的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知识,充分地感
受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 乐趣。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认识分米毫米

本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 米的长度表象;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
略。在课堂中,我力求能 体现以下几点:
1.让学生感受到毫米和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教学长度单 位
时首先要引出单位。我就从我们已经认识的两个长度单位入手,先让学生回顾米
和厘米两个长 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新知的掌握。
然后提出如果要量一枚硬币的厚度,还 能用这两个长度单位么?在学生原有认知
背景和新的认知冲突中引出毫米,使学生产生比较清晰、深刻的 第一印象,既激
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初步感受毫米与已认识的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发现不到1厘米,那就需要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以旧引新,激活
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 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2、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
知道1分米、1 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的建立,
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 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通过让学生认一认 、找一找、量
一量、画一画等一系列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建立了对分米
和 毫米的表象。
3、从学生相对熟悉的毫米入手,通过结构化地认识毫米,迁移到分米的认识。 < br>在最初设计这节课时,我认为学生其实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
具备了一些测量的基本 芳法。这节课是否可以改变一下传统的方式,让学生自主
尝试学习新的单位。教材是是先认识分米,再认 识毫米。我觉得相对于分米,毫
米可能学生接触地更多,因此我从毫米入手,先认识毫米,通过认一认、 找一找、
量一量、画一画这一系列的活动,形成结构。再迁移到分米,让学生经历一个用
结构的 过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方式参
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 对分米、毫米地初步认识。
4、重视用手势比划1分米和1毫米,提高估测能力。
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概念的重要活动。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
征的思维形式。把直尺上的、 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
来,用手势比划这样的动作拉动了思维,形成了概念。 先提供一定的参照物分米
管和硬币来具体地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接着经历“比划——在尺上验证
——修正比划——再验证„„”的过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地准确。另外,估测能力既是生活实用的能力,也是建 立分米意义的重要手段。
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后,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便于他们随
时进行估测。让学生先依靠工具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目测手表、锻
带的长度等,从 借助工具到直接估测,逐渐加大难度,使学生一步步加深对长度
单位的认识,初步培养估计的能力和意识 。
5、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上课过程中,思绪比较混乱。丢了很多地方,有 些次序也颠倒了。课堂组
织教学不足,学生在底下做自己的事。
练习一

本单元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但是这次练习的内容比较丰富,有一定的深度和
广度,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也 比较高。从练习来看,学生有些不适应这样的练习,
速度比较慢,说明熟练程度还不够。
1 、填空题的8——11题是有关余数与除数关系的变式练习与运用,好多学
生做练习时就卡在这几题。
2、选一选的题目,是要在括号里填上序号,还是有部分学生做做会忘记掉
的。
3、改错题,好多学生没有看出来余数比除数大的是错误的。
4、竖式计算有小部分学生没有把商和余数写到横式上。
5、解决问题别是第5题,错误率比较高。
掌握好的部分:
1、口算正确率比较高,一些简单的有关除法意义的题目做得还可以。 2、
竖式计算正确率比较高,大部分学生格式正确,整齐、规范。 3、解决问题中一
些简单的有余数除法都做得还可以。
存在的问题:
1、填空题中有关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问题变式练习做得不是很好 2、选一
选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填写序号。
3、解决问题稍微复杂一些的题目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改进措施: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1、在平时的练习正加强变式练习。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二单元练习反思
掌握好的部分:
1、本次练习中涉及到的口算与列竖式计算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较高。 2、对
于钟面的认识共有 12大格、60个小格;分针、时针和秒针行走的规律理解得比
较到位。
3、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和大小比较掌握的较好。
存在的问题:
1、审题粗糙,填空的第9题,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分针从数字6走到数字10,经过了( )学生没看清是分针还是时针,都填
成走几格就填写几,单位也漏写了。
2、解决问题中审 题不仔细,第一题中要求是“欢欢做一朵花所用的时间比
王畅做一朵花所用的时间多几分钟?”两步计算 的题目,都认为是比大小。
3、生活经验不丰富,题目意思看不懂,解决问题中第3题、第5题,比如
第3题,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校,他应该在什么
时候从家出发 ,才能准时到校?部分孩子不能理解只要从40分中减去15分就是
他出发的时间。另外最后一题等公交 车理解题意更是困难。
改进措施:
1、加强练习,适当增加类似的生活题帮助学生一起 读题、审题、联系生活
实际理解题目意思,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2、针对不同的孩子的弱点加强个别辅导。
3、关注后进生的上课情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课堂效率。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讲究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 学较注重概
念的形成过程,多启发学生,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要帮助学生理
解概 念的本质,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层次的设计和教学,不仅能让学
生逐层吸收新知,而且是符合 低年级孩子学习特点的。教学中,对以下两个概念
的知识,进行了分层教学。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1)认识平面图上的8个方向。
认识平 面图上8个方向时,主要分了三个层次:先是让孩子们根据给出的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来摆出东南、东北、 西南、西北的位置;然后是根据方向的相对
性,让孩子们判断谁的对面是什么方向;最后是只给出一个北 面,让孩子们自主
尝试写出其余7个方向。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学习,孩子们在头脑中对平面图上如
何表示方向时分清晰。
(2)判断平面图中物体的相互位置。
结合实际平面图判断方 向这一环节,主要也是分三个层次来学习的:在初步
了解平面图的前提下,先是以学校为参照物,说说( )在学校的()面;第二层
次是一其他建筑物为参照物,说说学校在()的()面;最后一个层次是说说 ()
在()的()面。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根据刚才所学得平面
图上的方向 来描述建筑物间的位置关系,还明确了当参照物发生变化时,物体间
的相互位置也会变化,要学会灵活运 用知识,充分培养孩子们的空间观念胡语言
表达能力。
这样,分层设计的新知学习活动,为 孩子们学习新概念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也是对知识结构合理设计和诠释的方式方法。但是前提是我们在设 计教学时,要
充分分析教材和标准,要学会挖掘和尝试,要为从学生的接受能力,思考方向等
多 角度考虑。
千以内数的认识
今天教学千以内的数,学生已经有了百以内数的基础,通过复习 回忆出个位、
十位、百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课中主要教学千以内数的组成,知
道几百是由几个百组成的,几百几十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几百几十几是
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让学生自己多说数的组成,学会流利的语言
表达。练习中发现个别学生写几个个这样的形式, 应该是几个一,还有极个别几
个二、几个三的,说明没理解一、十、百是计数单位,不能随便改写。
千以内的数的读写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根据班级实 际,我先复习58这个两位数的读
与写,讨论读写这个数时的注意点,让学生说一说58这个数的组成, 纠正学生
上节课普遍错误,加深印象。新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学生根据计数器
写数、 填写数的组成、再读一读这个数,交流为什么有些数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
必须要写“0”占位。新课的 内容学生们掌握得不错,问题在于找规律中审题还
是比较粗糙,每一列数的规律都不尽相同,有加1的有 加10的、有加5的也有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越来 越小的,作业中表现出的错误就是发现了第一组数的规律,下面的题目都是
一样的规律。这方面还需加强 。
练习三课后反思:

今天结合书本练习三复习千以内的数的知识,课前再对一个 一个数数和一十
一十数数进行了复习,特别强调一个整百数或一个整十数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是
多少。课上主要是学生练习,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错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今
天的内容比较多,课上时 间还是比较紧张的,所以在一些简单题目上我就一带而
过,在后面几道要思考的题目上花更多时间。第8 题估计要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
而不是随便瞎猜猜,这里画出虚线后2倍的关系不是非常明显,有点误差 。第9
题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要有序,不重复、不遗漏找出所有的数,但感觉基础比较
差的学生 跟不太上。
认识万以内的数课后反思:

今天教学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不包括 中间有0的情况),因为这部分内
容的教学与千以内的数非常类似,所以课上让学生自己在算盘上一千一 千拨珠,
感受1个一千是一千,2个一千是两千„„9个一千是九千,从而得出几个一千是
几千 ,因为之前有学习经验,学生学得很快。在数的组成部分学生也能把之前学
到的知识迁移过来。一个一个 、一十一十、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数学生还是
有困难的,所以课上这部分花的时间比较多,这个内容 掌握好了,对找规律有很
大的帮助。数位顺序表现在已经拓展到五位,学生不仅要知道从右往左一次是哪
五位,还要知道第几位对应哪个数位、哪个数位在第几位、哪个数位的左右分别
是什么数位,需 要灵活掌握这些知识。

中间有零万以内数的认识课后反思:

万以内数 的中间或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在教
学时,抓住这一难点,我们从算盘上表 示的数出发,使学生在拨数的过程中体会
如果在哪一位上没有拨珠就要用0来占位,不管是在中间还是在 末尾;但是在读
数时不一样,夹在中间的0要读出0来,在末尾的0是不用读出来的,特别要提
醒学生的是中间如果连续有两个0的,那在读的时候只能读一个0,因为在尝试
读时有个别学生就出现了 里连续读两个0的情况,通过强调让学生意识到这里的
读法很有必要。另外,上面两位老师提到的用给出 的4张卡片来组成0不读出来
的四位数和读一个0的四位数这样逆向的思考,一些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 教师
还需要强调只有把0放在末尾才不读出来,0放在中间就要读出来,而且一个0
更多精品文 档


学习-----好资料
或是两个0在中间都读一个0出来,因此要考虑清楚这两种情况。在今后的练习
中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7、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本节 课学习比较数的大小,课始我们先复习了百以内的数的大小,得出比较
两个数大小的基本方法:位数相同 的,先看最高位十位,十位上的数大就大,十
位相同看个位,个位上的数大就大;位数不同的,位数多的 数大。新课的学习由
学生自主探索,我只是在比较2530和2350之后,增加两组数:一组是千位、 百
位相同看十位,一组是千位、百位、十位都相同看个位的进行比较,进一步完善
复习题的位数 相同的先看最高位,最高位相同的看下一位,这样一位一位比下去。
从作业情况看,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 要明显好于先几节课,正确率和速度有明显
提高!
8、
数的估计
课后反思:
今天教学简单的求近似数,通过复习学生对求近 似数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所
以新授部分让学生自己说说695接近几百,703接近几百,学生基本上都 能回答
出来,然后补充508约等于几,594约等于几,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有什么共同
点, 班上有学生说到了十位不满5,于是我顺势介绍了一下四舍五入的方法,感
觉学生是可以接受的,后面求 近似数时很多学生乐于用这个方法,正确率也不错。
9、
练习四
课后反思: < br>通过这几课的整理和练习,学生对万以内数的组成,数位及各个数位表示的
数的意义跟家清晰了, 对数的估计也能慢慢熟练,并能结合实际来解决生活中的
简单实际问题。但是,在练习中还是反应出一些 问题,比如几位数的“几”要写
汉字,又如给出一个数,要求填出另一个数中缺得一个数字,40()6 <4058,
()里最大填几,一些学生发现千位、百位都一样,十位后面是5那么前面必然
是 4,其实是错误的,这一题还要看个位。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细
致审题,在填写后要再看比 一比看看是否有更大的填法。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做
“最大”“最小”的游戏,通过同学间的互动和交流 ,来进一步感知比较大小的
策略和方法,提高练习的正确率。

简单的单位换算
课后反思:
今天节课主要是学习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等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抓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住几个基本的进率来进行简单换算,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
毫米,并简单介绍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 000毫米的知识,让
学生对其他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有初步的了解。另外在教学6厘米=60毫米的时候 ,
主要抓住数的组成来思考,1厘米是10毫米,那么6个1厘米就是6个10毫米,
所以就是 60毫米,并引导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时用这样的思路进行。引导学生
自主来进行单位换算,并能用完整 的话来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对于一些理解能
力较差的学生,老师也要多提问,让他们多参与,多动脑。 最后涉及到估计的两
个问题,一些学生估计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所以要结合生活多补充这样的题目继续进行估计训练。
3、
练习五(1)
课后反思:
本单元的内容 比较少,只有填单位名称和但会换算,但对于学生来说却不容
易。在单位名称时,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 ,容易对一些物体的长度估计不准,
比如书上的乒乓球桌的高76( ),由于76这个数据比较大, 学生就不容易与
已经建立的参照物比较,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答案,其中以分米居多,但有心的孩
子只要与前面的洗衣机8分米比较一下就应该能发现填分米太大了,应该降一个
单位填厘米。单位换算一 些学生一开始头脑清醒的时候正确率比较高,但到后来
晕乎乎就搞错了, 70分米=( )厘米这道 题错得比较多,不少孩子一看到70
这个数字就下意识认为去掉0,而没有看到是分米换算到厘米。
4、
练习五(2)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们继续复习长度单位的相关内容, 在练习中发现联系生活的题目学
生还是掌握的不是很好,尤其像第10题,学生一般很少去考虑单位名称 的不同。
含有单位名称的加减法、单位的改写、选择其当的单位等题型时完成很不错。结
合班级 的实际情况,课堂上补充一些动手测量三角形、四边形边的长度。结果发
现问题很大,学生们存在的问题 :一是马虎、精细度不够,二是所使用的尺子刻
度模糊,根本看不清毫米的刻度。
5、第五单元练习课后反思:
本单元主要是有关“分米与毫米”的概念的练习,学生对于一 些简单的单位
换算,做得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没有认真的看清题目的要求,单
位 不同没有换算,填合适的单位,还是有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把握不是很牢固,
有填“大楼高32分米,字 典厚3毫米”等,解决问题的题目做得也是根本审题
不清。
6、
第五单元
评价课后反思: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掌握好的部分:
1、在尺上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对于大格、中格、小格
的把握较好。 < br>2、在进行专项的单位名称的转换的题目,学生也对于进率的掌握比较牢固,
特别是相邻的单位之 间的进率是10,都能很好地掌握,并能在比较大小的题目
中加以运用。
3、操作题完成得较好。
存在问题:
1、在填空题中,对于一些稍作“转弯 ”的题,学生比较容易“想当然”,
没有看清要求去完成而导致错误。
2、审题不清如“从 大到小排列”,“再画一条比这条线段长10毫米的线段”,
都不能较好地把握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 解题错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对于一
些简 单的除法问题都有所遗忘,都做成加法。
改进措施:
1、家校合作,继续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薄弱环节,多加练习。 2、加强独
立读题、审题、解题的能力。 3、平时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温故而知新。 三、

7、
期中练习1
课后反思:
今天的数学课主要帮助学生把本册 上的第一至五单元进行的梳理和归纳。第
一单元是《有余数除法》,重点是引导学生回顾看图写算式以及 有余数除法的含
义,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还要会列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并解决简单的数
学实际问题;第二单元《时分秒》重点复习钟面上时针、分针、秒针是怎么计时
的,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 多少,单位换算,还有怎么看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第三
单元《认识方向》重点复习生活中方向的判断方法 及方向的相对性,然后是平面
图上的方向的判断,特别是()在()的()面的判断;
第四 单元重点复习万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方法,以及数的顺序、大小、近
似数等;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重点明确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对生活中的物体
长度能进行正确估计,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8、
期中练习2
课后反思


本节课重点整理和联系第四 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通
过练习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读写一个三、四位数;能够分 清数位、位数、计数单
位、数的组成等概念性的问题。掌握了比较两个万以内数的方法,运用基础知识< br>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需要加强训练的是找规律,部分学生还没有学会观察一组
数,找出其中的规 律并接着往下写,像“有37个瓶子装入纸箱,每个纸箱能装
8个,要使每个纸箱都装满,至少还需要几 个瓶子?”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的
算式往往不能列完整,思考问题不周全或身体粗糙:37÷8=4( 个)„„5个。学
生的答案出现两种错误情况:一是至少需要5个瓶子,这里将问题看成至少需要
5个箱子,将瓶子全部装完。二是还需5个瓶子,就将余数看成是答案,题目意
思没能理解。最后一题 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画图表示出两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才
能理解。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课后反思:
今天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探究和学习两位数减 两位数的口算。在个位够减
的情况下,学生较多地使用第一种方法,即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的方法; 而
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在几道题目练习以后学生发现用第二种方法比较简单,
即把减数分 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来减,这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结果的变化,
就是得数比十位上的数相减少了“ 一个十”,要 学生弄清楚为什么,这也是后
面判断“得数是几十多”的方法。要求学生弄清每一种算 法的算理,并且能够根
据题目的不同特点选择最合适、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3、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两步计算的实 际问题,所以处理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题意,
理解每一个条件所表示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例题和练习中 ,都让学生说一说每个
条件表示什么,例如:下车15人,就表示车上的人数减少了15,要用减法;而
上车18人则表示增加了18人,要用加法,弄清题意以后,再列式计算,分两步,
这里指导学 生如何分步写算式,以及答句的书写。对于检验的方法不要求写出来,
但要知道倒推的过程。在解题过程 中注重对学生数量关系分析的指导,培养良好
的解题习惯。
4、
练习六(1)
课后反思: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在本课的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两位数加减法的 能力。熟练掌握两种
口算的方法。在说一说哪几题的得数比50小时,一开始学生说得比较慢,指导学生看个位是否需要进位或者退位,然后再确定十位上是几,这样学生练了几题
以后,判断的速度和 正确率有所提高。在第4题的计算过程中适当渗透“个位加
或减个位,十位加或减十位”的计算方法,这 样算起来比较快。
5、
练习六(2)
课后反思:
这节课复习的计算主 要是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加减法,通过对第7题每组三道
题的比较,可以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下面两题根据 数的组成来计算,都可以先算
6+9=15,第2题是15个十是150,第3题是15个百是1500 ,也可以简单地说
在15后面加一个0或者两个0,但是要知道为什么加一个0或者两个0。在11题填表中,让学生用三句话说一说题目,然后说说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
算式,比较三个数量 关系,明确三个数之间的关系。


6、
练习六(3)
课后反思:
综合练习前几节课的知识,在课上主要放手 让学生自己解题。重点解决看线
段图解决问题,既要学生明确题目中的条件,也要知道问题,然后根据问 题分步
求出所需条件的未知量,第二步再求出问题所需量。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
银行“存 入、支出”的意思,用数学的语言表示“存入”就是“多了”,“支出”
就是“少了”的意思,这样学生 就会解题了,这里可以适当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
先求存入和支出相差的量,再用原来的800-200这 种方法,从课堂反应情况来看,
会用这种方法的学生人数比新课时多一些了。思考题用线段图的方法分析 ,学生
容易理解,不需要知道鸡、鸭原来的只数也能解决问题。
7、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
课后反思:
今天学习三位数加两位数、 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笔算学生有一定的基
础,和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是一样的。特别要提醒学生注 意的是三点(1)相同
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满10向前一位进1。让学生自主探 究
计算的过程,也是唤醒旧知的过程,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得比较好。本节课的另一
个重点是“验 算”,需要指导学生如何验算,验算的目的是什么,当验算结果和
计算结果不同时怎么办,另外书写格式 也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从课堂作业
来看,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有的横式上没有写得数,有的验算 没有写,有的格
式不对,有的没有交换加数,有的两次结果不同等等,还需加强练习。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8、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法)
课后反思:
笔算加法学生有 一定的基础,首先从正确、规范书写竖式开始,让学生知道
“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其次在算的时候, 根据经验学生知道要从个位算起,
这里特别要关注的是“满十进一”的道理。放手让学生自己算一算,看 看与前一
节课的不同,指出连续进位的注意点,特别是百位向十位进一,千位的1要写下
来。对 于验算学生还是不熟练,容易出错。
9、
练习七(1)
课后反思:
今 天练习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连续进位加法,让学生在比较题组中,
加深对于进位加法以及连续进 位加法算理的理解。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特别强
调计算的注意点(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 起;(3)哪一位满十要向前
一位进一。从学生的练习情况来看,错误率还是较高,还需加强练习。

10、
练习七(2
)课后反思:

今天的练习主要是 运用进位加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填表求和,学
生以前做过类似的题目,所以方法是会的,主要 是要提醒学生注意进位的“1”
不要忘记,特别是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这里发现有的学生会漏掉。在计 算三个
数连加的算式时,写竖式要指导一下学生,改如何正确写。在后面的几道解决问
题的题目 里,要求学生先说数量关系,再根据 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注意指导解
题的完整性,算完得数写到横式上,写单位名称以及答句。
11、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

退位减法学生对于算法的理解上基本没有 问题,知道“哪一位不够要向前一
位退1”的方法。但是验算学生显得比较生疏,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根 据数量关
系来确定验算的方法,从而引出“差+减数=被减数”的验算方法。在“试一试”
中放 手让学生自己做,由于时间比较紧,所以分男、女生各做一道,讨论验算方
法,学生会了验算以后,在练 习中出现的问题是横式上的得数写错了,写成了验
算的结果,也就是被减数。还需加强练习。
更多精品文档
位)
课后反思:


学习-----好资料

12、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连续退位)
课后反思:

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从课堂上来看,学生都能比较自然
地根据“哪一位不够减向前 一位退1”的方法进行计算。这里要提醒学生的注意
点就是连续退位的后面一位退了1以后不够减,那么 从它的前一位退下来再减的
时候要比原来少1,学生这里可能出错。从练习情况来看,学生计算还是比较 马
虎的,各种错误的情况都有出现,特别是验算以后,把验算的结果写到横式的得
数上。
13、
14、隔位退位减
课后反思:


在前几节课的基 础上,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计算减法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有可 能出现困难的地方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完整过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笔算方法 。想想做做2
第一题从百位退1后,百位上是5,5减1得4,差的百位上是4,而不是5.第二
题完成退位后,十位是9,9减1得8,差的十位上是8;而不是9。第三题从百位
退1后,百位上是 7;7减1得6,差的百位上是6,而不是7。想想做做4完成
计算后,再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还可 以相机对学生进行逐一口腔卫生、保护
牙齿的教育。
14、
隔位退位减(补充练习)
课后反思:

让学生说说隔位退 位减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在竖式计算时,指名学生说说计算
的过程,以及每一位上是几减几的算理,从 练习情况来看,相对于上节课,学生
计算的正确率有所提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数量关系的 分析,还有
小部分学生不是很熟练,对于一题多问类型的题目还是需要继续加强练习的。
15、练习八(1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退位减法、隔位退位减法的复习,相对新课来说,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有所提高,错误率也有所减少,这里的第5题学生在解 决第2个问题“四年级呢”,
很多学生用205-39,没有认真理解题意,没有找到四年级和谁比少3 9份,从中
可以看出学生在做题目时是比较马虎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解题的良好习
惯。
16、
练习八(2)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对计算的运用,和进一步的 练习。学生第一次做三个数的加减法,
竖式有可能有所遗忘,所以在这里有强调了一下三个数的竖式的书 写格式。另外
第9题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提问,大部分学生都提得不错,
但 是大部分学生都只想到“谁比谁高多少”而没有想到也可以问“谁比谁矮多少”。
更多精品文档

河北省人事人才网-职员转正申请


湖州五中-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幼儿园中班月总结


里德学院-搞笑短信息


我喜欢的一本书作文-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香港租房-证券从业资格预约考试报名入口


小学生墙报-教师资格


竞聘书范文-春望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