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27
湖南教师资格证-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
本教程共30讲
逻辑问题(一)
四年级已经学习过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答逻辑推理问题。从广义上
说,任何一道数学题,任何一个思维过程,都需要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
我们这里所说的逻辑问题,
是指那些主要不是通过计算,而是通过逻辑分
析、判断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
逻辑推理必须遵守四条基本规律:
(1)同一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
从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
(2)矛盾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
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
的。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小于5”
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
两个都是错的。
(3)排中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
断必
有一个是对的,它们不能同时都错。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
数不大于8”是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
,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4)理由充足律。在一个推理过程中,要确认某一判断是对的或不
对的,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思考、分析问题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
使用着上面的规则,只
是没有加以总结。例如假设法,根据假设推出与已
知条件矛盾,从而否定假设,就是利用了矛盾律。在列
表法中,对同一事
件“√”与“×”只有一个成立,就是利用了排中律。
例1 张聪、王
仁、陈来三位老师担任五(2)班的语文、数学、英语、
音乐、美术、体育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
现知道:
(1)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
(2)王仁年纪最小;
(3)张聪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来往;
(4)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
(5)王仁、语文老师、音乐老师三人经常一起做操。
请判断各人分别教的是哪两门课程。
分析与解: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较复杂,我们用列表法求解。
先设计
出右图的表格,表内用“√”表示肯定,用“×”表示否定。因为题目说
“每人教两门”
,所以每一横行都应有2个“√”;因为每门课只有一人
教,所以每一竖列都只有1个“√”,其余均为
“×”。
由(3)知,张聪不是体育、数学老师;由(5)知,王仁不是语文、<
br>音乐老师;由(2)(4)知,王仁不是体育老师,推知陈来是体育老师。
至此,得到左下表。
由(3)知,体育老师与数学老师不是一个人,即陈来不是数学
老师,
推知王仁是数学老师;由(1)知,数学老师王仁不是英语老师,推知王
仁是美术老师。
至此,得到右上表。
由(4)知,体育老师陈来与语文老师不是一个人,即陈来不是语文
老师,推知张聪是语文老师;由(5)知,语文老师张聪不是音乐老师,
推知陈来是音乐老师;最后得到
张聪是英语老师,见下表。
所以,张聪教语文、英语,王仁教数学、美术,陈来教音乐、体育。
以上推理过程中,除充分利用
已知条件外,还将前面已经推出的正确
结果作为后面推理的已知条件,充分加以利用。另外,还充分利用
了表格
中每行只有两个“√”,每列只有一个“√”,其余都是“×”这个隐含
条件。
例1的推理方法是不断排斥不可能的情况,选取符合条件的结论,这
种方法叫做排他法。
例2 小明、小芳、小花各爱好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中的一项,并
分别在一小、二小、三
小中的一所小学上学。现知道:
(1)小明不在一小;
(2)小芳不在二小;
(3)爱好乒乓球的不在三小;
(4)爱好游泳的在一小;
(5)爱好游泳的不是小芳。
问:三人上各爱好什么运动?各上哪所小学?
分析与
解:这道题比例1复杂,因为要判断人、学校和爱好三个内容。
与四年级第26讲例4类似,先将题目条
件中给出的关系用下面的表1、
表2、表3表示:
因为各表中,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所以表3可补全为表4。
由表4、表2知道,爱好游泳的在一小,小芳不爱游泳,所以小芳不
在一小。于是可将表1补全为表5。
对照表5和表4,得到:小明在二小
上学,爱好打乒乓球;小芳在三小上学,爱好打羽毛球;小花在一小
上学,
爱好游泳。
例1、例2用列表法求解。下面,我们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例3、例
4。
例3小说《镜花
缘》中有一段林之祥与多久公飘洋过海的故事。有一
天他们来到了“两面国”,却忘记了这一天是星期几
。迎面见了“两面国”
里的牛头和马面。他们知道,牛头在星期一、二、三说假话,在星期四、
五、六、日说真话;马面在星期四、五、六说假话,在星期一、二、三、
日说真话。牛头说:“昨天是我
说假话的日子。”马面说:“真巧,昨天
也是我说假话的日子。”
请判断这一天是星期几。
分析与解:因为牛头、马面只有星期日都说真话,其它时间总是一个说真话,另一个说假话,所以这一天不是星期日,否则星期六都说假话,
与题意不符。
由题意知,这一天说真话的,前一天必说假话;这一天说假话的,前
一天必说真话。推知这一天同时是牛
头、马面说假话与说真话转换的日子。
因为星期二、三、五、六都不是说假话与说真话转换的日子,所以
这一天
不是星期二、三、五、六;星期一是牛头由说真话变为说假话的日子,但
不是马面由说假
话变为说真话的日子,所以这一天也不是星期一;星期四
是牛头由说假话变为说真话的日子,也是马面由
说真话变为说假话的日
子,所以这天是星期四。
例4 A,B,C,D四个同学中有两个
同学在假日为街道做好事,班主
任把这四人找来了解情况,四人分别回答如下。
A:“C,D两人中有人做了好事。”
B:“C做了好事,我没做。”
C:“A,D中只有一人做了好事。”
D:“B说的是事实。”
最后通过仔细分析调查,发现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事实,另两人说的
与事实有出入。到底是谁做了好事?
分析与解:我们用假设法来解决。题目说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事实,
另两人说的与事实有出
入。注意,此处的“与事实有出入”表示不完全与
事实相符,比如,当B,C都做了好事,或B,C都没
做好事,或B做了
好事而C没做好事时,B说的话都与事实有出入。
因为B与D说的是一
样的,所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B与D正确,
A与C错;要么B与D错,A与C正确。(1)假设B与D
说的话正确。
这时C做了好事,A说C,D两人中有人做了好事,A说的话也正确,这
与题目条
件只有“两人说的是事实”相矛盾。所以假设不对。
(2)假设A与C说的话正确。那么做好事的
是A与C,或B与D,
或C与D。若做好事的是A与C,或C与D,则B说的话也正确,与题
意
不符;若做好事的是B与D,则B说的话与事实不符,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做好事的是B与D。
练习27
1.A,B,C,D,E五个好朋友曾在一张圆桌上讨论过一个复杂的问
题。今天他们又聚在了一起,回忆当时的情景。
A说:“我坐在B的旁边。”
B说:“坐在我左边的不是C就是D。”
C说:“我挨着D。”
D说:“C坐在B的右边。”
实际上他们都记错了。你能说出当时他们是怎样坐的吗?没有发言的
E的左边是谁?
2.
从A,B,C,D,E,F六种产品中挑选出部分产品去参加博览会。
根据挑选规则,参展产品满足下列
要求:
(1)A,B两种产品中至少选一种;
(2)A,D两种产品不能同时入选;
(3)A,E,F三种产品中要选两种;
(4)B,C两种产品都入选或都不能入选;
(5)C,D两种产品中选一种;
(6)若D种产品不入选,则E种也不能入选。
问:哪几种产品被选中参展?
3.三户人家每家有一个孩子,分别是小平(女)、小红(女)和小
虎
(男),孩子的爸爸是老王、老张和老陈,妈妈是刘英、李玲和方丽。
(1)老王和李玲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年女子体操队;
(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红;
(3)老陈和方丽不是一家人。
请你将三户人家区分开。
4.甲、乙、丙三人,他
们的籍贯分别是辽宁、广西、山东,他们的职
业分别是教师、工人、演员。已知:
(1)甲不是辽宁人,乙不是广西人;
(2)辽宁人不是演员,广西人是教师;
(3)乙不是工人。
求这三人各自的籍贯和职业。
5.甲说:“乙和丙都说谎。”
乙说:“甲和丙都说谎。”丙说:“甲
和乙都说谎。”根据三人所说,你判断一下,下面的结论哪一个正
确:
(1)三人都说谎;
(2)三人都不说谎;
(3)三人中只有一人说谎;
(4)三人中只有一人不说谎。
6.五号楼住着四个
女孩和两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
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大4岁,
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
女孩也大4岁,求最大的男孩的岁数。
练习27
1.C。
提示:由B,D所说知,C不挨着B,再由C所说知,C不挨
着D,所以C的两边是A和E。
若C,A,E的位置如左下图,则由A所说,推知A的右边是
D,此时D在B的左边,B说的正确,与题
意不符;
若C,A,E的位置如右下图,则推出的结果符合题意。
2.A,B,C,F。
提示:用假设法。从条件(1)开始,有三种情况:
①假设
选A不B选,由(2)知D不能入选,再由(5)知C
入选,再由(4)推知C,B同时入选,与前面假
设不选B矛盾。
假设不成立。
②假设选B不选A,由(3)知选E,F,由(6)知D入
选,
再由(5)知C不入选,再由(4)推知B,C都不入选,与假设选
B矛盾。假设不成立。
③假设A,B都入选,由(2)知D不入选,由(6)知E也
不入选,再由(3)知F入选
,由(4)知C入选。符合题意。因
此,A,B,C,F选中参展。
3.老王,方丽,小红;老张,李玲,小平;老陈,刘英,小虎。
提示:由题意可画出下面三个表:
将表2补全为表4。由表4知老陈的儿
子是小虎,而李玲的孩
子是女儿,所以老陈和李玲不是一家人,由此可将表1补全为表5。
4.甲,广西,教师;乙,山东,演员;丙,辽宁,工人。
提示:由题意可画出下面三个表:
将表3补全为表4。由表
4知,工人是辽宁人,而乙不是工人,
所以乙不是辽宁人,由此可将表1补全为表5。
5.(4)正确。
提示:假设(1)正确,则甲、乙、丙都没说错,与假设矛盾;
假设(2)正确,则甲、乙、丙都说错了,与假设矛盾;
假设(3)正确,可是三个人都说有两人说谎,即三人都说错
了,与假设矛盾;
假设(4)正确,推不出矛盾,符合题意。
6.8岁。
提示:假设最小的男孩4岁
,那么最大的女孩4+4=8(岁),
四个女孩年龄都不同,最小的女孩应是5岁,最大的男孩5+4=
9
(岁),与题目说最大的孩子10岁矛盾。假设不成立。
再假设最小的女孩4岁,那么最大的男孩8岁,最小的男孩6
岁,最大的女孩10岁,符合题意。
所求最大男孩是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