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简析

萌到你眼炸
877次浏览
2020年09月22日 01: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深圳麦当劳兼职-二炮学院

2020年9月22日发(作者:钟丽缇)


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 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编写,体现了新世纪(版)《义务
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数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一、教材内容及主要特点
小学数学课标教材把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
与概率和综合应用四大领域。北师大版的 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包括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第三 单元“分数除法”、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 算”和第六单
元“百分数”。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包括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和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统计与概率领域为第七单元“统计”。
综合应用领域安排了两个大 的专题性的综合应用,即“数学与生活”和“数学与
购物”,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 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其外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 < br>从整套教材来看,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试图形成“问
题情境――建立模 型――解释应用”的叙述模式,对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核心
的数 学内容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
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和交流, 促进教与学
方式的改 革;注重情境的创计,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创设一个学生
熟悉 的问题情境,通过实践、探索、交流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
用这一模型去解 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
在总特点的前提下本册教材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 ,重视对
分数乘除运算意义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注重应用分数运算及百分数解决实际问
题。 二是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
征及其表面积和体积,发展空间 观念。三是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
引导学生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描 述数据。四是整理与复
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 br>三部分:对所学内 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和一些练习题目。
二、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学习、熟悉教材,准备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1、学习教材、 熟悉教材,熟悉教材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内容,课
前教师先不熟悉,课堂上是很难把握的。 如:第16-17页“做一做”第1题的
图 4、图6,第2题的图3、图4,“练一练”的第1题。第 2单元分数除法的
实际问题。如果备课时教师不系统地弄清楚,说出个1、2、3,而只是从教师用书上 找个答案,上课时怎么体现“合作者”呢?备课要弄懂、会做教材上的题,
要弄清教材上的“ ?”,要弄清教材层次。
2、准备好教学用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世纪版课 标
教材倡导的学习方式。要动手、要操作就离不开教具、学具,课前要准备必要的
教学 用具。 第2单元《长方体(一)》和第4单元《长方体(二)》,没有教
具和学具是无法教学的。如:第15页 练习中“量”的长方体,第15页“剪”的
盒子,第 18页求表面积用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第20页、 22页“练习二”中的
实物,第46页“做一做”中的小正方体。教学用具哪里来?一方面是师生课前< br>做、找,哪 里找?有些教学用具一时根本找不到。教学小学数学,离开教具和
学具是难以收到好 效果的(尤其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有条件的学校
应征订学具。


(二)课堂教学要揭示数学知识
新世纪版课标教材把所学知识贯穿在活动中。 数学科教学,活动是形式,学习数
学知识和方法才是目的。这就要求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每节 课的教学
内容 首先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贯穿于每一个活动的知识是什么,其次是
在课堂 教学中一定要点明知识点,提示活动的本质,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知
识。对与以 活动课形式出现的 课题,要加附标题,揭示所学数学知识。如:第
86页“奥运会”,所学的数学知识是“统计表的选用” ;
有的课题,虽是数学知识,但不具体,要加附标题,使课题具体化。如:第43
页“体积单 位”,虽是数学知识,但不具体,具体的是“体积、容积单位”。
(三)课本上的问题都要回答,要作必要的数学笔记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合作者”,课前教师不准备充分,课
堂上就组织不好,引导不好,就不能做好合作者。故凡是问学生的 教师都要先回
答, 凡是让学生做的教师都要先做。如:
第4页的第5题中的“观察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第18页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中“还有其他方法吗”?
第21页找规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28页第4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89页小调查中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文科要作笔记,理科同样要作笔记,不作笔记 ,过一段时间学生就忘了,要作笔
记的地方很多,如:
第1单元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方法;
第2单元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方法;
第21页“找规律”中发现的规律;
第67页、69页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
第87页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性统计图的特点。
(四)用好图形语言
数学 知识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则是以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为主,第1单元“分
数乘法”,在讲意义和方法时 ,为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材注
意发 挥图形语言的作用。如:
第2页的“涂一涂、算一算”;
第7页的“折一折”;
第8页的“折一折、涂一涂”。
(五)重活动、重操作、重过程
现在提倡课堂教学 活动化,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直观和操作能使抽象
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把学习主动权还
给学 生,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 中主动学习
数学。编者强调重活动、重操作、重过程,每一位数学教师务必重活动、重操作、
重 过程。
第13页,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第20 “露在外面的面”,通过探索活动,寻找规律;
第50页,通过操作、观察、分析、计算,认识和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第54页,让学生经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
(六)体现过程,通过观察发现方法和法则
“教学不是告诉,学习不只是记住”,小学数学教 学是过程教学,教师不要把结


论直接告诉学生。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供学生 独立探究的机会,关
注知 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观察发现方法和法则,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如:第3、5、7页,通过观察发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第24页,通过观
察、分析 认识倒 数;第25、26、27页,通过观察发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
46页“想一想”,通过观察、分析 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都
有关系; 通过“拼摆-数-观察-分析”,发现:长方体的 体积=长x宽x高;
第56页,通过观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58页,通过观察发现整数< br>乘法运算定 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第67、69页,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小数、
分数、百分数互化的方法。
(七)重视实际问题的教学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课标教材把大纲教材中的应用 题进行了扩冲
并称为实际问题。大纲教材中的应用题集中编排、分类学习,课标教材中的实际
问 题 打破大纲教材中应用题的格局,不再集中编排、分类学习。面对实际问题,
我们教师该怎么办呢?
1.抓数量关系的分析。数量关系是实际问题的“骨架”,抓住了数量关系就会解
答实际问题, 在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要抓住对分数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如
第 35页“练一练”第6、9题。要抓住对一般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如第
53页练习四第8、9题。
2.要认真分析题目,灵活应用计算公式。在本册的实际问题中,除了分数实际问
题外,还有求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实际问题。对于求长方体、
正 方体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实际问 题要要认真分析题目,灵活应用计算公式。
如:第19页“练一练”的第2-5题;第48-49页“练 一练”的第4-8题。
3.注重过程,不要单纯地强调是用方程解还是用算术法解。实际问题的教学要 重
视过程,把重点放在分析、找数量关系上,数量关系找出后该用方程解就用方程
解,该用算 术法解就用算术法解,而不要简单地强调用方程解还是用算术法解。
如:第35页第6题的①、②两题; 第28页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57页第3
题 的①、②两题。
4.狠抓分数实际问题的教 学。分数应用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北师
大版的课标教材的分数实际问题,具有大纲教材中 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又有自身的
特 点,怎么教学北师大版的课标教材的分数实际问题呢?
(1 )处理好几个单元中分数实际问题的关系。五年级下册涉及的分数实际问题
有第1单元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第2单元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第5单元分数混合
运算 实际问题和第6单元百分数实际问题。这4个单 元的分数实际问题是连为
一个整体,教师要站在整个分数实际问题的高度来处理各个单元的教学。在这4
个单元的分 数实际问题中,第1单元分数实际问题是基础,以后单元的实际问
题是在这个单元 的基础上展开的,第3单元分数实际问题是难点,难就难在这个
单元的实际问题与 第1单元的实际问题 同时出现时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第5
单元分数实际问题是重点,第6单元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是前面几个 单元分数实际
问题的延伸。
(2)第1单元的教学要探究出解题规律。第1单元务必让学生学 好。此时因是
分数实际问题的开始,所涉及的题又都是分数乘法,所以学生不会做。但不会做
错 , 不等于是学生真正学懂。通过第1单元的学习要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的规律。
(3)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一方面方程能使逆向思维转化为顺向思维,


另以一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高方程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按照编者的意图,我们教
师教 学分数 除法实际问题时要教学生用方程来解。第3单元分数实际问题,名
曰“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实际列出来 的算式是乘法算式。教学这一单元分数实
际问题,重 点要放在分析、找出数量关系上。找数量关系,要 紧紧围绕第1单
元,找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找出的等量关系要是第1单元的发展。找出的等量关
系后来看谁知道, 谁不知道,知道的就写出数字,不知道的就用未知数Χ代替。
如:第29页“分数除 法(三)――用方程解应用题”
第3单元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在方程解和算术法解的问题上,重点是方 程解。在
这个问题上我们教师要从9年一贯制的高度来认识,不要用老方法教新教材。在
“单 位1”和“标准量”、“比较量”的问题上,教材没有提及,这是本版教
材与大纲教材的一个不同点。教 材没有提及,我们也就不提。大家教人教版的大
纲教材,有 的老师教“单位1”,有的老师教“标准量 ”,换一个说法学生就
不知道了,我们不要人为地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对这一点的认识大家务必到位,
我们要吸取在解 方程的依据上教师认识不到位而“穿新鞋,走老路”的教训。
(4)画线段 图分析、找出等量关系。画线段图是一种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策略,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能使 题中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我们教师教学
第5 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时要教学生画线段图分析问 题。如:第60页
“分数混合运算?(三)――较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5)注意延伸,教 学好百分数实际问题。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角度看, 第6单元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已有
知识 的类推。第6单元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要注意回顾已学的分数实际问题,
要设计好准备题。如:
第67页“合格率――百分率的实际应用”;
第69页“蛋白质含量――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第71页“这个月我当家――用方程解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八)注重能力培养
注重能力培养是新世纪版数学课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从这个角度讲,新世纪
课标教材引领着我国课程 改革的方向。我们教师觉得新世纪课标教材难教,原因
之一 正是因为它重视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标高不易
把握。本次教材能力培养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自学能力是能力的一大部分,新世纪版课标教材很重视
自学能力的培养。进入第二学段,由于学 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因此在自
学 能力的培养上,第二学段比第一学段更重视、更强化。教师要 抓预习,让学
生看书,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自学能力。如:
第14页,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第41页,“体积”、“容积”的概念;
第47页,“底面积”的概念;
第88页,“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2.培 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学习是为了明天解决问
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
解 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从1980年起,问题解决成 为数学教育界最为热门的研究
课题,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将进一步发展。北师大版的 数学
课标 教材几乎是围绕着“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线索展开的,因
此教学这套 教材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要


让学生从情 境图中 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解决提出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最后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新的设计问题。 二是在“整理与复习”的第二部分,
“运用所学的知 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教具所学
内容提出所学问题并解答。
3.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无法或没
必要进行精确计算而进行近 似计算的一种方法。在当今社会中,复杂的计算都可
以 由计算机或计算器来完成,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作 用就越来越突出,应用就越
来越广泛。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如:第1 8
页“做长 方体的纸箱需要多少纸板?”
第45页“练一练”的第4题,“估计杯中有多少毫升饮料?”第74页的第6
题;
第79页“数学与购物”中的“估计费用”。
4.体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是一种 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是现代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数学不仅要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数学知识,, 培养能力,
还要学方法、学思想,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世界。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
识 和方法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
的灵 魂和根本策略。本册 教材体现的数学思想主要有:第2页的“涂一涂、算
一算”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第7页分数乘分数情境 中渗透的无限思想;第54
页“不规则 物体体积的计算”和第69页“百分数乘法”体现的转化思想, 前者
把不规则、不可测的物体转化为可测,后者把百分数乘法转化为分数或小数乘法;
第82页“包装学问”中体现的优化思想,通过物品包装,从多种方案中选取最
适合的方法。
5.发展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
成三部分:对 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和一些练习题目。“你
学 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
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如 :
第33页“整理与复习(一)”
(九)练习处理,要先练后讲,先独立思考、尝试,后合作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 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练习处理,要先练后讲,先
独立思考、尝试,后合作交流。不要用教师的提示代替 学生的思考,不要用少数
学生 的思考代替全体学生的思考。交流,交流什么?交流方法、交流思路、交
流结果。课本上的题都要做,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学生做的题教师要全批全改。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纸手机


手抄报教师节-重要举措


三八节放假规定-银行个人工作总结


补录是什么意思-荆轲刺秦王原文


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抗洪救灾标语


幸福来敲门剧情介绍-三句半剧本


童年趣事600字-聚会策划


中国农大研究生院-药品采购合同